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文化现状与发展建议

时间:2019-05-13 18:0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农村文化现状与发展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农村文化现状与发展建议》。

第一篇:关于农村文化现状与发展建议

关于农村文化现状与发展建议

农村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观念转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日益富足,农村文化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势头。但从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可以说,农村还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

一、农村文化事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还很薄弱,发展不平衡;文化队伍建设步伐虽然也得到了加

快发展,但多数乡村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文化设施。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还不够全面,普及率不高。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几乎空白,有待于加快步伐,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不活,艺术人才大量缺乏;资金投入有所增加,但还很有限,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无法得到根本保障。

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形势不够丰富。

文化市场的培育管理和发展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农村文化队伍现状,主要表现在农村文化队伍不够专业化、规范化。

二、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农村文化的建设要从根本上转变地方领导观念,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农民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后,他们开始追求可以交流、参 与的主动式文化活动,希望在休闲中获得知识,在文化生活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目前大多数农民除了干农活之外,就是“看电视、打牌、上圩、带孩子”,过着那种“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的单调乏味的生活,基层文化活动缺失。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要在各县、乡镇建立图书馆和文化站,不断扩大广播电视收视覆盖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都牵涉到投入。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政府投入是难以完全奏效的,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农村文化事业或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渐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新体制,改变农村文化馆、文化站的落后状况,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积极抢占农村文化阵地,逐步加大文化事业投入资金

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观念转变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大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力度,逐步加大文化事业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正确处理好文化公益性与产业性的关系,应更加注重文化的社会效益,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资金,在全县各乡镇建成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体系。开展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乡镇文化站建设等,加大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乡村两级还应努力争取民间资金、企业资金及外资投入或捐赠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想占领和巩固农村这块文化阵地,政府 就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从而获得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随着农村百姓的生活逐步走向富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渴望日益俱增。由于过去农村的发展主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度对农村文化的投入和建设滞后,造成了农村文化滑坡的现象,文化阵地名存实亡,更有甚者一些农村文化阵地被寺庙、教堂所占领,封建迷信、赌博等现象死灰复燃。政府供给的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又严重匮乏,封建、落后的文化现象在不断地侵蚀着我们的文化阵地,有的地方已经被这种现象所取代。面对这样的激烈较量,我们只有用重拳出击,抢回阵地,还农民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氛围,真正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战略性措施,需要全体民众的全力支持,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尤其是政府资金的注入,将对抢占农村文化阵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加速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尤其是乡镇文化队伍的建设,是我们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问题。目前在许多地方乡镇文化站还是“一站一人一章”的局面,有的是从其它岗位转过来的,不知文化工作怎么开展,加上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学历偏低,缺乏专业知识。本来乡镇文化站就是农村文化的一线管理者和组织者,村级文化室、图书室的管理辅导离不开文化站,农村文化中心户的建设、引导、辅导工作离不开文化站,乡镇一级的文化市场管理、监控也离不开文化站,集镇大中型文化体育活动以及文化体育协会网络组织的管理与引导,不仅离不开文化站,而且还需要文化站去组织、发展。由此可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个过程之中,乡镇文化站所面临和承担的工 作是繁重而复杂的,事实告诉我们,在文化站工作被削弱的地区,已经出现了农村基层文化阵地流失、基层文化队伍涣散、群众文化活动“偃旗息鼓”,老百姓业余文化生活贫乏的现象,同时,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腐朽落后的文化乘虚而入,严重影响着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加强乡镇文化站和充实基层文化队伍已迫在眉睫。

(四)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全民文化大氛围的形成

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的功能,对于化解矛盾、整和社会关系具有很强的作用。目前,以娱乐健身为主题的激情广场健身舞活动正在全县各地红火展开,效果很好。今后应在内容和形式上予以丰富、范围上予以扩大、内涵上予以提升。要进一步发展祠堂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节庆文化、家庭文化等各类群众文化,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等载体,开展歌咏、朗诵、读书等活动,举办邻里节、老人节、票友会、社区文化节、乡村艺术节等节庆活动,引导乡与乡之间、村与村开展友好健康的文艺比赛或文化联谊活动,进一步推广激情广场大家跳活动,引导广场活动往歌唱、戏曲类扩展。挖掘恢复民俗特色和乡村传统艺术,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乡村争创地方文化品牌。发挥中小学艺术类教师和民间艺人、文化名人的作用,指导、培训群众提高文艺鉴赏力和活动参与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村建设文体公园和室外体育场所,让文化活动形成集中效应。我国的民间文化来源于广阔农村而服务于我们整个社会乃至世界,开发和发掘农村文化资源,实现农村文化产业化是农村文化走出农村、扩大受众、弘扬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竭力改善农村文化生活,进而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故此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必然要与当地经济相结合,这样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就必然形成文化产业。我们的农村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极具挖掘潜力和市场空间,同时我国各地民族特色文化不胜枚举,很多乡土文化基本上处于未开发状态,保持着得天独厚的“原汁原味”,故而更加符合现代文化消费者崇尚自然的价值取向。在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地方,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却拥有独特乡村文化传统优势的地方,在农民渴望寻找致富新路子、城市人追求精神愉悦之际,完全可以利用“文化资源”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因此,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调控,使现有农村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与充分发挥是我们政府部门和文化管理者的历史责任。文化事业繁荣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财力人才经济的有效保障以及全民的共同参与,同时建议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二篇:论我国农村文化现状与发展建议

论我国农村文化现状与发展建议

论文摘要:农村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观念转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这对做好今后的农村文化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文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民综合素质现状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稳定观念转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水平明显提高,农民的生活也上了一个明显的台阶。但是,在新时代、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更高层面的问题——农村文化。在这里,我将对农村文化做一个详细的论述。

一、农村文化事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日益富足,农村文化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势头。

