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益探索

时间:2019-05-13 02:46: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益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益探索》。

第一篇: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益探索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益探索

2011-04-25 10:27:59 来源:甘州在线 评论:0

—— 我市开展“五星文明户”创评活动的实践与启示

市文明办

2009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从农村工作和农民群众的实际出发,创新载体,强化措施,在全市农村全面开展了以“科技致富之星、遵纪守法之星、诚实守信之星、和谐友爱之星、文化卫生之星”为内容的“五星文明户”创评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在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新时期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探索了有效途径。

一、基本做法

1、深入调研,创新创评活动内容形式。针对全市农村“十星级文明农户”创评活动星级过多、内容繁杂、操作性不强、群众参与热情不高、流于形式等问题,市上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入手,提出了开展“五星文明户”创评活动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具体的创评标准和实施意见,并将实施意见印发县区、乡镇、村,创评标准印发农户,广泛征求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使创评活动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得到群众认可,增强了活动载体设计的科学性。

2、精心部署,推动创评活动深入开展。2009年,市上确定6个乡镇、61个村先期开展了试点工作,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10年,市委出台《关于在全市农村开展“五星文明户”创评活动的意见》,市文明委下发《关于认真抓好“五星文明户”创评活动的通知》,对全市农村开展“五星文明户”创评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按照市上的总体要求,县区、乡镇、村普遍成立创评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评选细则》,并通过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等方式,对各级活动组织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确保创评活动有序推进。2010年,全市61个乡镇、835个村全部组织开展了创评活动,活动开展面达100%。

3、广泛宣传,营造创评活动浓厚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和各类宣传阵地,采取开设专栏、跟踪报道、印发资料、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五星文明户”创评活动的目的意义、创评标准、方法步骤及政策措施,大力宣传基层创评活动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为创评活动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高台县摄制15户“五星文明标兵户”先进事迹专题片与创评活动公告、公益宣传广告在电视台连续进行播出,民乐县统一印制《文明家庭手册》53000多册发放到户,使创评活动家喻户晓,形成了人人关心、户户参与的良好局面。2010年,全市296465户农户中有278684户农户参与了创评活动,参评率达94%。

4、规范程序,确保创评活动公平公正。在评选过程中,坚持在标准上“求高不求低”,程序上“求严不求松”,数量上“求精不求滥”的原则,村村建立了公评公议会,严格按照农户自评、群众互评、民主测评、村级审评、张榜公示的程序进行,将评议权交给群众,把公正、公开、公平、民主体现在各个环节,自下而上,层层推进,使创评活动真正成为群众自己的活动,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和乡村组织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农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使评选出的“五星文明户”具有先进性、典型性和代表性,被群众所公认,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学习的榜样。2010年,全市共评出“五星文明户”16437户,占参评农户的5.9%。

5、完善机制,增强创评活动整体效益。在创评活动中,各县区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具体的优惠扶持政策,使创评活动与农户切身利益挂钩,真正把创评活动纳入有经济支撑的规范化轨道,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高台县对评选出的“五星文明标兵户”每户给予500元的奖励,乡镇村对评选出的“五星文明示范户”、“五星文明户”也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并制定贷款优惠政策,“五星文明户”无需担保即可申请到3至15万元的贷款用于发展生产,县农村合作银行为“五星文明户”发放信用贷款4.9亿多元,增强了创评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二、主要成效

“五星文明户”创评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内在活力,促进了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是调动了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五星文明户”创评标准与农民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创评方法操作性强,舆论引导、表彰奖励、政策扶持等运行机制健全完善,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许多群众说:“五星文明户”是一个家庭文明程度的标志,党委、政府不仅张榜公布、表彰奖励,还能享受到各项政策的优惠,不仅让自己有足够的面子,还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二是促进了良好村风民风的形成。“五星文明户”创评活动,让群众自己来评自己、评身边人、评身边事,树立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使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促进了良好村风民风的形成,乡村普遍出现了“五多五少”现象,即孝老爱亲的多了,家庭不和的少了;互助关爱的多了,邻里闹纠纷的少了;热心公益事业的多了,无理取闹、越级上访的少了;健康娱乐的多了,赌博滋事的少了;学用科技的多了,迷信邪教的少了。

