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语文课堂 彰显人文本色 Microsoft Word 文档

时间:2019-05-12 23:5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激情语文课堂 彰显人文本色 Microsoft Word 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激情语文课堂 彰显人文本色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篇:激情语文课堂 彰显人文本色 Microsoft Word 文档

激情语文课堂

彰显人文本色

歇马镇欧店小学

熊坤明

本色语文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层次地探讨应运而生,笔者也在苦苦地思索,语文的本色到底是什么?一位大师告诉我们:“情”是语文的根。因此笔者得到这样的启示:“情”一定也是语文的本色之一。一篇篇文章,从表象上看是文字符号的有序组合,品味实质却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觉和味道。难怪有人说:“语文是香气扑鼻的绿茶,让人神清气爽” ; 也有人说:“语文是浪花飞溅的大河,让人心潮澎湃”;还有人说:“语文是神态悠闲的白云,让人浮想联翩”。我说:“语文是内心情感的触发器,调控着我们的喜怒哀乐”。无论我们如何诠释“语文”这个词,都离不开“情感”这两个字,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更应该挖掘文本中渗透的情感。课堂上,如果老师的情绪高涨,并且刻意地去调动学生的情绪,那么课堂一定是激情昂扬的精彩课堂;反过来,课堂上如果老师自己无精打采,也不去调动学生的情绪,课堂就是死水一潭,毫无生机,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可见,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使用“激情”艺术,十分重要。

所谓的激情,实际上就是教师以饱满的激情,发挥语言的魅力,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大师们的成功在于激情,大师们的特色也在于激情,听过王崧舟老师的课,都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王老师的课堂教学犹如读一首美轮美奂、精彩纷呈的诗。学生在他的课堂中,忘却了自我,醉心于惬意地交流,欢快地思索,同作者一起惊喜,一起感动,一起悲欢。因此我们应该把“激情”当作是一种很好的调动学生情绪,使之产生共鸣的有效方法。

其实,激情的策略很多,因文本的情感底蕴,师生的情感体验,课堂的生成资源等差异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三大类:教态语言激情,立足文本激情和视听渲染激情。

一、教态语言激情

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师生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涵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交流的重要“交汇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如其分地运用目光、面部表情、手势、姿态等肢体语言来表情达意,能够直观、形象地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产生共鸣。还有对待学生的评价我们要像呵护即将要开放的花蕾一样呵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有了兴趣,一切问题都好解决。我们不妨欣赏一下于永正老师在教学《新型玻璃》一文时是如何激励和评价学生的。师:这课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

生:这一课一共写了五种新型玻璃。第一种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第二种是“夹丝玻璃”,第三种是“变色玻璃”,第四种是“吸热玻璃”,第五种是“吃音玻璃”。

师:说得多清楚,多有条理!不过,能说得再简洁一些吗?请你考虑一下。(该生面有难色,欲坐下。)

师:你先别坐下去,请你沉着冷静地想一想,我看你有这个能力。我们再好好想想,我们不着急。

生:(该生思考了一会儿)本课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师:(竖起大拇指)说得妙,妙就妙在“分别是”三个字上。有了它,你少说了整整十五个字。下面只说名称就行了。你真了不起啊!如果刚才你坐下了,不就失去了一次显示自己的机会吗?孩子,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啊。

大师就是大师,没有失望,没有怪责,没有换人。还是那个人,还是那个问题,在学生思维有困惑的时候,教师巧妙地进行了“情境填空”,给了学生问题的引导,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给了学生表达的机会,更给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和自尊。这一举措对教师而言,不仅显示了教师的宽容大度,而且还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和坚韧。对学生而言,成效更为突出,学生在回答好问题的同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在获得自尊的同时还找到了自信,在心存感激之余学习情趣一定会更加高昂。

二、立足文本激情

纵观王崧舟、窦桂梅、陈金龙等激情大师的课,他们都立足于对文本的解读,在文本中找生发点,然后就紧紧抠住

一、两个点,充分利用各种激情技巧,把学生带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乐为我乐,忧为我忧,动随我动,歌随我歌,文本、教师、学生融为一体,就连听课教师的感情也随着此起彼伏,久久不能平静,灵魂受到激情的荡涤,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这是一种境界,也是我们将着力追求的理想目标。笔者经过反复的品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归纳出如下几种激情的技巧。

