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理念指导下的高校思政课教改之创新探究

时间:2019-05-13 00:5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治理理念指导下的高校思政课教改之创新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治理理念指导下的高校思政课教改之创新探究》。

第一篇:治理理念指导下的高校思政课教改之创新探究

治理理念指导下的高校思政课教改之创新探究

【摘要】近年来,各地、各高校纷纷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大力改革思政课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全球治理化背景下,多元主体参与的理念成为主流观念。文章从治理的视角对高校思政课教改提出了创新性改革建议,主张将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及教学考评等几方面融入治理观,开辟全新教改之路。

【关键词】治理理念;高校思政课教改;创新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网络冲突公共事件的协同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15ZZD001)。

高校思政课全称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等一系列课程,2016年又增加了《军事理论》课程,是我国高校必须开设的公共必修课。

国家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和改革始终高度重视,从2005年至今,教育部和中宣部多次联合发文对思政课教学改革进行全面部署与专项指导,以期不断完善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和质量,有效达到教学目标。

一、高校思政课教改现实而重大的意义

(一)切实实现高校思政课设置的本质目标

不同的阶段,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具体目标表述不同,但其本质目标都在于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行高校思政课教改,激发思政课的内在活力,使其脱离表面的教条模式和机械的灌输模式,为学生内心真正接受并内化,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才能切实实现其设置的本质目标。

(二)有助于顺利实现“十三五”相关目标

2016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力求“十三五”期间实现“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国民素质的提高应着重从国民教育抓起,而高校思政课设置的初衷正在于此。因此,要改革目前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推动“十三五”目标的实现。

(三)完善高校课程建设体系,体现高校愿景与使命

目前思政课教学的弊端使其无法切实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更多流于形式主义而不被重视,成为高校教学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通过教学改革,可以激发思政课内在活力,调动思政课师生共同的教与学兴趣,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使其成为高校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重要的组成部分,完善高校课程建设体系。与此同时,也体现了高校为社会输送全方位、高素质人才的愿景和使命。

(四)为顺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储备人才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是一种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模式,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社会的发展主力军,自然必不可少。参与有效性的前提在于主体的主观意愿性及其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性。通过大学期间对思政课系统地学习,正确地理解和有效地接纳,大学生对中国的历史历程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心力,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

二、目前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剖析

目前高校思政课普遍存在教学目标宽泛模糊,教学效果不佳的现象,教学中存在淡化、虚化、僵化、形式化、娱乐化甚至庸俗化等诸多问题[1],出现了教育者觉得“有心无力”,学生觉得“无趣、无味、无情”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思政课教学效果。具体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一些地方和高校对思政课重视不够,导致政策条件保障未能落实到位

“思政课作为一门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其重要性与实用性远不如专业课程。”这种观念存在于上至地方政府、校方领导,下至教师、学生的思想中。因此,各方主体对思政课不够重视,各种人、财、物资源的配套措施都未切实落实到位,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二)思政课在高校考核评价体系中地位和作用不够突出,打击了教师教学与教改积极性

目前的高校教学考评体系中,思政课所占比例极少,仍然以专业课为主导。在教学评价体系中,思政课教学质量优劣,反响如何,对教师年终评奖评优远不如专业课程影响重大,这自然影响教师教学与教改的积极性。大部分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在专业课程建设中而忽略了思政课教学与教改。

(三)教师队伍建设进程迟缓,不适应思政课改革发展需求

高校缺乏专业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由专业课教师兼任思政课教师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从表面看,思政课教学内容浅显易懂,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貌似任何教师都可以胜任,但在教学中,如果仅仅照本宣科进行知识的灌输,很容易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厌倦感,?乐赜跋旖萄?效果。

(四)思政课教学理念和模式陈旧,不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思维体系和个性特征

传统思政课教学理念是“知识本位、教师本位、灌输本位”,教学模式也以此为指导采取宣讲式教学。90后的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情感丰富,接受新事物能力很强。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发达的时代,他们每天被大量国内外信息包围,很容易吸纳社会思潮中的碎片观点特别是一些反映社会实际和进行社会批判的观点。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使学生对意识形态的权威性产生怀疑,使学生的社会批判意识增强。此时教师如果仍旧使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将知识强加给学生,只会增强其反感心理,结果适得其反。

(五)大社会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理念缺乏,削弱了教学效果

随着“小政府、大社会”改革的推进,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趋势,也成为指导中国全面改革的理念。在思政课的教学中,要激发各主体内在活力,单独依靠学校和教师支撑课程必然是势单力薄,力量不足。而在目前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由于校方对思政课不够重视或者出于节省成本,减少麻烦的考虑,缺乏整合社会资源的理念,仍然由校方单打独斗,必会削弱思政课教学效果。

三、治理观与高校思政教改的关系

从以上高校思政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看出,依靠校方单方面力量无法有效推进思政课教改。因此,可借鉴治理理念推动高校思政课的教改实现创新。“治理”概念首次出现在世界银行1989年发表的《南撒哈拉沙漠:从危机走向可持续增长》的报告中,用于分析和解释这一地区经济成功国家的核心概念和原因。此后,治理理念陆续被一些主要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政府接受,用来理解和分析在解决具体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中国家、社会和市场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就是说治理理念成为我国改革“破冰”的有效理念和手段。学校犹如一个小型社会,在教学改革中,同样可以借鉴治理理念扫除改革障碍,推动改革顺利前行。