三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五星文明户”创评活动的开展,对乡村两级组织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密切干群党群关系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乡村基层组织结合创评活动的开展,积极协调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农户梳理发展思路、拓展增收致富门路,针对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适时引导,让群众自己出主意、想办法,充分集中民智,使许多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增强了干群亲和力,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临泽县平川镇26名被评为“五星文明户”的村社干部主动退出,把荣誉让给群众,进一步树立了村社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

四是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开展“五星文明户”创评活动,广大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明显增强,纷纷走进农家书屋,走进科技培训基地,走进科技讲堂,主动学习科技法律知识,争创热情转化成了加快发展的动力。一些“田秀才”、“土专家”、专业大户、务工能手把自己发家致富的经验讲授给周围群众,使大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在“五星文明户”的示范带动下,农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典型户、模范户大幅增加,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有益启示

1.“五星文明户”创评活动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农民群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只有不断深化文明户创建工作,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才能进村入户,才能落实到人。“五星文明户”创评活动紧紧抓住农户这个细胞,把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精神文明建设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2.“五星文明户”创评活动是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的基础作用。“五星文明户”创评活动立足于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着力规范群众日常行为,使农村许多法律管不到、行政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得到了有效解决,使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实践中得到提高,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是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

3.“五星文明户”创评活动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五星文明户”创评活动涵盖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基本要求, 通过开展创评活动,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建设新环境,发展新文化,增强农民的发展意识和致富本领,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风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4.“五星文明户”创评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当前,农村大量的矛盾问题都与道德问题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是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五星文明户”创评活动通过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把思想问题和社会矛盾解决在最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形成和睦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二篇: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农村社会管理是整个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要高度重视农村社会管理在整个社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创农村社会管理新局面,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我将结合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严翅君教授的讲课内容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健全基层党建,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关键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所依靠的最基本、最直接、最关键的力量。当前,基层党建工作重点是抓基层、打基础,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前提,是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程。在工作中要强化社区成员的责任意识,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工作目标公开承诺制度,将社区成员工作目标和当月重点工作进行公开承诺,实行动态管理,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的力量保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面广、量大,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领导的因素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加

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紧紧把群众团结、凝聚起来,才能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在工作中,要注重对“两委”干部教育和培养,使每一位同志都能成为新时期党的政策宣传员、党建工作的组织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员。

三、立足社区发展,为农村社会管理提供物质保障。

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的基础上,这是农村社会管理的物质保障。因此,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创新思路,让居民尽快富起来,让集体经济强起来,让居民家园美起来,让社会和谐起来,打牢村级社会管理的物质基础。

四、着力改善民生,寻找农村社会管理的着力点。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核心就是改善民生,赢得民心,促进社会和谐。在建设集体公益性事业时,要做到不损害群众一点利益。建立健全好农村医保和养老保险制度,使全村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让全乡百姓不仅强烈地感受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且感到党风正、民风淳、村风好的精神文明建设氛围。

五、强化监督机制,提升农村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健全村级组织规范化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村级组织的科学

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是落实群众的知情权,不断提高村务公开效果,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的内容,规范公开的形式、时间和程序,重点是落实好财务和村务公开定期检查制度,做到村里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全方位公开,真正做到事情让村民知晓、决策让村民参与、干部让村民监督。二是落实村民的决策权,不断规范村务决策机制。为确保群众对村级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把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效地融为一体,村“两委”对村级重大事务要经过党委提议、两委讨论、乡镇审查、村民表决、公开公示和具体实施六个步骤,杜绝暗箱操作,使村务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民主。

六、建立长效机制,解决制约农村社会管理的难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越来越频繁,农村面临的各种利益矛盾越来越复杂,如因征地、拆迁、宅基地及婚姻纠纷等引发的矛盾急增,各类信访频发,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所有这些,都使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形势更复杂,承担的任务更繁重,面对的矛盾更尖锐,经受的挑战和考验在增多。化解农村社会管理中的这些矛盾和风险,关键是要完善基层群众工作制度,形成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信访接待和处理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把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七、搭建创新平台,激发农村社会管理的内在动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积极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促进农村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发展,激发村级社会管理的内在动力,构建新时期农村和谐社会的思想保障。利用社区活动场所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和培训活动,不断丰富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北新集社区居委会

