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民、农村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议
无论是年中央一号文件,还是两会召开,“三农”问题都再一次提上国家工作日程,从上到下各级部门仿佛都把这些问题放在口头上,手头上,但农村的发展现状和政策落实二者之间的切合点以及前途脉络似乎并不清晰,本文旨在结合笔者自身的一些所见所闻来探讨一下当今农村的现代性困境,并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供部分尚待商榷的建议。⒈农村传统价值、习俗的退
让和殒失
“现在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像这样的感叹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已经司空见惯了。春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内涵意义渐渐被忽视掉了。不少人就把春节当作一个较长的假期,除了应付式的拜年和贴春联,其形式和实质都和平常休息时间无异。
按说,春节时期家人团聚,拜祭先祖,这只是形式;家族寻根,重温爱与亲情,联络因忙碌而陌生的血缘,秉承炎黄子孙的中华情结,这才是它的真正含义。可这些传统赋予的深刻意义却因为某些客观的变迁被无形遗忘了。
我们进一步来看一看它形成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对这种现象的危害性就会有更深的理解。
()以爱与团聚为核心含义的春节,在乡土性逐渐淡薄的背后,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因习俗冲击而仓促丢失的精神内质。()由此牵带了某些传统文化的遗失,民族记忆功能的退化。以前在家乡,春节时分热闹非凡,走高跷,舞龙舞狮,放烟花炮竹……而现在家家户户仿佛都以各自独立的方式庆祝,冷冷清清的氛围自然让新年的欢乐气氛大打折扣,只能在各种媒体上看到那些所谓的快乐的影子。我们不妨把这样的一种追寻心理解释为农民传统文化心理的失落感。
从原因上看:
一、新的就业观念使传统手艺的传承受到影响,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娱乐方式其实就是一种民族特色的技艺,但改革后的农村、乡镇过分地重视经济发展,造成了民间艺术的遗失。
二、经济利益的冲动使人们对公共利益事业淡漠或只采取观望态度。有利的并且是现实的、直接的活动才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尽量从简,已经被越来越他们接受。
三、某些不科学的习俗被硬性扼杀。以禁鞭为例,这个措施本无可厚非,可不足之处就是有些地方并没有配套建立公共燃放区。冷清的氛围从客观上减少了传统节日的喜庆。
⒉农村社区建设的空白
现代意义的中国社区建设是发展较晚的,农村社区这一块在非理论领域就存在了更大面积的空白地带,如何在实际行动中有效地进行各个方面的改善值得大家深入研究和思考。第一、科教层面:()“科技下乡”来了又走。“送知识,送科技”下乡援农,其实质意义微乎其微。从受众对象来看,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很低,能否识字尚且不论,有点文化的都出外务工,即使留下来也难以理解理论性强的科普书籍,更不用说学以致用,实现农业科技化、产业化,走这种那种所谓的发展农业的道路。再者,从客观条件上讲,科技的普及和利用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与支持,可农村、农民现今的收入状况极大地桎梏了科技的有效落实。无论是“文字下乡”还是“科技下乡”,我们觉得最重要的不是“送”,而是授之结网、捕鱼的能力,并提供必要的物质资助。()教育心理的工具理性。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改革,绝大部分农村家庭都对教育提高重视,但其中为数不少的青年群体在完成义务教育之后就投入到打工行业。农村家庭教育资本的投向渐渐集中于回报率较高的艺术类、职业类。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曲解了教育的本质目的,并在有些领域为农村以后发展埋下隐患,农村发展的后劲和生员动力都会受到恶性影响
第二、文化层面:()迷信思想依然保留者众。农村的乡土本性本身就具有一种天然的心理图腾崇拜。外出的打工一族虽然经历了部分现代都市文明的洗礼,但祈求在外平安的本能情愫使各类迷信活动有增无减。他们带来的较先进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部分旧弊陈规,可在另一些角度助长了新旧恶性价值观念的滋长。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也在农村社区有肆虐迹象。()赌博盛行。最近倍受媒体关注的“买码”**,在广大乡镇和农村也屡见不鲜,各类赌博行为遍布村头巷尾,一些农民在自己家中设立麻将馆,提供赌具,收取租台费用,以此谋取财富。
第三、社会保障体系层面:农民没有任何保障与福利,这是当今农村的现状。
()医疗卫生条件极差,医务室等机构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体制,没有规范器具、药物、医务人员,一些土郎中、土药方在广大农村地区依旧广泛存在。()灾害防治既缺乏预警机制,也缺乏防范措施,更缺乏协调补救、灾后援济方案。现在大部分农村的耕作模式除了在水利等方面有少许改观外,依然是沿袭传统。自然灾害的破坏往往让农民辛苦一年的血汗付之东流。()农民既没有购买人保的便利,也缺乏这种意识,更不愿意将钱花在此地。而在外部结构上,农民也无权享受低保。诸多条件的遏制使农民实际上成为一种“单纯人”,置立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因此在遭受疾病或者以外伤害的时候就不堪一击,不能
第二篇:农民、农村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议
无论是年中央一号文件,还是两会召开,“三农”问题都再一次提上国家工作日程,从上到下各级部门仿佛都把这些问题放在口头上,手头上,但农村的发展现状和政策落实二者之间的切合点以及前途脉络似乎并不清晰,本文旨在结合笔者自身的一些所见所闻来探讨一下当今农村的现代性困境,并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供部分尚待商榷的建议。
⒈农村传统价值、习俗的退让和殒失
“现在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像这样的感叹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已经司空见惯了。春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内涵意义渐渐被忽视掉了。不少人就把春节当作一个较长的假期,除了应付式的拜年和贴春联,其形式和实质都和平常休息时间无异。
按说,春节时期家人团聚,拜祭先祖,这只是形式;家族寻根,重温爱与亲情,联络因忙碌而陌生的血缘,秉承炎黄子孙的中华情结,这才是它的真正含义。可这些传统赋予的深刻意义却因为某些客观的变迁被无形遗忘了。
我们进一步来看一看它形成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对这种现象的危害性就会有更深的理解。
()以爱与团聚为核心含义的春节,在乡土性逐渐淡薄的背后,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因习俗冲击而仓促丢失的精神内质。()由此牵带了某些传统文化的遗失,民族记忆功能的退化。以前在家乡,春节时分热闹非凡,走高跷,舞龙舞狮,放烟花炮竹……而现在家家户户仿佛都以各自独立的方式庆祝,冷冷清清的氛围自然让新年的欢乐气氛大打折扣,只能在各种媒体上看到那些所谓的快乐的影子。我们不妨把这样的一种追寻心理解释为农民传统文化心理的失落感。
从原因上看:
一、新的就业观念使传统手艺的传承受到影响,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娱乐方式其实就是一种民族特色的技艺,但改革后的农村、乡镇过分地重视经济发展,造成了民间艺术的遗失。
二、经济利益的冲动使人们对公共利益事业淡漠或只采取观望态度。有利的并且是现实的、直接的活动才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尽量从简,已经被越来越他们接受。
三、某些不科学的习俗被硬性扼杀。以禁鞭为例,这个措施本无可厚非,可不足之处就是有些地方并没有配套建立公共燃放区。冷清的氛围从客观上减少了传统节日的喜庆。
⒉农村社区建设的空白
现代意义的中国社区建设是发展较晚的,农村社区这一块在非理论领域就存在了更大面积的空白地带,如何在实际行动中有效地进行各个方面的改善值得大家深入研究和思考。第一、科教层面:()“科技下乡”来了又走。“送知识,送科技”下乡援农,其实质意义微乎其微。从受众对象来看,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很低,能否识字尚且不论,有点文化的都出外务工,即使留下来也难以理解理论性强的科普书籍,更不用说学以致用,实现农业科技化、产业化,走这种那种所谓的发展农业的道路。再者,从客观条件上讲,科技的普及和利用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与支持,可农村、农民现今的收入状况极大地桎梏了科技的有效落实。无论是“文字下乡”还是“科技下乡”,我们觉得最重要的不是“送”,而是授之结网、捕鱼的能力,并提供必要的物质资助。()教育心理的工具理性。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改革,绝大部分农村家庭都对教育提高重视,但其中为数不少的青年群体在完成义务教育之后就投入到打工行业。农村家庭教育资本的投向渐渐集中于回报率较高的艺术类、职业类。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曲解了教育的本质目的,并在有些领域为农村以后发展埋下隐患,农村发展的后劲和生员动力都会受到恶性影响
