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采用的方法

时间:2019-05-13 00:0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采用的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采用的方法》。

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采用的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采用的方法

在小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发现学生们一谈到写作文,他们都很害怕。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这正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感到最棘手的一大难题。

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然而,小学生作文水平提不高、害怕作文的一个最主要原因---他们感到没有素材可写,或者有了素材但由于平时好词好句积累的量较少而感到无话可写。出现这种现象关键在于他们不善于捕捉素材,对于眼皮底下的好材料往往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对于自己谴词造句的能力培养更是不重视。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然而,要教好学生的作文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也有一定的要求。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生怕学生写不好作文,教师从备课开始就从审题立意、文章结构、写作素材等各方面着手考虑,在教学时将这些内容一一教给学生,并不考虑学生是否真正消化吸收。虽然我们语文教师花费了大量精力,效果仍然不理想。学生独立作文的能力大大削弱,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同时目前的作文教学,一篇作文从指导到学生习作,再到老师批改,最后到老师讲评,历经两周才能完成,这样不仅战线拉得过长,而且反馈信息慢,学生受到的效果必然低。另外,作文的批改总是由教师单方面完成几乎没有学生的参与,这样很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作文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老师一味地以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常常求全责备,使学生很少能在写作过程中体验愉悦和成功,所以很多学生谈“作”色变,视作文为烦事、苦事。把作文寄希望于教师的“指导”、课外作文选的参考和自己的凭空想象,东拼西凑,乱写一通,写出来的文章既不表“情”,又不“达”意,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过程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问题,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也就是说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的研究。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点:(1)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我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有时,我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有时请学生上台来自己放声朗读;有时要求各组分别围成一圈儿,每个人都选读一至两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2)我还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向报刊投稿。开学不到一个月,班级已有两位同学在《作文大王》上发表了自己的作文。当这两位学生拿着刊登着自己作文的书的时候,我大力地表扬了他们,在肯定他们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鼓励其他同学:他能发表,你们也能一定行!这不仅调动了发表优秀作文小作者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其他同学的写作积极性。(3)?第三个做法是:打印成册,让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优秀作文变成了铅字,漂亮、工整地从打印机打出,再配上美丽的、富有联想的插图,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互相借阅、讨论、评议,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教师一定要给予保护,即使有些学生写的是“三言两语的流水帐”教师也不要责备求全,让学生感到写作不是“难于上青天”,这样才会大大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二、备课要有创意?

备课要有创意也就是说作文备课要和以往有所不同,小学语文教育大纲指出“作文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但是,在过去的作文教学中,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等方面几乎全是教师单方面的劳动:上作文课,在老师精心简短的讲解之后,立即让学生动笔,这时学生即没有心理准备,也没有内容准备,大部分学生把自己平日看到的有意义的内容抛在一边,去根据老师的要求凑合成文。这是作文教学费时效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在明确习作内容及训练要求的前提下,要找出本次习作的有创意、有创新的部分,并把有创意、创新的思维作为激发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重点,详细地设计好每一步教学步骤。

三、指导要从细处入手、点滴抓起?

小学生从家庭到学校,所见所闻是有限的。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观察是认识客观世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平时就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然而,由于小学生受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观察不细致,认识不深刻,写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例如S版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的作文习作《一次的小实验》,要求选择你平时最感兴趣的小实验,按一定顺序把实验写清楚写具体,注意写出实验时人物的心情。但这次习作有一部分同学的作文写得不够理想,这显然就是因为学生日常生活观察不够仔细,平时实验做得较较少而造成认识水平较低、认识上的不足。因此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去认识事物、积累经验,通过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这要在平日里多下功夫,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提高认识。平时,如果我们很注意教给学生仔细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注意抓住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人物的衣着、神情以及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等方面的特点细致观察`````要求学生善于思考,勤于积累,平时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节目,或者在生活中见到的有特色的情景,都要及时记下来,每天利用晨会和午会时间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讲讲“所见所闻”,学生学会了观察,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而且也提高了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