1、举象造景。文本是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的载体,它不是电视剧,也不是连环画,没有鲜明的图画。它需要教师根据文本的描绘造就出一副副画面出来,学生只有在自己的头脑中有了清晰的画面,才能够激活思维,激发情感。如我在教学《普罗米修斯》一文时,学生找到:“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后,我就根据这段文字引导学生充分地想象人们没有火生活的画面:想象一下,没有火,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今天吃,明天吃,今年吃,明年还是吃,天天如此,年年如此,读了这段话,在你的眼前出现怎么样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在有了初步的印象后,教师紧接着问:在没有火的日子里,在无边的黑暗里,哪些人群特别需要火?学生有了教师的引导提示,马上就想到了:在无边的黑暗里,骨瘦如柴的人们需要火;茹毛饮血的人们需要火;餐风露宿的人们需要火;体弱多病的老人需要火……于是在学生的大脑里便有了一副副鲜活的画面,学生对无边黑暗里的那种艰苦生活也就有了深深地感触,这就是根据语言文字造就景象的效果。

2、角色置换。在解读文本时,教师不仅要把自己当作文本情景中的一员,也要把学生融入文本描述的情景之中。只有置身其中,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员,学生才能忘却自我,和文本、和老师融为一体,学生的情感才能全部地投入。我们来欣赏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与象共舞》的教学片段,就会得到很深的启发。

师:多么欢快的舞蹈,多么热烈的气氛啊!孩子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你就在东巴乐园。我想你一定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名观众是吗?愿意做一名观众的请举手,好的,把你们的这种陶醉读出来,此时此刻我们就是观众,我们就是人群,我们就是舞之蹈之的每一个人,请把带有符号的词语换成我们。

师:记住: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人群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人群!来,我们一起和大象舞之蹈之!起!(生齐读)

师:多么热烈的气氛,多么陶醉的场景啊,孩子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就在东巴乐园.我想你也一定愿意成为一头舞之蹈之的大象。是吗?愿意的请举手。好家伙,请你记住,我们就是大象,我们就是陶醉其中舞之蹈之的象群,请把带符号的地方读成我们.谁来读?(生读)

师:好家伙,还有谁也想成为我们,还有谁也想成为大象?来,我们站起来,用自己的动作,用自己语言,用自己的声音,和大象舞之蹈之.起

师:你听!你听!舞之蹈之的观众在对大象说:“朋友,朋友在哪儿?” 生:朋友,我们一起来舞之蹈之吧!师:大声的喊出来。

生:朋友,我们一起来舞之蹈之吧!师:你再听,舞之蹈之的大象在对观众说,朋友,朋友在哪儿。朋友 生:好,我们一起来吧!

教师忘却了自己是教师,学生忘却了自己是学生,和文本融为了一体,和观众融为了一体,和大象融为了一体,和场景融为了一体,角色发生了彻底的置换,这是一种醉心于文本的精神享受。

3、情感引读。语文需要反复的朗读,只有多读,才能够品出其中的味道。但是不能够机械的朗读,我们不仅要带着任务读,更换形式读,还要设置情景读,在读中深化认识,在读中升华情感。这就需要教师有感情的进行引读。在引读的过程中有两种煽情的技巧可以灵活使用,一种是替换叠加,一种是复沓递进。

在使用“替换叠加”时,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句式,预留一个动态变化的空格,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填补上不同的词语,然后再把这些精练的词语累加起来,带入句子中朗读。如我教学的《猴王出世》,在引导学生学习“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这一重点句时,有意把句子改为:“只见这只()的石猴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归纳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猴子。学生各抒己见,“这是一只活泼可爱的猴子”,“这是一只机智勇敢的猴子”……在引读时如此替换叠加。“只见这只(活泼可爱)的石猴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只见这只(机智勇敢)的石猴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只见这只(活泼可爱而又机智勇敢)的石猴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如此引读,由分到总,石猴的鲜明形象不仅活跃纸上,也活跃在学生的心里。

复沓递进。“复沓”顾名思义就是多次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重复。“递进”,强度要加深,时空要变换,层层深入,直奔文章的主旨。大家颇为熟悉的一篇课文《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是以作者目睹总理审阅自己的一篇文稿为例,来体现审阅“一叠一尺来厚的文件”的劳苦。文中有一句具体描写周总理工作劳苦的句子:“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从这个重点句,我们可以体会出总理审阅一份文件时思索之深入,批阅之细致。然而用同样的工作态度去审阅“一叠一尺来厚的文件”的文件,又是何等的劳苦啊!作者没有从始至终陪伴总理工作一整夜,更没有亲历全过程。我们也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也只能是片面的“劳苦”。王崧舟老师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时创设了四个不同的时空境域,别具一番风采,把学生的情感推向到了一个极至。

