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电解一段时间后,两室生成的Na2SO3与H2SO4的物质的量相等
【答案】B
【分析】
由装置图可知,阳离子移向阴极,Pt(Ⅰ)为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Pt(Ⅲ)为阳极,电解池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上升,失电子;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下降,得电子;阳极:,阴极:;
【详解】
A.酸性介质中不存在氢氧根,A项错误;
B.阴极氢离子放电,氢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B项正确;
C.阳极可不断产生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b%>a%,C项错误;
D.阳极产生1mol硫酸转移2mol电子,阴极消耗2mol电子产生2mol亚硫酸钠,两者物质的量不相等,D项错误;
答案选B。
8.科学家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Li−CO2电化学储能系统研究发现,用碳化钼(Mo2C)作Li极催化剂时CO2的放电产物为Li2C2O4,装置如图所示。若用Au和多孔碳作Li极催化剂,则产物为Li2CO3和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最好选用Li2C2O4水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
B.保持电流不变,升高温度可以提高CO2的放电效率
C.用Au作催化剂时CO2放电的电极反应式为4Li++4e−+3CO2=2Li2CO3+C
D.生成等物质的量Li2C2O4和Li2CO3消耗CO2的量相同,电路中转移电子数相同
【答案】C
【详解】
A.锂会与水发生反应,所以不能选择水溶液作电解质溶液,A项错误;
B.保持电流不变,CO2放电效率不变,B项错误;
C.根据题意,产物为Li2CO3和C,电极反应式正确,C项正确;
D.生成1
mol
Li2C2O4,2
mol
CO2转移2
mol电子,生成1
mol
Li2CO3和0.5
mol
C时,1.5
mol
CO2转移2
mol电子,故两者消耗CO2的量不同,D项错误;
答案选C。
9.一种新型水介质电池,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其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金属锌为负极
B.放电时,温室气体被转化为储氢物质HCOOH
C.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
D.充电时,双极隔膜产生的向右侧正极室移动
【答案】D
【详解】
A.放电时,负极上Zn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一2e-+4OH-
=Zn(OH),故A正确;
B.由图中反应机理可知,CO2转化为HCOOH,故B正确;
C.充电时,阳极上H2O转化为O2,阴极上Zn(OH)转化为
Zn,电极反应式为:,故C正确;
D.右侧电极版连接电源正极,充电时发生反应:H2O-4e-=O2↑+4H+,应向左侧移动,故D错误;
故选D。
10.某研究团队发现,利用微生物电化学系统可处理含氮废水。下图是一种新型的浸没式双极室脱盐—反硝化电池,中间由质子交换膜隔开,阳极室中的通过泵循环至阴极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极电势:阴极室高于阳极室
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CH2O-4e-+H2O=CO2+4H+
C.当处理1
mol时,有5
mol
H+经过质子交换膜,移向阴极室
D.该装置需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温度不宜过高
【答案】B
【分析】
根据原电池的图示及电子移动的方向(左→右),可知左边为负极,发生反应(CH2O)n-4ne-+nH2O=nCO2↑+4nH+,右边为正极,发生反应2NO+12H++10e-=N2↑+6H2O。
【详解】
A.原电池中电极电势,右侧正极高于左侧负极,则右侧阴极高于左侧阳极,故A正确;
B.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2O)n-4ne-+nH2O=nCO2↑+4nH+,故B错误;
C.由正极电极反应式2NO+12H++10e-=N2↑+6H2O可知,当处理1
mol时,有5
mol
H+经过质子交换膜,移向阴极室,故C正确;
D.温度过高(CH2O)n会变成气体,因此需要控制温度,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1.中科大电化学研究团队用HC1—CuC12混合溶液做腐蚀液,处理工业废铜,提升经济效益,其方法如下图所示,水在BDD电极上生成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H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为盐酸
B.BDD电极反应式:H2O-e-=HO·+H+
C.蚀铜槽中发生的反应:CuC12+Cu+4HC1=2H2CuC13
D.当SS电极生成32
g
Cu时,将交换1
mol
C1-到BDD电极区域
【答案】D
【分析】
由图示可知:由图示可知阳极上水失去电子产生羟基自由基(HO·)和H+,HO·与溶液中的Cu+发生反应:H++Cu++•OH=Cu2++H2O,Cl-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移入阳极区可生成CuCl2蚀刻液,在阴极SS电极上,H2CuCl3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产生Cu单质,溶液中含有H+、Cl-,故X为盐酸,HCl-CuCl2混合溶液进入蚀铜槽,将Cu单质氧化产生H2CuCl3。
【详解】
A.根据图示可知H2CuCl3部分进入阴极区,部分进入阳极区。在阴极SS电极上H2CuC13中+1价的Cu得到电子变为单质Cu附着在SS电极上,根据电荷守恒可知会有Cl-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移入阳极区,溶液中含有H+、Cl-,故X为盐酸,A正确;
