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创新模式探索

时间:2019-05-14 15:2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管理创新模式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管理创新模式探索》。

第一篇:社会管理创新模式探索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管理面临着新的形式和新的任务。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政府必须积极地以整体性政府的理念进行协同思考,创新社会管理路径,应对各种转型问题,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以满足公众的需求,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契机下,重庆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社会管理路径,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重庆的社会管理创新在中国社会管理问题上具有两个典型性:重庆处于大发展、大跨越时期,社会转型具有“中国城市典型性”;重庆集大农村大库区于一体,社会转型具有“中国乡村典型性”。正是基于这两个典型性的思考,重庆市委市政府逐渐走出一条“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之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管理建设得到加强,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重庆特点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1]的社会管理格局。

一、以党的建设为抓手,畅通党群关系,构建党群社会管理新平台

重庆将党的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走出一条党建科学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双赢之路,以党建科学化促进社会管理规范化,为推动重庆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保证。重庆市委以“三项制度”(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周一次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群众制度、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制度)建设为核心,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通过“三项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将党群的信息沟通机制和社会管理中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设进行了无缝隙的对接。这既保证了党在社会管理中的领导作用,也满足了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的多元化。

与此同时,重庆市委市政府还开展以 “三项活动”(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为主题的党性锻炼活动,以“密切联系群众”为目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指针,整合各方面力量,将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相结合,在党建中探索社会管理新的载体和渠道。通过“三项活动”的开展,重庆市委将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有机整合在一起,使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对接,减少了信息传递的层级,保证了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最大程度防止了 “信息不对称”。2009年,市、区两级各类信访量下降幅度均超过25%,某些部门和区县下降幅度甚至高达45%;群体性事件下降45.6%。重庆主城区110报警量同比下降40%,打架斗殴等矛盾纠纷下降20%。迄今,全市20万机关干部已走访群众92万人次。各级财政共投入78.8亿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11万余件,其中10年以上信访积案381件,500多万群众直接受益,从源头上化解了民怨[2]。

“三项制度”和“三项活动”整合推进,是重庆在社会管理中创新“党的领导”的一次探索,也是社会管理路径创新的重要特点。重庆市委市政府将“三项制度”和“三项活动”二者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党建合力,既突出了其在本质上的一致性,也体现了其在社会管理上的统一性,两者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相得益彰。在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上,“三项活动”和“三项制度”被写入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推动“三项活动”和“三项制度”常态化,并不断创新实践形式[3]。由此可见,重庆市委市政府将“三项活动”和“三项制度”融合到以民生为导向的社会发展之中,将民生的改善作为社会管理的落脚点,并将这种重庆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使之成为一种长效的管理机制。

二、以政府改革为主导,打造民生政府,创新政府社会管理新模式

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不仅与政府的行动息息相关,还与政府建设理念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对于政府的建设理念,很多理论学者进行了相关的探讨。然而,任何单一的政府建设理念都无法适应迅速转型时期的中国,我们必须创新政府理念,进行一种理念叠加式的政府再造。所以,现阶段创新社会管理最根本的做法就是,进行政府改革,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以解决百姓民生问题为重点,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近几年,重庆将“政府负责”贯穿于政府改革之中,创新了政府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实现了服务型政府和民生型政府的叠加。这种叠加效应主要表现在政府将自身职能转变与群众民生改善有机结合,将政府改革的动力来源机制与政府改革的检验机制密切

第二篇:肃宁探索管理新机制(社会管理创新)

