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村 小 学 作 文 教 学 探 析

时间:2019-05-12 23:54: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 村 小 学 作 文 教 学 探 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 村 小 学 作 文 教 学 探 析》。

第一篇:农 村 小 学 作 文 教 学 探 析

农 村 小 学 作 文 教 学 探 析

姓名:刘 琴

玉溪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07级本科班

学号:0815095

【摘要】 本论文论述了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师要善于探索出因地制宜的教学方式——利用好农村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竭智尽虑降低学生习作的难度,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有的放矢地开展好作文教学工作,让学生体验希望、体验成功,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作文教学

问题

对策

提高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写。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不少学生对作文存在畏难心理,把作文当成一个包袱,消极应付,严重影响了习作水平的提高,严重影响了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倡导的是紧密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基于这种理念,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应立足农村,从学生熟悉的农村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挖掘写作源泉,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克服农村地区固有的困难,突破作文训练这个难点,促进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下面笔者就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实际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问题一:“授意作文、奉命作文”,“为考而教、为考而作”的作文观制约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作文目的的教育,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身“授意作文”、“为考而教”的作文观影响着学生,因为老师考什么就指导学生写什么,甚至把考过的题目拿来让学生反复写,并以“写好这些作文就能考出好成绩”之类的话激励学生。在学生看来,老师要我写我不得不写,作文就是写给老师看的,作文就是为了夺得卷面上的高分。“授意作文,奉命作文”,“为考而教,为考而作”这就是当前大多数师生的作文观,它无疑制约了学生作文兴趣和能力的发展。

问题二: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求过高、评分过严,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求不宜过高、评分不宜过严,因为小学生作文既不是著作,也不是创作,而是一种习作,是用笔说话,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习作,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经过五、六年的训练,才能做到文从字顺,表情达意,才能到达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的要求。

问题三: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生气。

学习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由于农村经济欠发达,信息传递相对滞后。学生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少,知识面狭窄。他们获取外界事物的途径绝大部分来自于电视,影碟等。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学生的业余时间主要用于农话,缺少充裕的课后辅导时间,而目前三、四年级学生的家长中,文化程度以初中、小学居多,更缺乏辅导学习的环境。作文训练起步晚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农村小学,一般在三年级才开始作文训练,由于水平参差不齐,人数太多,教师难以进行逐个的辅导。由于长期写不好作文,久而久之,学生就对写作失去了兴趣,丧失了信心,甚至产生畏惧感。由于农村学生从小受生长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学生的方言较重,普通话水平偏低,致使他们在作文时大量使用口头语,在相互评议时,表达不清楚或意思表达不完整。此外,受经济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农村小孩上学晚,接触面窄,获取知识的途径相对有限,因此,在考虑问题上缺乏扩散的思维,2

谈不上在作文中对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等方面有通盘的思考,要写出像样的作品就更难了。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采用的写作方法是——编:编一些不切实际,没有做过的事情;抄:抄袭优秀作文选上的作文;仿:仿写作文,事情一样,只是改变人物;背:背优秀作文,考试时默写在试卷上。这些不良的写作方法造成学生知识面窄,内容贫乏;千题一试,千人一面;层次不分,缺乏联想。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突破学生的语言关。

对一个学生说写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训练是否扎实。因此,教师要培养动口表达能力,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一些教师在语文的各项训练中单打一,作文课练作文;阅读课练阅读;说话课练听说,各管各的,缺乏联系。作文课仅列个提纲即让学生完成。从作文课堂教学来看,农村小学普遍忽视“说”的训练。学生到大自然去看了,听了,有很多的话要说,要尽量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说话的能力靠培养,语言能力的训练是别人代替不了的。学生所写的作文都是自己亲身体验,作文就是把自己刚刚说的话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他们还未掌握足够的文字时,就应当不失时机地发展口头语言,到了中、高年级,可采取先说后写,以说促写的办法,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同步发展。针对大部分农村学生不会说话,不会写话,表达不清他要说的意思的这种现象,我们可经常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思维训练。我经常采用的是一词多造法,就是用一个词语造几个句子的训练方法。词语选择要多样化,一次训练只选择两三种词性的词语。造时尽量一句换用一个地点、时间、人物、环境等。促使他们展开思维,让思维进入广阔的自然界中去,不能拘泥于家庭、学校,爸爸妈妈同学等。还有近义词,反义词的单用、连用造句法,关联词造句法,仍然要一词多造,方法同上。

(二)丰富学生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农村,有碧绿的田野,各色的野花,鸟鸣啾啾,溪水淙淙„„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成长的摇篮。那春的烂 3

