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笔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笔记(2009-06-20 08:15:15)标签:教育
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背景与意义 1.1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化
1.1.1信息技术的内涵与现代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的内涵
定义: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也被定义为感测、通信、计算机和智能以及控制等技术的整体。信息技术“四基元”:
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和智能技术;控制技术 2.现代信息技术
①计算机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②计算机与通信的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革命 ③信息高速公路--现代信息技术的杰作 1.1.2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 1.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①信息时代要求学习者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②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 ③学习化社会需要学习者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2.信息技术对课程改革的影响
①信息时代的知识爆炸,要求课程要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能力与应用能力为主; ②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要求要把信息素养作为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 ③信息时代要求课程的内容结构、表现形式、实施手段都应符合促进“信息”型认知结构发展的需要;
④信息技术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的前所未有的手段,使实施个性化的课程成为可能 1.1.3教育信息化概述 1.教育信息化的含义
教育信息化就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2.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
教育信息化既有“技术”的属性,同时也有“教育”的属性。从技术角度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化 从教育角度看,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 信息化教育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七化:
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协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
3.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①基础设施与公用信息平台建设 ②教育信息技术的开发及产业 ③教育资源建设 ④培养信息化人才 ⑤制定信息化政策
1.1.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信息化的核心 第二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理论 2.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2.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历程 CAI;CAL;IITC 2.1.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的教与学方式,从而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三个基本属性: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2.1.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是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结构,即“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2.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 2.3.1在技术世界里迷航
1、对技术的抵触与盲目依赖并存
2、以课件设计为核心而不是教学过程设计
3、追求高、新技术,忽视传统媒体的作用 2.3.2错误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
1、将主体地位绝对化
2、片面地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
3、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4、无效的协作
2.3.3未能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创设情景,过分依赖多媒体
2、重活动形式,轻活动内容
3、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3.4资源建设和认识上的偏差
1、重视硬件资源建设,忽视“软件”资源的提升
2、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忽视其他教学资源
3、重视助“教”资源的建设,忽视助“学”资源的建设
4、教学资源建设缺乏组织领导、总体规划和分工协作 2.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 1.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作为指导 2.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3.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方法 4.建设丰富而优质的学科教学资源
5.创建能实现新型教学结构的各学科教学模式 第三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3.1教学结构理论
3.1.1教学结构的定义及其特征
教学结构的定义: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特征:依附性;动态性;整体性;层次性;稳定性 3.1.2现行的两种教学结构
1、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1)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的施教者,并且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 2)学生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3)教学媒体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
4)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1)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自主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3)教学媒体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协作交流工具;
4)教材不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还可以从其他途径获取大量知识。3.1.3“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1)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
2)学生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3)教学媒体既可以是辅助教师教的形象化教学工具,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
4)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本门课程的教师、同学以及社会上的有关专家)和多种教学资源(图书资料及网上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3.2建构主义理论 3.2.1建构主义概述