第二、文化层面:()迷信思想依然保留者众。农村的乡土本性本身就具有一种天然的心理图腾崇拜。外出的打工一族虽然经历了部分现代都市文明的洗礼,但祈求在外平安的本能情愫使各类迷信活动有增无减。他们带来的较先进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部分旧弊陈规,可在另一些角度助长了新旧恶性价值观念的滋长。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也在农村社区有肆虐迹象。()赌博盛行。最近倍受媒体关注的“买码”**,在广大乡镇和农村也屡见不鲜,各类赌博行为遍布村头巷尾,一些农民在自己家中设立麻将馆,提供赌具,收取租台费用,以此谋取财富。
第三、社会保障体系层面:农民没有任何保障与福利,这是当今农村的现状。
()医疗卫生条件极差,医务室等机构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体制,没有规范器具、药物、医务人员,一些土郎中、土药方在广大农村地区依旧广泛存在。()灾害防治既缺乏预警机制,也缺乏防范措施,更缺乏协调补救、灾后援济方案。现在大部分农村的耕作模式除了在水利等方面有少许改观外,依然是沿袭传统。自然灾害的破坏往往让农民辛苦一年的血汗付之东流。()农民既没有购买人保的便利,也缺乏这种意识,更不愿意将钱花在此地。而在外部结构上,农民也无权享受低保。诸多条件的遏制使农民实际上成为一种“单纯人”,置立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因此在遭受疾病或者以外伤害的时候就不堪一击,不能获取补偿性保障。
农村社区建设重重困境的产生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
一、农村社区理论体系挖掘不足,对城市社区研究偏向过重。理论上尚未给有关部门提供具体可行的方案,要发展也无计可施。
二、对农村经济的重要性错误理解使社区整体发展产生失衡倾向。各部分之间没有在长远的指导下合理协调,最终经济没有上去,各方面也相互拖后腿,恶性循环。
三、农村经济建设缺乏实施载体。各基层政府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职能部门长期有效地给农村、农民科学指导。没有主导力量协调农民,也没有组织人员、科技人员引导发展方向和道路。从中央
到地方,上传下达,可将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往往却被文件宣读或会议开展代替了,起不了实质作用。“两卡一书”等政策是为了给农民借贷等提供方便,但农民不愿借钱欠债的传统心理使这样的措施往往成为一纸空文。
⒊乡村基层民主与权威
《乡土中国》中讲到中国农村是无为社会,是无讼社会,是长老政治。改革开放二三十年来,现代性的政治因素潜移默化地注入了农村的肌肤。本身起步就晚,脚步迈得依然很慢。农民(打工一族等一类经受现代文明影响的除外)的乡土本性没有改变,形式上的政治民主意识只是在思维表层波动。中国农民骨子里并没有民主情结,也因此他们不需要建立广泛的公共关系,尽管他们与和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东西摆脱不了干系,但他们的政治热情只是生之于外界,甚至谈不上什么政治热情的。
因此,基层选举中大多数农民对政治参与大多漠不关心,或者道听途说,或者敷衍了事,也正是这样的心态使不少地方“代票”行为数不胜数。
在权威方面,传统的长老、辈分等的影响逐步减弱,以经济精英、政治精英为代表的新型权威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其中经济精英尤为突出,这种现象的产生与物质生活需求不断增加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联系。农民的目光日益集中于那些依靠各种方式获得经济财富的人身上,并以这些人为目标来重新内化评判标准和价值追求。
年两会的召开正在进行当中,“和谐社会”的讨论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农村发展问题不是简单地加入现代化因素就可以解决,只有综合考虑到农村发展的传统因素,在传统和现在的合理交接处寻找科学方案,这些问题才能最终找到答案。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设计城市和农村的整体发展计划,和谐社会的道路才能有序铺开。
第三篇:浅析农民素质教育与农村发展解读
浅析农民素质教育与农村发展
调研背景:通过调查,了解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与农民素质教育的思路,其中我国农民六大核心素质状况是重要考察内容,针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理解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分析并理解我国现行农民科技培训的方式和存在问题,掌握进一步提升农民科技培训的对策。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访谈法,参与式调查
主要内容:农民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农民素质教育的思路;农民基础教育与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科技培训与农民素质提高
第一节—农民素质提高对于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农民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与农民素质提高 一.农民素质提高对于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农民素质的基本构成,农民素质是指农民在从事农业和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当中所表现出来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一般包括农民的身体素质,科技文化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农民的身体素质是指农民的健康水平,身体机能,卫生习惯,营养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从事农业或非农业生产的劳动技能以及职业转换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是指农民在农业或非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所具备的经营能力,主要包括市场调查能力,经营决策能力,产品销售能力以及集团化管理能力: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指农民的思想意识状态。农民由于深受农村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和熏陶,其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质,法制观念,婚育观念,环境观念,宗族观念等于城市居民相异。这四个素质之间并非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其中农民的身体素质是基础,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前提条件,经营管理素质是关键,思想道德素质是农民综合素质的根本保证。
新型农民应该具备的素质:有文化,指拥有一定的知识,能写会算,具有辨别是非能力;懂技术,指农民掌握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经验,掌握至 1 少一项以上从事相关产业的生产技能;会经营,农民具有一定的市场意识,品牌意识,信息接受和反馈能力,熟悉市场经济规律和运行特点,能够参与市场竞争,自主创业等;讲文明,主要是指农民以现代意识在社会生活,社会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思想观念,精神风貌,移风易俗,民族选举,提高修养方面;守法纪,主要是农民具备一定的法制观念。二.我国农民六大核心素质状况调查分析
