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归纳中心思想题型——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
【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题型】
文中所记叙的事情的内在意义或表现的某种品质,都包含在具体的描述之中。归纳中心意思的一般格式是:“文章记叙(描写)了„„表现(赞扬、歌颂、揭示)了„„”
★归纳中心意思的主要方法有:
第一种方法是“分析概括法”。——最基本方法 对主要内容多思考,想这个内容表现了什么?赞扬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就可以概括出中心思想。
1.如《温暖》,内容记叙的是周总理工作了一夜之后,很疲劳,但他还亲切地问候一位普通的清洁工人,这说明什么呢?读者就会想到这表现了周总理对劳动人民的爱,这就是中心
2.把各段表现的思想内容综合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中心
第二种方法是“取题法”。
题目就是中心或包含着中心。可以从题目入手进行概括。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舍身”二字就包含有董存瑞忠于人民、忠于党,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壮烈牺牲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这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类似《劳动最有滋味》、《伟大的友谊》、《为人民服务》等。
第三种方法是“摘句法”。
有些文章有概括中心的语句,就可从文章中摘录下来做为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伟大的友谊》的中心思想可概括为,文章歌颂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向着共同目标的奋斗中建立的伟大友谊。而“在向着共同目标的奋斗中”“建立”“伟大的友谊”就是文中的语句。
(1)摘文章的中心句。
如《枣核》最后一段: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2)摘文章首尾处揭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
如《挖荠菜》最后一段:孩子,想想你们妈妈当年挖荠菜的情景,你们就会珍爱荠菜,珍爱生活。你们就会懂得什么是幸福,怎样才会得到幸福。”
如:老舍的《养花》的结尾:“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这个结尾既总结养花的乐趣又点明文章的中心
第四种方法是“补充法”。——看重点段落
初读→试着概括→细读→验证→检查有无遗漏或需删减→进行修改
如《飞夺泸定侨》,初读概括文章中心是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细读发现文章有几处还不只表现这个中心。第二段:“我们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这说明上级领导指挥决策正确;第七段:“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指挥战斗”,第八段写:“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表现了党的领导的重要作用,这点应是中心思想的一部分,应补充进去。因此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应概括为:文章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能战胜一切困难,是无敌于天下的。
第五种方法是“结构分析法”。(议论抒情、细节、人物)
1.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主要通过分析事情的意义来归纳中心意思 记叙事的记叙文,事件都有主要事件和次要事件,抓住主要事件去分析,想想是写了什么事,歌颂了什么,反映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就可以捕捉到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草船借箭》课文中主要写诸葛亮巧借十万枝箭的事。抓住“巧”字去分析,不难得出赞扬诸葛亮的杰出才能和宽广的胸怀。
2.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主要通过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质进行归纳。
写人的记叙文,往往是从重要的人物身上就能体现出中心思想。抓住重要人物的所做、所为、所想、所感就可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穷人》一课提到的人物有桑娜、渔夫、西蒙、西蒙的两个孩子、桑娜的五个孩子,究竟谁是重要人物,想一想可以知道是桑娜和渔夫,抓住重要人物分析一下:不难得出课文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的高尚品质。
看文章的议论抒情
在文章中,记叙和描写部分好比画龙,议论和抒情部分就是点睛,点睛部分往往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一夜的工作》中写了如下的一段话: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想着,并且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个句子的议论抒情不但总结了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高贵品质,而且抒发了对周总理由衷的敬爱之情,深刻地提示了全文的中心思想。看文章的细节
文章的细节描写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因此,认真体会文章的细节描写,了解这些细写对突出文章的中心起了什么作用,对理解文章的中心大有帮助。比如《凡卡》一文中写凡卡的学徒生活:抓住了三个方面,挨打、挨骂、没法睡觉。仔细体会三个方面的细节,可以体会到凡卡学徒生活的痛苦,反映沙俄时代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体现了作者的同情。
看关键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
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往往体现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落花生》父亲的话。“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的话既是对孩子们的希望,又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归纳中心思想题型——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
①反动派暗杀 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都悲愤痛万分。②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③(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④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⑤你们完了,快完了!⑥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⑦其实广大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⑧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就没有人了。1.下面对文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以上三层的层次大意是: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全段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四)就因为这些,我常常想起那辆纺车。想起它就像想起旅伴和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围绕着这种怀念也想起延安的种种生活。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周围工作,学习,劳动,同志的友谊,革命大家庭的温暖如春,把大家团结得像一个人。真是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那个时候,物质生活曾经是艰苦的、困难的吧,但是,比起无限丰富的精神来,那算得了什么!凭着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乐观的志趣,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跟困难做斗争,其乐无穷。
——记一辆纺车。
1.两个“怀念”分别怀念的是什么?分析正确的—项是()a.前者怀念的是“那辆纺车”,后者怀念的是“旅伴和战友”。
b.前者怀念的是“旅伴和战友”、“那辆纺车”,后者怀念的是“那辆纺车”。c.两者怀念的都是“那辆纺车”。d.两者怀念的都是“旅伴和战友”。
2.“延安的种种生活”指的是(用原课文的语句作答)
3.前两段文字的内容可概括为下面五个要点,请按原思路调整顺序,将序号写在线上。a.怀念延安的生活 b.概括延安生活的特点
c.表明生活的态度 d.怀念延安的纺车 e.点明延安精神
调整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心烛》
你有没有注意过盲人的表情?在车水马龙的通街大道、在危机四伏的大千世界,盲人的脸却安详而宁静,眉头紧锁的恰恰是那些明眼人。
迫急的,是那些疾走者;恼怒的,是妄自尊大的人;胆怯的人则有心事。他们都不是盲人。
盲人对生活不抱奢望,此刻只办此刻的事情。譬如走路,心无旁骛,步步踏实,直到目的地。他们做一件事时只想这件事,因此心里清明。
当别人绞尽脑汁思考功名利禄的时候,盲人的心专注在路面上——有没有车、砖石、敞开的下水井、栏杆和电线杆。他们一步步走过来时,其实每一步都在感谢。感谢生活,感谢路面的平坦。当一个人把许多的感谢写在眉头上时,就出现盲人那种表情:安然而且恬静。
所谓幸福,全由小小的细节积累起来。如果你用庆幸的目光回顾这种积累时,就产生富翁的感受。如果你对当下的处境不满,则说明心已离开了脚步栖居于远远的目标之上——不管它的地位、金钱或房子——这时脚下怎样疾走都觉得慢,会为之烦恼,此时很容易受伤。
盲人的心始终伏在脚上,它静静地和双足缓行在无尽的路上。而在休息的时候,心在怀想着炉火和热汤,而不是没见过的其他。因此,盲人的表情中除去宁静,竟还有许多满足。
如果说,幸福是一种经过节制的满足,盲人则已经接近它了。
在风雪中,在大雨里,盲人要吃更多的苦,这时,上班或回家成为艰难的事情。但即使如此,也很少听说盲人遭遇交通事故的惨剧。如果他们有祸,恐怕老天爷都不忍。更主要的是,盲人比明眼人更了解车更注意车,他们更谨慎。
从古至今,其实谨慎给人带来的福分最多。
如果明日上街,不妨多多注意盲人,也许他们正是我们生活的教师。
1.“如果说,幸福是一种经过节制的满足,盲人则已经接近它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划线句含蓄地指出了明眼人哪些生活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1.b 2.我们为李先生被暗杀而悲愤痛恨。反动派杀害李先生是用制造恐怖的方法来掩盖他们自己的恐怖。正告反动派“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
3.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四)1.C 2.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周围工作,学习,劳动。3.d a b c e(五)1.盲人身残心康,对生活不抱奢望,他们细心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日子过得安然恬静而且满足,2.或浮躁焦虑,或妄自尊大,或贪得无厌,或巧取豪夺„„他们的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
《母爱无言》
两个有关母亲的故事: 1.游子探亲期满离开故乡,母亲送他去车站。在车站,儿子旅行包的拎带突然被挤断。眼看就要到发车的时间,母亲急忙从身上解下裤腰带,把儿子的旅行包扎好。解裤腰带时,由于心急又用力,她把脸都涨红了。儿子问母亲怎么回家呢?母亲说,不要紧,慢慢走。多少年来,儿子一直把母亲这根裤腰带珍藏在身边。多少年来,儿子一直在想,他母亲没有裤腰带是怎样走回几里外的家的。
2.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的辗转,探望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了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磕好了。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肉,手开始抖。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拭眼。她千里迢迢来看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许多开支才凑够路费。来前,在白天的忙碌后,晚上在煤油灯下磕瓜子。磕好的瓜子肉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磕亮了许多夜晚。
服刑的儿子垂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在所有探监的人当中,他母亲的衣着是最褴褛的。母亲一口一口磕的瓜子,包含千言万语。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
一次,一个结婚不久的同龄朋友对我抱怨起母亲,说她没有文化思想不开通,说她什么也干不了还爱唠叨。于是,我就把这两个故事讲给他听。听毕,他泪眼朦胧,半晌无语。
总结本文中心思想。
答案:
1.两个故事通过细节描写,表现母亲对儿子无言的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崇敬之情。崇文区中考模拟试题
《雨中曲》
都市里生活的人,对于雨常常态度暖昧。闷热时下场透雨,感到了凉快,赞两句“好雨”!但大多时不以为然,甚至常常抱怨下雨的诸多不便。尤其是骑车的人,雨的光临往往置他们于狼狈的地步,我就遇到过两次。
一次是在春城昆明,从云南大学里会了朋友出来,半路上突然下开了大雨。铜钱大的雨滴,砸在脸上,辣辣的。眼前一片白茫茫的水帘,躲不开,仗着年轻气盛,索性直冲了过去。路旁的行人潜在屋檐下,指点呐喊,不知是幸灾乐祸还是羡慕我的英勇。总之,尽管淋得透心凉,却不感到损失了什么。这是我遇雨的第一次“壮举”。
第二次是两年以前,和一位同行到某刊组稿。那家杂志社因原址拆迁造楼,搬到了郊外。我们出门时天色就晦暗了,及至完成任务归来,雨就不客气地落了下来。一路上把我们淋得个不亦乐乎,最后只能摘掉眼镜,穿着背心,在雨中蹬着自行车。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天地间依然是白茫茫一片,我们的自行车像海上的鱼雷快艇般疾驰着,豪壮与狼狈兼而有之,确是难得的又一次巧遇。同行的伙伴是位小有名气的诗人,好像当时从雨中还觅得几行诗句,不知后来发表没有?
