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活动激智慧 数感亦有形
活动激智慧 数感亦有形
——“1000以内数的认识”片断及反思
乐清市乐成七小
郑乐丹
大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形式为:“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字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合理性地作出解释。”这是《标准》首次明确地将培养数感列入数学课程学习内容。在“数的认识”具体目标中又指出“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下面我以《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来谈谈在数的认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案例:(人教版课程实验教材)2005年1月19日听温州实验小学吴鹤老师执教于“温州新课程备课会。片断一:1000到底有多大呢?
1、师(拿出一个笔记本):这本笔记本有100页,请你用手比划一下1000页大概有多厚? 〔生拿出小手比划1000页的厚度〕 师:你比划的是几本笔记本的厚度? 生:10本。
师:为什么10本笔记本就是1000页呢? 生:因为10个一百是一千。
师(拿出10本叠在一起的笔记本):你比划得对吗?估计一下1000页大概有几厘米? 生:10厘米
2、出示一页语文课文大约是300字,估计1000字大约是几页? 生:大约是3页,1页是300,3页是900,和1000差不多。师(课件出示)1000字大约是语文课文3页多一点。
3、师:那1000个人有多少呢?我们这个阶梯教室全坐满约有500人,那多少人会是1000个呢? 生:500+500=1000 生:那得2个阶梯教室哦!〔反思:发展学生的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数的认识由100以内扩展到1000以内,数目增多了,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教师利用比划1000页纸的厚度在具体情境中感受1000的多少。“猜1000个字有几张、猜1000个人有多少”这些小活动,实际上是让学生从由我来猜,到我要怎样猜?怎样猜方法最好?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呈现的答案丰富、合理,有效地让学生主动建构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感的培养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中无声无息有序地进行着。〕 片断二:感受1000以内的数。
1、估计1000颗黄豆大约需几把抓完? 师:每个小组有一杯黄豆,大约是1000颗,你需几把抓得完? 〔学生分小组实验〕
生汇报:17把、16把、13把„„
师:用大家的手抓要抓十几把,如果老师的手一次能抓100颗,需抓几把? 生:那要抓10把,1000里有10个100嘛; 师:那你们一把抓了多少颗呢? 生1:99颗、88颗„„ 生2:我估计是70—100颗。生3:反正不会超过100颗。
2、估计杯子中的黄豆数。
〔师出示5个装有不同数量黄豆的杯子〕 师:每个小组前都摆着黄豆,最少的杯子中有100颗黄豆,最多的杯子中有1000颗黄豆,请你猜猜1号、2号、3号杯中大约有多少颗黄豆?你想猜哪一杯,并说明理由。
生1:我猜1号杯中有200颗,它好像有2个100那么多。
生2(跑上来并比划):我猜2号,1号是200颗,200,200这样加起来,大约有4个200,所以2号是800颗。
生3:我也猜2号,它比1000颗少了一些,大概是800颗。生4:3号杯比2号杯少了一些。
生5叫到:老师,你的3号杯斜过来了,看不准。师(笑道):你看的真仔细,(并纠正杯子)这样能看清了吗? 生5:差不多了,好像比2号要少一些,大约是600颗吧。
〔反思: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活动过程,抓黄豆估黄豆这一环节,教师创设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孩子们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方法,动手、动口、动脑去体验,在实践操作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估黄豆策略的探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是活动的、有趣的,享受着数学课堂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同时,每一个细节的精巧安排都为学生活动奠定了基础。在估1号、2号、3号杯中的黄豆时,以100颗和1000颗为参照物,去估其他杯中的黄豆,既教给学生估计的方法和策略,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发展了学生的数感。总之,这一“做数学”的过程,让孩子们真真切切地体验到无形的数感。〕 反思及分析:
一、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
吴老师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学生感受数量是1000的物体到底有多少时,学生有形象的感知,使知识变成了一个真正触手可及的东西,能力培养落实到了实处。如1000张纸有多厚?1000个字有几张?1000个人有多少?这等等的问题把数学知识向生活化的方向进行了拓展,架起了学生生活经验和数学学习的桥梁,让学生估计1000个教师能不能坐在阶梯教室,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也就是估计教室里的座位数来进行推断,有了事实的依据进行说理。这些环节的设计都能够让学生培养快速感应一样事物的数量的能力。
