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三)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
①“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②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③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贵任,使自己成为纯粹的自我存在。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④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明清时期的壶天之隐既是传统隐逸文化的总结,也是传统隐逸文化的衰落。
⑤应当说,没有士人就没有中国的古代社会,而隐士则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优秀的组成部分。在此必须指出的是,隐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绝不仅仅指那些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指隐逸传统、隐逸文化,凡是具有浓都的隐逸意味的人在此都应被当作隐士来看待,因为隐逸思想使他们升华了人格、丰富了社会价值。隐士人格的强劲的辐射力和隐逸文化的强劲的张力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都不能不为之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灌注新鲜的活力。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的隐逸传统应当与民族的文明史差不多同源,隐士人数相当多,著名的隐士也不少,巢父、许由这两位大隐士算是中国最早的隐士。
B.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因此,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C.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一翼,所以归隐田园而成为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影响很大,千百年来一直令后人追思敬仰。
D.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是庄子,原因有两个,一是庄子本身就是大隐士,二是他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隐逸理论中追求纯粹的自我存在的思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隐身的含义就是使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不能干扰内心,并进一步卸除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在天地间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B.隐士是士阶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不只指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从隐逸文化的角度看,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都应当被看作隐士。
C.隐心的含义是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了喜怒哀乐,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D.隐士人格有强劲的辐射力,隐逸文化有强劲的张力,这两种力量会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变得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注入新鲜的活力。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不仅提倡“无道则隐”,而且还进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来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这其实是孔子构建了一套积极入世者的处世策略。
B.传统隐逸文化以儒道文化的融合互补为基础,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所以,分析本民族的隐逸文化传统对了解中国人的精神内关核是必要的。
C.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他的目的就是要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他的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了强烈的破坏作用。
D.因为不同的时期有特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不同时期的隐逸文化会呈现出各自的独特之处,汉代的朝隐注重现实功利,唐代的中隐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宋代的酒隐则更注重精神的超越。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VR真的能成为新一代的“移情机器”吗?