两次雨中驱车的经验,使我悟出了一点点道理。即在未雨绸缪时,心中常存着幻想或侥幸,以为仅仅是零星小雨,不碍事的。及至雨大了,总想找个地方暂避一时,这种苟安的心情也属正当。可惜往往到此时你的衣服已半湿,路途已过半,感到不如“豁出去”为好!这才胆粗气毫起来,大有睥睨一切的英雄气概。此时举目望去,田野无人,大道无车,仿佛天地宇宙间特意为你安排下洗尘的豪雨。襟怀顿感开阔,不由得信口哼点什么,来庆贺自己探得了雨中奋进的三昧。每看见偶有一步三挪、生怕淋雨的过客,总要投以高傲的一瞥。这一瞥所包含的轻蔑与怜悯,如果此人有知的话,足以使他无地自容。却偏偏忘却了自己先前的踌躇,真应了一句古谚:掉下河的人不怕雨大。
细论来,我这被两场豪雨淋出来的感触,委实平淡而浮泛,解嘲多于认真。但我却真见过遇雨不惊、悠闲自如的人。那是在云南的边疆小城芒市。
那是个“街子天”,芒市异常喧闹,街市上摆满了土特产,任你尽情地挑选和欣赏。其热闹的程度,并不亚于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甚至还多了许多乡野气息。
可是,雨也要来凑热闹。于是一场忙乱,一阵喧嚣,浮尘不见了,只留下一些零星的果皮草屑,而雨却迈着急速的脚步,快乐而放肆地在马路上走动着。人们的慌乱是可想而知的,但我却看到不远处一队斑驳的色带在缓缓移动。近前才看清,原来是一行身着彩衣的傣族少女,挑着各自的物件,排成雁阵,从容地走着。她们的身段婀娜,神态自如,风摆柳般挑着担子,浑似表演着孔雀舞的演员!雨对于她们,好像根本不存在似的,她们那种安然行进的优美姿态,实在难以形容。总之,我被她们吸引住了。一打听,才知道她们是不躲避雨的。傣族人对于水十分酷爱,认为水是吉祥的象征,是洗涤万物的灵泉,因而雨淋到身上,非但没有城里人的惶恐,反感到一种身心的陶醉!雨在边疆,在善良的傣家人中间,觅到了知音,寻到了密友,发现了自己在物质意义之外的精神价值。在平凡而优雅的傣家少女们的“雨中曲”,不正是人类唱给雨的颂歌吗!
都市的雨又下起来了。不知此时此地的雨,与当年飘落在边陲的雨,是否来自同一片云朵?我相信在这块开阔的土地上,雨是一视同仁、一往情深的。因此,我愿意再一次果敢地冲入雨中,把自己被都市喧嚣的烟尘污染了的身心,爽快酣畅地洗涤一番!
雨,下得更大些吧!
1.从全文看,应当怎样理解文章的标题“雨中曲”?1分
2.作者为什么要写都市里的人和边陲小城的傣族少女对雨的不同态度?(从写法、目的两方面回答)2分
3.第5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怎样理解“我这被两场豪雨淋出来的感触,委实平淡而浮泛,解嘲多于认真”?3分
4.比较表达效果,说说原句比改句好在哪里?2分
原句:这平凡而优雅的傣家少女们的“雨中曲”,不正是人类唱给雨的颂歌吗?
改句:这平凡而优雅的傣家少女们的“雨中曲”,正是人类唱给雨的颂歌。
5.最后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答案
1人类对雨的颂歌
2(1)对比(2)突出傣族少女遇雨不惊、悠闲自如的情趣 3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我”淋雨是被动的(大雨之前心存侥幸,及至雨大又想苟安,苟安不得才想着“豁出去”),和傣家少女雨中的从容和陶醉相比,作者感到自己的感触委实平淡而浮泛
(2)“解嘲多于认真”是指“我”对淋雨的感触和对雨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浮浅的层面,不像傣家人深得雨的奥妙
4原句用反问句式(修辞)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增强了语言气势和感染力,改句只是一般性陈述,没有这种效果
5表达作者渴望雨的到来,希望用雨荡涤灵魂的思想感情
(一)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为鲁迅的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而天角中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1.画线句子中的“国家”指什么?()a.泛指一切国家 b.指中国
c.指殖民地国家 d.指当时的中国
(二)——《普鲁旺斯的月桂树》
如果人们愿意俯下身子片刻去了解植物简单的工作的话,就不仅会在种子或者在花里,而且会在植物的全身:枝、叶、根里,发现成熟而生动的智慧的痕迹。请读者回想一下那些不能按照天然方向生长的树枝朝着阳光所做的卓越的努力,或者那些处于危险中的树木所进行的巧妙而英勇的斗争吧!至于我,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有一天我在普鲁旺斯狼山山谷那荒凉、美妙和充溢着香味的狭窄入口处所看见的一棵高大的百年月桂树为我树立的令人钦佩的英雄主义的榜样。人们很容易在这棵树的备受折磨,甚至可以说痉挛着的身躯上,看出它顽强而艰苦的一生中的整幕戏剧。鸟或者风,这些命运的主宰,把一粒种子带到一块像铁幕那样陡峭的岩石的旁侧。于是,这棵树就在那里,就在那激流之上的地方,就在那灼热和贫瘠的石头堆里诞生了。它难以接近而且孤独。从最早的岁月起,它就伸出它盲目的根,长期地、艰苦地寻找稀有而且难于找到的腐质土。但是,这不过是一个习惯于南方干燥气候的品种那世代相传的本能而已。幼嫩的树苗,还不得不解决一个更严重、更没预料的问题。它从一个垂直的平面出发,因此它的顶端不是升向天空,而是俯向深渊。因此,尽管树枝越来越沉重,它必须恢复最初的那股冲劲,顽强地贴着岩石,使得不协调的树干成肘形(就像游泳的人把头侧转一样);它还必须用毅力并且通过不断的紧张和收缩来使沉重的叶冠在蓝色的天空保持笔直。
从那个时候起,这株植物的全部心事、注意力、精力,全部自觉的和自由的天性,就都已经集中在它的生命结上了。它那畸形的和恶性发展的弯曲部分,把某种思想的连续不断的焦虑不安一个个显露出来。这种思想善于利用大雨和风暴给它的警告。年复一年,叶丛顶端变得沉重起来。它除了在光和热的作用下,像朵盛开的鲜花那样成长外,没有别的照拂,而这时,一种潜伏在暗处的溃疡,却使那在空间支称它的命运悲惨的胳膊深受折磨,她日渐衰弱了。两条牢固的根——两条有根毛的缆绳,按照一种由本能发出的不知是什么样的命令,从在树干弯曲部分以上两尺的部位生长出来,把这个弯曲部分系在花岗岩的峭壁上。这两条绳索真的是从困境中招呼来的吗?或许它们有先见之明,从一开始就等待着危险时刻到来,以便加倍进行帮助吧。这难道是可喜的偶然的巧合吗?谁的眼睛以后会看到这些无声的、对我们短短的生命说来过分长久的戏剧呢?
1.月桂树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对月桂树的歌咏,无疑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和品格的赞美。
参考答案:(一)d(二)1.一棵饱尝艰辛却顽强生长着的月桂树。
2.一种面对逆境永不屈服的英雄主义锐意进取。认真做例题,体会归纳中心的方法!
