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叶圣陶不教孩子作文
叶圣陶不教孩子作文
——全国知名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去北京参加民进中央举办的经验交流会。我们下榻在劳动大厦。凑巧的是,叶圣陶先生的长子、时任民进中央副主席的叶至善先生和我住在同一个楼面上。
一天,晚饭过后,我邀请叶至善先生到我房间小坐片刻。‚三句不离本行‛,闲谈时,我请他介绍小时候叶老是怎样教授他作文的。他带着浓重的苏州口音说:‚不教的。‛我感到好生奇怪,叶老是个作家、编辑,又是个教育家,十分重视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怎么可能‚不教‛自己的孩子作文呢?
叶至善先生见我有些疑惑,说:‚你是搞作文教学的,我说给你听,我父亲这么做,到底是算‘教’还是算‘不教’?‛
原来,叶老从不给孩子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他仅要求其子女每天要读些书。至于读点什么、悉听尊便。但是读了什么书,读懂点什么,都要告诉他。除此之外,叶老还要求其子女每天要写一点东西。至于写什么也不加任何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花草虫鱼、路径山峦、放风筝、斗蟋蟀,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听人唱戏,看人相骂……均可收于笔下。
纳凉时,叶老端坐在庭院的藤椅上,让孩子把当天写的东西朗读给他听。叶老倾听着孩子朗读,从不轻易说‚写得好‛与‚写得不好‛之类的话,比较多的是‚我懂了‛和‚我不懂‛。如若叶老说:‚这是什么意思呀?我不懂。‛其子女就得调遣词语或重新组织句子,尽力让父亲听得明白。直至叶老说:‚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懂了‛时再继续读下去。
叶至善先生介绍到这里,问我:‚贾老师,你是教孩子作文的。你说,我父亲这么做算不算在教我作文?反正,我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会作文的。‛
听叶至善先生这么一说,我茅塞顿开,这正是教学生‚自能作文‛最好的注脚。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颇受启发。
第二篇:《不吼不叫教孩子》读后感
《不吼不叫教孩子》读后感 音六小 吴桂珍
2015的寒假生活过的很充足,因为闲杂时间我看了《不吼不叫教孩子》不发火的育儿法这本书。想想平时对儿子的教育还是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也经常听到别人教育孩子的各种各样的方法,一切都显得很迷茫。可当我看完这本书,给了我这个做母亲的人很大的启示。
首先:这本书用很多的案例告诉我们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不能光说不练,也不能对孩子太苛刻,要了解孩子的个性,也不能不闻不顾的去模仿别的家长的做法,对孩子进行教育,要张扬孩子的个性。还有以前的父母(也就是说我们小时候父母是怎样教育我们的)和现在的父母的生活环境的教育方式的不同。有些时候放手也是一种教育,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必要时再收回来。
其次:我再说说我的收获和体会
一、不吼不叫,让赏识成为孩子的生活动力
孩子健康成长的动力来自于他们的自信心,它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是孩子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斯说过:“快乐地生活,不仅仅意味着需要知识,而且还意味着需要信心。”因此,家庭教育首先是应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而不是在吼叫声中让孩子丧失信心。那么如何让孩子拥有自信心呢?