师:只有这样的阅读才叫审阅,但是同学们,总理这样审阅的仅仅是这样一份文件吗?第一组同学准备

师: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的总理坐在不大的写字台前,打开了他今晚要审阅的文件,只见他——(生接读)

师:夜很深了,只是听到时钟“嘀嗒嘀嗒”走动的声音,总理坐在办公桌前,继续审阅文件,只见他——(第二组接读)

师:夜更深了,人们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而我们的总理依然坐在办公桌前。只见他——(第三组接读)

师:东方发白,夜色烂珊,总理坐在办公桌前审阅最后一份文件,只见他——(第四组接读)

在王老师诗意一般语言的引领下,从“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到“东方发白,夜色烂珊”我们仿佛看到了总理劳苦工作一夜的情景,教师为学生找到了感情寄托的支点,把学生引入了一个“激情涌动”的世界,总理劳苦工作的崇高品质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感情世界的一股甘泉,总理劳苦工作的精神是我们敬仰的楷模,总理一心为民的品格更是启迪我们人生的榜样。

4、比照渲染。没有对比就没有效果,只有比较,才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前后不同情感基调的文章。如《圆明园的毁灭》,《只有一个地球》等,我们就以一位教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为例来体会一下比照渲染的效果。

开始教师有意让学生充分朗读、体味、赞美地球的美丽可爱,掀起了一个个朗读的小高潮。紧接着教师如此引导过度:同学们,从你们查找的资料足以看出,地球妈妈是在毫无保留地对待我们,它无私地为我们人类提供着各种资源,哺育着地球上的60多亿人口。(转身板书)然而今天,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母亲的呢?(话锋一转,出示CAI课件:在悲凉的音乐声中,一幅幅地球母亲被人类破坏、摧残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工厂排废气;一棵棵大树被砍倒;森林火灾;泥土沙漠化,水土流失,造成水灾;乱倒垃圾,乱排污水,造成环境污染,鱼虾死亡;捕杀珍贵动物,一声残酷的枪响,一只东北虎应声倒地,刺痛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学生在哀婉的音乐中静静地观看着,思索着,一片沉寂,都在感受着地球妈妈的痛苦,个个神情严肃。这个惨痛的画面,与前面地球的美丽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情感的落差变化,带给了学生视觉、听觉、心灵上地冲击,像锤子一样敲在学生的心上,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认识转化的目标。

5、通感升华。通感就是情感内化为精神的变化过程,由情感层面不知不觉地进入到精神层面。通感在语文教学上是一种技巧,也是一座桥梁,还是一种取向,能够把涌动的激情升华为高品位的人性。通感技术的巧妙运用,彻底地改变了语文人文教育“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局面,这种技术已经被不少学者、专家、一线教师所认同:有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特殊功效。如母亲“临行密密缝”,缝补的仅仅是衣服么?(《游子吟》);“孤舟蓑笠翁”他真是在钓鱼吗?他又钓到什么?石猴这一跳,跳出了一个什么结果……诸如此类,轻轻一拨,文本的主旨豁然开朗,还需要归纳文章的中心吗?还需要讨论人物的品质吗?还需要对学生传经论道吗?

三、视听渲染激情。多媒体手段以其多方位、立体化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储存信息量大、画面丰富、行声色光的综合运用等特点,在与语文“亲密接触”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渲染学习气氛,充分煽动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生动可感的声音和画面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其声仿佛触手可及、侧耳可听,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激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很多很多,它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心中要充满激情,要善于煽情,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感情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使师生情感交融,使课堂教学因情感的升华而达到一种最高的教学境界。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也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饱含真情的语言,会发出磁石一样的力量,扣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它会使学生兴奋,奋发向上,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第二篇: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

如何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

每位语文老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任你老师讲得唾沫乱飞,可偏偏就有一些学生要么偷看小说,要么东张西望,有的看似正襟危坐,却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耷拉着脑袋,精神不振,甚至进入了梦乡„„面对这些情况,你是大声怒喝、批评责骂,还是干脆把学生罚站在教室后面听课。你会发现久而久之这样做,不但对课堂教学不会有一点儿好处,反而容易使师生间产生情绪上的对立,最后教学效果更差。仔细想想,学生上课睡觉,很大程度上与老师的课堂教学、课堂组织有关。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你的课堂还不够精彩、不具吸引力,学生根本不感兴趣。因此,只好把老师的讲解当作催眠曲罢了。教育家斯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人的兴趣调节着情感,学生如果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热情。爱因斯坦也曾这样说过:“只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获知识的一种强烈欲望。作为课堂组织者的老师,只有从自身出发,调动一切可行因素,激发每位学生学习兴趣,点燃他们心中激情,才能改变这种不良现象,从而提高教学实效。那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语文课堂“激情飞扬”,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总结,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途径:

一、注重自身形象,营造良好气氛。

有人把课堂比作舞台,一堂课,就是一场精彩的演出。作为“主要演员”的老师,其形象、气质、精神状态,将会影响和感染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其言语、神态、举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演员”要用自己对剧本的透彻理解,用渗透情感的语言,用富于激情的动作,将学生带入到预想的境界,再挖掘出剧本的内涵,表现出剧本的特色,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我们属于农村中学,平日上课,有的老师不大注重自身形象。上课时随随便便穿身衣服,有时甚至衣衫不整,精神萎靡。有时满脸通红,醉眼朦胧地步上讲台。面对这种形象的老师,学生怎会有心思听其讲课呢?还不如大睡一觉痛快。这就要求老师走进课堂之前整理好自己的仪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必须是精神饱满、情绪振作地走进教室,使学生望之而精神一振,端坐静盼,这样自然就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奠定了一堂课的成功基础。为了课堂需要,有时还可以通过服装的变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为人师表,就应作好表率,用我们自身形象去感染学生。在课堂中精神饱满,用激情去点燃孩子们的心灵。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二、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精彩的课堂好比优美的文章,文章开头写好了,就能吸引读者,让人趣兴味起,有经验的老师都比较注重新课的导入。精美的课堂导语,能使学生对你这堂课一见钟情,有先声夺人之效。像一块磁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使每一个人都积极思维,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因此,我们应该精心为每堂课都设计精美的导语。我在上《在烈日和暴风雨下》这篇课文时,借鉴了有位老师的做法,为这篇课文设计了这样的导语,“祥子怎么这么傻,这么笨呢?烈日,他不知躲;暴雨,他不知避,老舍为什么写这么一个大傻瓜呢?”全班学生听到这一句,大为震惊:是呀,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大家就叽叽喳喳投入到议论中。注意力便情不自禁地集中了起来。这堂课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偷懒睡觉,每位学生都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课堂上激情飞扬。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学内容不同,教师的素质和个性不同,导语的设计方法也就各异。我们不管采用哪一种导语设计方式,达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情绪的目的,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常言道,响鼓还需要重槌擂,老师要用导语这一“重槌”敲响课堂“响鼓”第一槌。这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用语言弹奏起美妙动人的乐曲。

三、巧妙组织课堂,调动学生情绪。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上课睡觉,也反映出他们对课堂不感兴趣,不“好之”,更谈不上“乐之”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农村学校,很大程度上仍没有跳出“应试怪圈”,仍沿袭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是师生互动、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老师的“一言堂”已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理念。语文课文姹紫嫣红,风光无限,学生只要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地阅读,亲自和作者交流,用心去感受欣赏,就能领会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妙意境!教师可利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巧妙地组织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间断的波浪式的兴奋状态,每个人都具有求知的冲动,把学习语文的激情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手里拿着小提琴,就不会干坏事”,也就更不会“睡觉”了!总之,如何巧妙地组织课堂教学,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教师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特征、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寻求最佳课堂组织模式。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巧妙组织,就能把每一个学生都吸引到所进行的教学内容上,让其为你的精彩而倾倒,并自始至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我们的课堂也就会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智慧欢乐与创造的快意,哪会还有“呼呼大睡”者?

宁鸿彬老师说过,“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塑造良好教师形象作好学生表率的同时,应经常考虑如何灵活巧妙、富有创造性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从教案的设计,课堂的引入,到精妙地组织课堂教学,以及如何启发、引导学生,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一改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的状态。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去作精心准备,努力追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用真情拨动学生“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

第三篇:让激情燃烧在语文课堂

让激情燃烧在语文课堂

常常羡慕钱梦龙、于漪、魏书生等大家们在课堂上的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他们或激情澎湃,或慷慨激昂,或行云流水,或轻松自如,既可以演绎小桥流水,也可以尽显金戈铁马。听他们的讲课,那是一份享受,一份入迷,一份如痴如醉。细细品味,他们的风格虽然迥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蕴含其中,那就是:全身心地投入,用满腔的激情在课堂上掀起滚滚浪潮。