《秃的梧桐》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人们走过那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之间,清荫分盖了两家的草厂;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由两家分享。
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蚂蚁所蚀渐渐的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是一棵棕榈树。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便可以恢复从前的美荫了。
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
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求生的志气。
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不容易长的巴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的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的忙了一个夏天。
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的绿着,别的树却都憔悴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少许翠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它耳畔絮聒?——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葱茏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们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们头顶上瑟瑟地悲叹。
这时候,园里的桐树,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的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它,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1.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 【点拨】 记叙文所状之物往往处于流动的状态,显出时间的延续,同时和文中的“我”的认识、感情发生独特的联系。因此,理解托物言志的记叙文的主旨一定要找到“物”与“志”之间的共性和联系。这篇文章的中心要从文中的重点段落、语句中去分析与体味。
中心意思是:赋予秃的梧桐的顽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生命力,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和希望之情。崇文区中考模拟试题
《雨中曲》
都市里生活的人,对于雨常常态度暖昧。闷热时下场透雨,感到了凉快,赞两句“好雨”!但大多时不以为然,甚至常常抱怨下雨的诸多不便。尤其是骑车的人,雨的光临往往置他们于狼狈的地步,我就遇到过两次。
一次是在春城昆明,从云南大学里会了朋友出来,半路上突然下开了大雨。铜钱大的雨滴,砸在脸上,辣辣的。眼前一片白茫茫的水帘,躲不开,仗着年轻气盛,索性直冲了过去。路旁的行人潜在屋檐下,指点呐喊,不知是幸灾乐祸还是羡慕我的英勇。总之,尽管淋得透心凉,却不感到损失了什么。这是我遇雨的第一次“壮举”。
第二次是两年以前,和一位同行到某刊组稿。那家杂志社因原址拆迁造楼,搬到了郊外。我们出门时天色就晦暗了,及至完成任务归来,雨就不客气地落了下来。一路上把我们淋得个不亦乐乎,最后只能摘掉眼镜,穿着背心,在雨中蹬着自行车。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天地间依然是白茫茫一片,我们的自行车像海上的鱼雷快艇般疾驰着,豪壮与狼狈兼而有之,确是难得的又一次巧遇。同行的伙伴是位小有名气的诗人,好像当时从雨中还觅得几行诗句,不知后来发表没有?
两次雨中驱车的经验,使我悟出了一点点道理。即在未雨绸缪时,心中常存着幻想或侥幸,以为仅仅是零星小雨,不碍事的。及至雨大了,总想找个地方暂避一时,这种苟安的心情也属正当。可惜往往到此时你的衣服已半湿,路途已过半,感到不如“豁出去”为好!这才胆粗气毫起来,大有睥睨一切的英雄气概。此时举目望去,田野无人,大道无车,仿佛天地宇宙间特意为你安排下洗尘的豪雨。襟怀顿感开阔,不由得信口哼点什么,来庆贺自己探得了雨中奋进的三昧。每看见偶有一步三挪、生怕淋雨的过客,总要投以高傲的一瞥。这一瞥所包含的轻蔑与怜悯,如果此人有知的话,足以使他无地自容。却偏偏忘却了自己先前的踌躇,真应了一句古谚:掉下河的人不怕雨大。
细论来,我这被两场豪雨淋出来的感触,委实平淡而浮泛,解嘲多于认真。但我却真见过遇雨不惊、悠闲自如的人。那是在云南的边疆小城芒市。
那是个“街子天”,芒市异常喧闹,街市上摆满了土特产,任你尽情地挑选和欣赏。其热闹的程度,并不亚于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甚至还多了许多乡野气息。
可是,雨也要来凑热闹。于是一场忙乱,一阵喧嚣,浮尘不见了,只留下一些零星的果皮草屑,而雨却迈着急速的脚步,快乐而放肆地在马路上走动着。人们的慌乱是可想而知的,但我却看到不远处一队斑驳的色带在缓缓移动。近前才看清,原来是一行身着彩衣的傣族少女,挑着各自的物件,排成雁阵,从容地走着。她们的身段婀娜,神态自如,风摆柳般挑着担子,浑似表演着孔雀舞的演员!雨对于她们,好像根本不存在似的,她们那种安然行进的优美姿态,实在难以形容。总之,我被她们吸引住了。一打听,才知道她们是不躲避雨的。傣族人对于水十分酷爱,认为水是吉祥的象征,是洗涤万物的灵泉,因而雨淋到身上,非但没有城里人的惶恐,反感到一种身心的陶醉!雨在边疆,在善良的傣家人中间,觅到了知音,寻到了密友,发现了自己在物质意义之外的精神价值。在平凡而优雅的傣家少女们的“雨中曲”,不正是人类唱给雨的颂歌吗!
都市的雨又下起来了。不知此时此地的雨,与当年飘落在边陲的雨,是否来自同一片云朵?我相信在这块开阔的土地上,雨是一视同仁、一往情深的。因此,我愿意再一次果敢地冲入雨中,把自己被都市喧嚣的烟尘污染了的身心,爽快酣畅地洗涤一番!
雨,下得更大些吧!
1.从全文看,应当怎样理解文章的标题“雨中曲”?1分
2.作者为什么要写都市里的人和边陲小城的傣族少女对雨的不同态度?(从写法、目的两方面回答)2分
3.第5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怎样理解“我这被两场豪雨淋出来的感触,委实平淡而浮泛,解嘲多于认真”?3分
4.比较表达效果,说说原句比改句好在哪里?2分
原句:这平凡而优雅的傣家少女们的“雨中曲”,不正是人类唱给雨的颂歌吗?
改句:这平凡而优雅的傣家少女们的“雨中曲”,正是人类唱给雨的颂歌。
5.最后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答案
1人类对雨的颂歌
2(1)对比(2)突出傣族少女遇雨不惊、悠闲自如的情趣 3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我”淋雨是被动的(大雨之前心存侥幸,及至雨大又想苟安,苟安不得才想着“豁出去”),和傣家少女雨中的从容和陶醉相比,作者感到自己的感触委实平淡而浮泛(2)“解嘲多于认真”是指“我”对淋雨的感触和对雨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浮浅的层面,不像傣家人深得雨的奥妙
4原句用反问句式(修辞)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增强了语言气势和感染力,改句只是一般性陈述,没有这种效果
5表达作者渴望雨的到来,希望用雨荡涤灵魂的思想感情
第二篇:课内外古文对比阅读
.念在老臣天性笨拙,耿直,正好赶上天下都很艰难的时世,起兵北伐,还没有获得完全的胜利,谁料到病在在膏肓,生命危在旦夕。
老臣只愿皇帝陛下能清心寡欲,约束自己,爱戴自己的老百姓,让自己的孝道能通达至先帝,使自己的仁爱之心能广布于天下,提拔那些隐士逸士,让贤良能走进宫庭,把那些奸臣馋臣从身边支开罢黜,以使民风变得淳朴忠厚。
老臣当初侍奉先帝时,(一切支出)全都依靠官府,没有自己经营过生计。现在都有了八百株桑树,还有十五顷薄田,子孙的吃穿用度,自然很丰足,甚至有盈余。
老臣现在人在外面,没有别的什么要调整的地方,跟着时节变化而变化的吃穿,全都仰仗朝廷,不用去干别的营生,使这些吃穿多一丁点儿。如果老臣死的时候,不使家里有多余的布匹、外面还有多余的财产,(那样)会辜负了陛下(的厚望)。
章武三年春①,先主于永安病笃②,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③,谓亮曰:“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讣辅④,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⑤,效忠贞之节⑥,继之以死!“先主又位诏,敕后主曰⑦:“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倾之,又领益州牧⑧。政事无巨西,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顾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⑨。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⑩。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出师表》。
章武三年的春天,先主(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于是)把诸葛亮召到成都,把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要十倍于曹呸,必能安定国家,最终成就大事。若嗣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诸葛亮哭着说到:“我一定就我所能,精忠卫国,死而后已!”先主又传诏,命令后主对待丞相就如对待父亲。建兴元年,册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始治理国家的事务。后来,又加封诸葛亮为益州牧。政事无论巨细都由诸葛亮决定。南部和中部的几个郡联合起来叛乱,诸葛亮因为刘备刚刚去世,没有轻易用兵作战,而是让使者去吴国下聘礼,和他们结亲,成了友好邻国。
三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南征,到秋季就把叛乱全部平息了。军备充足,国家富饶,于是开始练兵习武,以待将来大举进军中原。五年,率领各部军队向北出发,进驻汉中,临出发时,上疏了《出师表》。
《隆中对》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译文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崔州平,颍川的徐庶与诸葛亮友善,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先主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将军是否愿意见他?”刘备说:“你和他一起来。”徐庶说:“这个人你可以到他那里去拜访,但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应该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统治崩溃,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皇室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为天下人伸张正义,然而智谋浅短、办法很少,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告诉我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作乱以来,各地豪杰同时兴起,化州为郡,称霸一方的多得数不清。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低微,兵力又少,然而曹操竟然能够打败了袁绍,从弱变强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可以把他作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可以将从这里直到南海一带的物资全部取得,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是它的主人刘表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
来资助将军的,将军是否有意夺取它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个富饶的地方,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北面威胁着他,那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又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宛、洛方向进军,将军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打出秦川,百姓谁能不拿着饭食、酒水来欢迎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朝的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感情一天天深厚起来。
关羽、张飞等不高兴了,刘备就解释给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有了水。希望各位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才平静下来。
原文: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翻译:贞观二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大臣说:“三国时期,诸葛亮为蜀汉的丞相,治国也是坦荡无私,公正无偏。他曾经上表皇帝,把廖立、李严两位大臣贬到南中做普通老百姓。廖立听到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哭着说道„我要一辈子呆在南中边地了。‟李严听到诸葛亮死的消息,居然发病死了。因此史官陈寿说,„诸葛亮治理国家,诚心而公正,对国家忠心并有贡献的,就是仇人也奖赏,对触犯国法,不好好工作的,就是亲人也要处罚‟。爱卿,你们怎么可以不钦慕并赶上他呢?
