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学课堂中的探究性教学浅议及案例分析——许多
化学课堂中的探究性教学浅议及案例分析
许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高中教育部分提出:要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由此可见,我国正在不断的尝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求我们在对学生知识传授的基础上进行学科素养的培养。传统的教育模式重教轻学,学生被动学习,效率低、能力差,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脱节现象比较严重。要改善这个局面,我们教师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在教学中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发现、体验和学习,从中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与判断,从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性教学法在其中应用颇为广泛。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以及学习方式,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要求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和假设,然后制定计划,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作出解释与结论,再通过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获取正确的结论。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会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也从中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所以,探究性教学可以使同学们在探究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科学素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探究性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1、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具有独立的自主意识,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将知识转变为能力,并运用到实践活动中。既然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实践得到结果,教师就没有必要把结果直接教给学生,而是应该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重视学习的过程性:世界上本没有真理,真理是人们在不断研究与总结中形成的。学习知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在探究过程中才能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创造力。过程教育比结果教育更重要是探究性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标志。
3、加强学习的实践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自实践,自己通过科学探究获得所要学习的知识。这个过程中既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也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还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在探究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产生与现有结论不一样的观点,他们会想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创新意识往往就是在这种无形的过程中形成的。探究性教学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增强师生的合作性: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而不是知识的给予者。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形成互助合作的新型关系。
以下介绍探究性教学案例一则:
【引入】生活中充满了形形色色的电池。大到火箭、飞船,小到手机,手表,都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电池。其实,这些电池都是用原电池的原理制成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原电池?他是怎样工作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原电池的原理。
【教师指导】介绍实验桌上的物品,指导学生做以下三个实验: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3.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要求同学认真观察现象,并思考原因。【学生活动】完成实验并观察现象,经过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1.锌片上有气泡,因为锌能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2.铜片上没有气泡,因为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3.铜片上有气泡。
【教师引导】铜片上的气体是怎么产生的?
【学生活动】经过小组讨论,同学们问题的的焦点在于:1、铜片上的气体是什么? 2、氢离子转变为氢气所需的电子从何而来?
【教师引导】铜片上产生的是氢气,是氢离子得电子产生的。【学生活动】经过小组讨论,有的同学认为:电子应是铜失去的,因为气泡是在铜片上产生的。有的同学认为:电子应是锌失去的,因为锌比铜活泼,易失去电子。
有的同学认为:电子是锌片失去的,那氢离子为什么不直接在锌片上得电子,而要到铜片上得电子呢?
【教师引导】电子究竟是锌片还是铜片失去的,我们可以用实验来证明。那么,如何通过实验来证明锌片上的电子是否通过导线转移到了铜片上?
【学生活动】经过讨论,同学们可以得出结论:在铜片和锌片中间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检测有无电流通过小组实验。而后进行小组实验并且讨论,得出结论:电流计指针偏转 说明有电流流过,导线中有电子流过,进而说明氢离子得的电子是锌片失去的,通过导线传递到铜片上的。
【教师引导】由于锌片失去电子后产生锌离子,锌片的周围有许多来不及扩散到溶液中去的锌离子,对氢离子有排斥作用,使氢离子很难在锌片上直接得到电子。
【学生小结】锌片:较活泼,电子流出,发生氧化反应 Zn - 2e-=Zn 2+ 铜片:较不活泼,电子流入,发生还原反应 2H + +2e=Zn 2+(氧化反应)正极:电子流入,较不活泼,(铜片): 2H + +2e-=H 2 ↑(还原反应)【教师引导】原电池的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那么构成原电池要有哪些条件呢?请用实验验证学案习题中哪些装置构成原电池?据此对比分析,讨论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学生活动】实验并观察现象,小组讨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甲:从 A、B 不构成原电池可知,构成原电池必须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 作电极。从 F、G 不构成原电池可知,要组成原电池还必须构成闭合回路