法国政治学教授让-皮埃尔?戈丹所著《何谓治理》一书中将治理定义为“各社会行为体之间进行水平的、平等的和和平的?判模式”。转型期,随着全球化、市场化的推进,大量外来文化通过网络媒体传入中国,大学生则是接受此类文化最多最快的群体。而外来文化中许多与思政课所宣讲的内容并不一致,甚至相矛盾。一再照本宣科,强行灌输已无法有效发挥思政课教学的作用,必须依靠多方力量共同努力才能使当代高校学生真正接受教学内容,内化知识,外在践行。

如同社会治理一般,政府已然不是唯一主体,必须连同公民、市场和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管理国家社会公民事务。而在思政课的教学中,高校、学生、家长、社会甚至用人单位等都应作为有效参与主体为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协同努力。

四、将治理观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创新建议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单边主导-双方参与-多主体协同

思政课在高校设置伊始,就与众多文科类课程一样,采取了以书本为依托,以课堂教师教授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模式。思政课的考核方式也大都用传统的书面试题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无区别化的教学和考核模式必然削弱思政课教学效果,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意识到问题所在,近年来,国家重视思政课的教学改革,鼓励倡导全国大力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地方政府和高校积极探索多样化思政教学模式。如复旦大学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的新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则推动系统讲授、专题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研究型+互动型“两翼齐飞”的教改模式。

从各方的思政课教改实践可以看出,教改的方向和目标在于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学生作为知识被动接受者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由传统单边学校主导教学向教师学生双方互动模式转变。这是一种教学的进步。但在多元信息化时代,这样的转变仍无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的教改理念需要前进一大步。而治理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那就是多主体协同的思政课教改模式。所谓多主体协同,就是包括学校、教师、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家长及学生在内的主体协同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

(二)教学目标的科学化――明确、难度适中及多方参与制定

国家设置思政课的初衷和目标很明确,根本目标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各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也始终秉持这一根本目标。在管理学中,目标有三层含义,分别是愿景、使命和具体目标,国家提出的是宏观愿景和使命,作为实施主体必须将其转化为具体目标才能切实达成。具体目标必须明确,难度适中,所有涉及方均参与目标制定才能对参与者发挥更大的激励作用。也就是说,在高校思政课确定教学目标时,除校方外,作为接受课业的学生,作为对儿女怀抱期望的学生家长,作为以后接受毕业生的用人单位,都应对教学目标提出自己的建议。校方可通过座谈会、电话访谈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各方对教学目标的想法,如学生希望从思政课程中得到哪些收获,家长的教育理念及希望高校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何种人才,大部分企事业希望通过思政课培养出怎样价值观符合其企业文化和用人标准的员工。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创新传授课堂教学的内容,转换课堂教学的主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丰富实践教学的方式

要在大学思政课堂上重燃学生的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可以借鉴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实用主义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认为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自我建构。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强硬“灌输”,而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经验,引导他们从这些知识和经验中产生出新的内容和意义。同时,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灌输者的角色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是学生进行知识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及促进者,学生则是知识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建构的主动者。

实用主义教育理念的代表人物杜威反对传统教育单纯地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将这看成是“强行注入成年人研究成果的教育”。杜威主张“生活即教育”“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他主张从思维的角度来考虑教育,认为教育的要素与思维的要素相同,包括:第一,学生需要一个真实经验的情景;第二,从这个情景中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第三,学生尽可能利用各种知识和资料,以分析这个问题;第四,学生逐步列出各种能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给学生通过实践来检验想法的机会。

这两种理论都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顺应信息时代、多媒体时代的特征向多样化教学模式转变,首先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由此,充分整合多方社会资源,创新性传授课堂教学的内容,转换课堂教学的主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丰富实践教学的方式,使学生从书本走向实践,从抽象走向具象,从校园走向社会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这种多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剔除了以往思政课的枯燥,为其注入了新鲜血液,激发了思政课内在活力,重燃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双重兴趣,切实达到了思政课教学目标。

(四)教学效果评估方式的多样性改革

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年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过程,知、情、意、行的不同?群?和特性维度,是难以通过简单的卷面考试反映和体现出来的,必须要通过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考核方式予以体现。

书面试题考察作为传统的教学效果评估方式,起到了一定的考核评估作用,但是对于思政课这种特殊性质的课程,就显得片面而不客观。既然在教学内容上加大了实践课的比例,那么在考核时也应将实践情况纳入考核。思政课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三观”,将其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接班人。这一目标能否达成,单凭课程考核自然无法检验,但可以通过科学设计课程考核方式和内容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行为方向,部分检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在考核方式上,减少书面试题占分比例,加大平时实践课程占分比例;在考核内容上,灵活而与时俱进,将考核内容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的重要政策相结合,使学生能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深刻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实施的重要意义,坚信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五、结语

高校思政课的教改必然是条漫漫长路,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承担着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要求很高,引用许从年教授所言:“他们喜欢听的思政理论课要有‘四度’:有深度(理论性)、有高度(高屋建瓴)、有力度(批判性)、有密度(信息量大)。”要切实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国家、地方政府、高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及用人单位等多方主体在此过程中共同发力,多元参与,合力推动高校思政课的改革不断前行应成为未来教改之主导方向。

【参考文献】

[1]【法】让-皮埃尔?戈丹.何谓治理[M].钟震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金涛,刘智辉.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背景和理论基础[J].大庆社会科学,2016(02):149-151.[3]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样麟,王承绪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4]朱永新.管理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许从年.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2007(11):121-122.

