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29罗龙小学数学低段有效教学经验研讨活动观课感(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2 23:53: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0329罗龙小学数学低段有效教学经验研讨活动观课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0329罗龙小学数学低段有效教学经验研讨活动观课感》。

第一篇:20120329罗龙小学数学低段有效教学经验研讨活动观课感

小学低段数学课堂观课感

胡正武

2012年3月29日,宜宾市南溪区教师培训中心,在罗龙中心学校开展了小学数学低段有效教学经验研讨活动。活动中,来自罗龙中心学校的李水莲、应竹含,钟灵街小学的陈功虎,前进丽雅学校的邓承然,长兴中心学校的余萍,在常态下,按照自然进度,分别在一、二年级的五个不同的班各上了一节“小学低段数学有效教学研讨课”。现将观课感交流如下。

一、学习、反思、总结和创新

学习:我们要老实地向课标、教材学习;扎实地向优秀的教学视频学习;虚心地向第一名学习;也要勇敢地向自己的学生学习。

2012年3月29日,在罗龙中心学校开展的这次活动,就是充分展示不同学校和年级在小学数学低段有效教学方面脱颖而出的第一名,我们应该虚心地经常地向他们学习。

陈功虎的课具有“亲和、睿智、幽默、耐心”等有效教学的风格。李水莲的课具有“清爽、淡雅、巧用教材、趣用教材、忠于课标、苏格拉底式” 等有效教学的风格。邓承然的课具有“亲切、端庄,算理贯通、算法融汇,数学思维流淌、智慧魅力引人入胜”等有效教学的风格。应竹含的课具有“百灵鸟般声音像磁石样吸引住了学习之心,极富数学味的启发激扬起智慧的火炬,教师的表现举重若轻,大气清新” 等有效教学的风格。余萍的课具有“沉稳、大方、质朴、严密” 等有效教学的风格。他们的课数学味足,不仅重视了数学知识的传授、数学能力和兴趣的培养,而且加强了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方法的习得,注重了数学素养的训育。我们应该好好研究,好好借鉴。

反思:我们为什么没能像第一名的教师那样幸福地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教学

传奇?反思我们做到敬业?勤业?乐业?创业?反思我们对待教学真正“用心用力用情”了吗?

改善:就是努力而用心用力用情使“一颗童心;一颗爱心;一颗耐心”在自己的课堂上真正地跳动和真实地呈现出来。让“一张笑脸;一口赞赏;一眼欣赏;一惯求助”在每一堂课中成为一抹美丽的风景。

创新:就是从不反思到会反思,从不改善到积极改善,从有心有情到用心用情,从有爱的教育到深爱教育,从接触孩子到欣赏孩子,从应付工作到开心投入幸福体验工作的价值。

二、利用好教材、插图:精读、深研教材。

(一)精读、深研教材。

五位上课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其备课做到了“深、熟、通、化、出”,对教材的图、文做到数学教师应有的理解,对图文中承载的编者意图有了相当的感悟,同时把低段学生的眼光与学习需求和教的预设结合了起来。

(二)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五位上课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其应有预设下,咬住例题,围绕数学的基本规律、数学本质,采用启发式教学,启迪智慧,培养数学思维,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在教中渗透,在学中吸收和消化。

三、用心关注非智力因素

(一)教师的良好语言、表情、行为、素质和能力。

五位上课教师的语言有的音质、音色天然的好,从课堂的体验来讲,都是经过了长期的训练,都是下过一番苦功夫的。首先,其音韵有美感,音调恰当;其次,充满数学的韵味和情趣;第三,唤醒力很强,真诚中富有激励性、启发性;第四,语言简洁、严谨而变换得当;第五,言由心生,语言丰富,评价中