漫、夏的碧绿、秋的金黄、冬的雪白,都是他们笔下的写作素材。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占据丰富的表象是作文的前提,把两者相融就是观察生活。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要轻易放过。广阔的天地是农村孩子们的乐园,也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写作素材。教师应结合农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去捕捉农村生活文化气息。可组织参观、访问、游览等活动。让孩子们去爬山、野炊、摘野果、捉鱼„„也可根据季节的变换,选择不同的场地,让孩子们去亲身体验。如收割季节,让他们到田野去拾麦穗,秋天到了,到果园去摘果子„„此外,还可让学生观察一种植物或一处景物,看它一年四季的变化过程,由此让学生知道它们也会随着时间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素材。活动后进行作文时,要提倡他们自由命题,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写作,言之由衷,充分表现学生个性。

农村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创设教学情境,在作文指导之前,要向学生进行作文目的教育,除了让学生训练指定的作文外,适当训练学生在生活中为用而写的作文(生活作文)。指导学生观察、描写要细致,要让孩子们平日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摄取反映农村特点的景和物,人和事,指导学生现场观察,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例如:状物写景,可从山川田野、家乡的特产和四季写:写人可从学校老师同学,邻居大伯大妈;记事可从农家生活,农事活动写。在他们的身边,常常有忙碌的身影,可让他们留心观察。例如,让学生回家跟妈妈做一件家务事,教师提示三方面的内容:(1)学做家务事的时间、地点、名称;(2)做这件事的经过、结果;(3)你学到了什么,妈妈的态度怎样?这种作文是教师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思考,将这个情景写出来——即情境作文。这种作文由于学生的参与和有意识地观察、记忆、思考,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激 这个训练一定要让学生事先准备,如果个别学生未参加跟妈妈学做家务事的活动。宁可让他们以后补作,也不要让他们编造,以免养成不良文风。

(三)让学生试着仿写、创作。

为了确实降低学生作文的难度,有效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我尝试过联系教本精典课文或学生成功作文讲解写作技巧,让学生利用手头的优秀范文和 4

语文教材多读后,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让学生先模仿,后创作,仿中有创,取得过良好成效。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注意要寻找离学生生活贴近、情感相通的范文进行讲解。讲解内容不能过细过深,应从大处着眼,先说说人家怎样结构段落,怎样开头结尾,怎样设置详略,怎样提炼中心,再说说人家怎样准确运用动词、形容词,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用了那些修辞手法等,而后重点强调我们应该吸收那些优点。

(四)掌握作文程序,让学生多练习。

在作文教学中,扎实课本的作文训练,把怎样把话写通顺是作为作文训练的重点。然而字、词、句、段、篇是作文的“积木”,只有真正连句成段,连段为篇,篇章才能完整。然而,小学生缺乏的恰恰是这种连句成段,连段为篇的综合能力。作文题目布置下去以后,老师一定要作一些指导。例如:帮助审题,确定写作体裁范畴,引领写作思路,唤起记忆,提出写作要求等;然后留给大量时间让学生自己努力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可以自己找一些范文学习,但决不允许抄袭整篇作文或某段某部分。任何能力的形成都是逼出来的,在这一环节中不能嫌浪费时间,一定要耐心细致,要培养学生有序、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相应的比较具体的片段,加开头,加结尾,初步建立篇的概念,要求学生学习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学习写完整的书信等。总之,在作文训练中,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完成作文,一定要让学生先列出写作提纲再打草稿再修改。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先进行口头作文训练,让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示范口述,教师亦口头指导修改。经过系列的训练,学生就会在不知觉中遵循潜意识形成的规律,逐步完成布局谋篇能力的训练,作文也将日趋成形。

对于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做了很多工作,但学生不一定能够掌握。写作属于艺术范畴,一天不练便成了门外汉,仅靠课堂上或在学校里的努力仍然不够,我们一定要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督促他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只有在写的体验中,才能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提升他们的思维整洁程度。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后多积累好词佳句,优美的词句、好诗、名言警句应多读多背、多写,储备知识,方便作文时运用,不能急于求成。5

所谓熟能生巧,便是如此。农村作文教学除了从课外获取知识,还应立足于教材,扎实搞好各项训练。因为现使用的低年级(大修订版),中高年级(小修订版)对作文训练的序列更加明确化、科学化。教材编写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如新编的作文训练每册都增加了想象作文,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写、乐于写,内容上也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是他们生活范围内的,使学生有话可写;编排上环环相扣,由易到难,步步加深。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掌握其特点,逐步提高农村学生的作文能力。“让学生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是作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思想。修改后的作文提示都是提出范围和要求,由学生自己选择内容,自己拟定题目,对作文范围的提示也比较宽泛,注意拓宽思路,激发兴趣,使农村学生也有比较大的选择余地。因此,教师要确实搞好课本的作文训练,使学生做到文从字顺。