肃宁探索管理新机制“四个全覆盖”把农民组织起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和分配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农村各类社会管理组织建设已不适应农村发展的实际,有些地方的农民处于一种散乱状态。”肃宁县委书记安伟华说,肃宁是传统农业大县,33万人口中有29万在农村,“四个全覆盖”的目的就是通过发挥各种基层组织管理、服务、监督的作用,化解各类矛盾,提供致富载体,实现农村的稳定与发展。以基层党组织全覆盖为核心。按照“党员走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的思路,肃宁县灵活进行党组织设臵,在农村经济组织、村民小组、工业园区、社区中建立党组织;在2000人以上、党员人数50人以上、条件成熟的村或行业建立党总支。这样,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实现条块结合、覆盖各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改变农村党组织抓具体工作手段单一的状况。今年以来,该县已新建行业党总支19个,特色产业及其他类型党小组865个。到2012年底,全县农村将实现基层党组织全覆盖。

以基层民主组织全覆盖为基础。将村民代表大会作为常设议事、决策机构,集体讨论决定村里的重大事项,村支部书记兼任村代会主席;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整合为村民监督委员会,负责村级事务的监督,改变过去由村干部包揽村政村务的做法,实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从“为民做主”到“由

民做主”的转变。今年年底前,肃宁县253个行政村将全部建立村代会和村民监督委员会。

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全覆盖为动力。按照“稳步推进,成熟一个建一个,建一个成一个”的原则,围绕皮毛、纺织、食品加工、设施蔬菜和肉鸭养殖等主导产业、优势产品和生产环节,发展各种协会、专业化服务组织和产业化组织,最大范围地把农民吸纳进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最终走合作化道路,实现共同富裕。肃宁县目前已建立各种协会、专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组织136个,带动农户近4万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2012年底将实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全覆盖。

以农村综治维稳组织全覆盖为保障。在253个行政村建立综治工作站、综治小区、综治小组和治安巡防队“3+1”村级综治维稳组织。综治工作站内设综治专干和综治工作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负责本村治安隐患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每40户左右建立一个综治小区,每10户设立一个综治小组,每村组建一支治安巡防队,综治小区长和小组长均由村民推选产生,巡防队员由村治安志愿者或民兵预备役人员担任。目前,肃宁县所有行政村已全部建立了综治维稳组织,共设臵综治小区2867个,综治工作小组11008个,巡防队员1524人。

“四个全覆盖”推行以来,扩大了农村党建覆盖面,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发展了党领导下的农村民主管理组织,初步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截至目前,“四大组织”已覆盖全县97%的村,“五个好”农村党组织达87%,排查矛盾隐患3825起,在村内化解率达到97.2%,各类治安案件大幅度下降。

第三篇:探索人民调解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探索人民调解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根据当前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和社会矛盾发生规律,审时度势作出的科学决策。化解社会矛盾,关键在于抓源头。司法所是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的职能部门,是依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前沿阵地,在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

在新的历史时期,基层司法所应积极探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创新机制,防止矛盾激化,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积极构建“大调解”格局,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积极作用,现结合我所司法行政工作对人民调解工作的创新模式进行初步探索。

一、构建民调组织网络,服务一方百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经济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由此而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日益突出。因土地纠纷、干群关系、征地拆迁等引发的打架斗殴、群众上访,困扰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基层司法所应针对新时期基层矛盾纠纷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调整充实村调委会,在每个村民小组都应配备

1调解员,形成镇、村、社三级民调网络。同时建立镇季、村月排查纠纷制度、调委会工作例会制度,建立联动调处机制和宣传教育机制,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专项治理。力求做到“三满意”、“四促进”,即群众满意、村干部满意、党委政府满意,促进党风民风的好转,促进党群干群关系改善,促进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让群众投入更多的时间发展经济。

二、加强人民调解,构筑第一道防线

人民调解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线”,调解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将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司法所可以请当地德高望重,热心于人民调解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老职工、老教师等“五老”人员加入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由司法所组织统一培训。充分发挥镇、村、社三级调解组织和调解员情况熟、信息灵的优势,及早预防、及时调处。建立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程序:排摸——报告——交办——调处——回访。对一些难处理的重大矛盾纠纷,可以创新运用公开调解听证方式解决,在调解室作发言评论,展开辩论,并记录在案,最终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作处理决定

