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整体和单元)说课稿

时间:2019-05-13 00:04: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整体和单元)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整体和单元)说课稿》。

第一篇: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整体和单元)说课稿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说课

------基础医学部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包括课程整体说课和教学单元说课两部分。首先,我先进行课程整体说课。

说课的内容包括:课程定位与目标、学情分析、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教学模式和教学条件,五个方面。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课程定位:我院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建设“综合性、技能型、区域化”的服务型学院,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是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是研究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疾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以及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生命活动规律、致病性、免疫性、实验室检查及防治原则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其内容包括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寄生虫学三部分。本课程是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并为后续专业和职业技能做准备,服务于口腔医学专业。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无菌观念,熟悉各类病原体生物学特性以及传播方式、预防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为开展护理临床医疗服务,预防和控制疾病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自我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备强烈的岗位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课程与《人体解剖及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护理药理学》等课程构成护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为相继开设的《基础护理》、《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护理及相关医学专业岗位群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具体量化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目标:学生能应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解释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病因、诊断方法、特异性防治原则;能应用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正确采送免疫学及病原生物学检查的标本,为开展临床医疗服务,为预防和控制疾病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能力目标:利用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知识分析、解释生活事例和临床案例;掌握规范、熟练的生理指标测定和功能实验的基本技能操作,而后一项能力,主要根据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要所设定。素质目标:以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习能力,提高 1

综合素质为内容的一项认知性目标。

二、学情分析

三年制高职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没有系统学过解剖学、生理学的基础上就开始学习这门课程,直接导致基础知识总体水平欠佳,缺乏扎实的知识基础,独立学习能力弱;但是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整体学习氛围良好;本课程内容抽象、途径繁杂、知识量大,更新快。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课程设计理念: 1.遵循终身学习的教育观

根据学院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专业课程需要,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培养学生,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权,使“教学”向“学习”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与技能,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和创新精神。

2.遵循多元智能的学生观

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教师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使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如,在进行分组实验教学时,在同一小组穿插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让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可取之处都充分的发挥出来。

3.遵循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采取问题导向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式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课堂教学参与环节,使学生能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

设计思路:

1.体现职业性原则,根据护理事业的发展需要和护理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与专业有关的内容进行扩充,对与专业关系不大的内容进行精简,使学生掌握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基础。

2.体现实践性原则,按课程定位,通过与护理各专业课程的联系沟通、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充足实践机会。本课程设计6个实验内容12学时,包括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空气及人体皮肤、口腔中微生物的分布检测、细菌革兰染色、抗酸染色、各种免疫细胞形态观察、寄生虫成虫及虫卵的观察等实验。

3.体现开放性原则,一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实际选取适当的形式组织教学,要让学生的脑子真正地动起来,使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创新性得以发挥。二是课程内容要开放,与时俱进,根据世界、我国及本省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现状、趋势,内容不断更新,补充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使该课程更加贴近医学临床实际需要。三是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学生试讲法等,充分应用多媒体、网络、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教育环境,使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创新性得以发展。

4.设计过程

首先明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岗位对本课程的相关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的需求,知识要求,明确本课程在护理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地位,确定课程目标。

根据课程目标选取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考遵循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引入教学内容。将本课程分为微生物总论、微生物各论、免疫学基础、人体寄生虫等四个教学单元,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课程目标落实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思维,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在课程实施效果评价上注重结果与过程并重,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在课程实施效果评价上注重结果与过程并重,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评价。

5.考核形式及要求

考核形式以期末闭卷笔试为主,辅以实验操作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课程的整个成绩。平常考核(30%)与期末闭卷考试(70%)相结合方式进行的,平常考核成绩主要是收取学生作业、实验报告两方面的结合,这样督促学生平常认真学习,解决了期末考试一次定成绩的不足。

四、教学模式和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可根据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验等多种形式,根据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合理选择各种教学方法,教师起引导作用。在教学组织上充分利用校内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学条件开展教学。

1.启发式教学法 即上课开始就由教师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励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开阔学生思路,然后按照提出问题的思路进行讲授,使学生通过思考,按照问题思路理解掌握基本知识。本法多用于微生物总论、免疫学概述等部分,内容较为抽象难理解,在该部分的教学中注意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巧妙设计导入语,以问题为中心,带着思考导入课程。创造教学环境和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迅速建立起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的联系,有效地进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

