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教育现状与创新发展
幼儿时期的教育是个体一生中的初步教育,是培养个体自我学习能力的重要时期,科学的幼儿教育能够强化幼儿潜意识中的学习思维,优化先天性的学习习惯,新时期幼儿教育具有表面性性,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更多,农村幼儿教育的弊端是因为教育资源的匮乏和家庭教育的轻视造成,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许多农村家庭没有重视孩子的幼儿教育。在一个农村孩子的幼儿时期,大多数的学习来源于幼儿学校,一旦学校没有做到科学的教育,那么农村孩子未来的人生发展将会面临巨大的困境。农村幼儿教育重在支援与优化,国家层面的支持能够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改革,而专业的幼儿教育模式能够优化农村幼儿教育内部的教学理念。《农村幼儿教育多元供给职能与绩效》从“供给”与“绩效”的角度对农村幼儿教育的建设优化进行了成分的说明,编者逻辑严谨,文章布局有序,从上而下,由国家层面对幼儿教育供给政策开始,结合重庆市农村幼儿教育基本情况与地方性政府的供给支援,对农村幼儿教育的多元供给职能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全书以基本幼儿教育理论知识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以重庆市区县幼儿教育为实证进行了实践性的分析,理论与实践兼备,内容与建议并举,该书可为农村幼儿教育改革提供许多有益的参考价值。笔者认为,在教育水平严重失衡的现代教育中,农村幼儿教育并没有深刻认识到幼儿教育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结构,也没有开展科学的幼儿管理策略,以致于许多农村孩子在幼儿时期没有学习到基本的知识技能,以至于出现了许多中小学生辍学的现象。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意识较低,教育内容以基本技能为主,城市地区则会加入文化性的内容,提早开发幼儿的知识系统。幼儿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特性,农村幼儿教育应该借鉴城市地区幼儿教育的多元化教学,强化农村幼儿潜意识中的知识储备和学习动机。
一、传统幼儿教育浅议
自隋代科举设立开始,魏晋门阀制度便逐渐落寞,贵族统治集团也随之改变,寒门士子通过科举可以实现宏伟壮志,同时,教育也发生了变革,民间性的教育机构向底层人们开放,政府性的教育部门也逐渐容纳寒门子弟。随着这一教育变化,社会教育理念也发生转变,底层家庭开始重视幼儿教育,从四书五经到琴棋书画,从个人基本道德修养到政治阶层的论政,才华成了实现理想的主要推力,教育则成了建功立业的唯一途径。
(一)传统童蒙教育
古人称幼儿教育为童蒙,顾名思义便是儿童阶段的启蒙教育,魏晋以前,童蒙教育偏向于个人品德修养的学习,表现为“仁、义、礼、智、信”的个体思想教化,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国家政论思想教育,诚如《孟子》的论政思想和《论语》的仁义教化。自曹操“举贤令”开始,知识教育与政治产生了联系,即便是贵族门阀统治的魏晋,也有许多寒门士子自幼便有童蒙教育,唐宋时期士族门阀统治逐渐落寞,政治门槛的降低促进了教育的开放,加上文学发展到一定的高度,许多平民阶级开始重视教育,一心想着有朝一日走进仕途建功立业。现代教育深受这种“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很多学校和家庭一味强调勤奋读书实现功利性目标,却忽略了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也没有意识到传统幼儿教育中个人理想与国家大业教育的重要性,只偏向于基本的常识学习,并且教育内容过幼儿化,没有进行多元化教育。
(二)人生理想与知识需求的结合教育是个体实现人生理想的主要途径,现代教育是功利性与理想性的统一,功利性是对生活品质的要求,理想性则是个人内心愿望的实现,幼儿时期虽说没有很明显的功利性和理想性,但是教育本身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尽早的学习能够促进幼儿智力的开发。现代教育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很多幼儿沉浸在电子社会的享乐之中,如果学校教育没有重视传统幼儿教育的启蒙思想,那么现代幼儿教育所起到的教化作用仅仅是表面性教化。现代幼儿教育应该重视孩子人生理想与知识需求的结合,农村幼儿教育也不例外,农村幼儿教育弊端本身居多,在幼儿生活常识与个人教化意识教育方面更为严重。并且,农村幼儿所接受到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比较落后,如果幼儿学校没有重视其人生理想和知识需求在农村孩子整个人生阶段的重要性,那么农村幼儿往后的教育只会沉陷在机械的学科知识中,并且因为缺乏学习动机,学习效率不高。在一般性的认知中,幼儿阶段的教育没有成人阶段教育复杂,但是却是最重要的,幼儿阶段的教育事关儿童智力、品格、知识、理想等等的初步形成,如果没有考虑综合发展,那么幼儿未来的教育活动会有所缺失。
二、农村幼儿教育现状分析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说,幼儿是教育个体的萌芽期,这是时期的幼儿具有好奇感,对多许多未知事物充满了很多的乐趣,是进行基础教育的关键时期,从礼义廉耻到文化习俗,都需要融入教学内容中。幼儿时期所取得的教育成果并不是由学校所决定的,更多的还有家庭教育的影响。农村地区大多数农民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并且没有很强的教育意识,加上外出打工,许多幼儿没有家庭教育,由此学校教育成了主要的教育场所,但是农村幼儿教育本身也有许多的问题,这是农村幼儿教育水平落后的原因之一。