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省小学《综合素质》:素质教育观的运用模拟试题
江西省小学《综合素质》:素质教育观的运用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人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A:相互衔接 B:循序渐进 C:长善救失 D:教学相长
2、培养劳动者是__。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3、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称为____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
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____ A:选择题 B:是非题 C:论文题 D:填空题
5、ABC理论中B指的是 A:诱发性事件 B:个体的情绪 C:对事件的看法 D:个体的行为反应
6、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幼儿园教师的最主要区别是教学行为具有。A:自主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随意性
7、在儿童发展问题上,“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__。A.霍尔 B.华生 C.杜威 D.布鲁纳
8、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了。A:大 B:小 C:多 D:增加
E:重视个别差异
9、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
10、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复式教学
11、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最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是____ A: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的一体化 B:教师、学生、教室
C:历史、现实、未来的三结合
D:教科书、实验室、网络的三结合 E:其它 1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__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13、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违反了学生的__。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
14、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这体现了教育的。
A:社会变迁功能 B:社会流动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E:重视个别差异
15、通过评价,可以及时发现现行课程与预订目标之间的差距和问题,明确努力方向,提高教育效果,改善今后的教育教学。这说明幼儿园课程评价具有作用。A:鉴定 B:诊断 C:改进 D:导向
16、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是()A:鲁迅 B:曹禺 C:夏衍 D:郭沫若
17、关于幼儿言语的发展,正确的表述是____ A: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B:理解语言和语言表达同时同步产生
C: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先,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后 D:理解语言是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指__。A.学生 B.教师 C.教学手段 D.教学环境
19、作为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因素是__。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20、从本质上说,德育过程就是____的统一过程。A:理论联系实际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巩固性
21、以评价对象群体中的平均状况为基准,然后把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的评价叫__ A.绝对评价
B.个体内差异评价 C.相对评价 D.自身评价
22、空气中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能通过呼吸进入人体肺部,特别是小于2.5微米的细粒子还会被吸收到人体血液和淋巴液中。我国空气质量报告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是指。
A: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 B: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 C:粒径小于5微米的颗粒物 D: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
23、”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提出的。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互补性
24、持“遗传决定论”观点的心理学家是。A:霍尔 B:斯金纳 C:吴伟士 D:施太伦
25、以下称谓不可以用来代称青少年的是. A:总角之宴 B:豆蔻年华 C:始龀垂髫 D:不惑之年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这种情绪状态是__。A.激情 B.表情 C.心境 D.应激
2、注意的功能有__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
3、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为____ A:群体气氛 B:群体压力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规范
4、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__。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 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 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
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5、Yellow River is the second longest____ river in our country. A:/ B:The C:An D:A
6、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含()等要素。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7、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__很高。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8、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下列哪种情形,学校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A:学生有特异体质或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活动,学校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
B: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相应措施的。C:教职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或在操作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D:未成年学生的身体状况.行为.情绪等有异常情况,监护人知道或者已被学校告知,但未履行相应监护职责的。
9、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构成要素有()A:不耻下问 B:教书育人 C:为人师表 D:献身教育 E:钻研业务
10、杜威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结构是__。
A.诱导学习动机→领会新教材→巩固知识→检查
B.设置问题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
C.明确结构、课题和资料→建立假说、推测答案→验证→得出结论 D.个别解释→种类解释→掌握规律→获得理解
11、看到电影《雷锋》中雷锋雨中送大嫂的场景,有的学生心中非常激动,此时处于____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理智感
12、教育学研究的任务是__。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 C.教育问题 D.教育规律
13、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综合性、灵活性和。A:可操作性 B:时代性 C:创造性 D:方向性
14、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____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①教育方针②政策③法律法规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A:夏尔贝洛 B:格林兄弟 C:安徒生
D:刘易斯卡洛尔
1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____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__的话。A.孔子 B.荀子 C.朱熹 D.韩愈
17、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标志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的代表作。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爱弥儿》 D:《教育学讲授纲要》
18、学习的类型主要包括()
A: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B:行为习惯的学习C:技能和熟练的学习D:道德品质的学习E:知识的学习
19、下列选项中。关于EXCEL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可将工作薄中每一工作表分别作为一个文件保存 B:工作表名称应由文件名决定 C:允许工作薄中包含多个工作表
D:图表必须与生成图表的数据存储于同一张工作表中
20、保持时间在2分钟之内、容量为7+2个组块的记忆是__ A.短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
21、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__ A.刺激泛化 B.刺激比较 C.刺激分化 D.行为强化
22、以学科作为课程结构的基本成分,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分别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这一理论反映的课程理论是____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综合课程 D:活动课程
23、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____作用。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4、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的具体实践。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文化本位价值取向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5、在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开始 B:西方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使教育心理学更科学
C: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教育心理学自此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 D: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杜威实用主义对教育的影响
第二篇:《综合素质》精选练习题:教育观
《综合素质》精选练习题:教育观
(一)单项选择题
1、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A.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社会实践能力 B.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 C.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审美素质 D.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 【答案】B 【解析】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形成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首要任务之一。
2、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被称为()。A.效标关联效度 B.预测效度 C.构想效度 D.内容效度 【答案】D 【解析】题干符合内容效度的定义。
3、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保罗•朗格朗 B.罗杰斯 C.索尔蒂斯 D.布鲁纳 【答案】A 【解析】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是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发表的《论终身教育》报告书,标志着终身教育的概念化和体系化。
4、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是在()。A.1904年 B.1922年 C.1949年 D.1986年 【答案】A 【解析】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其规定设初等小学堂,招收7岁儿童入学,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5、描述单个数据在样本或总体中的地位的统计量数是()。A.集中量数 B.差异量数 C.地位量数 D.相关系数 【答案】C 【解析】题干符合地位量数的定义。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A.17世纪末 B.18世纪未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答案】C 【解析】略。
7、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的教育思想是()。A.教育民主化 B.教育信息化 C.全民教育 D.终身教育 【答案】D 【解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的教育思想是终身教育。
8、下列教育阶段中不属于我国的学校教育体系的是()。A.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义务教育 【答案】D 【解析】义务教育不属于学校教育体系,而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案例分析题
1、一次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讨论会上,老师们积极发言,王老师说:“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文体活动,多上文体课。”李老师说:“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
请运用素质教育的有关知识,分析教师们的发言。【参考答案】
材料中两位教师的认识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误区,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有一定的误解。
(1)王老师的认识是对素质教育形式化和内容的误解,片面的理解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素质教育要求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教育过程“多开展文体活动,多上文体课”的确能培养学生体育和美育的发展,但他却忽视了智育、德育等其他方面的发展,这并不符合素质教育当中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教育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学生的基本任务是在接受人类文化精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
(2)李老师的看法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的形式不只包括百分制考试,并且考试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应试教育中使用其作为学习的目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提倡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但这并不是说要完全的摒弃“考试”,而是要将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手段,作为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
2、炎热的夏天,几个学生正站在树下,仰着头聚精会神地听着什么,一位老师远远地看见了,慢慢地走过去,轻声地问:“你们在干什么呢?”