VR真的能成为新一代的“移情机器”吗?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VR的教化作用在未来的前景。在反对者看来,虽然VR的体验形式多样,但最终都只能制造出“同情的幻觉”。
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VR只邀请参与者沉浸在感官体验之中,但参与者不需要面临这个虚拟空间中的任何结果。参与VR体验的人不会真的被流浪汉抢夺走财物;也不会因为做错选择,在战场上受伤或失去生命。就如同所有的模拟游戏一样,VR再如何拟真,也不能复刻结果的真实性。
无论是古典的戏剧表演,还是现代的电影呈现,观众很容易抓住情感的特写。但在VR的沉浸式体验中,体验者常常会专注于自己的存在感而忽略了重要的细节。观看全景影片的观众容易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分心”,模拟情境中的体验者可能会沉迷于自己扮演的角色。
美国哲学教授Erick
Ramirez认为,VR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同情心,但是不能让人产生真正的同理心。同情心更多是一种关怀与爱护的情感,而同理心侧重于认知和理解的能力。当一位好朋友失去亲人时,你想要走上前安慰。这样做很可能是出于同情。你的主要感受出于对好友的关心。好友痛苦的表情让你难过,安慰别人的同时会让自己舒服。与此同时,你不需要理解失去亲人是怎样的感觉就可以产生同情。同理心则不一样,电影中的人物失去双亲而痛哭流涕,让你联想起自己失去亲人的感受。你完完全全理解这个人如此痛苦的原因,你甚至能感受到痛苦的程度。“我不知道说什么能帮助你,但我完全知道你的感受。”很多时候,移情的对象可能是一个你漠不关心的陌生人,或者是纯粹的虚构人物。VR可以让大学生同情患有痴呆症的老人,但无法让大学生体会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真实痛楚。无家可归的窘迫处境激发了VR体验人士的爱心,但他们仍然不能以一个流浪汉的视角看待社会问题。一方面,制造同情相对容易,有时廉价的情感诱导还会造成同情的滥用;另一方面,真正的移情是很国难的,有些情况下是完全不可能的。
咸为一只蝙蝠可能是什么样子?在哲学家内格尔看来,即使一个人昼伏夜出,甚至长期倒挂在晦暗的山洞里,也不可能知晓蝙蝠的生活感受。蝙蝠的内在认知方式与人类迥异,即使面对相同的颜色、气味、痛感等外部信息,实际的感受也会截然不同。即使我们用最大的努力以蝙蝠的身份生活,我们也无法以蝙蝠的视角看待世界。VR模拟的场景也是如此。即使每天用四只脚走路,体验者也不可能知道一头奶牛面对屠宰场的真实情感。体验者只是从人的视角想象奶牛的无助。
不仅人与动物的认知模式不同,每个人的认知模式也是千差万别的。个人的生活经验、自我反思、情感与期望等等塑造了世界在我们眼中的呈现方式。在感知外部信息的同时,我们也把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融入其中。VR可以尽力还原边缘人群的周遭环境,逼真的环境可以激发我们的同情心,但要和不熟悉的群体产生共鸣是极其困难的。
——节选自(《新京报》)
(1).不属于VR体验“只能制造出同情的幻觉”原因的一项是()
A.VR可以拟真而不需要参与者承担虚拟空间的任何结果。
B.VR体验者容易专注自我存在感而忽略关键性情感细节。
C.VR体验可以帮助培养同情心而不能产生真正的同理心。
D.VR体验容易诱导并制造廉价的同情感造成同情的滥用。
(2).对“同理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够对别人的遭遇产生共鸣并表达关心、爱护或者抚慰。
B.能够体会了解对方情感产生的根源以及情感的强烈程度。
C.能够以遭遇者的视角理解认知这种遭遇背后的社会问题。
D.不掺杂体验者自身的认知模式去感知对方所感受的世界。
(3).结合文本,请你谈谈VR应用的利与弊。
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以人文教育涵养工匠精神
黄金
①培养大国工匠,源头在一流的工程教育。如今,工科人才的培养,不止一次听到“局中人”直呼“两难”:一头是工科学生的“难”,难在专业“窄化”、生活“宅化”。学生抱怨课程多、实验多,疲于应付眼前连绵不绝的苟且,无暇诗和远方,更难涵养精益求精、沉潜专注的匠心。另一头是工程单位的“难”,慨叹工程领军后备人才短缺,特别是素养好、领悟力强、科学与基础理论修养扎实、系统视野开阔、能驾驭宏大复杂工程的“将才”,更是难求。
②为何会出现这供需的“两难”?窃以为是因为工科人才培养的人文土壤、人文养分还不够,重视了学生掌握技术和工具的“硬知识”,少了些关注学生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软学养”。
③人文教育,以塑造完整健全的“人”而非单向度、工具化的“匠”为出发点,涵育的是人对价值道德的终极关怀,对做事的完美追求,是心灵的沉潜宁静,这和工匠精神是无比契合的。因此,工科人才的培养,切不可少了人文教育这一环,还需以人文教育铸匠魂、育匠心、造匠韵。
④一流的大国工匠,需要把科技创造同人类社会重大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甚至应当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具备关切环境、关怀生命的责任心。人文教育中,历史文化、哲学伦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的交汇融通,造就其博约相济、以文化人的特点,让学生涵育健全人格,谙悉工程伦理,明了历史环境,树立高远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早年间,钱三强先生立志立德,正是得益于人文教育。他中学时代即就读于蔡元培先生创办的孔德学校,接受德智体美的全人教育,名字也由“钱秉穹”改为“钱三强”,意为德智体都强。后来在孙中山先生的影响下,在未来中国蓝图的吸引下,钱三强决心学工科,以实际行动报国,自此一生未改初心。
