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科学教育论文:园种植 魅力无限
幼儿园科学教育论文
“园种植魅力无限”
民主教育集团
王卓
园种植 魅力无限
摘要: 通过尝试挖掘田园种植潜在的教育价值,有效利用种植园地,积极推进幼儿园的课程改革,把田园种植与科学教育及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提升幼儿教师的科研水平,促进了农村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形成幼儿园的教育特色。
关键词: 探索能力 科研水平科学教育 教育特色
根据我园地处农村的优势,结合本园幼儿的实际,我们开辟了种植园地。种植园地就是幼儿“身边的科学院”。通过尝试着挖掘田园种植潜在的教育价值,有效利用种植园地,积极推进幼儿园的课程改革,把田园种植与科学教育及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为孩子的发展开辟面向生活、面向自然的广阔空间,创造一种新的教育生活方式。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提升幼儿教师的科研水平,促进农村幼儿园的科学教育。
一、田园种植,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纲要》指出:“尽量为幼儿创设探索和学习的环境,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纲要》中提出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对于
幼儿来说,自然环境能更直接地为他们的自主探索提供支持。自然界的很多原始的资源本身就充当了很好的探索材料。种植活动是真实自然的,生机勃勃,变化万千。在种植的过程中不仅有植物,还有与其共生的蚯蚓、蝴蝶、蜗牛之类的小动物,以及土壤、石块、水之类的环境物质。更蕴含着各种奇妙的科学现象。种植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接触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机会。每个幼儿都可以通过亲自播种、亲眼观察记录,亲身体验收获,从中享受真实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从而萌发自主探究的兴趣,获得初步的科学经验和科学探究能力,体验发现和自主探究的快乐。如各种植物在大家的期待中一天天长大。孩子们惊喜地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韭菜割了可以再长!黄瓜是由花变的!西红柿的叶子有一股怪怪的味道!教师不仅可以鼓励幼儿用眼看,用笔记,用手触摸,用鼻子闻,还可以提供各种工具,鼓励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蚯蚓和蚂蚁,用尺子测量植物的高,甚至可在适当的时候,寻找植物长势差异明显的两块“对比田”,让幼儿寻找其中缘由,明白种植不仅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还要肯动脑筋,从而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田园种植,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陈鹤琴先生认为:每位幼儿都具有自发的学习潜能,教育的目的不是将一些经过选择的知识强塞给幼儿,而是培养其自发学习的欲望。应该给予孩子的,是自主探索的权利、自主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将
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灌输给孩子。田园种植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也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通过订阅有关种植的杂志,组织教师进行种植教育学习,采取了园内师生培训、外地参观学习、户外实践、技术指导员来园指导等各种有效的途径,使教师们认识到种植活动的有效价值,也增强了对种植教育的信心。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种植能力增强了,知识面丰富了。在种植园地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的研究中,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者”,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种植活动强调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观察与分析,强调有效的教育行为。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教学反思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三、田园种植,促进幼儿园的科学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表明,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引导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种植园地是以小见大,让幼儿身体力行的最佳场所。种植园地里的各种生物都自然地向孩子们展示了具体形象的生命内容,提供了直观生动的科学材料。幼儿通过长期观察、操作,可以感知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与生长过程,见识自然的丰富与多元,感受生长的喜悦与收获的快乐等等。种植活动的开展给了孩子更多的信任、更大的活动空间、更多的
可选择的环境。他们有了更多的自信和更多的实践探索机会。他们变得更加开朗自信,敢想敢说,富有想象力,对新奇的事物充满探索欲望。这不仅有利于孩子今天的成长,也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同时还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资源,促进了幼儿园的科学教育。
四、田园种植,形成了幼儿园的教育特色
“处处是环境,处处是教育。”种植园地作为一个科学教育、环境教育的微型窗口,它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我园以幼儿种植活动研究为实施课改的切入口,全面推动幼儿园的整体发展。除了研究成果多次向同行作交流展示外,我园的教育特色也渐趋形成。我们充分利用种植园地,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去获取知识的同时,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
我们积极推广研究成果,很多姐妹园都向我们取经,我们的种植园地成了各园创建园内外环境借鉴的对象。姐妹园还邀请我们的教师去做经验介绍、种植指导,很好地提高了幼儿园的声誉,形成了幼儿园的特色教育。田园种植,不仅引领幼儿进入科学王国,而且促进了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田园种植,魅力无限!