陈家吉

第三篇: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一名基层干部的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建言

湖北省兴山县立足山区县情分片连户自治,创新建立“两会两评”模式,好事联办、困难联帮、治安联防、文化连学

过去,社会管理的中心在城市,而当前,社会矛盾较多地集中在农村。农民增收难、农民土地权益被侵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突出、农村社会治安日益复杂等问题,给农村社会管理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由此显得异常迫切与重要。农村社会管理的状况如何,面临哪些问题,需要怎样改进,如何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圆满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年多来,我立足本镇实际工作,全面了解全镇10村情况,并挂驻一个高山烟叶村-龙门河村。此外,利用党校学习、乡镇交流等机会深入我县多个乡镇和行政村实地考察,现就调研所获略谈山区县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问题及思考。

兴山县农村社会管理工作现状

(一)创新“两会两评”模式

我县现有96个村(社区、居委会),每个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般为4至5人,需要面对600至2000余名群众,村书记、主任“一肩挑”,但部分村存在挑“双岗”未履“双责”的现象,加上党员干部老化,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基层组织无财力,难于服务群众。面临这种窟境,我县立足山区县情分片连户自治,创新建立“两会两评”模式,好事联办、困难联帮、治安联防、文化连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了一方平安。“党支部+关怀理事会”和“村委会+户联理事会”的成立,整合了留守人力资源,健全了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新机制和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加快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南对河村的快速发展中,我们深深的认识到:“两会两评”机制,是教育党员、干部、理事的好手段,是群众监督党员、干部、理事的好手段,更是增强党员、干部、理事履行职责动力、持续力、活力的好手段。

(二)以“产业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我县农业人口13.6万人,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地理位置偏远的地区,如南阳镇两河村,古夫咸水村,水月寺镇梅坪村,榛子乡育林村,高桥乡双堰村等,他们自我发展能力差,且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生产生活条件急需改善。面对建设资金不足、发展相对滞后,而待建地区多的困境,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榛子乡共种植烤烟16000余亩、南阳镇共种植烤烟4000余亩,多年来和平村、龙门河村坚持将烟叶、蔬菜作为支柱产业发展,被确定为“全省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当地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基本实现了水、路、渠、电、网的“组组通”,成了改善农村环境的“金钥匙”,带动了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2010年全县已投资2860万元,完成全县8个乡镇130.1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投资2270万元,解决了8个乡镇85个村5.86万人的饮水安全;新增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1.5万亩,使全县累计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6.44万亩,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三)推进“民生工程”

坚持以人为本,继续将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强化公共财政职能,努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经费“三个增长”逐年提高。2010年落实义务教育新机制保障资金1014万元(中央637万元,省级315万元、县172万元),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全覆盖,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5%。卫生工作进一步提高,新建扩建乡镇卫生院7个,村卫生室100所,全县农村参合人数131760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9.61%,基本建成农村卫生

1医疗体系。社会保障体系逐年完善,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600余个,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9万人,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参保人数达5.9万人次。

(四)拓宽村民自治渠道

近年来,我县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在完善县行政服务中心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各乡镇实际,分类稳步推进,合理设置服务机构,于去年底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全部建成运行。在村便民服务室的运行机制上,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将服务向群众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延伸,组建生产发展服务组、证照代办服务组、生活帮扶服务组、民事调解服务组等4个服务组。在村便民服务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协调下,整合关怀理事会和互联责任区的力量,由4个服务组及时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服务,做到“只要群众有需求,服务室就能提供服务”。到目前,全县乡村便民服务机构为群众办理各类审批事项、代办各类证照和提供各类服务共16500多项,便民服务平台的优质、高效、便捷服务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