四、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我们应该把作文教学看作是师生共同体验生活和创造生活的过程,如果我们让孩子们的心灵直接面对生活世界,他就会在“司空见惯”和“理所当然”中产生写作的灵感,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第二篇:化学教学中采用

化学教学中采用“交流探索 练习反馈”,符合现代教育规律,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即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恰当运用“交流探索 练习反馈”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知识的乐趣,充分发挥师生“双主体”的共同作用,从而提高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课改新理念提出的形势下,我校实施“交流探索练习反馈”的课堂模式,这一模式实施以来,我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下面谈谈我在化学教学中使用“交流探索练习反馈”模式的实践和体会。

一、交流探索的意义交流探索为有效课堂

:师生交流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交流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的反映,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彼此交流情感、体验,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求得了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以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听说读写并重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听说读写并重

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重“文”轻“语”,重“读写”轻“听说”。这种片面性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发展,使得相当多的学生不爱说话,不会说话。事实上,听说读写是四种相对独立而又密切相关的语文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根据听说读写四者之间的关系,不难看出,只有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情感、发展思维,才能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达到理解掌握,运用祖国文字的能力的目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听说读写并重。

培养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是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说话课”认真设计、精心组织各种形式的听说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十分重要。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与尝试。

一、语文课上天天练

像数学课天天有口算练习一样,每天的语文课挤出两三分钟时间,让学生练习听和说。如:把家里发生得一件事讲一讲,讲一条新闻,背一段课文„„开始可以由教师示范,然后学生练说,过一段后,挨个说,同学们进行评议。坚持训练、持之以恒,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勇于发言的能力,特别是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加见识、积累语言,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提高整体素质都有重要意义。

二、结合识字教学练习听说训练 案例:“休”字教学片断

师:上课伊始,老师拿来一截木桩,放在讲台上。

师:同学们,看看讲台上放着什么?(学生争先恐后举手)生:讲台上放着一截木桩。生:讲台左边放着一根木桩。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同学还会用上“左边”用词非常准确,真棒!

师:看老师表演一个动作。(斜身背靠在木桩上,闭上眼睛。)同学们现在看见了什么?

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一个人靠在木桩上休息。师:对,非常正确。“人”我们可以写成什么部首。生:异口同声回答 “亻”。

师:把两部分合成一块是什么?谁上黑板上来写一下。生:在黑板上工整的写出“休”。

师:同学们非常聪明。这个字就是休息的“休”。

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学生字,一节课学几个就够紧张的了,那还有时间练习说话?其实,就这几个字来说,学生在入学前早对它的音、义很熟悉了,用不着过多讲解。只要指导学生认识其字形,通过书写,使音、形、义结合起来,在适当做一些口头组词练习,学生就基本上可以掌握了。拿出一部分时间,像上一案例一样指导学生观察,并把观察的结果说出来。这样把所学得字纳入说话中,不仅强化了汉字的音、形、义,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听话能力,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功都要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有成功感,并激发起学生的参与与信心。上一案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把自己放在引导者、参与者的位置上,在整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作答,发现点滴成功给予表扬,课堂上充满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阅读教学中进行听说训练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是十分广阔的。听讲、听问、听评、答问、朗诵、复述、背诵等等,都与听说紧密结合。

1、结合听说、答问训练听说。

听问、答问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未听清问题就举手抢答,答非所问或表达不清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了训练学生听问、答问的能力。首先,所提问题应简明、具体,如果连续提几个问题,要注意由易到难,体现问题的层次。如:《丰碑》,在理解“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一句时的一个片断。

案例:《丰碑》教学片段 师:“晶莹”是什么意思? 生:晶莹透亮。

师:对,很好。“丰碑”是什么意思? 生:高大石碑,高大的的纪念碑。

生:“丰碑”是一位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

师:真棒!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把“丰碑”的含义也说出来了。这几个重点词的意思我们已经知道了,从外表和精神两方面来体会“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生:军需处长就是负责办理军队所需的给养、被服等物资的领导,然而他却把所有的棉衣分发给战士们,自己却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在冬天雪地中冻僵了,所以军需处长具有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精神,像一座晶莹的丰碑。