注:南中是少数民族地区,廖立认为自己不会再被启用了,左衽是少数民族的服装呵呵,自己翻译的,和上面一位翻译的有点不一样
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可以称为太平?”岳飞回答说:“当文官不爱钱财专心为民谋利,武官不惧牺牲奋勇为国效力的时候,天下就太平了。”每当军队休整,岳飞就督促将士爬斜坡、跳壕沟,都让他们穿着很重的铠甲来练习。士兵只要夺取老百姓的一根麻绳绑草料,就立刻斩首示众。士兵夜里宿营,老百姓开门表示愿意接纳,可是没有敢擅入的。岳家军号称“宁可冻死也不拆老百姓的屋子烧火取暖,宁可饿死也不抢老百姓的粮食充饥。”士兵生病了,岳飞亲自为他调药。将士远征,岳飞的妻子去他们的家慰问,有战死的,为他流泪痛苦并且抚育他的孤儿。朝廷有赏赐犒劳,都分给手下官兵,一丝一毫也不占有。岳飞善于以少击众。凡是有所行动,就召集手下军官,商议确定然后作战,所以兵锋所向,都能取胜。突然遇到敌军袭击也毫不慌乱。所以敌人评论岳家军说:“动摇山容易,动摇岳家军难。”张俊曾问岳飞用兵的方法,岳飞回答说:“仁义、信用、智慧、勇敢、严厉,缺一不可。”每次调运军粮,岳飞一定皱起眉头忧虑地说:“东南地区的民力快用尽了啊!”岳飞尊重贤能礼遇士人,平时唱唱雅诗,玩玩投壶游戏,谦逊谨慎得像个读书人。岳飞每次辞谢立功后朝廷给他加官时,一定说:“这是将士们贡献的力量,我岳飞又有什么功劳呢?”
孟子少时原文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
①喧(xuān):通“谖”,忘记。
②裂:割断。引:拿起 4 有所失:忘记,记不得5 诵:背诵6 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7 何为:即“为何”为什么8 自是:从此9 喧:遗忘10 戒:警告11.方:正要
译文
孟子年少时候,有一次,他在吟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孟子(受其影响)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又开始吟诵。他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叫住了他就问:“为什么要中间停顿了?”孟子回答说:“忘记了,一会儿又记起来。”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说:“这个织物割断了,能够再接上去吗?”从此之后,孟子读书就专心了。
启示
这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否则将半途而废;父母教育孩子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言传身教事半功倍。
善琴取相 译文
齐威王责问邹忌说:“听说先生善于弹琴,寡人喜欢听最好听的琴音,现在你抚琴而不弹琴,难道是嫌弃琴不好吗?”或者有不值得给寡人弹琴的苦衷吗?”邹忌回答说:“我以弹琴为职业,就一定要仔细考察研究弹琴;大王作为一国之君,难道就不研究治国吗?现在大王拥有一个国家却不治理,这和我抚琴而不弹琴有什么不同呢?我抚琴而不弹琴,不能满足大王心意;大王拥有一个国家却不治理,恐怕就不能顺应万民之意了。”齐威王很惊讶地说:“先生以弹琴之道劝说寡人治国,寡人就接受你的劝告了。”于是留下邹忌。第二天召见他,与他谈论治国之事,齐威王非常高兴,封邹忌为宰相。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原文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 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 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犹病诸。” 编辑本段译文
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我听说,有三利必有三害,你知道吗?”孙叔敖惊
讶地改变脸色说:“我不聪明,怎么知道。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狐丘丈人说:“爵位高的,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厚的,怨恨会集中于他。这就是三利三害。”孙叔敖说:“不是这样的。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是大,我的心越小,只想着黎民百姓;我的俸禄越是多,布施越加广泛。这样可以免于害吗?”狐丘丈人说:“说得好啊!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患苦。”
编辑本段注释
⑪遇:遇见,遇到⑫仆闻之:我听说。仆,谦称。闻,听说。⑬患:灾祸⑭子:你⑮易:改变⑯容:神色,脸色⑰敏:聪明⑱谓:叫做,称作⑲归:归结⑳施:布施⑴益:越⑵乎:吗⑶仆:谦称⑷恶:厌恶,讨厌。⑸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归,归结。⑹尧`舜其犹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痛苦。病,患苦。诸,“之乎”的和音。
编辑本段启示
告诉我们世人在名誉、地位、金钱面前要冷静小心。
子墨子曰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编辑本段注解
1.今:若,如。2.予子冠履:给你帽子和鞋。3.子为之乎,你愿意吗?为:愿意4.不若:不如,比不上。5.以:而。一言:指一句关系到正义与不正义的话。争:争论6.是贵义于:贵,以…为贵7.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之,不译,在句子中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8.子墨子曰:夫子先生子墨9.争:争辩 编辑本段今译
墨子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如果对某人说:„给你帽子和鞋子,然后斩断你的手足,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这人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可贵。又说:„给你天下,然后把你杀死,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天下比不上生命可贵。(可是)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这就是把正义看得比生命更为可贵啊!所以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fú)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编辑本段注释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复姓公孙,名仪。2 相鲁:做鲁国宰相。相:做宰相。3 公仪子:对公孙仪的尊称。4 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5 下人:迁就他人。6 枉:违法曲断。7 即:假如。8 给:供给。9 一:全10 谏:规劝11 唯:只因为12 既无:若不13弟子:学生14 嗜:喜欢,喜爱15之:代词,代公孙仪16.弟子:学生。17嗜:十分喜欢。18 既无:若不。19受:接受。20.故:所以。21.虽:虽然22.尽:都
编辑本段韩非子简介
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的著作,是他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自汉而后,《韩非子》版本渐多,其中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尤为校注详赡,考订精确,取舍严谨;梁启雄的《韩子浅解》尤为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功力深厚。编辑本段译文
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全国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孙仪先生却不接受。他弟子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虽然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公孙仪懂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靠别人为自己不如自己为自己。
附上原文: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日:“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2007-7-3 10:42
满意回答
孙叔敖作楚国的令尹,一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丧。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老人说:“是有话说。当了大官,对人骄傲,百姓就要离开他;职位高,又大权独揽,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却不满足,祸患就可能加到他身上。”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见。”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越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
