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伟岸
源于精神
医生在人们心中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形象?是攻克医疗难题,学术贡献卓绝的专家学者?是无惧生死,奋斗在救灾防疫一线的白衣天使?还是穿梭于诊室病房,不苟言笑甚至让人心生畏惧的生死判官?或许在每个人心中,医生的形象各不相同,在xx,有这样一位社区医生,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凭着过硬的医术和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赢得了患者和周边居民的信赖,她小小的诊室里,从没有争吵的火药味儿,常有的是彼此关怀的话语和叮咛,她就是xx,一名扎根基层,心怀百姓,被患者居民当做自家人的社区医生。
xx卫生服务中心里,一间只有十几平米的诊室就是xx工作的地方。作为一名社区医生,从医20年,xx在这里接治的患者不计其数,接诊、问诊、开药,周而复始,平淡无奇。而她又有着不平凡的成绩:天津市卫生行业第一届、第二届人民满意的好医生,天津市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市级“五一”劳动奖章、市级“三八”红旗标兵,2012年天津市第十次党代会党代表,2014年天津市十佳医生、全国“群众满意的社区医生”……这些荣誉的取得,源自她对患者的真诚与关爱,源自她在平凡的工作背后那份不平凡的坚持与热忱:20多年来,7千多个日日夜夜,无论是大雪纷飞的严冬,还是烈日炎炎的盛夏,只要社区居民的求助电话一响,她便会出现在患者身边,是名副其实的“社区健康卫士”。
一、孜孜不倦,在医学道路上砥砺前行。
在xx的行医生涯中,永远伴随着学习。为了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需求,更好地履行社区医生的职责,从成为医生的那天起,她坚持边工作边学习,再忙再累从没有间断。xx给自己制定了这样一份学习标准:在岗时要抽空学,要做到眼勤口勤手勤,用心用脑记过每一例患者的情况,能够举一反三。下班后要集中学,要定期阅读前沿资料,不断从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并将所学所思运用到实践当中。在医疗体系深度融合的机遇面前,xx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利用到三甲医院进修的机会,向同行求学取经。在持之不懈的努力下,xx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自学通过了本科考试和副主任医师考核,还先后在国家级核心和专业期刊上发表了六篇论文、三篇综述,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快速提升。
xx不仅勤于学,更笃于思。社区内有一位姓邵的女患者被眩晕病困扰多年,曾四处求医问药,先后去过多家三甲医院检查治疗,病情却没有丝毫起色。xx接诊后,凭借多年的从医经验,通过详细询问病史,逐项仔细检查,对比分析病症,认为该患者有“耳石异位症”的可能,尝试用物理疗法为其治疗,很快就缓解了患者的病情。“没花钱、没用药,就把我这么多年的疑难病解决了。”社区居民王大爷几次因为咳嗽来找xx开药,在细心观察、诊断老人的身体情况后,xx坚持让老人做进一步检查,听到老人的儿女不在身边没人陪伴,她主动提出陪老人一起检查,经过检查,王大爷被确诊为肺癌,是xx的坚持和准确的判断,帮助老人接受到准确的救治。多年来,患者道出的一声声感谢,家属送来的一面面锦旗,不仅是对xx医术的肯定,更是对一名医生医德大爱的赞誉。用居民们的话说:“杨大夫说的,得信,杨大夫的方子,准行!
二、体贴入微,患者是她心中的一切。
由于一心扑在患者身上,xx有了一群忠实的患者“粉丝”。每个初诊日,杨树伟的诊室内外都会排满前来看病开药的病人。他们大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其中还有不少是慕名从全市各区赶来的。为了尽可能多的接诊病人,一天下来,xx几乎没有喝水、上厕所的时间,吃饭更是谈不上。多年的高强度工作和饮食不规律,使xx患上了巴瑞特食管,患上这种病的人只要说话时间稍长食管就会出现疼痛感。谁也不知道,在面对患者的时候,在一句句耐心解答、一声声关切叮嘱的背后,xx是怎样忍受疼痛,咬牙坚持的,人们听到的永远是亲切温柔的询问,看到的永远是她灿烂的笑容。慢慢的,一些居民得知了她的病情,大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见她忙得顾不上吃中午饭,悄悄为她送来午饭;见她晚上接不了孩子,主动帮她去接;听她说话声音哑了,悄悄给她送来梨汤;更有的患者不换房、不搬家,只因为离不开这位居民健康的保护神。就像对自己的家人一样,忍不住的关心,止不住的惦记。
xx的生活几乎就是工作,她的爱好也是工作。她常说:“居民需要我,就说明大家信任我,这就是我的价值”。去年冬天的一个深夜,人们都已熟睡。此时,杨树伟家传来了一阵急切的敲门声。社区居民张阿姨和老伴儿是xx的老患者,前不久,老两口曾找过xx咨询心脑血管的问题,没想到没过几天,张阿姨的老伴儿突然深夜发病,四肢无力,不能动弹。情急之下,张阿姨按照地址找到了xx的家寻求帮助。夜已深,患者的情况未知,随时可能出现危情,此时帮忙会不会粘上麻烦事?还是打120吧,xx的爱人试图劝说着,但xx打消了爱人的疑虑,因为她相信只有信任才会让别人在危难时想到自己,而她不能辜负这份信任。xx的引导帮助,为老人争取了更多的救助时间,当看到老伴儿体征趋于平稳,张阿姨哭着跪倒在xx面前,此刻,一切感谢的话语都化作一个深深的拥抱,让这个寒冷的夜不冷。
熟悉xx的人都知道她有一部永不关机的电话。十年前,为了方便患者联系,她自己开通了一部专用电话,将号码印在自己的接诊单上,只要有需要,居民可以随时打电话向她咨询。自从有了这部电话,原本一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间变成了24小时。一些患者深夜感到不适给xx打来电话,xx都会披上外套,立即提起出诊箱,赶往患者家中。患者经常会问上一句:杨大夫,我是家住xx的吴阿姨,您还记得吗?xx总能在第一时间回复:记得、记得,我这就赶过去。精湛的医术,贴心的服务,认可她的人越来越多,她的电话也越来越忙,休息于她而言似乎成为了奢侈,但她从未有过怨言,相反,她觉得这样的生活充实、扎实。
很多患者都羡慕xx的家人,他们设想如果自己有这样一个体贴入微的家人该多好。但事实上家人是xx永久的亏欠。接送女儿上学,她无暇顾及,甚至连陪家人多聊一聊天都成了一种奢望。xx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几年前患了直肠癌,因为工作,母亲住院期间,她为自己没有更多的去照顾而深感愧疚。作为女儿、妻子和母亲,用她的话说,可能并不称职。但家人给予她的理解与支持,成为她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坚强后盾。
杨树伟岸,源于它奋力拼搏的斗志;杨树伟岸,源于它饱经风霜的历练,杨树伟岸,源于它坚守着自己平凡的信仰……杨树伟岸,源于她的精神。这就是xx,一位平凡而倍受尊敬的社区医务工作者。她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将无限的爱心奉献给社区居民,用无悔的青春回报社会,实现着自己一个医务工作者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