我国农民六大核心素质包括: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制,讲风尚,爱健康。有文化,文化素质,特别是基础性的知识文化素质是新型农民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之一,它与农民的文化教育程度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基础教育状况获得了较大的改善,尤其是具备初中教育水平的农村居民比率增长明显。懂技术,相对于“有文化”侧重于提升农民知识含量和基本素养的要求来说,“懂技术”则强调农民学以致用的实用技能和应用科技素质方面,与西部农村居民基础素质教育水平相对偏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懂技术”的科技和技能培训的水平在全国最高,反应出国家对西部的农民技术和技能开发的努力效果明显。但我国农村居民参与职业教育和技能认证的总体水平偏低,全国平均参与率仅6%左右。会经营,在当前社会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良好趋势下,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和经营创新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守法制,法律素质是新型农民所必备的核心素质,大力开发和提升广大农民群体的知法,守法,用法的素质,不仅是深入推进我国法制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守法乐业的重要保障。讲风尚,高尚的道德伦理和文明的生活风尚无疑是当代新型农民不可缺少的核心素质之一。爱健康,在“爱健康”的身体素质方面,我国农村居民的整体身体素质获得了持续的提高。三.新时期加强农民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
首先,要统筹城乡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性事业,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全局中,应积极实施城乡教育均衡互动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把握发展与公平两条主线,紧扣公平抓发展的思路,在统筹发展中共建共享和谐教育,实现教育规划一体化,城乡教育管理体制一体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一体化,城乡师资队伍建设一体化,城乡教育批价体系一体化,城乡职业培训体系一体化,最终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为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 2 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
同样的,需要提高农民素质,也是建设新农村的合理要求。
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高低,和拥有人类社会财富的量成正比。“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如何提高农民素质,是我们当前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那么农民亟待提高哪些素质呢?
1、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一是有些地方的农民集体主义观念淡漠,重权益,轻义务,主要体现在集体公益事业的一事一议方面,参加议事易,出工出钱难。二是个别地方宗族观念有所抬头,特别体现在村委选举中,只投票给本族本姓。三是有的青年农民追求享乐,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拜金主义思想严重。四是传统封建思想严重,因循守旧、求神信邪、重男轻女、重农轻商。五是个别农民参加黄赌毒等犯罪活动。
2、农民的科技素质。邓小平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但在不少地方,农民们仍然主要使用传统的技术手段,农业的现代性还不明显。另外,我国农业主要以作物高产为目标,是数量型的增长方式,没有实现向“高产、高质、高效”的转变。
3、农民的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最基本的素质,WTO背景下的农业,要求农民不但要掌握先进技术,而且要有文化、懂政治、经济、外语、计算机等等,会交际,善应酬,这样才能走出家门,寻找商机,迎接挑战。
4、农民的法制观念。个别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常因宅基地、承包地地界以及一些生活琐事,伤害他人身体。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个别农民不懂市场规则,违规违法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另外在自己权利受到侵犯时,也不知道用法律武器来维护正当权利等。
5、农民的市场观念。最大的是缺乏竞争意识、商品意识,缺少时效观念。
6、农民的政治素质。
作为政府,如何提高农民素质呢?
首先,要高度重视农民素质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农民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能靠一个政治宣言和一个法令就可以立即实现的,靠形式主义更是不行的,农民教育最忌走形 3 式。其次,要搞好调查研究,制定教育规划。要十分注意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做认真的调查,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力水平、科技推广水平、产品营销水平、农民思想状况、农村精神文明程度、民主管理程度等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规划。第三要通过教育、创建、培训、示范、宣传等途径来促进素质提高。
1、积极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可根据农民的特点和农村工作的实际,由相关部门编写出适于提高农民素质的专用教材,可分为初级本、中级本和高级本,采取按年龄段、时间段达标结业的方式颁发证书。
2、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农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十佳文明户、文明卫生户,“好媳妇、好婆婆”、五好家庭、五好老人、小康文明村,推进农民思想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农民的诚信意识、环保意识、公德意识、仁爱意识,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
3、重点进行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做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实施者和推广者,针对农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建筑业等不同行业的需要,编写通俗易懂的、趣味性强的和可操作性强的科技读本,按照农民素质发展纲要,使每个农民掌握2-3门科技知识。可邀请省和市有关专家举办农业、畜牧、水产、花木等各类讲座。也可以组织农民赴山东、浙江、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取经。在此基础上可以评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并颁发证书和给予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奖励。
4、发挥能人的典型示范作用。可以将全县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的致富典型总结出来,汇编成册,送给全县农民,身边的典型可以大大激发了农民致富的欲望,也可以组建“农民致富报告团”,到农村巡回演讲。可以根据本县实人实事,编排成戏,开展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娱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
5、通过繁荣农村文化,开展农民教育。加快广播、电视、网络等通讯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教育覆盖率。政府要为小城镇、边远地区、山区电话网建设以及各类学校电脑网络建设、无线通讯技术的使用等提供专项补助资金,提高这些地区的电话普及率和电脑普及率,增强这些地区人口与外界的联系,提高他们利用信息的能力。增加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强文化馆、图书馆和文化站、文化 4 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民开展业余文化体育活动。
第四,要不断加大农民教育投入。各级财政都要安排专门用于农民教育培训的资金。为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教育效果,应由农民自主选择教育机构、教育内容和教育时间,政府对接受教育的农民给予一定的补贴和资助。
6、加强督促检查,并建立对农民教育单位教育效果的评价机制和奖惩长效机制。要将对农民教育工作列入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内容,建立对农民教育的奖惩规则,并做好先进经验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村一切目标的关键。“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激活了亿农民这个最基本的细胞群体的活力,农业、农民将有大进步,国家将有大发展。国家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指日可待。