“听知了唱歌呢。”学生头也不回,随口而答。“知了唱什么歌呢?”老师又轻声地问道。
学生们回过神来,纷纷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不知道知了唱什么歌呢,就是觉得好听。” 老师笑着说:“知了是会唱歌,那你们知道知了是怎么唱歌的吗„„” 学生一边听,一边点头,并与老师进行讨论。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评析。【参考答案】
案例中教师的行为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他不仅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也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体现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该教师能够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案例体现了该教师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清楚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听知了唱歌”说明学生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儿童特有的想象力,是学生的一种体验,而该教师的行为尊重和保护了孩子的兴趣和想象力。(2)学生“在聚精会神地听”,表明其处于自身的活动过程,体现了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而“教师轻轻地走过去”是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护学生,给学生以支持的表现。(3)教师就“知了唱歌”展开科学教学,将学生的想象力加以引导,衍生到科学知识的学习上,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对其兴趣加以正确引导,体现了教师能够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学习者为中心,真正做到素质教育。
教育观
(二)单项选择题
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答案】A 【解析】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它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2、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A.教育部门和下属学校 B.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 C.教师和学生 D.教育领导和教师 【答案】C 【解析】略。
3、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是()。A.家庭教育 B.教师培训 C.课外活动 D.课堂教学 3.【答案】D 【解析】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
4、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小学教育具有了()的特征。A.广泛性 B.普遍性 C.强制性 D.全民性 【答案】C 【解析】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小学教育具有了强制性的特征。
5、素质教育是促进()的教育。A.个性发展 B.认识发展 C.情感发展 D.意志发展 【答案】A 【解析】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6、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A.课外活动 B.教学活动 C.班主任活动 D.实践活动 【答案】B 【解析】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活动,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7、以反映教育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以及教育活动中各要素之间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概念是()。A.关系概念 B.属性概念 C.操作性概念 D.集合概念 【答案】A 【解析】略。
8、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为主。A.应用型人才 B.管理人才 C.战略性人才 D.专业技术人才 【答案】A 【解析】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这正是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
9、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
A.国家 B.社会 C.学校 D.人民政府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10、一位教师走进教室时,刚刚推开虚掩着的教室门,忽然一把扫帚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教师的讲义夹上.课堂上一片哗然,这分明是学生搞的恶作剧。
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A.老师大发雷霆.立即查找恶作剧的人
B.自我解嘲地笑着说:“看来我工作中的问题不少,连扫帚都向我表示不满了。希望你们在课后也给我提提意见.帮助我改进工作吧!”
C.稍作整理批评训斥学生
D.认真地说:“我就喜欢接受他人的挑战。” 【答案】B 【解析】教师面对损害自己的行为以幽默带过.既显示了教师的诙谐大度,又让自己摆脱尴尬境地,还为学生创设了自我教育的氛围。
教育观
(三)单项选择题
1、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义务教育 C.终身教育 D.建立学习型社会 【答案】A 【解析】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其中包括: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也是根本途径。
2、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A.德育 B.智育 C.创新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 【答案】C 【解析】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以创新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3、可用来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行动规范、价值观的教育定义属于()。A.约定性定义 B.描述性定义 C.纲领性定义 D.操作性定义 【答案】C 【解析】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佛勒(IsraelScheffler)在他所著的《教育的语言中》,提出了以下3种定义方式:描述性定义(Descriptive)、规定性定义(Stipulation)与纲领性定义(Programmatic)其中纲领性定义则明确地或隐含地告诉我们,事物应该怎样,应该如何。三种定义的功能各不相同,规定性定义的功能是交际,描述性定义的功能是解释,而纲领性定义的功能是陈述一种道德价值规范。
4、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改革。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课程 D.教育体制 【答案】C 【解析】教育的一切是围绕着课程来进行的。
5、鼓励学生大胆思维与想象,培养创新能力,适应未来创新性的工作属于教学生学会()。A.学习B.生活 C.关心 D.发展 【答案】D 【解析】教学生学会发展包括:(1)教学生学会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2)教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为自己未来发展而储备知识与技能;(3)鼓励学生大胆思维与想象,培养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创新性的工作;(4)帮助学生锻炼毅力,增强环境适应能力。
6、按测验的功用分类可分为学绩测验、能力测验、()A.人格测验 B.个别测验 C.团体测验 D.常模参照测验 【答案】A 【解析】按照测验的功用分类,可分为学绩测验、能力测验、人格测验。
7、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主要归责原则是()。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严格责任原则 D.公平原则 【答案】A 【解析】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对学校归责时,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为主,兼顾公平原则。即只有校方对校园事故发生的确有过错。
材料分析题
1、为推广新的广播操,某学校决定举行广播操比赛。有人选择某年级四个班针对广播操比赛全过程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四个班主任在动员、训练中对学生的教育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比赛结束成绩公布之后。四位班主任的做法如下:
某(1)班(冠军):“同学们,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我们班荣获了四个班级广播操比赛的冠军,老师祝贺你们,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某(2)班(第三名):“老师不打算对这件事进行评价。”
某(3)班(第四名):“同学们,这次广播操比赛,很多同学都尽力了,但还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太好,因而成绩不太理想。失败不可怕,只要同学们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将成功的经验用于今后的活动中去,改进这次比赛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想我们一定能够成功!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这次比赛同学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某(4)班(第二名):“这次比赛由于有的同学不努力,我们班没能获得冠军,老师很失望。” 问题:请你根据四位老师不同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答案】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素质教育实践中要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评价的目的,不把评价作为“甄别、选拔”的方法。促进学生发展的素质教育的评价,是以能够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来判断的。在教育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
比赛结束后,有一个班获得冠军,至于是哪个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不能把这次比赛与整体教育割裂开来只看比赛成绩。从动员比赛到比赛结束的过程中的教育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更好地总结经验和教训。
在以上材料中,(1)(4)班的班主任对本次比赛的评价都只单从结果进行评价,(2)班班主任不对学生进行评价,都是不恰当的,忽略了本次比赛过程中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发展,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要求;而(3)班班主任能正确看比赛结果,并且在过后和学生一起总结经验和教训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这样的方式是值得提倡的。
2、涛涛爱淘气,经常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有时还不完成作业。一天,他又在课上说话、做鬼脸,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老师非常生气,对涛涛说:你的课不要上了,回家把家长找来,什么时候你爸爸来了,你再来上课。涛涛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面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了原因后,把涛涛送回教室。事后,校长把涛涛的班主任老师找去,提出了批评。
问题:你认为校长批评的对吗?班主任和涛涛同学应该怎样做呢? 【答案】校长的批评是对的。
(1)首先,根据《教育法》规定“学生享有参加教育教学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权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课堂教学、讲座、课堂讨论、观摩、实验、见习、实习、测验和考试等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非法剥夺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这位班主任老师让学生把家长找来才允许学生继续上课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这项权利。