三、贴近群众生活,为民调工作注入活力

调委会在工作中应坚持做到“六心”,即接待热心,解答耐心,工作细心,调处公心,回访真心,使群众满意开心。人民调解的过程就是一个生动的法制宣传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增强群众法律意识的过程,人民调解员利用身边人、身边事采取以案释法、示范引导的方式,收到 “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从而提高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四、狠抓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一是要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调整充实了镇村调解小组,建立健全了镇、村、社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规范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由基层司法所全面负责此项工作,认真落实“五排查”制度和事前、事中、事后跟踪排查调处的工作机制;二是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工作责任,进一步明确了各村、各学校、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维护稳定的职责任务,使各村主要负责人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三是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工作事项。从健全完善机制和制度入手,认真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从重点区域入手,抓点带面保稳定,从检查督办入手,落实工作措施,从依法调解入手,规范工作措施。通过“三个入手”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关口前置,工作前移,突出矛盾纠纷的早排查、早发现、早报告、早化解。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预防和减少了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和各类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四是健全完善了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机制。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应及时赶赴现场,面对面地做群众工作,认真负责地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集体会诊,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控制事态、防止矛盾激化,使群体性事件能及时得到了处置和解决,各村调委会充分发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属地管理”的职能和前沿排调的优势,使一大批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调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处置在萌芽状态。

五、积极探索,完善人民调解工作运行机制

结合辖区的村情、社情及经济发展现状,调委会适时落实排查措施。一是苗头性纠纷超前排查。二是规律性纠纷按时排查。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期间,婚姻恋爱纠纷较多;春耕、“三夏”、秋收大忙季节,争水、争地、争路、争农机具纠纷较多;秋后农闲建房,宅基地纠纷多;春节前后赡养纠纷多。对这些带有明显季节必的纠纷,调委会都超前开展有针对性地排查,并使之制度化。三是特殊性纠纷及时排查。围绕镇辖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征地拆迁、土地流转承包等问题,及时开展纠纷排查,掌握矛盾隐患,使调解工作有的放矢。镇域内国家建设用地、大型项目征地拆迁较多,涉及群众利益的矛盾时常发生,这类矛盾参与人数多,极易激化。

调委会主动向镇党委、镇政府汇报情况,当好参谋,发挥调委会的职能特点和优势,积极参与制定调解方案,开展思想教育,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协调有关单位解决实际问题,为矛盾的彻底化解创造了条件,充分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2011

青山桥司法所 年10月20日

第四篇:创新模式探索企业劳保用品管理新思路

创新模式探索企业劳保用品管理新思路.txt27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企业管理

创新模式探索企业劳保用品管理新思路

胡艳国(天津二十冶电装分公司)

摘要:为保证企业生产安全,从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入手,明确该项工 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目前企业在劳保用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突出规范标准、因人施教、强化监督和导入安全文化四个重点,创新性进行安 全管理,这对于企业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保障生产安全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 用。

关键词:劳保用品四个重点安全管理

0引言

在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中,劳动保护用品的合理配备和正确使用

是一个基础性管理措施,它对于保障劳动者免遭、减轻事故伤害和职 业危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实际工作中企业和员工对劳动保 护用品却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如何有效地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 管理工作?这成为新时期摆在企业安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课题。通过 突出规范标准、分层培训教育、强化监督检查和导入安全文化这四个 重点,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是促进企业生产安全、保障 劳动者安全和健康的的有效的管理思路。

1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合理配发、正确使用劳动防护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 生产方针的体现,劳保用品能够有效地阻隔人体伤害事故,对劳动者 的身体安全和生命健康有益,是保障从业人员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重 要措施,也是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基础;国家法律法规自始 自终都强调和支持劳保用品的配备使用,20世纪 50-60年代,国务

院《三大规程》中就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做出了具体的规定,80-90年代后,国家先后颁发了《关于改革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发放标准和管理制度的通知》、《劳动防护用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暂 行管理办法》、《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护用 品管理的通知》(国经贸安全 [1999]451号)和《关于劳动防护用品配