参考文献:
1.冯晓玲.幼儿教师专业化探析.西北师范大学2005届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5,11 2.郑忠平.幼儿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4,2 3.张贵新.对教师专业化的理念、现实与未来的探讨.外国教育研究,2002,2 4.陈琴,庞丽娟,许小辉.教师专业化.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
5.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 6.洪明.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9 7.宋红娟.英国“入职与发展档案”制度对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07,(5)8.江峰.教师专业性问题与思考.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 9.黄绍文.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境.教师发展于教师教育,2006,(6)10.陈永明.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9
第二篇:幼儿园科学教育论文
幼儿园科学教育论文:在操作中学科学
皮亚杰曾经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非常重要。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既可以培养幼儿学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幼儿的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又可以提高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学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时,运用实物、图片等各种材料创设情景,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既有利于帮助幼儿理解科普知识,又能增加课堂上练习的密度和广度。例如,我在进行“物体怎样能移动”的科学教育活动时,我将各种形状的纸盒、积木、铁块分别放在桌子上。提出问题:用什么办法才能使它们动起来?让幼儿自己去操作发现。幼儿兴趣盎然,有的用手拍,有的用拳头打,有的用嘴吹,头顶,手向上抛等,每个孩子都想了不少的办法,然后让幼儿自己来讲述、总结自己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讲述,幼儿懂得了用力大时东西动得快,移动得远,用力小就移动得慢而近,用力很小时重的东西不动。通过操作,幼儿获得了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浅显知识,获取了有关物体移动需要力的经验。幼儿在“打打闹闹”中既获得了知识,又拓展了幼儿探索的思路,培养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二、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学科学的自信心、独立性和创造性。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让幼儿独立进行选择、独立操作,独立进行观察发现,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独立性和创造性。秋天到了,满地都是金黄色的叶子,“秋游”时,我和幼儿一起捡回许多叶子,组织了“有趣的叶子”的科学教育活动,让幼儿把捡到的树叶带到活动室里独立进行比较、分类。分类完毕后让幼儿向大家汇报是怎样分的,分成了几类,用的是什么方法。幼儿汇报的结果异彩纷呈。有的是按叶子的形状进行分类,有的是按叶子的颜色进行分类,有的是按叶子的大小进行分类,还有的小朋友想到用叶子的厚度进行分类。我没有想到的,孩子都想到了。我表扬了孩子们的聪明能干和丰富的想像力与观察力。孩子们十分高兴,自信心油然而生,真正体验到“我能做”的积极情感。在进行《有趣的食物链》的科学环保课程时,我运用了多媒体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先让幼儿通过电视了解食物链的基本知识,又通过自己制作动物卡片,并通过用线将卡片连接起来,形成食物链的形式,让孩子通过看、听、动手做进一步促进幼儿的认知活动,让他们知道大自然和人类应该是和谐的生活,而不应该去破坏大自然的平衡,孩子们初步具有了环保意识,并想出了很多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办法,使之更具创造性的学习。
三、在操作活动中,提高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动手操作,既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发现新的问题、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在冬天组织“水和冰”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我让幼儿在离园时,把小缸子里注入水并剪一个好看的图案放在水中,再放一根毛线,把小缸子放在室外,第二天来园时,小朋友们发现,原来的水变成“冰锣”了。我让幼儿动手玩冰锣,摸一摸,敲一敲。然后把“冰锣”拿到室内,小朋友发现冰开始滴水,冰又变成了水。这时,小朋友们展开了热烈地讨论。通过讨论,每个孩子都知道了由于夜里气温低,水变成了冰。室内温度高,冰又融化成为水的道理。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没有一个小朋友是旁观者,也没有一个孩子会说“我不会”,能力强的幼儿学习的更主动,更积极,发现的问题也更多。
几年来,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开展操作活动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操作活动是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一环。如何使操作活动顺利展开,如何让幼儿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在“玩”中学习,教师要做充分的准备。
1、教师须仔细考虑,周密安排。从活动方案的生成,活动条件的创造,材料的准备,问题的提出,到幼儿探索过程中的切入等等,都要经过深入细致的考虑,这样才能组织好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
2、操作活动既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又是教师引导幼儿学科学的过程。在活动中,教师自身要以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来感染幼儿,并参与幼儿的操作活动。教师的参与会使幼儿感到亲切,会使幼儿感到大家都是平等的,产生被尊重感,心理得到自由释放,因而就会集中精力,积极地去尝试、去探索。