第三篇:课内外阅读
课内外阅读的协调发展
——有感于班级图书角
新学期开使一周了,学生问我“老师,我们的图书角什么时候再继续办啊?我寒假又买了三本书,都看完了。”“你们还喜欢继续开展这个活动啊?上学期有收获吗?”“老师,上学期我读了五本书”;“老师,我把杨红缨的马小跳都读了,收获可多了”„„。话语是简单的,可给我了很大的惊喜。我的学生爱看书了。面对学生们渴望的眼神,我决定继续为他们提供读书的机会。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在阅读方面做了具体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除此以外,对课外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即小学阶段应背诵优秀诗文1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较以往的教学大纲,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因为这一规定,不仅体现了课标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还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操作要求,减少了随意性。
如何落实好《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的要求。语文老师必须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小学阶段的阅读,大体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主要是对教材的阅读,一般能通过教师引导和同伴互助依照课程安排有计划地完成;课外阅读则是指教材以外的辅助性阅读、自主选择的各种体裁作品的阅读,这种阅读大多是在课外由学生独立完成。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课外阅读可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必要的“精神底子”;有利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还有利于学生智力潜能的开发。
课内阅读在课内占有一定的时间,但是不够的,需要较多利用课外时间延伸阅读,激发阅读兴趣。但是,课外阅读由学生独立或集体进行阅读行动是不完善的,需要利用课内由教师对学生指导或由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知识运用到语言交际中去,在实际运用中促进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和谐统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加强学法指导。激发阅读兴趣,敢于放手让学生围绕主题自由选择书籍,结合课内阅读文本搜集许多相关主题资料来阅读。引导学生回顾以往的阅读内容,在交流中感悟类似文本的故事在对比中阅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促进课内外阅读和谐发展。
我们的图书角虽然很小,里面的书籍也是由学生们自发的把自己的图书带到学校。“以前我妈妈一学期只给我买一本书,我只能是看一本,现在好了,有同学们的不同的书,我可以看很多本,并且,有时侯我妈妈给我买的书,我不喜欢读,她非让我读。现在好了,我不用花钱,只要把自己的书也贡献出来,就可以看到很多书了。还可以选择呢。老师你真是为我们着想。”学生的话语是简单的,可表达出了他们对图书角的极大的热情。但是,仅仅是给他们提供一个读书的机会是不够的,还要积极的加以引导。需要让他们不断地品尝到阅读的乐趣,需要指导他们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课本中的某一篇目时,就有必要增加一些课外阅读活动。学完了朱自清的《匆匆》,我给学生们推荐了朱自清的其他散文来阅读,例如《荷塘月色》、《背影》、《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等。并以“朱自清散文朗诵会”这种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检验阅读成果。虽然表现的还很稚嫩,但已经有了他们自己的风格和理解。学习《草船借箭》、《猴王出世》、《景阳冈》等课文之前我建议他们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名著来读一读,整体的来把握、理解所选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原著对于他们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他们还是读了青少年版本的。所以在讲课时,凡是读过著作的同学理解的都很全面、透彻、到位,还带动了其他同学的理解。对于诸如《将相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叶公好龙》等故事性较强的历史传记、童话、寓言,可以分类开展故事会;对于像《十六年前的回忆》、《圆明园的毁灭》等距学生生活较远的内容,则倡导学生多搜集有关资料进行拓展性阅读。效果都非常的好。通过读书,他们的理解能力都有所提高。
其次,精选阅读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句话除了说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性外,还包含着两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阅读“量”要够;二是阅读“质”要高。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书籍中有精华,也有糟粕。现在市场上各种读物五花八门,儿童读物也良莠不齐,因此,在选择读物时,教师要进行指导。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她能引起我的兴趣,是我们在开展“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会上,反方的同学们提出来的。“不好的书就像不好的朋友,可能会把你戕害。而我们年龄还太小,没有分辨能力。一个坏朋友比的上十个好老师。像现在同学们看的《蜡笔小新》,我们都五年级了,还看。有何收获?只会令我们更调皮。有位哲人曾经说过,能够摄取必要的营养,比吃的很多的人更健康。真正的的有学问的人,是会选择书来读的人。”学生思路的开阔,考虑的周全,令我惊喜,更使我意识到给他们推荐读物时的责任。
另外,学生们的爱好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所以选择的读物也不同。但他们还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看带色彩和图片的书。但这些书在很大的程度上已不适合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读了。所以必须要引导他们,让他们明白:阅读经典,既是文化传统的传承,也是文化精神的熏陶;眼光不能总停留在浅显的、过于形象的读物上,应多选择一些有深度的、稍微超过自己的知识积累、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激活感性,磨炼理性,在阅读中受益。
还有我是一个爱书的人,爱读书,爱谈书,更爱买书。上学时这样,工作了,有了自己的积蓄,更是变本加厉。对市面上的书还是比较了解的,价钱、质量等。我的学生爱读书,大概也受我的影响。记得有家长曾经对我说过“现在孩子回家就写作业,没事就在自己的屋里看书。以前,她手里有钱就买玩具、零食或一些我看来没用的东西。现在好了,不乱花钱了。等攒的差不多了,就叫我去书店。”同是爱书的人,所以我就有空和他们谈论我是怎样买书的,他们也向我“炫耀”他们的成功之处。有空还给他们讲一些名人读书、爱书的故事,使他们懂得,书不仅要读好,还要保护好。书,让我们师生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
第三,和学生一起读书。图书角的书,学生看,我也看;学生们按要求填写的借书卡,我也认真的填写;有时也会因为不小心把他们的“最爱”损坏,我也会按照我们的规定赔„„。从不因为我是老师就搞特殊。看完了书,我们一起写读后感。(文章都放在图书角旁边,任何人都可以看,后边还有一页空白的,是供不同的读者提出不同的见解的。一周一小结,这也是轮流做的。)我们的读书角,我从不过问太多的问题,全由他们自己达理的。我以我的行动教育着他们。通过我们这种交流,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起码的爱护公共财产,他们做的非常好。上个学期,在教室里放着那么多的书,没有丢失一本,损坏的程度也不大并且稍有损坏都修复好了。另外开阔了他们不同层次的文化视野,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增长多方面的文化科学知识,还表现为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受到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的熏陶,受到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的濡染,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精神境界和文化品位。
