2022年中考道法时政热点未成年人保护“双减”政策、作业“分层”、校园欺凌
热点专题:未成年人保护
“双减”政策、作业“分层”、校园欺凌
【课标要求】
1.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2.初步了解地震、火灾、水灾等灾害,学习一些自护、自救、互救、他救的常识。
【课标解读】
1.我们对生命应持什么态度?
①我们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②我们要敬畏生命,善待生命。
③珍视生命,做到爱护身体,养护精神。
④我们要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⑤增强生命的韧性,绽放生命的精彩,创造生命的价值。
2.为什么要珍爱生命?
①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
②可以实现人类生命的接续
3.生命的接续有什么意义?
①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②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来源公众号中考政治,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③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4.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但生命又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②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③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
5.如何敬畏生命?(休戚与共)
①要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要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②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
③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④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⑤内心自愿选择与周围生命休戚与共。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6.如何爱护身体?
①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②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当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不应做出过激行为,伤害
自己的身体,而应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
③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7.健康的生活方式哪些?
合理饮食;有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保护视力;远离有害物质(如烟、毒品等);来源公众号中考政治,了解自己对哪些药物过敏;不滥用药物;了解家庭成员的健康信息;定期做身体检查。
8.为什么要养护我们的精神生命?
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活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9.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
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相反,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
10.如何养护精神?
①需要物质的支持,但更需要守住自己的心灵,不过度追求物质生活条件。
②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来源公众号中考政治,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11.发生危险时,如何守护生命?
①首先要保持冷静②努力想办法③利用掌握的自救常识积极自救④寻求他人的帮助。
12.防疫安全小常识:
①保持社交活动距离。
②尽量不去人群密集区域活动,避免多人聚会。
③在人群密集密闭的场所应该佩戴口罩。
④要勤洗手,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
⑤适当坚持身体锻炼,选择人少的空旷地方锻炼。
⑥及时就医,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佩戴医用口罩到就近发热门诊就诊,报告发病情况及旅行史、接触史。
13.地震安全常识:
遇到地震时如果在学校,千万不可以慌张乱跑,听从老师安排,和同学先后有序的下楼快速跑到操场。如果是突发地震,可以躲在自己的课桌下面,双手牢牢地握住桌子腿,将自己背部朝上抵住课桌。也可以迅速跑到墙角,因为墙角最不容易倒塌,幸免的几率较大。
【热点解读】
“双减”政策
材料: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重点任务,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完善措施,确保“双减”工作落地落实。该方案将给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师生及家长带来较多新变化,具体呈现在作业布置、课后服务、课堂教学、评价制度、校外培训等领域。
1、“双减”政策的实施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和生命健康权等合法权益;
(2)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3)有利于缓解家长教育焦虑,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4)有利于实施科教兴皖战略,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5)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双减”背景下的老师,应该怎么做?
(1)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力争做“四有”老师;
(2)利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来源公众号中考政治,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3)认真备课,精彩上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4)科学设计和布置作业,基础作业拓展作业并重,提高作业的质量。
(5)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并做到全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
3、“双减”背景下的家长,应该怎么做?
(1)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围;
(2)督促孩子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3)鼓励孩子坚持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
(4)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
(5)不给孩子过重的学习负担,保证孩子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4、“双减”背景下的学校,应该怎么做?
(1)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高度重视“双减”政策,理解“双减”的重要意义;
(2)重视课后服务的规范性操作,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
(3)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作业管理制度,明确职能部门职责及教师工作要求;
(4)加强家校合作,密切家校沟通,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
5、“双减”背景下的学生,应该怎么做?
(1)正确对待“双减”政策,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劳动、运动等习惯;
(3)学会自律,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4)树立远大理想,来源公众号中考政治,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国之栋梁。
6、双减政策的实施,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7、请你为双减政策写宣传标语。
(1)减轻负担,科学学习。
(2)办好教育,家国永昌。
(3)减了负担,提了效率。
(4)减轻负担,潜心读书,专心学习,成就未来。
(5)求真务实,确立教育新思路;与时俱进,开创教育新局面。
8、请你为宣传双减政策设计活动形式。
张贴宣传双减政策的海报;进入社区进行政策宣讲;进行关于双减政策的问卷
调查;利用网络电视媒体平台宣传。
作业“分层”
材料:我省《关于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水平的实施意见》,要求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作业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其中指出作业安排可“分层”和“个性化”。
1、下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水平的实施意见》,体现了对学生的什么保护?除了这个保护外,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还包括哪些?
政府保护。
除了政府保护外,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还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网络保护。
2、该《意见》的发布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加强我省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来源公众号中考政治,提升学校作业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有利于有效推进“双减”政策;
(3)有利于提升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中小学提质增效减负;
(4)有利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提高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3、作业安排要体现“分层”和“个性化”,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因材施教,有效教学;
(2)有利于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完成作业的乐趣;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有利于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校园欺凌
材料:我省《学校安全条例》中要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周边200米以内不得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学校门口200米范围内不得确定为食品摊贩经营活动区域;在校园主要区域安装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发现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应及时制止并开展调查处理。今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危害学校安全的行为,都有权向教育、公安等部门投诉、举报。
1.《学校安全条例》,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发布该条例,有什么意义?
政府保护。
意义:(1)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3)有利于维护校园安全,让家长放心。
2.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有什么危害?
施暴者:给他人带来伤害,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受到老师批评,甚至无法完成学业;来源公众号中考政治,还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受害者:身心都会受到影响,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学校:影响学校的声誉、形象,不利于建设安全校园。
3.如何遏制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
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治理校园欺凌行为;
政府:加大严惩校园欺凌行为的力度,严肃处理此类事件;
家庭: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学校: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
学生: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治意识,与同学产生矛盾,理性对待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