山区县农村社会管理中的问题

(一)农村社会管理主体培育力度不够

调研发现,我县很多地方的建设陷入依靠资金推动发展的“路径依赖”:重物质资本投入,轻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建设的力气花的大,对文化生活的力气花的小。忽略了农村社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主体因素——人。一是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技能人才匮乏。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壳化现象严重,农村成为老人、妇女与儿童的留守地,大龄男光棍现象普遍,导致农村社会问题更加复杂,这些新问题也已成为引起社会矛盾和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二是农村地区的社会组织程度越来越低,作为生活地点的吸引力越来越差,与城市相比发展速度不言而喻;三是农村文化生活“贫瘠”。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惠及面低,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多内容少,农家书屋建得多看得少,农民培训多实用少,民间协会多作用小。

(二)农村社会管理制度不完善、体制不健全

一是传统管理方式难以适应转型时期农村社会关系的发展需求;二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不平衡,带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力量强弱不均;三是农村社会管理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部分地区的村委会60%以上的日常工作是为境内的建设项目和工矿企业服务。

(三)农村社会综治联动不力,防范措施不完善

调查发现目前农村社会综治工作总体上落实较好,但是一些工作制度坚持不够,突出表现在农村普法教育宣传不够,村级综治维稳服务室作用发挥不好,由于部分村缺乏法律明白人,多数矛盾要靠司法所和乡镇综治部门调解,台帐登记和跟踪回访制度落实不够,导致部分矛盾容易复发,农民法制意识不强,不能正确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由于乡镇派出所警力有限,加上农村外出务工青年人员增多,大龄男女比例失调,导致治安联防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给农村社会治安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四)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短板”问题突出

目前我县城乡二元分割分治局面尚未完全打破,各地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难平衡、难协调,农村与城镇之间差距依然存在、各镇村之间差距亦不可避免。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有所进展,但与其他县市的快速发展相比、与城市的社会建设相比、与农民的意愿和农村的需要相比,公共服务不足的“短板”问题更加突出。少数村卫生室“门庭若市”,多数却“门可罗雀”;部分农村土地征用领域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导致涉及农村土地问题的上访有明显上升趋势;部分农村便民利民的服务窗口、渠道不拓宽,村民反映“村里办不了,要到乡镇或者县里办事不方便,来回要折腾一两天”。

山区县农村社会管理工作对策

从“如何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怎样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怎么解决农村实际问题”三个关注点着手:

(一)全面落实社会责任,强化公众参与意识

一是村级党的组织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领导社会管理工作,提高协调各方、总揽全局的能力。切实落实责任制、严格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二是要以转变干部作风为契机,树立“服务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减少对下的各种创建达标、评比考核的任务部署,有效改善农村社会管理。三是要依靠公众参与,提高村民自治的能力,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以“新型农民”培育为重点,提高群众素质。要进一步加强对村民思想道德、法制意识、农业技术、职业教育等培训,合理界定村民自治与政府行政工作的范围、职责,让村民自治组织从“准行政组织”中脱离开来,赋予村民自治组织更多的自治与动力。

(二)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农村社会管理制度

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以“七个体系”建设为依托,大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一是强化农村社会矛盾的调处,全力维护农村社会治安。通过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三是建立或明确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坚持统分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整合新农保、新农合、农村社会低保等机构职能,建立相对统一的管理机构,完善相关功能,进行统一管理。四是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生产安全感和生活安全感,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三)发展壮大农村经济,“护航”农村社会管理

经济发展,尤其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可以为农村社会管理提供重要支撑。为“护航”农村社会管理,一是要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兴办公益事业的渠道,加快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并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二是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鼓励工业发展。走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的新路。三是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在经济建设与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县已经建立了一大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但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体系,作用发挥不充分,应在此基础上成立完善的组织管理协会,建立同政府沟通的渠道以及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等。除了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功能外,要充分发挥新经济组织的社会组织与管理等社会功能;要积极发展像红白事理事会、文化协会、村治调委员会、村民监督委员会等新社会性群众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四)大力发展村级公共事业,营造农村社会和谐氛围