3、为保证操作活动得以顺利展开,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这样才能真正指导幼儿的活动。
4、教师要克服怕麻烦的思想。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开展操作活动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大量的物质材料,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任何一丝一毫的怕麻烦的思想都会影响操作活动的开展。
最后,教师还要注意观察,积累资料,不断总结深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
第三篇:文档关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论文
关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论文 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思考 〔关键词〕幼儿科教选择定位 杜威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本能”。孩子们天生爱探索对许多事物感兴趣教师要开发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教育的改革以及人们对科学的动态认识使得幼儿科学教育已受到相当的重视与其他教学活动相比较幼儿科学教育更注重让幼儿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更强调幼儿的亲自参与和幼儿动手操作它主张让幼儿通过自身与周围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获得经验。那么在设计一次科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到底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准确定位 1.教育内容的选择。科学教学不同于过去的常识教学在原“常识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现代科技、环境保护等新内容所以内容选择的范围相当大。教育内容的生活化不仅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它更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和条件。教师要发现、保护、培植幼儿可贵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例如自由活动时幼儿喜欢将黑板上的磁性教具一块块排队其实他们对磁铁有所发现并在探索在玩弹力球时孩子们将它们压扁又恢复并且乐此不疲教师就应因势利导扩展成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生成科学教育活动。2.教育内容的划分。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一个教学内容可以适合大、中、小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同时学习的情况其实这就是教学内容的划分。例如水这个教学内容包括很多小的内容水无色无味的特征、水的流动性、水的三态、水的用途、水的沉浮以及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等水的基本特征就是小班幼儿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大班幼儿在学习时水的基本特征已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对水的沉浮现象、水能使光发生折射等现象产生疑问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特点选择重点内容。如果把发现了解水的沉浮现象作为大班幼儿学习的重点内容那么了解水与物体的沉浮关系就是难点内容因此教师在活动前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观察、评估幼儿准备教学用具对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现象、状况以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尽全力做出最全面的预测确定合适的重难点内容是成功的幼儿科学教育的必要前提。
二、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的适当指导 1.让幼儿产生疑惑提出问题。例如在《沉与浮》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幼儿知道什么东西能沉下去、什么东西能浮上来同时提问哪些东西在特定的条件下能沉下去又浮上来又如在“电池”教学活动中通过让幼儿玩玩具、装电池幼儿知道有的电动玩具动了可以玩了而有的还是动不了咦问题出在哪孩子们产生了疑问。幼儿产生了这些疑惑接下来的操作过程才是幼儿真正的主动探究的过程。2.让幼儿深入讨论相互交流获得正确认识。让幼儿在集体讨论中听取别人的意见用事实说明问题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指导相当具有艺术性提问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A、开放式提问 B、递进式提问 C、自由式提问。提问刚开始难度不大层层递进由浅入深。重点是让幼儿参与营造一个轻松民主的交流氛围。整个活动中教师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自由组合这几种提问方式随机性相当大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笔带过也不能每个问题都追根究底更不能任幼儿自由发问、偏离重点教师要掌握好一个度。
三、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材料的提供 皮亚杰的认识结构理论认为儿童认知和智力结构的起源是物质的活动。由此可见科学教育活动的材料提供对幼儿认知能力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教育活动材料的提供应该注意三点 1.目的性2.操作性3.思考性。材料的提供必须具有引发幼儿思考的作用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每一种材料的投放教师必须仔细斟酌想想它们是否能激起幼儿思考、探索的欲望只有在具有思考性材料的刺激下幼儿才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探索欲望和积极思维的精神状态。随着“ 科教兴国”的重大举措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科技在推动一个国家走向强大和进步的重要作用。因此幼儿科学教育也逐渐成为教育中的热门话题。