1.农村文化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近几年,中国文化建设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强,文化事业经费逐年增加,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比如2004年文化事业费达113.66亿元,比2003年增加19.63亿元,增长幅度为20.8%。2004年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则达到了8.74元,比2001年增长了3.04元。最近几年中央和省级财政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十五”期间前四年对农村文化投入达到98.53亿元,占全国文化事业费比重为27.2%。

2.农民自办文化有了很大发展

在各地农村,农民自办文化悄然兴起,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国办文化的重要补充。许多地方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发展农家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建设庭院文化,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充实活动内涵,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可以说,农村还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

一是经费投入不足乙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还是偏低,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城乡差距还在日益拉大。

二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尽管“十五”期间,国家共安排预算内专项资金

4.8亿元用于支持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安排项目1083个,但仍有部分县无文化馆、图书馆,一些农村乡镇无文化站。

这些问题都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二、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1.农村文化的建设要从根本上转变地方领导观念

农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从根本上是要转变地方领导的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解决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关系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可是农村经济要持续稳定发展,农民生活要不断改善提高,除了丰富的物质需求之外,更需要精神的支撑,那就是农村文化。而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农村整体发展的进程。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长期以来我们一些地方领导“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比较严重,以至导致农村文化发展缓慢。这个问题的出现主要是我们一些基层领导对农村文化发展观念上滞后的影响,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领导农村文化思维模式和管理所致。

2.积极抢占农村文化阵地,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观念转变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这块阵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去占领,必然腐朽的、落后的文化就会占领。然而,要想占领和巩固农村这块文化阵地,政府就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从而获得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随着农村百姓的生活逐步走向富裕,人们开始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渴望日益俱增。由于过去农村的发展主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度对农村文化的投入和建设滞后,造成了农村文化滑坡的现象,文化阵地名存实亡,更有甚者一些农村文化阵地被寺庙、教堂所占领,封建迷信,赌博等现象死灰复燃。政府供给的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又严重匮乏,封建的、落后的文化现象在不断地侵蚀着我们的文化阵地,有的地方已经被这种现象所取代。面对这样的激烈较量,我们只有用重拳出击,抢回阵地,真正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建设和管理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我们发展农村文化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巩固和逐步扩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加大建设力度,使农村文化事业稳步而健康地发展。

首先要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加大建设力度,使基层文化设施有明显改善。同时,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加强对现有的和新建的基础 设施的管理。依法管理文化设施是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加强基层文化设施的管理,首先要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职能作用。乡镇文化站是直接管理矛口指导农村文化建设的职能部门。机构改革后,乡镇文化站隶属于乡镇政府管辖,加上宣传;文化、广播、电视等职能合并,实际上成为了综合性的文化站,是多部门业务的指导。由于体制发生了变化,相关问题还没有及时理顺,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编制不落实,人员不稳定,经费不解决,指导不到位的种种问题。因此,理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管理体制,解决乡镇文化站目前的困境,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是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关键环节。其次,要依法管理文化设施。

综上,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调控,使现有农村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与充分发挥是我们政府部门和文化管理者的历史责任。同时建议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积极推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三篇:农村幼儿园现状分析与建议

农村幼儿园现状分析与建议

自2001年,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实施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幼儿教育改革的新一轮高潮,农村幼儿园也被卷入了这样的一个热潮之中。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步伐,我们也在广泛吸取经验,寻求和探索自身发展之路。几年来,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农村幼儿园的整体办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审视当前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还依然存在着许多困惑和问题:比如: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体制不顺,它不属于公办幼儿园也不属于名办幼儿园,而是村办幼儿园,村办幼儿园经费的来源依托村委支持,由于体制不清,关系不明,很难得到政策上的扶持,所以发展依村委的重视程度不同而造成了园所间的不均衡性。

其次教师工资待遇低造成师资队伍不稳定,师资力量欠缺。

再次家庭教育因素。农村家长对孩子成长不予重视、家长对幼儿教育视角的偏差、家长的素质、家庭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都制约着农村幼儿园发展的步伐。但不同的幼儿园由于地域、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也造成了发展的不均衡性。所以,作为管理者,首先要正视现状,寻求幼儿园发展之路,既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执照客观因素,必须立足本园实际,针对园所现状,找准切入点,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园发展。

我于今年九月刚调入义井幼儿园,义井幼儿园地处城乡结合地区,近几年随着农村新建高标准幼儿园的兴起和私立幼儿园的不断增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降低等原因,家长选择的空间增大,而义井幼儿园的园所设施滞后,收费又低又没有公办园财政拨款的优势,又没有私立幼儿园的机制灵活,加之村委的投入力度不够,致使幼儿园的处境十分尴尬。近几年生源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05年上学期145人下学期155人3006年上学期84人下学期121人20007年上学期74人下学期88人2008年上学期104人)因此,我们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园所环境的改善,而经费的严重不足,致使发展举步维艰。

其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是影响幼儿园发展的又一大因素。当前我园共设大、中、小年龄班共5-6个,教职工共9名,每班配备一个教师,后勤、食堂、会计、保健等岗均需兼职,也没有专门的保育员。教师的工作量大,工资待遇低(村委每月付教师工资每人330-340元),造成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从9月份我到义井幼儿园工作先后有2名教师辞职,招聘教师成了我很棘手的问题,通过网上报名、登报招聘的方式吸引了几位年轻、学历、专业对口教师,但由于工资待遇太低,很难保证不流失。

再次,生源素质问题。也是我们需要面临和解决的一个问题。义井地区的外来人口居多,本地及条件相对好的外地人口基本选择环境相对优越的幼儿园,而入本园的幼儿多数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予关注,为了孩子顺利入小学,将孩子直接送人中班或小班,孩子的行为习惯及素质相对较差,从而成为影响保教质量提升的一个因素。

第四,家长的观念。

综合分析以上因素,我园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但幼儿园要发展,管理师关键,只有立足园所实际,激活内部管理机制,构建一套适宜自己发展的办园模式,才能有效推进农村园所发展的步伐,针对我园的现状及园所实际,我们将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工作:

1、树立服务意识,用自己良好的服务赢得社会及家长的信赖、支持。

针对多数家长对幼儿园教育不够重视及认识偏差的现状,首先做好宣传工作,我们通过开放日活动、家长会、宣传橱窗、调查问卷、设立家长信箱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互动,组织、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通过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价值,引导家长逐步的转变教育观念。其次,从家长关注的问题入手、细节问题入手、提高幼儿园保教服务质量,让家长满意、放心。如:入园中午就餐问题,为了给家长提供便利,我们开设了午餐服务。为了方便家长工作我们适当调整离园的时间(推迟20分钟)。在幼儿教育方面,我们不放松每个细节,从“规范”两字入手。真正把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作为教育的内容。如:幼儿的礼貌教育、卫生习惯的养成、生活方面的护理等,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孩子入园的变

化。再次,从教师入手,塑造良好的服务形象。教师的态度、言行、工作方式是一种无形的宣传。因此,我们注重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行为,在园营造出一种健康、规范、有序的园所环境。赢得了家长的信赖与支持。

2、加强课程的管理,提高保教质量。

当前,许多农村家长对幼儿园的课程理解还存在误区,认为幼儿园教学主要以“读、写、算”为主。而往往忽略了幼儿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结合《纲要》新《课程指南》精神,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研究,通过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同时通过活动也帮助教师要进一步领会《纲要》的精神实质,理解《纲要》的目标、内容和教育价值。其次,积极探索研究开发本土课程资源,形成自身特色。针对农村幼儿园的现状,我们坚持从“农”字入手,充分挖掘周边农村资源,提出四项开发策略:一是利用农村幼儿熟悉的、与幼儿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农作物为资源;二是利用农村家庭生活的废旧物品为资源;三是利用大自然资源;四是利用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我们将确立具体课题研究方案,在实践中开展研究,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3、加强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从需要出发,灵活培训:根据园所实际从教师的需要出发制定培训内容。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最基本、最实用的内容传授给教师。坚持学用结合,根据教师最困惑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开展培训工作。如:新教师入园最棘手的就是如何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我们采用帮、带、亲自示范的方法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为青年教师制定近期的发展目标及规划,让教师找到自身努力的方向,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其次,围绕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困惑的问题开展研究,培训,突出培训的时效性。

其次,发挥教师本身的资源优势,在园内开展自培。如:青年教师在英语方面有独特的有事,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在园开展英语教学,我们提供平台在园内开展自培活动,逐步引导教师形成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良好氛围。

再次,针对教师整体薄弱的方面进行培训。如:通过教学我发现我园在音乐教学方面比较薄弱。针对问题我一方面亲自深入教学做示范,另一方面聘请专业教师进行音乐知识的培养。只有针对园所实际,把最需要、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提供给教师,才能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四篇:农村文化发展现状浅析1概要

农村文化发展现状浅析

山东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宣传部张振伟农民问题始终是令人关注的重大社会话题。多少年来,它一直是党政部门以及专家学者们思考和探索的重点之一。农村文化作为农民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也受到文化工作者的关注,各地也进行了实践。今天,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大背景下,农民的文化需求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19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7.3平方公里,辖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67个行政村、31个居委会,总人口16.7万,其中户籍人口12.4万。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开发区内设立威海出口加工区,面积1.34平方公里,实行“两区合一”的管理体制。

那么目前我区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文化生活的现状如何?农民收入提高了,生活富裕了,文化生活“富”了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根据每个村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调研方式,对部分乡镇、行政村和一些农民家庭,以实地察访、交谈和问卷调查三种方式, 走进村委和村干部交谈询问,在街头和村民聊天,对一些基层农民、乡村干部进行了调查,试图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农民文化生活现状进行一些初步分析。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特征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目标。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和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力开展,我区农村文化建设有了长足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一方面农村文化生活有了长足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各项公益文化设施不断增加,农民享受文化生活的意识得到提高,农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精

神面貌焕然一新。另一方面,由于各种条件制约,农民享受文化生活的渴望与各种相对滞后的文化产品的矛盾显现,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农村文化的发展。

不过,总体上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相比,与广大农民的需求相比,农村文化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一、阵地、设施基本齐全,活动有淡季

目前,全区农村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大院能够提供健康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及配套设施。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对于农村文化的投入力度都非常大,单从硬件上说,很多地方的农村文化设施还是比较健全。

很多村文化大院建设热热闹闹,文化活动也开展得红红火火。不过,调查中发现,也有很多地方的农村文化设施利用率并不高。文化大院建起来了,问题也接踵而至。有村民反映,文化大院开展的各种

文化惠民活动,初衷是好的,但内容上还有些单一,除了唱歌唱戏跳舞,很少去文化大院,村里的麻将室反而经常会聚集很多群众。

农忙季节基本没文化活动,像村里的四室一场(图书室、文化活动室、棋牌麻将室、排练室、小剧场都不开。村里打工出去很多人,留下来的要么是忙着种地,照顾家务,要么都是年老体弱的,大家白天累了一天,要说搞些文艺活动,一没时间,二没体力。

另外,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农家书屋”和乡村文化大院绝大多数处于“空闲”的状态。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主要靠国家和地方政府下拨的文化建设经费,但要正常运营还需要水、电、暖等日常开销,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资金缺口。为切实解决农村文化建设长期以来存在的历史欠账多、现实投入不足等问题,各地都想了不少办法。文化下乡演出需要租车费、音响灯光设备的电池和灯泡的更换维修费,以及演员的吃、行等费用,搭建舞台也要投入。

(二、文化干部队伍不稳定,职能错位

文化专业人才匮乏,人才断层情况仍然存在。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中,人才更新机制没有形成,文化工作内容的创新难以展开,一批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文化节目难以开创,人才匮乏、新编剧目、节目奇缺等现象仍然存在。