事实确如此,语文教师需要激情,语文课堂需要激情,要用激情吹皱一池春水,一石激起千层浪。语文课堂必须是流动的、活泼的,以情激情,以情启智,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真切地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尽享语文学科的无穷魅力。当然,课堂上的激情不是做作和表演,而是一种真情流露,情至所然。但要想真正地做到这一点,是非下一番苦功夫不可的。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就有意识地利用一些小的细节在课堂上来一番激情演绎。每次与一批新的学生见面,我总要精心设计一个开场白。比如:我可以用一首诗开始:“不知多少次暗中祷告/只为了心中的梦/不再缥缈/有一天,我们真地相遇了/万千欣喜/竟什么也说不出/只用微笑说了一句/能够认识你们,真好!”相信这样的诗句,能够迅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彼此陌生的心在刚接触的一霎那间就贴得很近很近。再如:面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我会精心拟写一副对联送给他们:“学海泛轻舟群豪逐鹿尽显英雄本色,考场竞风流蟾宫折桂敢问舍我其谁”,横批“志在必得”。同学们听后群情激昂,相信这片刻的激励会使他们豪情万丈,信心百倍地去奔赴人生的考场。

当然,这些仅仅是激情课堂的冰山一角,在课堂上的激情演绎是不拘一格的。那么怎样才能拥有激情的课堂呢,我认为不可缺少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个性魅力

教无定法。现实教学中,配套的教参,或是特级教师编写的教案,只能是必要的借鉴。但决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白石老人曾有一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样的教诲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可以这样说,一味地模仿某种教法和模式,是一种不科学、不严谨的做法。因为那不贴近语文教学实际。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并结合教学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手段,将各种教法融会贯通,为我所用,让自己的教学充满个性。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泯灭了其个性,就像花儿少了雨露,就像万物失去了阳光。语文教学的个性,是一种特色,一种风格,是教师人格的外化。发挥教师个性,就“必须绝对保证有个人的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列宁语)。教学有个性,才能使课堂富有情趣,课堂的感染力才会大大增强。比如:学生喜欢流行音乐,我就从不去排斥,而是把流行音乐带到语文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探讨其中的奥秘。在《老鼠爱大米》的歌词中研究修辞,在《两只蝴蝶》优美的旋律中学习写作,在国际风云变幻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让自己的心永远与年轻的心一起跳动,这样语文课堂才能成为鲜活的课堂。

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多使用典故、谜语、谚语、歇后语等,经常地显一显幽默,也是很好的激情方法。像讲解对联的对仗技巧时,我先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吝啬的大地主为母亲祝寿,因舍不得花钱,就把门上原有的一副对联“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让账房先生改一下,把上联的“人”改成“妈”,然后又故作斯文地叫账房先生一定把下联的“福”改成“爹”,并说这样才符合对仗。学生开怀大笑,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有的教师象涓涓流水,滋润学生的心田;有的教师象明星演员,让学生去体会其中人物的酸、甜、苦、辣;有的教师像导游,引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总之,不论你拥有怎样的风格,只要你扬长避短,就能让你的语文课堂激情荡漾,个性飞扬。

二、真情地投入

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不是无情人。作为一位语文教师站立讲台,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情感鲜活的人,激情似火的是你,柔情似水的是你,铿锵有力的是你,缠绵悱恻的也是你;你就是横槊赋诗的曹孟德,你就是执手相看泪眼的柳三变,你就是歌“大江东去”的苏东坡,你就是吟“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李易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因为有了激情,屈原才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因为有了激情,李白才有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因为有了激情,苏轼才有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堂好的语文课,老师必定是充满激情的。面对着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面对着精美的语言文字,面对着几十个渴求知识、渴求精神陶冶的学生,你必须充满激情地进入角色,用你的激情将学生带入兴奋状态。哀婉处还它一个哀婉,悲愤处还它一个悲愤,昂扬处还它一个昂扬„„

智慧灵感来自激情,思维张力源于激情,彰显教学个性需要激情,锻造学子英才不可以没有激情。激情澎湃你就可以左右逢源、旁征博引,纵横捭阖,曲径通幽,妙语如珠,声情并茂,这样的语文课会激发出学生极大的兴趣。歌德有句名言:“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引导学生随着教学内容情感脉搏的跳动而跳动,才能真正品味出文章的精华。

我喜欢看倪萍主持的电视节目,悲痛时声泪俱下撕肝裂肺,喜悦时春风拂面阳光灿烂。有人说她只会煽情,可没有激情谈何煽情!一个语文教师真正地在课堂上能够煽起学生的情感来,那不正是语文课堂的生命力所在吗?因此每每在课堂上朗诵文章时,我总是事先结合名家的朗诵带反反复复揣摩朗读,力求做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记得在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我的声情并茂的朗读让许多学生当场流下了眼泪,这强烈的情感共鸣不正是经典文学历久弥新的无穷魅力所在吗?