其次,教育和帮助有缺点的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学校、老师应当对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的学生给予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改正错误、健康成长。
因此,在发现涛涛在课上说话、做鬼脸,违反课堂纪律时,作为班主任老师首先是制止其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保证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课后再对采取适当的方法对涛涛进行教育,帮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必要的时候可以和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制定对策,帮助涛涛身心健康成长。
(2)经过教育,涛涛也应当认识到自己课堂上随便说话的行为不仅违反了学校纪律,也影响了别的同学听讲,实际上也侵犯了其他同学受教育的权利,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应该接受批评教育并配合老师及时改正。
3、(1)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幸运的是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校长的惩罚是要麦克劳德画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和善待学生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他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2)据报载: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直打瞌睡,教师发现后并未板着面孔去训斥,而是从故事说开去。他说,英国著名前首相丘吉尔,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就寝,并说:“我的觉有一半是在汽车上睡的。”教师说:“我看,有的同学的觉有一半是在课堂上睡的。”又说:“丘吉尔被人称为一只勇猛的狮子。我看现在在课堂上睡觉的同学,今后也可能成为一只勇猛的狮子。”这位教师幽默的语言使得大家包括那位打瞌睡的学生都笑了起来,教学在轻松的气氛下继续进行下去。
问题:请结合这两个事例,谈谈现阶段我国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观念,特别是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学生观。【答案】以上两个案例实际上都说明:一个教师只要真正地“爱”学生,对孩子寄予期望,这些孩子(包括差生)都会取得较大的进步,反之则会使孩子的学习倒退,甚至彻底丧失学习的信心。所谓教师的期望是指教师对学生所作的关于当前与未来学业成绩和行为表现的推断和预测。它通过教师的话语、暗示、行动等表现出来,会对学生的心理和行动产生复杂的效应。
教师的期望效应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师的期望有积极和消极的差别,教师应力求发挥人际期望的积极效应,防止消极的效应。这取决于教师形成的期望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根据期望采取的行动是否适当。
教育观
(四)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答案】D 【解析】18世纪普鲁士颁布了多项教育法令,规定了国家强迫义务教育的各方面具体要求和措施,如1763年的《普通学校章程》。1885年普鲁士实行免费初等义务教育。
2、素质教育进入实质性阶段是在()年。A.2005 B.2004 C.2000 D.1998 【答案】A 【解析】素质教育进入实质性阶段是在2005年。
3、关于教师人格的作用,被广泛接受的是()的观点,“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A.加涅 B.布鲁纳 C.班杜拉 D.乌申斯基 【答案】D 【解析】该句为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的名言。
4、下列属于创新教育的是()。A.心理创新教育 B.和谐教育 C.赏识教育 D.愉快教育 【答案】A 【解析】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大致包括三个方面:(1)心理创新教育;(2)思维创新教育;(3)实践创新教育。
5、()是实现社会理想的桥梁。A.生活理想 B.人生目标 C.职业理想 D.社会实践 【答案】C 【解析】职业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具体化,是实现社会理想的桥梁,人们总是通过职业理想的实现达到改造社会、造福人类的目的。6、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一书中确定了“终身教育”思想,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A.《学会关心》 B.《学会做事》 C.《学会生存》
D.《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答案】C 【解析】1965年,法国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7、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素质教育以促进知识深刻内化为目标 B.素质教育以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为基础
C.素质教育以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 D.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答案】A 【解析】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
案例分析题
1、苏瑞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不太好,但上课时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有的时候,老师的问题还没有说完,他便把手高高举了起来,让他起来回答问题时,他又答不出来。老师课下和苏瑞聊天,问原因,苏瑞说:“班上的同学总笑我成绩不好,说我笨,我不服气,所以老师提问时我总举手,是想向大家证明我不笨。”老师了解了原委后,并没有批评苏瑞,而是和他定下君子协议:“以后老师提问时,如果真会回答,你举左手;如果不会,就举右手。”在以后的课上,老师抓住苏瑞举左手的机会,让他回答问题,并经常地表扬他。从那以后,苏瑞在学习上很有起色,不久就跨入了“先进生”的行列。
对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析。
【答案】教师的本职是教书育人,案例中的老师从尊重学生入手,巧妙地采取“左右手”的方法,给苏瑞在班上表现自己的机会,既保护了苏瑞的自尊心,又提高了苏瑞的学习自信心和兴趣。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
2、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国现阶段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教育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
请你就创新教育对于中小学教育所提出的基本要求谈谈你的理解。【答案】为适应实施创新教育的要求,中小学教育应当努力做到:
(1)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即应该把培养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
(2)教师注意组织启发式教学,即致力于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并以创新精神去理解和运用知识;
(3)确立学生与老师共同作为教学主体的意识,强调学生要自主学习,课堂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之中发现和理解知识;(4)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坚持能力立意为导向和多向性及过程性的新的评价体系。
3、小文是一位刚从外地转过来的学生,但几乎全校的老师都知道他,因为他是有名的“捣蛋鬼”,与班上的同学关系极其不好,并经常欺侮“弱小”的同学。他对学习极为反感,对英语更是恨之入骨。老师知道他并不笨,本质上还是好的,于是经常找他聊天,让小文讲讲自己的爱好,讲讲他的特长,说说他爱上什么课„„并根据他每天来学校的时间比较早,将班级的钥匙交给他,并让他做了班里的公物保管员。小文自从拿了班级的钥匙,每天放学都是关好灯、关好窗,锁好门后才离开教室,做事情非常井井有条,班上的同学开始慢慢和他交好,并在学习上不断地帮助他,小文不断地在进步。
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评析。
【答案】该教师用自己的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去对待“后进生”,详细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其建立融洽的关系,并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和爱护学生,使其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和期许,从而自觉地将老师的爱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动力。老师根据小文的性格特点及实际情况,分析小文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帮助,使小文从中获得自信,取得进步。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用爱感化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
教育观
(五)单项选择题
1、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A.爱工作 B.爱学生 C.爱学校 D.爱教育事业 【答案】B 【解析】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能够喜欢老师,亲近老师,才能尊敬和追随老师,老师的教育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所以说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应该是相互的尊重和关爱。
2、现代教育、素质教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教育最根本的特点是()。A.以升学为最终目的 B.升学是为了就业
C.以人为核心.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 D.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答案】C 【解析】略。
3、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答案】B 【解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成长。
4、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A.素质教育以促进知识深刻内化为目标 B.素质教育以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为基础
C.素质教育以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 D.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 【答案】A 【解析】素质教育是以“德育为先,五育并举”的教育,而不只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标。
5、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最早出现于()。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D 【解析】略。
6、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 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答案】B 【解析】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7、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是()。A.先进的社会制度 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C.脑体结合
D.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答案】A 【解析】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先进的社会制度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
8、某班学生做完早操回到教室.忽然有人发出“哎哟”的叫声老师发现原来有人在班干部的凳子上反钉了几个钉子。
下列处理方式中,最恰当的一项是()。A.立即查找肇事者
B.让学生把钉子敲平,开始上课,课后处理 C.幽默带过,开始上课 D.让班干部自我反思 【答案】B 【解析】对有些偶发事件应暂时冻结,仍按原计划进行教学活动,课后进行处理。