乙: H 也构成原电池,是因为水果呈酸性,说明构成原电池需酸溶液。丙: D 也能构成原电池,说明构成原电池不一定要酸溶液,也可以是盐溶液,结合 E 可知,构成原电池电极材料必须与电解质溶液接触。
丁:从 C 可知,电极材料也可以是象石墨这样能导电的非金属。
【学生小结】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极相连形成闭合回路
【教师追问】假如把上述 C 装置的电极改为 Cu 和 Ag,能组成原电池吗? 【学生回答】不能,要构成原电池,负极和电解质溶液之间必须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教师引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有关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形成条件,同学们想不想试试自己来设计一个原电池呢?(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水果电池的材料拿出来指导学生设计水果电池)
【学生活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跃跃欲试,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用各种水果设计成原电池,并相互交流成果。
本案例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既符合化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的发展特点,实验事实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本课以实验事实设疑,又以实验事实释疑,让学生从直观、生动的实验中发现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分析,再通过实验验证分析的结果。这样得出的结论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牢固掌握。
从学生处反馈的效果看:大部分同学认为这节课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学生全面参与,感受到自己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究者。这样的课较充分满足了他们动手实验的欲望。学习效果好,知识结论是自己探究中得到,影响深刻。有些学生发出感叹说“原来学习也能学得如此快乐”,“这堂课让我对化学的学习更感兴趣了”,“老师这样的课要多上些,我们很喜欢”。而且从他们后期的考试中也体现出这块知识掌握得较扎实。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高一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并且具备了初步的探索能力。在思维发展的层次上,学生的形象思维已充分发展,抽象思维也正在迅速发展之中。实验探究是让学生在具体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有利于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启发”,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当学生的思考和探索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启发、提示、点拨,以帮助学生顺利地开展实验探索活动,既不是灌输也不能放任自流。
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肯定发现了不少新问题,心里有很多想法,其中不乏正确的和错误的、常规的和富于创新的想法。因此要让学生把他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既能丰富学生对原理和正确结论的多角度的认识,也是对学生探究精神的一种肯定和保护。
总之,在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中实施探究性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尝试。教育是根本,人才是关键。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既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智慧与创造力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创造性人才的竞争。可以预见,以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创新思维、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为重要特征的探究性教学将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在中学化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必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挥起到主要作用。
第二篇:化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案例范文
化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案例
探究性学习是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的课型模式。探究性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体验学做科学的过程。
案例一:一类有机物燃烧计算题型解法的探究
题1 某有机物的蒸气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反应消耗的O2和生成的CO2均为原有机物蒸气体积的2倍(同温同压)。该有机物的分子式___________,它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解法探究:由原子守恒可知:1mol有机物+2molO2→2molCO2+?H2O 所以1mol有机物中必含2摩C,又由于CO2中的氧原子数量与供氧相等,则说明有机物中H元素燃烧时不耗O2,所以分子通式可写为:C2(H2O)X,讨论X的值,再结合中学阶段以学过的几类有机物,所以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2H4O2,结构简式为:CH3COOH或HCOOCH3
探究演变:
题2 某有机物充分燃烧时,耗O2为2体积,同时生成2体积CO2,(同温同压下)则该有机物可能为________ 题3 某有机物充分燃烧时,耗O2为1体积,同时生成2体积CO2,(同温同压下)则该有机物可能为________ 题4 某有机物充分燃烧时,耗O2为3体积,同时生成2体积CO2,(同温同压下)则该有机物可能为________ 题5 某含C、H、O有机物充分燃烧时,耗O2与生成CO2的体积之比为3:4,则这些有机物中,式量最小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某两种C原子数相同的上述有机物,若它们的式量分别为a和b(a<b)则b-a必定为________(数字)的整数倍。
解法探究:
题2:没有确切的体积值,则可先假定为1体积有机物,则同第一题,得出分子通式为C2(H2O)X,再讨论:若2体积时则为C1(H2O)X,0.5体积时为C4(H2O)X,若为任意体积时则为Cn(H2O)m,此为任意通式。结果可为:甲醛CH2O、乙酸C2H4O2、甲酸甲酯C2H4O2。
题3:耗O2为1体积时,1mol有机物+1molO2→2molCO2+?H2O 由原子守恒知有机物中含2摩C,生成物CO2中含4摩O原子,而供氧为2摩O原子,说明1摩有机物中有2摩O原子,所以分子通式可写为C2O2(H2O)m,再推广为任意体积的有机物,则通式为(CO)n(H2O)m
题4:耗O2为3体积时,1mol有机物+3molO2→2molCO2+?molH2O 由原子守恒知有机物中含2摩C,生成物CO2中含4摩O原子,而供氧为6摩O原子,说明1摩有机物中有4摩H原子燃烧时耗2摩O原子,所以分子通式为C2H4(H2O)m,推广为任意体积,则为(CH2)n(H2O)m