三、不竭的源头活水

语文教师要想在三尺讲台上挥洒自如,必不可少的是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它是语文教师的命脉。教师自身文化品位的高低决定了其语文教学的层次,有品位者

在课堂上自会风流潇洒,游刃有余。“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有品味的语文教师一定是位善学之人,一定是位博学之士。因此语文教师要多读书,读各类书,让自己拥有广阔的文化知识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其高品位的文化修养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塑造学生的人格,铸造学生的灵魂,影响学生的一生。只有拥有了丰厚的知识库存,方可在语文课堂上产生磁铁般的吸引力,这是语文教师的事业之“本”。

“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语文教师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一个语文教师,自己的素养要高,力求方方面面做学生的表率。作文课上,我就常常写下水作文,与学生同场竞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这样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学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让激情燃烧在语文课堂,和年轻的心一起歌唱;让激情燃烧在语文课堂,与大家一起共赏;让激情燃烧在语文课堂,一定会演绎出热烈和辉煌。有努力就有收获,让我们在感受课堂的情感涌动中与学生一起幸福地成长,享受语文教学带给我们的一个个意外惊喜!

我的语文教育同行们,我的有志于做优秀语文教师的朋友们,要使自己多一份才情,少一份匠气;多一份沉静,少一份虚浮。当你走上讲台面对学生时,意识到语文教师所肩负的传承文明、启迪智慧、陶冶心灵、健全人格的神圣使命时,就让激情在你的胸中汹涌澎湃吧!

第四篇:《色眼识人》读后感

<色眼识人>读后感

齐材网

杨骄

在读完《色眼识人》这本书过后,感触颇多,乐嘉老师将这些复杂的人格以一种更直观,更能理解的方式让我们用一种审视的眼光去看待一个人,了解一个人,知道一个人的性格,更重要的是在读完这些过后,让我学会了如何跟不同的人去相处,去对待事物。他的阐述实属真的很精辟,用一种简单易解的方式将社会形形色色的人剖析的很精辟,乐嘉也说过,这个不是将人分类,而是旨在如何去了解一个人,如何与一个人去相处。乐嘉老师写这本书可能不仅是对一个人的渗透,更多的是如何去了解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更是一种用他的亲身经历在叙述一段一个人在社会上,工作上,感情上等的社会阅历。正因为这些经经历与善于发现自己,感受他人的方式,也给这本书赋予了传奇色彩,因为我们读的不仅是一本书,而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乐嘉在书中把各种性格的优势与缺点分析的非常全面和透彻,对每一个人不仅有相似感(也可以说是一种相同感),而且还都有借鉴价值,可以帮助你扬长避短,并吸取其他人性格的长处。如果你是典型的某个颜色,那针对性就更强。对于我来说,从书中渗透出的不仅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且更多的是给一个人的一种反思。虽然这本书由于时间原因,没有完全渗透,但是总的说来印象最深刻,最重要的几个观点是首先应当尽量克服对外界评价太过敏感的脆弱神经,其次是应当加强行动能力而非顾虑太多、“化简为繁”,然后是应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应对生活。其实一个人最要的是戳和自己和别人的性格,毕竟一个人的性格在形成过后基本也就是说不能改变了,但是一个人的性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性格,但是不可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所以学会了怎样和不同的性格相处,就等于是抓住了一个人品性,这样大家在一起就会更加努力去做事情,而不是去适应性格。其实在总体审视这本书之外大概发觉自己的性格趋于红色,正如苏联的红色政权一样让人充满激情,让人热血澎湃,乐观积极,做事情只如果自己喜欢的或者是一个团队来完成的事情都会以一百分热情去做。

总之,这本书博大精深,也许还有更多的没有参透的部分,不过我也会在业余时间认真审视完这本,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这本书,审透这些人,让自己站在新的一个高度。

第五篇:色眼识人读后感

世界上每天都发生很多我们不理解的事,遇到很多我们不理解的人,我们只会用人人都不一样来解释,而我们真正不知道的是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她的思维,色眼识人读后感。

就像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得到的所有答案都不尽相同,却又能找出某些分类,某些相仿之处。原来其中的奥妙全在四色的性格当中。

乐嘉老师把性格分成了四个颜色:红、黄、蓝、绿。红色阳光、快乐,却很容易因外界影响而变化;黄色永不气馁却容易脾气暴躁;蓝色多愁善感却容易因感而悲;绿色悠然自得却容易无所进取;

之前朋友老是说我总是不会争取,甚至很多属于自己的东西也都甘愿放弃,说如果放在他们身上他们会拼了也要拿到属于自己的东西。其实碰到这事儿的时候我也总是纳闷儿我心里怎么就没有急迫的反映,总觉得事事顺其自然就好,如果得到一样东西的过程很烦躁,又何必费劲的去争取呢?然后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总是为了一点点的小事就斤斤计较,碰的头破血流呢?