⑤一流的大国工匠,不仅要培育专注技艺、追求卓越之心,更重要的是涵养赋予产品生命和内涵、在技术中融入巧思和灵魂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想象力、审美品位也是不可小视的创造力,不少蜚声世界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都曾得益于文学和艺术的滋养,对生命有了更高层次的体认,也让工程技术有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久远价值。目前,不少国货正从粗憨、实用阶段转向追求精细、美感的阶段,对工程人才的工艺审美素质要求更高。人文教育恰恰可以打破专业壁垒,将人的思考和生命力融入工程技术,赋予中国制造更大的价值。
⑥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质造”乃至“中国智造”的转折点。将人文教育的土壤培得更厚、渠道拓得更宽、内涵挖得更深,才能以世界一流的工程教育为国家的转型发展输送更多一流的“大国工匠”。
(1).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2).作者认为,成为一流的大国工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中,文化都发挥着巨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树立文化自信需要加强文化传承,而文化的传承要靠人。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正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例如,一位教授的演讲,通过视频可以即时让无数观众收看,但演讲人的感受、感情和言外之意还是会有所流失;缺乏现场氛围和互动,受众的收获必打折扣。还有人认为,书籍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对此也应辩证地看,有了书籍就一定有文化传承吗?现在有多少人愿意认真去读《论语》《孟子》《尚书》《周易》?又有多少人把握了书的真谛?书籍记录的思想和文化每倒一次手,就可能丢失甚至扭曲一部分信息。文化的传承还是要靠人与人之间以“情”进行联结和沟通,其他的媒介和方式都是工具、手段,只起辅助作用。
人们传承文化,主要通过家庭、学校、社区等渠道。以色列能成为中东的强国,它靠的是什么?主要是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在这方面也有几千年的经验积累,需要后人发扬光大并赋予其时代意义。
学者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地位,需要引起重视。学者要成为文化宝库的看门人,清楚库存,防止“宝贝”丢失。学者也要成为文化宝库的导游,熟悉其中的“宝贝”,就像导游熟悉景点、路线及其掌故一样。学者还要成为文化传承的警醒者和指路牌,告诉人们每条路将通向哪里。在中华民族奔向“理想国”的漫长征程中,孔子、孟子思考的都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要走哪条道路。明朝中叶,当整个国家陷入黑暗时,王阳明几经反思,自我批判,自我超越,提出“致良知”,让很多人看到深埋着的“良心”会照亮世界。可以说,学者在文化传承中肩负着思考国家和民族未来之路的重任。
文化的传承既然靠人,自然就是靠“话”——活生生的、人人能上口的话语。目前有关儒、释、道的书汗牛充栋,但平易的话少而艰涩的话多。文化传承的“话”应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让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一听就懂,懂就记住,记住就做。比如“天理不容”“丧尽天良”“天地良心”“知行合一”,都来源于宋儒、明儒,至今还活在老百姓的嘴里、心里。我们需要一大批学者做高深的专业性研究,这样才能不断输送思想养料,但也应认识到,要让思想文化对老百姓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就需要将研究成果普及到民众中,防止“术语越来越多,读者却越来越少”。
(选自2017年2月1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根据文意,对“学者”在文化传承中所起的作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楚传统文化库存并能很好地守护。
B.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传承手段。
C.指引文化传承道路,纠正传承偏误。
D.熟悉文化遗产且能指点人们去学习。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书籍在解读的过程中信息可能会遗漏或扭曲,因此书籍不可能传承文化。
B.文章例举以色列,说明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文化传承是强国的唯一条件。
C.目前有关儒、释、道的书籍很多,以致语言不及宋儒、明儒的简单明了。
D.学者要潜心于专业研究,也应将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话”普及给民众。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雅俗观是在王纲解纽、政教分离、知识分子登上历史舞台的历史阶段发生的。虽然以自己的文化理想和文化人格为雅,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文化理念和精英意识,反映了他们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和改造现实的思想倾向,但是,这时的知识分子都仍然将自己的学术和社会政治紧紧联系在一起,都希望自己的学术成为改造社会政治的指导思想,甚至盼望有君主赏识他们,依靠他们来改良社会政治。在诸侯们尚无力控制社会力量、需要争取社会支持的情势下,知识分子大都能够“乐道而忘人之势”或“以道抗势”,体现出知识分子作为文化理想和社会精神的代表者所具有的人格力量。