肯恰当,富有引领力。

五位上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不同,但作为小学低段数学教师所应该具备的,他们通过努力已经具备了,那种对低段数学在整个数学中的地位作用的理解、儿童对数学的感知和体验等的应有的感知力,对课堂的领导力,对数学学习的促进能力,对学困生的帮扶力,对课堂时空的掌控能力等决定了他们每堂课中呈现出“静静地读”“细细看”、“静静地思考”、“独立与合作做”;用多种方式、方法促进、帮助学生真正学懂;特别是关键性例题一定尽量让学生学懂;丰富的、有趣的、多层次的、激情的、足够的“练习”;“自我改善”、“期待发现”、“帮助改进”、“分享成功”等独特的数学美景连绵不断。

教师的良好的素质和能力,使教师的语言、表情和行为与课堂浑然一体。例如:陈功虎在教学中化繁为简,把抽象问题直观化,使自主、合作和探究成为教学过程的节点,方法与方式的转换把数学课堂的独特美感演绎出来。

再如:李水莲始终大胆相信学生,一律由学生先学,学生教学生学,共同问题和难题师生一切研究。

又如:邓承然让创设的情景成为课堂中感知、认识、理解、体验、感悟的载体,使教学妙趣横生。

还如:应竹含让动感强的课堂不仅轻松,而且充满智趋;让安静的课堂激荡着智力的角逐。

也如:余萍的课把数学价值与数学味道融合,使生活数学与科学数学互动。

(二)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

关注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方法的习得,为学生未来学习奠基是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任务之一。

五位教师的课堂中,答必听的美好场景和倾听的训练;“静静地读”、“细细

看”、“静静地思考”、“独立与合作做”的习惯与方法;化规矩为良好习惯;抓关键词掌握数量关系的方法习得;借用学生已知的、已有的,唤醒经验学习的方法;向同伴学习的方法;书写美观和表达的规范格式等随处随时可见。

有一种学习方法就是阅读,根据教育实验,大部分学习内容,相应学习阶段的学生通过阅读都能够学懂百分之四十以上,如果教师没有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最好就先让学生阅读,然后去拿出更好的方法。

(三)心理倾向:热爱、兴趣、好奇心、梦想等。

热爱: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高超艺术表现之一就是自己的学生越来越表现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习的热爱。

兴趣:兴趣是跨越认识障碍的跳高撑杆。

好奇心:最慈善的老师是使学生好奇心有增无减的老师。梦想:最伟大的老师就是让学生能够睁着眼睛做梦。

五位教师的成功,其中之四就是在课堂中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对未知数学世界的好奇心得以维护,睁着眼睛做梦的学生开始出现,并有增加趋势。

四、做实教学四问

教学四问:一问:教什么?二问:怎样教?三问:为什么这样教?四问:还可以怎样教?

有一句话:“功夫在课外。”五位教师能够让自己的课堂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有效,其重要的原因在于,上课之前,教师对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已经胸有成竹。他们之所以能够越来越接近最好的教师,那是因为他们每课后都问:“还可以怎样教?”

五、积极推动改善

“还可以怎样教?”不仅是积极的教育思维,而且是教师积极改善的起点。世界上最大的力量是改善的力量。接受的权利往往不在接受一方,而改善的权利恰恰在改善一方!教学水平是否提高了,其一个表现就是在教学上又有某方面或某点点的改善。改善并不难,他能您能我们都能。我们可以试着在哪些方面改善不断。

(一)创设更优的学与教的情景。

邓承然改变年龄秘而不宣的做法,把自己的年龄引入教学情景之中,充满情趣而富有教育性。应竹含把“夺冠”竞赛引入每课,激励学习潜能无限。

(二)激励、欣赏、体验成功。

教学是激励的艺术,学生学习的力量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学生在学习中都需要教师的激励和同伴的激励。五位教师的课堂也可以说成是成功激励的课堂。

教学是欣赏的艺术,人际交往的至高境界就是欣赏,课堂的至高境界就是在“教学相长”、“交感互动”中学生有值得欣赏的表现和越来越多的欣赏出现。陈功虎、李水莲、邓承然、应竹含和余萍在课堂上充分相信学生就源于对学生的欣赏,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中能够不断有更卓越的表现,也正是教师对学生的欣赏和学生对同伴的欣赏。