皮亚杰--“同化”与“顺应”说。同化是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观。强调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3.2.2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的理论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2、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3、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①学习的建构性 ②学习的社会性: ③学习的情境性:
4、建构主义的策略观 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 3.3创造性思维理论
3.3.1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三方面素质的人,其核心素质--创新思维
3.3.2创造性思维结构及其组成要素
一个指针(发散思维)--用于解决思维的方向性
两条策略(辩证思维、横纵思维)--提供宏观的哲学指导策略和微观的心理加工策略 三种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用于构成创造性思维过程的主体。3.3.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要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
2、要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
3、要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
4、要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
5、要重视辩证思维的培养 3.4多元智能理论 3.4.1多元智能理论简介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
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3.4.2多元智能理论的要点
1、每个人同时拥有这八种智能
2、大多数人是有可能将任何一种智能发展到令人满意的水平的
3、各种智能之间通常以复杂的方式共同起作用
4、每一种智能类别存在多种表现形式
5、存在其他智能的可能性
3.4.3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
1、在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多元智能发展的活动平台
2、在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为多元智能发展提供/设计丰富的、基于活动的学习
3、在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增进学生优势智能的发展
4、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多样化的学习和评价工具--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 第四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 4.1信息化教学环境 4.1.1信息化教学环境概述
教学环境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1)物理教学环境,(2)技术教学环境(3)情感教学环境 4.2“学教并重”教学设计 4.2.1教学设计概述
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何克抗,2001)。大致分为三类: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4.2.2“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略)4.2.3“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
1、教学目标分析 ①教学目标的确定
②描述教学/学习目标时的注意事项 ③从教学/学习目标到学习内容
2、学习者特征分析
3、“发现式”教学分支的设计 ①学习任务设计 原则: “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任务”的解决要具有可操作性。“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
“任务”设计要注重渗透方法,培养学生能力。“任务”设计要注意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统一。“任务”设计要注重学生的体验。②学习情境设计
③学习资源的设计和认知工具的提供 ④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 ⑤协作学习策略的设计
协作学习策略通常有: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和伙伴等五种。
4、“传递-接受”教学分支的设计 ①确定先行组织者 ②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者特征;教学条件。③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
“渐进分化”策略;“逐级归纳”策略;“整合协调”策略
5、评价设计:适时进行教学总结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将自学的、零散的知识系统化。4.2.4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
教学设计方案主要有两种编写格式--叙述式和表格式。4.3信息化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4.3.1信息化学习资源概述
1、信息化学习资源的概念
信息化学习资源广义上讲,它涵盖了上述学习资源的所有方面。加上信息化后即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资源,包括信息化教学教材、信息化支持系统、信息化教学环境。从狭义上理解,是信息化资源的一种,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是“经过选取、组织,使之有序化的,适合学习者发展自身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如:专题学习网站,图书馆数据库,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等。
2、信息化学习资源的分类 素材类、集成型、网络课程。
3、信息化学习资源的特点
处理数字化;存储海量化;管理智能化;显示多媒化;超媒体非线性组织;传输网络化;交互性;教学过程智能化;信息结构动态化;探索性 4.3.2信息化学习资源的应用形态
1、作为获取所需信息的工具
2、作为创设情境和自主探索的工具
3、作为协作学习和讨论交流的工具
4、作为构建知识和创作实践的工具
5、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的工具 4.3.3素材型学习资源的收集与加工
1、信息化资源的来源渠道
①网上收集整理②现有资源数字化③购买商品化光盘资料④组织人员按需开发
2、学习资源的收集与加工
①文本素材的收集与加工②图形/图像素材的收集与加工③音频素材的收集与加工④视频素材的收集与加工
4.3.4其他类型信息化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1、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多媒体教学软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它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①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分类
根据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内容与作用的不同,又可将它分为几类:
课堂演示型学生自主学习型模拟实验型;训练复习型;教学游戏型;资料、工具型。
2、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①网络课程的分类:授课型和自主学习型 ②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3、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专题学习网站:专题学习网站是指在互联网络环境下,围绕某门课程与多门课程密切相关的某一项或多项学习专题进行较为广泛深入研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①专题学习网站的类型 1)某学科的专题网站; 2)某一知识点的专题学习网站; 3)培养综合能力的专题网站; 4)主题学习网站。
4.3.5信息化学习资源的管理
信息化学习资源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共享目录管理
优点:操作简单,只要在主机上建好目录,将资源放置在该目录下,设置共享即可,并配置好用户权限,建立过程非常简单,服务器、教师机、学生机都可以。
缺陷:分类属性单一,检索不是很方便,只安全性不好控制,受网络传输和设置的限制。
2、远程FTP管理
优点:配置简单,支持用账号进行权限的控制。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远程访问,不受所处网络的限制。
缺陷:仍然是物理存储的方式;检索不是很方便,只能按照文件夹视图的方式进行查看。
3、专题资源网站管理
