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与成长建议
浅析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与成长建议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步伐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是重要的一环,其最重要事务改革标志是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对于服务“三农”、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农商行的发展模式及其成长性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农商行提出发展建议,促进农商行合理制定战略目标,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商业银行;发展模式;影响因素;建议
一、引言
近年伴随国家对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其经历过一段起点低、速度快、成效大的发展历程。当下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主要由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组织形式等部分组成,农商行是农村金融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发展农村经济,支持区域发展,在新农村建设、扶助区域中小企业发展、区域商业商贸等方面要加大力度,而农商行就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虽然已经看到农村商业银行的整体发展成效,然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还存在很多问题,发展状况不平衡、经营中也面临诸多风险和其他外部不确定因素,所以研究农商行的发展模式及成长性影响因素,对保持农商行的积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商行发展模式
1.维持本土经营模式。本土经营模式可以描述为,在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地借助本地资源坚持开展经营活动是指农村商业银行坚持在注册地所在县(市)域开展经营活动,依托本地资源,结合辖内经济发展特点及客户需求,开发适合本地城乡经济不同层次需求的金融产品,全力打造“接地气”的银行。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农商行可以在尚未饱和、还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本地市场充分发挥自身熟悉的地缘、人脉、口碑等等优势,同时在充分调研市场的基础上,深挖客户需求,优化整合资源,得以在扩大资产规模的同时控制经营风险,最终实现地方的经济发展与自身的体量扩张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状态。
2.设立异地分支机构。银监会颁布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实施办法》逐渐放宽对农村商业银行跨地域经营的监管限制,在制度上打开了农商行设立异地支行的大门。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降低了农商行的经营风险,使农商行实现了服务区域多样化和地域客户所属行业的多元化,并能根据当地经济特点推出特色产品吸引更多优质客户。
3.直接参股模式。直接参股模式可以描述为,农商行直接向异地农村金融银行机构投入资金,通过参股的方式输出管理,与被投资农村金融银行机构以股权合作为基础逐步平稳开展有序经营工作,实现了跨地区经营。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农商行可以借助被参股、控股机构在当地成熟的各项资源迅速融入当地金融市场,扩大业务辐射范围,并能较短时间内打开品牌知名度。然而这种模式更适合具有较强资本实力和资本补充能力即大而强的农商行,从而实现长期持续的股权合作模式。
4.兼并重组模式。新设合并模式是我国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兼并重组模式的主要实践手段,该过程中注销原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法人资格,申请共同组建一家新的农村商业银行,同时被注销机构的股东(社员)所持股份按照清产核资确定的各方净资产,比照合并后新设农村商业银行股金每股净资产的一定折算率转换为新设银行的股份从而成为新银行的股东。好处是通过兼并重组,原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尤其是资质相对较差达不到银监会组建农商行的机构,可以迅速实现在整合区域内的跨越式发展,做大做强。
5.发起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模式。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以有效拓展异地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并且借助银监会和政府的地方性支持力度较大,较之设立村镇银行跟容易实现。相对于直接设立异地分支机构来说,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比较容易,因为有银监会和各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于农商行来说,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可为将来发展为控股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金融控股集团积累经验。然而村镇银行的设立是一个新的考验,农商行需要考虑设计有利于日常管理的股权结构。
三、农商行成长性影响因素
1.政府宏观政策。由农村信用社改革而来的农村商业银行,与政府及政策导向息息相关,最初的定位就是服务“三农”。所以在农商行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农商行的改制,农商行也加入到市场竞争中,自然有任务和利益之间的矛盾,同时,政府的过度干预和过度的优惠政策对农商行造成的依赖性会让其失去独立性,进而失去其自有的成长动力,制约其发展。
2.资本因素。农村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组织这一实质决定了对农商行资本约束的必要。资本约束的核心是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同时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也决定了银行的资本规模和质量,风险贯穿银行的资本及其经营和成长。所以为了确保农商行持续健康稳定的成长,要有必要的风险管理和资本约束。
3.金融创新。商业银行在自身领域内通过重组创新变革经营涉及的各种要素,做出包括调整、变革、发展、创造和引进在内的一系列金融活动,为使自身利润最大化即金融创新。金融创新能够帮助提高农商行的市场竞争力,可以开拓新的市场和业务范围,其次,通过创新的金融产品帮助农商行有效的规避和分散风险,从而增加其?营的安全性。因此,金融创新对于推动农商行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4.管理能力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是企业成长保持长青的基石。管理能力与其他推动农商行成长的资源相互关联,只有整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帮助农商行提高市场效率和发挥优势。而人才是每个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让人力资本得到更好的配置,让组成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得到自我发展从而带动银行发展,为农商行提高竞争力。管理能力和人力资源管理都是企业内部资源,这具有独特性,不可复制性,同时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能为农商行的成长发展提供不断地推动力。