(一)别把孩子的缺点无限扩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更何况是孩子呢。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我的生活经验使我深信,没有缺点的人往往优点也很少。”这也充分可以看出人是优点和缺点的对立统一体,面对这样的现实,作为父母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直接攻击孩子的缺点,甚至把缺点无限扩大,那只会引起他的反感,而应先赞扬他的优点。比如:孩子很粗心,我们可以先夸她做事很果断,就是细心差了一点;而对于孩子来说,他的某些缺点正是他的个性所致,完全不是他自己所能控制的,对于这样的缺点,我们要采取接受的态度,同情孩子的缺点,然后心平气和地帮助孩子改正缺点。
(二)避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一些磨难,这是一种规律。“酸甜苦辣都是营养,生活百味都要体验”。每个人都一定要在体验中成长,成长是不能代替的,所以体验也是不能代替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对孩子过度的保护则变成了一种伤害。父母把磨难和体验都包办了,都给省略了,看上去孩子一切都顺利了,舒适了,结果却使孩子失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会使孩子变得软弱,依赖性强而不能独立,限制了孩子能力的发展,并使得孩子变得无能。那么如何给孩子真正的爱和帮助呢?首先,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独立,把他当成一个真正的人,尊重他,让他用自己的翅膀去飞翔,遇到困难鼓励他战胜它,这就是真爱。其次,我们要对孩子严爱有痕,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就是说,严格要求正是出于深切的爱。所以我们父母应保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态度也应该是耐心的、循循善诱的。再次,要给孩子适当的惩罚教育。俗话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我们一定要给孩子进行适当的科学的惩罚教育。比如:孩子最近的学习态度不是很好,就可以在他以往看电视的时段减少约定的时间,或减少零用钱,而且还要说到做到,不能有丝毫的妥协。最后,对孩子的爱要把握好“尺度”。每一个父母都会把满腔的爱心倾注在孩子身上,但是如果不能把握好这个“度”,过分地宠爱,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在你的“爱”中“淹死”,这种“爱”是盲目的,有害的。
(四)在巧妙的赞美中让孩子树立信心,抬起头来走路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在现实生活中,不乏要与人交往,而在此过程中,适当地赞美对方会增强和谐、温暖和美好的情感,也能启迪人们内在的动力,使人们怀有一种积极地心态,自觉地克服缺点,弥补不足。成人尚且如此,依赖成人评价的孩子更是如此。因为,孩子的好奇心强但自信心不足,他们对自己的每一点一滴进步都非常在乎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一句由衷的赞誉或是夸奖,都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甚至对于学习中的孩子来说,更能唤起他们强烈的进取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走路。”其深刻的含义大家都明白要鼓励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树立信心,相信“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的愿望一定能实现”、“这点挫折算什么”„ „假如孩子能拥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我儿子就缺少自信,所以我恰当赞美,多鼓励让孩子找回自信。
二、不吼不叫,在沟通中培养亲子关系
台湾的一名心理咨询师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在很多亲子交谈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父母在自说自话,而孩子是无动于衷。孩子不愿意和父母多交流,却和同学十分谈得来。这样的状态就要求父母在于孩子交流时需要一定的智慧和艺术。
(一)平等的关系是沟通的前提。首先,父母需要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而不是居高临下做孩子的“审判官”。长此以往,这种情形就会让孩子变得自卑、懦弱,甚至还可能走向极端,当他忍耐到一定限度时会奋力一击,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其次,我们要明白孩子绝不是父母的出气筒。再次,我们要做孩子交心的好朋友。
(二)拥有良好的沟通方式
良好的家庭沟通方式是直接关系到家庭生活状态的主要因素之一,这样的沟通方式才能有益于孩子人格的形成于发展。
1、不能一味地迁就孩子,应以朋友的身份给孩子提出建议和意见,这样孩子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学会尊重父母。