另外,对于农民科技培训存在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
一、农民科技培训实效性不强的原因分析
1.师资力量不足
近些年,县级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科技教育部门严格控编,退的多,进的少,使得农民培训的教师资源相对缺乏,青黄不接;同时,因为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中撤销了“七站八所”,一些农技人员纷纷转行,使得农技推广和农民培训的师资出现断层。
2.教学手段落后
虽然目前各地在农民培训工作中普遍使用了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等先进设备,但多数仅仅是代替了黑板和粉笔而已。诸如土壤的分析化验、病虫害防治机理分析等一些比较直观、群众急于求证的研究设备,由于配备不足或资源不能共享,导致农民培训仍然停留在一般的说教上。
3.实习基地缺乏
由于没有专项经费投入,使得当前农民培训的实际操作环节缺失,实习基地比较缺乏,教师和学员的动手能力差,培训效果得不到巩固。
4.受众层次偏低
由于受经济效益和传统观念的双重影响,现在在农村从事一线农业生产的人员大多年龄在40岁以上。每到举办培训班,前来听课的基本为中老年人。这部分 5 人的文化底子较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所以培训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5.培训形式单一
受考核办法(如参加人数)或表现形式(如照相录像)的束缚,当前农民培训的形式多是填鸭式教育或照本宣科,群众听不懂,嫌麻烦;多数群众还怕耽误时间,影响正常生产,缺乏参加培训的主动性。
6.工作动机不一
农民科技培训存在这种现象:培训机构愿意深入到群众中去;群众也欢迎农业科技下乡来;而镇村干部关注的是这项工作是否列入考核,干得不好是否扣分,能不能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由于三者主观愿望的差异,所以常常导致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二、增强农民科技培训实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1.坚持依法办事,将农民科技培训纳入大教育框架中
农民在中国总人口中占多数,同时农民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持续不断地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应该是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内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对农业教育培训均有明确规定。所以,国家和各级政府在设计规划全民教育时应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纳入进去并适当增加政策、投入的比重。
2.多策并举,积极引导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上世纪90年代,国家推行了绿色证书、蓝色证书等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制度,并明确规定凡是获得资格证书的农民,在承包土地、经营鱼塘、开展养殖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利或其它优惠政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政策要么失去了落实的先决条件,要么在实践中根本就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接受培训与否与农民的自身利益毫无联系。所以许多人对培训失去兴趣,培训机构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鉴于此,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出台与新形势相对应的鼓励农民参加科技培训的相关政策,让农民看到培训的好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参加培训变成一种自觉行动。
3.增加投入,完善设施,强化队伍
应针对当前培训机构手段不硬、队伍不齐、设施不足以及返乡农民工增加的实际情况,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增加农民科技培训的资金投入。按照“群众点菜,政府买单”的要求,切实抓好教师队伍的再学习再充电,抓好教学实践基地的建立和配套,抓好培训网络的建立健全,使农民培训的机构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例如2008年,山东省青岛市提出要于2010年底之前每2~3个镇建立一个农技推广中心站,这对于健全农技推广和农民培训的网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农广校要积极参与农技推广中心站组建工作,积极调研、详细规划,争取中心站的早日建成并尽快发挥作用。
4.创新形式,便民利民
基于村镇干部组织培训嫌麻烦,许多农民参加培训嫌耽误时间的实际情况,应该研究探讨建立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和有效形式,让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农民都能接受培训。比如建立科技书屋,打造一块永不撤退的农民培训阵地;借鉴中央电视台七频道的“农广天地”、山东电视台的“乡村季风”、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的“山东农广校之窗”等栏目的经验和做法,在当地电视台创办针对农民科技培训的固定栏目,使培训内容结合农时,关注热点;让农民边干活边听课,躺在炕上也能看,吹风下雨也能学,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科技培训的深度和广度。
5.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联系农民紧密的特点,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作形式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下一步,完全可以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各项服务,将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融合进去,逐渐把村镇两级组织替代出来,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发展和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双赢。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四篇:发展县域经济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发展县域经济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2008-8-16 16:26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坚实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构建我国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最大限度地把县域的发展作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性措施来认真落实,这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治本之策和根本之道。我国县域国土面积大,人口多,2004年全国县域GDP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因此,县域在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我国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的情况下,正确处理好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加强社会建设,完善县域城乡社会管理体系,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等重点难点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与县域发展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发展联系紧密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来看,特别是在社会转型、市场转型的过程中,和谐离不开发展,发展也需要和谐,在发展中增进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这是齐头并进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发展县域经济,增加物质财富是推动县域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在县域范围内紧紧抓住发展这个解决一切矛盾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地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真对待并妥善处理县域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各类问题和矛盾,就现实而言,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继续扩大、分配不公的矛盾在县域范围内凸显