备标准(试行)的通知》(国经贸安全 [2000]189号)等配套规章;从国

家和专业机构对劳保用品的监督不断加大,说明劳保用品的必要性 不可或缺,2001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 强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进一步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2010年是经济复苏的一 年,大量的农民工等劳动者纷纷走进工厂、企业,站在“以人为本”、科 学发展的高度上也应该为劳动者切实落实劳保用品。综上所述,加强 劳动保护用品对于安全生产、保障劳动者健康具在重要意义和现实 意义。

2企业劳保用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社会上企业调查,企业劳保用品管理中存在着“三不 ”问 题:

2.1企业不重视劳保用品。国企还算可以,民营企业尤其更加突 出,主要表现是:不配发或不按标准配发劳保用品,配发不合格的劳 保用品,配发超过使用期限或无安全标志的劳保用品,劳保用品管理 不规范等;

2.2个别劳动者不敢自我保护、不按规定使用劳保用品。限于种 种原因,个别企业职工不为了保住“岗位”等原因,不积极要求配备劳 动防护用品。有的企业职工,尤其是农民工不懂正确使用、不能按规 使用劳保用品,如:一位造纸企业的一线员工在清除化烧碱管道积液 时将防护眼镜上推至前额当 “空军

”,不慎化学品溅入眼睛造成了严

重事故,究其原因就是职工没有充分认识到规范穿戴劳保用品的意 义和重要性,把穿戴劳保用品当成企业的强制要求,甚至当作累赘,被动而不情愿地接受,不按要求规范使用,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2.3监督检查不到位、不细致。一些企业建立没有安全机构,有

些虽然建立了安全机构,但现场监督检查形同虚设,只是走形式、图 过场,没有真正深入到实际生产一线,纠正劳保用品不规范使用的现 象。同时,根据有关规定,工会依法对企业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 用品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也在削弱或丧失。3突出四个重点,创新管理,探索劳保用品管理新思路

针对上述客观存在的现状,为促进生产安全,就要加强劳保用品

这个基础管理,而突出规范标准、分层培训教育、强化监督检查和导 入安全文化这四个重点,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无疑是促 进企业生产安全、保障劳动者安全和健康的的有效的管理思路。

3.1规范标准,夯实管理基础

一是提高认识。要加强各级管理者对劳保用品的正确认识,避免

轻视或应付思想。把劳保用品管理工作作为生产安全的一项重要内

容融入企业日常管理中,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安全生产无小

事,包括劳保用品在内的每项安全工作做到有人落实、有人负责;

二是建立健全劳保用品的标准管理制度。企业应结合国家劳保

配备标准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企业的《劳动保护用品管理细则》,明确劳保用品的配备标准、数量、规格、期限等,对于生产中必不可少 的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护品,防毒面县,防尘口罩等职工个人特殊劳

动防护用品,必须根据特定工种的要求配备齐全,并保证质量。建立

岗位操作和劳保用品使用有机融合的《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作业

程序操作,严格按要求佩带和使用劳保用品,进行标准化规范和硬性

要求。

三是加大安全投入,保证劳保用品齐备和规范化。《安全生产法》 明文规定“应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当 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经费”。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的可靠性、到位性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设备安全问题。

3.2分层教育,典型示范引导

一是分层级、有侧重地进行劳保用品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对象 按照职务层次、责任大小、工作性质异同等不同特点,划分为企业高 管、中低层管理者、操作岗位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开展不同形式、各有侧重的劳保用品安全教育,增强劳保用品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对 企业高层着重加强宗旨意识和投入意识。对中层管理者着重于监督 检查和管理手段的教育。对操作岗位,着重进行意识和技能培训,明 确企业重点防范目标,掌握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学会劳动防护用品 使用知识,掌握正确选用、保管劳动防护用品的技能。