教学是发现的艺术,学生静静地观察、静静地思考、大胆猜想、大胆探究、静静地验证、独立与合作、沟通与交流、教促学、学助学,问题在教学中被发现,学习的新力量被发现,学生在发现中成长,教师在发现中改善,师生在发现中体验成功而获得幸福感。

(三)大胆让学生在“导学方案”下自主、探究。

学习是有意义的活动,其意义就是要达到的目标,“导学方案”就是使学习活动成为实现目标的“路线图”,我们可以每课向学生提供一个“导学方案”,在培养学生目标意识的同时,使学生更快地学会学习。

(四)不要轻易重复孩子们的话。

教学中师生都要关注数学本身,应该像陈功虎、李水莲、邓承然、应竹含和余萍那样,语言简洁、严谨,不要轻易重复孩子们的话。

(五)采用多种方式、方法促进、帮助学生真正学懂。

陈功虎、李水莲、邓承然、应竹含和余萍的课,共同点之一就是都采用多种方式、方法促进、帮助学生真正学懂。组织学生静静地阅读,积极地解读主题图和插图,借用生活经验,借助学具,猜想,操作验证,强者示范,能者为师,分层练习等尽量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学习。

(六)例题,特别是关键性例题一定尽量让学生学懂。

例如:陈功虎抓住“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主要采取对比法、发现法,用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尽量让学生学懂。李水莲围绕“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借用“小棒”、唤醒并借用“二十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经验等,变换不同角度让学生理解,使之学懂。

(七)丰富的、有趣的、多层次的、激情的、足够的“练习”。

五位教师的课堂训练都有上述特点。应竹含老师的“夺冠”比赛演绎得更精彩,课堂中学生以组为单位有时被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而“柳暗花明”又一村,智慧的火花意外绽放,常常令人惊叹不已。

(八)让“自我改善”、“期待发现”、“帮助改进”、“分享成功”不断出现在课堂中。

五位教师因为大胆相信学生,所以学生思绪万千,才思敏捷。在教师的期待下,学生小眼闪光,发现的东西时常超出老师的预设。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的自我改善成为课堂一景。自主学习后,同伴的合作、交流不同程度地帮助

了学生改进。能者和强者在交流环节展示了精彩,师生在沟通和合作中分享了成功。

七、数学教师的追求

如果说我们都希望遇到更多的睁着眼睛要做梦的学生,那么学生同样希望常常遇到睁着眼睛要做梦的老师。有人说:“人总得要有点精神”。我说:“人有精神,因为他有梦,有追求。”

首先,教师要追求两步跨越,一步跨越是跨过教书匠成为智慧的老师;二步跨越是跨过智慧的老师成为大师。

其次,有追求才能实现跨越,要实现跨越,就要从上出真实的数学课,到上出有浓浓数学味的课,再到平常地上出可借鉴和可操作的数学课。

第三,把追求牢牢地订在心中,在数学的课堂落实如下行动。

1、敢于挑战新的。《亮剑》上李云龙和楚云飞联手枪杀日本特务机关长就是在挑战中验证自己的能耐。

2、重视涉及思想、方法、普遍经验的题。俗话说:“行家看门道”。涉及思想、方法、普遍经验的题就是数学王宫的门道,我们要潜心修炼,要慧眼识真经,要入门得道。

3、探究数学本质。沟通不是目的,教学过程和体验也不是目的,而在学有价值的数学,实现人的发展才是目的。

4、加强直观教学。最高明的老师是把复杂的东西变简单,也能够用简单事例承载深奥的道理。

5、加强实践操作。从数到高等数学,从代数到几何,我们都经历了从瓣手指到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学习中实践性的操作不仅是一个方法,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6、加强练习研究,提高练习的有效性。数学课堂的练习独具魅力,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每个教师应该把不同课型的练习设计与组织实施作为基本功来炼,要锤炼出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而行之有效的练习。