2、孩子一旦有错,应暂时克制自己愤怒的情绪,平静地和孩子沟通,好好引导孩子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3、对孩子不要反复唠叨。在父母眼里,总觉得孩子还小,需要反复唠叨,殊不知,孩子却已经慢慢把自己当成大人了,这时的唠叨,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造成孩子出现抵触情绪。
4、切忌按照自己的情绪来对孩子,无论孩子做了什么事情,父母都应该有一个评断的标准,不能因自己的心情高兴与否来随便改变对一件事情的看法。
5、对孩子的做法不要断章取义。当孩子陈述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耐心听完,这样既会让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的一种尊重,也会使父母了解事情的始末,以致作出正确的评价。
(三)鼓励孩子说出内心的想法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大人抱怨自己的孩子太内向,认为是孩子的性格所导致的。其实他们不了解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完全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他们眼中内向的孩子可能就是语言能力发展相对滞后的孩子,也可能是孩子发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对于这部分羞于表达的孩子,我们平时可以多陪她聊聊天,当然父母需特别注意保护孩子说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有说的机会,使孩子的交谈愿望得到满足和鼓励。其次,不要经常说孩子不善表达。当“不善表达”这个代名词被父母经常挂在嘴边时,心理暗示的作用就会让孩子相信,自己在表达方面确实存在问题,长此以往,孩子便会朝着我们的这一说法任意发展了。
(四)在尊重的基础上批评孩子
陶行知校长堪称世人的楷模,他的故事《奖励四块糖》让大家深受启发。这个故事虽然简短,却形象地告诉我们批评孩子也要找对方法。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因为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这是一门艺术,用得好,它比表扬的效果还有用处。的确如此,批评孩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需要特殊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发挥出它的最佳效果。
1、不能随意批评孩子;
2、让孩子自己发现错误;
3、避免当众批评孩子;
4、批评孩子要对事不对人;
5、批评孩子要点到为止;
6、批评孩子要及时;
7、不要对孩子“翻旧账”;
8、对孩子的批评中还要带有肯定;
9、给孩子指出改正的方法。
孩子的幼年其实很短暂,他们的发展和超越都是在这短短的幼儿时期。在这期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知识和认识对孩子向哪方面发展,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非常关键的,所以,作为父母,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静下心来,用温和的声音指导孩子,和孩子一起分析所犯的错误,让孩子在充满爱的家庭教育中健康成长。
第三篇:这样教孩子作文
这样教孩子作文
建议给小孩子看一些现成的作文选一类的东西,很容易就产生思维、套路僵化,看很多小孩的作文都是千篇一律,做好事就是扶老奶奶过马路,拾金不昧就是捡到五毛钱交给警察叔叔。。
宁可是孩子写,家长看这类的书籍去引导,再让孩子想几个举一反三的例子。
第四篇:如何教孩子写好作文
如何教孩子写好作文
生活是作文的本源,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陶行知曾说过:“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生活即教育。”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因而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就应从“生活”入手,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努力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写作源泉的”教育,让学生发现生活,走入生活,感悟生活,让学生切身做到“生活处处是作文”。
一、走进生活大门,发现生活的魅力。获取作文材料是作文的基础,观察感知是取得作文素材的直接有效的手段。学生作文为何“无话可写”,一个直接原因是:不是学生没有生活,而是学生没有真正地观察周围的生活。表现为:学生对生活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其实,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着故事,关键是学生有没有发现,有没有走进生活的大门,抓住所见所闻,洞幽烛微,深入思考!只要我们的学生,细致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原本是那样丰富而迷人。