中国的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这种滞后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考验中暴露得比较充分,集中体现在城乡差距明显拉大问题上。有专家作过测算,如果将城乡居民收入的计算方式、税赋负担、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因素综合考虑,城乡差距就远不是3倍,而有可能会是6倍以上。从地区差距来看,尽管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但是东中西部的相对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地区特别是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2003年,有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县,人均GDP超过三四千美元,而中西部的一些经济落后县还处于温饱阶段,有的甚至还没有摆脱贫困。实事求是地说,城乡、区域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是我国发展中客观存在的问题,但如果不能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妥善加以解决,将会危及经济、社会的稳定,特别是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很显然,造成县域范围内的城乡差距和市民与农民的贫富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分配不公,譬如有些地方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非法致富现象,有一些人靠钻政策和体制漏洞而获取暴利,有一些部门和单位靠垄断而获取超额利润,这实际上是对县域经济发展主体——农民利益的一种严重损害和盘剥。
(二)农业大国和小农大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县域范围内一时难以改变
农村人口多,农业分散经营等问题加剧了县域特别是农村发展在分享工业化成果上的矛盾。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导致公共资源占有不公,公共产品供给失衡,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太少,乡村公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比如,2002年全国农村还有184个乡镇、5万多个行政村和大量的自然村不通公路,还有33%的村庄没有喝到饮用水,自来水通村率也不到50%。乡村公共医疗卫生条件退化,传染病出现扩大蔓延趋势,甚至在我国已经灭绝的血吸虫病又死灰复燃。这些问题的出现,造成了县域内广大农民行路难、饮水难、就学难、就医难、就业难、进城难等等。在通过城镇化来解决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问题的过程中,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房地产开发日益升温,而带来的却是向农村、向农民强制性地征地,克扣法定的补偿标准和推诿就业安置等,致使农地纠纷、拆迁矛盾、就业困难等问题加剧。从环境保护的情况来看,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城市,而农村还有3亿多人喝不
上干净的水,1.5亿亩耕地遭到污染,每年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农村环保设施严重缺乏,农村污染的治理更是面临着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投资缺的尴尬局面。
(三)“三农”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极大地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农业产业化不发达,农业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时有发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例如,1998~2002年国家连续发行国债6600多亿元,其中用于农业和农村的资金1897亿元,只占28.7%。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年久失修和老化,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等支持农业、农村、农民政策不到位,农业补贴少使不少地方粮食增产而农业不能增效、农民不能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再加上非农产业发展不平衡,很多农民的非农就业渠道不畅,非农收入增加不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消费水平低(如表中所反映的情况),农村市场启动难。而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重重和效益低下,又直接导致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不快、规模不大、效益不好,对推动县域社会发展基础保障作用难以发挥。
(四)农村社会发育不完全,科、体、文、教、卫的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再加上腐败和黑恶势力在一些县、乡、村的客观存在,使部分县乡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环境不良,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也受到严重的制约和影响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作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之一,其发展状况如何,对于完成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县域范围内,中西部不少县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发展规模不大,质量和效益不好,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特别是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在农村的普遍缺乏,致使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主体力量——农民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和实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化管理的角度来看,很多问题与乡村两级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比较薄弱、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管理机制不活、漏洞较多等有关;与农村科教文卫事业落后,农村居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法治意识淡薄,特别是有些地方的宗族及黑恶势力抬头、封建迷信盛行等有关;也与不切实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认真落实中央有关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一系列扶持农业、农村、农民政策有关,等等。事实上,从县域这个层面上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不提升城乡协调发展的水平,不优化广大农民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将无法完成。
