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特色鲜明的“导学一体、主体探究”式高效生态课堂纪实
百舸争流千帆竞 勇立潮头唱大风
——五中构建特色鲜明的“导学一体、主体探究”式高效生态课堂纪实 为了深入开展教育内涵提升工程,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把校本培训落到实处,不断提升教师新课程执行力,近年来五中一直把强力推动富有五中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实施“基于实践,聚焦课堂,中心辐射,四面开花”的工作思路,以“关注学生,聚焦课堂”为中心,不断“变革”“突围”旧的课堂理念,打破传统课堂空间格局,形成了富有五中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一体、主体探究”式的高效生态课堂。使五中成为全市素质教育改革中挺立潮头的改革先行者,五中的课改呈现出了风生水起之势,行者无疆之风!
一、风来正是扬帆时,化蛹成蝶舞翩跹
思路在千锤百炼的考问中,成功在千辛万苦的求索中。
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后一道程序。推进课程改革,用课改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不仅能够掌握升学的能力,更能掌握生存和生活的能力;不仅学业有成,更拥有健康的人格,是近年来五中一直坚持的办学方向。五中努力寻求这个最佳契合点的同时,也是在追求基础教育的最佳境界,用自己的行为回答着很多同类高中和基础教育领域共同面临的困惑。
2011年3月份,五中学习借鉴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掀起了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高潮,开创了学校高效课堂建设的新局面。2011年4月份,五中召开了首届教科研工作表彰大会,出台了《五中关于进一步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实施方案》,确定了教科研的总体目标、总体思路和核心课题,要求老师们立足课堂教学实践,“组组有课题,人人搞研究”,以教科研活动为促进手段,将课题研究贯穿于常规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学习、积累、研究、反思、总结,把零碎的东西系统化、杂乱的东西规律化、经验的东西理性化,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系统、教学模式,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开创了教育科研的新局面。
2011年10月份,学校出台了《五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及评价办法》,围绕着“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如何教,用多长时间教,如何评”对近三年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富有五中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所形成的策略与方法进行了全面地总结。学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导学案的编制、课堂教学过程、作业的设置与批改作出了明确要求。
2011年11-12月份,开展了全校性的教学技能大学赛活动。参赛选手严格 按照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三案一体的导学案模式,进行设计,导学案项目齐全,包括预习与检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反馈,当堂达标、巩固拓展(作业)、反思总结以及激励性话语。各项要求明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紧扣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导学案能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线路图,从而激发了大多数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此次大赛为我校导学案的撰写日益规范、形成特色提供了范本,注入了活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反复的摩课、听课、评课,激发了广大教师积极构建高效课堂的激情,思想的碰撞,智慧的凝聚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给养。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有努力就会有成效。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济南市教学示范学校、济南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等,还于2011年顺利通过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的复评。学校的内涵发展、优质发展、规模发展和特色发展,促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成绩逐年攀升,赢得了领导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丰硕的教育成果为五中人树立起了一份踏实的自豪感。
二、教海探航扬云帆,风光无限在课堂
课堂是为教育教学目的服务的,课堂的含义和价值也总是随教育理念的变化而变化,变化的课堂内涵必定带来变化的课堂实践。
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总结,富有五中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日益清晰,已经颇具特色,那就是“导学一体、主体探究”式高效生态课堂。它的基本内涵是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调整教与学的结构,真正做到教为学服务,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变教为导,变讲堂为学堂,老师由台前走向幕后,由师长变成学长,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以导学案为线路图,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辅助,以学习合作小组为载体,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生态,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合作探究,展示点评,反馈训练,总结达标。点燃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五中构建的特色鲜明的“导学一体、主体探究”式高效生态课堂是一种动态和谐的新型课堂模式,它从创设生态课堂环境入手,秉持民主、效率的管理观,以理解、交往,动态生成为目标,打造出基于知识课堂、能力课堂之上的课堂实践。努力创设一种生命发展的高效课堂生态,使师生的生命发展的可能性在充满生命关怀的和谐课堂氛围中自由地展开,在合作、对话、探究、反思的过程中整体地提升。“导学一体、主体探究” 式高效生态课堂的前提是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核心是主体探究,即在目标统领下,导与学的准确定位与有机融合,关键是学生的参与度与目标达成度,终极价值是高效。共分三步六环节,第一步课前准备,包括两个环节,环节
一、集体备课,个人备课,编制印发导学案,收缴批阅预习案;环节二、二次备课,优化导学方式,培训合作学习小组组长。第二步课堂教学,环节
三、立标、示标,总结评价学生预习学案完成情况,师生共同确立、确认学习目标,安排学习任务;环节
四、学标,优化教学生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多元互动,展示、点评,总结、升华;环节