(五)开放作文批改形式。

作文的批改要认真,批改包括“批”和“改”两个方面,“批”应该有眉批和总批两种。批语应该是“爱心批语”,富于启发性、针对性、鼓励性;“改”包括增、删、调、换等,如学生文章中的错字,教师除勾出错字外,还应在右框处画出符号(“”),让学生将正确的字词书写在里面,如学生正确书写了,教师下次批改再将下面的横线画上。有的为增强实效,也可面批面改,和学生一起研究该作文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作文评讲时,不要面面俱到,要找出全班带共同性的问题,指点迷津。要善于从幼稚的、粗糙的习作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讲评差生作文时,即使他们全文仅有一两个用得恰当的词,一两句精炼的话,也要加以鼓励,使他们能鼓起作文的勇气,下次作文时有所进步。因此,修改能使作文更加趋于完美成熟,虽然小学语文教学中没有这部分内容,但是为了让学生作文更好的完成,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教给他们一些常用的修改方法,如修改符号的使用,修改步骤:标点符号、用词造句、段落详略、主题思想等。在作文草稿完成以后就开始自己修改或互相交换修改,对个别学生要进行适当的指导提醒或当面修改批点。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查摆原因,切不可急于求成,盲目地对学生加大作文的训练量,造成只顾片面地追求教学质量,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体验,我们教师应该用学生的眼光评价学生的作文,在学生习作中,不 6

泛认真习作,稍有进步者,在讲评中,我们在予以口头鼓励的同时,适时给予物质奖励,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自信,也能带动其他学生写作热情,同时,选择部分中等水平作文,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表述自己的看法,教师再综合意见,作出中肯的评论,这样,学生通过在学习讨论中,不断取长补短,写作水平也相应得到提高。总之,在作文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内外的时间,批改和评析作文要突出鼓励和启发,注意保护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注意适时、适量地缓解学生心理压力,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多表扬,少批评,鼓励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勇于迎难而上,切不可畏惧写作。

(六)梳理写作知识,积累作文材料。

1、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平时在阅读和作文中学到的写作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系统,便于记忆提取。方法有三:一是多读阅读范文,把有关的课文或课外的文章进行归类,让学生进行比较性阅读,找出这类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并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有关写作的知识迁移到写作上来;二是把自己的作文进行分类整理,从中汲取成功经验;三是把阅读中得到的有关资料,如精彩语句和段落,进行分类记忆,以便作文时运用。

2、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内容归类:

写景状物:建筑物、物品、植物、动物、(场面描写)写人: 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一事表人、几事表人。记事:记叙文的“六要素”„„

应用文:书信、通知、留言条、建议书、日记、请假条、读后感„„ 想象篇:童话、寓言、环保类、科技类„„

(七)提倡和督促学生做读书笔记,剪报。

做读书笔记和剪报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本内容中有一定要求,所以教师要在这方面多做些工作,督促学生一定要坚持下去,不但要抄写、要剪出他们需要的各种知识资料,还要求适当作一些批注、心得体会或读后感,对生僻字词还要查出读音,意义及用法等,以增加他们的知识量,培养和挖掘其个性思维。定期开展班级展览,交流经验及成果,表扬优秀学生。日积月累,7

长期以往,他们的知识丰富了,思维开阔了、独到了、深邃了,写起作文来肯定得心应手且充满个性。

总言之,长期以来,许多学生怕写作文,绝大多数老师怕教作文,老师、学生都希望找到一种“一蹴而就”、“点石成金”的写作方法。其实,那样的方法是不存在的。教学有法,有无定法,我们教师要善于总结得失,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探索出因地制宜的教学方式——利用好农村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竭智尽虑降低学生习作的难度,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有的放矢地开展好作文教学工作,让学生体验希望、体验成功,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小学语文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第二篇: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特别是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更是难中之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与原来的大纲相比较,要求已降低了许多。然而,农家孩子还是怕写作文,乡村教师也还是怕教作文——“农村孩子见识面窄,作文素材贫乏;农村孩子贯用方言,表达能力不佳”成了怕作文的理由。为何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呈现如此局面?我们又该如何走出困境?路子又在哪里?作为长期从事农村语文教学的我,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培养观察习惯,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大凡好的作品,皆来源于生活。“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因此,把学生从封闭的学校和课堂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时间亲近自然,走进社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去体验,改变作文写作的“苦”与“烦”。

鲁迅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需观察,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我告诉学生说,“处处留心皆学问”,“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只要他们平时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便会发现,乡土题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比如,指导学生认真体验农村生活,并诉诸笔端。农村生活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熟悉而亲切,可挖掘的素材有很多。如:野外劳动生活,农家孩子从小就与土地打交道,是闻着田野的清新和泥土的芬芳长大的,劳动会给他们带来丰收的喜悦,也为他们提供了流汗流泪的切身体验;农村的节日习俗,比如端午包粽子,中秋赏月吃月饼,春节耍香火龙等,再加上各种红白喜事,这些农村习俗具有独特性,极富生活色彩;赣南客家文化,如“采茶戏”“迎神”等富有生活情趣。所以我鼓励学生写真实的事情,记录身边的真人真事,关注班级、学校、社会动态,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触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来。记得我教学三年级有关传统节日的作文,有个学生写道:“年二十八那天是龙布圩,我和大人们去采办年货,我们一路有