二、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陶雪鹤老师谈过:“数感的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吴老师在这节课中为发展学生的数感作出了不懈努力。数感的发展应该是一个量化的过程,吴老师在这节课中十分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上学生在估黄豆、猜高度等具体情景中,通过实际应用体会数的意义,发展数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主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需,而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样认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这节课中,“猜价格、估黄豆、猜高度”等活动,既是游戏,又是一次巩固,一张一驰,学生积极性高涨,气氛热烈,收到良好地效果。
三、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小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模仿,遇到新鲜事物习惯动手试一试,让他们亲自动手,实践操作,这样就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成为形象化、具体化,学生也较容易接受。在认识了1000以内数的概念后,让学生动手抓一抓,估计1000颗黄豆需抓几把;动手比划一下,1000张纸大约有多厚。通过学生具体操作、积极动脑,感受到数量是1000的物体的实际含量。
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的确,课堂学习本是一个充满灵气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主动认识事物,激发兴趣,这正是吴老师在本节课中所追求的。而“数感”的培养也在吴老师精心安排的各种活动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第二篇:《一伙人智慧》会后感分享
《一伙人智慧》会后感分享
——侯继春
通过这次培训感触颇深,其实老师讲的,平时我们都有了解,但很多了解过后就抛之脑后了。
最开始踏入工作的时候,只知道,工作是给自己干,也知道提升自己才是真正提升之路,一晃就很多年过去了,这之中遇到了很多困惑,如,总觉得自己付出的多得到回报的少,总觉得领导不理解我们,老板有种种问题等等,由此产生了很多辛酸,但始终没有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直至今天,张亚峰老师的课上,我才真正明白,只有真正跟老板成为一伙人,真正是想和老板一起干好我们的企业,才能彻底的解决这一切的问题。
正如老师所讲,我们这一生想要实现什么,想要做些什么,无非就是两个字,就是让自己幸福,让爱自己的人幸福,让自己爱的人幸福。这个目标,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实现。而实现幸福的方法是什么,无非就是工作,有两种:要么自己努力干;要么跟别人干,以后有机会再自己干。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除了老板以外都是在想,先跟别人干,再自己干。而这条看似跟“跟老板成为一伙人”有很多不同,其实不谋而合。
张亚峰老师说的好:“想要在公司干好,那就要跟公司跟老板成为一伙人,而要成为一伙人,首先,就是境界。”
公司的同事们都觉得,公司里谁最值得尊重,谁干的最好,那肯定是老板、总经理。。一系列高层,和对公司卓有功绩的员工们。
这是为什么,是他们要求我们尊重他们了吗?肯定不是,而是我们感觉到,他们心里装着我们、装着企业——这就是境界不同。我们也想要和他们一样有本事,受人尊重,那么我们就要和他们一样,具备同样的境界。“心在哪,境界就在哪儿。心里装的有多少,境界就有多高。”所以我明白了,要想真正干好,首先就要心装同事,心装企业。
我们员工有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给老板干;第二境界是给自己干;第三境界是跟老板一起干。我实话实说,我以前的境界,就经常是第二境界——给自己干。所以干的很累、很苦。甚至有些时候,是想用一颗做买卖的心,去换取做事业的结果。说来很可笑,其实一点都不可笑,正是如此,我才会,不爱去跟老板沟通,正是如此,我才会不关心公司发展远景,正是如此,我才会不关心公司的问题细节,正是如此,我才会没想到跟更高层次的人去学习。
而今天,我不敢说全明白了,而我敢说,很多很多都明白了——只有真正经营自己,才会取得自己想要的价值。
张亚峰老师很有意思,拿自己举了一个例子。他在进思巴达之前,是个默默无闻的晚辈,很多时候他在公众场合提出的疑问和异议都会遭到前辈和老师的轻视,于是他花了一年的时间,前半年在学习,后半年就开始免费给人讲课,甚至最开始的时候,是张老师主动给企业打电话要求讲课,这个过程想必伙伴们都能明白个中艰苦。在这个后半年的时间里,张老师有一个默默无名的老师成为一个逐渐有名的老师,由一个免费给人上课的老师成为一个别人给费用还可以自己挑选安排的老师,由一个受前辈轻视到一个被前辈邀请参加大型课程队伍的老师。这个例子让我感触太深,这不正是经营自己,就是经营自己的价值,“先要有免费的展现,才会会有值钱的你“的完美诠释吗!