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物质前提,关键在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一个社会的发展最根本的在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决定物质满足的水平,而物质水平的丰裕程度决定了人们在精神方面的现代化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县域特别是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能力与活力,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是直接相关的。县域经济属于地域特色明显的区域经济范畴,是县域内经济结构和经济运动的总和,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处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特别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据《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报告》反映:2003年,我国县域平均人口45.53万人,县域GDP平均为32.0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1.21亿元。县域占据了四分之三的人口,六成的经济总量,三分之一的市场和八分之一的财政收入。因此,发展县域经济,是增加县域财富、实现县域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如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从各地特别是各县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县制宜、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公平、公正原则,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县乡两级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突破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体制性因素阻碍。著名的“诺斯悖论”指出:国家(政府)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经济衰退的根源。就我国目前的行政和经济管理体制而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县域和谐社会的构建的绩效
如何,与县乡两级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的行政能力强弱、政府制度好坏直接相关。要把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来抓,进一步转变县乡两级政府职能,要通过解决制约县域经济发展、影响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具体问题,把体制、机制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认真清理在固化城乡二元结构认识下制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按照统筹区域、城乡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要求,进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要在建立公共利益的表达机制、完善政府的回应机制、规范信息公开制度的同时,建立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和严格的行政问责机制,切实规范县乡两级的政府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在农村要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总之,必须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和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行政管理等机制的创新与完善,为促进县域经济的大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
第二,“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不断优化县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政策环境。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县乡两级财政的困难,切实扭转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过大并不断扩大的局面,是增强县域经济保障能力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县乡两级的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多,而县乡两级财政供养的人员却占了全国财政供养人员总数的70%。中央财政收入和省级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4年分税制以来翻了一番还多。据有关专家估算,县以下(含县)的基层债务总额目前已超过8000亿元。因此,控制中央和省级的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既能够有效缓解基层财政的紧张状况,为农村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资金,并为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创造条件;又能加大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力度,彻底改变靠“工农业剪刀差”来完成“经济起飞”要求的资本积累的传统做法,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第三,创新农业结构调整思路,积极推进现代农业,扶持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夯实基础。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在人增、地减、水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坚持走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道路来谋篇布局,在结构特色化、经营产业化、生产标准化、城乡一体化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农村工业的优势,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就业岗位的增加;发挥乡镇企业在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开拓国内外市场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等方面蕴藏着的巨大潜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和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县域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改良品种、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等,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增强教育能力,通过采取上述综合措施,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能力,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开辟新的途径。
第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为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提供有效载体,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开辟新的路径。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根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从国情、省情、县情出发,科学地认识我国的要素禀赋,大力发展县域循环经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必须根据县域人口众多、劳动力科技文化等偏低的实际,坚持以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和城镇就业率为抓手,正确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就业容量的关系,始终把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解决农民