说有笑的走着。隔壁的赖阿姨说:„今年要买红瓜子,日子过得红火。‟邻村的廖大婶就说:„我要买条鱼——年年有余。‟你看中国的风俗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呀”这样一来,学生逐步体会到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农村孩子的作文题材更宽、更广、更有新意,并不再为没什么可写而烦恼。这时,我趁机要求学生养成写好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他们不断地积累材料,以备不时之需。

二、强调口手如一,指导学生文从字顺地表达

⒈坚持普通话交谈,使语言规范化

为了帮助农村孩子克服方言的影响,使语言规范化,“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我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这“口”其实就是普通话,要求学生当好“翻译官”,变“土”为“洋”,使方言变为规范化语言。课堂上,我用普通话讲,学生也用普通话说;课间,师生也用普通话交谈。我还要求学生把普通话带回家里、带到社会,时时处处坚持说普通话。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普通话变得流利了,作文中的语句也通顺多了。

⒉先说后写,边读边改,读后再抄

《课标》在关于写作总目标的陈述中特别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我们知道,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写作和思考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帮助你把零乱的思想条理化,使你的想法经过提炼而清晰起来,并且进一步发展你的思想。因此,每次习作练习,我都强调学生先想好了再说说,说通后才写下来,写完了反复读几遍,并对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改好后再读一读,读顺了才誉写。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逐步达到“心口如

一、口手如一”。

⒊多向评议,互相欣赏,共同提高

大家都知道,兴趣和自信是作文的最大内驱力,这种内驱力除来源于学生有比较自觉的写作目的外,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课标》也在不同的学段分别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在习作指导过程中,如何抓好习作讲评对于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根据习作的目的及要求灵活采用同桌互读互评、小组轮读推荐习作、集体交流评选佳作、优秀习作展评等评议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评议、学会欣赏、学会修改,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自己的习作水平。

三、适时指导练笔,促使学生变知识为技能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因此,当学生有了写作材料,并学会了使用规范化语言时,我们应当有意识地把“书本”与“乡土”紧密联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指导学生写有“洋味的”的“乡土文”,逐步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使作文能力不断提高。

我告诉学生,“课文就是作文”,如果我们能写得像课文那样,就是好作文。因而,我常结合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模仿课文的规范语言,通过经常性的仿说仿写,用规范的语言来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就说《爬天都峰》一课吧,作为山区的孩子上山下河是他们常做的事,而真要让学生写关于爬山的作文时,他们往往无从下手。在学习《爬天都峰》一课时,我发现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浓厚,被描写天都峰山高路险这段文字所吸引,眼神里流露出求知的强烈欲望。于是,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回忆平时爬永修当地名山---云山的亲身体验,然后以“游览云山”为题,写一篇有特色的作文。因为有《爬天都峰》作参考,又有亲身游览云山的切身体验,学生的作文都写得很有味,其中有这样的一个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学校出发驱车一个多小时才来到云山脚下,抬头一看,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难怪当地村民把这座石山命名为云山,石级像从天而降,让人感到心头发颤!”小作者描述得多形象呀,虽模仿了课文的某些写法,可也不乏自己的特色呀,让人一看,就想来云山一睹为快!

以上几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加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总之,对于农村的语文教师来说,作文教学不失为一种挑战,只要正确认识,积极主动的转变观念,改变固有方法,就会走出语文作文教学的樊篱,闯出一条高效,明朗的新路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只有从农村实际出发,根据农家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养成留心观察、注意积累、勤于练笔、乐于交流等良好习惯,指导他们把生活实践、乡土题材与阅读和写作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促使他们形成技能技巧,逐渐地爱写作文、会写作文、写好作文。

第三篇: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黄平县重安镇皎沙小学 何芳

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也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怎样把小学生对周围的认识水平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改进第一课堂作文教学 第一课堂作文教学是向学生传作文知识,训练作文能力的主要时机,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从改进第一课堂作文谈起。

1.扩大命题范围。是学生有啥可写,小学生的生活是异常丰富的,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是非常广泛,要从小学生的生活和兴趣出发,改掉过去那种单一老师命题、师生共同命题、学生命题三结合的方式。

2.更新指导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作文课时要改变以往老师唱“独角戏”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每次作文指导课,要根据体裁、内容、训练重点的不同而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符合学生特点的方法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3.加强片断练习。化解作文训练难度片断练习,便于具体指导,宜于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因此,根据作文的训练重点,先设计好有关的片断让学生练习,再写整篇作文时学生就不会感到难了。