五、达标,反馈训练,当堂检测,布置作业。第三步课后巩固,环节
六、完成课后训练案,及时收交批阅,扩大战果。
五中的高效课堂教学程序很完善,分预习课、展示和反馈三个阶段。上课后,老师先请同学们交流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学生可以朗读,可以互相讨论,完成得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在黑板上展示,下面的同学组组之间可以进行讨论。在这“另类”的课堂上,学生们敢问、敢说、敢走上讲台,敢下桌讨论,充溢着浓浓的群体参与、平等对话、共同探究的互学气息。在这里,老师由原来的主演变成了导演,学生由原来的观众则变成了主演。“导学一体、主体探究”式高效生态课堂,从解放学生思维入手,尊重学生的话语权,把认知和思想权交还给学生,在“开放”和“温暖”的话语环境中,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与生活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思维激烈碰撞,让观点充分表达,让个性完全释放,课堂生态因子充分活跃起来,实现学生们“兵教兵”、“兵练兵”,达到最后的“兵强兵”的自主学习目的。
让学生主宰课堂,并不意味着老师的负担减轻了。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同时,还要正确引导如何具备自学的能力,实际上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需要精心备课,并把自己的备课设想、目标、思路、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传给学生,然后学生在通过加工酝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进行展示。教师引导好学生开好头,要组织好学生学会预习,学会交流,学会展示;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很多家长向学校反映说:“最近孩子变了,看问题成熟了,爱说话了,表达方面有很大提高,有时候真不敢相信这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一句话:这孩子进步得让人吃惊!”学生更是这么跟老师说:“我们喜欢高效课堂,它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从我们和老师共同设置的问题出发,带着问题去学习,我们主动学习的地方多了,参与的地方多了,老师泛泛而讲的少了。全班同学都能参与进来,每一名 同学都能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在带着问题的学习中讨论、质疑,加深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奏响课程改革的进行曲,唱响素质教育奋进歌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要想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教学成绩持续、稳定、全面的增长离不开“三课”,即课程、课堂、课题。其中,课程是前提,是基础,课堂是核心,是关键,课题是源泉,是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开了五中教育教学改革的万树梨花,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了万紫千红的满园春色。封闭、僵化的教学模式已被取代,自主探究学习、多元互动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网络化学习等多种模式并存的富有五中特色的“导学一体、主体探究”式高效生态课堂模式已经蔚然长成。
回顾近年来的学校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五中的课堂教学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导学一体、主体探究”式高效生态课堂提倡学案,突出学生学习的中心地位,通过问题探究、学生参与、学法指导,完成知识转移和能力提升。学生是学案的执行者,围绕学案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之前指导了学习的目标,带着强烈的心理预期和问题有备而来,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思维与行动深入到课堂中去,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扮演的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的角色。“导学一体、主体探究”式高效生态课堂还要求老师成为导师。导师的意义使课堂上师生关系变成“导学”关系,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甚至生活。师生关系更加紧密,彻底改变传统课堂上师生之间审视和拷问的状态,在学习中起到引导、帮扶学生的作用。
由老师向导师的转变,使教师可能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各种需要的、到位的、温暖的服务,为学生学习与成长创设自由、和谐、快乐、尝试的生态体验场。导师关系使课堂上的线性交流成为网络模块式交流。传统课堂上的交流还仅限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定量式的、直线交流,课堂基本成为师生问答。“导学一体、主体探究”式高效生态课堂超越了线性交流,使课堂中每一个生态因子都保持畅通的交流渠道,形成的是网络模块式交流。主要表现为交流渠道自由畅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现无障碍沟通;交流形式的多层次,自我交流、合作交流、小组交流等随着学习任务的展开而自觉生成。
有了学生角色与教师角色的本位回归,“导学一体、主体探究”式高效生态课堂也改变课堂活动的样态。原来那种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学习的关系就变成了为解决共同的学习任务的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关系,于是就出现了 学习小组内部的“兵教兵、兵督兵、兵练兵、兵强兵、兵测兵”的学习状态,同学之间知识能力、学习习惯上的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得到充分体现,智慧共享、思维碰撞,营造了生生和谐的学习氛围。
“导学一体、主体探究”式高效生态课堂是智慧的实践,更是实践的智慧,生态课堂的实践者一定是课堂教学的研究者,他们把一堂课、一个学案、一个学生都作为课题来研究,使课堂的每一处地方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辉。2011年7月份,五中有16个课题通过了章丘市教科所的结题鉴定,有一个课题通过了济南市教科所的鉴定。10月份,学校成立了校级规划课题立项评审工作小组,对各级部、处室上交的93个课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认真细致的评定工作,经评审,有67个课题通过鉴定,准予立项,成为第三批校级规划课题。本次课题申报秉承学校“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教科研方略,做到了小切口、全方位、网络化、立体化,内容涉及到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情境的创设,探究点的设置、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教学叙事、教学反思、课堂观察、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以及落实学校精细化管理策略与手段的研究等方方面面,实现了常规教学与教科研的有机整合,有力推动了“导学一体、主体探究”式高效生态课堂模式的深入变革。
