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镇探索创新农村垃圾
分类处理“大草坡模式”
总书记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区**镇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率先在大草坡村探索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形成以组织带动为引领、以手段创新为核心、以制度管理为基础的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环卫转运、集中处理”的“大草坡村模式”,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从“脏乱差”到“绿净美”的转变,成为全市农村先行先试垃圾分类工作的第一村。6月4日,《中国妇女报》头版头条刊文《“妇女当家,垃圾分家”让家更美》,介绍了大草坡村在美丽庭院建设工作中推进垃圾分类的经验做法;6月20日,省妇联张惠主席一行到**镇调研美丽庭院建设和垃圾分类工作。9月9日,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培训班一行200余参会人员到大草坡村进行了观摩学习。大草坡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生态文化村”、日照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美在家庭示范村居”。
一、以组织带动为引领,变“推着走”为“主动干”。把组织动员、营造氛围作为做好农村垃圾分类的基本前提,集中力量、狠下功夫,实现了垃圾分类由“政府推着走”到“大家主动干”的转变。一是坚持民意引领。针对工作前期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的状况,将垃圾堆、臭水池等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污染源作为突破口,组织力量进行集中整治。同时,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对原先的垃圾堆放点进行全面清除,村庄环境变得整洁明亮,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增强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坚持宣传引领。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召开垃圾分类知识讲解现场会、发放《致村民的一封信》《大草坡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明白纸》,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标语以及村干部入户走访、村村响等形式,普及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村民环保和垃圾分类意识。发放《大草坡村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收集调查问卷》,征求村民对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意见建议,提高垃圾分类的参与度、准确率,确保垃圾分类工作高效开展。三是坚持党建引领。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垃圾分类我先行”活动,引导党员认真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自觉成为垃圾分类的宣传者、倡导者和推广者,带动更多村民参与、支持垃圾分类工作。成立大草坡村垃圾分类督导小组,由村“两委”干部任组长,推选一批责任心强、勤劳肯干的党员为“垃圾分类义务督导员”,统一佩戴红袖章,负责管理和监督街道卫生和沿街住户的垃圾分类,宣传引导村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二、以手段创新为核心,变“污染物”为“可循环”。认真做好组织实施、机制创新等文章,变垃圾处理“二次污染”为“无害化。”一方面,注重循序渐进。建立垃圾分类工作台账,分4个步骤有序推进全村垃圾分类工作。第一阶段,组织5个工作组利用7天时间,对大草坡村每户村民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称重记录,分析收集的垃圾成分,推算出每日每户产生约0.7千克生活垃圾。第二阶段,选择30户村民实行垃圾分类试点,利用7天时间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详细讲解,引导督促村民实行垃圾分类,并称重测算出可堆肥垃圾占70%比重。第三阶段,根据试点情况梳理问题、总结经验,召开全村村民大会,邀请市环卫集团讲解员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第四阶段,组织10名党员代表配合5组环卫人员,挨家挨户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现场演示垃圾分类的方式方法,及时发现纠正村民在“定时定点”垃圾收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注重科学分类。创新推出“4+1”垃圾分类法,“4”即可回收物、可堆肥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1”即建筑垃圾,对全村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分类。根据不同类别垃圾,把能卖钱的垃圾攒起来卖掉,或者投放到蓝色“可回收”垃圾箱,进行回收再利用;把可堆肥垃圾沥干水分投放到绿色“可堆肥”垃圾桶,由环卫人员收集制造有机肥还田;把有毒有害垃圾投放到红色“有毒有害”垃圾桶,进行集中处理;把其他生活垃圾投放到黑色垃圾桶,运往焚烧厂焚烧处理。砖瓦石块等建筑垃圾,量大的运至村建筑垃圾消纳点,量小的户内分类,统一收集后运至指定地点进行回填。据统计,该村每年可实现垃圾减量252吨,节省财政支出7.6万元。
三、以常态管理为基础,变“试点性”为“常态化”。通过专业服务、激励考核、监督管理等手段,保证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运行。一是强化专业服务。本着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的理念,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与日照市环卫集团合作,组建专业保洁队伍,将全镇分为11个保洁管理区,每个管理区不定期组织保洁员进行整村无缝隙保洁作业。其中,在大草坡村派驻5名保洁员,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环卫保洁服务,每天下午17:30-19:30定时上门收集分类好的垃圾,逐步建立起“科学分类、定时投放、集中收集、定点清运”的专业管理服务体系。二是强化考核激励。依托“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按照“洁美、院绿、有序”的标准,对每家每户垃圾分类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对表现优秀的“模范户”在村内电视平台上公开表彰,并将年度有线电视费、自来水费、农业保险、年龄段内的银龄安康保险费等作为奖励措施。对未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的,村委将在“智慧党建”平台曝光并取消村内奖励及福利。考核机制的建立,立起了农村垃圾分类的“规矩”,有效激励了群众自觉主动参与农村环境治理。三是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多位一体的长效监督机制,即农户对环卫工作人员是否按时清运、清洁清运进行监督;村委对农户是否定时定点、干净整齐进行监督,对环卫工作人员工作质量进行监督;环卫工作人员对农户是否按照“4+1”垃圾分类标准进行监督。通过环环相扣的监督体系,大草坡村垃圾分类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垃圾总量和原来相比减少70%以上,垃圾分类观念逐渐融入百姓生活,形成习惯、变成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