乡镇文化工作人员还不能充分发挥文化服务的职能作用,给乡镇发展文化工作造成停滞不前的现象,加之文体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是一些非专业人员,对文化工作认识肤浅、了解不深、掌握不细,对开展农村文化工作找不到有效方法和途径。服务和指导的作用难以

发挥。

由于多年来没有吸收新鲜血液,文化队伍缺乏年轻的力量,大部分文化干部年龄都偏大、观念老化,在专业业务上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后继乏人的现象日益显现,再则由于文化机制不顺,文化队伍在育人机制、管理机制存上在很大问题,文化干部与文化主管部门脱钩,在乡镇兼职工作,开展本职文化工作没有主动性,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乡镇其他日常行政事务中,每年除组织全区指定必须参加的文化活动外,很少开展文化业务工作,有的连基本的农村文物保护、农村文化市场引导与管理、民间艺术的挖掘与整理等工作职能都搁臵一旁,视为他活。或者随便把没有业务专长的其他干部顶替,日常的文化建设职能作用发挥愈加有限。

(三、农村群众生活单调,精神文化生活依然贫乏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文化建设虽然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但广大农村文化生活落后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少地方、特别是远离中心城镇的地方,农民群众依然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状态,虽然物质生活上有了很大改善,但文化生活的质量仍然得不到提升,很多农村群众平时农作之余的文化生活还是停留在看电视、走亲访友、串门、打扑克打麻将、闲聊、抽烟、喝酒等活动中。群众文化活动质量不高或根本没有文化活动等情况还普遍存在。

(四、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不能有效开展

目前,对一些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手工艺、民俗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情况不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展民间艺术普

查登记后就没有进行跟踪了解和挖掘,由于没有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存在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现象,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发掘、落实。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和有保护机构等基础工作还不够完善,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措施不力、还不能充分合理利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挥还缺乏深层次的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民族文化传承难度加大,许多非物质文化日趋消亡。而目前还不能对这些非物质文化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中缺乏调研和思考。

(五、农村文化队伍有弱项

队伍数量少,队员年龄大。我区每个乡镇都有专业的吹、拉、弹、唱等特长的文艺骨干,但是队伍数量少。文化队伍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但只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次上。在农村,懂乐器,通曲艺的文化骨干多是在文革期间由于宣传需要而培养出的文艺才能。现在他们的平均年龄在55周岁以上,由于身体和工作等原因的限制,进行文化活动的时间受到限制。由于年龄等原因,部分队员们参加文化活动不积极,往往都是在许多爱好者多次邀请下才参加。有的文艺骨干,在为文艺团体服务中,不是推辞做不好,就是要报酬,从事这种文艺活动在他们看来注重的不是精神上的娱乐,而是经济上的收入,积极性不高。

队伍素质低。民间文艺团队缺少高水平的群众文艺创作优秀人才。现有的文艺团体均是自发形成,经费自给自足,演员忙时务农, 闲时演出。他们的文艺专长大都仅停留在“会”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精”、“专”、“博”。仅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传”、“帮”、“带”。很多村只是在节庆日前后,组织开展一些简单的文化活动,如扭秧歌,唱歌、戏曲演出等,没有形成规模。

二、农村文化力不强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前的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文化教育阵地严重匮乏,思想道德文化感召力减弱,科技文化推动力滞后。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甚至不同方向或者不同步,娱乐文化生活陶冶力下降,加之各种腐朽思想的负面影响,致使农村人们的道德滑坡、世风变浊,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滋长。在一部分人的心目中,“政治是空的,理想是远的,道德是虚的,唯有金钱是真的”,似乎除了金钱和享乐外再没有什么可值得追求的了。有的只求实惠,不讲理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被歪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淡漠。

(二文化生活贫乏和文化市场不健康,伦理道德观念蜕变。农村社会环境受到污染,许多格调低下和渲染色情暴力犯罪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农村文化市场,恶化了农村社会精神环境。部分农民的社会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意识淡漠,荣辱观、是非观混乱,国家和集体观念淡化,道德滑坡。

上千吨含有致癌物黄曲霉素、最多只能喂猪的陈化米被梳洗打扮,堂而皇之流向千家万户;致癌物溴酸盐超标数倍的矿泉水被默默摆上大小超市的货架;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装进奶瓶,喂给中国的

3000万婴幼儿;澄清净化后的地沟油用来炸油条,涮火锅……海鲜浸过甲醛看起来更鲜,面粉掺上石灰后显得更白,工业染料苏丹红喂养的鸭子可以产下“红心蛋”,无根剂、漂白粉泡出的豆芽又白又胖……海南毒豇豆刚刚谢幕,山东又出了毒韭菜,湖北等地有多人输血染上艾滋病,山西100多个孩子打过疫苗后非死即残。“杀、毒、假、乱”这些社会潜规则看起来纷繁复杂,但实际再简单不过:权势为王,金钱至上。

(三宗教活动频繁,封建迷信抬头,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在农村神汉巫婆仍在活动,婚丧喜事大操大办现象突出,不少地方赌博、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现象呈上升趋势,群众生活缺乏安全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

没有敬畏的后果是,老百姓做事会没有最后的底线。我们强调精神文明的建设很多,或者多于口头强调,但不知道怎么做。现在我们也想解决这个问题,但不知从哪

里做起。从政府教育部门到个体家庭,都面临这个问题。也许家长想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但抵挡不过社会的力量。你讲道德,但在大家都不讲道德的环境中,你就会吃亏或者没有竞争力。

目前中国发展的主要是经济,是物质上的建设。以前我们讲理想,但现在讲的最多的是金钱、房子、股票。从政府到个人,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某一些特定的物质、金钱方面,对其他东西反而都忽略了,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从国家到社会、个人,我们搭建了一个空架子,但却缺乏灵魂。

没有灵魂,就没有定力。国家体制和法治建设正在不断的完善,笔者认为,目前依靠文化建设重塑百姓的淳朴善良,树立人民的道德信仰和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主要对策