二是注重典型教育加以引导。利用切合职工工作实际的、发生在

身边的安全事例,进行警示、教育。使一线职工逐步形成了“懂得劳保 用品保护技能,主动使用劳保用品防护”的良好氛围,实现从“要我安 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3.3强化监督,重点消除隐患

一是建立监督网。“人们只做你检查的,而不是做你希望的”,企

业根据安全部门、各生产车间的安全员组成为安全监督检查网络,对 不佩带、不规范佩带劳保用品的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检查结 果与奖罚挂钩,使职工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最终养成主动规范穿戴劳 保用品的良好习惯;二是根据每个企业的不同生产性质,明确各自的 重点,同时,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劳保用品监督的效率,从而达到以点 带面、举一反三的效果;三是纠正和消除各种安全隐患。进行企业级、车间级和班组级三级劳保用品佩带使用检查,明查和暗访相结合,对 检查出的问题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罚,加大制度执行力度。

3.4导入文化,实现自我管理

积极推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是以提高企业全员的安

全素质为主要任务,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

机环境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 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 果,因此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一种“软”对策,是预防事故的

“人因工程”,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通过安全文化的推行,逐 步由现场监督检查阶段转向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使劳保用品管理 进一步走向深入。

4结论

企业管理

浅谈建筑工程中加强造价控制的管理

张少明(天津市森宇建筑技术法律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造价控制成为了热门话题,在获得建筑工程 项目后必须要对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才能实现利益的做大化。这就需要确定 一个科学先进的造价控制管理方式来增加工程投资的效益,这是实现建筑单 位长期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对造价控制进行管理必须要做好每个环节的相关 工作。考虑到房屋建筑的资金消耗量大,施工单位必须对强工程造价展开严 格的管理,这样才能以最少的资金取得满意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控制

0引言

工程造价在企业发展中是极为重要的方面,工其金额大小能够

判断建筑工程的投资消耗的资金大小。在运营时期展开造价控制措 施可以减少工程的资金消耗,同时取得满意的建筑质量,这些都能够 为建筑单位带来无可取代的经济利益,有利于施工单位实现人力、物 力、财力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1工程造价内涵及意义

1.1工程造价的内涵:工程造价指的是结束一个工程建设中涉

及到的项目规划、工程施工、工程验收等各个方面所要消耗的资金综 合。其重点在于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使用,这三点也构成了工程造 价。建筑安装费、设备费用、其他费用是工程造价的重要构成部分。而 其他费用涉及到了:管理费、生产准备费、土地转让费、勘查设计费、财务费用等。最终的工程造价金额大小基本上决定了工程的成本资 金大小。

1.2意义:工程造价在建设过程中可以实现资金的准确预算,主 要是参照建设项目的决策、投资计划、筹集资金来进行工程造价的核 对。而建筑工程的利益取得关键在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只要根据准确 的造价就能够确定出合理的工程投资,帮助建筑单位算出最终的经 济利益大小。施工时期作为建筑工程中资金消耗最大的阶段通常决 定了整个项目的利益大小。建设工程的特点在于施工时间长、资金投 入大、资源消耗多、未知因素多等,这就给工程造价的预算造成了很 大的阻碍,一旦没有全面考虑将让造价管理出现很多的问题,从而影 响了项目的运营。在建筑企业使用工程造价管理的最大意义在于降 低资金了消耗,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为建筑单位积累更多的资 金。同时限制了材料的使用来降低建筑材料费用的开销,在房屋建筑 施工运用到的不同材料,可以运用造价控制手段来有针对性地购买 材料,防止出现资金浪费使用。此外,工程造价也是建筑单位制定发 展计划的重要依据。建筑单位根据造价消耗情况来制定符合发展需 要的资金计划,这样才能够保证造价管理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2各方面原因引起造价失控