9、学习化社会中终身教育的特征不包括()。A.社会能够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B.终身教育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C.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当中
D.现代科技进步使每个人都处于信息剧增的实惠和威胁之中 【答案】D 【解析】选项D是终身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10、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A.创新精神 B.合作能力 C.个性发展 D.学习能力 【答案】A 【解析】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教育观
(六)单项选择题
1、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思想政治教育 C.课外活动 D.教学 【答案】D 【解析】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学的主要意义是: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教学作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
2、我国教育近代化之先河开启于哪一时期?()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答案】A 【解析】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作为中国近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第一次交锋,它的产生无疑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对我们的当今教育改革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开启了我国近代化之先河,A项正确;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一项政治改革运动,B项错误;辛亥革命是一项反抗清政府的爱国运动,C项错误;南京临时政府内阁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的临时性内阁,是一项政治运动,D项错误。所以选择A选项。
3、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和实践能力。A.高水平的智力 B.创新精神 C.健康体魄 D.个性发展 【答案】B 【解析】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下列哪句说法是错误的?()A.素质教育是指以促进知识深刻内化为目标 B.以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为基础
C.以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 D.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答案】A 【解析】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5、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A.保证中小学生每天半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B.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C.保证中小学生每天半小时校园文艺活动 D.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文艺活动 【答案】B 【解析】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時校园体育活动。”
6、关于教师人格的作用,被广泛接受的是()的观点,“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A.加涅 B.布鲁纳 C.班杜拉 D.乌申斯基 【答案】D 【解析】该句为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的名言。
7、下列属于差异量数的是()。A.标准差 B.平均数 C.众数 D.中数 【答案】A 【解析】差异量数是对一组数据的变异性,即离中趋势特点进行度量和描述的统计量,也称为离散量数。这些差异量数有全距,四分位差,百分位差,平均差,标准差与方差等等。
材料分析题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为此,我制订了这样的标准:一是在大纲规定的基础科60分以上,并能发现自己的特长且有所发展的,视为及格;二是基础科及格或良好,特长科明显超过同年级学生的,视为良好;三是基础科良好,特长科大大超过同年级学生或有所发明创造的,视为优秀;四是仅基础科及格或仅特长科有所发展的,均视为不及格;五是仅基础科良好,或特长科单方独进的,视为畸形发展,作降格评价。这一评价标准的实施,使绝大部分差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优势与途径,也使文化课考试分数好的学生不再自我感觉良好,从而找到了良性互补、和谐发展的新路子。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各科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科总分由原来年级的倒数第二,上升到年级的第二名。
问题:请你针对案例中制订的评价标准,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且具有个人特长的有用人才,其实质就是通过合格加特长的标准和策略培养人才。因此,我们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在学生的身心特性确立发展方向时,特长的发展最好与相关方面的发展和谐并进。但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又有所区别。和谐发展是学生对全面发展的具体选择。作为学生整体来说,应把全人类的知识、技能和优良品质都继承下来;但作为学生个体来说,只能以特长为龙头带动相关方面和谐发展,成为基础相对宽厚而特色鲜明的人才。
教育观
(七)1、下列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区别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A.二者教育目的不同,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应试教育以考取高分为目的 B.二者教育对象不同,素质教育即精英教育,面对部分精英,应试教育则面对大众
C.二者教育内容不同,素质教育立足社会需求,应试教育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考试和升学需要 D.二者评价标准不同,素质教育以多种形式全面衡量学生,应试教育以分数作为唯一评判标准
B。【解析】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体现在多个方面。A、C、D三项所述都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B项说法错误。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它以一切学生为教育对象,应试教育才是精英教育。
2、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必须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才能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A.顺序 B.客观规律 C.特征 D.重点
B。【解析】青少年身心素质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制定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3、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即()。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技术教育
B。【解析】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即智育。
4、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应该遵循()原则。A.准确、完整 B.及时、适当 C.真实、公平
D.依法、客观公正、合理适当
D。【解析】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应当遵循依法、客观公正、合理适当的原则,及时、妥善地处理。”
5、要做到严谨治学,最重要的是要()。A.一视同仁 B.实事求是 C.宽宏大量 D.以书为本
B。【解析】实事求是是教师严谨治学的基本原则。
6、一位语文老师刚刚跨进教室,发现学生都望着天花板,原来一条凳子上的座垫挂在天花板外面的电灯线上。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A.找班干部把坐垫取下来
B.让学生写一篇命题作文《由座垫飞到屋顶上谈起„„》 C.幽默带过.开始上课 D.老师把坐垫取下来
B。【解析】有些课堂偶发事件,要及时果断处理,趁热打铁,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B项.一篇命题作文,相信会受到良好的效果。学生通过亲身的感受,写出的作文真实生动,那位挂座垫的同学.或许也能在作文中承认错误。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洁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A。【解析】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言行一致。教师在学生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言行一致,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8、一位教师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突然发现黑板上画了一幅自己的画像。引起课堂上一阵骚动。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平静而真诚地说:“画得多好啊,确实像我,希望这位同学以后为班上做画报” B.不予理睬。擦掉画,开始上课 C.立即查找作画人 D.批评教育学生
A。【解析】在面对课堂上的偶发事件除了要冷静处理,更应该合理运用教育机智因势利导,在短时间内选择最有效的策略去引导、启发和教育学生。A选项既快速地处理的突发事件,又鼓励了作画的学生。
9、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收缴,并将小陈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德育处。”校长指出,王老师: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解析】此教师的行为的确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人格权和财产权,属于违法行为。故选D。
10、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的培养。A.创新能力 B.读写能力 C.听说能力 D.交往能力
A。【解析】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教育观
(八)1、下列不属于国家为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权而做的努力有()。A.为所有学生提供正常教育机会 B.关注贫困生,设立帮助基金 C.关注残疾学生,设立特殊教育机构 D.允许学校体罚学生
D。【解析】体罚学生是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
2、我国现行法律对教师职业的规定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A.私人职业 B.从属职业 C.专门职业 D.附加职业
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由此可见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3、强调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国民和全体适龄儿童,反映了素质教育的()。A.主体性 B.全体性 C.发展性 D.全面性
B。【解析】所谓“全体性”,广义地说,是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任何一名社会成员均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途径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狭义地看,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是指为全体适龄儿童开放接受正规基础教育的大门。
4、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是()。A.邓小平教育理论 B.教育理论发展 C.可持续发展战略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5、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A.创新能力的培养 B.读写能力的培养 C.听说能力的培养 D.交往能力的培养
