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基地+贫困户”
跑出脱贫加速度
以群合村黑斑蛙基地为例探索**镇产业扶贫模式
群合村位于**镇最西端,**镇10km,辖4个村民小组,共156户785人,常驻人口420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107人。全村耕地面积2800余亩,其中水田有1700亩、白田500亩,鱼池600亩。因其地势低洼,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经济条件落后,被该镇列为五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在**镇始终坚持“以产业扶贫为核心”的理念下,驻群合村的市档案局、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市农村财政管理局联合村两委,因村制宜,科学谋划,不断探索“产业+基地+贫困户”模式,发展超两千亩的全国最大绿稻黑斑蛙养殖等4个产业基地,与28户40余名贫困户签订固定劳务合同,通过土地流转、吸纳贫困户打工就业和入股分红等多种模式,带动户增收,促进村出列,跑出脱贫“加速度”。
一、选好“产业+基地+贫困户”模式,明确三个“确立”
想让农民富起来,传统的靠天吃饭已不合时宜,要转变思想,充分认识“产业+基地+贫困户”实现“一把钥匙开三把锁”的功能。
1、确立脱贫攻坚新路子。习总书记指出的,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脱贫至关重要。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依托,是其他扶贫措施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只有发展产业,把脱贫与致富相结合,通过流转土地、基地打工和入股分红等多种形式,把贫困户“绑”在产业链上,才能变“输血”为“造血”,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2、确立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新路径。贫困村多为集体经济空壳村,必须找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精准脱贫的结合点。“产业+基地+贫困户”模式,通过流转土地,村级每亩年收入200元,集体经济迅速增长,有效破解贫困地区村级组织能力建设的内生型财力保障问题、村级组织与群众个体之间的“纽带”问题,有力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
3、确立乡村振兴新的发力点。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书记强调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要求,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基本。围绕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设施改善,组织建设,人才引进,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二、做好“产业+基地+贫困户”模式,聚焦三个“坚持”
要引导贫困户流转土地,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产业基地,需在思想上、规划上、措施上做到三个“坚持”。
1、坚持与时俱进,转变思想提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通过学习现代产业知识,转变陈旧思想观念,充分认识“产业+基地+贫困户”模式“一把钥匙开三把锁”的重大功能。过去的群合村,把种植传统大宗作物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但传统作物对引导贫困户脱贫并无明显成效。**镇党委和群合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吸取周边市县经验,多次到外地参观学习,认为只有转变观念,理清产业发展思路,调整土地结构,从种植传统大宗作物转变成特种产业养殖上来,才能帮助群合村走出一条致富的道路。思想认识的转变,使群合村从一个贫穷落后村一跃成为一个小康村、亮点村的起点。正是在这种思潮的引领下,**镇目前已流转土地4.1万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92个,其中超千亩的有12家、超300亩的有73家。各类新主体的出现,新产业的发展,为**注入强大的活力。
2、坚持规划先行,因村制宜谋产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认真研究、群策群力,树立产业总规引领、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群合村绿稻特种黑斑蛙养殖和钢结构水蛭养殖,就是结合当地土质、水源及田多人少的现状,通多多次与村民探讨研究总结出来的两条特种养殖路。绿稻特种蛙作为一项在周边市县已成功试验项目,在**镇的大力支持下,群合村于2016年建起了绿稻黑斑蛙养殖合作社,采取绿色、无公害、生态养殖模式,品种优良,基地面积由最初的400亩扩规到现在的1800亩,共吸引投资5000万元,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现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稻蛙共育基地”,去年销售突破5个亿,亩均收入近2万元,村庄面貌和村民日子都有了质的飞跃。群合是**“靠水吃水”的一个缩影,是土地流转的一个样板。该镇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农户7161户,人口2.7万人,面积为13.97万亩,户平19.5亩,人平5.1亩。结合地广人稀、地理环境等实际情况,**通过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共流转4.1万亩土地,发展各类产业基地,主打产业有虾蟹、稻蛙等共育产业,黄颡鱼、桂鱼、丁桂鱼等专养产业,河豚、鮰鱼等养殖产业,大棚桃树、大棚樱桃、大棚梨树、大棚西瓜等大棚种植产业,富硒再生稻、蛙稻等优质水稻种植产业。
3、坚持村民主体,多措并举促增收。激发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是实现长久脱贫的关键。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贫困群众明白自己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是直接受益者,更是主要参与者,不断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活土地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黑斑蛙养殖基地尚未成型时,群合村的土地流转进程并不顺利,经常会面临部分种田大户阻挠及农户私自流转等问题,村支部书记通过逐户上门,宣传动员,号召群众摆脱等靠要思想,通过土地流转、打工就业和入股分红等多种模式脱贫致富,激发农户内生动力。目前,基地流转土地1800亩,流转贫困户土地160亩,农户年亩收入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00元,不仅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增收,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户均增收6000元/年,累计流转增收12.8万元;通过到产业基地务工,每月工资性收入2500元,一年能保证工作8个月以上,贫困户累计务工增收80万元。**镇也在去年流转2.6万亩、集体收入增加200余万元、15个村集体收入超5万元的基础上,今年新增流转1.5万亩,收入再增150余万元,全面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该镇19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700户贫困户6000余亩土地,贫困户累计流转增收360万元,带动600余户贫困户务工增收,预计全年累计务工增收2000万元。贫困户既收土地租金、又得打工薪金,户均年增收3万余元。
三、做强“产业+基地+贫困户”模式,突出三个“强化”
想让“产业+基地+贫困户”模式做优做强,我们在培育新主体、发展新产业的实践中,体会到必须从强化规划引领、强化融合兴农和强化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坚持全面调研,以组、户、人、房、耕地、宅基地为线索,摸清家底、了解现状,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约束性、指导性、操作性。坚持多规合一,加强产业规划与村庄规划、环境规划、设施规划的统筹管理和融合衔接,树立产业总规引领、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
二是强化融合兴农。推进产业融合,鼓励新型主体走融合兴农之路,深度挖掘农村的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注重“梳妆打扮”和品牌营销,推动“文化+”“旅游+”“互联网+”“电商+”现代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推进链条延伸,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不断探索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方式方法,不断完善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树立“全产业链”谋篇布局思路。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带头人,通过配强班子、夯实作风,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切实提高村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真诚吸引有心人,深入开展“头雁工程”、“回归工程”、“三乡工程”,吸引“田秀才”“土专家”等乡土人才回归,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富裕一乡农村。精挑细选新农人,新主体也是新农民,要加大培训力度,开拓思路眼界,培养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产业发展工作队伍,负责产业规划、技术引进、土地流转、矛盾协调、配套建设,发挥好连接主体和农民的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