从目前的建筑行业发展看,引起工程项出现造价失控的因素涉 及到了各个方面,但是最为重要的是本身原因及外界原因。由于建设 工程的价格不统一,这就给造价计算造成很大的阻碍。而施工过程中 经常发生突发事件,这都会给工程造价带来巨大的难度,这些都是自 身原因。除自身原因,外在原因也是造价失控的重要因素:

2.1财务。施工单位的财务部门在工作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计 算价格,导致账务存在作假、虚报等现象。这就使得施工阶段出现施 工前的资金预算与实际施工过程中的使用资金发生很大的差距,其 造成的经济消耗是巨大的,难以实现造价控制管理。

2.2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没有根据现场布置进行,而在

设计施工流程时没有全面分析,使得最终的施工方案变得过于复杂,从而增加了建筑单位的资金消耗。再加上施工技术的落后,将使得材 料过多使用,建筑达不到相应的要求,这些都是造价不定的原因。2.3人为。人为因素是造成造价失控的直接原因,财务部门未能 实现职业道德素质,会计作假账,私自签证等都是明显的人文因素。此外,在资金分配后的使用上,工程领导不能做出合理地安排与布 置,使得资金使用后未能得到相应的效果,这些都给造价管理带来难 度。

2.4合同。合同是规定合作双方的有利证件,是具有法律责任的 书面协议,合同里的内容条款必须要双方严格执行。而现在的情况是 很多建筑单位在跟别人写合同时都没有把合同中的内容考虑在内,这就使得资金预算出现问题,使得造价预算无法实现。3实现造价控制管理途径

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必须压迫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这样

才能发挥出整体效应。实现造价控制管理效果应该根据每个环节的 不同情况做好工作,主要是按照以下不同的时间阶段进行造价控制,主要包括了投资、设计、招标、实施等几个时期阶段,这些为造价控制 提供了相关的信息。

3.1投资阶段。投资决策往往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投资大小,这些将影响着最终的工程造价大小。投资阶段应该结合技术、材料、资金等不同方面,这些方面的投资总额巨大,其数额情况基本上就是 工程造价的大小。在投资阶段,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行情来 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避免工程造价出现失误。

3.2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常常需要将整个建筑工程的方方面

面都考虑在内,这些都是极为复杂的工作,在设计阶段实现造价的控 制就要将工作放在了设计内容上。确定设计内容时要根据市场调查 的行情来做出决策,这样就保证的设计内容能够达到实际的需要,从 而控制了造价。在设计时尽量安排专业知识强,实践经验足的设计者 展开设计,以保证设计质量的完整性。

3.3招标阶段。招标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合法竞争来获得实时 项目的权利,这样就能够按照招标的实际阶段来准备相应的工作。建 设单位通过造价的比较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将会抱着工程造价的预算 达到相应的要求,企业在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对应的决定,以保证招标 的到满意的结果。在招标时期要坚持公平原则,保护好每个投资者的 自身利益。

3.4施工阶段。当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出来后就需要根据设计

内容进行施工安排,施工阶段的相关情况决定了造价的大小及控制 情况,是造价控制的重点工作,是实现造价控制管理的重点项目。而 在施工阶段还可以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建筑材料,这样可以以最 低的经济消耗获得满意的建筑效果。在施工时需要对现有的资源使 用做出相应的规划,对使用到的建筑材料进行合理规划。4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利益是每个建筑单位积极追求的目标,怎样以最 低的资金消耗获得满意的建筑价值是每个人需要积极考虑的。这就 需要建筑单位纵观全局,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制定相关的资金消耗计 划,这样就能够为工程造价管理起到很好的作用。不仅达到了预期的 建筑施工效果,也能为建筑单位创造了极为可观的经济价值,在造价 控制管理方面发挥出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思德

.论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 [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6,21(15):10-11.[2]耿慧芳.浅谈如何加强工程项目造价控制 [M].化工之友,2003,31(20): 54-55.[3]李吉生.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2.[4]薛惠芹.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山西建筑.2004,10.[5]赖汝岳