A。【解析】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6、下列关于终身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A.终身教育是指非正规教育
B.终身教育这一理念是由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最先提出来的 C.终身教育具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D.教师和学生都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A。【解析】该项说法错误。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们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正规教育,又有非正规教育。
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A.可以 B.不得 C.应当 D.自行决定
B。【解析】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8、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A.以学生为本 B.以教师为本 C.以学校为本 D.以课程为本
A。【解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本。材料分析题
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课上,马老师给大家讲“波义耳定律”。他说具有恒定质量和温度的气体,其压力与体积成反比。后来他又出示一个公式“PV=K”并解释说其中P代表压力,V代表体积,K代表一个恒量(恒量中包括恒定的质量和温度)。他边举例边板书:如果P=2个大气压,且恒量为8,那么体积就是4立方厘米。2个大气压×4立方厘米=8,如果我们把压力变量改为4个大气压,体积就成了2立方厘米,4个大气压×2立方厘米=8,别的同学都懂了,可是班上的小妮、小刚还是搞不明白。老师知道小妮空间想象力很强,他说,你可以想象,你有个气球,你双手使劲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了,这时压力变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对,体积再小,压力会更大,甚至还会爆了呢。”对于小刚,老师也了解他一向身体灵活,运动能力强,他对小刚说,你鼓起腮在嘴里憋一口气,别让气体漏出,然后用手压住一侧面颊,嘴里的气体体积变小了,你会感到压力变大,把另侧面颊变得硬邦邦,当你把手松开,口腔空间变大,压力小了,面颊也软了。小刚自己尝试了几次,也搞明白了“波义耳定律”。
问题:结合相关教育理念,分析马老师的行为。
【参考答案】(1)此教学案例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2)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基本要求。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和我国成功教育经验总结而提出来的。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和个别差异,为因材施教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运用多种方式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的特长。
(3)在案例中,老师知道小妮空间想象力很强,并且了解小刚一向身体灵活、运动能力强,这充分说明老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和个别差异,为后面因材施教奠定了基础。对于小妮,老师说,你可以想象。你有个气球,然后双手使劲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了,这时压力变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而对于小刚,老师说,你鼓起腮在嘴里憋一口气,别让气体漏出,然后用手压住一侧面颊,嘴里的气体体积变小了,你会感到压力变大,把另侧面颊变得硬邦邦,当你把手松开,口腔空间变大,压力小了,面颊也软了。这也体现了运用多种方式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的特长。
教育观
(九)1、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考试与素质的关系是对立的 B.应试教育片面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
C.素质教育把面向全体学生放在首位,强化普及意识 D.应试教育只重视考试的课本内容和各种升学资料的死记硬背
A【解析】考试与素质的关系并非是对立的,考试是帮助评价素质教育质量的手段之一,但不是唯一的评价手段。
2、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强调()。A.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B.教师在教育中的权威作用 C.教师处于顾问地位 D.学生活动处于中心地位
B【解析】“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权威作用,认为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的学习应围绕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来进行。
3、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A.创新能力 B.学习能力 C.拼搏精神 D.团结精神
A【解析】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4、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A.提高个人素质 B.提高国民素质 C.培养精英 D.培养有特长的人 B【解析】略。
5、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必须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才能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A.顺序 B.客观规律 C.特征 D.重点
B【解析】青少年身心素质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制定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6、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得到自己的发展,这是检验教育者是否坚持()的一块试金石。A.育人为本 B.以德兴教 C.面向全体 D.精英教育
A【解析】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得到自己的发展”正是育人为本的要求,也是检验教育者是否坚持育人为本的一块试金石。
7、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B【解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8、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具体表现在()。①对教育目的的认识不同②面向的教育对象不同 ③选学的教育内容不同④教育评价标准不同⑤运用的教学方法不同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D【解析】略。
9、强调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国民和全体适龄儿童,反映了素质教育的()。A.主体性 B.全面性 C.发展性 D.全体性
D【解析】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指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10、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A【解析】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它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教育观
(十)1、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基本的技能技巧和发展智力的教育活动是()。A.德育 B.美育 C.体育 D.智育
D【解析】智育是教育者以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来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应尽可能尊重()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A.教学内容 B.教师 C.每个学生 D.每个人
C【解析】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因此必须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
3、()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包括一切教育活动、一切教育机会和教育的一切方面。A.应试教育 B.回归教育 C.创新教育 D.终身教育
D【解析】题干符合终身教育的内容。
4、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A.平等关系 B.上下关系 C.道德关系 D.教育关系
A【解析】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5、“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A.并列的 B.递进的
C.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D.互补的
C【解析】教书是育人的一部分,是育人的基本方法,而育人是教书的最终目的。
6、现代教育、素质教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教育最根本的特点是()。A.以升学为最终目的 B.升学是为了就业
C.以人为核心,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 D.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C【解析】略。材料分析题
7、有调查显示,有81%的小学生对考试感到“非常”忧虑;63%的孩子担心会受到老师惩罚;44%的学生曾经有过被体罚的经历,并且男生比例比女生高;73%的儿童曾被家长体罚。此外,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对沉重的家庭作业怨声载道。而压力过大就最终造成:超过1/3的学生每周至少一次头疼或者腹痛,最严重者一周有4次身体疼痛或不适。专家称,一味讲求竞争和有错必罚的教育理念带来的就是学生精神过于紧张,对其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而减轻不必要的压力则是势在必行。
针对上述材料对目前的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参考答案】
现代社会,考试成绩、升学率成为学校教学的指挥棒。繁重的作业、补课以及由此产生的体罚等行为都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要改变这种情形,首先,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能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其次,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热爱自己的学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称职的教师。教师对学生的体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不够。面对小学生的种种不良习惯,教师要做的不是盲目地体罚,而是去关心他们并且帮助他们改掉这些坏习惯,让他们没有心理负担并快乐地学习。最后,家长也不应体罚孩子,应从问题的根源着手,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
教育观
(十一)1、一位教师走上讲台。发现讲桌上放着一张字条,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老师你以为当老师就可以压服学生吗?你高昂着头,铁青着脸,像个活阎王,但是有谁能服你呢?”落款是:“让你最讨厌.等待你处罚的学生”。
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A.向学生诉苦
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 C.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
D.在班上宣读了信的内容,并检讨自己平时工作方法的粗暴,感谢这位同学给自己敲了警钟