第二篇:思政课教改

思政课教育改革

思政课教改:

继承以往好的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点、结合现代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的新变化,以互联网为平台,运用新技术将课堂教学和网络互动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教改特点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整合实践教学各方面的优质资源;二是充分利用校园实践教学资源,通过学生社团活动、专业实习实训活动等形式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三是在社会实践教学资源方面,要充分利用寒暑假及专业社会实习、专业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等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教改意义

思政课教改主要方式如下:其一,不使用传统的“灌输”方法,因为在网络中不可能对网民进行面对面强制性的信息灌输;其二,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的一切手段,向网民提供信息,并引导网民正确选择思想信息;其三,将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现代化,在计算机网络中,为思想教育所使用的哲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方法穿上现代科技的外衣。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一场具有积极意义的变革,它不仅打破了传统教育观念,而且能解决传统思想教育中曾经难度极大的问题,如:应用理论研究者、基本理论研究者、思想政治工作者三者之间可以进行网上交流,不再彼此封闭,各自为政;教育内容的衔接、教育效果的系统整合问题因思想教育的网络化而会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以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不仅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而且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方式。

改革设想: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网络体系,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主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建立要讲究以下原则:第一,完整性原则,即网络信息应具有全面性和客观性;第二,积极性原则,即网络信息应是积极向上的,正面引导的信息应能阻挡、抵消消极信息;第三,主动性原则,即网络应保持教育者的主动地位,及时主动发布信息,主动应战各种不良信息。建立思想教育网络体系可设立总站、分站,如:全国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可以主办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总站,银行系统、商业系统、建筑系统等大型国有企业可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分站;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可主办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总站,下面可分设各大学网点、中学网点、小学网点。建立网络体系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目前完成这一设想的南京易学教育软件公司,其开发出的教育软件“天空教室思政课学习管理平台”很好的实现了这个设想。“天空教室思政课学习管理平台”是思政课教改的首选软件,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各类课程实现信息化、网络教学,具有完整的思政课学习管理功能,有效防抄袭,禁止学生在讨论和作业中进行抄袭,是目前难得的可以免费下载、本地安装的全功能思政课教学改革软件。

第三篇:试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服务理念

试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服务理念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服务观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理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思政课教师必须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与义务,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为教学服务的理念、为科研服务的理念以及为社会服务的理念。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服务;理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187-02

在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不断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服务观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培养健全人格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教育的直接参与者、组织者和承担者,其教学工作态度对思政课的效果有着直接影响。思政课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树立服务的理念。在笔者看来,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否真正树立为学生、为教学、为科研、为社会服务的理念,积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对思政课重要意义的充分发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

不论时代如何发展,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始终是教育人、培养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持。《大学的使命》一书中说:“事实证明,根本不是学生或其他任何人,而是时代本身和当前全世界的教育现状正在再次迫使大学要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为学生服务。”[1]早在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里就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所有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工程,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课程。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将培养人才作为自己教学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把为学生服务作为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学生服务,应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指导与心理交流等不同途径来为学生服务。

首先是课堂教学。相比大学的其他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它的独特之处,深刻的思想性和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是它最显著的特征。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还要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引导。在新媒体时代,各种思潮和言论甚嚣尘上,甚至以伪装的面目拉拢人心、造谣生事、挑拨离间。在这样一种复杂多变的情况下,青年人也开始摇摆不定。我们的大学生热爱祖国,但社会的复杂多变,使他们产生了失望情绪;我们的大学生渴望真理,但现实里的不平等,使他们心生疑虑;我们的大学生也有着满腔热情,但网络中的流言蜚语,却让他们望而却步。面对大学生在思想上的疑惑和矛盾,我们的思政课教师就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好服务学生的工作。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上的各种言论,帮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其次是实践指导。《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明确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发展。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在校外社会实践过程当中,既要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又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更加需要思政课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思政课教师要首先为学生解决好实践教学活动的主题、目的、方式等问题,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中期也要时时跟踪服务,为学生解决实践活动开展中遇到的困难;最后还要指导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真正通过此次实践学有所获。

最后是心理疏导,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90后的大学生,热情、开放、独立,但在学习、情感、人际交往以及就业等诸多无形压力之下,也会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有些学生压力过大甚至会出现退学、自杀等严重后果。虽然当前高校都已经开设了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但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树立为教学服务的理念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学工作和培养学生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则是思政课教师的首要任务。因此,思政课教师应该在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教学能力等方面苦下功夫。然而,当前高校的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由于职称考核、评价标准等各方面原因,很多教师并没有把自己的精力真正放在教学上。一位教师曾告诉笔者说:“教书教得再好,你自己也得不到什么,还不如多写写文章,这才真正是你自己的东西。”甚至有一些教师对教学工作采取敷衍的态度,例如备课不充分、讲课不认真、教学效果差等。笔者是一名有着中学政治教师经历的高校教师,对此颇有感触。在中学课堂上,教师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须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技能和方法,以此提高教学效果。反观作为高等教育的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方法却较为单一,教师也并未真正重视。