四、对策建议
1.明确市场定位,争取政策支持。农商行的核心优势在于“三农”,应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从而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农商行在明确市场定位时要重新定义“三农”:从支持传统农业到支持农业创业及现代农业;从支持农民到支持中小企业、大农户甚至大型农业企业;从支持传统农村到支持新农村建设等。同时农商行要积极争取包括财政补贴、减免税、监管优惠政策、获得政策奖励等在内的政府支持,从而提高自身资金配置效率,促进成长,更好发挥功能。
2.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强化全面风险管理,需要做到:建立风险管理治理结构,成立风险管理组织或风险管理委员会,并建立独立的风险评价、监督及决策机构;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农商行可以先熟悉各个部门的业务从而制定风险管理的方案,并建立风险考核制度;建立风险评价体系,提高风险衡量、管理技术,农商行可以建立风险信息数据库,同时加强与银监部门的沟通,并且提高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银行风险文化,农商行要将风险防范意识凝聚成每一位员工的价值观,深入到每一个业务细节中;加强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3.加强金融创新。从农商行的现实情况来看需要加强金融创新:金融产品的创新,农商行要通过对市场的详细调研分析,研发推广更适合市场和客户需求的金融新产品,比如多功能的银行卡等;金融服务创新,服务以客户为中心,探索更新的服务方法,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如设施的升级等;经营理念创新,农商行要立足商业本质,解放传统思想,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集权化等方向;建立长效创新机制,要不断地探索新的创新模式,让创新成为一种常态,并且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体制,从而推动农商行的不断成长。
4.完善管理机制,建设员工队伍。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必须建立符合现代商业要求的经营管理机制,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经营效率,需要依照农商行自身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建立全面的管理机制并不断完善;在管理过程中,要职责分明,规范操作,同时保证管理的透明度;制定管理评价系统,对管理结果反馈并总结修正。同时农商行应坚持以人为本,引智引才,提高员工素质,强调后备干部储备,加强员工内部轮岗制,推行全员的绩效考核,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并对员工实行分级培训的制度,从而加强员工队伍的建设,推进银行发展。
五、结论
结合这些影响农村商业银行成长性因素对农商行提出对策建议有明确市场定位,争取政策支持;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加强金融创新和完善管理机制,建设员工队伍,对不断保持和培育农村商业银行的成长性起到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意,黄晓波.大股东侵害及其控制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Э?,2015(6).101-104.[2]刘少波.控制权收益悖论与超控制权收益--对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一个新的理论解释[J].经济研究,2007(2).[3]马德芳.大股东认购、投资者情绪与定向增发折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27.作者简介:谢郑干(1996-),男,安徽宿州人,安徽财经大学2014级金融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第二篇:小议农村商业银行的成长与发展
小议农村商业银行的成长与发展
摘要:本文以江苏赣榆农村商业银行为例,分析了东部地区农村信用社改制成立农村商业银行的理论及现实基础,其通过逐步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变,把握风险防范,统筹金融创新和规范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力,必将取得更好的发展和业绩。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需求追随 发展根据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有关精神,江苏省赣榆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政府、银行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等的支持、监督和管理下,在保持县级机构独立法人地电力论文发表www.xiexiebang.com/dllwfabiao/位的同时,实行了股份制改革,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开业。这次的改革是在中央提出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初步解决了所有者缺位、产权不清晰的问题,为其健康稳定发展打下制度性基础。同时顺应城区内农村信用社机构服务对象城市化的实际,把农村信用社合并重组为商业银行,既可以解决产权制度问题,又可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还可以改善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可以说是一项颇具意义的改革。
改制后的赣榆农村商业银行下设44个营业网点,其中营业部1个,支行30个,分理处13个。为广大城乡客户、企事业单位提供存贷款、结算、汇兑、代理、银行卡和保管箱等全方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改制后,截止2010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0.8亿元,较改制前增加了18.1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2.91亿元,较改制前增加了19.8亿元。赣榆农村商业银行以更快捷的汇兑业务、更丰富的贷款品种、良好的银行信誉和高效的银行服务赢得了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称赞与信赖。