2.案例教学法 在微生物各论、临床免疫、寄生虫各论教学单元中,教师将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融汇到一个典型生动的案例中,通过典型案例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一般先给出典型的临床病例,给学生15-30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学习本章内容,要求结合所学内容做出疾病的初步诊断,并说明理由。设置问题情境,营造师生的互动式、讨论式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热情。

3.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繁殖、细菌染色等部分教学内容,在实验室开展教学,采用边理论边实践的方式开展教学。如,细菌的生物学特性这一教学内容,安排在数码互动显微镜室教学,在集影像、声音、文字、动画集灵活的互动系统为一体的教学平台展开教学。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4.学导式教学法 对于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比如微生物的分布、病毒概述等。采用以学生自学为主的学导式教学法。首先由教师提出若干问题,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自学,然后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做讨论发言,教师做总结点评。学导式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五、教学条件

为了使教学能够达到本课程设定的教学目标,还需要以下条件作为支撑。

1、师资:微生物学学教研室共有4位专任教师,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研究生3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具有双师资格的教师4人,现有教师承担所有医学专业的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任务,是一个团结进取的教学团队。

2.实验条件:本教研室具备准备室1间,多媒体微免实验室1间,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1间。配备显微镜(29台)、超净工作台、电冰箱、酶标仪等实验设备。拥有教学玻片标本(各种病原体),常见寄生虫教学大体标本,常见虫卵教学玻片,免疫学应用玻片标本(吞噬、淋转、玫瑰花环)。

多媒体微免实验室,可进行实践教学的演示、学生独立操作。能够细菌培养基制备、细菌培养接种、细菌革兰染色、抗酸染色、免疫学检测等实验教学。

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满足了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开展细菌形态及结构观察、4

各种免疫细胞形态观察、寄生虫虫卵的观察等实验教学,提供师生互动,资源共享的教学环境。

以上就是我从课程定位与目标、学情分析、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教学模式和教学条件,五个方面对免疫与病原生物学的整体说课。

下面,我要进行教学单元说课,我说课的内容是结核分枝杆菌这一部分。本单元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四个小节。

根据本单元的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结核病防治的重要意义;熟悉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致病性; 掌握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及结果分析,了解结核病的防治原则。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动手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对日常生活及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情感目标:以实验的探究,感受医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培养热爱生命、救死扶伤的职业素质。

本着高职高专的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致病性; 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及结果分析;难点是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

在教学中我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结合本单元内容特点,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 上课开始就由一首描写林黛玉的诗词入手,并提问林黛玉所患何病?为什么红学家们大多数人都认为林黛玉是典型的肺结核患者?这些问题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新一节课的学习。

在授课即将结束时,由教师带着学生一一解决最初的疑问,找出红楼梦这本名著中描写林黛玉疾病症状的语句,并进一步提问学生都符合肺结核病的哪些症状,学生反映热烈,授课效果非常好。

2、案例分析法

在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教学中,我将从实际病例分析入手,先展示一个结核病的病例,带领学生们去分析病例,提出问题,认定目标,引入课程。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情景中去遇见“困难”,碰到“问题”,才能“触景生情”,进而自己去解决问题。搭档学生的学 5

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后,再逐步的讲述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

3、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直接演示结核杆菌的镜下形态及培养特性,具体而形象。而结核杆菌的致病性是重点也是个难点问题,图片直观演示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结核病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以及结核杆菌对人体的危害性。应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较好的解决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4、实验法

结核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尤其是染色性是重点,也是难点,且具有实用价值。结核分枝杆菌只有通过抗酸染色才能着色,且染成比较鲜艳的红色,而其他杂菌都被染成蓝色,这一点在诊断结核病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如果只讲不练,学生只停留在浅层次的接受。为了使学生对新知识再理解,我将安排实验,通过分组实验、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并讨论为何结核杆菌被染成红色。学以致用,让理论知识服务于实践。这也体现了免疫与病原生物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老师在总结本节的内容,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又简洁地理解这一节的知识体系,使所学知识再升华。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和老师。

第二篇: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整体和单元)说课稿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说课

------基础医学部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包括课程整体说课和教学单元说课两部分。首先,我先进行课程整体说课。