1、看。让学生学会用眼睛去看。会对事物远“观”近“察”,会从事物的整体到部分去观察,会发现事物的相同与不同,会事事留心,会时时注意,当看成为一种习惯,孩子的作文中就有了他眼中的生活。如一名学生描写的荷花:它的茎有手指般粗细,表面凹凸不平,摸上去好像有许多小石子镶在上面似的。荷花的叶子约有盆口大,浮着的叶片像一个个绿色的翡翠盘,站立着的荷叶像一顶倒过来的帽子。荷花更是漂亮,有的还是花骨朵,饱胀得像是想急切地要裂开似的;有的已经展开了两三个花瓣,像是害羞的少女;有的全都展开了,花瓣犹如粉嘟嘟的脸蛋泛着红晕,中间举着一个未熟的莲蓬……再如一名学生描写的米线:米线端上来了,我笑得合不拢嘴。只见雪白的米线又细又长,浸泡在米黄色的汤中。绿油油的香菜,黄灿灿的萝卜丁,粉红色火腿肠切成一片一片的,均匀的撒在米线上,颜色十分好看,让人看了不禁垂涎三尺,恨不得一口吞下米线。
2、闻。让学生会用鼻子去嗅。味道要细细地品,不仅能嗅出表面的味道,还能嗅出里面的味道。不但能嗅到这里的味道,还能嗅到那里的味道。生活是有味道的:花是香的吗?是浓香还是淡雅之香;苹果是甜的吗?是纯粹的甜,还是酸中带甜;生活是苦的吗?是先苦后乐,还是先乐后苦……常让孩子用鼻子嗅嗅,他的作文里就有了生活的味道,就有了酸甜苦辣。如一名学生写灌汤馄饨,他是这样写味道的:在馄饨端上来前,我就闻到一种“香”的味道,感觉到一种“热”的气息。当馄饨上来时,我并没有抢着吃,而是在细细地闻着汤,一丝丝湿湿的温热,一缕缕香香的葱香,一阵阵绵绵的气息。我想现在哪怕是南极的雪,北极的冰,只要是有这碗灌汤馄饨的气息飘过去,一定能融化它们。又如一名学生描写的中秋节的烟花:抬头一看,五颜六色的礼花把天空装扮得格外美丽。有的像富贵的牡丹,一层一层地绽开;有的像一朵朵盛开的菊花,瞬间又幻化成五颜六色的星星坠入大地;有的犹如流星划过天际……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的味道,那是家家温馨的味道,那是家家幸福的味道。
3、写。就是用笔把看到的,嗅到的,想到的用笔写下来。第一印象感触最深,把看到的感受深的,用笔记下来,或白描,或抒情,或议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时过境迁时,翻出来看看,当时情景会历历在目,当需要某种题材时,自己曾经写过会一跃而出。用笔记下来,日积月累,不知不觉中就会积累大量的活生生的生活素材,作文时还会愁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吗?如一名学生的《给妈妈洗脸》的日记我至今仍然记得:今天我把妈妈从厨房拉出,神秘地说:“妈妈,我帮你洗脸。”妈妈用疑惑的眼光打量了我一番,扑哧一笑:“要玩找你爸去,我这正忙着呢!”见妈妈不明白我的真诚,我进一步强调:“您太累了,我要帮你洗脸。”经过一番劝说,妈妈终于答应我给她洗脸。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毛巾浸在冒着热气的温水里,把毛巾卷成一团,拧干。我将毛巾罩在妈妈的脸上,顿时,我的心里甜滋滋的,我终于能为妈妈做点事了!我慢慢地移动着毛巾,我看到了妈妈脸上的皱纹,看到了妈妈额头上已有了
白发,我情不自禁的说出了:“妈妈,我爱你!”妈妈流泪了,那泪热乎乎的,我13岁了,我终于能帮妈妈做事了。
二、走入生活,让作文充满喜怒哀乐。现在社会发展了,有电脑,有画片,有微型景观了,但只有当你亲自站在泰山之巅,才会真正领会到孔夫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叹;只有你亲自望着庐山瀑布,才会真正惊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只有当你亲自走进云南石林,你才会真正感悟到大自然真的有“鬼斧神工”;只有当你站在兵马佣坑前,才真会正会明白什么叫“举世无双”,生活大门为我们洞开,怎样让自己的学生成为生活的“缔造者”和“体验者”,让他们的作文充满喜怒哀乐呢?
1、说。就是让学生会用嘴巴去表达心声。语文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作文教学就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培养说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会说,如:会给伙伴讲故事,引人入胜的故事给孩子的童年带来快乐!会解释,遇到被误解的事情,能够礼貌周到地化解矛盾增进和谐;会向亲人朋友表达爱恋,关心体贴的话语让身边爱流涌动……学生用嘴去说,可以让他们走进生活,让他们做生活的主人,去体验生活的味道,让说走进生活,再走进作文,作文不就有了色彩了吗?如一名学生写她过生日就充分用了说: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中,家中仍是那么清冷,桌上又是妈妈那张字条——早点吃饭,认真写作业!我的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了,不知怎么就变得愤怒起来:“忙!忙!你们除了忙,还能做点别的吗?今天是我的生日呀!”我猛地把桌边的木凳踢得老远。“吱——”的一声门开了,我睁开蒙眬的睡眼,隐约看到两个人,是爸妈,都十点了,才回来,妈的手上提着什么?我又揉了揉眼睛:“是生日蛋糕!”我愣住了,我按捺住激动的心情,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地喊了一声:“爸!妈!”