第二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经验文章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浅说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帮助下,继承人类知识财富,开发智能,完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提倡有效教学,而有效教学则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教师完成较多的教学任务、又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切实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教学。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谈谈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目标

现代学习论指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的唯一标准。由于“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既要有整体性,使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又要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在教学进度、时间都一定的情况下,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如学习“分数化小数”时,可设计三层目标:第一层:能正确判断怎样的分数可化成有限小数;能努力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第二层:能在探究“怎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过程中,归纳出怎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过程。第三层:能利用猜想、观察、分析等方法,了解数学的归纳思想、分类思想等。

二、组织有效的交流,提升情感与认识的有效参与。有效交流、有效参与,注重在“有效”上。这种“有效”表现在:

1、在展示体验中激发

交际欲望;

2、在交流体验中分享表达乐趣;

3、在自说体验中感悟数学之理。

三、还原知识的生命形态

知识一般都是他人生命实践的结果。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外在于自己的符号化知识和显性化经验,更要让学生用特殊的方式认识和体验人类创造知识的生动过程,使学生与生产知识的人和历史进行对话,从而把他人生命实践的结果转化为自己生命实践的体验,把他人生命实践中的经验和智慧,通过自己的体悟和践行,转化为自己生命成长的重要资源和精神能量。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实现知识对学生而言的由“外”向“内”的真正转化。以“圆的初步认识”为例,来还原知识的“生命形态”是:第一环节,感悟画圆原理,形成圆的核心概念(如:在不同情境中画圆,感悟事实,积累体验)。第二环节,运用画圆原理,创造画圆的工具(如:图钉,绳子等)。第三环节,理解圆心和半径的作用,认识圆的基本性质等。

四、寻找生活思维与数学思维的节点

人学习数学是从生活经验开始的,并于生活中养成了生活思维的习惯。在他们学习数学的时候,需要养成数学思维习惯的时候,却仍然保留着生活思维。这时,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与学生对话去找寻那个节点。课堂教学中,曾发生过这样一段对话:“你每天吃两个大饼,5天吃几个大饼?”我问。

“老师,我早上不吃大饼的。”他答道。

“那你吃什么的?”

“我经常吃粽子。”

“好,那你每天吃两个粽子,5天吃几个粽子?”

“老师,我一天根本吃不下两个粽子。”

“那你能吃几个粽子?”

“吃半个就可以了。”

“好,那你每天吃半个(小数乘法没学)粽子,5天吃几个粽子?” “两个半。”

“怎么算出来的?”

“两天一个,5天两个半。”

这位学生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呢?出现在他的生活思维上:他关注的是材料的合理性,而未进行数学思维——将材料抽象为一个“量”,从而进行形式化的演绎思考。找寻到了这个节点,我们做到了《圣经》上说的“治一个人的病,先抚摸他的心”,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对症下药了。

第三篇:小学数学研讨课活动交流总结

数学研讨课交流活动总结

冯三中心小学:罗应秋

为了探讨小学有效教学规律,推广小学有效教学经验,进一步推进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于2013年11月28日举办了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

整个活动的过程也是严格按照“选题、备课、上课、评课、反思、总结”六个步骤进行。

1、选题:研究课研究的内容要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同时新课程正处于改革阶段,较处于成熟的教材是四年级以下的教材,内容、资源都很丰富,从人员上来看,年轻教师有活力,更快于接受新的理念,基于以上考虑,我们确定由王国先老师承担此次研究课任务,内容是新教材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

2、备课:首先由教课教师备课,吃透教材的重难点,根据我们研究的课堂模式,制订课堂步骤,再由备课组长把关后,备课组进行研讨每一个环节,深入细致,环环相扣。

3、上课:分别在三个班进行了试讲,每一次试讲后备课组进行分析,再试讲。20日面向全校讲课。

4、评课:评课是研究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这次研究课活动我们进行了大大小小共计6次评课,有年级组评课、备课组评课、教研组评课以及学部教导处组织的集体评课。