专题资源网站中的资源围绕一个核心的“主题”展开,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结构化”呈现,具有“主题集中,组织良构,利于研究”的特点,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
缺陷:管理资源过于独立,同一主题资源是良构的,不同主题间彼此独立,不能相互复用。
4、静态学科资源站点管理 优点:直观、方便,个性化明显。
缺陷:更新难度大,检索很不方便。资源的权限不好控制,缺少双向的共建共享交流。
5、动态学科资源网站管理
便捷的检索工具,可授权的上载机制、灵活的激励机制。
6、教育资源库管理 特点:
1)资源数量庞大,支持大数据量的存储;
2)具备检索接口,资源库纪录了每一个资源的关键属性,针对这些属性的检索非常便捷; 3)提供开放式接口,支持资源的动态上载和更新; 4)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多种资源视图。
7、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管理
一种特殊的资源库,如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http://www.xiexiebang.com), 教育部教学资源网http://etoe.edu.tw/scripts/learning/index.asp? 更大型的资源仓库,与资源库相比不同点:
1)更广泛的开放性,发布在互联网上允许更多的匿名访问用户;
2)除了资源实体外,还通过链接等方式将各类资源串联在一起,并提供方便的检索; 3)网页形式存在,有更强的交互性,影响面也更广。第五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与案例分析 5.1教学模式概述 5.1.1教学模式及相关概念
1、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应用。
2、教学策略
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取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中。
3、教学方法
广义,教学方法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一切手段、途径和办法的总称,即某种教学理论、原则和方法及其实践的统称。
狭义,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实现既定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所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和措施,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如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等。本书所讲为狭义。5.1.2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
都是教学规律、教学原理的具体化,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主要区别:教学模式依据一定的逻辑线索指向于整个教学过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教学策略尽管也以一整套教学行为为表征形式,但其本身灵活多变,一般没有结构性。往往不指向整个教学过程,而指向单个或局部的教学行为。
2、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互动的方式和措施,最为具体、最具有操作性,可以看作教学策略的具体化。教学方法是相对对立的,基于教学原则和教学经验,受很少的教学策略的影响。
教学策略不仅表现为教学的程序,还包含教学过程的元认知,对教学过程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在外延上要大于教学方法。
3、教学结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教学结构处于较为宏观的层次,用于反映一定教育教学理论中四个核心要素在教学中所展开的动态进程(客观的);教学模式则是教学结构在具体的学科领域中的体现,同一教学结构在不同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教学对象展开,可以衍生出多个用于指导具体教学进程展开的的教学模式(带有人的认识,主观性);教学策略较前者更具体,指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技巧,在某个教学模式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同时一个教学策略也可用于多种教学模式。5.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的概述 5.2.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的分类
1、基于教学过程的整合模式
just in time用于课前课后的辅助教学活动。
WebQuest是一种“专题调查”活动,在这类活动中,部分或所有与学习者互相作用的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
课内整合教学模式,由于课堂涉及不同学科、不同教学策略,划分起来比较复杂一些。比如有按照学科的角度来区分的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的课内整合模式。按照教学策略分为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演示、讲授、讨论等教学策略的课内整合模式
2、基于技术支撑环境的整合模式 基于多媒体演示教室的整合模式 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整合模式
3、基于教学策略的整合模式
由于教学策略的不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分为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演示、讲授、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类型。(单一的策略)5.2.2影响教学模式选择的因素
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模式
2、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
3、根据学习者特征选择教学模式
4、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选择教学模式 5.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常用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常用模式主要三类:接受式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
5.3.1接受式教学模式
1、接受式教学模式概述及其操作流程
接受式教学的思想主要来源于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Ausubel)提出的有意义接受学习。
教师的作用体现在: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或设计先行组织者(先导性学习材料)、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习者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意义的联系;选择和设计适当的自主学习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促进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建构、理解、保持、迁移和应用。
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体现在:积极主动地建立新旧知识间有意义的联系,获得新知识的意义,按照某种认知结构变量关系将新知识“同化” 到原有知识结构中,并掌握相应的自主学习策略。操作流程: a)呈现先行组织者 b)呈现新的学习内容 c)正确运用教学内容组织策略 d)迁移、运用新学知识 5.3.2探究性教学模式
1、概念:探究学习是指通过对教学目标中有关知识点的认真思考、主动探究和协作交流,使学生更好地达到课程标准关于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
2、流程图
探究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五个环节。5.3.3研究性教学模式
1、概念: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流程图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操作上包括五个环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区别
1、教师作用的差别。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活动性,但学生的活动仍然都是在教师精心安排实施,教师对学习内容的指定。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过程。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研究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以平等参与者身份介入的,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指导不指令,参谋不代谋。