村级公共事业既是村民感受党和政府温暖的体现,也是维护农村安定的基础。各级政府,包括村级组织要想方设法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这也是村民享受社会福利的体现。一是要不断探索改善农村水、电、路等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办法新举措,从而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要提供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医疗卫生等便民公共服务,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改善农村文化设施;三是要注重村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要加强信仰、价值观、是非观、利益观的教育,各级党组织以及村民自治组织要加以引导与教育。

总之,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言:“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要求,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形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合力。全面推进社会建设,让社会服务更加完善,社会管理更加科学,社会动员更加广

泛,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社会关系更加和谐,兴山完全有能力走在全国山区县前列,为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山区特点、兴山特色的社会建设体系而不懈探索。(文:彭筠 湖北省兴山县南阳镇)

第四篇: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深入推进“四个全覆盖”

土岗乡政府

近年来,我乡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农村经合组织和维稳组织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己任,在全乡农村推行了‚四个全覆盖‛(即:基层党组织、基层民主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维稳组织全覆盖),把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稳定、群众工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融为一体,打造了一张覆盖整个农村和广大农民的管理服务网络,较好地解决了村级党组织作用弱化,村民自治虚化、农民致富难、农村稳定难等问题,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新路子。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从组织设置、方式方法等方面已经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人群变化和党员流动的需要,职能不断弱化,作用难以发挥。为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顺应市场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新特点,积极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按照‚群众走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跟到哪里‛的原则,把党支部和党小组分别建到基层民主组织和综治维稳组织当中去,建到各种经济组织、产业链条当中去,建到园区、社区当中去,把所有党员都纳入到组织体系中去,让其带领群众一起抓稳定、闯市场、搞生产,解决好让农民组织起来和由谁来组织的问题,改变了过去农村党组织抓具体工作手段单

一、单纯依靠行政命令的状况,实现了农村党组织领导农村工作由直接决策到出谋划策、由直接指挥到引导服务、由直接领办到搭建平台的转变,提高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水平。与此同时,结合‚创先争优‛和‚把党的旗帜亮出来‛活动,在全乡农村党员家庭户中实行了‚党员家庭‛挂牌,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农村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去年以来,在全乡农村创建二类党支部5个,党小组41个。形成了覆盖各个领域、行业的基层党组织网络,使党的领导又有了新领域,党的活动又有了新阵地,党员发挥作用也有了新平台,党员的身影又活跃在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

二、加强基层民主组织建设

村民自治实行以来,由于自身运行机制不健全,往往只停留在选村干部上,‚村民自治‛在一些地方异化为‚村官自治‛,农民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形成了‚半截子‛民主。着眼于保障广大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我们积极搭建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平台,建立和完善村级治理架构。通过民主选举村民代表,在村委会的基础上设立村代会,作为经常性议事决策机构,真正把村委会的职能做‚实‛,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作为监督机构。同时,大力推行‚三议一行一监督‛工作机制,理顺了村党支部、村代会、村委会和监督委员会之间的关系,真正建立起‚党组织领导、村代会决策、村委会执行、监督委员会监督‛的村级治理新架构,这样就使村民自治的四个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连接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党的领导和村民当家作主实现了有机融合。村级民主组织的建立,让群众真正成为了‚当家人‛,村里的重大事务都由村民和代表来决定,人是大家选的,事是大家定的,钱是大家管的,过程是大家看着的,群众情绪得到了理顺,干部行为得到了规范,干群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三、加强农村经合组织建设

当前,农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使农民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站稳脚跟、发家致富,怎样带领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最根本的就是解决好‚桥‛和‚船‛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个‚桥‛和‚船‛就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工作中,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围绕特色产业,我们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地大力培育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同时,为鼓励经合组织发展,我们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优惠政策,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对相关人员开展了多方面的培训活动。目前,全乡已建立各类经济合作组织20个。通过这些经合组织,把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一头牵农户,一头联市场,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产业化‚链条‛,为农民开通了‚致富路‛,架起了‚致富桥‛,老百姓形象地把农村经合组织称之为‚致富的摇钱树‛。