D。【解析】虚心宽容是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心理基础,宽容在处理偶发事件中的作用是极富艺术性的,宽容不是软弱无能,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教师要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反省,要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仁厚和良苦用心,应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心和理解,促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让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虚心、宽容。从而形成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2、老师穿了一套新衣服,课前一进班级,所有学生的眼光集中在老师身上。有几个淘气的男同学就凑在一起,用调侃的语调大声喊道:“老师,我爱你。”
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A.露出羞涩的神情 B.严厉地批评他们
C.微笑着说:“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也爱你们。” D.不予理睬开始上课
C。【解析】中学生正处于青春萌动期,对于“爱”有些敏感,如果老师保持缄默,不挑明师生的这种情谊,给他们树立一种教师的和蔼可亲的形象.这堂课学生肯定很难集中精力听讲。如果老师严厉批评学生或者露出羞涩的表情.都会损坏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对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影响。C项老师对这次偶发事件的处理既是对学生的宽容和教化.又提升了自己的形象.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3、历史课中讲到“楚汉战争”中项羽自杀时,一个学生突然说道:“傻瓜。”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指桑骂槐的批评 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
C.老师微笑着说:“刚才有人说‘项羽自杀是傻瓜行为’,大家怎样认为?” D.否定学生的观点
C。【解析】看似随意的一句“傻瓜”,实质上是学生有话要说,想一吐为快,如果老师不应对,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只能沉默,长期下去只会兴趣全无,有时学生“捣乱”是有表达的欲望。老师应当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对历史的兴趣,帮其挖掘有价值的东西。故选C。
4、一位高中教师刚走进教室就看见同座位的小王和小张同学打架,你推我拉,互不相让。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马上制止,让两位同学到班主任办公室解决 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 C.批评训斥学生
D.微笑着说:“怎么啦,你们俩,都已经是高中生了,有了小矛盾还不会处理?双方冷静一下.相信你们能够自己解决的。” D。【解析】有些偶发事件,学生多半头脑发热,情绪不稳,很难心平气和地接受教育,甚至会产生更严重的逆反情绪,使局面难以收拾;而老师容易心理失衡,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冷静的分析。如果贸然进行“热处理”,难免发生失误或难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D项使一场“龙虎争斗”平息了下来,既避免了事态的激化.又没有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自己解决纠纷.更体现了这位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
5、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 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B。【解析】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6、()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A.创新教育 B.义务教育 C.素质教育 D.全面教育
C。【解析】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7、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解析】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其中包括: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也是根本途径。
8、被分为两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层次是()。A.中等教育 B.高等教育 C.初等教育 D.幼儿教育
A。【解析】中等教育是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层次。
9、素质教育是面向()的教育。A.全体教师 B.全体学生 C.全体社会成员 D.全部个性
B。【解析】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我们强调的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因此,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也是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教育。10、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的具体实践。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八人本位价值取向 C.文化本位价值取向
D.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解析】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
教育观
(十二)1、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A.爱工作 B.爱学生 C.爱学校 D.爱教育事业
B。【解析】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能够喜欢老师,亲近老师,才能尊敬和追随老师,老师的教育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所以说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应该是相互的尊重和关爱。
2、要做到严谨治学,最重要的是要()。A.一视同仁 B.实事求是 C.宽宏大量 D.以书为本
B。【解析】实事求是是教师严谨治学的基本原则。
3、“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指的是小学教育的()。A.义务性 B.全面性 C.全民性 D.法制性
B。【解析】小学教育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现的是小学教育全面性的特点。
4、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A.提高国民素质 B.贯彻教育方针 C.培养四有新人 D.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A。【解析】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所以,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5、一位政治老师,误把“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表述成“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A.碍于面子,将错就错,不加纠正
B.及时对学生说:“你们好好想一想,老师刚才讲得对吗?” C.重新说一遍 D.快下课的时候再讲解
B。【解析】教师是必须保证所教知识的正确性。
6、下列不属于教师教育观念的是()。A.现代的教育观 B.现代的学生观 C.现代的教学观 D.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D。【解析】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7、终身教育是()。A.古代教育的特点 B.中世纪教育的特点 C.近代教育的特点 D.现代教育的特点
D。【解析】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是现代教育的特点。
8、从()上看,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它反映了现代的先进的教育思想;而应试教育则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限制了那些不擅长考试但有能力的人的进一步发展,容易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
A.教育目的 B.指导思想 C.教育途径 D.教育对象
B。【解析】从指导思想上看,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它反映了现代的先进的教育思想。
9、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目的相背离的,下列选项中不利于克服这种消极现象的是()A.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B.积极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 C.加速开展素质教育,废止考试制度 D.加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
C。【解析】C项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本身并没有错,错在于应试教育中的使用者将其看做学习的目的。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不能废止,但若很好地改进考试制度,会有助于克服这种消极现象。
第三篇:2016年新疆小学综合素质职业理念归纳:教育观模拟试题
2016年新疆小学综合素质职业理念归纳:教育观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以感知觉为基础发展心灵中的观念,培养能自我管理的人”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洛克
2、儿童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这一概念由首先提出。A:皮亚杰 B:劳伦兹 C:桑代克 D:班杜拉
3、对被评价对象作出鉴定,区分等级,了解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属于__ A.诊断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4、课堂导人方式多种多样。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知识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以引起回忆,自然导人新课,鼓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5、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学校文化的__。A.特征 B.表象 C.核心 D.内容
6、下列不属于教师职业个性品质的是()A:反思能力 B:宽容
C:敏感性和移情理解
D:情绪的调控能力和自信
7、毕业前夕.老师请学生张某谈淡对个人求职的看法。张某说:“找工作不好,不找工作也不好”。张某的话违背了。A:同一律 B:矛盾律 C:排中律
D:充足理由律
8、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 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 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 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
9、体现了教师追求真理、探索真理、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的优秀品质是。A:团结协作 B:爱岗敬业 C:为人师表 D:严谨治学
10、创设小学英语教学情境时要考虑贴近学生生活,形式新颖,简而易行。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应能()A:宣传英语民族文化
B:反映所学材料的社会环境
C: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材料的内容 D: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有所获
11、在常用的几种班级管理模式中,源于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管理模式是()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12、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E:重视个别差异
13、班级成员在报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管理方式是属于__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4、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____ A:社会阻抑作用和社会助长作用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B: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不明显 C:社会助长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D: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15、在我国,学校的公益性表现在__。A.不得以盈利为目的办学 B.以盈利为目的办学 C.教育必须与宗教相分离 D.教育可以与宗教相结合