B.BDD电极与电源正极连接,为阳极,在BDD电极上水失去电子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HO·,阳极的电极反应式:H2O-e-=HO·+H+,B正确;
C.HCl-CuCl2混合溶液进入蚀铜槽,将Cu单质氧化产生H2CuCl3,根据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可知在蚀铜槽中发生的反应:CuC12+Cu+4HC1=2H2CuC13,C正确;
D.SS电极连接电源负极,为阴极。在SS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H2CuCl3+e-=Cu+2H++3Cl-,每反应产生1
mol
Cu单质转移1
mol电子,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同时会有1
mol
Cl-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区,当SS电极生成32
g
Cu时,其物质的量是0.5
mol,则进入阳极区Cl-的物质的量是0.5
mol,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12.2020年,天津大学化学团队以CO2和辛胺为原料实现了甲酸和辛腈的高选择性合成,装置工作原理如下图(隔膜a只允许OH-通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i2P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B.In/In2O3-x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电解过程中,OH-由In/In2O3-x电极区向Ni2P电极区迁移
D.Ni2P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CH3(CH2)7NH2+4OH--4e-=CH3(CH2)6CN+4H2O
【答案】B
【分析】
由图中In/In2O3-x电极上CO2→HCOO-可知,CO2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In/In2O3-x电极为阴极,阴极反应为:CO2+2e-+H2O═HCOO-+OH-,则Ni2P电极为阳极,辛胺在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辛腈,电极反应为CH3(CH2)6CH2NH2+4OH--4e-=CH3(CH2)6CN+4H2O,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Ni2P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则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故A正确;
B.In/In2O3-x 电极为阴极,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
C.电解过程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则OH-由In/In2O3-x电极区向Ni2P电极区迁移,故C正确;
D.由图可知,Ni2P电极为阳极,CH3(CH2)7NH2→CH3(CH2)6CN,阳极反应为CH3(CH2)6CH2NH2+4OH--4e-=CH3(CH2)6CN+4H2O,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3.一种微生物电池可用于污水净化、海水淡化,其工作原理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电极作原电池的正极
B.处理后的硝酸根废水pH降低
C.电池工作时,中间室的Cl-移向右室,Na+移向左室,实现海水淡化
D.左室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C6H12O6-24e-+6H2O=
6CO2↑+24H+
【答案】D
【分析】
据图可知a电极上C6H12O6被氧化生成CO2,所以a为负极,b为正极,硝酸根被还原生成氮气。
【详解】
A.a电极上C6H12O6被氧化生成CO2,所以a为负极,A错误;
B.b为正极,硝酸根被还原生成氮气,根据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知电极反应式为2NO+6H2O+10e-=N2↑+12OH-,生成氢氧根,所以pH增大,B错误;
C.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中间室的Cl-移向左室,Na+移向右室,C错误;
D.左室C6H12O6被氧化生成CO2,根据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知电极反应式为C6H12O6-24e-+6H2O=
6CO2↑+24H+,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3.如图为CO2电甲烷化的装置图(MEC),其利用微生物催化驱动工作,该生物电催化技术既有助于降低温室效应,也可处理有机废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电极为MEC的阳极
B.若b电极转化1.5mol
CO2,装置中转移的电子数是15NA
C.MEC工作时,质子将从a电极室向b电极室迁移
D.b电极的反应方程式为CO2+8e-+6H2O=CH4+8OH-
【答案】C
【详解】
A.由图示可知有机物在a电极被氧化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b电极被还原成甲烷。则a为阳极,b为阴极,故A错;
B.b电极为二氧化碳得到电子被还原成甲烷,则其反应为:,则转化1.5mol
CO2,装置中转移的电子数是12NA,故B错;
C.MEC工作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则质子将从a电极室向b电极室迁移,故选C;
D.在酸性条件下无氢氧根离子生成,则b电极的电极方程式为,故D错;
答案选C