一、农村商业银行成长的理论基础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休.T.帕特里克(Hugh.T.Patrick,1966)提出两种模式:一是“需求追随”(demand-following)模式,该模式强调的是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他认为,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及发展方式的变化,市场主体会逐渐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而且随之不断变化。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农村金融体系必须进行相应的发展与变革。也就是说,需求是农村金融机构产生、发展及其相关服务不断完善的动力。二是“供给优先”(supply-leading)模式,该模式强调的是金融服务的供给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他认为,供给先于需求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而经济发展后反过来又促进了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形成良性循环。帕特里克同时指出,两种模式特点不同,适应的经济发展阶段也不同,因此不同地区模式的选择也存在一个最优顺序问题。在经济尚不发达的阶段,“供给优先”型模式居于主导地位,而当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后,“需求追随”型模式替代“供给优先”型发挥主导作用。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休.T.帕特里克的理论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即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当地的农村信用社产权选取不同的模式进行改革,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搞“一刀切”。
以赣榆县为例的东部地区的农村由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现代化程度比较高,因此能够达到商业化金融运行的基础,如较高的市场化程度、信息共享等。此时,农村经济也对金融服务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根据休.T.帕特里克的“需求追随”理论,农村金融应该针对农业、农民对金融的需求来提供商业化的金融服务。因此,以赣榆县为例的东部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目标应该是农村商业银行。
二、农村商业银行成长的现实基础(一)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趋势使得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具有必要性以赣榆县为例的东部地区的农业已经率先实现了农业的产业化生产与经营,产业化过程中的农业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更大,储存原材料、抵抗自然风险、建设完善的外部环境,都需要农村金融机构的大力英语期刊www.xiexiebang.com/yyqk/支持。而且,发达国家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产业化越是发达的地区对商业金融的需求越强烈。此外,东部地区在农业已经基本现代化的同时,非农产业迅速发展,二、三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及从业人数持续上升,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村金融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实力雄厚的私营企业、公司,与城镇中的商业企业没有任何区别,对商业化的现代金融有着天然的需求。因此,东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有着商业银行存在的天然土壤。
第三篇: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路径选择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路径选择
刘庆斌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中央历来都非常重视。如何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民增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一个功能完备、高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着资金供应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户难以获得贷款、民间借贷活跃、农户小额信贷不能完全适应农户的需求以及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构建一个有效的农村商业银行运行模式和改革路径,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瓶颈制约: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困境
(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传统客户的流失。在许多地区,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异常激烈,由于受到其他金融企业的挑战,生存空间在骤然缩减。有许多由农村商业银行扶持成长的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后,受规模限制,农商行仅凭借自己的实力已经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因此尽管这些企业仍然与农村商业银行保持着一定的业务联系,但是更多地求助于国有商业银行或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很多地方的农商行因此失去了跟随发展的机会。
(二)政策负担与权利缺损。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承担着国家支农、扶农的义务,但国家至今并没有按照有关农业的优惠政策和支农份额的多少制订出相关扶持政策,农村商业银行更是失去了农村信用社加快消化历史包袱的政策优惠。在监管政策上,农村商业银行又因为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准备金率、资本充足、各项准备等计提必须按照股份制商业银行标准执行,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两者监管指标之间,始终依照从紧、从高的标准进行考核评价。在跨区机构设置上,农村商业银行只能在县域以下,而对于县级以上的城市,则基本将原先的农村金融机构排除在外。这种政策安排,使得像原本有很强生机活力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空间严重受阻,使得其作为合作金融机构或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别应该享受的权利两头落空。
(三)法人治理结构虚化。尽管农村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按要求建立了一整套的现代银行治理体系,但是在现实运作中并未完全落到实处。例如,按照现代企业的经营原则,银行的管理者应当由股东任命,然而目前农商行高管的任命权有相当部分掌握在省联社手中。董事长候选人产生方式按《公司法》规定由董事会提名,但省联社拥有提名权;董事长和行长可以由省联社提名,而且即使按章程由董事会选举或任命,也需报省联社核准同意。这种安排与真正的现代银行法人治理体系还有一定距离,它这不仅导致了农商行经营自主权的缺损,也不利于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和银行的长远发展。
(四)缺乏针对性的监管安排。在农村商业银行的监管方面,目前更多地是依据一般商业银行的监管标准,对于农商行的特殊性考虑不足。例如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于农村,主要以传统信贷业务为盈利途径,盈余公积的增长始终没有信贷规模的增长来得快,而目前监管当局为推进巴塞尔协议Ⅱ监管指标,明确要求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必须保持10%以上,这使得农村商业银行在支持“三农”发展中受到的资本监管约束越来越严重。