.浅谈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M].广东科技,2006,40(22):22-24.[6]黄从军

.浅谈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2.[7]张智均主编.工程项目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上接第 20页)

劳动保护用品管理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管理工作。在实际安全文化,才能把此项工作做得扎实有效,从而保证劳动者的安全

操作中,只有突出规范标准、分层培训教育、强化监督检查和导入和健康。

第五篇:创新社会管理,探索和谐社区建设新途径

创新社会管理

探索和谐社区建设新途径

四牌楼党工委、办事处

京口区四牌楼街道位于长江之滨,辖区面积3.5平方公里,居民2.4万户,6.9万人,下辖10个社区,10个基层党组织,其中4个党委,5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556名,其中属地化管理党员1385名,其他党员171人。自2008年以来,四牌楼街道将“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贯穿于加强和创新社区建设的全过程,以规范体制为保障、以创新为动力、以为居民提供卓有成效的服务为着力点,围绕六项工程,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创新,取得良好的成效。

一.六项工程建设情况

积极规范社区体制,提升社区组织功能。通过“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社区组织新架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推进居民自治管理,以社区事务工作站承接社区服务,以社区综治办负责维护稳定,从而全面提高了社区服务管理的针对性,有效加强了社区自治管理,提升了社区为民服务水平。同时,规范网格化管理体制。每个社区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合理划分和建立管理网格,实行网格管理“1+2+2+X”组织管理模式,社区工作站人员按片挂钩联系网格负责制,每个工作人员联系2-4个网格,并负责指导协助网格长开展工作。完善社会矛盾化解体制,提升社区化解矛盾功能。从纵向上利用街道、社区、网格三级人员力量,对各类矛盾纠纷采取多种综合手段 1

调处,同时,建立社区矛盾终级化解平台—滨江汇调中心,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种社会资源参与社区矛盾调解,形成钝化矛盾在平时,化解矛盾在基层的良好效果。组织走访帮扶活动,融洽社区干群关系。通过组织开展“百千万”工程、党员“三助工程”、贴心亮牌工程等三大工程,有效提升干部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树立干部党员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创设服务载体,提升社区服务功能。街道通过完善社区“网上居委会”工作,按照“虚拟网络、真情沟通”的工作要求,增设了信息公布、咨询意见、矛盾化解、文化大舞台等社区工作相关联的服务内容。借助街道信息化网络中心和社区信息网络平台,开展网上回复、网上办公,努力打造“一站式”的网络互动平台。设置了一部涵盖提供社区行政、家政等各类生活服务应答的“85180111”声讯服务电话,将社区服务与居民需求及时对接,进一步拓展了为民服务的载体。加强文体队伍管理,发挥社区文体队伍作用。成立街道文联,举办社区文化艺术节、体育节,以“我奉献•我快乐”的主题,开展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广场文艺汇演、网格化管理文艺演出、群众文体团队汇演、书画摄影展、红歌嘹亮演唱会、老少同乐进军营文艺演出、新市民电影沙龙等系列活动,不断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强社区凝聚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强化治安防范建设,打造平安和谐社区。构建治安防范体系,整合社区防范力量,组建了以志愿者为主体的义务巡防队伍,以辖区单位共建共防为主的大巡防队伍,共同参与搞好治安防范工作,加强街道、社区人武双拥工作室规范化建设力度,深入开展民防工作进社区活动。不断

提升群众安全感,为推进社区建设创造和谐平安的治安环境。

二.社区建设中的不足与对策

不足:

1、居民与社区缺少互动。由于城市居民居住环境相对独立封闭,工作人员与居民的熟悉程度不同,许多居民特别是年轻的居民因工作、社交、时间等因素,对参与社区管理的意识普遍较弱。同时部分居民存在戒备心理,主动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不高,从而给社区工作的开展和实现建设和谐社区的目标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

2、多元化进社区的平台欠缺。由于社区办公条件、公共设施等因素,使得有些社区为居民提供多元化服务缺少平台、场所,需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办公场所、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使多元化服务在所有社区都能开展。