为使幼儿学科学有个良好的开端使其长大成为具有科学素质的现代的和未来的公民幼儿科学教育应以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为基点。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发展智力和好奇心感受自己的能力和成功得到愉悦的情绪体验产生学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而科学素质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对科学的情感和态度三个方面。在进行科学教育时如遗忘或偏重于某一方面将会偏离科学素质早期培养的基本出发点。近年来不少幼儿园对开展幼儿科学教育做着积极的尝试然而仔细分析幼儿科学教育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也存在着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此谈谈个人肤浅的看法及对问题的一些思考。一教师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存在偏差。很多教师在选择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时往往过分注重其新颖性、系统性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出教师的独到与创新。其实新鲜吸引人的内容并不一定适合幼儿有的内容虽然新鲜但不易为幼儿接受这样势必影响科学教育活动的效果。笔者曾看过这样一节在中班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认识指纹》。应该说这个内容是非常新颖的但由于指纹细密、不易观察的特点和教师过分精确的表述使幼儿感到生涩难懂其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又如笔者曾组织幼儿进行过一次晨间谈话这天恰巧出现了沙尘暴现象。笔者从早晨入园时就发现这种现象引起了幼儿的注意。因此在晨谈时引导幼儿充分讨论自己亲眼看到的现象以及个人感受并在此基础上以自然生态观点向幼儿进行环境教育收效也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在户外活动中看不到幼儿摘花拔草的现象了。这种看似随意、却又有着明确目的的谈话为激发幼儿的爱心善待生灵关心、保护环境的情感和态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是幼儿常见的、熟悉的、不为他们所注意、但又能引起其兴趣的、易操作的内容。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科学的抽象性、严密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求知欲望。当然科学必须追求精确但对幼儿来说精确就是需要让幼儿初步树立科学的思想构建科学的思维方法探求科学活动的过程而非专业术语的精确表达。选择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和感兴趣的材料才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迷上科学。二.活动过程中对“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观点在认识和运用上存在误解。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充要条件。”有创造性的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偏离了常模而感到焦虑不安。在操作中的儿童亦会如此。他们用来探索的方法多种多样而不少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对幼儿“导”的过多限制过死急于求成剥夺了幼儿思考、探索的机会从而扼制了幼儿创造性的发挥。探索活动是幼儿的一种主动活动也有人把这种主动活动看成是随心所欲的自由活动。持有这种错误观点的教师虽然对活动内容和目的心中有数但却不能有效地指导幼儿活动对幼儿听之任之结果违背了以幼儿为中心的根本目的。其实教学活动过程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主体指导和帮助另一个未臻成熟的主体进行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这个主体要发挥“主导”的作用即“师生皆主体教师要主导学生要主动。”教师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对游戏过程的指导和对游戏目标的说明以及实现目标方法的提示。幼儿的好奇心强探究事物的兴趣浓厚但能力有限所以教师不能忽视对他们的帮助教师只有发挥好主导作用以满怀期待的心理对待每一位幼儿延迟自己的判断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机会去探索、发现、创造用宽容之心来对待孩子“与众不同”的言行让他们在内部需要和愉快的情绪下学科学才能满足、保护、发展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其探索科学的兴趣。三.重视正规性科学活动忽视偶发性科学活动。所谓正规性科学活动是由教师根据幼儿自然科学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内容在教师指导下有步骤地开展的幼儿科学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准备充分计划性、目的性强所以往往能引起教师的普遍重视。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出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所以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科学现象无处不在这种由外界情景所导致的围绕偶然发生的事情由幼儿自发产生的科学活动就是所说的偶发性科学活动。如天上为什么会有彩虹蚯蚓吃什么壁虎在墙上为什么掉不下来„„正所谓琳琅满目、俯拾即是。偶发性活动对幼儿来说所获得的经验更直接、更有趣印象也更为深刻是引导幼儿认识世界的最佳时机。但由于教师事先既无计划又不提供材料且多数是发生在幼儿的自由活动中有时幼儿提出的问题古怪、幼稚但却让教师措手不及有的教师为了“顾全面子”在孩子面前不懂装懂或不予理睬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提问常常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幼儿园要“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科学教育也应力求达到《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让幼儿在试试、做做、玩玩中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所以教师不仅要重视正规性科学活动更要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经常关心、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在不同场合下产生的偶发性科学活动并及时给予支持、鼓励和指导保护幼儿科学探索的积极性.幼儿科学教育是教育改革中的产物在促进幼儿观察力、创造力、社会和情感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祖国的下一代我们应转变观念正视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与途径使幼儿科学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并希望其能对幼儿今后的成长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先声夺人,让我们的语文课堂魅力无限