“在课改路上,我们曾有过茫然和动摇,但更多的是坚守和探索。我们深深体会到,课改必定会遇到很多新问题,所以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自乱阵脚,要稳打稳扎,先易后难,避重就轻,分阶段、有重点地去解决。近三年以来,我校高效课堂的构建、课题研究的方向是正确的,成绩是显著的,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只有在发展中来解决。我们的基本思路是,持之以恒,在细和实上做文章,在执行和落实上下功夫。”五中校长李永东深有体会地说。
学习的规律告诉我们:知识必须自我认识,能力必由自为生成,习惯必经自律内化,“导学一体、主体探究”式的高效生态课堂真正突出了学生“主体”,从而科学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引领五中的课堂走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动车”时代,唱出了素质教育的嘹亮声音。
第二篇:【高中化学特色教学】“问题式导学”课堂探究教学模式
“问题式导学”课堂探究教学模式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一、“问题式导学”课堂探究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2011年我校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在认真借鉴永威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县教育局提出的“以问导学,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策略,总结提升为“126精致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我针对我校高三学生化学课一轮复习的特点,结合学校提出的“126精致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对教学思路进行了一些反思和重构,设计了“问题式导学”课堂探究教学模式,以高效课堂教学为理念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问题式导学”课堂探究教学模式的内涵
一轮复习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高中必修课程以及两个选修模块课程的学习,对高中化学知识已经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在一轮复习中要做的一是构建知识体系,二是扎实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想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就要采用科学的复习策略、得当的复习方法。“问题式导学”课堂探究教学模式是根据考纲要求,将一个课题的知识巧妙的设计成若干个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解答问题将该专题的知识有机的串联起来,同时设置典型例题,让学生将总结出的知识点在典型题目中加以运用,不但总结了知识同时锻炼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三、“问题式导学”课堂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环节
首先设计制作预习学案,主要针对课本基础知识点,让学生对本课题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复习。
其次运用“问题式导学”理念设计课堂探究导学案。以下是我以《氮及其化合物》 这一课题为例介绍导学案中复习关于氨气的性质的问题设计:
问题一: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备了氧气和氨气两瓶气体,因急事离开后,忘了哪一瓶是氨气。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采取尽可能多的合理方法加以鉴别。
这只是看似与生活有联系的一个小问题,但是学生在回答该问题时需要大量的思考,将本课题中氨气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的化学性质知识都串联一遍,才能回答完整。该问题后又设置一道典型例题:
(1)图甲为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氨气,,胶头滴管及烧杯中盛有水,引发该喷泉实验的操作,产生喷泉的原理
。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A.HCl和H2O C.NH3和H2O B.O2和H2O D.CO2和NaOH溶液
(2)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办法,并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
①在图乙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A.Cu与稀盐酸
C.CaCO3与稀硫酸
B.NaHCO3与NaOH溶液 D.NH4HCO3与稀盐酸
。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
②比较图甲和图乙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图甲 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图乙 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填“增大”或“减小”)
这道典型题突出了氨气最重要的一条物理性质:极易溶于水,以及该性质的重要应用:喷泉实验。并对有关该实验的考察角度进行了全面展示:喷泉的产生原理;引发喷泉的操作;形成喷泉的条件;产生压强差的方法和原理。
学生完成该例题后,对于喷泉实验的考查方式已经有了一次全面的体验,不仅掌握了关于喷泉实验的相关知识,同时明确了有关喷泉实验的出题角度和题目类型。
将一个课题中的知识点用问题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并学会了应用,以此达到“精致高效课堂模式”的要求。
四、“问题式导学”课堂探究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和效果
我所设计的化学课堂“问题式导学”课堂探究教学模式主要针对高三一轮复习使用,针对我校的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我校是一所县级普通高中,生源全部来自农村,优等生的比例非常小,学生大多比较能吃苦,学习很用功,基础知识相对牢固,但是灵活应用能力欠缺。这种“问题式导学”课堂探究教学模式在一轮复习中的试用效果很好,帮助学生对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学会应用,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三篇:激活学生主体 构建高效课堂
激活学生主体 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眉县常兴镇中心小学“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