而这,正是境界,如果没有想跟老板一起干的心,他是无论如何都走不到今天的。也正是完美诠释了——“有什么样的境界,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而我,在学到了这些后,就更明白了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境界,应该怎么做。
我们的企业就是就是实现我们幸福目标的人生舞台,我们的心只有装着企业装着老板,才能真真正正的为企业做些事,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增加光彩,才能向着我们的人生目标迈进。
我们只有先去付出,先去奉献自己,先去展现自己,才能真正的经营自己,真正的让自己成长,真正的让自己的价值增长,真正成为对家人有益,企业有益,对社会有益,对国家有益的人。
第三篇:读《中国智慧》后感
《中国智慧》读后感
《中国智慧》内容概要:本书是易中天教授的最新力作。里面讲述了六个方面内容,具体包括: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
书中提到,《周易》的启示有四条:忧患意识,理性态度,变革精神和中庸精神,这四条启示,无论古今,都是非常受用的。首先,人或国家,没有忧患意识都是危险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危机意识是保护自身安全的首要点,沉浸在稳定安详的气氛中很容易招致祸患。其次,理性态度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尤其重要,不盲从,抵制诱惑,全面看待问题。接下来,我们现在仍然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变革精神也表现出其重要性,这一点还可以延伸至创新精神,我们长期被冠以“中国制造”之名,对任何人都是一个警醒,要崛起,要强大,就要创造、创新,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之路。
关于中庸精神,易中天说:“不是和稀泥,不是不讲原则,不是各打五十大板。”中庸的原则,书中提出:做事情要拿捏好分寸,不要“过”,也不要“不及”,一定得恰到好处。中庸就是中和,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修养,质朴和文雅各占一半,即为中庸之道。
“禅本身的意思是静虑,原本是佛教的一种修行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就是打坐,盘腿坐下,安安静静地想。不是想,叫非想;不是不想,叫非非想,最后进入一种什么境界呢?想入非非。用最白的话来表述坐禅,就是发呆。”开篇这句诙谐的调侃,使我不觉莞尔一笑。禅宗的境界,易中天用说故事的方式,引人入胜。一个接一个的小故事,把禅宗的由来、传承及觉悟缓缓道来,像沏一杯清茶,经过放叶、冲醒、翻滚、叶沉、茶静,最后万物皆空。“该放下就放下,该拿起就拿起,想放下就放下,想拿起就拿起。”此句言简意赅地道出了禅宗的境界。同样,易中天对“老子方法”、“魏晋风度”和“禅宗境界”的解读,也让我们对这些古代文化思想有了基本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当我们把对这些思想的理解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去,那便形成了一种智慧,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这种智慧能够指导我们在生活、工作中正解处理各种关系,让我们的人生之路更加顺遂,更加宽广。
但是,在这本书里,说到男尊女卑,君尊臣卑,这一点虽然在古代成立,现在则应该被坚决的摒弃,现在应该讲求的是平等,男女平等、人人平等。那种分三教九流的等级思想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文明社会。不可否认,在一些思想较为封闭的农村里面,重男轻女的现象难以抹去,甚至因为重男轻女引发过很多不愉快的事件,但是,我坚信,社会在进步,人也在进步。平等和谐的社会在向我们走来。古代以礼来规范秩序,当代以法制约社会,以道德端正人心。
《中国智慧》,语言幽默生动,哲思处处开花,是一本让人看得明白、读得懂的好书。
第四篇: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一、我国现行数学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各有哪些?
分析我国的数学课程、教材和教学可以发现,我国数学教育既有很大的优势,又有明显的不足。在我国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双基”一直受到重视,我们很早就提出了“三大能力”的培养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根据时代发展对数学教育的新要求,20世纪90年代初又增加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2000年又明确提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大纲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三大能力”、个性品质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涵作了明确、具体的界定,形成了“双基”、能力和个性品质并重的数学教育目的观。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重视课堂教学等.我们国家训练出了一批又一批国际数学奥赛的佼佼者.我国中小学数学教材有体系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叙述条理清晰,文字简洁、流畅,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等优点。我国学生的数学基础扎实,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强。
我国数学教育的不足也是明显的。从数学教育内部看,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学没有真正抓住数学的本质,常常纠缠在细枝末节上,存在脱离数学本源的现象,学生训练得太多太苦,时间、精力投入太大,教学效益不理想。具体地,以下问题是主要的。
(1)数学教学“不自然”,强加于人,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内部动机都有不利影响;
(2)缺乏问题意识,解答“结构良好”的问题多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少,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力;