当代大学生还是渴望生动丰富的思政课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其关键就是要树立为教学服务的理念。

首先要真正重视教学,把教学工作当成首要任务。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教学始终都是大学的中心任务,思政课教师应该把教学摆在其他各项任务的前面,通过教学培养人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大学教学效果没有硬性的标准,对很多老师来说就是良心活。伟大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就曾说:“教学得先肯负责,才能谈到循循善诱。”思政课教师应该把教学工作视为自己的天职,认识到国家、社会、学校、家长以及学生寄予的厚望,自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最后还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综合运用问题探究、案例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调动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树立为科研服务的理念

高校思政课教师,尤其是如我之类的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困惑和不如意的地方。教书育人虽然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但科研也是高等院校的基础性工作。从全国高校的普遍形势来看,高度重视科研是大势所趋,思政课教师也没有例外。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说:“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一个教师在大学里能否教好书,与他搞不搞科研关系很大。”[2]所以,思政课教师应该在完成好自己教学任务的同时,树立为科研服务的理念。

首先要树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自觉意识,增强自信心。思政课教师要转变观念,把开展科学研究视为自己应尽的责任,改变过去重教学、轻科研的观念,自觉主动开展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确实是一个苦闷艰难的探索过程,尤其是对青年教师而言,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专业基础薄弱、理论功底欠缺,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从而对科研抱有惧怕、畏难的心理。万事开头难,在科研的漫漫长路上我们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强科研自信心。

其次要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深度挖掘。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研究如果没有一个确定的方向,必定是广而不精、多而不专。做科研、写文章是一件需要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事情,在最后的关键阶段就需要我们把全部力量聚焦于一点、全力出击,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树立为社会服务的理念

高校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服务社会。《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21条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教师是大学的核心部分,是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主体。与一般专业课教师,尤其是实用性强的工科专业相比,思政课教师服务社会的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别。作为党的思想理论的宣讲者和传播者,思政课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论优势成为宣讲家,通过下基层、进工厂、进社区等活动,一方面可以进行定点定向宣传,对错误思想和观点开展针锋相对的批驳,针对目标群体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及时进行理论动态解读,让更多百姓了解党的政策,主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政课教师是社会的精英群体,应当承担起自己的社会服务责任,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成为先进文化以及马克思理论的积极宣讲者、传播人。

参考文献:

[1]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0.[2]钱伟长.大?W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J].群言,2003(10).[3]沈云慈.教学服务型大学的“道”与“路”[J].高等教育研究,2014(3).[4]徐岚,卢乃桂.研究型大学教师服务责任观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12(3).[5]曹如军.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内涵与生成逻辑[J].江苏高教,2013(2).[6]卫芳菊.提升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刍议[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第四篇:探讨如何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

探讨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实效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针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发现,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学效果也逐渐不尽如人意。如何引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就成了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实效

创新方式

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求大学生在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使当代高校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当前国内外形势,深入了解世情、国情、社情,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要高度重视,加强指导,加大投入,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然而,当前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

1、“生多师少”,师资力量不够。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实行,高校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然而专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教师数量增长的比例却远远赶不上学生数量的增加,教学资金的投入也远远达不到新增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费用的要求,这样一来,一名教师一个学期需要授课的学生人数甚至高达300~400人,导致当前各高校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尴尬状况。这种“大班式教学”使教学资源难以均衡到每个学生身上,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

2、教学方式方法落后,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大多数高校和教师都采用了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然而,由于教师自身素质的局限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仍显兴趣不浓。有的教师尽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可是课件水平粗糙,自身理论素养不够,难以真正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照本宣科”模式,乏味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或者做一些其他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3、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难以学以致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依然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灌输和理论素养的培育,对于实践教学的环节关注较少。多数高校教师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依然是“填鸭式”教学,将生涩枯燥的理论生搬硬套,再通过口头或者课件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学了理论,却总感觉“无用武之地”,久而久之,不仅失去了对于课程的兴趣,同时也会感觉“空洞”的理论毫无用处,进而产生排斥心理。这就丧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宗旨和目的。

4、各学科之间衔接不紧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分为好几门,分别由不同的教师予以授课。课程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重复的内容,而各科教师之间若无紧密的联系和协调,就会可能出现同样的理论和知识点在这堂课上有,在另一门课程上还有,使学生失去了听课的兴趣,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二、创新方式,改进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当今世界是不断开放和飞速发展的世界,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一浪高过一浪。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境外思想文化的渗入、社会观念的复杂变化,时刻冲击着每个人的思想,如何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中,站稳脚跟、认清目标、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教师们所要塑造和影响的国家未来建设者提出了较高的期望,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战线工作者牢牢把握住教学这个主阵地,以各种手段和方式积极有效地宣传、灌输和渗透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价值观与思想文化,抵御各种错误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培养学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第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和教育高校青年,不应该把学生当作被动待灌的容器,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传授你接收,应重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专业性质,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侧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尽最大努力,“使之亲其师,然后信其道”。