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在这百花争艳、万木争荣的五月时节,在这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伟大时期,我们常兴镇中心小学做为眉县“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市级实验校,迎来了宝鸡市对这一教改项目的检查验收。首先我谨代表全校一千余名师生,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是教育领域内一场革命。又是一次教育观念的彻底转变和教学方法的重大改革。如何适应课程改革,构建一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2009年10月,市教育局适时引进中央教科所韩立福教授的有效教学理论,在全市推广“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眉县教育局,教研室对我县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整体部署、分步实施,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突出了“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推广的工作重点,提出了“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内涵、提炼教育文化、提振教育精神”的要求,印发了《“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项目研究推广指导实施意见》,在小学层面确定了师资力量强,学生基础好的实验小学、东关小学及槐芽中心小学为率先试行教改项目的实验班。2011年3月又把这一教改实验推广至我校。本学期来我校以深化课堂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实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为目标,以更新教师理念、转变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按照“积极实施、稳步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在我校四至六年级推行“先学后导 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目前,我校四至六年级全部参与了这一教改实验,四(1)、五(1)、六(1)为实验引领班,其余七个班为跟进班,实验学科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综合、品德等八门学科,参与实验的学生为623名,实验教师有27名,分别占到学生总数的61.2%,教师总数的54%。全体实验教师在准确领会实验理念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思路、开辟实验途径、积极探索适合各自所任班级班情、所授学科学情的有效教学模式,着力构建高效课堂,同时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教育科研的校本化,学校管理的精细化,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现将我校有效教学教改实验工作从具体做法、初步成效,体会感悟,今后设想四个方面汇报如下:
一:具体工作
1、规范了实验管理,保证了实验的正常运作。
为确保教改项目的顺利进行,在承担实验之初,学校就成立了以王军伟校长为组长的教改项目领导小组和以刘爱爱为组长课题小组,明确了各自职责:领导小组负责工作安排、后勤保障及考核等指导等,课题小组负责具体实施、信息采集、资料整理等。
随后相继出台了《实验管理办法》《实验领导小组工作要求》《课题研究小组工作要求》《一把手负责制》《实验教师职责》《实验工作考评细责》等一系列的操作性很强的规章制度,落实了包抓实验班的领导小组成员及工作职责,对实验工作实施指导,支持和调研等,使实验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同时学校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各实验教师结合眉县教学研究室提出的“三四四 ”课堂教学模式及业己形成的生态创生教育成果与自己的教学风格,根据学校实验方案及科学特点,制定了适合本班、本学科实验工作计划,计划从导学案入手,突出了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关注了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和问题的导读、生成、训练、及其评价单的结合、凸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及展示交流,强调了对资源的整合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显示了教师对重组知识,再造课程、优化课堂的深透理解。
2、加大资金投入,创设了实验的物质条件。
实验开展至今,学校已累计投入3万余元,其中用于氛围营造方面投资3千余元,制作专用条幅6幅,办专题板报2期4版,设计展板3面,开通校园广播15期等,为实验工作的起步运行宣传造势,浓厚氛围;另外设备购置方面投资___元,用于购买打印机1台,还有布置教师方面投资___元,用于添置小黑板40面、制度牌10面、档案袋300个及纸张、油墨等实验用品。用于教师培训方面投资___元,用于外出学习、打印材料___份,为实验工作的正常开展创设了物质条件。
3、强化了校本培训,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1学习:三月中旬到四月,我校在教师会、教研组会及集体办○公时间,召集教师进行专题学习,召开各种形式的学习会不下十期。并利用信息技术将这一教改项目的指导手册发布校园网上,方便教师独立学习。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在我校教师中,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中掀起热潮。各实验教师分散学习的时间均超过10个学时。在一个多月的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中,我校教师的实验学习笔记人均5000余字。
2培训:为加三个引领班的实验老师的学习笔记均在8000字以上。○快实验进程,学校还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开展教师理论培训,先后邀请县教研室教研员和实验小学推广员来校专题辅导、临床诊断和专业引领,并积极组员参与观摩研讨活动和兄弟学校的成果展示活动。本学期共组织二批次23人次赴县室参加实验专题会议或到兄弟学校进行参观学习。学校还组织全体教师在学校多媒体教室观看了眉县实验小学李海娟老师的示范课。聆听了一场有效教学的专题讲座,收看了一节高效课堂的优质实录,之后又组织全体教师分年级分
3学科组进行了研讨活动,促使各教师对实验工作的认识不断加深。○研讨:学校坚持校本教研制度不放松,以教研组、研讨会等形式组织对全体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理论培训,从教学原理、教学模式、实施流程和操作规程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分析指导和探讨交流,同时鼓励教师业余自学和课堂大胆实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随着各教师对实验认知程度的的加深及有效课堂的探索尝试。实验进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由于班额大,学生多,导致学生分组、组织困难,汇报交流占用时间偏长,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积累、个性品质及兴趣爱好的不同,导致导读单、生成单及训练单完成的质量、数量及时限受到影响,个别学困生不能参与学习过程,为教师组织教学带来困难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在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的同时,要求各教师将自己实验中的得失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大力倡导各教师相互研讨,协作攻关。经过课前交流讨论—课堂尝试实践—课后总结经验的步骤,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现已初步解决了大班额班级学生分组、学生汇报交流时间偏长、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引导学困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限时完成“三单”等问题,其中八名年轻实验教师还开展了网络教研,学校也组织了二次不同层面的实验工作研讨交流会。实验教学工作稳步推进,教师的研讨交流与协作攻关发挥了重要作用。
4、改革了课堂教学,促使了课堂向高效迈进。
为了构建高效课堂,学校加强集体备课研究,着力打造精品课。通过集体备课,与共同研讨,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享。实验教师每月分别打造1-2节体现“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理念的高水平、高效率的精品课,在学校范围内公开示教,以达到教学相长,学以致用,共同提高的目的。