5、反思、总结:反思,简而言之思考过去——清思路,找问题,寻出路,从思想上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达到不断积累提高。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每位教师都从客观、主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并写出了总结。每一次研究都需要反思而行,行则再思,思则再行,以便逐步改进提高,不求完美,但求突破。

当然,由于我们目前还处在尝试阶段,实践操作起来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老师在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上把握不够好;教师的过渡语言不够简洁,不能把学生引入紧张的学习状态;老师还不能超脱具体的问题,从思维的高度给学生点拨思路;小组长的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

第四篇:太子河区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范文

太子河区小学

数学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为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建设高效课堂,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10月22上午,《太子河区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在我辽阳市首山农场学校二楼多媒体举行。全区骨干老师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来自全区七所中心小学的七位教师分别对《温度》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

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执教老师各显其能,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尽显不同的精彩。教学构思异中存同,同中求异,引发了听课者的研究和思考,体现了同课异构的价值。

“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不仅让老师们看到不同的处理教材的方式,更主要的是给老师们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和思索的机会。使老师们经历了比较、反思、研讨的过程,思维在交流中碰撞,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魏 波)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课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课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课反思 20xx年3月17日、18日,在省会xx,我参加了“黄河之声”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课,感受颇深。第一节课是钱守旺老师的《24时计时法》,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时间比较熟悉,但接触较多的是12时计时法,因此本节课对于学生们来说,看似已经知道,但实际上只知皮毛。钱老师为了让学生们轻松地明白、学会本节课,收集了大量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们重点观看时间表示的方法,从视觉上先给学生一个感性印象。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们会疑惑,怎么有时是7:00,有时是19:00呢,这时学生们就很好地产生认知需求,有利于课的进行。对于钱老师的课,我比较欣赏的一点就是,钱老师不断地适时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和认知需求。比如,你认为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时生答,早晨起床,睡觉醒来等,老师带领学生初步认识一天的时间:24时)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怎样转换?(师生讨论:中午12时之前一样,之后24时计时法的时间比普通计时法的时间多12),这些问题设计的都恰到好处,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需求,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吸引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再比如,为什么普通计时法要加上时间词,而24时计时法不需要加时间词呢?虽然有同学注意到这个问题的,可能只是把它看做一个习惯,并没有深入思考,而这正是真正要老师引导的地方。作为老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展开思考与讨论,体现教育的价值。所以我认为老师不应该只是知识的简单传授者,更应该是知识的引导者。在钱老师的课上,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钱老师为准备这节课,做了很多工作,他所制作地幻灯片很多都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但是,有一点就是,钱老师的课上,节奏有点快,老师很多时候都是在自问自答,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课空间较少。第二节课是徐斌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数学课贵在尽可能用以学生的思维基础所能理解的方法来让学生理解本质东西,徐老师在课堂的开始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对“策略”二字的理解,学生们泛泛而谈,一致认为“策略”即方法。接着,徐老师开始导入新课,以学生的旧知识“位置与方向”为基础(如图所示),询问学生,如果从学校出发,前往科技馆怎么走,学生如实回答,这时旧课与新课的转折问题出现了,徐老师接着问,如果要回来呢?该怎么办?学生们自然而然地说,“原路返回:相反方向,倒过来再走一遍”这不就含有“倒推”策略的思想吗?徐老师反复地和学生们交流、沟通这一重要的思想。接下来,课的顺利进行关键就在于老师的恰当引导了。东环路 学校 ↑北 ?————————? ? ?——————? 汽车站 科技馆 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就如品尝一道菜,你第一次吃不好吃,以后你就很难认为它好吃了。如果学生在一堂课的二十分钟内还没有掌握新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的话,那该有多么失败。