4.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自改作文。过去的作文是“先生命题学生写,学生作文先生改”,往往事倍功半。现在提倡学生参与批改和讲评工作,具体做法是,本人自评自改、学生互评互改、师生共评共改。

二、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作文活动是第一课堂作文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同时第二课堂可以丰富学生素材,激励学生写作兴趣。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组织观察活动。交给学生观察方法采用集体和分散相结合方法,经常组织学生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观察大自然,通过观察使学生积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题材库;使学生“需之切”、“乐其业;使学生们通过观察思维,表达的愿望如梗在胸,不叶不快,迫切地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及时地表达出来。

2.开辟作文园地,鼓励积极投稿。小学生优自尊心、好奇心、好胜心,还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更喜欢老师重视自己、表扬自己。根据学生的心理在教室里开辟作文园地,把学生中写的具体、生动的文章,精彩的片断、新颖的开头、耐人寻味的结尾、承上启下的过渡等刊登在园地内,供学生们阅读、欣赏、评议。同时鼓励欣赏投稿,让他们尝到稿子被录用的甜头,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3.读报、剪报、办报。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新闻报道,并把所读的新闻报道剪下来,然后写一句于报道有关的话。指导学生半月或一月办一期手抄小报,要求学生自拟题目、自己排版、自己抄写、自己插图等,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鼓励学生勤读勤练笔

勤练笔的意义在于促使学生运用书面语言,通过练笔积词成句,积段成篇,逐步培养能力。勤练笔不是多多益善,重要的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读写要紧密结合,根据每篇课文不同的特点设置有一定数量,又要有一定质量的练笔内容。如:一写开头;二写结局;三邪人物等。总之,鼓励学生多练笔,给学生各种创作机会,诱发他们练笔的积极性,培养勤动笔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提高认识能力,及早对学生进行训练,教给学生观察、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多给学生练笔创作的机会,学生写好作文是完全可能的。

第四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西洒镇红石岩小学 彭永莉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智力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制约,小学作文教学同时也是一个教学难关。在小学,一、二年级要求学生写话,为作文教学打下基础,作好起步准备。按原教学大纲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订的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三年级开始就正式进行作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特别是边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教师)提出,他们竭尽心智,花了不少功夫:鼓励学生写日记;要求写周记;每单元教学完后都进行一次作文训练;对上交的作文详批详改;作文课上,讲了许多写作技巧,也要求学生记在心上„„殊不知,花了不少功夫,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这是因为,在农村小学,师资、生源、教育教学基础设施、经济文化状况、家长素质等诸因素都严重滞后,这种滞后,导致了整个教育教学发展的滞后,在语文科目的作文教学上表现尤为突出,是广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所共同面临的困境。

要想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上有所突破,笔者认为,最有意义的是探索如何在三年级作文教学启蒙阶段把学生引上路,进而搞好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切实提高学生作文质量。为此,笔者拟从教学的主客体方面分析,着重探讨影响农村小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诸因素及教师应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指导途径。

一、影响农村小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诸因素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育者开展教育活动,总体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使之发生所期望的变化或形成所期望的素质。一切课程都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认为教育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学习”,这种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课程教材的反思与重建,充分凸显了学生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本文在探索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相关途径、方式、策略之前,先尝试分析影响小学生这一教育教学主体的作文质量之诸因素。

(一)语言因素

“语言是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思维的各个方面,即想的过程和想的结果,实际上都离不开语言。”(《语言学概论》 胡明扬主编 语文出版社2000年4月版第316页)很明显地,语言也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遣词造句的基本功,不掌握丰富的词汇、灵活多样的句式和表达方式,写作是无法进行的。日本心理学家阪本一郎认为:一个人所掌握的词汇量,同他的智商成正比。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积累的词汇量越多,对提高其表达能力的作用越大。

扎实的识字基础,丰富的词汇积累(乃至语汇积累)在作文启蒙阶段意义重大,作用明显,但语言因素的制约作用同时还表现在语音、语义、语法的掌握诸方面。

语体风格对作文的影响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阶段主要是要尽量实现口语语体向书面语语体的过渡,并了解言语与语言的区别,在具体语境中灵活机动地使用语言手段。

对于表达方式,也要能多了解和运用各种句式、布局谋篇的常识及一些必要的修辞手段、方法和辞格。

总之,语言因素是影响作文质量的第一重要因素。从思维起步,到口语交际,到书面表达,到写文章,都离不开语言。只有语言文字功底扎实,才能谈得上学习作文。否则,写一篇满是错别字、病句的东西,连基本的意思都不能表达,怎么称得上作文呢?