先声夺人,让我们的语文课堂魅力无限
[摘要]课堂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有着重大的影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多种形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关键词]语文教学导入情景
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我曾有幸观看过 于漪 老师的教学录像。于漪 老师那种娓娓动听的授课方式使我倍受启发。而当自己走上三尺讲台后,我更加认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情感的投入又是何等的重要。
课 堂上,我们面对着的是流传千古,情真意切的文学艺术作品,如果我们语文教师自己感受不到或是无法带领学生融入到作品情感之中,学生阅读中感受不了作者的情 绪变化,朗读时投入不了自己情感的话,那这堂课以及这篇文章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然而,情感的融入与调动是需要环境的创设的。这时候,语文课前的导入 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它在课前所承担的就是还原作品情境、创设情感环境的任务。
俗 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堂课的教学来说,良好的导入方式也可以说是这堂课成功的一半。所谓“导入”,其实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刚开始时 为了把学生引入到教学中去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和策略。它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首要作用和功能就是引导学生顺利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它好 比通往正题的桥梁,能有效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正轨,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好的导语能够紧紧扣住学生心弦,使学生围绕当堂课的教学内容迅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因此,在教学设计上,首先应在导入的情境创设上精心安排。笔者在此就结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部分课文,仅从新课导入的情境创设方式谈 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抓住单元主题,明确教学目的。
苏 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有一个特色,即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单元主题。我们在教学时不可忽略了这一单元的主题及单元主题词,同时这一主题词正好是我们 进行课堂导入的好帮手。对于一单元的启始教学,可就整个单元的框题内容作前后概括,让学生对整单元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大概了解,引起学生对本单元教学 内容的兴趣。如苏教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版八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教学,可这样导入:本单元的框题是“江山多娇”。我们访名山游大川,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切地写下来,是一大乐 事。请看西双版纳的密林里,神奇秀丽;海峡那边的阿里山上,风光如画;古人笔下的永州小石潭,水清境幽;黄州承天寺,积水空明;世界著名的水城威尼斯,别 具魅力,自有神韵。一山一林,一潭一溪,莫不使你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想领略这些美丽风光吗?那么请让我们一起进入第四单元的学习。又如第二单元的教 学,可采用这样的导语:古今中外,古往今来,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将会深深理解已届风烛残年的海外游子的心声,将能体会 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利的法国亡国者的痛楚,我们也将品味出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始终眷恋祖国的深情,领悟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酬的忧愤,还将感受古代外 交家晏子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命的凛然正气.......无论我们走向哪里,无 论我们从哪里走来,无论我们生活在哪个时代,我们始终是一个“炎黄子孙”。对于某一篇课文的启始教学,可对本单元的前几篇课文或以前所学相关内容以生动的 语言作一个概括叙述,连贯引出本篇课文的学习。运用前后连贯的方式导入新课,既能紧紧吸引住学生,又能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
二、叩响学生的心灵之钟,在浓浓深情中贴近作品。
这 种方式也叫抒情式导入。运用这种方法,是以抒情的语句,或者感人的场面或者深情的片段,深深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情感教育中进入课文的学习。如《枣 核》一文的教学可这样导入: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炎黄子孙历来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又往往集中表现为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无论走到哪儿,故乡的山川、草木、人物,故乡的一切,总是始终萦绕在心头。《枣核》一文,写的就是一位远在大洋彼岸的风烛残年的老人,一位作者的“旧时的 同窗”,尽管“家庭和事业都如意”,但越到晚年,思乡越切,总是想起故乡院里的那棵小树,当作者去美国时,“再三托付”为她带去几颗枣核,并在花园里试种 了一下。几颗枣核寄寓着深深的思乡之情,一篇课文洋溢着浓深的爱国之意。又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的导入可这样进行:看过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人,不管是谁,都会潸然泪下,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不知唱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母亲’——‘妈妈’,这是世界上最神圣、最辉煌的称呼!那么,为我们挑起大 山,为我们遮风挡雨的父亲又如何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 家朱自清 先生的散文《背影》,体会父爱的伟大与崇高。