14.镍氢电池是一种高容量二次电池,常用作新型混合动力汽车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负极上M为储氢合金,MHn为吸附了氢原子的储氢合金,KOH溶液作电解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B.电池总反应式为nNiOOH+MHnM+nNi(OH)2
C.电池充电时,a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电极周围溶液的pH减小
D.电池工作时,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
【答案】D
【详解】
A.OH−参与电极反应,为提高电池放电效率,电池交换膜应为阴离子交换膜,允许OH−通过,A项错误;
B.由题给信息可知,a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MHn+nOH−−ne−=M+nH2O,周围溶液的pH减小,b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电池总反应式为M+nNi(OH)2
nNiOOH+MHn,选项B错误;
C.电池充电时,a电极连电源的负极,电极反应为nH2O+M+ne−=MHn+nOH−,电极周围溶液的pH增大,选项C错误;
D.由题给信息可知,a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MHn+nOH−−ne−=M+nH2O,周围溶液的pH减小,b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5.双极膜能够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将H2O解离为H+和OH-。以维生素C的钠盐(C6H7O6Na)为原料制备维生素C(C6H8O6,具有弱酸性和还原性)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离子是OH-,b离子是H+
B.生成维生素C的离子方程式为+H+=C6H8O6
C.X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D.将X极区的Na2SO4替换为C6H7O6Na,可以提高维生素C的产率
【答案】D
【分析】
在X电极,水失电子生成O2,同时生成H+,Na+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行碱室,与a离子即OH-构成NaOH;则b离子为H+,与结合为C6H7O8。Y电极为阴极,H2O得电子生成H2和OH-。
【详解】
A.由以上分析可知,a离子是OH-,b离子是H+,A正确;
B.为弱酸根离子,与b离子即H+结合生成维生素C,离子方程式为+H+=C6H8O6,B正确;
C.在X极,H2O失电子生成O2和H+,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C正确;
D.若将X极区的Na2SO4替换为C6H7O6Na,一方面生成的C6H8O6导电能力弱,另一方面维生素C易被生成的O2氧化,不能提高维生素C的产率,D不正确;
故选D。
16.新型的高比能量锌-碘溴液流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图中贮液器可储存电解质溶液,提高电池的容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电时,a作电池的负极
B.放电时,b电极每减少6.5g,a极区溶液中将增加0.2molI-
C.充电时,a电极反应为
D.充电时,b电极接外电源正极
【答案】BC
【分析】
放电时Zn被氧化为Zn2+,为负极,即b极为负极,则a极为正极;则充电时a极发生氧化反应为阳极,b极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
【详解】
A.放电时Zn被氧化为Zn2+,为负极,即b极为负极,则a极为正极,A错误;
B.放电时b极反应为Zn-2e-=Zn2+,减少6.5g即反应0.1molZn,转移0.2mol电子,a极反应为I2Br-+2e-=2I-+Br-,根据电子守恒可知增加0.2molI-,B正确;
C.放电时a极反应为I2Br-+2e-=2I-+Br-,则充电时电极反应为2I-+Br-2e--=I2Br-,C正确;
D.充电时b极为阴极,接外电源的负极,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C。
17.钠硫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化学电源,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效率高等重要优点。其结构与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过程中,A极为电源正极
B.放电过程中,电池总反应为
C.充电过程中,由A极移动到B极
D.充电过程中,外电路中流过电子,负极材料增重
【答案】AC
【详解】
A.由图可知,充电时,A接电源的负极,则放电时,A极为电源负极,故A错误;
B.放电过程中,钠作负极失电子,变成钠离子,移向正极,在正极生成,电池总反应为,故B正确;
C.充电过程中,移向阴极,即由B极移动到A极,故C错误;
D.充电过程中,外电路中流过电子,有0.01mol钠离子转化成钠单质,所以负极材料增重,故D正确;
故选AC。
18.一种“全氢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子流向是从吸附层M通过导线到吸附层N
B.Na+从右边穿过离子交换膜向左边移动
C.离子交换膜可用质子交换膜
D.负极的电极反应是:H2-2e-+2OH-=2H2O
【答案】BC
【详解】
A.由工作原理图可知,左边吸附层M为负极,右边吸附层N为正极,则电子流向为从吸附层M通过导线到吸附层N,故A正确;
B.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所以电解质溶液中Na+向右边移动,故B错误;
C.由工作原理图可知,左边溶液为碱性,右边溶液为酸性,所以离子交换膜可阻止左边的碱性溶液和右边的酸性溶液发生中和,故C错误;
D.左边吸附层M为负极极,发生了氧化反应,电极反应是H2-2e-+2OH-=2H2O,故D正确;
故选: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