有一位学生,家庭条件很好,又是家里的独苗。他的想法总是于众不同,特别的自私。对父母的话当耳旁风,稍有不如他的意,就大哭大叫,有时还骂他妈妈。我们都曾见识过。我们对他进行了多次的思想教育,根本不管用。但是我们的图书角改变了他。图书角刚开始办的时候,需要同学们把自己的书捐献出来。他,我劝了几次,他就是不把自己的书借给同学们看。相同的道理,同学们也不想借书给他。每当同学们围在管理员身边借书时,他就说“我有的是,才不看你们的”。时间久了,我们的活动更加的丰富多彩,我们的话题也越来越多,他只能是在一旁观看。有时也想参与,可同学们说“你又没读过这本书,没有发言权”。终于有一天,他让他妈妈来找我,也想加入图书角的建设。当天我没有和同学们说,他上课时就看我,我也假装不理睬。下午,他忍不住了,在我上最后一节课时,悄悄的对我说了他的意思。我借机引导,告诉他团结的作用、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和同学们和睦相处的好处等等。他当时哭了,泪也在我的眼中打转。后来我特地为他选了一些书,来教育他。现在他天天很快乐,因为学习成绩上去了,学们都相信他,和他交朋友,家长更爱他。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要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得到锻炼。“少讲多读、少理解多感悟、少分析多体会。”有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只要我们用欣赏、信任的角度去看待学生、相信学生,用”以学生为本"的态度面对学生,阅读教学会更上一个台阶。
课内外阅读的协调发展
——有感于班级图书角
泰山冯玉祥小学
赵海虹
健康教育备课
五年级 2007、2
第四篇:三课对比练习
三课对比练习
一、《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
“忧”与“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范仲淹无论位居高官还是退居民间,都挂念国家、百姓;欧阳修虽然遭到贬谪而失意,但是依然积极施政,与百姓同乐。他们都关心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念,始终关心百姓疾苦,关注百姓忧喜。
2.★简要地比较一下《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所表达的快乐观的异同。
相同的是:都是表达乐观向上,以民为本的思想(把个人欢乐与人民欢乐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是:《岳阳楼记》等人民快乐之后自己才快乐;《醉翁亭记》是与民同乐,一起享乐。
3.《岳阳楼记》写登楼所见,《醉翁亭记》写登山所见。两文描写的景物还有何不同? ①《岳阳楼记》写水景,《醉翁亭记》写山景;②《岳阳楼记》写了朝暮之景,《醉翁亭记》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③《岳阳楼记》写景是为了突出阔大壮观,而《醉翁亭记》写景则是为了突出其秀美多变。(以上三点要求全答)
4.请简要分析两文骈散句相互结合交融的异同,并说说是如何做到的。
相同之处:骈句句中自对,两两相对,再夹以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中间写景状物多用骈句,词采华美,音韵和谐,出语自然,浑然天成,毫无雕琢的痕迹;
不同之处:《醉翁亭记》还运用了大量的虚词。全文共用了21个“也”字和25个“而”字,把诗一样整齐的句子断开,让他带上散文的韵味。这样整散结合,使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加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
二、《醉翁亭记》与《小石潭记》
1.★《醉翁亭记》与《小石潭记》都写到了自然景色带来的“乐”,但用意有什么不同? 《醉翁亭记》借山水之乐表达了自己与民同乐,随遇而安的情感;《小石潭记》则是以乐衬悲,表达了怀才不遇,处境凄凉的忧郁之情。(表达的情感不同!)
2.★《醉翁亭记》第二段在描写琅琊山的山水和《小石潭记》第一段写小石潭的水,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之处都是抓住了景物的特点。不同之处就是《醉翁亭记》是从一天早晚,一年四季的角度概括抽象地写,《小石潭记》则是选择了具体的细节仔细地刻画,而且是通过水中的游鱼侧面烘托出水的清澈(写作手法上的不同点,高度囊括与细节描写!)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科复习资料提纲(2011-2012)
第五篇:课内外知识积累
课内外知识积累
一 小学课本中出现的成语 第一册
五光十色
红日东升
秋高气爽
窗明几净
书声琅琅 第二册
欢声雷动
春色满园
欣喜若狂
载歌载舞
灯火辉煌
春暖花开 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
兴致勃勃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百折不回 勇往直前 由浅入深 树大根深 多谋善断 第三册
金风送爽 五颜六色 风吹草动 学无止境 勤学苦练 奋起直追 大义凛然 观者如堵 第四册
张灯结彩 五彩缤纷 半信半疑 生机勃勃 高山深涧 其乐无穷 聚精会神 孺子可教 披星戴月 第五册
骄阳似火 草长莺飞 热闹非凡 骨肉之情 日积月累 人无远虑 从容不迫 雁过留声 千言万语 雨过天晴 一往无前 千辛万苦 三五成群 连绵起伏 欢聚一堂 色色俱全 东张西望 寒冬腊月 日思夜想 摩拳擦掌 一本正经 色彩斑斓 流星赶月 惊涛拍岸 根深蒂固 秀美典雅 痛痒相关 温故知新 必有近忧 方寸不乱 秋色宜人 日月如梭 瓜熟蒂落 滴水成冰 万水千山 无忧无虑 满面红光 普天同庆 得意洋洋 跋山涉水 盛夏酷暑 高耸入云 生龙活虎 无可奈何 感人肺腑 众星捧月 意味深长 浇树浇根 心旷神怡 情深似海 漫山遍野 有备无患 天朗气清 光阴似箭 水到渠成 地冻天寒 勤能补拙 宁折不弯 火树银花 喜气洋洋 天长地久 餐风饮露 起早贪黑 舐犊之情 身强力壮 莘莘学子 可歌可泣 烘云托月 形态各异 根深叶茂 高堂广厦 恩重如山 绿叶成阴 防患未然 人山人海 寒来暑往 人外有人 鹅毛大雪 笨鸟先飞 义正辞严 数不胜数 百花盛开 狐假虎威 水送山迎 心狠手辣 乌鸟私情 铜筋铁骨 立雪求道 艰苦卓绝 一帆风顺 叶落归根 玉宇琼楼 循序渐进 天长地久 临危不惧 四面八方 星移物换 天外有天 雪兆丰年 人一己百 威武不屈 灯火通明 争奇斗艳 神气活现 赏心悦目 腰酸背痛 天伦之乐 专心致志 春风化雨 惊天动地 湖光山色 一碧如洗 错落有致
曲径通幽
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
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兴风作浪 胡作非为
雏鹰展翅
老马识途
鱼贯而入
倾巢而出
鸡飞狗跳 狼奔豕突
群龙无首
狡兔三窟
万般无奈
转弱为强
忍辱负重 以屈求伸
发奋图强
救亡图存
卧薪尝胆
催人奋进
羽翼丰满 报仇雪恨
举世闻名
琳琅满目
人流如潮
摩天大厦
鳞次栉比 生机勃勃
郁郁葱葱
驰名中外
大街小巷
人头攒动
风驰电掣 车水马龙
华灯初上
流光溢彩
美轮美奂
巧夺天工
刨根问底 气势汹汹 发人深省 呼风唤雨 经久不息 刮骨疗毒 扶老携幼 九牛一毛 第六册
连绵起伏 一泻千里 若隐若现 大汗淋漓 有口难言 风华正茂 笔下生花 美妙绝伦 斗酒百篇 沙漠之舟 义无反顾 按兵不动 闻风而动 翻山越岭 谈笑风生 兴致勃勃 郑人买履 第七册
皓月当空 阴晴圆缺 青出于蓝 不由分说 丢三落四 栉风沐雨 蜂拥而至 传为美谈 兴高采烈 沧海一粟 星罗棋布 流连忘返 腾云驾雾 不知所措 有恃无恐 出类拔萃 力透纸背 炉火纯青 鬼斧神工 自强不息 坚定不移 操之过急 千奇百怪 披荆斩棘 一帆风顺 喜笑眼开 叶公好龙 万里无云 心绪不宁 一鸣惊人 蛮不讲理 亲密无间 未风先雨 埋头苦干 约法三章 天各一方 孜孜以求 心旷神怡 云遮雾罩 飘飘欲仙 有利可图 有求必应 才思敏捷 束手就擒 活灵活现 无边无际 忍辱负重 小心翼翼 轻举妄动 废然大物 千辛万苦 风平浪静 揠苗助长 狐假虎威 手足情深 井井有条 桃李争妍 一拥而上 参差不齐 见风是雨 一无所获 秋毫无犯 思绪万千 全力以赴 千姿百态 气象万千 白云苍狗 有机可乘 在志竟成 后生可畏 翩翩起舞 栩栩如生 铺天盖地 始终如一 七嘴八舌 兴风作浪 望而生畏 烟波浩渺 鸥水相依 杯弓蛇影 黔驴技穷 形影不离 羊肠小道 后继有人 自由自在 和风细雨 凄风苦雨 戎马一生 运筹帷幄 学海无涯 百尺竿头 变幻无常 风云变幻 瞬息万变 有根有底 热火朝天 文思如泉 亭亭玉立 梦笔生花 暴跳如雷 飞沙走石 成千上万 蠢蠢欲动 展翅高飞 一碧万顷 海波不惊 螳螂捕蝉 十全十美 文思敏捷 十年树木 无影无踪 春风化雨 暴风骤雨 身经百战 好谋善断 书山有路 更进一步 瞬息万变 奇峰异岭 气喘吁吁 有始有终 胸有成竹 手不停挥 大腹便便 浑然天成 谈笑风生 志在千里 坐观成败 雷厉风行 窃窃私语 游人如织 筋疲力尽 鹬蚌相争 悲欢离合 聪明过人 百年树人
雕梁画栋
永垂不朽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五彩缤纷
勇往直前 水泄不通
震惊中外
以身许国
碧雪丹心
疾恶如仇
大义灭亲 敢怒敢言