不过,我现在知道答案了,知道原来我是个绿色性格,总是喜欢让自己轻松自在所导致,也知道了为什么每个人遇到同一件事情所产生的行为都不一样了,书上有一个例子很好,一个红色性格的人看到身边的人心情好像不是很好,他/她就会想出很多方法来逗这人开心,而作为一个蓝色性格的人来说,他/她喜欢安静,有时候会觉得让自己沉浸在悲伤中是一件很美的事,他/她不愿被人打扰。此时,大家就可以想象的出来,这个蓝色会很讨厌这个红色的好意,最后结果不好的话还可能会引起两个人的争吵。这就像现实中很多家庭、朋友、同事等因为对一些事的意见、看法不同而生气、吵架甚至导致更严重的结果一样,其实都只是因为性格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而产生了很多没必要的麻烦。

其实大家都可以去了解一些关于性格解读的东西,这样我们就更容易学会理解别人,也会更加了解自己,碰到很多事情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认真思考一下导致结果的原因,就可能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伤心、生气和争吵。

对乐嘉的性格色彩学刚刚了解了一点,就立刻拜倒。他对各色性格的描述,太准确了,太深刻了,太鞭辟入里了,的确是“刀刀见血,剑剑封喉”!特别是因为我是典型的蓝色(还有些许绿),嘉琳是典型的红色,发生在我们身上和我们之间的事情,几乎都能在他魔咒般的文字里得到印证,神奇的了得!这让我对他的学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上周总算买到了脱销后再版的《色眼识人》,在最短的时间里就看完了。好书!他对人这种动物的了解程度,达到了深刻的令人感到一丝恐怖的地步。更重要的,虽然我只是粗浅看了一遍书,并没有对他的学说深入琢磨,但我已经深信,他的这一套东西对大家更好的认识自己并和他人相处大有帮助。

乐嘉把各种性格的优势与缺点分析的非常全面和深入,对每一个人都有借鉴价值,可以帮助你扬长避短,并吸取其他性格的长处。如果你是典型的某个颜色,那针对性就更强。对于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一是应当尽量克服对外界评价太过敏感的脆弱神经,二是应当加强行动能力而非顾虑太多、“化简为繁”,三是应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应对生活。

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人与人之间原来是那么不同,一些不能理解的人和事也变得能理解了。特别是对照身边其他颜色性格的人看他的文字,不由得不拊掌暗叹:太对了!其实这才是乐嘉“看谁看懂,想谁想通”的最低境界。对于一些性格不太典型的人,我还没有精确看懂的能力,而且对于如何与不同色彩性格的人相处,心里还是一点概念都没有,读后感《色眼识人读后感》。

期待读《色眼再识人》,读过之后一定会有更多感想与收获与大家分享。

今日读完《色眼识人》,说白了,其实是以四种颜色为符号的性格理论,难得是国人的作品,而且写得蛮生动有趣的。

嘛,按照动机不同,此书作者把人类的性格分为红黄蓝绿四种:

红色:快乐,蓝色:完美,黄色:控制,绿色:稳定。

不完全的归纳,红色=外向热情的兴趣家,蓝色=完美主义的思想家,黄色=态度强硬的支配者,绿色=心平气和的调停者

然后根据不久前拥挤的一次与友人的深入qq聊天显示,拥挤非常符合红色人群的特质。那些刚刚做完不久的自我描述,实在是非常精确地符合红色性格的描述。

果然红色的得分绝对高于其他。

而实际上这种特质的明显化显然是最近一年才有的,更早之前,俺在大学时代的另一次心理测试结果表明拥挤应该算是思考型的小蓝人才对。

但得分的结论却是,蓝色是除了红色外得分第二高的。

本书的作者却说:红蓝是彼此对立的特性。(红蓝互补么,表面上截然相反,实际上搅基的可能性也很大,但是在一个人的状态下同时发生则表示至少有一个是后天灌输的)