2、对课题的选定,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方式不同。
3、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探究式学习既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
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评价不以成败论英雄;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探究式学习既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
4、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之一,研究性学习可以视作活动课程的延续和发展。研究性学习要求实践与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实践过程、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创新。研究性的知识来源教科书中的间接知识以外,学习者还要广泛地获取未经加工的第一手资料--直接知识。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
一、定义: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模式(Resources-Based Thematic Instruction,RBTI),是学习者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种不同的资源,并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范和步骤而进行的一系列探究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提高问题解决、探究、创新等能力,促使学习者的学科素养和信息素养同时得到提升。
二、概念内涵:
(一)资源指学习资源,是指支持教学活动实现一定教学目标的各种客观存在形态。支持学习的一切的人、物、财和信息的总成。
(二)这里的主题是指整合教学目标的、跨学科的学习内容或学习任务。主题的覆盖面很广泛,只要学习者感兴趣或为教学需要,主题可以是任何事物或任何现象。
1、主题是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的前提,主题开发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主题开发可以参考以下理念:
①由师生共同开发:教师提供、师生共同开发和学生独立开发。一般教师提供。②具有亲和力:学生感到熟悉、亲切、有趣,要与学生的生活现实和时代发展密切相关。③以“劣构性”问题为主:劣构问题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等。
④跨学科性/综合性:以多学科知识为基础,使学习者将在分科科目学习中学到的知识综合起来,用以解决真实的问题。
⑤具有智力/非智力方面的挑战性:所谓挑战性,即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能力一般稍高于学生已经有的智力/非智力水平。作用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⑥目标整体性:主题应能整合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使学生学习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情感水平。
⑦实践性:关注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该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1、资源利用的广泛性:
2、具有主题性和主题的情境性
3、跨学科性:
4、任务驱动性:
5、探究性:
6、反思递进行 国外整合模式简介
一、WebQuest教学模式
(一)由来与本质
WebQuest是一种“专题调查”活动,在这类活动中,部分或所有与学习者互相作用的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
WebQuest是一种以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其主要方法是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以一定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二)分类
根据完成时间的长短,WebQuest可以分成短周期和长周期两种。
1、WebQuest的构成
①导言:②任务③资源:④过程:⑤评价⑥结论:
2、MiniQuest的构成
一个MiniQuest由情境、任务、成果三部分组成:
二、NTeQ模式
NteQ描述为:基于一个单元或主题,将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合作小组构建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一种整合模式。按照NteQ模式创建课程单元计划包括10个步骤:
①制定目标;②计算机功能匹配;③确定问题;④处理数据;⑤显示结果;⑥设计技术整合活动;⑦设计准备活动;⑧设计结束活动;⑨设计支持活动;⑩评估。第六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价概述
(一)教学评价概述
1、概念: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2、功能
①诊断功能②激励功能③调控功能④教学功能⑤导向功能
3、教学评价分类
①按评价基准的不同,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 ②按评价的功能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③按评价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价的内容 两个阶段:
教学设计阶段的成果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单元包 教学实施阶段:是教学设计的成果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阶段,教学实施是教师、学生、媒体、资源等教学要素充分互动的阶段,其成果表现形式很丰富:现场课、录像课、教学后说课,以及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综合课例。
(二)教学评价的新发展
1、评价功能的发展
①评价过程中学生发展,轻甄别功能。
②评价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会思考,轻对知识的简单重复。
③评价过程不仅体现学生个体的反应方式,也倡导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2、评价取向的发展
①过程取向评价:强调把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实施以及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全部情况纳入到评价范围内。
②多元主体取向评价:评价还要关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假设的人的因素,教师和学生的情况,评价者和教师、学生共同构成一个完整意义的评价。还要关注,家长、社会人士等。形成一种民主参与、平等协商的多元化评价。
3、评价方法和工具的发展 ①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就是收集学生成长过程的各项信息,包括非优秀的但是有代表性的作品,还包括各种作业信息、考试信息、成长反思、论文等,从而反映学生的成长足迹。通过档案袋不仅教师可以对其进行评价,更主要的是档案袋的主人可以从自己的档案袋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②研讨式评定
将学生的“参与”和“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作为学生评定的一个部分。源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更有效地思考并为自己的见解提出证据。③学生表现展示型评定 表现展示型评定通过学生实际演示某些结果以说明其是有价值的,并由此证明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结果。展示内容可以是科学试验、科学展示会、活动、表演、论文、方案设计展示等。④缝补兴评价
是指利用缝补性文本完成对某个任务的评价。这种“缝补性”文本起源于“反思笔记”。这也是一种评价策略,目的是产生和分享学生在进行一个项目的过程中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也为产生最后结果提供基础。⑤电子化评价
计算机及网络应用于评价,解决信息量大、操作繁复、统计信息难以获得、工作量大等问题。目前已有一些电子支持的评估系统在实践中应用。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价的特征
1、评价地位发生变化
2、评价目的发生变化
3、评价主体发生变化
4、评价观点发生变化
5、评价价值发生变化
6、评价方法发生变化
7、评价标准发生变化