研究农村文化需求要有大文化观念。文化研究要有开阔、宽广的视野,如果就文化研究文化,永远研究不清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和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使有道德的企业和个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尊重,使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

(一、完善社会体制,加强法治建设

温家宝曾表示,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是制度之母。一种社会制度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文化为其提供指导和奠定基础。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

完善社会体制,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就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只有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才能使宪法规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落到实处,才能真正维护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严惩腐败,公平正义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反腐倡廉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

较大差距。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仍呈易发多发之势,一些案件触目惊心,影响极为恶劣;贪污腐化、形式主义、奢侈浪费的问题屡禁不止。

坚决反对腐败、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温家宝曾在中外记者会上指出:“当前,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我们的文化建设除了生产更多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外,还要把加强同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道德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臵上来。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土壤。

(三、解决农村文化需求关键在“多予、少取、放活”

文化上的“多予”,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民众看戏,政府买单,就是“多予”的形式之一。不断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文化部门应积极向上争取文化政策性资金及器材,用于支持农村文化事业;各级财政部门应保证文化事业单位的办公经费;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因增加农村文化服务内容而需要扩大人员规模和经费的问题,确保农村文化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市(区、乡、村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确保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合理分布,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及室外健身场所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四、农民是文化创造、文化接受的主体,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们总是说给农民送文化,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其潜台词是否是精英阶层和知识分子才是文化的拥有者,是他们赐予农民文化呢?其实,我们应该改变这一观念。中华五千年文明,农民也是主要创造者。他们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长期以来,有些人一直认为似乎只有西方的、城里的东西才是文化,才真正有价值,一直在把一些外来的、迥异于本土的文化价值观灌输给农民,认为农民创造的文化是可疑的,他们的文化是贫乏的。

这是忽视了农民满足自己文化需求的能力及其创造的精神文化的价值。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可以创造什么文化活动来完全满足几亿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民才是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政府给予农民以创造文化产品的空间,让农民在自己的文化活动中唱主角,兴办剧团和文艺队伍,参与演出。农民最了解自己想看什么、愿看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政府无论怎样大包大揽,都不足以完全解决农民的文化需求问题,还是要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农村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让他们唱主角,激发广大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

看一个地方的文化,不能光看城市,还要看农村。农村文化是否繁荣是检验一个地方文化状况的重要标志。农民是民间艺术最大的需求主体。作为非物质文化的戏曲,生存、发展于民间,其精华也更多地保留于民间。专业剧团在帮助民间剧团的同时要虚心向民间剧团学习。关注基层剧团的现状和发展也是关注农民的文化需求。剧种个性、地方特色是戏曲保护的灵魂,对于戏曲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戏曲发展应该是多元的,切忌一个模式。有的剧种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由于受大一统观念的影响,结果丧失了剧种特色,受到观众和专家的诟病。

农村民间戏剧活动有许多是和寺庙祭祀活动、宗族活动结合在一起的。而相当一段时间,这些活动被认为是迷信、封建的东西,成为打压的对象。事实上,它们常常是农民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而一些地方民间戏剧的活跃正是得益于寺庙和祠堂的复苏。因此,我们在看到它们负面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它们对于农民精神世界的构建的作用。要重新认识传统文化价值。我们往往认为传统文化活动中包含有各种不

科学的成分,于是满腔热情地、想当然地、善良地去改造农民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提高”他们,结果,我们给予农民的“好东西”却难以在农村扎根而成为农民“自己的”东西。这应该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几十年来,我们的一些文化传统中断了,致使一些传统文化娱乐方式、文化活动消失,农民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剩下的只是一些空洞的东西。

客观地看待农民的精神需求,什么时候能让农民有自由选择文化活动的权利,就有很好的效果了。

(五、要着力树立文化服务理念

文化部门应积极主动地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与支持,认真探索管理农村文化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运用各种

工作机制和管理手段,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创新农村文化服务内容、方式和手段,争取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基层文化单位的活力明显增强,文化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文化建设面貌得到改善。

(六、要着力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文化设施是开展文化活动的载体,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要不断扩大城区文化阵地建设范围,完善现有阵地的管理,为城镇居民提供舒适、多能的文化活动场所。要加大乡镇文化站建设,已经建立文化站的乡镇要充分发挥文化服务的作用,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文化大餐。对于现在没有建盖文化站、文化设施不够健全的乡镇,应加大投入,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场所。村落文化也是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网络阵地。要继续抓好村级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文化中心户、书法协会等载体建设,推动村落文化的繁荣发展。

(七、加大文化干部队伍和农村文艺队伍建设

发展文化事业关键在人,建设一支素质强、业务精的文化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农村文化建设要避免成为面子工程,就要特别针对农民的特点,不能急功近利。由于没有专人负责文化工作,要实现村级文化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关键是要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有人带。比如,从有知识的优秀青年农民中聘用了一批“文化干事”,专门组织群众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同时负责抓好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导推进乡村文化产品的开发推

介,从大学生村官中聘请了一批“文化辅导员”,负责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的培训工作;从热心文化事业的村民中招募了一批“文化志愿者”,协助“文化干事”做好文化活动中心或文化活动室的日常事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搞得怎样,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质量。

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文化馆等部门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开展好服务工作,加强对农村文化干部、文化骨干和文化中心户的免费培训辅导。举办我区基层文化大院负责人培训班、文艺骨干培训班,器乐培训班,充分发挥出农村文化能人的引带、辐射作用。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能人、文化中心户的作用,不断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步扩大农民文化活动的参与面,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八、进一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

虽然现在电视在农村较为普及,但农民们还是希望能欣赏到各种传统的和农民“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尤其喜欢欣赏传统的戏剧节目。希望城里剧团和各级文艺团体常到乡下去,多为农民送去精神食粮。文艺工作者要把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人新事创作编排成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深入乡、村巡回演出,以激发广大农民自娱自乐的积极性。要以文化下乡为载体,改进服务方式,深入农村,流动服务,变文化“下”乡为文化“留”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抓好乡村文化、家庭文化、农村校园文化,推进农村文化普及工作,提高农民群众文化活动质量。送文化下乡,要重实效,千万莫扰民。