三、激情导入,让诗歌扮演先锋角色。
基 于上一点方法,如能添加文学色彩,则更能吸引读者。诗歌就是很好的选择。好的诗歌或能引发激情、促人奋进,或能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因此,巧用一些诗歌导 入新课,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甜甜的泥土》一文可采用这样的导入语:人间至爱有亲情。唐代大诗人孟郊的一首《游子吟》,吟出了一代又一代父母的情,唱暖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天,让我们在甜甜的泥土中感悟一下这人世间 的第一情。又如《老山界》一文的导入可这样展开:毛主席的诗《长征》唱得好“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934年到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重走长征路,之后,他写下了这样的文字:“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它所表现的英雄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个有着10亿人口的民族,使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老山界》也将带着我们重走一段长征路,引领我们感受长征精神,传承长征精神。
四、灵动的思想,敏锐的洞察,让我们启发学生的求知欲。
采 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促进学生思考,一开始就以问题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在问题中产生求知欲,在问题中进入新课的学习。例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的导入可这样:同学们,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缤纷世界里,每天都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那么问题 的正确答案有几个呢?(学生答)其实,很多问题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就需要我们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培养自己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今天要学的课文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将会帮助我们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又如《食物从何处来》一文的教学可这样导入: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一颗鱼卵能够长成千斤 大鱼,自然界的所有生物,每天都在生长、活动和发展,那么,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于何处,它们所需要的食物又从何处来?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那么就让我 们一起学习课文《食物从何处来》。
五、事实胜于雄辩,让史实来告诉学生一切。
这种方式适用于一些与历史有关的文章。这种文章的导入,可让学生在了解有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进入新课的学习。例如:都德的《最后一课》的教学可这样进行:世界历史上曾记载过一场非正义的战争——普法战争。普法战争是1870——1871年 法国和普鲁士的战争。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的土地。普鲁士政府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从而永远维持他们对这些 地方的统治,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从普鲁士军队占领法兰西国土的那一刻起,法兰
西人民就奋起反抗。法国作家都德也参 加了这场战争,并以沦陷后的阿尔萨斯的学校被迫停教法语改教德语为题材,于1873年创作了这篇小 说,小说通过对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描述,表现了法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因为这篇小说表达的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主题,因此几乎世界各国都将这篇 小说列入中学教材供学生学习。又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的教学导入可这样设计:同学们,你们相信吗?一个很大很大图书馆的所有资料的信息竟然可以缩 到一张很小很小的胶片上,装在口袋里。这种很小的图片资料就是现代的缩微图书。我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我国最早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那么我们知道 我国的图书演变历史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当 然,这些导入方法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设计导入的过程中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教师在设计 导入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加以精心的设计,其原则是要合乎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能力,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服 务。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欲望,参与教学的程度及学习的效果都与教师的导入有很大的联系。