(3)重结果轻过程,结论记忆多关注知识背景和应用少,“掐头去尾烧中段”,导致学习过程不完整;
(4)重解题技能技巧轻普适性思考方法的概括,方法论层次的内容渗透不够,导致机械模仿多独立思考少,数学思维层次不高;
(5)“讲逻辑而不讲思想”,强调细枝末节多关注基本概念、核心数学思想少,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不利。
在具体教学中还表现为:教师只重视课本知识和理论,不关心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和实际应用,不求广博的知识面,不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只管摹仿教师的示范,不讲创造,不求甚解;以解题为中心,搞题海战术,讲究大运动量训练,或注重呆读死记,用死背程式来代替生动的数学创造性;学生的课业负担严重超负荷等等.二、如何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知识的特征不同,对学习方式的要求也就不同。有些数学知识具有经验性、演绎性或对象性,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开展探究学习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有些数学知识具有超验性、合情性或程序性,对于这些知识,只能通过接受学习来获得。有效地选择学习方式,要综合考虑知识的特征、学生的特征、教师的特征和社会的特征。
1、超验性的知识、合情性的知识和程序性的知识,适于开展接受学习
数学中有一些知识是人类长期实践经验和理性思维的结晶,但是,这些知识超出了学生目前的经验;对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而言,这些知识也是不可证明的,不便探究,或者可探究的成分较少,需要先接受下来,再慢慢理解,理解也只能达到一个相对的水平。数学中还有一些程序性的知识,也要先接受下来,然后再进行一定的训练,才能学到手。
在义务教育阶段,一些数学知识的特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接受学习的大量存在。在这个阶段,学生所拥有的知识不能解释目前的困惑,所需的知识又尚未建立起来。这个时候只能把有关的知识先接受下来,并进行相应的训练,在新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来后,再回过头来进行深入的理解。对于这些知识,虽然是采用接受学习方式来掌握,但由于我国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如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景,开展启发式教学和变式教学,设置适当的铺垫等,因而
建立了“以符号代表的新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的观念之间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正因如此,这种接受学习大部分都成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然而,如果教学策略不当,也容易导致机械的接受学习,这是应当避免的
2、经验性的知识、演绎性的知识和对象性的知识,适于开展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数学角度来说,只有经过证明的结论才是可以接受的,经过证明的探究才是有意义的,因而应该针对经验性的知识、演绎性的知识和对象性的知识开展探究学习。然而,上述超验性的知识、合情性的知识和程序性的知识不宜探究,即便是适于探究的知识,由于时间、物质条件的限制或是教学进度的需要,也没有必要都进行探究。如果所有事都从头做的话,那么别的什么也干不成。当我们提倡探究学习的时候,也应该看到探究学习的局限性。
事实上,影响学习方式选择的因素很多,除了知识的特征外,还包括学生的特征(认知发展水平、认知结构、认知风格、情感情绪)、教师的特征(教学风格、学科知识、教学能力、人格品质)和社会的特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制)等。因此,在运用学习方式时,要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视具体情况而定。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对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有效运用。
三、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学生学习上的差异,减少两极分化的产生?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孩子的个性特长,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扬长补短”,开发孩子的潜能优势。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是有着很大自我发展潜力的个体,他们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他们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认真对待每个孩子的特质、兴趣和目标,尽最大的可能帮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潜力”。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我们应意识到,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没理由要求所有的学生按照同样的方式、学习同样的课程、追求完全同步的发展,更没有理由把所有的学生放在一个智力测试标准上掂量,做统一比较。
注重优势智力的发展并不等于忽视或放弃其他智力的发展。在发挥特长的同时,我们的教育也应该注重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必须认识到,发挥孩子的特长仅仅完成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的一半工作,另外的一半工作应当是最大程度上帮助孩子发展他们并不擅长的那些方面。并学习如何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及其价值。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并在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学生各自的潜能优势的同时教会学生慢慢懂得理解、懂得尊重,懂得全面地去认识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与不足。