徐老师在学生们对“倒推”策略已有初步的认识的情况下,趁热打铁,精讲例1,如图所示,原有?毫升→喝了60毫升→倒入80毫升→现有240毫升有一点值得我欣赏的,就是徐老师在展示这个例题时,并不急于让学生们求解这道题,而是不断让学生们先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和解题思想,加深“倒推”思想,总结出“现在→原来”的通俗易懂的思想。上面的步骤“倒推”过来就是: 原有?毫升←倒入60毫升←倒出80毫升←现有240毫升 即得此解:240-80+60=220(毫升)可见徐老师深知,这节课并不是要讲解数学题的,而是要向学生传达重要的数学思想,即“倒推”策略思想的,学生们只有理解并掌握了数学思想,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自然而然地,课堂顺利地进行着习题的练习。这使我想起了我的课堂教学实况,我总是在学生们已经初步了解新知识的情况下,让学生们自己求解本该精讲的例题,之后便草草了事,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学生们似懂非懂地学习着,遇到最基本的知识习题时,却不知所措。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学生们本应该对笔算的步骤了如指掌,我也很自信地这么认为,可是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如,学生在填写这道题目时,错误百出。2 6 ×14 8 2 0 8 „„„„„„()×()的积 2 6 „„„„„„()×()的积 4 6 8 „„„„„„()×()的积,()位的“0”不写 可见,我作为老师并没有做好引导和指导,没有备好课,没有把握好新知识的核心思想,给学生们造成不可言喻的学习困难。回归到徐老师的课堂中,我感悟,徐老师在教学中一直在向老师们传授着这样一个教学原则。即“从简单出发,向本质迈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就应该尽力用他们能理解的通俗易懂的思想方法教学,应向学生们传达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而不仅仅是解题思路。很简单,徐老师在做“素质教育”的事情。第三节课是刘松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刘老师的课,语言幽默风趣,与学生们沟通甚好。整节课中,刘老师与学生们互动较多,数学游戏设计到位,学生们在游戏中掌握数学思想。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中,刘老师首先请三名学生到讲台上,给他们几支粉笔,让下面的同学猜一猜有几支。学生们这样猜到:0、1、2、3、4„„刘老师不断地坐着引导,问:到底是几支呢?这时一名学生猜到,说是n支,刘老师听到这,不忘问到“为什么?”,“因为不知道具体是几!”游戏进行到 这里,讲台上的学生开始解开谜底。1n 3 7、0.5、师生共同讨论得出:{不知道是几,可以用字母n表示,当n遇到特定的值时,n就表示这个值(如上图)}→{n可取任何不确定的值} 刘老师反复地强调,《用字母表示数》实际上就是,n可取任何不确定的值,是不确定的。接下来的教学就是围绕这一本质东西开展的。整节课都在进行着井然有序的游戏,游戏的宗旨是理解“n取任何不确定的值”。刘老师时刻在提醒着大家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因为不确定”。《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我没有教学过,但我十分感觉到,这节课并不好“教”与“学”,首先它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经验相差甚远,其次它比较抽象,可以说它是由“数”的思维转向“字母也是数”的思维的开端。之前,我曾观看过用“魔方”教学本节课,在那节课中,利用魔方,进去一个数,再变出一个数,反复几次,目的是让学生们发现“魔方”的秘密,并提出疑问:在不知道进去的数是几的情况下,应怎么表示才比较妥当。这时,自然而然地就想到,用字母n表示进去的数,用n+10表示变出来的数。我感觉这样教学挺不错的,教学很顺利。但是,在听过刘松老师的这节课后,我发现,“魔方”教学例子并没有那么好,它向学生传达的数学思想很单一,只是“在不知道是几的情况下,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这种数学思想比较狭隘,当字母n遇到特定的值时,怎么办,学生们应如何理解。刘松老师则认为,《用字母表示数》应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不确定”的数学思想上,应在本质东西上教学。我比较认可。学习数学,本就应该学习的是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而实际当中,我们很多老师只是简单传授知识。三位老师的数学课讲的都很精彩,我总结了几点他们教学的共同点。其一,最初都与学生亲切沟通,缓解气氛。如钱老师在上课之初,给学生们播放几个搞笑片子,以及一些励志语录。再比如徐老师与学生们拉家常,发现郑州变化很大等等。其二,教学的过程中都渗透着“游戏教学”的方法。如钱老师与学生们共同认识24时,并做相关动作,以表示这个时刻你平常都在干什么。徐老师的“玩好数学?数字卡片”游戏,四张卡片:1、2、3、4组成1234,2对换3,1对换4,1对换2,最后数字是几。刘老师的课堂数学游戏更多,从一至终,整个课堂都没有离开过游戏,同学们乐在此中,如猜粉笔,10秒内从0能写到几,1秒内写完所有的自然数等等。当然这些游戏的设计都是围绕新课中心而展开的。其三,教学的核心都放在了“数学思想”这条主干上,并渗透其他相关的数学思想。如徐老师设疑“倒推策略能解决所有问题吗?”向学生传达“灵活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方法;在“玩好数学”游戏活动中,教导学生“玩好数学,需要不同的策略”等。再如刘老师在教学“5×n=5?n=5n”时,教学“×→?”的原因,即Х与×相近,所以用?代替,渗透数学文化知识与思想。其四,都主要把“说”放在了学生身上,即学生能说出来的,老师尽量不要说,学生能做出来,老师就尽量不要去做。在三位老师的这几节课中,可以说学生们大胆发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说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理解,与大家共同讨论。人们都说,语文是要“说”的,数学是要“思”的。但是我感觉,数学也是要“说”的,不光要“思”,“说”也十分重要。很多老师在数学课上,总是不注重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认为只有语文才注重。孰不知只有学生们“说”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那么他才是真正懂得数学的含义;如果他说不出来,说明其实他还没有真正懂得数学的内涵,学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们会“说”了,他也就在思考问题;学生们思考问题了,他也就会有问题;学生们有问题了,能发现问题了,那么他离“创造”还远吗?,此时这不正是我们新课程所想得到的结果吗?此良性循环,值得我们老师反思。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本人保留本文章的原创性的权利。