忧国忧民
横眉冷对
浩气长存
晶莹剔透
林深叶茂 若无其事
诗情画意
异兽珍禽
古木参天
憨态可掬
湖光山色 人间天堂
明月清风
桂子飘香
水光接天
相得益彰
江山如画 鱼米之乡
开天辟地
筋疲力尽
纵横交错
大发雷霆
悬崖绝壁 混沌不分
昏天黑地
大刀阔斧
开天辟地
与日俱增
顶天立地 变化多端 丰富多彩 功成名就 见利忘义 志同道合 开卷有益 五谷丰登 第八册
欢声笑语 飞瀑流泉 微不足道 不甚了了 诚心诚意 心满意足 料事如神 万事俱备 聚精会神 众志成城 眼花缭乱 如痴如醉 不辞而别 枯枝败叶 妙语连珠 专心致志 惟才是举 第九册
娓娓动听 满载而归 凶相毕露 改天换地 息息相关 著作等身 知恩图报 亲密无间 欣欣向荣 国泰民安 翩翩起舞 古木参天 漫山遍野 天道酬勤 青翠欲滴 恍然大悟 胆大心细 只欠东风 白衣天使 含辛茹苦 倦鸟知返 夜深人静 奄奄一息 欲言又止 高谈阔论 惊涛骇浪 知人善任 身临其境 指手画脚 金蝉脱壳 滚瓜烂熟 学富五车 温文尔雅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春满人间 人寿年丰 春深似海 诗情画意 轻而易举 熟能生巧 茅塞顿开 无可奈何 鞠躬尽瘁 身先士卒 玉洁冰清 舍生忘死 成群结队 昏昏欲睡 慕名而来 吞吞吐吐 眉飞色舞 继往开来 科教兴国 戛然而止 绘声绘色 枝繁叶茂 名列前茅
长年累月 满腹经纶
学贯中西 文质彬彬
背信弃义 开诚相见
同舟共济 唇亡齿寒
万紫千红 千帆竞发
万马奔腾 风月无边
世外桃源 蔚为壮观
循规蹈矩 浅尝辄止
囫囵吞枣 寻根问底
无所不晓 秀丽宜人
群雄纷争 日夜操劳
初出茅庐 死而后已
独木难支 斩钉截铁
声色俱厉 救死扶伤
处变不惊 束手就擒
目瞪口呆 一唱一和
呼朋引伴 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 星罗棋布
不毛之地 闪烁其词
支支吾吾 万马奔腾
胆战心惊 革故鼎新
一衣带水 与时俱进 引人入胜
坚忍不拔 迅雷不及掩耳
依依不舍
自相矛盾 乘风破浪 博古通今 恩将仇报 心照不宣 抑扬顿挫 六畜兴旺 山外有山 鲜为人知 浮光掠影 三顾茅庐 蜿蜒起伏 才华横溢 回天无力 心甘情愿 万众一心 肝胆俱裂 欢呼雀跃 流连忘返 纵横交错 口若悬河 提心吊胆 以德为邻 怒气冲冲 名副其实 张口结舌
画龙点睛
张牙舞爪
惊叹不已
犹豫不决
奸诈贪婪
翻箱倒柜 迫不及待
连估带猜
拦路虎
奔腾不息
波翻浪涌
姹紫嫣红 轩然大波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螳臂当车
滥竽充数
买椟还珠 东施效颦
邯郸学步
金碧辉煌
卧薪尝胆
首屈一指
川流不息 饱经风霜
情有独钟
气势非凡
山回谷应
神态各异
惟妙惟肖 精妙绝伦
引人注目
丰富多彩
断崖绝壁
威风凛凛
啧啧赞叹 腐败无能
冷嘲热讽
怒发冲冠
无稽之谈
安然无恙
不足为奇 欣喜若狂 年老体弱 翻山越岭 半途而废 哀鸿遍野 劫富济贫 第十册
枝繁叶茂 东张西望 登高眺远 满面红光习以为常 月光如银 扶老携幼 一目十行 惊涛骇浪 五湖四海 久经沙场 山清水秀 豁然开朗 娓娓而谈 无稽之谈 燃眉之急 劈波斩浪 桃红柳绿 风雨交加 细水长流 第十一册
银装素裹 混为一谈 奋笔疾书 孜孜不倦 日雕月琢 妻离子散 铤而走险 荒山野岭 高瞻远瞩 风流潇洒 威风凛凛 有声有色 饱经风霜 名扬海外 走马观花 水土不服 心悦诚服 跃跃欲试 风景如画 高深莫测 信口开河 海阔天空 同甘共苦 摇摇欲坠 芳草如茵 寒气袭人 饮水思源 清奇俊秀 博览群书 名垂青史 坚持不懈 依草附木 逆来顺受 兵来将挡 成千盈百 睹物思人 气宇轩昂 相貌堂堂 前所未有 委婉连绵 镇定自若 令出如山 讲和通好 举世无双 惟妙惟肖 街头巷尾 冷不丁
夸夸其谈 无所不谈 奔腾不息 夜深人静 骄阳似火 岁月如流 浓妆淡抹 鸿篇巨制 滴水穿石 炉火纯青 措手不及 官逼民反 水来土掩 笔墨纸砚 一览无余 温文尔雅 风度翩翩 如饥似渴 势不可当 严阵以待 振臂一呼 观风问俗 南征北战 绝无仅有 莫名其妙 一塌糊涂 理直气壮 拾人牙慧 日夜兼程 不假思索 大雨倾盆 一刻千金 云雾飘渺 家徒四壁 锲而不舍 持之以恒 誉满天下 忍无可忍 替天行道 冰清玉洁 面面相觑 仪态万方 落落大方 夜以继日 恩重如山 化险为夷 浩浩荡荡 奇珍异宝 所向披靡 若有所思 一本正经 手把手
侃侃而谈 老生常谈 气壮山河 一元复始 金风送爽 滴水成河 波澜壮阔 化为乌有 微不足道 三心二意 脍炙人口 逼上梁山 志存高远 左顾右盼 虎视眈眈 神采奕奕 处之泰然 不屈不挠 人山人海 浩如烟海 络绎于途 互通有无 昂首挺胸 举世无双 蹑手蹑脚 头头是道 胡编乱造 饥寒交迫 惊心动魄 万象更新 万里无云 积水成渊 光洁绚丽
天工巧夺
慷慨激昂
负隅顽抗
惊恐万状
喜出望外
载歌载舞 横行霸道
悲愤欲绝
与世长辞
负荆请罪
针锋相对
唇枪舌剑 寸步不让
深明大义
宽容大度
一窝蜂
不可开交
井然有序 天经地义
潸然泪下
逆境成才
嗷嗷待哺
成年累月
惴惴不安 大名鼎鼎
寥寥无几
节衣缩食
孜孜不倦
枉费心血
脱颖而出 要强好胜
龇牙咧嘴
神秘莫测
顶礼膜拜
众星捧月
鸦雀无声 香客如流
鹤立鸡群
芸芸众生
水深龙多
心灵手巧
熟能生巧 暴跳如雷
心急如焚 锣鼓喧天
唱念做打 活灵活现
感人肺腑 名贯古今
婀娜多姿 悄无声息
销声匿迹 魂牵梦绕
广阔无垠 相辅相成九霄云外 良师益友 第十二册
美妙绝伦
挺拔俊秀 锲而不舍
蔚为壮观 变化多端
寒冬腊月 纷纷扬扬
银装素裹 神清气爽
万籁俱寂 同仇敌忾
人仰马翻 抱头鼠窜
成群结队 自由自在恍然大悟 火眼金睛
除恶务尽 顾名思义
卓有成效 炯炯有神
豁达开朗 百感交集
匪夷所思 迷途知返
恍如隔世 迎风吐艳
直截了当 司空见惯
深思熟虑 窗明几净
五彩斑斓 学而不厌
苦心孤诣 诲人不倦
乐此不疲
二 成语归类
戛然而止 有板有眼 动人心弦 风情万种 颠沛流离 无影无踪 回肠荡气 赤朱丹彤 崇山峻岭 北国风光 雪照云光 蓄谋已久 震耳欲聋 如火如荼 腾云驾雾 天下太平气喘吁吁 如梦初醒 时光荏苒 玉琢冰雕 一无所获 从容不迫 天真烂漫 闻过则喜 托物言志 生旦净丑 余音绕梁 广袤无垠 艰苦卓绝 漂泊不定 五彩缤纷 五花八门 硕大无朋 水平如镜 风刀霜剑 狂风暴雪 严词拒绝 哭爹喊娘 至仁至义 千变万化 望洋兴叹 大汗淋漓 水滴石穿 白驹过隙 迫不及待 滔滔不绝 温文尔雅 博大精深 见贤思齐 喻之以理 喜闻乐见 字正腔圆 望而生畏 一碧千里 争先恐后 日新月异 形形色色 气势汹汹 如痴如醉 塞外边疆 雪上加霜 恼羞成怒 猝不及防 螳螂捕蝉 大显神通 喜怒无常 望而却步 一心一意 鉴往如来 美不胜收 桃红柳绿 侧耳倾听 茁壮成长 有教无类 逝者如斯 粉墨登场 惟妙惟肖 不可思议 翠色欲流 劈波斩浪 瞬息万变 层出不穷 前赴后继 万家灯火 漫天飞舞 风卷残云 众寡悬殊 鬼哭狼嚎 不堪设想 明察秋毫 大显神威 半途而废 感激涕零 莫衷一是 万紫千红 意味深长 手舞足蹈 参天大树 不偏不倚 川流不息
含“笑”的成语
笑容可掬
笑逐颜开
喜笑颜开
笑口常开
笑容满面
笑里藏刀 嫣然一笑
付之一笑
开怀大笑
哄堂大笑
破涕为笑
捧腹大笑 眉开眼笑
山欢水笑
嘻皮笑脸
谈笑风生
见笑大方
胁肩谄笑 含“眼”的成语
眼花缭乱
眼疾手快
眼见为实
眼高手低
眼明手快
眼明心亮 横眉竖眼
独具慧眼
一板三眼
望眼欲穿
有眼无珠
见钱眼开 过眼烟云
眉来眼去 含“海”的成语
海波不惊
海纳百川 海誓山盟
天涯海角 含“头”的成语
头上安头
头头是道 改头换面
劈头盖脸 含“然”的成语
安然无恙
泰然处之 井然有序
庞然大物 肃然起敬
焕然一新 含“似如”的成语
一败如水
一见如故 势如破竹
如虎添翼 如胶似漆
如饥似渴 含“风雨”的成语
和风细雨
东风化雨 风吹雨打
风调雨顺 含“天地”的成语
天经地义
天罗地网 天昏地暗
天崩地裂 欢天喜地
开天辟地 含“言语”的成语
自言自语
胡言乱语 闲言碎语
污言秽语 片言只语
寡言少语 含“千万”的成语
千军万马
千辛万苦 千家万户
千秋万代 心明眼亮 海晏河清 血海深仇 头角峥嵘 油头粉面 轩然大波 惘然若失 截然不同 视死如归 光阴似箭 如释重负 呼风唤雨 狂风暴雨 天时地利 天翻地覆 谈天说地 流言蜚语 千言万语 三言两语 千头万绪 千真万确 眼高于顶 海水群飞 大海捞针 头破血流 垂头丧气 勃然大怒 蔚然成风 荡然无存 料事如神 前程似锦 人心如面 栉风沐雨 风雨同舟 天长地久 花天酒地 呼天抢地 花言巧语 豪言壮语 轻言细语 千变万化 千叮万嘱 海啸山崩 沧海一粟 品头论足 埋头苦干 迥然不同 恍然大悟 悍然不顾 疾恶如仇 情深似海 似曾相识 暴风骤雨 未风先雨 天诛地灭 惊天动地 顶天立地 甜言蜜语 风言风语 千丝万缕 千差万别 海枯石烂 学海无涯 白头偕老 狗血喷头 索然无味 岿然不动 翻然悔悟 心乱如麻 归心似箭 光阴似箭 腥风雪雨 风雨无阻 天荒地老 冰天雪地 铺天盖地 冷言冷语 恶言毒语 千难万险 千岩万壑
含色彩的成语
万紫千红
青云直上
漆黑一团
青红皂白
赤朱丹彤
混淆黑白 黑白分明
黄粱一梦
阳春白雪
绿肥红瘦
红颜薄命
灯红酒绿 含有数字的成语
半夜三更
零打碎敲
一石三鸟
一箭双雕
二三其德
二分明月 三头六臂
低三下四
网开三面
四分五裂
五花八门
六亲不认 六神无主
七零八落
七折八扣
九牛一毛
九霄云外
十恶不赦 十全十美
百孔千疮
千锤百炼
千姿百态
万无一失 含有生肖的成语
猫鼠同眠
投鼠忌器
首鼠两端
抱头鼠窜
牛刀小试
老牛舐犊 牛鬼蛇神
吴牛喘月
藏龙卧虎
照猫画虎
为虎作伥
如虎添翼 虎视眈眈
守株待兔
狡兔三窟
兔死狐悲
攀龙附凤
龙腾虎跃 群龙无首
虎头蛇尾
打草惊蛇
杯弓蛇影
心猿意马
龙马精神 犬马之劳
老马识途
蛛丝马迹
顺手牵羊
杀鸡吓猴
鸡鸣狗盗 呆若木鸡
鸡犬不宁
牛鼎烹鸡
鹤立鸡群
鸡毛蒜皮
狗尾续貂 豕突狼奔
封豕长蛇
猪突脪勇 含有“马”的成语
立了功劳(汗马功劳)
快上加快(快马加鞭)
单独行动(单枪匹马)地势平坦(一马平川)
非常危险(盲人瞎马)
心神不定(心猿意马)声势浩大(万马奔腾)
扩充实力(招兵买马)
及时醒悟(悬崖勒马)人马众多(千军万马)
走在前面(一马当先)
粗略地看(走马观花)随便走走(信马由缰)
一刻不停(马不停蹄)
取得胜利(马到成功)含有“海”的成语