2、做。就是让学生做了后再写。学生做游戏,做小制作,做一件好事,做一个实验,去参观旅游……学生经历了,刚才发生的感受就会很深,他就有东西可写。过程有了先后顺序,人物的动作在眼前晃动,人物的语言在耳边回荡,心还在为刚才的感觉而跳动。学生做了,学生的作文自然就有了声色。如一学生写的《烈士陵园扫墓记》祭扫仪式开始了,首先是敬献花篮,紧接着是默哀,所有的人都低下了头,向着人民纪念碑鞠了一躬,耳边传来令人揪心的哀乐,空气凝固了,鸟儿们也似乎感受到了什么,它们不再欢叫,站在树枝上一动也不动。看着那一个个矗立的墓碑,我默默的陷入了深思:是谁?让那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起!是谁?让我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是谁?让这里一座座的大楼能够拔地而起!又是谁?在那战火纷飞的沙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想到这里,耳边似乎传来枪声炮声喊杀声,眼前仿佛看到一个个战士奋不顾身的跃出战壕,奋勇杀敌。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滴落到我手上的鲜花上。
三、感悟生活,让作文闪动睿智之光。
生活不仅为作文提供事实材料,也让学生对生活有了认识,有了情感体验。感悟深刻,写出来的作文才更充实,更有灵性。那从哪几个方面培养,让学生的作文闪耀睿智之光呢?
1、感悟自然。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那春天的生机勃勃,怎会不让学生意气勃发;那夏天的莽莽苍苍,怎会不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热烈;那秋天的硕果累累,怎会不让学生感到收获的喜悦;那冬天的白雪皑皑,怎会不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壮观。非大自然不能陶其情,非大自然不能冶其性。学生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审美情趣也自然得以提高。如一名学生在习作中写到:我钟情这株棕榈树,不仅因为它用一年的绿色,用独特的身姿装点着校园,更因为它浑身是宝,有着默默的奉献精神。
2、感悟社会。学生是社会中人,怎能剥夺他们融入社会的权力。作文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感悟社会的形式多样,学生可以看新闻、读报纸、听广播、去采访、做调查,去了解诸如人口、环境、反恐、科技发展等热点问题,这些就是很好的作文题材。学生参与社会,对那些伸出援助之手赞助贫穷儿童上学的热心群众不免生出敬仰之情;对靠霸权干预别国政事、经济的国家不免义愤填膺;对神州六号成功发射,绕月球环行不免生出自豪之情。学生关心社会,参与社会,写作范围自然开阔,作文
与生活也就更贴近,更加为生活服务了。如一名学生在《看菊展》中写到:银针菊的茎从下往上愈来愈细,它的叶子不算肥大却很稠密,一片一片紧紧的拥抱在一起。银针菊的花形并不大,但它的花瓣却非常奇特,一根根松针一般的花瓣既细又长,从花心向外喷射,无数“松针”便围成了一朵美丽的菊花,难怪人们叫它银针呢?菊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一朵有一朵的色彩,望着五彩斑斓的菊花,我不禁感慨道:如果没有园艺工人的辛勤劳动,我们哪来这么美丽的菊花欣赏呢?