然而,一旦统治者们有了掌控社会的政治力量,有了规范社会的统一思想,那些希望借助政治力量改造社会的知识分子就不得不与统治者合作,为统治者服务,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史记・李斯列传》记李斯赴秦前对他的老师荀子所说的一段话表明,他是抱着屈身事主、争取富贵的心态去见秦王的,这与孔子、孟子所主张的处世态度大相径庭,而和韩非主张的尊人主之势的思想是一致的,反映出战国末年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当国家需要统一,而统一需要政治权威的形势下,在主强臣弱、“势尊道卑”的社会环境中,知识分子要实现文化理想和自身价值,除了依赖于政治权威外也没有其他选择。于是,知识分子便从幻想中的“为王者师”蜕变为现实中的君王“言语侍从之臣”,文学不再是知识分子文化理念的崇高勋章,而是为天子“润色鸿业”的漂亮花环,精英文学不得不与贵族文学联姻,文化雅俗观也就与政治雅俗观合流了。
如果说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用铁血手段粉碎了知识分子坚持文化操守的痴情梦幻,那么,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则用绥靖政策激发了知识分子为政治服务的巨大热情。作为“一代之文学”的汉大赋正是在大一统的政治语境和“劝百讽一”的文化期待中发展成熟起来的,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著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从大赋的创作来说,它是地道的精英文学;而从大赋的消费来说,它又是典型的贵族文学。实际上,它是精英文学与贵族文学的联姻,是知识分子在政治上依附于政治权力之后的文学新变。早期的汉大赋还多少保留有一点诗人的讽谕传统,而后期的汉大赋就只剩下“铺张扬厉”的华
丽辞藻了。正所谓“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随着汉代政治鼎盛时期的结束,汉大赋也逐渐式微,以致“少而好赋”的扬雄到晚年悔其少作,以为大赋乃“雕虫小技”,声言“壮夫不为”。
汉大赋的衰微宣告了精英文学依附于贵族政治的破产,却为文学的私人化和情感化开辟了道路,抒情小赋的兴起和文人五言诗的诞生使文学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得到加强,而以人格为基础的文化雅俗观便逐渐向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雅俗观转变。
(摘编自王齐洲《雅俗观念的演进与文学形态的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的时候,适逢王纲解纽、政教分离,文化的雅俗观也在此时生出了萌芽。
B.最早的文化雅俗观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文化理念和精英意识,在学术与社会政治相联系的情况下反映了士人对现实的批判与改造倾向。
C.知识分子大多能够“乐道而忘人之势”甚至“以道抗势”,依靠的是他们在社会精神和文化理想方面的人格力量。
D.统治者有了掌控社会的政治力量和思想规范以后,一些知识分子就不得不与君王合作以实现他们的学术主张和人生价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尊人主之势”到战国晚期已经成为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其社会原因在于国家统一的趋势下君主政治权威日益强势,有志之士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B.在国家需要政治权威的形势下,精英文学和贵族文学联姻,文化雅俗观与政治雅俗观合流,知识分子在与权贵交流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
C.秦皇汉武在对待知识分子的手段上有强硬和绥靖之分,但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使知识分子丧失对自身文化理想和操守的坚持,只能服从于政治权威。
D.精英文学依附于贵族政治的书面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而瓦解,文学不再仅仅是歌功颂德的工具,开始成为个人审美和抒情的有效途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以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早的文化雅俗观为证券标准,孔子和孟子处事态度所体现出的文化理想与文化人格属于“雅”。
B.李斯与韩非“尊人主之势”的学术思想高度一致,表现在他为争取富贵而屈身事主,也意味着抛弃了士人“为王者师”的幻想。
C.扬雄从“少而好赋”到声言作赋是“雕虫小技”、“壮夫不为”,表明旧有的以人格为基础的文化雅俗观渐渐不再为知识分子接受。
D.汉大赋的“铺张扬厉”辞藻华丽的风格是汉代鼎盛时期“雅文化”的体现,后来其衰落原因在于精英文学依附于贵族文学的破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
(1)C
(2)B
(3)C
2.【答案】
(1)D
(2)A
(3)示例。利:①丰富人们的生活体验。②帮助培养同情心。③具有潜在的巨大商机,弊:①可能使人沉迷于虚拟世界。②淡化体验者对现实中他人的关注,③混淆现实与虚拟的区别。④不能让人产生同理心。
3.【答案】
(1)首先列出培养大国工匠过程中出现的“两难”现象,分析根源,揭示人文教育的本质;其次指出大国工匠培养需要人文教育的解决办法;最后得出结论:培养大国工匠需要加强人文教育。
(2)培养工匠精神需要:①把科技创造同人类重大问题紧密联系,具备关切环境、关怀生命的责任心;②培养专注技艺、追求卓越之心;③在工程技术中融入思考和生命力。
4.【答案】
(1)B
(2)D
5.【答案】
(1)C
(2)C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