就业这个民生之本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准确把握县域经济内涵、功能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实施县域工业化战略;必须按照国际通行的市场主体运作规则,依靠科技进步和起点高、区位条件好的工业园区的作用,加快县域工业企业的改组、改造,提高县域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必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在县域内积极稳步地推进城镇化;要切实运用好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县域城镇化的成果,依托县城和中心镇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的支撑作用,加快小城镇的建设,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为农民转变为市民、工业与农业、农村与城镇的和谐协调发展不断开辟新的路径。
第五,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纠正片面的工业化战略,在促进农业、农村和工业化、现代化的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大力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稳定发展。要深化城市和城镇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深化农村改革,尤其要在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探索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下功夫,努力使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与工业、城市、市民的发展享有同等的待遇,分享到共同创造的成果;认真总结农村税费改革的经验,巩固和扩大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全面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和流通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大力推进户籍管理、土地等制度的改革;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就业制度,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切实减轻农业、农民的负担,支持保护农业、农民,为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稳定机制创造条件;要讲究科学与效率,维护公平与正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提高县域特别是农村社会管理水平;要坚持按生态和经济规律办事,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要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依靠科技革命和信息化的力量,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努力促进县域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运行,加速县域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第六,因地制宜、因县施策,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通过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村保障性分配问题,为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依托。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大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解决农村居民交通、通讯、饮水、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工作任务。县级政府要在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在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支持下,逐步解决县域居民特别是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的就业、基本公共医疗和义务教育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逐步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十分关注县域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坚持向低收入群体倾斜,在确保低收入层的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时,突出解决失业、医疗、养老保障,加大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使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少有所学等落到实处。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整合现有的农村贫困救助制度、“五保”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试行的农村老人执行生育政策补贴制度,建立起农村“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基础框架。减轻县乡两级财政向农村公共设施、特别是农村九年义务制教育投入的压力,为县域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夯实基础。
综上所述,现实中反映出来的与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要特征的和谐社会不协调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省情、县情、民情有关,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有关,与县域内现有的生产力水平有关,与县域经济的发展质量、规模
和效益有关。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五统筹”的各项政策措施,在推进区域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高县域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真正为广大农民创建一个安全稳定、安居乐业、生态宜人、生活殷实、欣欣向荣的幸福家园。
第五篇:关于农村文化现状与发展建议
关于农村文化现状与发展建议
农村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观念转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日益富足,农村文化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势头。但从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可以说,农村还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
一、农村文化事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还很薄弱,发展不平衡;文化队伍建设步伐虽然也得到了加
快发展,但多数乡村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文化设施。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还不够全面,普及率不高。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几乎空白,有待于加快步伐,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不活,艺术人才大量缺乏;资金投入有所增加,但还很有限,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无法得到根本保障。
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形势不够丰富。
文化市场的培育管理和发展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农村文化队伍现状,主要表现在农村文化队伍不够专业化、规范化。