上一案例中开始提的问题比较简单,逐步一层一层的加深问题的难度,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入思考问题。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2、结合复述,训练听说。各种形式的复述练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记忆力。

复述一般分为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复述三种。详细复述是一种接近原文的复述,复述中可把长句变成短句,可改变句子顺序,一般不要发挥和想象。简要复述要求对原文的内容加以选择,保留重点,删去次要部分,并用简明扼要的话讲出来。创造性复述允许改变人称和顺序。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复述后都要进行讲评,除评价复述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还要对语言是否规范、是否良好进行评议。

3、结合朗读训练听说。

朗读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

第一、朗读是训练说普通话的重要手段。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口腔肌还没有定形,对发音不准的儿童,加强朗读训练,训练他们读正确可以改变他们的口腔肌的机能,使之成为标准的普通话,从而提高说普通话的能力。

第二、朗读可以规范并丰富口头语言。在朗读过程中,课文中规范、优美的语句,会与儿童头脑中储存的语言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清除原来口语中的杂质,使口语得到净化;同时课文中的美语、佳句转化为口头语言,使口语更丰富和完善。

第三、朗读可以培养语感。要培养语感仅凭机械的朗读是很难达到的。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包括词、句、段的比较。朗读是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活动,学生在读对、读通、读好课文的训练中不仅能体验到课文中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标点符号的丰富内涵,而且会琢磨怎样有感情朗读课文,这样就会自然而然的体验意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通过范读或听朗诵录音,使学生接受语感的熏陶,让他们切身体验课文的韵感、节奏感以及丰富的感情,从而培养语感。此外,听述、听评、背诵、讨论等都是阅读教学中训练听说的方式。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必将促进理解能力的发展。下一案例是一名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片断:

案例:《少年闰土》教学片段

师:下面请一名同学谈谈“我”和闰土初次见面时,闰土的外貌特点。

生:闰土长着圆圆的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脸是紫色的。

师:同学们相互看一看,我们的脸是什么颜色? 生:(相互你看我,我看你)黄色、浅黄色„„

师:啊,同学们说得真好。用词恰当。那么闰土的脸为什么是紫色的呢?

生:(思考了一会)因为他整天在海边的瓜地里看瓜、拾贝壳,风吹日晒,脸就成了紫色的了,这一点也说明他非常健康。

生:从外貌看,闰土是个健康、活泼的孩子。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闰土现在的形象非常可爱。那么再过三十年闰土会是什么样子?同学们自己想象一下。

生:到那时闰土身体会更加健康,高大强壮。生:闰土的脸黑黝黝的„„

师:好,同学们不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而且想象的合情合理。但是闰土三十年后是这样子吗?老师推荐大家在课外读一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下节课把正确答案告诉我。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巧妙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并提出“下节课把正确答案告诉我”的要求,这样多数学生会主动去阅读。这个案例中不仅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引出话题,培养了想象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听说的兴趣,切实培养了听说能力和分析能力。

第四、作文中训练听说

1、口头作文

口头作文是一项综合性强,难度大的说话训练方式。难度大,需要有一定说话训练的基础,因此一般在高年级进行;综合性强,可以提高说话训练的力度。口头作文,可以由教师命题或提出要求,让学生经过较短时间的思考或讨论,然后用通顺、连贯的话讲出来;也可以由学生自由讲见闻。自由讲见闻的开始阶段,要鼓励他们放胆讲,不加任何限制,训练一段时间后,再在内容和语言上提高要求。如:讲一件事,低年级讲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而高年级还要加上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以及由此而联想到的。

2、从说到写,从述到作

从说到写,从述到作,是提高作文的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文教学应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从整个小学阶段来说,低年级侧重说话、写话的练习,中年级侧重说写片断练习,高年级侧重写成篇作文,这体现出从说到写。理论和实践证明,让学生先说后写与直接下笔成文,作文质量相差较大。