5、转变了学生学习,发挥了小组合作功能。
1、为使学生“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即把知识梳理成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每节下课时,由实验教师将下节课学习中学生能通过自学解决的问题先提出来,让学生预习,课堂上主要解决教学的重难点问题,给学生留足自己学习及合作探究的时间。
2、○为了加大课堂的容量,同时又不挤占学生分组研讨的时间,我校实验引领教师把训练题制成课件,把相关知识点链接起来,运用幻灯片形式播放出来,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学内容,用动听的音乐,精美的图片、鲜艳的色彩及动感的画面,呈现出来为课堂增光添彩。
3、针对实验跟进班学生预习习惯尚未养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的实际,跟进班实验老师着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逐步从先学后教向先学后导过渡。
二、初步成效
1、我校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大幅提高。通过四月份进行的实验教师问卷显示,实验教师对实验知识掌握已达95%.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实现由懒惰型学生向勤奋型学生的转化的观念,实现由强调自我、弘扬个性、勤奋讲授型教师走向隐退二线,收敛个性,智慧指导型教师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片面追求分数的思想已转变成为学生的成长奠基,使学生的终身受益。实验课堂教学由形似逐步走向神同。
2、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有效教学真正把课堂当成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尽情发挥,乐于展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自信心普遍增强,自我展示的欲望明显强烈。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也随之增强,学生们更加团结,更加友爱,呈现出和谐课堂,和谐班级的良好氛围。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能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尤其是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提高,学生的“读、写、疑、想、说、唱、画”的能力不断提高,师生的潜能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得到了极大程度的释放,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3、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了。随着新课程理念真正的落实,教师树立了“先学后导,生进师退”的教学观,教师退出了讲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转型做了编剧、导演。学生真正地动了起来,成了课堂的主角,出现了“师生搭台学生唱”的局面。尤其是在“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拓展”这几个课堂教学主要环节中,学生能全员参与学习活动,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自己的表现方式,在课堂上自由发言,自由表演,自由讨论,自由交流,学生的个性和特征得到了充分张扬,使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感觉,自学、互学、会学、乐学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同程度的得到了提升。就是原来上课不思考、不发言、不动手的所谓的学习困难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4、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通过实验领导小组的问卷调查、座谈了解,感觉到实验班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呈上升趋势。
三、体会感悟
1、管理的核心事理念,行动的先导是思想,理念的更新、思想的转度是做好实验工作的源头活水。
2、营造浓厚的实验氛围,创设良好的实验条件,是保证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
3、完善的制度保障,规范的实验运作是促进实验工作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
4、优化教学模式,再造高效课堂,是实验工作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
5、充分调动实验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全面铺开的实验层面上寻找切入点与突破口,充分发挥实验点多面广的优势,是实验工作得以整体推进根本保证。
四、今后设想
今后我校将继续加强有效教学理论学习,让学习贯穿有效教学始终:一是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课改理念,促使教师解放思想,全身心的投入到教改实验中,消除思想上的顾虑;二是继续学习韩教授的有效教学理论,促使教师掌握正确的方法,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三是派人外出学习,到兄弟学校去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和有效教学实施策略,推动我校教改实验走向深入。同时将着力点放在课堂上,把是否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否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是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后巩固效果是否良好做为衡量一节课的优劣的标准。通过经常开展研讨课、汇报课、观摩课等活动加强相互听课、研讨,努力推动课堂教学由讲向导转变,真正做到转变教法,优化学法,提高质量。再就是抓好预习和复习的两头延伸。课前预习文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课后复习评价是有效教学的三部曲,没有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课堂教学就是下无根基,上无结果。要真正使课堂教学“有效”,则必须抓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落实。认识到抓两头的重要性后,本期我们将把学生走入文本、完成导读评价单、完成复习评价单作为检查抓落实的重要内容,一是在学生预习和复习的方法上给予指导,二是加强检查,将定期统查和每周抽查结合起来,督促预习和复习落到实处。最后就是借鉴先进经验,努力实现教学案一体化。也就是把有效教学中的一案三单加以整合,编写成教学案,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教师的备、上、导,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都围绕教学案进行。这样,就实现了课上和课下结合,学案和教案相结合,教学就有了主轴,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并且大大减轻了教师印制三单、编写一案的工作量,也为学生积累整理了系统化的学习资料,真正实现了教和学的一体化。后面我校将在学习其他学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努力探索,争取在积累一定经验后研讨实施。