二、期待“给力”:农村商业银行未来改革的路径选择 分析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面临的这些问题,我们会发现造成这种困局的因素有很多,如历史原因导致的法人治理不完善、人力资本不足、经营经验缺乏等等,而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则在于,国家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政策与我国经济总体发展趋势之间的矛盾。
中国设立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在内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原因在于普通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然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迅速推进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工业化与城市化必然会带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下降。在我国的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当中这种趋势表现得更为明显,农业在当前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已经非常之小且不断下降。在这一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应该选择哪种模式能够实现快速发展,这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传统的农业经济乃至农村本身不断缩小蜕变的时代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往何处去?
在城市与农村不断融合的趋势下,很多地区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已经大大弱化,它们所更需要的是对其第二、三产业的金融支持。与此同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城市股份制银行向农村地区的渗透不仅在挤压着原有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存空间,而且事实上也是对后者职能的一种替代。所有这些现象都在提示我们,以往那种试图将城市金融机构与农村金融机构明确划分开来并让其各司其职的经济基础正在逐步弱化,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它能够为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在这一体系之中,传统的农业金融可能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原有农村地区的企业和居民仍然有着自己独特的金融需求,需要特定的金融机构为其服务。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体系中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不应该是计划指定的,应该是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自行选择的结果,这样才能够保证金融市场具有足够的弹性与活力。在考虑农村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时,必须要从上述视角出发,着眼于如何促使它们顺利地融入这一多层次金融体系,为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进一步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其一是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允许股权适当集中,形成相对控股股东,以提高股东的利益相关性,为其提供治理激励。其二是正确处理省级信用联社与农村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明确股东大会是农村商业银行的最高权力机关,享有对银行董事会的高层人事任免权,保障农村商业银行享有完整的经营自主权。
(二)在明确农村商业银行的商业性质的前提下,通过政策的支持和优惠,鼓励和引导其服务三农。政府赋予农村商业银行某些具有政策性的金融业务时,应当以独立项目的方式采用规范的商业化模式进行运作,明晰其成本收益,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或经济补偿。这样不仅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的规范经营,同时也可以促进政策性金融业务效率的提高。
(三)调整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放宽准入条件。目前的监管安排一方面过于注重农商行的农村身份,与其目前面临的市场和经营状况存在错位,严重限制了其未来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则又忽视了农商行作为中小银行的特殊性,使其在与大银行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需要根据农商行的自身特点与农村地区的实际金融需求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监管规则。长远来看,对于金融机构的监管应当以规模、产权制度、业务性质等角度而不是“城乡户籍”身份作为出发点,以适应城乡一体化的综合性金融体系发展趋势。
(四)鼓励农村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建设公平竞争环境。跨区域经营不仅是农村商业银行规模增长与业务扩张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有利于金融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和地域性系统风险的降低。因此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应当从支持、鼓励农村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并且帮助其解决由此产生的经营资源不足和风险防范问题。与此同时,全国性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如面对中小银行的资金清算与汇兑系统,是跨区域经营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也是保障公平市场竞争的一个有力措施,需要加以高度重视。
(五)为农村商业银行上市创造条件。资本金不足是当前困扰农村商业银行的一个主要问题。由于资本金不足,不仅限制了农商行业务规模的扩张,推高了贷款集中度,增加金融风险,也阻断了农商行与长期企业客户共同发展的进程。农商行上市不仅可以解决资本金不足的问题,而且有助于规范其经营活动,提高其管理效能。长期来看,上市也是农村商业银行转变身份,加入全国性金融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需要从建设与完善多层次综合金融体系的高度来看待农商行的上市问题,积极地加以扶持和鼓励。
(作者单位: 中共泰安市委党校管理学部副教授)
第四篇: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
论文大纲
湖北工业大学李秘
课题: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