题5: 耗O2与生成CO2的体积比为3:4,分析时按3体积O2与4体积CO2即可,写为 1摩有机物+3摩O2→4CO2+?H2O 同理得通式为C4O2(H2O)m 再推广为任意体积的分子通式为(C2O)n(H2O)m。所以答案为:(1)C2H2O2 乙二醛(2)18 探究成果总结:
(1)若有确定的体积时,则按确定体积推通式;
(2)若无确定的体积时,则先按1体积有机物推通式,再推广为任意体积的分子通式。规律总结:此类题以生成CO2与给定耗O2关系,则以C为准进行推断讨论,结论为:(1)当耗O2:生成CO2=1:1时,分子通式为Cn(H2O)m
(2)当耗O2:生成CO2<1:1时,分子通式为(CaOb)n(H2O)m(a、b为最简整数)。(3)当耗O2:生成CO2>1:1时,分子通式为(CaHb)n(H2O)m(a、b为最简整数)。
探究成果变式发散:若题目中给定为耗O2与生成H2O时,则以H原子为准进行讨论,通式在Hn(CO2)m的基础上变化。
通过以上过程的探究,给学生的启迪是对问题要进行探究发现,追本求源,发现本质,再度创新。长期训练学生不盲从于书本,老师和权威,敢于超越常规,敢于想象,对同一个问题多层次、多角度、全方面地探究,学生的创新火花才能被不断地激发出来,学生才能“自主创新、学会探究性学习、学会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有效学习方法,其目标: 1.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特别强调自主参与。2.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篇:探究性教学教学案例
探究性教学案例
1、请大家用课桌上的长方体学具与非长方体学具进行对照,从面、棱、顶点三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并把研究的结果记录下来。
2、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研讨。教师巡回指导。
3、全班学生共同进行研讨:
大家研讨得挺好,现在来汇报你的研究收获。(你认为有几个特征就说几个特征,老师帮你记录。)谁愿意先汇报?(学生举起学具汇报研究所得,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并进行点拨,规范表述语言,特别是数“面”、数“棱”的方法,即“相对的面”、“相对的棱”的认识指导要到位。)
1、整理获取的结论,使之条理化:
⑴你能把长方体的这些特征有条理地整理一下吗?(结合板书,学生可以从数量、形状、大小和长短几方面整理;也可从面、棱、顶点三方面整理。)⑵到底长方体的特征有几点?是否都重要呢?我们看看书上是怎样概括的?(通过看书,使学生明晰——长方体的特征就是三点:①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②相对的面完全相同;③相对的棱长度相等。)⑶师:这就是长方体的三个重要特征,也就是识别一个形体是不是长方体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2、辨析比较,抓住本质:
⑴现在,你能说说这两个学具(指长方体模型与非长方体模型)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为什么它是长方体?而它却不是呢?
⑵师: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长方体的三个特征中最本质的是“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⑶我们前面列举实例中的电视、冰箱等物体的形状都是在长方体形状基础上 的艺术加工。
3、建立表象:
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特征?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4、识图:
⑴把一个长方体放在桌面上,你最多能看到了哪几个面? ⑵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图略)。
5、认识长、宽
第四篇:探究性教学案例
探究性教学案例——《草船借箭》
设计理念
探究性教学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当前还处在一个探讨、摸索的过程之中。就内容而言,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在小学,探究性教学已不再是能否开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开展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广阔空间。小学语文教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本身就有无穷无尽的研究课题。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应重视以下几点:
一、突出语文的特点。不管采用什么方式,研究什么课题,其主要目的还是学习语文。要突出语文特点,强化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这是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根本目标,切不可主次颠倒、本末倒置。
二、强调研究性特点。要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不能成为变相的“接受性学习”。注意探究性学习与课堂上有效的接受性学习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探究性学习中要孕育学生的课题意识,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习惯。
三、关注学生特点。既要相信学生思维的敏捷、探索问题的热忱、想象的丰富,又要考虑到小学生社会活动能力不强、处理实际问题缺乏经验、思想单纯的实际情况,因而活动范围宜集中,活动的组织亦应得到有效控制,教师要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全过程。选择的研究性课题切入口也宜小不宜大。
四、体现形成性评价的特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是整个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重在学习过程而不只是研究的结果,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只是掌握知识的数量。
五、探究性教学的开展,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不受一般课堂教学时空的限制,充分顺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根据段意给课文分段,能理解“神机妙算”。
二、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知道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重点研究诸葛亮如何看穿周瑜的险恶用心,了解鲁肃的忠诚厚道、言而有信,利用曹操多疑的弱点,巧妙安排,成功借箭。
三、研究《三国演义》与《三十六计》的关系,激发学生对文学和军事学的兴趣,初步体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和过程。
教学过程
组织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1.收集《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等书籍。
2.准备《三国演义》原著、少儿读物等。
3.制作本课多媒体课件。
4.布置学生预习课文。5.编制评价表。
6.收看《三国演义》影视片
7.阅读《三国演义》《三十六计》等书籍。8.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
9.大概了解《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知道《草船借箭》的前后经过。
10.初步了解课文,初步掌握生字词。通过阅读、预习等引起学习兴趣,做好知识储备。
第一课时 导入
新课
1.质疑:《三国演义》中,周瑜临死前说了什么话?为什么这样说?