(九、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加强文化品牌建设。例如我区每年都会举办具有特色的“皇冠之夏”广场晚会、“九九艳阳天”老人节文艺晚会、庆“五一”全区职工合唱比赛、庆“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庆七一”机关大合唱比赛、庆“八一”电影周活动、庆祝教师节专场演出、“迎新春”系列文艺汇演等专场演出。

(十、要加强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要保护原貌、体现原貌特色。在保护和开发中要对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思考,发掘文化渊源。

(十一、要着力探索农村文化发展新机制

要把文化机制创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党委、政府文化建设总体规划之中,并作为党政考核和任期责任制的内容。文化市场管理要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加强对精神产品的调控,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要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加强对演出娱乐、音像出版、网吧等文化市场整治和管理力度,确保用先进文化和健康有益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小结

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加强政府组织领导,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加大财政 的投入力度,加强制度改革等等措施并不能简单的解决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涵盖面相当广,其中传统文化、乡村文化、通俗文化是原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源,也是现代文化的基础。建设适应新形势的农村文化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筑农村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也是民本思想以及关注“三农”问题的具体现。

完善社会体制,加强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坚决反对腐败、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只有在法治和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下,我们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中取长补短,从而培育具有时代精神、自尊自信、深入人心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从而取得农村文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第五篇: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的思考

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的思考

“ 农村真是越来越枯燥了,不要说农闲时,连过年过节也觉得没有多大意思!以往,农闲时,人们还看看报纸,听听广播,下下象棋,讲讲故事,唱唱山歌;过年过节时,农民们准会自发地组织一些民间活动,如划旱船、踩高跷、舞龙灯……搞的有声有色,既给节日平添了喜庆的气氛,又给人们送来健康的精神食粮。可这几年,一些健康文明的活动越来越少,偶尔有镇上划旱船的下乡来,人们跟着老远看新奇。人们聚在一起,与赌博有关的事成了‘热门话题’;相反地,农事、国事、天下事怎么也吊不起人们的‘胃口’……”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一位农民发自内心的感叹道。

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关键,是历史传承的载体,而据调查截至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口为12.9533亿,其中,9亿多是农民,因此农民问题始终是令人关心的重大社会话题,民生问题也是党政机关、政府部门以及众多专家学者们思考和探究的重点话题之一,而农村文化作为农民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收到普遍关注,并引起高度重视,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且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农民的文化需求受到了高度关注。

乡村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薄弱的环节,但又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有识之士、广大农民兄弟,都在尽力破解这道难题。

研究表明,短短四年,农民用于文化方面的消费占家庭支出的比例,由2001年的7.8%上升到2004年的12%,而且越是富裕起来的农民,文化需求越旺盛。

建一个文化站、文化室……这些硬件指标相对容易实现,而如何才能建立起一套长效的机制,保证设施投入和功能发挥的可持续性呢?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所做出的重大举措,作为基层党委政府,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精神,用现金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为广大群众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这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农村文化至少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形而上意义上的农村文化,包括从村规民俗到节庆礼仪在内的一整套农村的文化传承,二是形而下的内容包括文化活动所需要的场所设施。

意义:1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文化是农村腾飞的翅膀

现状: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开展各式各样的农村文化活动,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得到加强,群众文化逐步繁荣,特色文化得到弘扬,但是也应该看到一些存在的问题,人口多,文化教育基础较差,真滴丧失,设施荒废,队伍不争气,职能错位,农村文化力不强,带来拜金、享乐、个人主义,文化生活频繁,文化市场不健全。同质化现象较普遍,千遍一律。缺乏特色。文化设施利用率低下,没能发挥到其应用的作用,体质不活,文化队伍老化,学历偏低,专业结构不合理等。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农民:问题:1农民没有文化意识,觉得在家种地用不到那些文化知识,种完地又要干家务,带孩子,根本没时间学习那些所谓的文化。

2在某些地方村民居住的相对比较分散,并且青壮年常年在外打工,只剩下老弱病残在家,文化活动不易开展。

3农民缺乏对文化的选择权,一般情况下,上面送什么,演什么,农民就得看什么,缺乏对文化内容的自主选择权。4农民的文化活动许多是同传统的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例如,农民的文化活动常常和红白喜事相结合,既投入少又博得好名声,所以还是比较合理的,又比如,农民拜神上香,利用拜神上香来解决目前没有适合他们的旅游形式这个难题。

5由于过去的城乡隔阂,城乡发展的不同步,造成了农民缺乏公民意识。

文化的问题:1农村文化发展在个体很不平衡,民间文化组织处于不断的生存,灭亡状态,多的地方多,少的地方少,极度缺乏平衡。

2许多农村的文化设施非常落后,西部许多农村甚至都没有一间文化活动室,即使有也只是一个桌子,两个椅子,非常落后

3新的文化设施正在建设中,但一些旧的文化设施却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打理,变成了打扑克和麻将的娱乐场所,使得这些文化设施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4农村自身的文化主题开始萎缩。

5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步伐存在强烈反差,虽然十七大把文化建设列入到了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总体的范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文化建设已经明显出现滞后

6农村文化缺乏领导的高度重视,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普遍存在 7缺乏资金来源,对文化建设的投入赶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8文化创新的匮乏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存在反差,受经济、人才、政策等各方面的限制,文化管理部门的问话员文化程度有限,优秀文化人才缺乏,致文化创新作品严重匮乏。

9文化活动过于单调,文化生活娱乐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欣赏性。10地方特色相对缺乏,农村文化活动缺乏,民间艺术退化。