四、加强农村维稳组织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各类集体组织职能的弱化,农民之间邻里关系淡漠,矛盾纠纷不断。此外,由于农村治安缺乏有效管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频发,农村治安问题一度比较突出。为真正实现农村的和谐稳定、长治久安,立足于‚让农民自己帮自己、自己管自己,有事大家管、有情况大家帮‛,我们在农村探索推行了‚3+1‛维稳模式。所谓‚3‛,是在村一级建综治工作站,设‚一干两员‛,即:综治专干、治安隐患信息员和矛盾纠纷调解员,专抓农村社会稳定和安全;在过去生产队或现居住片区的基础上,建综治小区,管40到60户农户;综治小区再往下,每10户设一综治小组,由一名威信较高的村民牵头负责。所谓‚1‛,是在各村设立治安巡防队,实行专职巡防队与每家每户轮流值守相结合,在全村开展治安巡逻防范。目前,全县农村普遍建起了‚站、区、组、队‛组织。通过建立‚3+1‛维稳组织,划小了农村社会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小区长、小组长通过‚老乡亲‛、‚老面子‛做工作,好多事不用村里和乡里,第一时间就在群众当中把矛盾化解了,筑起了农村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大大减轻了乡、村两级工作压力,较好的维护了农村社会大局稳定。

为切实提升‚四个加强‛的整体工作水平,调动激发干部群众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采取五项措施,强力推进‚四个加强‛纵深开展。一是整合机构推进。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组织部长、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常委县长、宣传部长、县委办主任为副组长的专门领导小组,并吸收县委办、组织部、政法委、农工部等17个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抽调相关部门15名同志负责具体工作。同时,各乡镇也分别对口成立‚四个全覆盖‛领导机构,全县上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领导网络体系。

二是明责分包推进。采取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部门包村、千名干部下基层等措施,让所有县级干部和85个科局都下乡驻村实施对口帮扶,解决实际问题,指导村级‚四个全覆盖‛工作开展。

三是强化培训推进。在全县范围内分战线、分层次地多批次开展不同方式、不同规模、不同内容的教育培训活动,在抓思想认识提高的基础上,重点培训乡村两级干部,特别是村‚两委‛班子成员‚四个全覆盖‛操作实务。去年以来,培训乡镇干部487名,‚两委‛班子3000余人次。

四是典型示范推进。在普遍推进、不留死角的基础上,把培树典型作为促进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典型示范,使基层和群众学有榜样、做有标尺,进而带动整体水平的提升。一方面是抓‚亮点村‛,今年三干会上,我们对20个网络健全、制度完善、发展规范的先进村大张旗鼓予以了表彰,授予‚2010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四个覆盖’工作示范村‛荣誉称号,目前又确定了50个县级示范村;另一方面是树‚亮点人‛,在全县开展了‚十佳百优‛评比表彰活动(‚十佳‛即:十佳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代会主席,十佳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十佳经合组织领办人;‚百优‛即:百名优秀村民代表,百名优秀党小组长,百名优秀综治小区长、小组长),在各个层面都为群众树立起标杆和样板。

五是督促检查推进。统一制作配发了‚四个全覆盖‛工作流程图表和匾牌,研究制定了推进‚四个全覆盖‛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并由综合协调办公室和两办督察部门联合办公,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督促乡、村真正按照‚四个全覆盖‛工作流程去执行和落实。

总体看,通过推行‚四个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网络,较好地调动了各方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村管理的有效性、针对性以及对农村社会的可控性。但由于时间短、经验少,虽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轮训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各地的好经验,进一步巩固已有成果,把‚四个加强‛抓深、抓细、抓实,确保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

第五篇:社会管理创新模式探索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管理面临着新的形式和新的任务。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政府必须积极地以整体性政府的理念进行协同思考,创新社会管理路径,应对各种转型问题,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以满足公众的需求,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契机下,重庆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社会管理路径,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重庆的社会管理创新在中国社会管理问题上具有两个典型性:重庆处于大发展、大跨越时期,社会转型具有“中国城市典型性”;重庆集大农村大库区于一体,社会转型具有“中国乡村典型性”。正是基于这两个典型性的思考,重庆市委市政府逐渐走出一条“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之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管理建设得到加强,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重庆特点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1]的社会管理格局。