(二)思想因素和知识因素

当语言文字的制约因素得到解决以后,我们还要充分重视思想因素和知识因素。很明显,一个思想品德方面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人,一个具有健康心态的人,再加上尽可能广博的知识,在作文时不但素材丰富,选材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而且文章所显示的主题思想也往往是健康的、积极的。

对于写作来说,语言是其外衣,重要的还是要看文章所表现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只有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他写的文章所展现的内容才有可能丰富多 2

彩、异彩纷呈,不至于流于枯燥乏味和单调空洞。知识面和思想内容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

文章内容就像人体的肌肉和筋骨,要使筋骨强健、肌肉丰满发达,肤色健康有光泽,就要看写作者是不是一个博览群书、知识广博的人。当然,不管是一个身强体壮的男人,还是一个沉鱼落雁的美女,如果他(她)的内心和灵魂是平庸的,甚至是邪恶和卑鄙的,那肯定会遭人鄙视甚至唾骂。而文章的主题思想就好比是人的头脑、心脏和灵魂,是平庸、邪恶、虚伪,还是崇高、善良、真诚、优美„„就在于写文章的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觉悟,在于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写作技巧及写作兴趣因素

有了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有了广博的知识以及积极健康的思想,还不一定就能写出优秀的文章。要写好作文,的确还需要掌握必需的写作技巧。这些技巧解决的是“怎样写”的问题,比如前人的写作经验、方法(往往体现在选学的典范的课文中,也可以在课外读物中学习领悟),教师自己的写作心得体会等。

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创作动机,从内因入手点燃学生作文的欲望,激发出学生浓烈的兴趣,产生跃跃欲试的向往之情,使“要我作文”转化为“我要作文”,才是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地位,作文教学的难关才有了真正突破的可能。

总之,影响学生作文质量的诸因素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在促成学生提高作文水平发面都具有不可偏废、不可忽视的地位。而教师指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即可望从根本上解决作文教学的困境,进而大幅度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二、教师的作文教学策略

根据上述对影响学生作文质量诸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教学。

(一)语言知识的指导与训练

在语言功底方面,首先应当是识字教学。识字是阅读、写作的最基础部分。小学生作文时提笔忘字,写起来错别字连篇,就在于识字基础差。教师要高度重视识字积词,字词之于文章就像砖瓦之于高楼大厦。识字时充分注意字的音、形,对于字义则应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因字扩词,因词说话、造句,连句成篇。如此,不但真正掌握了字,而且训练了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其次,要高度重视语汇积累,如好词佳句、名诗名联、名言警句、成语谚语歇后语„„目前教材很有重视语汇积累的趋势,说明语汇积累的重要作用已成为一种广泛的共识。当然,积累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运用巩固了积累。并且,如果不善于运用所积累的语汇,可能形成僵化的“掉书袋”或者只积不会用。所以要积累,更要在说话、交际、作文中灵活、恰当地运用所积累的知识。

再次,训练语言要重视口语表达、口语交际,多为学生提供口头表达的机会,指导、鼓励、督促其说流畅、说通顺、说完整,说得有艺术水平。口语表达是训练语言运用的一种途径,与书面表达能力、作文能力成正比。

最后,在语言因素方面,为提高学生作文质量,我们应该特别强调阅读的重要作用。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破万卷”说的就是博览群书,因读得多,下笔做文章自然就会如有神助;诗读得多,自然也就会作诗了。韩愈曾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说的就是阅读(学)是耕耘,而作文(文)是收获。没有辛勤的耕耘,就没有丰硕的收获。

阅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积累词汇,丰富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对作文影响最直接的一面。在阅读典范的文章时,语言句式、表达方法、修辞运用等各方面都可受到启发,如人教版九义教材第八册第十九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此篇游记散文布局上采用游览顺序作为明线,逆向采用溪流作为暗线,两条线索加上段际之间的过渡句,使文章脉络清晰、有条不紊;而路上见闻、外洞、孔隙、内洞又紧抓特点写得让人读来感到如身临其境。此文写法很可以作为游记、写景文的借鉴。

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阅读文章大多都是优美、标准的典范之作,教师应在教学中多指导阅读方法,并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赏析,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作文水平。

显而易见,学生仅限于阅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要尽量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指导学生大量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不少成功的语文教师的经验之谈,意即在课内学方法,在课外阅读中真正受益。

课外阅读要作好指导,具体地说:

1、指导学生选择有益的书刊;

2、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让学生在阅读时把一些好词佳句、谚语警句、精彩片断以及激人上进的材料等及时记在笔记本上,并加以分类整理,熟记于心,有所感时提倡多写读后感。

在语感训练上,还提倡教师下水作文,作为范文。这一方面使老师真正了解写作的思维过程,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可直接作为学生的榜样,言传身教,学生更易于、更乐于接受。