说课的内容包括:课程定位与目标、学情分析、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教学模式和教学条件,五个方面。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课程定位:我院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建设“综合性、技能型、区域化”的服务型学院,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是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是研究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疾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以及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生命活动规律、致病性、免疫性、实验室检查及防治原则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其内容包括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寄生虫学三部分。本课程是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并为后续专业和职业技能做准备,服务于口腔医学专业。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无菌观念,熟悉各类病原体生物学特性以及传播方式、预防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为开展护理临床医疗服务,预防和控制疾病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自我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备强烈的岗位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课程与《人体解剖及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护理药理学》等课程构成护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为相继开设的《基础护理》、《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护理及相关医学专业岗位群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具体量化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目标:学生能应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解释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病因、诊断方法、特异性防治原则;能应用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正确采送免疫学及病原生物学检查的标本,为开展临床医疗服务,为预防和控制疾病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能力目标:利用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知识分析、解释生活事例和临床案例;掌握规范、熟练的生理指标测定和功能实验的基本技能操作,而后一项能力,主要根据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要所设定。素质目标:以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内容的一项认知性目标。

二、学情分析

三年制高职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没有系统学过解剖学、生理学的基础上就开始学习这门课程,直接导致基础知识总体水平欠佳,缺乏扎实的知识基础,独立学习能力弱;但是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整体学习氛围良好;本课程内容抽象、途径繁杂、知识量大,更新快。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课程设计理念:

1.遵循终身学习的教育观

根据学院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专业课程需要,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培养学生,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权,使“教学”向“学习”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与技能,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和创新精神。

2.遵循多元智能的学生观

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教师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使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如,在进行分组实验教学时,在同一小组穿插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让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可取之处都充分的发挥出来。

3.遵循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采取问题导向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式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课堂教学参与环节,使学生能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

设计思路:

1.体现职业性原则,根据护理事业的发展需要和护理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与专业有关的内容进行扩充,对与专业关系不大的内容进行精简,使学生掌握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基础。

2.体现实践性原则,按课程定位,通过与护理各专业课程的联系沟通、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充足实践机会。本课程设计6个实验内容12学时,包括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空气及人体皮肤、口腔中微生物的分布检测、细菌革兰染色、抗酸染色、各种免疫细胞形态观察、寄生虫成虫及虫卵的观察等实验。

3.体现开放性原则,一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实际选取适当的形式组织教学,要让学生的脑子真正地动起来,使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创新性得以发挥。二是课程内容要开放,与时俱进,根据世界、我国及本省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现状、趋势,内容不断更新,补充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使该课程更加贴近医学临床实际需要。三是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学生试讲法等,充分应用多媒体、网络、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教育环境,使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创新性得以发展。

4.设计过程

首先明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岗位对本课程的相关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的需求,知识要求,明确本课程在护理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地位,确定课程目标。

根据课程目标选取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考遵循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引入教学内容。将本课程分为微生物总论、微生物各论、免疫学基础、人体寄生虫等四个教学单元,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课程目标落实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思维,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在课程实施效果评价上注重结果与过程并重,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在课程实施效果评价上注重结果与过程并重,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评价。

5.考核形式及要求

考核形式以期末闭卷笔试为主,辅以实验操作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课程的整个成绩。平常考核(30%)与期末闭卷考试(70%)相结合方式进行的,平常考核成绩主要是收取学生作业、实验报告两方面的结合,这样督促学生平常认真学习,解决了期末考试一次定成绩的不足。

四、教学模式和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可根据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验等多种形式,根据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合理选择各种教学方法,教师起引导作用。在教学组织上充分利用校内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学条件开展教学。

1.启发式教学法

即上课开始就由教师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励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开阔学生思路,然后按照提出问题的思路进行讲授,使学生通过思考,按照问题思路理解掌握基本知识。本法多用于微生物总论、免疫学概述等部分,内容较为抽象难理解,在该部分的教学中注意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巧妙设计导入语,以问题为中心,带着思考导入课程。创造教学环境和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迅速建立起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的联系,有效地进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

2.案例教学法

在微生物各论、临床免疫、寄生虫各论教学单元中,教师将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融汇到一个典型生动的案例中,通过典型案例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一般先给出典型的临床病例,给学生15-30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学习本章内容,要求结合所学内容做出疾病的初步诊断,并说明理由。设置问题情境,营造师生的互动式、讨论式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热情。

3.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繁殖、细菌染色等部分教学内容,在实验室开展教学,采用边理论边实践的方式开展教学。如,细菌的生物学特性这一教学内容,安排在数码互动显微镜室教学,在集影像、声音、文字、动画集灵活的互动系统为一体的教学平台展开教学。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4.学导式教学法