3、居民自治功能有待加强。目前我们虽然将网格化建设丰富了社区建设的组织网络,创设了一些载体,也确实给我们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感到还需要继续巩固和深化。居民的互动与自治仍需要加强,各种自治团队建立,如业主委员会、网络群、商会等居民自治组织仍需要完善。

4、需要加强社区建设工作经费保障。推进社区建设,社区组织是主体,目前,社区工作经费不足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区建设进程的突出制约因素,阻碍了社区服务功能的扩展。因此,保障社区工作经费,事关社区建设与发展。对策:

1、进一步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高信息化服务能力。

优化升级现行的信息管理系统,调整基础数据内容,增加居民特长、技能等个性化信息,实现覆盖社区各类工作的综合信息化平台。及时输入各部门掌握了解的居民信息,及时录入走访中了解到的情况。推广电子民情日记,规范服务办事流程,规定不同事项的办结期限,及时解决群众诉求,接受监督。同时,以属地管理为主,导入外来人口基本信息,建立外来人口管理综合信息数据库,把外来人口普遍纳入社区信息化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外来人口管理。

2、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要对社区负责人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集中性的培训,提高基层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为提高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应适当增加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服务对象的教育培训,通过群众做群众的工作。定期召开社区建设民情分析会,交流工作情况,分析社情民意,研究解决共性的或需要由本级层面集体研究解决的问题,向群众通报信息,与群众互动交流。

3、进一步开展活动,指引居民自治导向。组织居民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是社区实施居民自治的基本形式。通过建立社区居民业余文娱体育团队,开展丰富多彩的居民文化娱乐、体育、邻里守望、邻里互助等活动,增加居民邻里交往,形成居民在社区的归属感、亲情感。牢固树立“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思想理念,积极动员广大社区居民参与到和谐社区建设中来。同时通过社区牵头建立居民自治组织,如业主委员会,网络QQ群,业余爱好联谊会等,根据不同的人群营造居民自治的社区管理氛围。

4、进一步挖掘资源,搭建多元化进社区服务平台。利用辖区单位闲置资源搭建多元化服务平台,利用社区空闲地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搭建多元化服务平台,利用开发项目配套社区公共设施搭建多元化服务平台,使多元化进社区服务有载体、有设施。

5、进一步筹措经费,提高社区管理经费保障水平。通过财政拨付专项社区运作经费和街道多方筹措经费以及相关部门进社区有偿服务等渠道,提高社区管理工作的经费保障能力,从而使社区管理能更好、更健康的运转,为和谐社区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下载社会管理创新模式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管理创新模式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益探索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益探索 2011-04-25 10:27:59 来源:甘州在线 评论:0 —— 我市开展“五星文明户”创评活动的实践与启示 市文明办 2009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

    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经验交流禁毒(合集五篇)

    探索社会管理创新,重民生、顺民意、解民忧--------桃花仑街道禁毒工作进社区,工作成效明显,经验在全市推广今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年......

    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模式探索

    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模式探索 摘要:2009年4月7日,新出台的医改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指出,我国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

    厂务公开创新模式探索

    惠安公司创新厂务公开形式近年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惠安公司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进程中,积极探索、创新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厂务公开有效途径,不断强化“四种意识”,做到“三个拓......

    案例4—探索模式创新规范管理服务

    【案例4】 创新经营方式强化服务管理 ——金昌市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的做法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探索社会管理新方法

    探索社会管理新方法 构建和谐平安双辽 近年来,双辽市委市政府以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平安双辽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突出发挥政法部门打击和预防犯罪、强化治安管理、加强......

    创新社会管理[范文]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既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第一讲为何要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一、社会转型对社会管理的挑战1、政府社会管理的能力遭遇瓶颈,公信力下降。财政状况;体制机制;管理手段;人员能力;事务繁杂;新事物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