首先,教师要加强课前备课,注重备课质量。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备课既要注重重点难点的梳理,也要适合教育对象的特点。教师要准确全面掌握教材,找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逻辑性的梳理。系统化、逻辑化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知识的传授主要采取的是口头语言交流的方式。相对于文字语言的交流来说,口头语言是最传统,也是最不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这就要求教师的讲课必须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使教学内容既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又符合一般学生的思维规律和思维习惯。其次,教师要结合授课对象的特点进行备课和教学。马克思主义认为,对待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样的一个教学内容,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可能就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准备不同的案例。例如,在讲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对于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更侧重于经济理论方面的讲解,需细细解释,并且需要辅助以通俗的案例才能解释清楚;如果是给经济学系的学生上课,则不需要详细的解释经济方面的微观理论,因为他们在专业的学习中已经很清楚这些概念,而应该在政治理论和宏观经济理论方面进行讲述。再次,可以选择当前一些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习的基本原理,在充分收集、整理、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课堂讨论,写出调查报告。而后,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进行总结交流,切实巩固教学效果。类似这种专题讨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慎重选择适合的主题。要结合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围绕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课题或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精心设计。

第二,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研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真正使: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思路让学生自行研究,方法让学生自创寻找,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做到学以致用。这就需要教师在安排理论课程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环节,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直观感受相对直接,对学生的印象较之书本理论更生动,且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参加,符合了现代大学生追求实际的特点,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一是可以组织学生深入社会进行调查实践,让学生利用周末或者假期深入公司、企业、商场、社区、工厂、农村,了解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发展前景,试着发现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深刻理解和认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增强对党的热爱和信任,提高自身的主人翁意识,拥护并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社会主义建设献策献力。二是鼓励学生到社会进行勤工俭学。让学生亲自参加社会劳动,在充实的劳动过程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领悟到自身的价值,学到书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看到自己的能力与现实需要的差距,进而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三是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圣地和烈士陵园、历史纪念场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和运用,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考核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方法,应该与课堂考试相结合以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第三,创新考核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影响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和改进考核方式,需要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问卷答题、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做法,而是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考核。可以将课堂考试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相结合,通过撰写调研报告、组织专题讨论等方式,来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可根据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表现,例如,上课出勤情况,是否积极参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讨论,是否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态度是否端正、认真,以及实践报告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还可以引入辅导员(或班主任)、班干部、同班同学来共同予以评定,赋予不同的权重,并实行重大违纪一票否决和突出表现奖分。

第五篇:高校思政课第二章讲稿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目的】

上一章学习了《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目的是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信念。这章组织学生学习《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教学内容】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3、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关系。

4、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5、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教学重点】

1、关于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

1、关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与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2、为什么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

3、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与弘扬民族精神问题。

4、弘扬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问题。【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多媒体法。【教学时数】2学时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课程导入】

听歌曲《国家》,引入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在不同的时期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含义。

(一)爱国主义的含义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二)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热爱故乡的人,热爱故乡的山水,热爱故乡的风俗人情。“故乡之爱”是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如果连自己的故乡都不热爱,就不可能热爱整个祖国。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古语说“民为邦本”。我们的祖国之所以可爱,不仅仅因为她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山河壮丽,而且因为她拥有勤劳、勇敢、善良的各族人民。没有人民的祖国是不存在的,离开人民谈爱国也是不切实际的。一切真诚的爱国主义者都是热爱人民的。邓小平同志曾情真意切地说:“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 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文化传统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群体意识,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4、爱自己的国家

在谈论爱国主义时,有不少人常常把祖国与国家当作同一概念使用。实际上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祖国”是指居住在一定疆域内的单个或多个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社会共同体,主要包括国土、国民等基本要素,它凸现的是民族性和自然属性。“国家”则是指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基于本阶级的利益和需要,为了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秩序、安全、主权和稳定而建立的政治共同体,主要由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组成,它凸现的是政治性和阶级属性。因此我们不能把祖国和国家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既不能把爱国家当作爱祖国的全部内容,而忽视对祖国大好河山和人民的热爱,也不能只讲对祖国大好河山和人民的爱而忽视对国家的热爱。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案例:据《光明日报》载:江南某市选美决赛会场上,8名“佳丽”都被主持人的一个问题难住了。这个问题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8人中无1人知道,最后还是第8位小姐勇敢说了一句:“我猜可能有一种是火柴吧?” 全场惊愕之余,复又哄堂大笑。她们所反映出来的爱国主义基础知识的贫乏值得深思„„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这里讲一下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一)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古代的爱国人物和爱国思想,往往与忠君联系在一起,这是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那些人物与思想。比如,战国时代楚国大夫屈原,由于被人谗言所害,流放外地而造成投汨罗江自尽人生悲局。我们在客观认清其忠君等局限性外,还要正确吸取学习他们崇高的爱国精神与一些启示意义的具体作法。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坎坷多艰,在不断融会众多民族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爱国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无尽源泉,是维护和保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永恒动力。千百年来,无数爱国志士的事迹广为人民所传颂,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以国家兴衰为己任。