尽管我们在实验工作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市上要求及兄弟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深信,在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有各位专家的精心指导和示范引领,有各实验教师的辛勤工作与不解努力,我校的实验工作一定会取得累累硕果。
第四篇: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探究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探究
[摘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立足点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把构建高效课堂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师要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树立发展教学观,运用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实施教学情感策略、引导自主合作探究、实施恰当激励评价等教学策略,发挥教师教学艺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中促进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生长和发育的形成时期,玩是他们的天性,很少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但是,并不是学生不喜欢学习,而是没有激发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无法让他们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为此,教师要发挥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选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教学,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讲解《我是男子汉》这一课时,在课堂开始时采用如下情境导入:首先,问学生在家里帮助妈妈做家务吗?这样会吸引很多学生的兴趣。其次,在问学生对男子汉的理解,自己在家中是不是男子汉呢?这样学生会结合自己在家中的表现积极回答自己对男子汉的理解,甚至一些平时表现不积极的学生也会争先恐后的向大家展示自己在家中的表现。再次,再引出一个6岁小男孩在爸爸不在家时主动照顾妈妈的故事,结合有感情的朗读,引出整篇诗句的教学。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
课堂是显示教师人生价值的舞台,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直接影响课堂的活力。而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促进者、学生的帮助者、与学生的关系是合作关系。“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地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当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就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人文素养,以及较丰富的思想内涵。在这崭新的时空,面对新的形势、面对新课改下具有这些特点的学生,语文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只有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担负起培育全面发展的下一代的职责。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想搞好教学,必须狠抓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涉及面广,它是教师的思想素质、知识、认识能力、逻辑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的综合。它体现了教师的内涵和魅力。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之后,要去调查研究、进行分析,确立研究课题,勤于动手去解决问题。教师必须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实践。教师对于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创新兴趣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中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师生共同营造的心理交流场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其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和活动。心理学家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发展壮大。”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在教学中使用命令式的语言,规定了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长此以住,打压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无从谈起。我们放下身段走到学生中去,定会收获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成果。例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一课时,我鼓励大家谈谈对这篇课文有何看法,有一个同学说“孔子不能决也”不符合现实,因为孔子知识渊博,是个大教育家、思想家,应该懂得这个道理;有的学生说那时候的自然科学还不发达,不明白其中的奥秘也是很正常的;还有的同学说不懂就是不懂,这正说明了孔子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合作学习,自主交流
生本教育从角色定位看,教师是导演,是学生的辅助;学生是演员,是学习的主角。目前,就合作学习,许多教师还停留在一个浅层次的理解上。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小组学习等同于合作学习。其实不然,实际上合作学习有许多种方法,如:小组活动比赛(游戏竞赛法)、共同学习法、思考一配对一分享法等等。例如:在教学《包公审驴》时,我就要求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在教学《负荆请罪》时,就廉颇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开展辩论赛……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多样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也是很明显的。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强调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问题就变得比较容易解决。综合练习,巩固提高