11先进文化的逐步普及与腐朽文化存在明显反差,近年来,党的政策、科技、文化等先进理念进入农村,不断普及,但一些打牌赌博等浮球现象仍然在滋长蔓延。12恩化建设停留在计划经济管理体重模式中,以政府管理为主,严重束缚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合理性,以及农民发展文化的积极性。

13健康的生活文化缺位,一些成本低廉,容易获取,方式简单的比如赌博等文化形式盛行。

14道德失范、舆论、价值体系面临瓦解,丧葬已经脱离了当初的本意,越来越向奢华铺张浪费靠齐。站牌文化缺失,随着道路的畅通,一些农村地方通上了公交车,但是由于农民对站牌文化的缺少了解,导致经常要求在没有站牌的地方停车等等。

15邻里关系紧张,农村保障制度缺乏 16村民集体意识薄弱化,监管制度脱节。问题:政府

1公共财政非常有限,没有文化活动经费投入

2浙西年,经常有文化下乡等活动,但是问题在于,他们无法长久的呆在农村,另外,农民现货的生活状态,社会活动和生产时间,才是农村文化的直接源头和丰厚土壤,这些东西要从比较粗糙的原生态转化为文化产品,需要引导,需要与主流文化进行对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民已经有闲暇,有能力。有条件直接参与文化创造活动。

原因:1人们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长期以来,有些人一直认为似乎只有西方的城里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文化,而农民创造出来的就要被贴上贫乏的标签,实际上,这是忽略了农民的创造净胜文化的能力以及满足自己对文化的内在需求的能力,农民文化活动的缺乏和空洞化实质上是由于其创造的价值被压制,其真正的意义被忽略造成的,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有政策上的原因,经济上的原因,历史上的原因和认识上的原因。

1认识不清,心口不一致 2体制不顺,主管不到位,农村文化管理相对薄弱,文化管理体制不健全。3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

4文艺人才较为缺乏,文化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5文化设施缺口大,文化场地规划管理不足。,农村缺乏必须的文化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

6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农村中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农民生活方式和习惯以及道德标准致使农村文化缺乏激情,充满锱铢必较的小农意识

7城乡发展的二元经济模式使农村文化发展与城市文化的发展出现脱节的局面,城乡二元经济体质促使出现了城乡差别,从而使得城里人瞧不起农村人,农民不懂的城里人,并且一定意义上使得城市文化成为强势文化,而作为了社会的主流文化,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民逐渐模仿学习这些主流文化,由于盲目性导致了成为了不伦不类的四不像

8农村教育水平较低,由于农村教育设施不健全,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导致农民文化素质水平普遍不高,而偶尔飞出的一两只“金凤凰”也承载着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面貌而悬在在大城市工作和发展,更不用说城里的学生不愿意下乡了,这样只能导致农村文化的流失。

9全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样造成了农村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对策:农民:1农民应该成为创造的主体,同样也应该是选择接受哪种文化的主体,应该改变农民的文化意识,因为只有农民才能真正了解到自己的需求,才能知道自己真正需要哪种形式的文化

2农民自发组织的文化产业开发,是除了由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之外,激发农民进行文化创造的重要因素,比如,农家乐,乡村旅游,将颇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转变为产业化的经营模式,既能够自娱自乐,又能够促进文化的再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道路。

3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使广大农民尽快转变为成熟现代公民 4转变观念

5让村民相对集中的居住,这样有利于政府更好的安排有限的文化资金,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威化活动,6农民应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文化育民,应该努力成为新型农民 政府对策:1政府应该把落脚点放到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文化带来的实惠上来

2将农村文化建设常态化,制度化,把常态化和制度化的重心下移到农村,将各种文化功能整合在一起

3要避免成为面子工程,不能急功近利

4让公共财政进入农村,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主要支撑。5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做到文化富民

对策文化:1文化内容形式多样化,如成立农民演艺协会服务农村,实现文化乐民,开设网络培训学校,服务农民,组建文化产业合作社,服务农业,建设文体活动室,图书室等,将各种文化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丰富农村文化形式。

2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一些农村文化,在看到他们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他们对构建和谐社会和丰富农民精神文化活动的积极影响,我们应该重新绅士农村的传统文化价值,不能相当然的把传统文化划归为不科学不进步的那类,从而满腔热情自以为是的改造农民的文化娱乐活动,殊不知,我们给予农民所谓的有用的好东西,都很难以在农村扎根立足,最终只能导致不伦不类,农民的真正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3改善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逐步新建阅览室,图书室,娱乐室等文化活动场所,建立文化活动中心,设置社区报栏,建立个人农村书屋等,4对文化管理队伍的改善,配备合理齐全的文化管理人员,壮大文化队伍 5改善文化管理,依法管理文化市场,确保文化市场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6创新文化思路,在发展布局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统一,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的同时,把文化建设纳入工作日程,将文化建设深入到几层,建立农村建设目标责任制,科学制定农村文化建设规划,使得农村文化建设有人管。出台一系列的有利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营造出全民参与的良好气氛。密切结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引导文化的主体通过有效的方式,增强社会意识形态对农民群众的吸引力,促使农民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加强群众的就业技能,开启科学致富的道路,鼓励农民自己创造文化,融入市场机制。使得社会和经济效益良性循环。发挥政府带动作用,改变文化建设基础薄弱的现象,增大投入的力度,解决配套陈旧,资料匮乏,资金不足,主体单一的问题。

7创新文化举措,完善运行机制,解决管理不活的问题,根据农村文化发展的实际要求,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引入市场竞争体制,推行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促进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使得文化经营活动反哺农村公益文化,完善融资机制,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单靠地方财政收入解决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远远不够,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突破条条框框和思维定势,吸引社会集资,营造优良的环境,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完善用人机制,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吸收新鲜的理念,进行竞争上岗,人员聘用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先进理念对农村文化发展事业的作用。

8创新文化内容,建立健全完善的文化网络系统,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先进科技工具,把党的方针政策和现先进科学文化理念输送到农村,更好的直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创造更多的能够激发群众积极性的文艺作品。结合本地的实际地域情况和文化习俗,有区别有针对性的开展文化活动。充分挖掘民间文化艺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和值得利用的文化资源,使得文化活动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农民,从而让农民更加容易更加快速的接受文化活动。