下载20120329罗龙小学数学低段有效教学经验研讨活动观课感(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0329罗龙小学数学低段有效教学经验研讨活动观课感(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教研组长研讨课活动总结

    小学数学教研组长研讨课活动总结 学年伊始,济宁学院附小科苑校区在发展的道路上又展开了新的画卷。为了浓厚学校的研究氛围,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实现微笑科苑的办学理念,2......

    关于举行低段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讨活动的通知

    关于举行低段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讨活动的通知各小学:为加强对低年段主题教学的研究,根据发展中心小语学科工作安排,近期将举行低年段主题教学研讨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研讨课学习心得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研讨课学习心得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研讨课 学习心得 2012年4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泰安市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讨”,因为是全市组织的活动,所以......

    数学“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总结

    数学教学研讨活动总结 七年级数学组 xxx 2011年11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某中学和我校“同课异构”七年级数学教学研讨活动。此项教研活动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

    小学语文班开展观课评课、交流研讨活动

    小学语文班开展观课评课、交流研讨活动 10月29日和30日,“国培计划(2012)”小学语文班开展了观课评课、交流研讨活动。 10月29日下午,为扩大学员视野,提升学员的教学科研水平,“国......

    草滩小学常规课教学研讨活动总结

    草滩小学常规课教学研讨活动总结 历时三周的教学研讨月活动结束了。这次活动在草滩乡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张昆的大力支持下,是对草滩小学全体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日常教学水平的一......

    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_3

    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小昆山学校戴倩莹 【摘 要】口算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数学作业和数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于分析小学数学口算教学存......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创设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一节好课不仅要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还要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