ok,我写过很多次,为什么我以前不快乐。还写过很多次感觉到两极截然相反的想法把自己往两边拉。

好吧,找到理论依据了。

这一年之所以不那么难过了,是因为解放了红色的自己。

所谓的红色:积极,感性,情感丰富,愉快,兴趣广泛,好奇,喜欢刺激,别出心裁,追求快乐,喜欢玩笑,表现力强,人缘广而浅。

所谓的蓝色:谨慎,理性,敏感细腻,老成持重,可靠,井井有条,追求完美,善于分析,计划严格,严肃,谦和稳健,人缘窄而深。

我在更早的时候,被灌输了某些和自己本性并不一致的准则。完全相反的观念同时存在,而自己却没有意识到矛盾之处。

测试的试题有四分之一左右很难确定答案。做题过程中很抓狂,出现撞墙,头痛,分裂的冲动。

因为有很多想法他们存在于我的大脑,我却不能判断它们是否是我本源的想法。因为我几乎能清晰地记得他们被输入这个大脑的过程。

追求新鲜,追求变化,追求特殊的体验,希望一辈子当成几辈子来过。典型的红色想法。但我清楚滴记得我妈就是这么一个人,而且很清楚地记得她当年是怎么满脸兴奋滴讲起她觉得一个工作做熟练了就丧失了吸引力,希望一辈子能不断地变换工作。

至于善于质疑,独立思考,理性主义,购买电器一定滞后消费,这些蓝色星人的特质貌似也是父母灌输的,那么大概俺爹其实是一个蓝人吧。。大概吧。。

喜欢独处,感情细腻,记忆力很好,记仇,收到伤害会持续很久,等等,这些蓝色星人的特性存在在我身上,却是被我以黄色性格的特有的效率原则给严重的鄙视过的,特别是最后两项。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价值观,不知道和流行的某些鼓吹成功学的东西有无关系?

但我归根结底却是崇尚平和的绿色星人。

这样想着某些问题,自我怀疑涌上来,如果没有接触过那些人,没有看过那些书,我会怎样想,怎样做?我会是现在的我么?本源的我到底应该怎样?

那些真的是我自己想到的么,那些真的不是被灌输的么?

那么一瞬间出现了,啊啊啊 我 是 谁,那种土的掉渣的哲学问题。

嘛,现在平和了。

至少我吸收了我觉得好的东西,那么就现在这样也不错。

至少我儿童到青少年时代都表现出小蓝人的状态,时不时也很绿色。青春期和老年青春期时一度很有黄色星人的侵略性,现在发现自己是快乐的小红人。

嘛,说明我还真是会变色呐。

大概其实我一直都是小红人。以上。

随便一谈,今日还阅读了双面法医这本充满吐槽精神的小说,对于结局我充满赞许地无声冷笑了。发现自己心里健康正常真是不容易啊。异常心理反社会人格看来此生短时间内不会找上我了。

下载激情语文课堂 彰显人文本色 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激情语文课堂 彰显人文本色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情景教学让语文课堂彰显魅力[范文大全]

    情景教学让语文课堂彰显魅力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语文新课标的一次革新,它能很好地改善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语文的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思......

    让语文课堂激情四溢1

    让语文课堂激情四溢 四川省平昌县 何静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曾说过:“激情是语文老师的必备素质。”如果说语文课堂是一池流动的春水,激情则是一股清新的风,吹皱着这......

    语文课堂需要激情与爱(最终版)

    语文课堂需要激情与爱 ——“当代名师大讲堂”观摩学习有感 汉阴县涧池镇东岳小学 罗家顺 2016年4月15日至17日,我有幸参加了由陕西省教育学会名师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

    创设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堂的论文

    摘要:没有了激情课堂的创设,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教育。构建语文激情课堂,势在必行。构建语文激情课堂,让你的课堂充满情感体验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可以......

    巧用信息技术,彰显语文课堂魅力[小编整理]

    巧用信息技术,彰显语文课堂魅力 提要: 当前,许多学校教室里都配备了多媒体触控式一体机或其他多媒体播放设备。作为语文教师,应在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巧用信息技术创......

    让阅读教学彰显活力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分析

    让阅读教学彰显活力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分析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提倡:将阅读与精神探求相结合。这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增强学生学习质......

    开放语文课堂彰显学生个性教育论文

    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们开始崇尚张扬的个性,思维的敏捷和创新的精神。然而要具备这种综合素质却非一朝一夕,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原有的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

    色眼识人测试题5篇

    说明:在最符合你的句子前打钩。每组只选一个答案,做完全部三十道题后,按提示分序号计算。 1. 关于人生观,我的内心其实是:  A 希望能够有尽量多的人生体验,所以会有非常多样化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