(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时至今日,无论是在海外华人,还是港澳台和大陆人民中间,炎黄子孙仍是一个值得骄傲与自豪的称谓。这种发端于上古,绵延数千年的观念,把炎黄子孙作为民族始兴和统一的象征,成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来源的人们共同的具有的民族意识。

(四)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为了反对外来侵略,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中国人民与外国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前面我们已经讲了爱国将领戚继光、民族英雄郑成功、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进行抗英斗争、义和团痛击八国联军、对日甲午战争邓世昌为国捐躯,中华民族在抵御外国侵略、保卫祖国领土完整 的斗争中,形成了万众同心、一致对外、同仇敌忾的民族心理,形成了自强不息、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尤其是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十四年抗战,终于战胜的日本鬼子,取得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用处。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在人类发展史上,中国从未间断地保持、延续本民族一脉相承的文明传统,中华民族经历了如此多的内忧外患,饱受了种种苦难却从来没有被外来的敌人所征服。纵观历史,曾与中国一起被列为世界文明古国的其他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衰落在历史的风尘中。古老的中华民族之所以顽强地走到今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千百年来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得以发展的爱国主义传统已经深深地融人到我们的民族意识之中。爱国主义唤起了整个中华民族对自己祖国的挚爱并由此激发了强大凝聚力,成为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正是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动着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历经磨难而不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在多民族的国度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国家分裂,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思想感情,更是全体人民的最高利益。历史的事实已经证明,只有在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中国曾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国际地位,曾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到了近代,由于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中国失去

了在世界的领先地位。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当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三步走”的前两步,正在为实现第三步目标,即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而努力。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人,应该成为什么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祖国。祖国给个人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对个人创造的成果做出评价,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舞台、指明方向。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既然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那么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是什么呢?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当代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在现实中,爱中国与爱社会主义必然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抽象的意义上说,似乎不爱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意味着不爱中国。但当代中国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它来说,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外在的虚无,而是渗透和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说生活于祖国大陆之外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在对社会主义制度不了解、不理解的情况下也可以做一个爱国者的话,那么,对于生活于祖国大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活的人们来说,则是很难在自己的生活中把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分开的。社会主义救了中国,中国近代史昭

示人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了中国,社会主义彻底改变了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变化之大,发展之快举世瞩目,并彻底改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在当前,如果只爱国而不爱社会主义,就会使爱国主义失去具体内容和远大目标,而爱国主义一旦离开了社会主义方向,就会失去行动的指南而成为一种盲目热情,甚至有可能在“爱国”的口号下做出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在我国,讲爱国就意味着爱社会主义的中国,离开了社会主义这一现实,讲爱国只能是空谈。

1、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为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1)爱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

百年来,无数爱国者为了救国救民,尝试了多种制度和多种主义,变法维新也好、走资本主义也好,都试过,结果都不行,都失败!救国找不到出路。

最后怎么办?——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路,什么路?

用社会主义制度救国——社会主义救中国,也就是其他制度不成功。是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华民族结束百年屈辱历史,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

因此,历史证明,要救国,没有其他的出路,只有社会主义,这是历史的选择。

(2)爱社会主义是现实的必然

现实是什么?西方国家的一些评论家尽管对社会主义制度有这样或那样的指责,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不得不承认的——那就是现实是:“独立、秩序、富国、强兵”这个中国人百年以来的梦想——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

也就是说,近百年来,中国人所梦寐以求的“独立、秩序、富国、强兵”的理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变成了现实。毛泽东领导实现强兵,邓小平领导实现富国。

(3)爱社会主义是未来的昭示

(二)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在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发展史上,维护祖国统一,反对祖国分裂是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及民族感情的认同。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今天全世界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日益频繁。随着科技、商品、资本、信息在全球的流动与共享,经济交往中需要遵循共同规则越来越多,各国公民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甚至对另一个国家产生了感情。于是,某些发达的国家政要和学者借此机会积极宣称“民族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在这种情况下,爱国主义过时了吗?应该怎样弘扬和践行爱国主义?

(一)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今天,全世界都面临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问题。所谓经济全球化,主要指经济活动、经济组织和经济规则加速国际化的现象。资本跨国界流动,信息跨国界共享。某些发达国家的政要也借机宣称“民族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过时了吗?应该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

主要依据有三点:

(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的形式并没有过时。我们所处的时代仍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民族国家并存的时代。只要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外敌对势力妄图西化和分化我国的战略并未改变

世界上某些超级大国认为,冷战结束以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发展迅速,己经成为21世纪美国的潜在竞争对手,所以,企图遏制中国,继续分化和西化中国。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斗争事实也告诉我们,不论他们对中国采取何种斗争策略,遏制中国,西化和分化中国的战略始终未变。

(3)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仍然是民族国家团结奋斗、求生存发展的一面光辉的旗帜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一个发展的机会,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性同时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爱国主义仍然是民族的最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所在;是在任何复杂和艰难的情况下保持团结统一的旗帜;是激励全国上下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的强大动力源泉。