对于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比如微生物的分布、病毒概述等。采用以学生自学为主的学导式教学法。首先由教师提出若干问题,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自学,然后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做讨论发言,教师做总结点评。学导式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五、教学条件

为了使教学能够达到本课程设定的教学目标,还需要以下条件作为支撑。

1、师资:微生物学学教研室共有4位专任教师,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研究生3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具有双师资格的教师4人,现有教师承担所有医学专业的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任务,是一个团结进取的教学团队。

2.实验条件:本教研室具备准备室1间,多媒体微免实验室1间,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1间。配备显微镜(29台)、超净工作台、电冰箱、酶标仪等实验设备。拥有教学玻片标本(各种病原体),常见寄生虫教学大体标本,常见虫卵教学玻片,免疫学应用玻片标本(吞噬、淋转、玫瑰花环)。

多媒体微免实验室,可进行实践教学的演示、学生独立操作。能够细菌培养基制备、细菌培养接种、细菌革兰染色、抗酸染色、免疫学检测等实验教学。

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满足了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开展细菌形态及结构观察、各种免疫细胞形态观察、寄生虫虫卵的观察等实验教学,提供师生互动,资源共享的教学环境。

以上就是我从课程定位与目标、学情分析、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教学模式和教学条件,五个方面对免疫与病原生物学的整体说课。

下面,我要进行教学单元说课,我说课的内容是结核分枝杆菌这一部分。

本单元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四个小节。

根据本单元的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结核病防治的重要意义;熟悉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致病性;

掌握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及结果分析,了解结核病的防治原则。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动手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对日常生活及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情感目标:以实验的探究,感受医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培养热爱生命、救死扶伤的职业素质。

本着高职高专的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致病性;

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及结果分析;难点是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

在教学中我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结合本单元内容特点,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

上课开始就由一首描写林黛玉的诗词入手,并提问林黛玉所患何病?为什么红学家们大多数人都认为林黛玉是典型的肺结核患者?这些问题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新一节课的学习。

在授课即将结束时,由教师带着学生一一解决最初的疑问,找出红楼梦这本名著中描写林黛玉疾病症状的语句,并进一步提问学生都符合肺结核病的哪些症状,学生反映热烈,授课效果非常好。

2、案例分析法

在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教学中,我将从实际病例分析入手,先展示一个结核病的病例,带领学生们去分析病例,提出问题,认定目标,引入课程。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情景中去遇见“困难”,碰到“问题”,才能“触景生情”,进而自己去解决问题。搭档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后,再逐步的讲述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

3、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直接演示结核杆菌的镜下形态及培养特性,具体而形象。而结核杆菌的致病性是重点也是个难点问题,图片直观演示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结核病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以及结核杆菌对人体的危害性。应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较好的解决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4、实验法

结核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尤其是染色性是重点,也是难点,且具有实用价值。结核分枝杆菌只有通过抗酸染色才能着色,且染成比较鲜艳的红色,而其他杂菌都被染成蓝色,这一点在诊断结核病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如果只讲不练,学生只停留在浅层次的接受。为了使学生对新知识再理解,我将安排实验,通过分组实验、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并讨论为何结核杆菌被染成红色。学以致用,让理论知识服务于实践。这也体现了免疫与病原生物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老师在总结本节的内容,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又简洁地理解这一节的知识体系,使所学知识再升华。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和老师。

第三篇: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案

(/

第二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专业及班级

授课日期

第1

周课

授课内容

免疫与免疫学概述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细胞因子

教学目标

掌握免疫概念,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免疫细胞的种类作用

熟悉免疫细胞的受体、了解免疫学发展史及免疫学在医学生物学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免疫的概念、功能;免疫系统的组成难点:

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

教学资源

多媒体、投影仪

作业

复习本次课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

课后记

教学效果良好

(/

第二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专业及班级

授课日期

月8

第2

周课

授课内容

抗原的概念、特点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概念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主要的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教学目标

掌握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各类Ig的特性与功能

熟悉抗原、免疫原性、抗原性、抗原决定簇、异嗜性抗原的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度:

抗原、抗原决定簇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功能

难点:

抗原决定簇的概念;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教学资源

多媒体、投影仪

作业

复习本次课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

课后记

教学效果良好

(/

第二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专业及班级

授课日期

月15

第3

周课

授课内容

补体系统的组成、激活和生物学特性

免疫应答的概念和类型

免疫应答的过程

免疫应答的效应和特点

教学目标

掌握补体概念,补体系统组成和命名,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免疫应答的概念、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的过程

熟悉补体的活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补体概念,补体系统组成和命名,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难点:

三大补体激活途径

教学资源

多媒体、投影仪

作业

复习本次课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

课后记

教学效果良好

(/

第二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专业及班级

授课日期

年3

第4

周课

授课内容

抗感染免疫的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意义

超敏反应的类型和特点

免疫缺陷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移植免疫与肿瘤免疫

免疫学检测

免疫学防治

教学目标

掌握抗感染免疫的类型、超敏反应的类型、各型超敏反应的特点、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和特点

熟悉非特异性免疫组成、抗感染免疫意义、移植免疫与肿瘤免疫的机制

了解免疫学防治和检测手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超敏反应的类型;各型超敏反应的机制

难点:

I型超敏反应的机制

教学资源

多媒体、投影仪

作业

复习本次课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

课后记

教学效果良好

(/

第二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专业及班级

授课日期

月29

第5

周课

授课内容

微生物绪论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人工培养、新陈代谢、遗传变异

实训:细菌形态的观察

教学目标

掌握细菌的化学结构、功能与意义,G+与G-菌细胞壁的区别、质粒的概念、芽胞的医学意义、G染色的结果和意义、细菌在培养基中生长情况

熟悉细菌的基本结构、特殊结构及其意义、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与速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组成及其意义

难点:

G染色的结果和意义

教学资源

多媒体、投影仪

作业

复习本次课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

免疫学部分练习题

课后记

教学效果良好

(/

第二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专业及班级

授课日期

月5

第6

周课

授课内容

细菌的分布

消毒与灭菌

细菌的致病性

感染的来源与类型

实训: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教学目标

掌握消毒灭菌的概念、物理消毒灭菌的原理和常用方法、细菌的变异现象、细菌致病的物质基础、内/外毒素的区别

熟悉正常菌群和菌群失调的概念、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细菌侵入途径、感染的种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消毒灭菌的概念;细菌致病的物质基础;内/外毒素的区别

难点:

内/外毒素的区别

教学资源

多媒体、投影仪

作业

复习本次课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

课后记

教学效果良好

(/

第二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专业及班级

授课日期

第7

周课

授课内容

化脓性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奈瑟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消化道感染细菌(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教学目标

掌握化脓性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金葡菌、乙型链球菌和脑膜炎双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志贺菌、沙门菌和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熟悉肺炎双球菌、淋球菌和绿脓杆菌的致病性;淋球菌的防治原则;其他各菌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了解化脓性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金葡菌、乙型链球菌和脑膜炎双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志贺菌、沙门菌和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难点:

金葡菌、乙型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

教学资源

多媒体、投影仪

作业

复习本次课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

课后记

教学效果良好

(/

第二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专业及班级

授课日期

第8

周课

授课内容

呼吸道感染细菌(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厌氧性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动物源性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教学目标

掌握结核杆菌的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OT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和临床意义及用途;破伤风杆菌的致病条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与防治原则

熟悉结核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白喉棒状杆菌的致病条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与防治原则;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特征、所致疾病;常见病原性真菌所致疾病

了解无芽胞厌氧菌种类、分布和防治原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结核杆菌的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OT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和临床意义及用途

难点:

OT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和临床意义及用途

教学资源

多媒体、投影仪

作业

复习本次课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

课后记

教学效果良好

(/

第二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专业及班级

授课日期

26日

第9

周课

授课内容

支原体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立克次体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衣原体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教学目标

掌握梅毒螺旋体的传播方式、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

熟悉常见病原性真菌所致疾病

了解梅毒螺旋体的生物学特性;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的概念和所致疾病;

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的生物学特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梅毒螺旋体的传播方式、所致疾病

难点:

衣原体的生物学特性

教学资源

多媒体、投影仪

作业

复习本次课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

课后记

教学效果良好

(/

第二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专业及班级

授课日期

第10

周课

授课内容

病毒的基本性状

病毒的致病性

病毒感染的检查及防治原则

教学目标

掌握病毒的基本形状;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和作用;病毒持续感染的类型;病毒的致病机制;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病毒感染的防治;