二、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农村文化的建设要从根本上转变地方领导观念,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农民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后,他们开始追求可以交流、参 与的主动式文化活动,希望在休闲中获得知识,在文化生活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目前大多数农民除了干农活之外,就是“看电视、打牌、上圩、带孩子”,过着那种“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的单调乏味的生活,基层文化活动缺失。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要在各县、乡镇建立图书馆和文化站,不断扩大广播电视收视覆盖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都牵涉到投入。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政府投入是难以完全奏效的,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农村文化事业或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渐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新体制,改变农村文化馆、文化站的落后状况,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积极抢占农村文化阵地,逐步加大文化事业投入资金
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观念转变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大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力度,逐步加大文化事业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正确处理好文化公益性与产业性的关系,应更加注重文化的社会效益,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资金,在全县各乡镇建成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体系。开展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乡镇文化站建设等,加大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乡村两级还应努力争取民间资金、企业资金及外资投入或捐赠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想占领和巩固农村这块文化阵地,政府 就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从而获得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随着农村百姓的生活逐步走向富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渴望日益俱增。由于过去农村的发展主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度对农村文化的投入和建设滞后,造成了农村文化滑坡的现象,文化阵地名存实亡,更有甚者一些农村文化阵地被寺庙、教堂所占领,封建迷信、赌博等现象死灰复燃。政府供给的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又严重匮乏,封建、落后的文化现象在不断地侵蚀着我们的文化阵地,有的地方已经被这种现象所取代。面对这样的激烈较量,我们只有用重拳出击,抢回阵地,还农民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氛围,真正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战略性措施,需要全体民众的全力支持,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尤其是政府资金的注入,将对抢占农村文化阵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加速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尤其是乡镇文化队伍的建设,是我们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问题。目前在许多地方乡镇文化站还是“一站一人一章”的局面,有的是从其它岗位转过来的,不知文化工作怎么开展,加上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学历偏低,缺乏专业知识。本来乡镇文化站就是农村文化的一线管理者和组织者,村级文化室、图书室的管理辅导离不开文化站,农村文化中心户的建设、引导、辅导工作离不开文化站,乡镇一级的文化市场管理、监控也离不开文化站,集镇大中型文化体育活动以及文化体育协会网络组织的管理与引导,不仅离不开文化站,而且还需要文化站去组织、发展。由此可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个过程之中,乡镇文化站所面临和承担的工 作是繁重而复杂的,事实告诉我们,在文化站工作被削弱的地区,已经出现了农村基层文化阵地流失、基层文化队伍涣散、群众文化活动“偃旗息鼓”,老百姓业余文化生活贫乏的现象,同时,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腐朽落后的文化乘虚而入,严重影响着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加强乡镇文化站和充实基层文化队伍已迫在眉睫。
(四)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全民文化大氛围的形成
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的功能,对于化解矛盾、整和社会关系具有很强的作用。目前,以娱乐健身为主题的激情广场健身舞活动正在全县各地红火展开,效果很好。今后应在内容和形式上予以丰富、范围上予以扩大、内涵上予以提升。要进一步发展祠堂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节庆文化、家庭文化等各类群众文化,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等载体,开展歌咏、朗诵、读书等活动,举办邻里节、老人节、票友会、社区文化节、乡村艺术节等节庆活动,引导乡与乡之间、村与村开展友好健康的文艺比赛或文化联谊活动,进一步推广激情广场大家跳活动,引导广场活动往歌唱、戏曲类扩展。挖掘恢复民俗特色和乡村传统艺术,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乡村争创地方文化品牌。发挥中小学艺术类教师和民间艺人、文化名人的作用,指导、培训群众提高文艺鉴赏力和活动参与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村建设文体公园和室外体育场所,让文化活动形成集中效应。我国的民间文化来源于广阔农村而服务于我们整个社会乃至世界,开发和发掘农村文化资源,实现农村文化产业化是农村文化走出农村、扩大受众、弘扬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竭力改善农村文化生活,进而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故此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必然要与当地经济相结合,这样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就必然形成文化产业。我们的农村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极具挖掘潜力和市场空间,同时我国各地民族特色文化不胜枚举,很多乡土文化基本上处于未开发状态,保持着得天独厚的“原汁原味”,故而更加符合现代文化消费者崇尚自然的价值取向。在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地方,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却拥有独特乡村文化传统优势的地方,在农民渴望寻找致富新路子、城市人追求精神愉悦之际,完全可以利用“文化资源”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因此,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调控,使现有农村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与充分发挥是我们政府部门和文化管理者的历史责任。文化事业繁荣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财力人才经济的有效保障以及全民的共同参与,同时建议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