论文题目: 《浅析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在农村的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为农村的金融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随之而来的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也使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结合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现状,分析了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现状问题对策
正文
一.农村商业银行出现的背景
经过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的金融规模急剧增长,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的金融需求随着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而与日俱增。需求增长一方面是来自日益增长的农民的消费信贷需求愿望;另一方面来自于迅速增长的农民对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农村金融市场相对而言贷款数额小,返还周期长,况且农民的收入水平低且不稳定,人口密度相对于城市来说更低,缺少传统的抵押品,农作物收成等季节性原因导致的交易成本比较高,从而出现了使得农村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农村金融需要,使得合作金融流于形式。正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供需不平衡这种背景下,我国以经济发达地区、资产条件好的农村信用社为试点,根据当地经济环境及其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组建了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被赋予了支持“三农”的历史使命,承担着农村金融服务的职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需求不平衡问题及农民和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早期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核心的农村信用社已经越来越不
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商业银行面如何克服自身弱势,在日趋激烈的金融业竞争中寻求生存与发展,已成为农村商业银行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内的,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截止2013年底,农村商业银行超过24家,农村合作银行超过160家,还另有农村合作银行机构批准筹建。农村地区银行业机构的网点覆盖率提高,增加了农村金融供给,对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资产条件较好的农村信用社试点改制成的农村商业银行对农民创业、农户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良好的运行状况有效激活了当地农村金融市场,可见经过几年的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农村商业银行已有较好的发展。但是也是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是在农村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原因,其内部制度和外部政策环境都带有深厚的农村信用社痕迹,面临着诸多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制度不相适应的困境和约束,阻碍了农村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
三、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的问题
(一)产权结构与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公司治理存在先天不足。
1、股东个数过多,股权过于分散。与改制前原农村信用社相比,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股东个数已经有了大幅度减少,但股东数仍然显得过多,尤其是自然人股东过多。
2、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突出。由于农村信用社旧体制的惯性影响,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其法人治理结构无法有效运行。具体表现在董事会与经营管理层的职责分工还不是很明确可能导致经营失败时相互推卸责任,无法实施惩罚机制。
(二)认知度低,资金来源不足。
农村商业银行是一个刚刚出现的新兴事物,在市场上还不够成熟,造成社会认知度也不高。农民尤其是大部分农民工对于将钱存入农村商业银行缺乏安全感,产生只存不贷的现象,直接导致了农村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不足。另外银行网点在农村地区的严重不足和结算体系的落后也使农村银行的“吸存”道路举步维艰。这都是商业银行在农村经营要面临的难题。
(三)人员素质较低,服务质量不高。
从农村商业银行人员构成来看,大都来自于改制前的农村信用社,而绝大部分信用社内部通过正规考试进入的人员很少,这些工作人员学历低、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严重缺乏且服
务意识浅薄,基层管理甚至一些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普遍偏差,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四)经营观念陈旧,市场营销乏力。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经营观念是继承以前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观念。面对新的竞争环境,旧有的经营思路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因此,客户层次较低,优质客户资源较少;中间业务发展缓慢,过分倚重传统存贷款业务;造成市场营销的管理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四、促进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调整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
1、根据之前提出的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能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改善和调整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股权结构,鼓励股权份额过小的自然人股东进行股权转让,适当提高单个自然人和单个法人的持股比例上限,这样就减少了股东个数,也是对股权的适当集中,避免了股权过于分散的问题。
2、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农村商业银行首先要让其股东大会与经营管理层的权利和责任制度化、规范化 ,权责范围得到清晰界定,确保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职责分工明确。要让独立董事充分发挥作用。在制度中明确规定独立董事的信息知情权、监督权、独立的审核权、否决权等,此外,还要完善监事会结构,增加外部监事的比例,提高监事会成员素质,且外部监事不应当是股东,以保证监事会独立实行审计监督与决策能力。