E.公立学校不能盈利、私立学校可以盈利
16、勤奋和懒惰属于下列哪种特性?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E:重视个别差异
1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__。A.组建良好的班集体
B.促进班集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C.指导本班班委、共青团组织工作 D.评定学生操行
18、掌握了金这个字,从而学习鑫,是体现了__ A.重组迁移 B.负迁移 C.具体迁移 D.一般迁移
19、”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是指。A:反思性教学 B:微格教学 C:专门训练 D:观摩研讨
20、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发现真理。”这体现了教学的__。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1、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__。A.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22、上好一节课的最根本标准是。A:教学目的明确 B:教学内容正确 C:教学方法灵活
D: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23、以下属于内部反馈的是____ A:视听觉获得的反馈信息 B:教师给予的反馈 C:看录像得到的反馈 D:计算机给予的反馈
2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__。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E.评比竞赛法
25、关于教育起源,持“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A.利托尔诺 B.孟禄 C.沛西·能 D.马克
26、对客观事物的判断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社会敏感性强的幼儿的认知风格属于()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27、口渴会促使个体做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__。A.导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 D.强化功能
28、认为儿童某些认知能力能够自然地完全发展,教育和经验的作用只是使儿童维持现有能力水平,这种作用模式是____ A:维持 B:诱导 C:促进 D:保持
二、多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教学目标的设计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有__ A.一般目标与具体目标相结合 B.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 C.便于检测 D.难度适中 E.便于记忆
2、教育目的的功能没有____ A:导向功能 B:评价功能 C:强制功能 D:激励功能
3、教育学研究中引人实验法,其科学性大大增强,实验教育学以此为特色,其基本观点有__。
A.倡导教育研究引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B.实验按三阶段:假设—计划—运用、进行 C.教育实验与教学实践高度结合
D.教育目的在于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主观文化转变 E.主张用实验、统计、比较的方法探索与运用
4、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在教育活动中被称作是__。A.智力因素 B.非智力因素 C.社会因素 D.家庭因素
5、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又称“三步上篮”,是在行进间接球或运球后做近距离投篮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三步”的动作特点是__。A.一大、二小、三高 B.一大、二大、三高 C.一小、二大、大快
6、请问下列哪项动机属于社会性动机? A:繁衍后代 B:获取食物 C:逃避危险 D:参与交往
7、Excel中,若要按某个字面对某些数据分类汇总。则需先按这个字段进行。A:排序 B:求和 C:求平均值 D:求最大值
8、教学设计时,应考虑的基本要素主要有()A:教学环境 B:教学内容
C:教学策略和媒体 D:教学目标 E:教学评价
9、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主要表现在()A:行为功能 B:动力功能 C:意识功能 D:调节功能 E:评价功能
10、一般地,1~3岁是儿童言语的。A:准备阶段 B:前言语阶段 C:发生阶段
D: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11、多伊奇将目标奖励结构划分为以下哪几类?__ A.合作 B.竞争 C.个人主义 D.内在 E.外在
12、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__。A.管理 B.引导 C.控制 D.交往
13、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____ A:认知结构 B:价值体系 C:观念系统 D:策略框架
14、”隐性课程”一词最早出自 A:杰克逊 B:博比特 C:施瓦布 D:泰勒
15、教师资格条件包括__。A.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B.中国公民
C.具有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D.具有学习能力 E.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16、”三人成虎”“人云亦云”反应的是。A:从众效应 B:责任分散效应 C:破窗效应 D:期望效应
17、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____ A:访谈调查 B:测量调查 C:表格调查 D:问卷调查 E:跟踪调查
18、示范法由于范例的不同有()A:辅导教师的示范 B:角色的示范
C:他人提供的示范 D:电视、录像的示范 E:有关读物的示范
19、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____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20、心理学家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把学习分为__ A.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B.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情感学习C.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D.认知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
21、”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提出者是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是__ A.皮亚杰 B.班杜拉 C.弗洛伊德 D.维果茨基
2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__。A.说服教育法 B.锻炼法 C.陶冶法 D.榜样法
2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__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先后一致 D.不快不慢
24、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25、(2006年1月)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26、对客观事物的判断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社会敏感性强的幼儿的认知风格属于()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27、口渴会促使个体做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__。A.导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 D.强化功能
28、认为儿童某些认知能力能够自然地完全发展,教育和经验的作用只是使儿童维持现有能力水平,这种作用模式是____ A:维持 B:诱导 C:促进 D:保持
第四篇:素质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1)素质教育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3)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4)素质教育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德育为先,五育并举。2.新课程改革的推进3.学校管理、课外、校外活动、班主任工作。
1.发挥教师的作用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积极开展实践活动4.运用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3.素质教育要求:1.面向全体,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以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应当把学生视为独立的完整个体、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尊重学生、必须意识到学生的发展潜力,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1.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1以学生的个性为本。2.要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
2.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1.一视同仁,正视差异。2.体谅和宽容.3.因材施教
学习主体。独立完整个人。潜力。尊敬
教师构建师生关系的途径 1.热爱学生2.尊重学生 3.了解学生 4.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5.严格要求学生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正规的专业教育2.非正规的专业教育3.校本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1.专业知识学习2.教育反思3.教育研究
○1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1、教师必须学会学习,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成为反思型教师
3、强化创新精神
4、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5、教师要成为课程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2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1、树立终身性学习。
2、注重实效性学习。
3、强调研究性学习。
4、提高专业化学习。
5、坚持工作中学习。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为人师表是区别于其它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五篇:台湾省2016年上半年《综合素质》职业理念归纳:教育观模拟试题
台湾省2016年上半年《综合素质》职业理念归纳:教育观
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分类诊断的过程叫__。A.心理教育 B.心理评估 C.心理测验 D.心理辅导 2、1918年,歌谣研究会创办了《歌谣》周刊,对发表的适合于儿童歌唱的歌谣冠以“儿歌”之名,倡导者中除了沈尹默、刘半农等学者外,还有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____ A:周作人 B:蔡元培 C:赵景深 D:叶圣陶
3、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____ A:教育目的服务的 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 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D:当前工作服务的
4、在教学活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计划、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的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内差性评价