综上所述,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话、说话能力的训练,有多方面的意义。它不仅是生活的需要,发展思维的需要,而且是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需要。在提高认识、明确听话、说话能力的结构的基础上,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上,既要上好听话、说话课,又要把听话、说话训练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要充分利用母语的环境和条件,培养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以适应现实社会和未来社会的需要。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方法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是个重要的任务。人生识字聪明始,成人识字率高的民族才可能是也一定会是高素质的民族。所以说对教语文识字任务的老师来说是个多么重要的职责,所以说要用各种方法来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好识字,还识字教学于精彩。下面谈谈几点看法。以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唤起学生识字兴趣

新大纲要求学生识字量为4000字左右,掌握2500个字。识字量的多少是学习语言文字的根基。因此,识字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唤起学生对识字的兴趣。

1.1 电脑动画识字

教学课件的运用,把枯燥的识字变得形象、有趣了,加以声音的画面吸引了孩子。如学习“采”时,色彩鲜艳的画面:一棵树上有一些果子,一只手灵活的采摘着树上的果子。辅以字理与解说:“采”树上采果子。动感的画面,形象的解说,艳丽的色彩吸引着学生把画面与相关联的汉字“采”联系在一起。再如“走”字的学习,出现画面A:以一条宽广的大道为背景,一个疾跑的人闪现在屏幕。教学中组织学生观察,进行语言训练:(1)这是一个()的人。这个人()。(2)他跑得()。画面B:出现“走”的字理,加以解说:古人说“走”就是跑的意思。“儿童疾走追黄蝶”就是这个意思,后来才单指步行。小朋友你明白了吗?你又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个字? 教学中的课件,以接示字理让孩子们了解字的本源,加深对字的理解,既形象又生动。

1.2 故事联想识字

调动孩子的观察、分析、想象等各种能力,运用语言来描述,创造性的识字。现采撷教学中孩子的精彩描述,供大家赏析。(1)学习“首”时,学生讲到:“首”字上面点、撇象头发,横向头顶,脸上最突出的是鼻子。古时鼻子的图画代表自己,所以“首”字下面是“自”。(2)学习“壮”时,学生讲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当上将军的士兵才是真正的壮士。”(3)“非”字学生这样记忆:两个非常强壮的人,打到了六个坏人。此外,诸如:“师徒两人徒手走在路上”学习徒;“我非常伤心” 学习悲;“妹妹是个女孩,她是未来的希望”学习妹;“姥姥是妈妈的妈妈,她年老了。”学习姥......通过孩子们的语言描述,把识字与语言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丰富了孩子们的识字方法,促进了各种能力的提高。

1.3 字型联想韵文识字

当学过同一类字后,启发学生由一字想多字,把字串成串,辨字义记字形,并利用韵文帮助识字。如学习过“青、清、请、晴、情、蜻、睛”后,组织学生观察联想,编写韵文:“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池上蜻蜓眨眼睛,它们一同捉害虫。请出专家评一评,庄稼丰收好心情。”再如:学习了“各、处、落、洛”时编写韵文:“三人同日踏春去,赏观洛阳名牡丹。各个争奇斗艳处,花落东都满城香。”

此类识字,借鉴了“字族文识字”中的“字以族聚,族以文存”的原则,把本字和由之派生出的字归拢起来,看成一个“族”,把这一族字编进韵文,使生字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出现,既明字义,又辩清了字形。使学生在学过一族文字后,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识字框架,形成识字能力。

此外绘画识字,演示识字,猜谜识字等都深受学生喜爱,他们通过画笔、动作等助其记忆。如:两个孩子背对背坐在地上,形象的揭示了“坐”的形、义。孩子们笔下画出了一条长长的道路,路上有一个行走的人,逼真的揭示了“道”形与义。

总之,识字教学的方法很多,当我们不在以长者自居,俯下身来,与孩子们共同学习探索时,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思维之广阔,潜能之无边。只有相信他们,为他们营造更多的锻炼空间,相信孩子们会更主动学习,更好的发展。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识字,以培养其自主识字的能力

识字贵在得法,有了方法贵在应用。新大纲指出“注重学生识字能力”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在识字教学中,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识字,会更好的提高其自学能力,促其发展。

识字教学中,帮助学生总结方法是为学生自主识字提供基石。随着基本识字方法的掌握,便可开始放手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创造性的识字。教学中采用了三步法:(1)分析归类;(2)选择方法;(3)学习交流,总结提高。