(二)建立存款保险。农村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设立存款保险来建立信任。一旦银行发生经营危机或是面临破产倒闭,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降低了存款人的风险,也就一定程度上能解决银行吸存资金难的问题。
(三)优化人力资源,增强优质服务。在人才方面,可通过国内培训和国外培训相结合、理论研修和实务培训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外引进相结合等方式和相对优厚的待遇来吸引优秀专业人才,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提供便捷、质优、价廉和全面的服务,加强服务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提升客户忠诚度。
(四)要解决市场经营中的营销问题,一要在明确市场定位的基础上细分市场,分类营销。二是完善营销体制,实行整体营销。在目标客户的选择上要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为主。
五、结束语
及时发现农村商业银行在经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合理的措施在农村商业银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防范和化解了金融风险,促进了农村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文章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提出了相应对策。
第五篇: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与建议(推荐)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与建议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日益显露,而银行的内部控制管理问题则是重要的原因。从一些商业银行的股价下跌,甚至是倒闭的情况,我们更加明白内部控制管理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农村商业银行也一样会存在内部控制管理的问题,内部控制管理作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旦出现管理失效,后果可谓不堪设想。所以不断加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对于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农村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对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论述,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分析;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已经更为重视内部控制管理问题。要更稳定地发展各项业务,要对存在的金融风险做好更全部的规避和应对措施,首先就要不断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虽然现在对于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构建力度已经在逐步加强,但是要得到更显著的成效,我们就要思考在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当中又涉及哪些方面的因素,然后我们该如何去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建设力度,这已经成为了农村商业银行十分重视并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的存在问题
1.重视发展效益,轻视内部管理制度。农村商业银行把追求利润效益作为发展的目标,而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要实现利润效益的最大化会与一些管理制度存在矛盾。在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因为点多面广和人员构成繁多的原因,对于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并未能够切实执行,但是利润效益却不会被忽视,所以内部管理方面就难免会存在薄弱的环节。可是这只是在追求短期效益,并未能够着眼于银行的长远发展效益。
2.重视业务发展轻视业务管理。农村商业银行要抢占金融市场更多份额,就要不断发展新的业务,但是新业务所相应的制度却未能够同时和新业务同时出台,这就导致新业务的操作过程存在漏洞,操作不得规范,而且检查的时候也难以检查到位。单纯地不断发展新业务并不能真正促进银行的发展运行,轻视业务管理,反而会令银行的发展受阻。
3.不重视对问题的整改。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速度加快,这无疑推动了业务的发展和内部改革,但是由于岗位分工模糊和人员数量有限,有的员工会投机取巧,不依照制度办事,有的员工发现问题也不汇报,久而久之存在的问题就会不断积累而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最后就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问题分析
1.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落后于业务的发展。首先是制度修订的问题,农村商业银行有不同的业务需要发展运行,但是未能及时对相关的制度进行修订,各岗位及其相应的职责未能明确,则就与实际的业务开展脱节。没有完善的业务操作流程和定岗定位定责的明确制度,就无法顺利开展各项业务,业务的操作流程也无法有序,操作性不强,执行性也随之降低,而风险却随之提高。另外对于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并将制度补充完善,否则银行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落后于银行业务的发展,也就意味着银行无法得到真正的发展。
2.管理机制不完善,没有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要做好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先要有完善的治理机制,这有助于决策、管理和监督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否则会影响银行管理和业务的开展。没有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员工甚至管理层都容易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为了个人的任务而罔顾操作流程和制度,从而损害银行的利益
3.对内部组织结构缺乏有效的统筹和协调。在目标实施的过程应该将长期和短期的目标互相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对内部组织结构有效地统筹起来,让各部门相互协调发展,不能因为短期目标发展而影响了长期目标的发展。如各部门之间不能统筹协调好,部门之间就会缺少沟通交流,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影响业务的开展运转。没有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就会忽视考虑业务开展不同环节之间的联系,这会影响内部控制管理和对风险的控制,也无法让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好风险防范措施,业务无法高效稳定运行,最终只会影响银行的长远发展。