(二)思想品德教育及拓宽知识面的指导

上文我们论述到思想和知识面是影响学生作文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此教师就应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首先说思想品德教育。众所周知,新时代的教师不光要作“经师”,更要作“人师”;不只是教书,更要育人。小学各科的课程目标都或多或少地渗透着人文精神,新一轮课改方向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深度重视合格公民的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而语文科目更是处处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在语文科目教学中应该把立德、立身放在第一位,德立、身立而后立言作文,文章才能真正体现人性的光辉,才能真正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表现出真善美的高尚追求。

小学课本中,那些典范的文章往往同时是育人的好教材,有的赞美了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美好品质,如《古井》、,《峨嵋道上》;有的表现了诚实守信、遵守公德的优良作风,如《中彩那天》、《钓鱼的启示》;有的讲自强不息如《一定 5

要争气》;有的表明对景、物的热爱,富于和谐、生命的气息,如《桂林山水》、《养花》、《猫》„„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其情操,使其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样,他们写作文才能表现出健康、昂扬、纯正的主题。当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也可结合课外阅读的指导进行。

再说知识面的拓展。

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写不好作文的另一大原因,还在于知识面、视野的狭窄。众所周知,在广大的山区、农村,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等多方面的原因,大多数学生对城市习以为常的红绿灯、公园、少年宫„„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许多人连电视都没见到,更不用说多媒体、互联网等等高新科技产品!他们除了在学校几节课(学校由于师资、设备等原因,经常必需课程都难以开齐开全,更不用说各种活动、各种兴趣小组!)——就是回家务农:扯猪草、放牛羊、挖地、背粪„„实在是太单调、太枯燥了。

为此,教师并非无所作为,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其一,充分利用课堂、学校条件拓展知识面,在课堂上想方设法向学生介绍各种常识,各种学生应当了解的知识,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的各种新生事物。课外尽量让学生多阅读。不少农村学校现在都有了图书,要充分利用。上文对阅读的作用已有一些论述,主要阐述阅读对作文的直接影响。事实上阅读有益的课外书还可以无限地扩展知识、开阔视野,间接地对作文水平发生影响。学海无涯、书山有路,几乎尽其全人类的知识,都能到相关的书籍中去获取,“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学习,可以弥补学生接触面狭窄的不足。不能行万里路,可以让他们读万卷书。对于作文,知识面广了,自然有取之不尽的素材。这样,写起作文来,内容怎么可能不充实呢!

其二,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养成随时记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习惯。让学生不光具有丰富的书面知识,更具有丰富的结合实际的生活积累。6

在大自然中,在社会中,在生活、学习中,要尽量打开他们的眼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事实上,农村的有些事物也是城市学生从未深刻体验的,大可加以开发:自然本真的山山水水、田园风光、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以及人们在寒来暑往中的生活劳作、喜怒哀乐,大可引导学生去细细观察,用心感悟,并引导他们、鼓励他们在平凡、单调、枯燥中发现美,记录美,化腐朽为神奇。

不管何时何地,告诉学生,生活是广阔的海洋,到处蕴藏着无数的宝藏。只要善于去挖掘,去发现,作文的素材真是俯拾即是。

作文即文学的起步,文学即人学,闪现着人文精神的光辉。作文与做人同步,这也是新时期大语文观念的体现。

(三)指导写作技巧,激发写作兴趣

有了文字、语言功底,有了纯正昂扬的思想,有了丰富的书本知识和生活体验,如果在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学生作文就可望得于心而应于手了。

写作技巧的习得,主要靠学生的领悟和把握(在阅读、欣赏、比照的基础上),但教师恰当的导引,如指路的明灯,可使学生事半功倍、突飞猛进。

事实上,写作技巧的内涵和外延无比丰富,比如:怎样审题?对各种命题方式怎样把握?各种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各有什么具体的格式、语体要求?写景、状物、写人、记事、抒情文各有什么常见写法?怎样谋篇布局?怎样使用词格?等等等等。教师要在教学中相机点拨,精心指导。

而对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方法不拘一格,各位教师大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真正具有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和事业心的教师,相信都能探索出最佳的途径,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

第五篇: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阿岗中心学校海马完小 尹筱胜

内容提要:农村小学大部分学生厌写作文,写作能力不高,为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应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兴趣、习惯;培养阅读、观察、思维能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多给学生创造施展各种才能的机会和条件,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个性特长,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通过学生个性发展来重新建构学生的自信,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习作习惯;兴趣。