2、个别辅导,引领前进方向
新课程改革以来,对教师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教师以为新理念一来,原来好的传统做法都是不对的,我们不用再象过去一样重视知识与技能了,追求的是一种热闹的课堂氛围,眼中只留下了那些敢于发表意见的优等生,失去了我们传统的“补差”意识。虽然学生自身素质差异是造成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但是教师如果缺乏整体观念,没有原有的“培优补差”意识,也会加剧两极分化。要减少两极分化就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困生由于某些原因,要他们把一堂课的知识点全部在课堂上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在不能重点加以个别辅导,势必造成他们的知识衔接上的不牢固,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课改不排斥补差,课堂中,我们应多有目的地巡视、发现学困生的思维障碍与偏差,对他们进行及时地指导与点拨;也需要必要的课后辅导。只是这样的辅导不再是一味的加班加点,机械地重复操练。
新课改下的辅导,应该是教师充满关爱的引导,是教师帮助学生重立自信的过程。新课改下的辅导也不再是教师的专利。课改强调“人与人的交往与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外辅导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结对合作,可以是优秀生与学困生间的结对帮扶。优秀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在潜移默化之间,感染着学困生,引领着学困生前进的方向。
3、立足课堂,去除浮华——铲除两极分化滋生的土壤
新课程中强调变革学习方式,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在这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工夫,但是如果探究学习操作不好,就会造成能力强的学生愿意去探究,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成为了教学的旁观者。这样,就造成在教学过程中对弱势群体关注不够,如果对合作学习或者探究学习等教学方式掌握不好,或不能正确使用,就可能会造成两极分化扩大。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方式都会让学生的学习造成困难,牢牢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精髓。把“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学透用好,不搞“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凭理性打造真实,让课改远离“浮燥”,从而缓减两极分化。
第五篇:读《宣传智慧》后感
读《宣传智慧》后感
从重庆来山东的时候,我走得太匆忙,就带了一个保温杯、三身衣服、一套被褥。此外还带了四本书,一本是王尔德的《自深深处》,另外三本是李立峰老师的书:《不走寻常路》、《司法新时代》和《宣传智慧》。
之前我已经写了《不走寻常路》了,今天写一写我作为宣传外行看《宣传智慧》后的所悟。
但凡工作稍微久一点的朋友,多多少少会在工作里遇到很多让你或震惊、或扼腕、或畅快、或痛心的人人事事。一直以来,我都有心想记录下来这些宝贵的情愫和记忆。可惜能力不足,常常词不达意,甚至不知如何下笔记叙。
尝试着看过一些提升的书,要么过于专业晦涩难以消化,要么过于小众片面不适合我的本职工作。
我把我的困惑同中文系毕业的好朋友讲了讲,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你的问题不在写不出文字,在于不知道如何写出你心里的故事,说白了,就是思维没有转换过来,不懂宣传。浮躁的中年妇女急功近利,此后我一直想找一本关于宣传的快速入门读物。
直到我收到《宣传智慧》一书。作者在文中说本书只讲他熟悉的领域,法律、宣传、检察,也正好是我想记录的领域。作者记录自己在宣传路上的真实感受,行文口语、朴素、理性,让阅读本书的人“不管是任何专业的人读起,都能够读得懂;不管是从任何一页翻起,都能够读得下去;不管是入行宣传多久,都能够有所启悟”。每一篇都是满满的干货,都有划重点的知识点。
作者在《宣传如何做到曲高和众》一文里写道“宣传,是给读者看的,是社会公众,那就需要讲故事,会翻译。”换句话说,宣传就是把你想传递的价值观通过故事讲出来,让社会公众发现你、了解你、靠近你、支持你。
《宣传,从故事到事故有多远?》一文里教授我们如何从工作中提炼故事。故事绝非无中生有、生搬硬造、拼凑嫁接,它来源于工作但高于工作,是案件事实之外需要捕捉和提炼的现象,要传递的是案例背后的法治价值、法治精神、社会意义。换个角度来看,听故事的人也更愿意听到的故事是干货,是务实有效的内容,是执法办案中展现的司法智慧和司法艺术。文中的举例说明在此不赘述,总之是实实在在的分析方法、提升要点。
《写稿要避免方向性错误》总结了日常处理的大量通讯员投稿中常见的“常识性错误”、“方向性错误”。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通篇没有细节”。我自己就经常犯这样的错误。昨天下午发了一篇小文请老师斧正,老师阅后直言文笔细腻,缺点细节。上次写的演讲稿也是,廖处说细节不足,缺乏有烟火气的故事。“故事感人之处在于细节,通常一篇报道看完,有一两句话、一两个场景让人记得住,这篇报道就是成功的。”没有细节亮点的故事,文笔再好,也不过是让人手指一划,划过去就算了。
《做好宣传的“三个秘诀”》中告诉我们“不是先有材料,后有宣传,而是先有采访,后有宣传。不是以案子为主,而是以办案人为主”。办案人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斟酌审查报告时力争言简意赅,层次清晰。而通过办案人讲述出的案件背后的故事则拥有更多引人思考的空间,由办案人之外的人写深案件本身的启示和典型意义,才能更立体呈现办案工作的全貌。
……
最后我想说,“司法报道,最重要的要让老百姓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要让老百姓爱看、满意。切忌浮在表面,防止违背常理常识常情,防止自嗨式倾向。要说人话,接地气”,这段话,读起来真带劲,我将时刻提醒自己:讲好故事的基本要求是说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