对策政府:1要发现农民对文化的真正需求,尽量满足他们的去需求,并且做适当的提升,应该避免成为面子工程,避免急功近利,应该从长远的角度看问题,针对农民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农民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提供。保障农民的文化体验权。

2政府解决农民文化需求应该做到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多予表现在应该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配置文化大篷车,把文艺演出具体到农村,彻底解决问题,把纳税人的钱用之于民,减缓社会矛盾。

3政府开展文化活动应该注重实效,政府不能放任日益活跃的民间组织不管,应该加管理上的引导和经济政策上的支持,例如,应该大力扶持民间剧团,与民间剧团互相切磋。应该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多元化,差异化的文化需求,让农民在文化体验和文化创造中实现文化身份的转变。

4政府应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上的从公益到公共的转变,用公共搭建公益的平台,应该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前提下,逐步形成以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形式上的多样化。

5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大包大揽,因为只有农民最了解农民需要什么,政府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了解到农民的文化需求。从现在的为农村送文化转变为向农村种文化,帮助农民培育自己的文化骨干队伍,因为他们不仅仅是文化的被动接受着,还是文化的主动创造者。

6政府应该制定一套完备的政策,保证特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被过度开发,不被轻易复制,政府应该组织各种属于农民的文化艺术节,展示农民的文化成果,激发更大的创作热情。个人的建议:1应该转变地方领导的观念,①实现由轻文化到重文化的转变,积极抢占农村文化阵地,建立好农村文化室、图书馆、电影院等各类文化特色场地。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拓展资金筹措渠道,采取政府出资,企业赞助等多种方式,发掘乡镇企事业单位、此昂村等有文化的有专长的人才辅导、组织和策划活动,送戏下乡,满足农民的需求丰富生活,远离不健康的游戏,送科技下乡,举办科技讲座,实现科学致富,送法下乡,让农民真正的知法、守法、懂法、护法。大力推行广播电视进村进户,积极开展农村电影放映活动,提供农村文化信息服务,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对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进行合理调整逐步增加对农村服务的资源总量,推动服务三农的出版物的出版发行,②实现由守旧观念到创新观念的转变,加大对农民文化的培训工作,壮大文化艺术骨干队伍,培养农民自己的文艺力量,采取有效方式和多种形式在提高文化队伍整体素质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发挥民间文化的作用,提高农民对文化的认识,激发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以特色文化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文化活动,组织好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题材的文化产品,比如以赵本山为主要演员以农村为背景的电视剧《乡村爱情》。

③由无所作为到大有可为的转变,政府应该加强集体文化事业建设,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让其法制化和规范化,使得农民文化由零散无序到集中有序发展,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确保资金需求,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继续开展文化科技下乡活动,把下乡活动小型化,经常化,鼓励和组织文化工作者辅导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捐助和支持农村文化事业,落实有关部门的责任,各部门之间密切协作,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做好农村文化的开展工作,保护优秀传统农村文化,利用和发展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政府的核心力量,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提供公共服务水平,健全竞争、激励和奖惩制度,采取岗位目标责任制、聘用制和劳动合同制,逐步推动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变为企改制,加强对拓宽农村文化市场的政策调控,运用市场准入资格的认定,价格的调节以及财政的优惠政策引导各类市场主题开发农村文化市场。,探索农村文化设施运行管理新机制和新方法,综合利用各种场所,共同营建设施的共享局面。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加大知法监督力度,整顿市场只需,规范管理体系,扶持健康文化,摒弃和抵制不良文化,确保农村文化健康发展,编后:乡村的文化管理关系到文化民生和农民福祉,作为净胜财富,这是摆在各级政府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一道必答题,作为提倡精神文化和物质生活双赢的执政党来说,提高物质生活相对简单,而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却极为困难,看一个地方的文化不能光看城市,还要看农村,农村文化是否繁荣,是否丰富才是检验一个地方文化现状更为可靠的衡量指标,总而言之,要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想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想要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繁荣大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势在必行,而只有提高农民素质,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健全农村文化队伍,活跃农村文化市场才能真正实现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的目标。

下载关于农村文化现状与发展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农村文化现状与发展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餐饮业发展监管现状与建议[本站推荐]

    广安区地处“川东门户”,位于华蓥山中段西侧、长江二级支流渠江下游,全区幅原面积1536平方公里,辖31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近100万,年流动人口近500万,是世纪伟人、改革开......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本站推荐)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枢纽环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到......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建议论文

    1衡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成效近年来,衡阳县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工作,把它作为遏制土地抛荒、促进农业生产的重要举措,加大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不断改进农机服务方式,农机化事......

    潮汕文化的现状与发展

    潮汕文化简介与发展关键词:岭南;潮汕文化;传统摘要:潮汕文化是古代南粤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

    浅谈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相当多的农村地区仍处于相当落后和贫困的状态,由于诸多外部因素的限制,农村幼儿教育事业还存在着办园条件简陋、‘......

    浅谈农村客运发展现状与方向

    浅谈农村客运发展现状与方向农村客运近年来是运管部门的重点工作,也是一个薄弱环节,漯河市运管处结合本市实际,积极研究和探索发展农村客运的政策,并提出解决措施。目前,漯河共有......

    农村幼儿教育现状与创新发展

    农村幼儿教育现状与创新发展幼儿时期的教育是个体一生中的初步教育,是培养个体自我学习能力的重要时期,科学的幼儿教育能够强化幼儿潜意识中的学习思维,优化先天性的学习习惯,新......

    农民、农村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议

    无论是年中央一号文件,还是两会召开,“三农”问题都再一次提上国家工作日程,从上到下各级部门仿佛都把这些问题放在口头上,手头上,但农村的发展现状和政策落实二者之间的切合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