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不止是幼儿教育,在整个青少年教育中,家庭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家庭教育关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适当的家庭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还能增加孩子的幸福感,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当然,从教育来看,家庭教育是对学校教育内容的辅助和完善,通过家庭教育,幼儿孩子能接受到更为亲切的辅导,对学习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农村地区许多幼儿家庭教育有明显的缺失,这是由幼儿家长文化水平所决定的,父母的文明举止能够影响幼儿,而父母的文化水平能够决定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农村幼儿父母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并且由于外出工作的原因,许多农村幼儿并没有接受到实际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教育的落后,使得农村幼儿孩子没有接受到有益的教育,与此同时,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幼儿孩子的学习没有自律性,严重影响了以后的教育水平。
(二)学校教育的落后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因为农村经济产业局限而导致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学校教育的落后则是因为教育资源的缺少和教学水平的落后。农村教育资源远远比不上城市教育,在教学设备、教学资源上具有明显的差距,对于幼儿教育来说,幼儿教学以实践性活动为主,需要许多的教学设备和工具来完成,农村幼儿教育资金有限,各项设施仪器数量有限,只有基本的图画工具。在教学上,农村幼儿教学没有将知识文化融入到教育内容中,也没有将启蒙观念作为教学内容,主要以基本的实践技能训练为主,而城市地区幼儿教育具有一定的知识学习内容,提早将学科性的知识和文化性的知识作为幼儿教育内容。资源与教学是农村幼儿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因为没有充足的教育资金和优秀的幼儿教师,农村孩子在幼儿阶段基本上没有学到有益的知识。并且,因为幼儿时期没有良好的教育基础和学习习惯,中小学阶段的学习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在许多偏远的农村地区,没有开设幼儿学校,在许多农村家庭里,幼儿教育并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也没有意识到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学校教育没有起到真正的教化作用。
三、农村幼儿教育的变革
如前文所述,由于地域性经济的偏差,农村幼儿家庭教育很难得到保障,学校教育承担起了主要的教育责任,农村幼儿教育的改革关键在于资金投入与幼儿教育人才引进计划,资金的投入需要政府阶层来执行,通过资金的投入,优化农村幼儿学校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的实践性活动内容。在教学上,相关部门应加大农村幼儿教师的福利,确保专业幼儿教师任教,当然,教育资源的充分不能起到关键性的改革,充足的教学资源有待高效的教学质量来科学对待,这主要体现在具体的幼儿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中。
(一)面向全体,有教无类
孔子所提倡的“有教无类”是其教育思想的代表观念,儒家在教育方面力求教学的一致性,即教育对象需同步发展,在孔子看来,教育对象没有类别之分,智、愚、富、贫皆可进行教育,“非善、非智”可通过教育手段产生“善、智”的转变,孔子“有教无类”教育观在封建时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现代教育中也十分重要。在现代经济发展失衡的状况中,城乡教育资源存在明显的差距,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与教学具有明显的落后性,并且存在优差分类教学的现象。幼儿时期是个体成长的空白期,先天性的个性决定了幼儿的独特性,所以在教育中,所有的幼儿并不会产生一致性的教育兴趣,农村许多幼儿因为缺乏家庭教育,性格比较顽劣,在学校中表现不佳,甚至会厌学,这种情况之下幼儿教师需具备耐心,通过针对性的教学进行教化,不能只关注从众突出的孩子,而放弃对个性孩子的教化。
(二)继承传统,德才兼备
同传统教育相比,现代幼儿教育的教化意义远远比不上传统启蒙教化,封建时代催生了学子精忠报国的个人理想,同时,因为政治阶级对文化与道德的高度重视,文化成了整个教育的中心,并且,在知识与道德之间,道德具有第一重要性意义,传统教育在基本道德修养教育中,融入文化知识,重在培养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在时代发展具有快节奏的今天,幼儿教育呈现单一化,学校教育所承担的教育任务偏向于知识与功利,而在个人道德修养教化方面明显缺失,农村地区尤为明显,尽管农村幼儿教育具有落后性,教学质量没有明确的保障,但至少要怀揣“育人之心”,使得农村幼儿具备基本的道德观念。当然,今时不同往日,传统幼儿教育之所以重视文化教育,是因为封建时代统治阶级的文化要求,现代幼儿教育则需要根据个体理想与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培养。但是,从教育本身来说,教育的任务是“教书”与“育人”的结合,传统经典名著包含丰富的文化知识与道德理论,是现代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读物。即便幼儿不能将此类四书五经读得滚瓜烂熟,但最起码知道李白、杜甫何许人也,农村幼儿教育真正的局限就在于没有过早教授传统文化知识,认为这些知识是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殊不知许多同龄孩子早已具备吟咏诗词的技能。当然,农村幼儿教育对传统文化的教授也并不只是因为时代的竞争,还有教育对传统文化传播的义务,以及每一个农村孩子都应该拥有一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