二、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教学设计阶段的成果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教学设计方案:常规教学设计阶段的典型成果;
教学资源:即支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相关教学素材、课件和网络课程等;
教学设计单元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成果体现,包括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资源、学习工具、评价量表、活动过程模板等。
(一)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
1、完整性和规范性
2、可实施性
3、创新性
(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评价
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经济性
(三)教学设计单元包的评价
1、教学设计单元包的定义
定义:教学设计单元包是为实现特定学科单元教学目标,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发的一套相互关联的课程单元教学规划和支持材料。
2、教学设计单元包的评价
(1)教学设计单元包进行评价时考虑的纬度和内容:
①选题②教学设计方案③教学资源④学生作品范例⑤活动过程模板⑥活动过程评价方法 6.3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
主要成果表现:现场课、录像课、综合课例等。对其评价纬度从教学结构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效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效果等进行。6.3.1教学结构的转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特征在于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如下图):
6.3.2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效果
优质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在学生学习方式和效果方面具有的如下特征: 1.学生采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 2.积极的情感投入、成就感的获得 3.广泛的认知范围 4.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5.创新思维的培养 6.学科知识的有效运用 7.问题解决技能的训练 6.3.3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效果
(一)角色转换
(二)教学设计的落实与调整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四)学习资源与工具
(五)教学组织
(六)学科特点 6.4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6.4.1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
1、评价过程的全程性
2、评价主体多元性
3、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 6.4.2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内容和实施
1、评价内容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
2)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3)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4)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5)学生的学习结果。
对于上述的评价常用方法:档案袋评价、评价量表、自我反思、表现性评价等。
2、评价实施 ①评价工具的使用:利用评价量表 ②评价结果的表述:等级分+评语 6.5面向学习过程的档案袋评价方法 6.5.1档案袋评价概述
档案袋是指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起来的,可以反映学生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成就等一系列的学习作品的汇集。它展示了学生某一段时间内、某一领域内的技能的发展。主要目的是为了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
2、档案袋评价的类型 1)按照功能分类
①理想型②展示型③文件型④评价型⑤课堂型/教学型 2)按内容分类
根据档案袋的内容,把档案袋评价分为最佳成果型、精选型和过程型。6.5.2档案袋评价的实施
1、典型档案袋的数据基本结构
观察信息的文件:观察记录手册;调查表;师生交谈记录。
考试信息群:简单的评价课题;比较大的场面课题;长期的评价课题。
2、档案袋评价在教学中的实施
简单概括档案袋评价实施的过程:
①目标的确定:目标的确定有三种方式:教师确定目标;学生确定目标;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目标。②作品产生的过程:主要记录学生学习计划的产生过程、编制文件的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反思的记录(包括学生描述自己作品的特征、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进步、已经实现的目标等)、判断作品质量的标准、入选作品的标准等。
③精选作品:精选不同时期的作品,要有详细的注释,以向阅读者解释它的重要性/意义。④展览:把精选出来的作品展现出来,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给教师、同学、家长以及公众进行评价,从而得到反馈信息,调整教学。
⑤会议:参与者教师、学生、家长等。促使教师和学生经常讨论关于创造有价值作品的过程、对尚在开发的作品进行评价的方式等。
3、档案袋评价方法与信息化课堂
有效的评价方式,对过程的评价方式,符合信息化教育理念的评价方式。
4、档案袋评价电子化的趋势
档案袋评价的电子化将是档案袋评价发展的一个趋势,一方面减轻教师和学生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提高效度和信度。
第二篇: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引入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开阔学生的视野,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也因此具体化,变成直观的、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如果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官,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就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对于新课程的改革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要担当起课程整合实施者的重任,信息技术能否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不仅在于教师能不能像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地使用计算机,还在于教师能否更新教育观念。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优化,而且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要达到“课程整合”的目标,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理解学科教学的目的、教学中的难点,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技术所提供的能力进行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学校教学资源,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信息通讯技术与多媒体的科学成果逐步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互联网的出现,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探索学习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检索、学习、构思,将有关信息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观点,获得自己的认知方式,有利于发展自己的个性,激发创造性思维,实现“学会学习”的目标。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要营造一种积极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和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风气,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互联网上的资源,开展与学科教学有关的信息资源学习,促进课程整合的实施。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论文整合——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姓名:xxxxxxxx