3、感悟人生。感悟人生就是认识别人,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是个鲜活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对人生体验的越深,写出的文章也就越感人。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看看,他曾经为自己一次次捉弄了帮助自己学习的同学幸灾乐祸,但经历了看到她一次次擦去泪水仍然耐心地给他讲题,他突然后悔;看看,他看到自己的竞争光荣的跃进了光荣榜,而自己却名落孙山,心中的个中滋味他怎么一下子说的清;看看,大家每天都在忙碌着自己的学习,突然发现班级有一个默默无闻地为大家服务的身影。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会发现人生原来如此多姿多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是写不出鲜活的文章的,因为他没有用心去生活,用心去感悟,也就没有了鲜活的生活。如一名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爱的习作《天堂与地狱》中写道:从前有人问我:“天堂是什么?”我天真地说:“就是无忧无虑地享受到爱!”“那地狱呢?”“就是很痛苦的地方,没有丝毫爱的痕迹” 那人又说了最后一句话:“其实,你现在正在天堂”我愣了,不明白的他的意思,不经意间,今天的游戏——“爱的抉择”竟成了解开这个谜团的钥匙。纸上最亲的人只剩下两个了,一个是爸爸,一个是妈妈。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幕又一幕的情景:在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是他,劳累了一天的爸爸,他陪着我做作业,当我听到爸爸的瞌睡声时,我的心碎了;是她,我的妈妈,在我生病住院的时候,守着我几夜不曾合眼,当我看到她憔悴的面容时,我的心又碎了。游戏的规则不容“爱”的存在,我按照老师无情的指示,忍着痛划去了一个又一个爱我的亲人。现在我已经全部划去了他们,我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支柱,没有了依靠,没有了爱。天堂的门关上了,地狱正在向我一点一点地逼近。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涌了出来。教室里泣声连片——同学们都哭了。此时,我明白了“天堂”“地狱”明白了从前陌生人的话,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爱”就在我们身边,我要珍惜的就是一个字“爱”!
作文与生活天然联系在一起,作文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学生而言,作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生活是作文唯一的源头活水,生活中处处有作文,作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第五篇:浅谈如何教孩子修改作文
浅谈如何教孩子修改作文
实小印兰云
我认为让学生自己改作文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这学期中,我改变了“老师改,学生看”的传统观念,教给了学生简单的修改方法,有一点小小的心得,供商砌。
一:激发动机
通过故事让学生明白作文贵在改。在班队课或自习课上,我把一些著名作家修改作文的逸闻趣事讲给他们听:如,我国古代文人贾岛“推敲”的典故,叶圣陶先生对文章精雕细琢的故事。告诉他们,鲁迅先生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把可有可无的字、词、段删去,毫不可惜”,契柯夫说过“必须永远抛弃那种认为写作可以不必修改的想法,改三遍、四遍,这还不够。”并让他们深深理解这写话的含义。
二:培养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表扬的特点,我采取写评语鼓励的方法激发学生改作文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改作文的兴趣。在学生的作文本上,我写下了这样一些评语,“这句话改得真妙,说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这个结尾比原来好多了,说明你听讲评时很专心。”等等….学生从这些评语中读出老师对他们的爱。一个学曾在日记中写到:读到您赞扬我作文修改得好的评语,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以后我 会更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实践证明,老师把感情倾注在笔尖,化作热情的批语,会激发学生改文的积极性。
三:教给方法
1.下水示范。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我有时把某个学生的某篇习作朝在黑板上,用彩笔修改给学生看,并且简单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有时有目的地选若干个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片段,进行评改。这样,学生从老师下水修改演示中,可以具体而直观地感知改文的 一般方法和道理。了解修改作文的过程,使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时,可以仿效。
2.集体评改。利用电教手段,把有代表性的习作打在屏幕上,请全体学生根据本次习作要求,各抒己见,进行口头修改,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改活动,与学生一起发现,一起探索,一起感受。
诚然,指导学生自己改文,不是说老师可以“清闲“,相反地,老师依然要发挥主导作用,做好艰苦的 ”教练“工作。我想只老师常抓不怠,学生常练不懈,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一定能日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