以《池上》一诗为例。该课有生字八个,首先学生给这几个字分类,如:(1)圭――娃 掌――撑 首――道(2)采 首(象形)(3)浮萍(与水有关)分类后,有选择的学习一类字或几类字,并选择或创出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生字。学习中不限制学生的思维,教学中学生展示出令人惊讶的能力。如:有的画出“道”;有的做出“撑”的动作等等。

最后的交流学习十分活跃,一“浮”字为例,展示孩子们不同的识字方法:(1)结构分析:浮――左右结构,左边是个三点水,右边是个孚,合起来就是“浮”(2)语言描述:用手摘池边的莲子(3)演示:学生端来一盆水,演示浮的现象(4)猜谜:“水边捞莲子”(5)绘画:(略)

在我的教学研究中,同孩子们共同成长,我们的识字课堂也不在单调,在识字的学习中,开启着孩子们的心智,激荡着孩子门充满灵性的创造。让孩子们学习识字更加有乐趣,这样才能让孩子们茁壮成长。

第五篇: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个双边互动性的过程,在当前新课改的浪潮下教学过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基于这种理念,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探究式教学就是其中一种。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勇于实践,从而才能在课堂中实施这种教学方法呢?

1、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师生互动,融洽课堂氛围

优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要热爱、尊重学生,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亲近学生、热爱学生,运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应强化“师爱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洒向全体学生。用热爱与尊重的行为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与信任,轻松愉快地参与探究学习,营造民主氛围,陶行知先生曾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因此营造民主性环境至关重要,只有在民主教育环境中,师生才能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辨认,显示才能不惟师命是听、惟教材是从,才能各抒己见而不担心挨棍子、戴帽子,敢于进行非逻辑性的“异想天开”、求异性的“见异思迁”、发散性的“举一反三”。

2、对习题和课堂中出现的疑题、难题进行引导、分析、创设合作探究

学生在自学探究活动中,对于课文中的某些知识点可能不会一步到位,有的甚至出现“卡壳”的现象,其思维处于停滞状态。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一方面汇报自学收获,以及自学探究中遇到的难点,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群体作用,组织学生针对两三个疑难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的形式大致分为三种:师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班集体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需要选用合作探究的形式,鼓励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允许不同意见的争论,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各抒己见的机会,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入、正确的剖析。学生确实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彻底的,或争论不休的问题,教师要适时而又巧妙地给予诱导、点拨,帮助他们突破难点,以求新的发展,获得成功的喜悦。

3、在教学时对同一知识点举一反三,实践探究

学生的学习不只是学习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还要在学习中获取学习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的方法,也就是学会“点石成金”。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设计问题,让学生回顾探究过程从而得出结论及学习方法。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把所学的知识深化到整个知识体系中去,经过不断的、有意识的训练,使新旧知识得到有机整合、触类旁通、形成统一的知识网络;二是可以使学生能不停的调换、修正方法去探究新知。然后教师可要求学生运用自学或探究中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如在教学古诗《早发白帝城》时,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运用了“由词入境,依境索意”的方法,要求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意境,进而延伸到课外诗阅读中去,从而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目标,积极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

下载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采用的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采用的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教研探讨和大量调研,发现60%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44.3%的小学毕业生未过写字关,识字达标率仅27.5%,55%的小学......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 〈一〉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为了使学生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我认为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首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理解的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理解的方法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理解了文章中的词语,才能读懂文章的意思。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对词语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感受、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方法2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方法 姓名:颜志洲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石马坪小学 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具有高度技艺的活动,是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特定教......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的复述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的复述方法 【摘 要】为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生在语文课程上的复述水平,并对知识进行一定的巩固,提高他们写作、口语交际以及阅读的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摘要: 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采用最佳方法 提高朗读能力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采用最佳方法 提高朗读能力人教版新课标 朗读是耳、目、口等多种感官以及大脑同时参与的一种较为复杂的认知活动,是把规范的优美的书面语言转换为学生有声......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意什么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意什么? 一、语文教学要朴实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我们要欣赏并实践“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