班级:xxxxxxxx
学校:xxxxxxxx
目录
一、摘要————————————————————3
二、正文
1、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背景———————————32、信息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原则—————————4
(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学科教学整合————————————4
(2)运用“学教并重”的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43、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模式—————————————5
(1)多媒体演播模式 ————————————————————5
(2)网络查询模式————————————————————54、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意义———————————5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氛围——5
(2)利用信息技术共享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促进师生互动 ——————6
(3)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6
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作者】 刘颖;
【导师】 李会章;
【作者基本信息】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1102班
【摘要】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将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是一个必然发展趋势,而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就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背景、整合原则、整合模式等方面作了介绍,在此基础上,阐明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In an 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ombin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is an inevitable developing trend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iology is the main development direction.In this paper,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iology background,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ion and integrated model are introduced, based on this, expounds how to carry out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iology teaching.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s,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practical ability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play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关键词】信息技术生物学科整合一、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背景
我国传统的教学结构是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授式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忽视对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高级的认知能力和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的以知识传授为核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主导-主体”教学理论为指导,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和学科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独立性、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信息资源,整合知识结构的能力,优化学生主体内在的知识结构。要实现上述教改的目标,就决然离不开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因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为创建新型的学科教学模式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和切实可行的道路。
但目前在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却正在走向一种误区:那就是一味追求最新的“高科技”,仿佛不用计算机就不是现代教学,不是多媒体就不够档次一般。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多媒体教学仅仅是作为公开课、演示课或所谓的样板课而表演,教师成了表演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演员,而学生这一信息技术运用的主体反而成为观众。
这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教师、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知识水平不高的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也由于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上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还处于探索、实践、积累的阶段。因此,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途径、方式方法、模式就成为最
为迫切的问题。
二、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原则
(一)、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学科教学整合建构主义理论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动态性只是一种假设,需要我们针对具体的情境重新建构。建构主义强调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知识只有在具体情境的运用中,经过自我创造建构,才能升华为一种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能力。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师不再被认为是知识的代表,而被看作是一种课堂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引导者。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共享性等特征获取信息,通过相关教育教学软件建构虚拟教学平台,以探究学习、课题学习的形式,完成教学情境的设计。这种虚拟的教学情境能够发挥其教学探究性,并且这种教学情境在技术的层面可操作性更强。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能够建构起一座知识传授者到情景设计者转变的桥梁。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的经验体验与外在信息交互中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外在给予的信息越充实、丰富,越能唤起原有知识信息的共鸣点与生长点,知识的意义建构越能顺利地进行。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更加丰富,教师除言语呈现外,还可以借助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视频、图像、音乐等多种方式更全面地呈现信息。这种不受时空限制的呈现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信息面窄、呈现方式单一的弊端,扩展了信息量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学生知识意义的建构效度。