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也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要做到以生为本,即 以学生为根本,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配合,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有句格言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在课堂教学的导入上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总之,只要我们做到先声夺人,语文课堂就能展现无限魅力。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学要讲求综合效应》,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3)刘国正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
(4)《语文教学研究》2004年版
作者简介:
张勇男29岁汉族籍贯:云南开远
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学学士学位,并于2007年3月考取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现正在攻读。2001年起就职于昆明师专附中,任教初中语文。曾多次参加昆明市教育科学院组织的优秀作文的评选及编辑工作、出题工作、中考复习资料的汇编工作。教育教学感言“用我的智慧点亮学生的心灵之光”。
第五篇:幼儿园科学教育
《幼儿园科学教育》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
1、科学教育中常采用的观察方法是:对个别物体的观察;比较性观察;长期系统性观察。
2、幼儿劳动的种类包括:园地和自然角的劳动;生活服务胜劳动;协助成人的辅助性劳动;动植物标本的制作。
3、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情感的目标非常广泛。《纲要》突出了其中两个方面: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幼儿关爱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4、幼儿园中的技术操作型活动,主要涉及两种不同的“技术”,一种是设计技术,即幼儿在进行科技小制作中要思考的方法,一种是使用技术,即幼儿在学习使用某种科技产品或工具时要掌握的操作技巧。
5、幼儿科学教育评价的新观念是: ①从权威评判到平等对话 ②从结果评定到过程跟进 ③从测验评价到实作评价 ④从常模标准到差异性评价
6、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包括自上而下的三个层次:幼儿科学教育总目标、各年龄班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目标。
7、例举四种幼儿科学游戏的类型:
①、感官游戏②、图片游戏③、语言游戏④、操作游戏⑤、角色游戏⑥、音乐游戏、⑦、情景性游戏⑧、活动性游戏 ⑨、电脑游戏(任选四种)
8、科学发现室的材料选择要考虑的问题是:
①新颖有趣②操作方式简便易懂③结构简单且可探索④种类和数量充足
二、解释名词:
1、科学――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
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
和态度。
2、观察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及科学的工具或仪器设备来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及现象,使幼儿获得具
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3、幼儿自主探究方法――幼儿科学教育必须成为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应
该支持幼儿亲身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体验科学精神,获得探究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过程应:注重幼儿“动手”与“动脑”的结合,创
造多种机会让幼儿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
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和科学理论,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4、幼儿的“前科学概念”――概念是指幼儿对事物或现象的内在、共同、本质特征的概括,是认识事物的高级形式,一般用词语来表示。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儿童获得的概念还不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概念,而只能称为
“前科学概念”,即幼儿在感知和经验的表象基础上,对同类事
物的外在的、明显的共同特征的概括,是一种概括化的表象。它
既区别于具体的经验,也区别于真正的抽象概念。
5.讲述法――是教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向幼儿描绘事物的外部特征,解释事物之间、现象之
间以及事物与现象之间的依存、因果关系,叙述事物与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
变化原因的一种教学方法。
6、项目活动――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支持下,围绕生活中某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或“问
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识的过程。它和综合主题活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生成性。即活动计划和活动
目标都不是由教师单方面事先设计好的,而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发展、共同建
构、透过形成性的评佑逐步发展起来的。
7、幼儿科学教育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幼儿
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观察、记录、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作出
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是是实现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是实施补救