三、加强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的具体建议
1.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不同的业务,操作流程也不相同,在运行管理上应该要从业务开展的可操作性为出发点进行全面的考虑,而且考虑也要注重侧重点,这样才能使得运行管理制度能够灵活运用在不同的业务操作管理上。操作流程会影响效率,而如何控制管理才能够使操作流程达到最好的效果,则要求运行管理制度的科学化。银行业务涉及金钱利益,每个流程都有相应的特定的程序与权限,这些都要通过文件等形式加以签字落实以明确业务开展是按序有效的。不同的员工都应该清楚明确向哪位领导汇报业务情况和反应业务问题,如若业务流程设计不科学,运行管理制度不合理,就会出现操作环节重复,流程复杂烦乱,遇到问题不清楚该向哪位领导汇报。同时我们能够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来提高程序审批的效率,这样的管理制度提高银行处理业务事务的效率和水平。所以农村商业银行的运行管理制度要科学合理,这样才能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有助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提高管理质量,促使银行各方面业务得到上升发展。
2.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内部控制管理除了上级对下属的控制管理之外,还包括员工对自身的控制管理。农村商业银行要建立健全的的激励机制,用绩效考核来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首先就要奖罚分明,对于业务突出的员工和部门就加以奖励,一方面这样能够让员工增添成就感之外,他们还会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荣誉而在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这能够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管理的执行力,同时对于个人的工作行为也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另外对于未被加以奖励的员工有一定的激发作用,感染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积极进取,争取得到嘉奖。因为要奖罚分明、权责一致,所以当员工失职犯错的时候要追究其相应的责任,对于银行来说,违规操作是最严令禁止的行为,违规必定要追究责任。只有公平公正,才能让内部控住管理到位,员工才会严以律己。同时我们还要把内部控制管理作为考核的其中一方面,这样能够促进员工之间的相互监督,也能够更好地提升他们对内部控制管理的执行力,从而有效地加强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管理。
3.建立权威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要加强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建立权威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是必不可少的,这主要针对分行内部的审计,直接对接总行,并对其负责。内部审计部门要对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也要给予评价和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所以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是独立而权威的,并且能够根据自身的职能权限对所负责的银行进行奖罚。为求公正,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无论是在银行营运管理还是风险控制管理都要有一定的水平,当然还少不了财务会计方面的人才。建立了权威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在此部门的监管下,各分行就会把各项工作做得更仔细,无论在业务拓展和流程操作,还是部门管理方面。这对于加强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有相当好有效的促进作用。
农村商业银行要得到长期的稳定经营和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内部控制管理在当中的基础作用,这是根基,同时却又是必不可少的稳定性基础。内部控制管理占据着银行发展的核心位置,展示的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即使业务有更多元化的发展,内部控制管理建设工作没有做好,农村商业银行也无法得到生存发展。所以农村商业银行必须注重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要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管理的力度,还要提升管理水平。除了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还要重视人的能动性作用,激励鼓励员工做好自身的监督管理,员工之间和各部门之间也要相互管理,共同促进提升银行的内部控制管理。如今金融市场还在不断变化发展,不同银行之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各大银行都不断拓展新业务。农村商业银行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定地发展各项业务,对存在的金融风险做好规避和应对措施,就要不断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并且在今后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从实际发展情况出发,不断改革完善,从而得到更稳定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媚.宁乡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改进研究[D].湖南大学,2014.[2]周慧琳.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7.[3]陈杰.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D].贵州大学,2008.[4]张吉周.瑞昌市农商行内部控制研究[D].长江大学,2013.[5]宁敏.农行湖南省分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1.[6]王爽华.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研究[D].河北大学,2013.[7]辜保红.四川农行内部控制体系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8.[8]于洪波.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操作风险及合规风险管理的关系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4,30:121-122.[9]杨亦民,刘文丽,李明贤.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南省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09,11:60-68.[10]刘平华.加强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途径[J].当代经济,2014,2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