综合练习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既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尺码,又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做到三个字“少”“精”“活”:(1)练习要“少”,实质上是反对那种既加重学生负担,又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盲目多练;(2)练习要“精”,也就是说练习不光要注意量,更要注意质,要精心挑选,合理编排;(3)练习要“活”,是指练习形式要多样化,所涉及的知识每一次都在新的联系中再现,就能使学生每做一道题都有新的发展。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为了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第五篇:学案导学是构建高效课堂
“学案导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科学方式
陕西省丹凤中学
李德葆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化,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做到减时不减效,甚至是减时增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课题。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我们认为,以“学案导学”为抓手和载体,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是一个科学的教学方式。
一、“学案导学”的意义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我们以为,学案导学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学案导学着眼点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案导学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上,编制“学案”的过程就是一个综合的探究性活动,它不是原有教案的翻版,而是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目的、有层次安排学习活动,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学案导学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由过去依靠教师灌输、消极等待的学习习惯,转变为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积极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学案导学”有助于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实效,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学案导学”的设计
导学案的设计要做到学导结合。“学”指的是学生自学主动地学,“导”是指教师有效、恰当地指导和点拨,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学生的学要注重自学性、主动性,会学且学会。
教师的导要体现两点基本理念:
首先,教师要做到导学内容的“问题化”“操作化”和“结构化”组织。将导学内容转化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激发自主探究、促进合作交流;导学内容“操作化”,使“做”、“想”、“讲”结合,以“做”促进“想”,以“讲”梳理“想”,帮助学生内化学习内容;将导学内容“结构化”,加强学科整合,提示内容联系,形成认知结构。
其次,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应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起点。
因此,“导学案”设计重点突出一个“导”字,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自我探索,在深入思考中发现疑点,强化思维活动。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导学案编写思路要和教材的思路吻合,注重对教材的整合利用
学生预习的主要知识载体是教材,这决定了导学案的编写思路要与教材相吻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分析理解”、“抽象概括”、“思考交流”等栏目,注重对教材内容的整合,问题设置要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去探究学习,导学案中要能够体现出本课时的主要学习内容和重点。
2、导学案中所设置的问题必须是有效的
导学案中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也就是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预习和学习过程。导学案的内容不能是简单的填空,应该多设置“理解型”和“应用型”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得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新知识在提问中升华和巩固。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重难点的突破、问题的梯度等。
为了达到导学案中预设问题的有效性,我们强调导学案应该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的,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集中研讨的,应该是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
3、导学案中要设置有梯度的巩固、应用习题
习题的设置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巩固”和“反馈练习”,难度不大,紧扣基础知识,用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要求全体学生在预习时完成的;第二个层次是 “典例分析”、“达标体验”,是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的点拨后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要完成的;第三个层次是“高考连线”,是供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的。最后还应配备“随堂练习”等,是新授课后学生课后要完成的,其设置也要体现出层次性。
三、“导学案”的基本内容及形成过程
1、导学案的基本内容
经过不断的探讨和研究,我们确定了我校导学案的基本环节:(1)明确目标—导学方向
确定学习目标(三维目标)和学习的重难点,明确学习方向。实施教学时,师生可边学习边对照查看目标落实情况。
(2)知识链接—提供知识支持
通过知识链接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时,到什么地方去寻求相关的知识帮助,便于学生更好的落实相关的知识内容。
(3)探究过程—导学方法
本环节包括例题或者问题点拨与拓展,主要用于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学习。反馈练习或者自我检测,学生自我处理,用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教师通过批改了解学生的达标情况,为课堂上点拨的针对性、有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4)课堂小结与反思—导学落实
通过小结和反思让每位学生及时、真实得写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缺漏和不足之处,以备今后复习的借鉴。
2、导学案的形成过程
要形成一份科学是小的导学案,必须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利用集体备课形成高质量的导学案,我们集体备课的模式是:
(1)形成原始导学案。每个备课组首先确定一名主备教师,主备教师根据规定 的教学内容,认真研读教材,教参,查阅相关资料,并按课时形成“原始导学案”,同时做好发言准备。发言材料可包括:编者意图、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育设计理念、施教策略及练习、练习和作业设计、教学上的注意点等,组内其他教师也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为讨论做好准备。
(2)组织集中讨论。按实际教学进度,提前一周,由备课组长组织集体备课活动。在集体备课会上,主备教师必须向同组教师作“中心发言”,解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即说课),与会教师再集思广义、相互切磋,发挥集体的群策群力和协作精神,对每个“原始导学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初步形成“集体导学案”。“中心发言”和“集体讨论”体现互补,既发挥个人的专长,又发挥了集体的智慧。
(3)形成集体导学案。主备教师辨证吸收组内教师的教学建议,博采众长,对原始导学案进行必要的调整,拉开行距打印,目的是为了增加每个备课主体对集体备课的理解分析和其它个性化的内容,打印稿人手一份。
(4)形成导学案。上课前,教师必须认真学习“集体导学案”,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并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整和再补充,使之更贴近自己的教学实际。
(5)形成学案反思。教师在授课后,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上课学案”进行批注,并认真撰写“教后感”,以便为下一轮的集体备课提供参考。
四、“导学案”实施的方法
1、动员学生动脑、动手,在导学案的指引下认真学习。鼓励学生在导学案上做标记,可以是预习知识的重点,可以是相关的已学的知识,也可以提出质疑,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写出类似读书笔记的东西,把本节课在导学案上体现的重点,根据自己的预习进行简单的再现(例如像化学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2、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对本节课的认知程度。导学案是需要认真批改的,老师要通过批改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批改教师也可以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这样上课就会有的放矢。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提问或小测,检查学生通过预习掌握的知识。也可以在导学案中留出相应的小练习上课进行即时练习。对于简单的知识不要再重复讲解,可以做“淡化处理”。
3、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做“导演”,而不是“主角”。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既有针对导学案内容进行的交流、研讨,也有相互之间的质疑等等。对于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要耐心地去“倾听”,关注学生的想法,但不能急于去解决,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即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老师绝对不多说一句话。新授课时,教师只板书知识骨架,由学生自己补充具体的重点知识,然后交流,可以以此来代替以往的由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小结。如果需要,最后可以留出五分钟的时间完成几道“当堂检测”题来检查学生本节课掌握的情况。
4、对于难点,以往我们总是放在课堂上重点讲解和突破,现在课时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很难完成,因此我们将难点分散在导学案中(必要时给予一定的“知识支持”等,至少要让中游以上的学生有成就感),力求在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能够各个击破,然后通过批改或课代表的调查收集学生对难点的解决情况或症结所在,最终利用上课 集中点拨。
五、“导学案”实施的效果
在我们刚开始使用学案辅助教学时,并未引起学生重视,经常出现还没上课“学案”已经丢失的现象,学生的提问也经常是就题论题,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这道题怎么做或这道题的答案是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训练,大部分学生已经体会到“学案”的好处,我们也看到了学生的变化、教师的变化以及师生关系的变化。
1、导学案的使用缩短了教师授课时间,增加了学生自主、合作和交流学习的时间,通过组内交流、合作学习促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迸发智慧的火花,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让学生感受了自主学习的快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也从一个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2、导学案的实施增加了同学间的交流,促进了学生间的互助自主学习,融洽了同学间的关系。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3、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导学案的引导,同学们养成了“课前主动学习、课上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活动、课后反思问题、总结知识规律和学习方法”的好习惯,知识整合能力、质疑答疑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均有提高。
4、在实行导学案的过程中,各备课组充分发挥了团队精神和集体的智慧。在集体备课中老师们坦诚相待,彼此取长补短,共同讨论,共同分享。在这种和谐的工作环境中老师们的心情是舒畅的,共同进取。
六、“导学案”使用的反思与改进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导学案的使用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并没有达到全员参与,共同学习的目的。我们又将每个班级划分为不同的学生组,组内每个层面的学生都有,要求组内互助,组间竞争,分组考核,促使学生全员参与。经过改进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参与度增加了,但是知识的落实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我们有在导学案的基础之上增加了课堂“三把火”——课前预习检测、课中提问检测、课后落实检测,要求检测内容质量要高,层次性与针对性要强,通过检测,既能检测学生的听课效果又能够落实好基础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课堂上的三把火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烧”出了课堂的高效。
一年多来,我们通过导学案的使用实施来构建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构建高效课堂,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然后由实践再到理论的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以新的教育理论为指针,把握正确的运行方向,我们课堂必然会焕发勃勃生机,收到更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