在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课程整合中,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技术优势,可以建构虚拟的实验场景,使抽象的实验过程及原理形象化,将一些复杂或者耗时长而不宜课堂演示的实验通过信息技术的协助在课堂上完成演示,实现实验信息呈现方式多元化的转变,体现出生物实验用宏观现象揭示微观本质的特征,进而达成教学目的。
例如,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课的教学中,“减数分裂过程”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如果采用传统的“讲述+挂图或剪贴图”的形式来讲解其过程,就会缺乏直观性,学生则很难想象这个连续的过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学习效果就会低下。但是,利用 Flash动画等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子和卵子形成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再辅之以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去分析,疑难处教师只需略加引导启发。不仅突破了教学重点,还轻松化解了教学难点,而且可以通过多种课堂练习的设计形式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练习的效果。多媒体的交互性可以使练习形式多样化和提高时效性,从而实现对学生课堂练习的及时反馈,达到了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及促进学生认识策略的发展的目的,优化了教学过程。
(二)、运用“学教并重”的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两大类。理想的方法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而且,这种理论也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
时,要注意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把这一观念自始自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对于同一任务,不同的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选择不同的工具来完成。这种个别化的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既要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机会,又要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学习。
三、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模式
(一)、多媒体演播模式
多媒体计算机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能够处理多样化的信息(包括文 字、声音、图片、动画等)。利用传统教学手段是难以实现这一切的。生物学教学非常注重直观,多媒体技术集动画、图像、音乐等媒体于一体,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教学的直观性。多媒体演播模式还是一种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大量采用讲授法和谈话法进行教学,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传统教学的延伸。简单的多媒体系统比较经济,只需要一台电脑和一台液晶投影就可以装备一间教室,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因此,多媒体教学模式是目前中小学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模式。运用这种多媒体系统进行生物学教学,不仅可以加强讲授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直观性和趣味性,而且可以轻松有效地突破各种生物学教学难点。例如,教师在讲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就可运用多媒体课件演播植物和动物是如何进行呼吸的,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此知识点,还可让同学自己操作,增加其兴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整合,学生真切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和学习方式革命的紧迫性。
(二)、网络查询模式
网络能够给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资源,同时,网络具有时空不限性,Internet能够让学习者随时上网学习,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探究能力,无疑对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在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随时利用计算机网络查阅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式学习。如:在生物的进化一章中,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探究物种的起源、生物是如何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例子等,这样让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网络查询模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加增强了学生组织知识的能力,这样,再通过老师的讲解,学习效率大大增加了。
四、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意义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在生物课的教学中,若恰当地使用投影、幻灯片、录像或计算机等电教手段的整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示,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特有的动画效果、生动的解说、优美的乐曲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可亲可近的艺术世界,学生置身其中身心会倍感轻松愉快,思维也异常活跃。
(二)、利用信息技术共享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促进师生互动
教师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就要用到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的特点,如通过电子邮件形式的作业提交、批改,通过网上答题释疑形式的课后辅导等,让师生间的交流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信息技术的共享性特点可以加强学科间资源共享,通过“备课论坛”、“在线讨论”、“教案共享”、“试题下载”等,实现学科间知识流畅交流,没有了办公室和学科的界限,提升了教师个人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多媒体课件中,利用多媒体组合,能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能利用多种感官分析器进行学习。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在头脑中建构理论模型和知识结构,轻而易举地突破重难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不仅将信息技术广泛的应用于生物教学之中,更重要的是让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进行有机的融合,成为一个和谐互动的整体。将传统教学资源,社会实践资源,现代信息资源有机整合,既能帮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又能培养学生手机信息和处理生物信息,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还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转变,有利于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科知识结构的完善,从而达到提高学习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章剑卫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浙江教学研究,2000.22、汪忠《生物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3、黄燕《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094、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5、张有录 《信息化教学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3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思考与练习