5、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弗洛伊德 B:华生 C:孟子 D:荀子 E:洛克
6、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指()A.学校需要 B.家庭需要 C.个人需要 D.社会需要
7、学生是具有发展()的人。A:特点 B:潜能 C:主体 D:需要 E:价值
8、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因素的作用。A:熟悉性、临近性 B:形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E:重视个别差异
9、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A.杨贤江 B.徐特立 C.蔡元培 D.陶行知
10、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是__ A.学生的认知结构 B.学生的智力水平C.教师的教学水平D.学生的个性结构
11、为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全面发展,学校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校、班级事务中所做的事情,以及在各种检查、评比、竞赛中的获奖情况进行记录,并纳入学业成绩中给予加分。这种评价方法我们称之为。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表现性评价 E:重视个别差异
12、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需要一定的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3、幼儿的思维活动往往是在实际操作中,借助触摸、摆弄物体而产生和进行的。这种思维方式是____ A:经验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直观动作思维
14、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所遵循的主要教学规律是。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C:掌握知识与发展学生智力相统一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15、关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A.动机越强,活动效率越高 B.动机越弱,活动效率越低
C.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 D.动机的最佳水平与活动的性质无关
16、学校教育互动系统中的三个核心因素为__。A.教师、学生、学校 B.教、学、环境
C.教师、学生、课程 D.教师、学生、领导
17、对代数式a2-2ab+b2进行因式分解属于____的问题。A:有结构 B:无结构 C:界定含糊 D:无固定答案
18、学生的个别差异给劳动造成了____ A:导师 B:班主任 C:班级顾问 D:本班教师
19、班级管理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从而促进他们不断成长的方法是__ A.创新管理法 B.说理法
C.自我管理法 D.实践锻炼法
20、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在()、品德等方面的和谐发展。A:智力、纪律 B:体质、美育 C:体质、智力 D:智力、美育
21、有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这种认知方式属于____ A:冲动型 B:场依存型 C:沉思型 D:场独立型
22、一般说来,__不属于智力范畴。A.人际交往能力 B.学习能力 C.言语能力 D.运算能力
23、古代希腊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对话而著称的大教育家是__。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24、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学生学会先敲办公室的门,然后应声而人。最后称呼老师”属于()A:信号学习B:连锁 C:概念学习D:原则学习
25、乘坐校车时,系好安全带就可以中止刺耳的提示噪音,这种强化属于()A:负强化 B:正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26、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____ A:遗传素质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
27、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28、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__。A.胆汁质的孩子 B.多血质的孩子 C.粘液质的孩子 D.抑郁质的孩子
29、欣赏是文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在欣赏过程中,作品才能获得其本质性,成为文学作品。传统文学理论忽视文学欣赏,致使文学研究难以更进一步,也阻碍了文学创作的发展。现代文学理论与传统文学理论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对文学欣赏的重视程度。可以这样说,对文学欣赏的研究,是现代文学理论的起点,现代文学理论就建立在文学欣赏理论的基础上。对这段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现代文学理论重视文学欣赏的过程 B:文学创作是文学欣赏的前提
C:文学欣赏是作品获得本质性的途径,它是文学活动最主要的部分 D:文学欣赏活动的普及奠定了文学理论的基石
二、多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关键性的要素是____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目标 D:学习方法
2、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 A:认识基础 B:关键 C:核心
D:行动指南
3、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是__ A.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D.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4、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__。A.比特 B.字节 C.组块 D.词
5、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A:比较 B:变式 C:概括 D:直观
6、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__。A.信任感 B.自我同一感 C.主动感 D.勤奋感
7、(2006年4月)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
8、公司规定.将全体职工按工资数额从大到小排序。排在最后5%的人提高工资,排在最前5%的人降低工资。小王的工资数额高于全体职工的平均工资,小李的工资数额低于全体职工的平均工资。如果严格执行公司决定。以下哪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I.小、王和小李都提高工资Ⅱ.小王和小李都降低工资Ⅲ.小王提高工资:小李降低工资Ⅳ.小王降低工资:小李提高工资 A:I、Ⅱ、Ⅲ和Ⅳ B:仅仅I、Ⅱ、Ⅲ C:仅仅I、Ⅱ、Ⅳ D:仅仅Ⅲ
9、蒙台梭利认为合乎科学的教育的基本原则是,给儿童创设一个()的教育环境。A:自由 B:集体 C:温馨 D:有秩序 10、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是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A:桑代克 B:皮亚杰 C:斯金纳 D:杜威
11、人们在保持知识时采用各种记忆术,实际是应用了记忆的____ A:精加工策略 B:多重编码 C:过度学习
D:人为增加线索
12、想了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把问题“你喜欢数学吗”印在纸上进行调查了解,这种方法属于__。A.访谈法 B.开放式问卷 C.封闭式问卷 D.实验法
13、老师问一个4岁幼儿:“森林里有三只小兔,被老虎吃了一只,还剩几只?”孩子听完就大声哭起来。这表明孩子对事物的理解。A:是对个别的理解而非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B:是简单的、表面的而不是复杂深刻的 C:依靠的是具体形象而非语词 D:是情绪性的而非客观的
14、学校咨询活动要取得成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__。A.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B.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个别学生,个别问题,个别对待 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15、下列对于古代称谓说法错误的是____ A:阁下是对长辈的尊称
B:足下是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 C:内子用于丈夫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D:“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
16、人生不但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且极可能近大者大,近小者小。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大人物。有为的青年,首先应该知道你这一行的权威人士是谁,然后想办法“接近”他们。例如,读他们的传记,听他们的演讲,了解他们的成就,使自己襟怀开阔,目标远大。这就像做书法家一样,手上备有若干真正的好碑好帖,时时观摩,而且任何机会看见好字,决不放过。最能概括上面这段文字的一个字是。A:持 B:恒 C:愿 D:志
17、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名言.这说明人的情绪的两极()A: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
B:是具有社会性的.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 C: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
D:是可以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的
18、发现的策略是指__的教学策略。A.以学生为中心 B.以教师为主导 C.个别化 D.交互式
19、我们平时称为“天才”的人智商(IQ)一定要超过____ A:100分 B:120分 C:140分 D:200分
20、问题的三个基本成分包括()A:起始状态 B:中间状态 C:目标状态
D: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E:答案
21、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经历了__阶段。A.初识 B.组建 C.形成 D.发展 E.解体
22、下列哪一个方面没有反映出正确的学生观的特点()A:主体观 B:统一观 C:发展观 D:整体观
23、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建造于()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24、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吸引,互相接纳,能为达到群体的目标而共同努力的程度,称为____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群体人际关系
25、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____ A:认识基础 B:关键 C:核心
D:行动指南
26、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____ A:遗传素质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
27、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28、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__。A.胆汁质的孩子 B.多血质的孩子 C.粘液质的孩子 D.抑郁质的孩子
29、欣赏是文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在欣赏过程中,作品才能获得其本质性,成为文学作品。传统文学理论忽视文学欣赏,致使文学研究难以更进一步,也阻碍了文学创作的发展。现代文学理论与传统文学理论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对文学欣赏的重视程度。可以这样说,对文学欣赏的研究,是现代文学理论的起点,现代文学理论就建立在文学欣赏理论的基础上。对这段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现代文学理论重视文学欣赏的过程 B:文学创作是文学欣赏的前提
C:文学欣赏是作品获得本质性的途径,它是文学活动最主要的部分 D:文学欣赏活动的普及奠定了文学理论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