熟悉病毒增殖;抗病毒免疫;病毒的感染途径;病毒分离培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病毒的基本形状;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和作用

难点:

病毒的致病机制

教学资源

多媒体、投影仪

作业

复习本次课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

课后记

教学效果良好

(/

第二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专业及班级

授课日期

第11

周课

授课内容

呼吸道感染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肠道感染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肝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教学目标

掌握流感病毒的抗原型别与变异、流行的关系;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甲型、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致病特点和免疫性及防治原则;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构造和免疫学检测的关系;

熟悉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甲型和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流感病毒的抗原型别;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构造和免疫学检测的关系;

难点:

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构造和免疫学检测的关系;

教学资源

多媒体、投影仪

作业

复习本次课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

病原微生物部分练习题

课后记

教学效果良好

(/

第二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专业及班级

授课日期

第12

周课

授课内容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其他病毒及朊粒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教学目标

掌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方式、致病性和防治原则;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染源、中间宿主、传染方式、所致疾病和免疫性;狂犬病毒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熟悉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传染方式、致病特点

了解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方式、致病性;狂犬病毒致病性

难点: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致病机制

教学资源

多媒体、投影仪

作业

复习本次课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

课后记

教学效果良好

(/

第二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专业及班级

授课日期

第13

周课

授课内容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寄生、寄生虫的概念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

蛔虫、蛲虫、丝虫、钩虫的生活史和致病特点

教学目标

掌握;真菌的概念、培养特性和抵抗力、致病性;寄生虫的组成;寄生、寄生虫、宿主、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感染阶段和生活史的概念;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原则;

各种的蠕虫形态和所致疾病

熟悉蠕虫生活史和防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寄生、寄生虫、宿主、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感染阶段和生活史的概念

难点:

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教学资源

多媒体、投影仪

作业

复习本次课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

课后记

教学效果良好

(/

第二

期)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专业及班级

授课日期

5月

第14

周课

授课内容

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的的生活史和致病特点

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的生活史和致病特点

疟原虫的生活史和致病特点

实训:人体寄生虫学实验

教学目标

掌握疟原虫的致病性

熟悉各种吸虫的生活史和防治

了解各种吸虫的实验室诊断和流行因素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疟原虫的致病性

难点:

各种吸虫的生活史

教学资源

多媒体、投影仪

作业

复习本次课内容,预习下次课内容

课后记

教学效果良好

第四篇:《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作业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抗体

2、超敏反应

3、人工主动免疫

4、人工自动免疫

5、消毒

6、灭菌

7、无菌

8、无菌操作

9、中间宿主

10、感染阶段

二、简答题

1、简述抗原的概念、特性及分类(根据抗原性能)。

2、列出医学上重要的抗原有哪些?

3、免疫应答根据效应机制可以分为哪几类?其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4、简述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5、注射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属于哪一型的超敏反应?简述其发生机制。

6、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区别。

7、简述脑膜炎奈瑟菌的形态和致病性(致病机制和所致疾病);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超敏反应性疾病有哪些?

8、简述破伤风梭菌的感染条件、致病机制及防治原则。

9、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分析及临床应用。

10、简述病毒的结构、基本特性、感染途径和感染类型。

11、简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防治原则。

12、简述HBV(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

13、简述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14、简述狂犬病病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防治原则。

15、简述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防治原则。

第五篇: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教学改革与探讨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教学改革与探讨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的具体教学模式已经趋于多样化,而多变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推动了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发展,也取得了相应的教育改革成果。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是医学专业学生学好专业课程的前提。本研究对课前准备以及理论课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为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词: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教学方法

一、教学理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医学专业一门基础性的课程,但是其中涉及到的内容逻辑性强,内容抽象复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极大的教学难度,而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极易出现记忆困难,容易遗忘的现象,最终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不会令人满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快教学模式转变的速度,寻求适合的教学方法展开工作,以便将复杂抽象化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简单化和具体化,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相关事物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形象化的教学模式,该种方式可以将复杂抽象化的教学内容变的简单易懂。

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教学方法

伴随着经济效益的增长与教育教学制度的完善,医学类院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教学效果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育教学方法:

(一)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创新

在实际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医学职业教育已经逐步开展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方式,从而革新了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育教学模式。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思维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并重视实验操作,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主动思考能力,培养出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共同发展的医学生。伴随着教学模式的革新,医学职业院校应当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搭建教育教学实践平台,引进先进教学设备仪器,重视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践演练基地的建设,从而提升学生们自主学习与操作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创新模式。增加学生实践实训,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所学理论知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提高学习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可以结合例子进行说明:菌种分离纯培养实验前准备阶段可以让学生先了解培养基理论知识并掌握实验重点,以便实验过程中运用培养基理论知识,促使学生在实践中熟练掌握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以及接种方法。除此之外,还应当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以及相关书籍搜索实验资料,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及制作有趣的微课进行免疫学教育教学,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观看,从而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应用。

(二)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创新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教学制度的不断改善,医学免疫教学应当重视理论创新,紧跟教育教学发展的步伐。根据现有的免疫学教学课程大纲我们发现,免疫学的教学目的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该课程,而不是死记硬背,基于此,医学免疫教育教学理论应当不断创新,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结合医学专业的发展制定合适的教育教学内容,重视免疫学重点内容的教学,从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制定免疫学教学内容时应当紧密结合临床中常用的免疫学技术进行教学,充分让学生熟练掌握医学免疫学发展的重点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比如:通过血型测定实验、早早孕测定技术等这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免疫学基础临床应用的实践技能。

(三)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伴随着教育教学制度的革新与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实际的免疫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免疫学知识理论课以及实践训练课堂应当采用评价制度对学生能力进行评定,充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制定免疫学考核评定体系,重视学生知识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出勤率、学习讨论、实验操作等进行评定,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实验操作成绩以及在操作中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加强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从而有效提高免疫学教育教学水平。

(四)教学方式多样化

对于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育教学来说目前采用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以教学理论知识为基础的学习简称为LBL,以课堂学习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简称为PBL,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的学习简称为CBL。对于医学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尚未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因此需要系统性的课堂理论知识帮助学习,在此过程中LBL教学方法依然占据着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的主导地位。教师应当重视发挥LBL模式教学优势,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教育教学课堂准备阶段,通常通过引导式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对于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通常结合比喻式辅助教学,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展示给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掌握。美国著名神经病学教学教授Barrows创立了PBL教育教?W方法。该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课堂知识问题为导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PBL教育教学方法存在不足,第一,PBL教育教学模式重点在于问题的学习与解决,大部分学生重心在于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上,忽视了理论知识内容的学习;第二,PBL教育教学模式强调问题的学习,当学生对于问题认识不足时会影响教育教学效率;第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而影响PBL教育教学质量。对于上述分析问题,我们结合兴趣小组进行PBL教学模式的分析与探讨。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让兴趣小组对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汇报,其他学生可以任意提问问题。同时教师还应当对存在的问题记录总结,从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进而提升学生自主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CBL是集启发式、讨论式以及互动式于一身的教育教学模式,首创于美国哈佛商学院。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内容与重点给予学生病例材料,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并提出问题解决方法,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病例材料并提出相关问题,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进行总结,有效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总之,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对于医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特点以及学习能力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育教学综合质量。

下载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整体和单元)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整体和单元)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优秀范文五篇)

    中学生物教学资料 11. 关于补体,正确的是:C.是非特异性免疫的抗微生物物质。 12. 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与旁胞是:A.CTL细胞。 25. NK细胞表面的特有标志是:C.CD56. 26. 抗原提呈细胞......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计划[范文大全]

    竹溪县职业技术学校2014----2015上半年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计划 何兆福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现结合自身的实际和所带的课......

    中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现状与反思

    中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现状与反思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包括了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三门学科的知识。国内......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期末试题[五篇模版]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判断灭菌是否彻底的标准是( ) A.繁殖体被完全消灭 B.芽孢被完全消灭 C.鞭毛蛋白变性 D.细胞壁被破坏 2.对......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 [实验名称]:沉淀反应 [实验目的]:通过单向琼脂扩散测定待测血清Ig含量 [实验材料]:1%离子琼脂、白喉类毒素、白喉抗毒素、载玻片、毛细吸管......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案--网络资源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案 课程说明一、课程介绍1、 课程概况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规律、免疫应答产物,以及有关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课程概况《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是由医学免疫学和医学微生物学两门独立的学科合成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是医科类各专业各层次......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04任务0001

    04任务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能够发挥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 A. NK细胞 B. NKT细胞 C. CTL细胞 D. Tr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