1.您是怎样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目标、途径与方法的?
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目标:
(1)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培训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文化,其内涵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等四方面的内容。
(2)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4)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技术手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途径与方法:
(1)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3)吸取“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的优点,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4)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
2.您是怎样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的?您在教学实践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误区?今天的学习对您有哪些启示?
提示:在回答本问题时,可以结合您在教学中遇到的误区,从技术方面、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方面、教学资源应用方面、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等来回答,并结合自身的特点,答出这些对您教学的启示。
3.应当根据什么来确定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选题?
提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选题,主要根据当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结合信息技术环境下能够提供的支持这两个方面来阐述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信息素养?
什么是整合?整合的内涵是什么?很多教育技术专家和学者都提出了对整合内涵的认识。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这一定义认为营造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所在。李克东教授在《数字化学习》中提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在已有课程的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这一定义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起来创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和的实质。年轻学者余胜泉在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一书中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广义上的教学与学习行为,其实质与内涵就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教育环境的数字化、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学习工具数字化为切入点,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学生学习情感激励工具与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教材、教学媒体的作用以及教师、教材、教学媒体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传统教育思想、教学结构、教育模式甚至于教育的组织形式发生全面变革,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与教学方式,实现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经济要求的素质性人才。这一定义突出信息技术在整合中的作用,就是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提高教学效率,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综合以上大家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涵的认识,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在学科课程的教学中,有机地使用和融合信息技术这种工具,创建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培养适合信息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
勿庸置疑,教师是进行整合必备的信息技术能力的掌握者,在整合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比如教育技术基本理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教学系统设计,课件制作和常规教学媒体的使用等。老师应该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这些基本要求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应掌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本能力包括:
1、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方法;其中包括学习理论,视听教学理论,系统理论等,以及整合的内涵,层次,实质和目标等。
2、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其中包括对计算机系统的一般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网页浏览,网上下载,发送接受电子邮件,聊天工具的使用等。
3、教学设计的能力;能够将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的系统的设计,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用理论指导来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并将教学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统一为一个整体,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4、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能力;能够使用一种或几种多媒体软件制作工具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能够熟练的实施多媒体教学。
5、在教学中,能够实施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结构,合理的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并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发展和提高的目的。
6、综合评价的能力;改变传统的评价学生的方法,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看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的掌握。
当然,上面的五个方面都是每位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能力。每位教师可以根本自身的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掌握。而掌握这些能力的渠道可以通过自学,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而且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和教育教学理论的更新变化,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以跟上教育技术的前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