2.审题:研究“借”。3.播放课文录像。
观看录像,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知道《草船借箭》的故事梗概。引起学习兴趣。由疑激趣,通过录像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检查预习情况
1.组织学生汇报:预习中学会了什么?
2.了解还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
提出研究课题
组织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值得研究的课题。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基础、水平,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引导提出探究性学习课题。课题源于学生,源于课本。
第二课时
重点研究“神机妙算”
1.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相机提出探究性学习课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2.引导学生初步讨论。
3.根据学生要求,选择学习伙伴,分在个研究小组,重点研究“识人心”,并以此对全文展开研究。
4.讨论研究计划,制订研究内容、方法、形式,提供交流及评价方法。5.组织学生分组研究,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研 究 6.组织全班交流。
讨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分为三个学习小组:A组研究诸葛亮对周瑜;B组研究诸葛亮对鲁肃;C组研究诸葛亮对曹操。(也可独立研究)
根据研究提纲分组研究: 1)诸葛亮算到了什么?
2)诸葛亮采用了什么计策?为什么要这样做?
3)说明了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4.以课文为依托,组内交流、讨论,推选代表发言。5.全班交流,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能知道诸葛亮知天文、识地理、懂人心,所以能神机妙算。
能进一步研究出诸葛亮能看透周瑜笑里藏刀、借刀杀人、心胸狭窄,而他则顾全大局、胸有成竹、将计就计;了解鲁肃真诚厚道、言而有信,而知人善用;最后利用曹操多疑的弱点,利用天时、地利而一举成功。
通过探究性阅读,初步体验探究性的全过程,感受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在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注意评价机制,做好调控。
第三课时
研究表演课本剧
1.引导学生研究如何才能表演好课本剧。
2.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言行。
3.让学生给课文录像配音。
4.组织学生分组表演。
5.在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评价。分组讨论如何表演好课本剧。
2.深入理解文中“希望”“谢谢”“果然”轻易出动“等词语的意思。3.按组分好角色,先进行配音练习,再按角色表演。
深入理解课文,把握人物特点。
能较好地表演人物。按照表演的要求研究课文。
唤起学生的研究意识,体验探究性学习。
课内扩展研究
1.相机提出课题:《草船借箭》与《三十六计》。组织学生研究、交流、评价。
2.提供评价表。
3.引导学生逐步归纳总结。4.师生评价。
在个人研究基础上分组进行探究性学习。
按照评价表研究,撰写小论文。
小组推荐交流。变换角度对课文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能归纳出本课所运用的计策:如诸葛亮的瞒天过海、无中生有等。
进一步作探究性学习,使学习可持续性发展。
课后延伸研究
引导学生探究《三国演义》与《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之间的关系。
课后深入研究《三国演义》原著,与《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对照研读。
能运用课内所学,深入开展探究性学习。
进一步作探究性学习,使学习可持续性发展。
第五篇:简要描述并分析探究性案例
曾几次观看《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真是精彩纷呈,每次观看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相比之下,自己真有点才疏学浅了。在此,谈谈我所认为的精彩片段。
片段一:
创设了“配小棒”活动情境,开展了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活动,用两根小棒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出了问题“现有2根小棒,再配一根多长的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有几种配法?”,赵老师在对学生独立操作“配小棒”活动信息进行了有效筛选,让学生发现第三根小棒的取值范围在认识上存在有分歧,产生质疑,再对照之下总结结论。
片段二:
操作感悟。让学生动手画三角形,让学生去感悟三角形边的关系,在提供相关的数据检测学生那些数据能围成三角形,那些数据不能围成三角形。
总之,整个课堂得在关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学生独立思考与研讨,及时提取学生交流中的有效信息,抓住了预设外教学资源的生成。赵老师沿着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有效地将课前预设与生成的教学资源结合起来,使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价值在课堂的预设与生成上得以有效的体现。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教学片断
授课年级:三年级
授课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精彩片段:
师: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折出几分之一,并讲一讲你是怎么折出的,好吗?
生1:我把长方形纸折成两半,其中的一半就是二分之一。师:怎么折?像这样折行吗?(老师随意折,没有对折)
生1:不行,这样折出来大小不一样了。应该从正中间折,让其中的两边对齐。
师:从中间折,把它分成大小相等两份,这种折法叫做“对折”。你刚才折对了,但语言表述得不准确,老师相信以后你会回答好的。
生2:我把正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其中的一小块就是四分之一。(边说边演示)
师:你的回答精彩极了,你真是个善于倾听、善于表达的孩子。
自我评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掌握“对折”的折法,才能符合平均分的道理。我这样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探究几分之一。
授课人:岑巩县天星中心小学
邱承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