一、以党的建设为抓手,畅通党群关系,构建党群社会管理新平台

重庆将党的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走出一条党建科学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双赢之路,以党建科学化促进社会管理规范化,为推动重庆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保证。重庆市委以“三项制度”(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周一次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群众制度、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制度)建设为核心,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通过“三项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将党群的信息沟通机制和社会管理中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设进行了无缝隙的对接。这既保证了党在社会管理中的领导作用,也满足了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的多元化。

与此同时,重庆市委市政府还开展以 “三项活动”(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为主题的党性锻炼活动,以“密切联系群众”为目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指针,整合各方面力量,将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相结合,在党建中探索社会管理新的载体和渠道。通过“三项活动”的开展,重庆市委将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有机整合在一起,使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对接,减少了信息传递的层级,保证了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最大程度防止了 “信息不对称”。2009年,市、区两级各类信访量下降幅度均超过25%,某些部门和区县下降幅度甚至高达45%;群体性事件下降45.6%。重庆主城区110报警量同比下降40%,打架斗殴等矛盾纠纷下降20%。迄今,全市20万机关干部已走访群众92万人次。各级财政共投入78.8亿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11万余件,其中10年以上信访积案381件,500多万群众直接受益,从源头上化解了民怨[2]。

“三项制度”和“三项活动”整合推进,是重庆在社会管理中创新“党的领导”的一次探索,也是社会管理路径创新的重要特点。重庆市委市政府将“三项制度”和“三项活动”二者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党建合力,既突出了其在本质上的一致性,也体现了其在社会管理上的统一性,两者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相得益彰。在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上,“三项活动”和“三项制度”被写入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推动“三项活动”和“三项制度”常态化,并不断创新实践形式[3]。由此可见,重庆市委市政府将“三项活动”和“三项制度”融合到以民生为导向的社会发展之中,将民生的改善作为社会管理的落脚点,并将这种重庆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使之成为一种长效的管理机制。

二、以政府改革为主导,打造民生政府,创新政府社会管理新模式

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不仅与政府的行动息息相关,还与政府建设理念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对于政府的建设理念,很多理论学者进行了相关的探讨。然而,任何单一的政府建设理念都无法适应迅速转型时期的中国,我们必须创新政府理念,进行一种理念叠加式的政府再造。所以,现阶段创新社会管理最根本的做法就是,进行政府改革,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以解决百姓民生问题为重点,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近几年,重庆将“政府负责”贯穿于政府改革之中,创新了政府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实现了服务型政府和民生型政府的叠加。这种叠加效应主要表现在政府将自身职能转变与群众民生改善有机结合,将政府改革的动力来源机制与政府改革的检验机制密切

下载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益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益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1

    深入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要坚持“三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新形势下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

    肃宁探索管理新机制(社会管理创新)

    肃宁探索管理新机制“四个全覆盖”把农民组织起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和分配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农村各类社会管理组织建设已不适应农村发展的实际,......

    探索人民调解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探索人民调解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根据当前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和社会矛盾发生规律,审时度势作出的科学决策。化解社会矛盾,关键在于抓源头。司......

    有益的探索

    有益的探索 ——对循环大课堂的一点思考 叶嘉风接触高效课堂模式一说,非自去北门中学观摩现场课始,而是在全国(荆州)新课改经验交流暨高效课堂现场观摩会上。在这次会议上,听取了......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有益探索(范文模版)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有益探索——贺州市建设五保村的实践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7日 17:19作者:李达球五保户是农村的一个庞大的特殊困难群体,关心并改善他们的生活是党和政府......

    创新社会管理,探索和谐社区建设新途径

    创新社会管理 探索和谐社区建设新途径 四牌楼党工委、办事处京口区四牌楼街道位于长江之滨,辖区面积3.5平方公里,居民2.4万户,6.9万人,下辖10个社区, 10个基层党组织,其中4个党委,5......

    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经验交流禁毒(合集五篇)

    探索社会管理创新,重民生、顺民意、解民忧--------桃花仑街道禁毒工作进社区,工作成效明显,经验在全市推广今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年......

    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考

    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考 朱建璋 2009年是农村改革发展之年。最近,省委和宁波市委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先后制定了《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探索和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