教育和个别教育的依据,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
三、简答题:
1、简述幼儿科学教育的意义。
①幼儿科学教育可以满足幼儿渴望了解周围世界的需要
②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思维的“实验室”
③幼儿科学教育为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更好更全面的知识基础 ④幼儿科学教育可以促进儿童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
⑤幼儿科学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⑥幼儿科学教育会给幼儿的一生带来深刻影响
⑦幼儿科学教育还有助于发现具有科学潜能的幼儿并促进其早期发展
2、简述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
①帮助儿童获得周围世界的科学经验。
②帮助儿童获得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
③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
④激发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及学科学的兴趣;关心爱护自然的情感和态度。
3、简述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理念
①、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②、面向全体幼儿,立足幼儿发展
③、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
④、反映当代科学成果,加强STS教育
⑤、广泛开发利用多种课程资源
4、简述幼儿科学教育的意义。
①幼儿科学教育可以满足幼儿渴望了解周围世界的需要
②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思维的“实验室”
③幼儿科学教育为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更好更全面的知识基础
④幼儿科学教育可以促进儿童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
⑤幼儿科学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⑥幼儿科学教育会给幼儿的一生带来深刻影响
⑦幼儿科学教育还有助于发现具有科学潜能的幼儿并促进其早期发展
5、科学发现室对于幼儿学科学有何作用?
①科学发现室的空间较大、材料丰富,幼儿有充分的选择余地,能充分满足幼儿的操作需要。
②科学发现室提供的材料不按年龄阶段加以区分,更适于幼儿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保证每个幼儿在自己的水平上进行探索。
③科学发现室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独立性和创造性。④科学发现室能充分展现幼儿科学探究的过程,并使幼儿在过程中得到满足。
6、简述在科学教育中教师提问的策略。
①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
②提问要有意图。
③要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
④要启发儿童的思考。
⑤要及时总结和复述。
⑥教师要注意倾听。
⑦认可儿童的全部答案。
⑧分析错误答案给予及时反馈。
7、简述幼儿科学教育的意义。
①幼儿科学教育可以满足幼儿渴望了解周围世界的需要
②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思维的“实验室”
③幼儿科学教育为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更好更全面的知识基础
④幼儿科学教育可以促进儿童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
⑤幼儿科学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⑥幼儿科学教育会给幼儿的一生带来深刻影响
⑦幼儿科学教育还有助于发现具有科学潜能的幼儿并促进其早期发展
8、简述偶发性科学活动的特点及组织领导
①探索活动常由偶然的情景引起,教师无法事先估计。
②探索的内容广泛,常常是就地取材。
③活动的时间地点不定,随机性强。
④活动的过程多样、多变,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⑤活动的主体具有强烈的内在探索动机。组织指导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要做到: ①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发现和了解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
②对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给予热情支持
③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适当的引导与指导
四、论述题:
1.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教师如何引导幼儿自主探究?
①、将教师指导寓于幼儿自主的学习之中
②、将科学学习寓于过程性的探究之中
③、要形成鼓励幼儿探究的心理氛围
④、教师要提供能引发幼儿探究并物化教育目标的材料
⑤、教师要支持鼓励幼儿用已有的经验来进行猜想、解释、尝试解决问题 ⑥、教师提问的策略
⑦、帮助幼儿依据事实得出结论并与事先的猜想进行比较形成解释
⑧、支持和引导幼儿记录获得的信息
2.试述观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要点。
1、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工作
2、利用观察对象的显著特征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3、通过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观察。
4、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特征(即要使幼儿的各种感官都参与观察活动)。
5、要教给幼儿具体的观察方法
6、引导幼儿通过对观察对象的操作、摆弄,将观察和操作相结合,以全面地观察事物并了解观察对象的变化。要尽可能地让幼儿有自己动手和操作的机会。
7、要鼓励幼儿语言表达观察中的发现(即在观察中要有意识地发展幼儿的语言)。
8、在观察中有意识地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9、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
10、指导幼儿学习用各种方法记录观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