形容人多(人山人海)
数量很多(浩如烟海)
力强势大(排山倒海)迷失方向(如坠云海)
世界各地(五洲四海)
全国各地(五湖四海)没有消息(石沉大海)
各有本领(八仙过海)
意志坚决(精卫填海)人心所向(百川归海)
危险之地(刀山火海)
偏僻遥远(天涯海角)没有边际(海阔天空)
一去不返(泥牛入海)
见过世面(曾经沧海)表示“最”的成语
最爱学习的人——如饥似渴
最爱工作的人——废寝忘食 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金
最贵的话语——一诺千金 最值钱的话——一诺千金
最宝贵的话语——金玉良言 最宝贵的时间——一刻千金
最长的寿命——万寿无疆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
最长的时间——千秋万代 最长的一天——度日如年
最长的棍子——一柱擎天 最成功的战斗——一网打尽
最彻底的变化——翻天覆地 最彻底的劳动——斩草除根
最惨的结局——一败涂地 冲得最高的气——气冲霄汉
最大的效益——一本万利 最大的满足——天遂人意
最大的家——四海为家 最大的容量——包罗万象
最大的差距——天壤之别 最大的手——一手遮天
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 最大的地方——无边无际
最大的树叶——一叶障目 最繁忙的季节——多事之秋
最公开的事情——尽人皆知 最高的巨人——顶天立地
最高的瀑布——一落千丈 最高明的医术——药到病除
最高超的技术——鬼斧神工 最高明的指挥——一呼百应
最好的记忆——过目成诵 最好的箭术——一箭双雕
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 描写春天的成语
万紫千红
春华秋实
春暖花开
鸟语花香
阳春三月
桃红柳绿
描写夏天的成语
赤日炎炎
骄阳似火
挥汗如雨
汗流浃背
热不可耐
烈焰升腾
描写秋天的成语
天高云淡
五彩缤纷
五谷丰登 描写冬天的成语
数九寒冬
冰天雪地
鹅毛大雪
风雪交加 描写花草树木的成语
含苞欲放
亭亭玉立
百花盛开
争奇斗艳
枝繁叶茂
国色天香 描写风景名胜的成语
举世闻名
湖光山色
风景如画
诗情画意
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
肝胆相照
忠贞不渝
永垂不朽
奋不顾身
一尘不染
两袖清风
恬不知耻
舍生忘死
视死如归
拔刀相助
偷天换日
盛气凌人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成语
喜出望外
沾沾自喜
春光明媚莺歌燕舞风和日丽烈日当空热风扑面 金风飒飒银装素裹姹紫嫣红高耸入云重峦叠嶂心旷神怡誓死不二舍己为公见利忘义浩气长存雪中送炭落井下石
喜不自禁春回大地 百花争艳 争奇斗艳 暑气逼人 酷暑盛夏 秋高气爽 寒冬腊月 奇花异草 遮天盖地 美不胜收 赏心悦目 威武不屈 赤胆忠心 顶天立地 见义勇为 两面三刀 阳奉阴违 心花怒放 春色满园生机勃勃草长莺飞滂沱大雨烈日中天硕果累累滴水成冰沁人心脾千姿百态气壮山河光彩夺目贪生怕死不屈不挠兢兢业业拾金不昧营私舞弊满腔怒火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绿叶成阴大雨涔涔万里无云天寒地冻五颜六色火树银花沧海桑田山光水色厚颜无耻克己奉公卖国求荣大义凛然明哲保身深恶痛绝
怒气冲天
火冒三丈
疾恶如仇
心惊肉跳
提心吊胆
魂不附体 胆战心惊
做贼心虚
追悔莫及
无地自容
羞愧难当
犹豫不决 心急如焚
胸有成竹
慷慨激昂
心慌意乱 描写友情的成语
促膝谈心
情深似海
拔刀相助
海誓山盟
心心相印
风雨同舟 亲密无间
推心置腹
肝胆相照
志同道合同甘共苦
情同手足 荣辱与共
同心协力
患难之交
有福同亨
有难同当
形影不离 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
君子之交
两小无猜
牢不可破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呆若木鸡
悠然自得
威风凛凛
谈笑风生
垂头丧气 神采飞扬
无精打采
趾高气扬
坐立不安
耀武扬威 精神焕发
全神贯注
得意忘形
张牙舞爪
张口结舌 面黄肌瘦
踌躇满志
泰然自若
神色不惊
目瞪口呆 描写学习的成语
只争朝夕
自强不息
笨鸟先飞
闻鸡起舞
学无止境 真才实学
好学不倦
不学无术
披荆斩棘
力争上游 发奋图强
废寝忘食
争分夺秒
孜孜不倦
全力以赴 首尾同字的成语
精益求精
微乎其微
神乎其神
忍无可忍
痛定思痛 数不胜数
防不胜防
举不胜举
闻所未闻
贼喊捉贼 智者见智
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
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火眼金睛
嫦娥奔月
夸父追日 后羿射日
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自相矛盾
亡羊补牢
掩耳盗铃
画蛇添足
南辕北辙 郑人买履
坐井观天
南柯一梦
守株待兔
拔苗助长 叶公好龙
画饼充饥
囫囵吞枣
惊弓之鸟
点石成金 井底之蛙
狐假虎威
黔驴技穷 来源于历史典故的成语
卧薪尝胆(勾践)
闻鸡起舞(祖逖)
囊萤映雪(车胤)负荆请罪(廉颇)
初出茅庐(诸葛亮)鞠躬尽瘁(诸葛亮)起死回生(扁鹊)
口蜜腹剑(李林甫)围魏救赵(孙膑)程门立雪(杨时)
两袖清风(于谦)
精忠报国(岳飞)入木三分(王羲之)夸夸其谈(刘备)
四面楚歌(项羽)背水一战(韩信)
指鹿为马(赵高)
纸上谈兵(赵括)没精打采 漫不经心 老态龙钟 学而不厌 勤学好问 不甘示弱 为所欲为 仁者见仁 八仙过海 刻舟求剑 滥竽充数 邯郸学步 凿壁借光(匡衡)乐不思蜀(刘禅)才高八斗(曹植)梦笔生花(李白)破釜沉舟(项羽)江郎才尽(江淹)
逼上梁山(林冲)
多多益善(韩信)
完璧归赵(蔺相如)望梅止渴(曹操)单刀赴会(关羽)
三字成语
下马威
无底洞
父子兵
父母官
钻空子
耳边风 忘年交
迷魂汤
迷魂阵
破天荒
恶作剧
莫须有 紧箍咒
眼中钉
眼中刺
绵中针
解语花
敲门砖 敲边鼓
敲竹杠
癞蛤蟆
掉书袋
纸老虎
笑面虎 摇钱树
煞风景
睁眼瞎
千里驹
小广播
炮筒子 铁公鸡
口头禅
马前卒
安乐窝
东道主
马后炮 变色龙
马大哈
旱鸭子
落汤鸡
寄生虫
无底洞 五字成语
一去不复返
一字值千金
一物降一物
三百六十行 人心隔肚皮
人穷志不穷
下笔如有神
久旱逢甘雨 天下无难事
日久见人心
无风不起浪
无毒不丈夫 无巧不成书
功到自然成换汤不换药
礼轻情意重 民以食为天
先下手为强
防患于未然
水火不相容
事后诸葛亮更上一层楼
时势造英雄
坐山观虎斗
报喜不报优 狗咬吕洞宾
快刀斩乱麻
空口说白话
临时抱佛脚
贪多嚼不烂
树倒猢狲散
射人先射马
疾风知劲草
眼不见为净 照葫芦画瓢
贵人多忘事
独木不成林
恨铁不成钢六字成语
一不做,二不休
一而再,再而三
丁是丁,卯是卯
千叮咛,万嘱咐
玉不琢,不成器
过五关,斩六将
吃一堑,长一智
眼中钉,肉中刺
挂羊头,卖狗肉
既来之,则安之
眼不见,心不烦
冤有头,债有主
十万八千里 小巫见大巫 无官一身轻 皮笑肉不笑
兵败如山倒 墙倒众人推 恶事传千里
前怕狼,后怕虎
人不知,鬼不觉
神不知,鬼不觉
胜不骄,败不馁
雷声大,雨点小
此一时,彼一时
风里来,雨里去
谦受益,满招损
高不成,低不就
父母在,不远游
一动不如一静
三寸不烂之舌
五十步笑百步
九牛二虎之力 百闻不如一见
百思不得其解
百动不如一静
真金不怕火炼 天无绝人之路
天有不测风云
天机不可泄露
不分青红皂白 不可同日而语
不足为外人道
不知天高地厚
不食人间烟火 不费吹灰之力
不登大雅之堂
不得其门而入
五十步笑百步 太岁头上动土
化腐朽为神奇
化干戈为玉帛
立于不败之地 老死不相往来
耳闻不如目见
过五关斩六将
有志不在年高 有志者事竟成有眼不识泰山
死无葬身之地
死马当活马医 迅雷不及掩耳
驴头不对马嘴
风马牛不相及
反其道而行之 反其意而用之
以不变应万变
东风压倒西风
出污泥而不染 可望而不可即
士为知己者死
万变不离其宗
井水不犯河水
手无缚鸡之力
水至清而无鱼
如入无人之境
如坠五里云雾 拒人千里之外
身教重于言教
坐收渔人之利
茫然不知所措 杀鸡焉用牛刀
远水不救近火
远水不解近渴
拒人千里之外 求人不如求己
吹皱一池春水
驴头不对马嘴
英雄所见略同 事实胜于雄辩
拉大旗作虎皮
明人不作暗事
知一而不知二 损有余补不足
前怕狼后怕虎
哀莫大于心死
闻名不如见面 恭敬不如从命
海水不可斗量
家丑不可外扬
事实胜于雄辩 赶着鸭子上架
惟恐天下不乱
顾左右而言他
敢怒而不敢言 七字成语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朝天子一朝臣
一个巴掌拍不响 一人做事一人当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发而不可收拾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过其门而不入 三句话不离本行
四海之内皆兄弟
万绿从中一点红 人生何处不相逢
人生七十古来稀
人逢喜事精神爽 上梁不正下梁歪
山雨欲来风满楼
小不忍则乱大谋 无事不登三宝殿
无可奈何花落去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见棺材不下泪
不识庐山真面目 今朝有酒今朝醉
车到山前必有路
勿以恶小而为之 长江后浪推前浪
心有灵犀一点通
心有余而力不足 打破沙锅问到底
只重衣衫不重人
出师未捷身先死 犯天下之大不韪 有过之而无不及 众人拾柴火焰高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子之交淡如水 来而不往非礼也 半夜敲门心不惊 有钱能使鬼推磨 多行不义必自毙 身在曹营心在汉 识时务者为俊杰近水楼台先得月 有百害而无一利 此地无银三百两 羊毛出在羊身上 初生牛犊不怕虎 英雄无用武之地 挟天子以令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