经济全球化时代仍是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并存的时代。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自身的主体利益。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会,又是挑战。

只有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国家的主体性,抓住机会,迎接挑战,积极

参与博弈,才能掌握民族国家的“命运之环”,创造美好的前途。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1)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充分利用各项有利条件和机会加速提高中国的国力

经济全球化将给中国带来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还是国力衰退? 两种可能性都存在。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会。我国是个有历史悠久的大国,有成熟的心态和足够的经验。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只有充分利用它所提供的机会,迎接挑战,发展国力,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目的。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充分做好各项准备,积极应对可能的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既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又要充分认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危险,维护国家的安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存在着尖锐的挑战和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具有防范意识,主动采取措施,避免可能出现的危机,防患于未然。

(3)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要以宽广的眼界看待世界

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关系的问题上,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为祖国服务与尽国际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二)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当前,不少大学生由于对经济全球化认识的片面性,他们认为国际化与爱国主义是矛盾的,甚至部分人叫嚣“应该淡化国家意识”,也有不少人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去体现爱国主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强调: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在二十年前,祖

国各地流行一首歌曲,这首歌曲激起了无数中华儿女对中国的热爱,特别是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大学生中广为流传,这就是《我的中国心》。让我们来一起回味这首永远不老的老歌。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要,我国派出留学的人员越来越多,这是一件大好事。不少学子在外国学成之后,回来报效祖国。他们在学科领域、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出国留学人员中滞留国外不归的比例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滞留国外的原因很多,但有一种观点值得我们重视,即认为科学无国界,从事科学技术工作,是为全人类服务的,科学家与爱国主义无缘。真是如此吗?

大家都知道,科学是人类知识的结晶,就科学本身来讲,它没有阶级性,没有国界,任何国家都可以运用人类的科技成果为自己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又是有“国界”的。科学成果总是首先产生于某个国家,这就为这个国家所拥有,甚至被这个国家所垄断,并首先为这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服务。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许多技术,但是他们采取种种办法限制向中国出口高科技厂品和在高科技研究活动中排斥中国。我们要利用别国的科研成果,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生养自己的祖国而存在。科学家也不例外。科学家的培养和成长,离不开本国人民的教育。国家的强盛是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有利条件,而祖国的强盛又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作为一个公民,对自己的祖国的富强负有义务。因此,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国历史上的爱国科学家,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3、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

景下,西方某些大国极力鼓吹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妄图推行全球政治和文化一体化。这是十分荒谬的。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民族精神集中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是构成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是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其核心是爱国主义。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爱国主义是核心。(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共同价值基础

自觉维护国家民族整体利益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共同价值基础。这表现在:“从整体和谐统一出发,重大局、重整体”的思维方式。

从总的方面说,中华民族的统一占据了主流,分裂内乱终归统一。世界上没有一个大民族能象中国这样历经如此多的分裂内乱而每次都能整合自己,最终回归统一。这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思维方式、价值基础和心理基础发挥决定作用的结果。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思想和行为原则

这主要表现为,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思想和行为原则。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至上性已成为历史上各朝各代的最高政治原则,并凝结在中华民族的制度和行为规

范中。

(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动力源泉

对祖国的崇高的自尊心、荣誉感、义务感和责任感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在中国的所有义务和责任中,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是最高最大最神圣的,是一种可以为之生、为之死的义务和责任。

2、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

爱国主义这种共同的价值基础直接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两个方面:对内表现为“团结统一”;对外表现为“爱好和平”。

(1)团结统一。团结统一思想在我们民族根深蒂固,中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有分合离乱,但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相待、同舟共济、共赴国难,已经结成了牢固的血缘关系。

(2)爱好和平。如中国历史上的睦邻政策、和亲政策、自卫反击、适可而止的对外用兵传统方针等都表明了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

(3)勤劳勇敢。中华民族创造了不朽的中华文明,主要依靠的就是勤劳。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在中国传统伦理中也一直勤劳是兴家立业之根本。

《走进新时代》

(4)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它体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体现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为“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偕行”的与时俱进的精神。

(二)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我们既然有这么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什么我们不去大力弘扬呢?特别是在

世界文化相互碰撞时期,我们更应该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1、要以宽阔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在各个历史时期中有其具体的、特殊的表现。因此,要以宽阔的历史眼光看等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弘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所不断发扬光大的民族精神。

2、要以实践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的新的民族精神为重点,这就要求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为参照系,确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立足点,包括确定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道德、外来的文化和道德的正确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等。

3、要以创新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于创新。民族精神的创新,必须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也必须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批判地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一)时代精神的内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要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二)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1、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根本的

就是要通过改革创新,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是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为基础的。

2、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面对新形势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世界“后发现代化”国家有三种发展模式,这就是“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依附型”发展模式、“创新型”发展模式。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不可能选择“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和“依附型”发展模式、只能选择“创新型”发展模式,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因此,必须全面提高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北大方正集团的自主创新就是最好的例证。

3、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长效机制,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起和谐社会。

(三)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具体内容。爱国主义在当代的重要表现就是,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此应做到:

1、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1)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使我们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

(2)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其他一切创新的重要保障。制度建设具有根本 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