“作文、作文,磨破脑门。”这是普遍学生作文的心声。的确,每次作文,学生都是这样低声嘀咕。不仅城镇学生如此,农村小学生就更是如此;不仅学生如此,我们老师在上作文课时也感到无从教学。作文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每到作文课时,学生们抓耳挠腮,瞑思苦想,老师看了也着急。作文教学难,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是“作文难、作文难,难于上青天。”难,主要是由于学生平时不注意细心观察;对于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缺少积累;平时接触到的事物比较少;课外阅读几乎为零;课余时间大部分被繁忙的农活所占据。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为学生创设一个激发写作灵感的平台,就成了我们一直思考与探索的课题。

在长时间与农村学生接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作文难是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中既有学生方面的因素,也有教师方面的因素。要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我认为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兴趣是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并在自身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心理是引起并驱使人的行动的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越浓厚,活动就越有效。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在写作活动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文教学中要消除学生作文的心理障碍,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对于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需要加强作文目的、意义教育,注重作文训练的方法。首先要组织丰富有趣的认识活动;其次要从实际出发;第三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对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基本任务和重要职责。习惯是把信念变成习性,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努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作文习惯,这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要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须注意以下几点:

1、起步要早

据心理学研究,儿童时期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小学生语言要注重早期阶段教育,从说到写的训练要提早起步,抓住有利时机,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注重培养学龄儿童的说话能力,引导学生把看到的事物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为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以说促写

教学实践证明,以说的训练带动写的训练,使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协调发展,其结果事倍功半。孤立地教书面语言而忽略口头语教学,其结果是事倍功半。

3、点滴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从三年级起,学生认识的汉字多了,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观察景物和大自然,每天坚持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执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良好的作文习惯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学生作文教学的基础,作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延续和发展。扩大阅读,丰富知识,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教师可组织学生课后谈感受、启示、收获等等一些读书班会,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黑板报、作文园地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使学生在学中写,在写中学,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作文教学中的难,往往是学生不知如何下笔,而写不出来,其主要原因是学生被教师的“框框”套住。使学生厌烦,作文中应减少这些束缚,让学生跳出教师的“框框套套”自由发挥。教师应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

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联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教师要根据实际,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进行习作教学。

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训练小学生思维,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引导过程中,让学生探索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为加强思维方法的训练,或结合课文、或结合范文,或结合学生生活实例,让学生触景生情,触类旁通,联想思考。利用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作文教学应当把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首位,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可以渗透到活动中去,这样长期注重思维训练,学生认识水平明显提高,并学会了运用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外向思维等多种方法作文,写出的作文别出心裁、意想不到、耳目一新。

五、培养学生的人自我品读、评改能力

品读就是品味分析、品评优劣、品中感悟的读书方法。自我评改作文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学习语文的能力。学生习作水平是在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矫正自我修改中得到提高和发展的。培养学生的自我评改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要学会品读,以在品评赏析自己的习作作为主要过程,以在品读中提高自我评改、自我矫正、修改的能力为最终目的。读是学生修改习作的一种方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去品读习作,让学生在赏读中激起展示成功的勇气。同时,有利于鼓起同学间进行习作交流的信心,也能从同学的习作中汲取长处,以弥补自己的短处的优势。每次习作后,教师根据学生习作的情况,选择典型病例,师生共同修改。通过评改,学生领悟了修改习作,可以改字、词、句,使文章通顺、更加详细、更加生动优美。明白修改文章的目的,是使写出的文字更好地表达思想、合乎逻辑、更加的规范。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修改,以达完善。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激活,作文能力一定能提高,学生独特个性一定能得到发展。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多给学生创造施展各种才能的机会和条件,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个性特长,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通过学生个性发展来重新构建学生的自信,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仁孝.《小学语文教法研究》.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2】商玉珍.《教育实践与研究.作文命题应结合学生实际》 【3】石春霞.《小学语文教师》 “小画册”作文 【4】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中国学术论文网

下载农 村 小 学 作 文 教 学 探 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 村 小 学 作 文 教 学 探 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关于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走向生活”的初步探索》 中 期 研 究 报 告 古冶区吕家坨第一小学赵月李晓芳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十多年的农村语文教学中,我们认为作文教学......

    浅析农村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大全

    浅析农村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田帆 贵州省望谟县新屯镇中心小学 电话:***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成了困扰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农村小学更是如此。老师觉得作文难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溆浦县双井镇中心小学:滕 珺 摘要: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哈尔脑乡中心小学李晓梅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哈尔脑乡中心小学李晓梅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执教语文对于我来说不成问题,但对于我所教的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柏树乡秦家庙小学 朱红红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事情。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张长花(广西区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水口镇中心学校)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之路是坎坷不平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理论......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我在本校六年级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不怕习作的同学仅占8%,喜欢作文者的比例只有6%。我又询问了同校的语文老师,比较多的老师认为学生对作文表现出......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时候,我最怕做的一件事就是写作文,我常常为了一篇作文而翻遍家中所有的作文书和好词、好句摘抄本,但还是写不出一篇好作文,直到我初中时那位知识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