(3)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地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4)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创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激励各族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2、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大学生只有积极投入到改革创新的洪流中去才能培养改革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在上述两节中我们讲了爱国主义的情感和思想,这一节我们讲爱国主义的行为,也就是在行动上如何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同学们,爱国不是空洞的高不可攀的,爱国时时处处伴随在我们身边,只要做到军人精兵,学生好学,农民勤劳,工人爱岗,企业家敬业、科学家攻坚,公务员尽职,公民守法,领导者依法治国,鞠躬尽瘁,那么,我们就是实实在在地为自己的祖国尽了心力,这就是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那么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有哪些?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6、其他方面的义务: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和子女的抚养与瞻养义务。

(二)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爱国应当是一种理性行动,不是简单的情感表达,要讲原则,守法律,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进行。不管在国内国外,既要体现中国人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信念,又要体现中国公民的文明形象的风范。

(三)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邓小平说:“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的民族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真正的爱国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体现在爱国实际行动中。一个民族的生命意志,一个民族的永恒发展,有赖于这些神圣的情感与意识。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众所周知,我国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虽说少数民族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7%,100 万以上的只有15个,但他们大多位于边疆,民族是否团结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祖国的统一。

历史证明:什么时候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家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民族不团结、战争不止,那么国家就衰败。历史上出现过的盛世,如汉武中兴,光武中兴,开元盛世,康乾盛世——其前提就是:民族团结统一。不要认为这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它需要我们自觉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增强国防观念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类已经进入了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世纪。但战争这个残害人类的“怪物”,并没有离我们远去。长期的和平建设环境和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容易使人们逐渐滋生麻痹思想,淡化国防意识。和平环境淡化人们国防观念,我国安全形势和周边环境一直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进行国防教育,强化全民国防意识乃形势所迫,使命所系。

(一)增强国防观念是增强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案例:以美为首的西方为了达到西化、分化我们的目的,据有关情报披露,美中央情报局曾针对中国青少年制订了十条戒令。

主要有三条:

①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而公开反对原来所受的共产主义教育。并且为他们制造对色情产生兴趣的机会,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耻,从而毁掉他们一直强调的美德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②尽一切可能进行宣传工作:比如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宗教传播,使中国的青少年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教育方式,这就成功了一半。

③让他们青少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引开来,让他们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电影、宗教迷信等,这会使他们荣辱不分、迷失方向。

(二)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

1、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和平要以实力为后盾,要靠强大的国防来维护。大学生们增强国防观念,把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心,在军事上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转化为生产力,在政治上转化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就能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高等院校中的学生,具有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高的智力水平,如果加以积极合理的引导和教育,他们必将成为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我国国防后备力量中的骨干。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军事,国事,天下事,关我啥事”等消极思想在高校中还具有一定的市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加强高校中的国防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国防建设,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忧患意识。高等院校中普及国防教育要做许多具体的工作,集中军训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3、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国防和军事方面的教育能迅速提高了大学生的国防素质,使他们在思想、作风、纪律、道德、学风、自我管理、集体主义精神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养成刚毅的品格,拥有健康的体魄,及令行禁止、雷厉风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四、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具有革命传统北大学子在改革开放初期,再次喊出了时代最强音:“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振兴中华,从我做起”,这也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心声。

爱国不分先后,也不在于做大事还是做小事,一个人尽己所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就可以无愧于爱国者的称号,所以爱国也是一颗平常心,就像在母亲面前尽一份孝心,只要愿意去做都能做到。

不同历史时期,报效祖国方式是不同的。革命时期,无数先烈为国捐躯,抛头颅洒热血是爱国。建设时期,邓稼先、钱学森:默默献身国防、科技是爱国;焦裕禄:一心为民是爱国;陈嘉庚:倾囊兴办教育是爱国;霍英东:大力扶助内地建设,投资捐赠仍是爱国。【教学小结】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亿万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当代大学生,都应把对祖国的感恩之心化为效国之志,为祖**亲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实践教学】

事先设计实践教学表格,让学生利用周年时间参观各地免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写过程,谈体会。

下载治理理念指导下的高校思政课教改之创新探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治理理念指导下的高校思政课教改之创新探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思政教师如何上好思政课

    高校思政教师如何上好思政课?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前行方向,对广大思想政治理......

    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持续有效进行的重要手......

    复旦-思政课创新特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创新特色 复旦大学社科部精品课 几年来,社会科学基础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研室教师坚持以教育观念的变革为先导,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

    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对策研究之理论探究篇

    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对策研究之理论探究篇 摘要:在高校大学生各方面基本素质的培养中,思想政治素质无疑居于核心地位。本文在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如何运用互联网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探究

    如何运用互联网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探究 摘 要: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受到互联网基数影响,传统高校思政教育方式已不适合现阶段高校发展要求,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促进高......

    激发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活力心得体会(含五篇)

    激发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活力心得 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传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动......

    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公共必修课发挥着主阵地和主渠道的重要作用。如何上好其下的四门主干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增强......

    高校思政课大课堂教学节奏探讨(合集五篇)

    学术资源 高校思政课大课堂教学节奏探讨 傅 龙 华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在高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政课大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节奏的把握变得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