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3 00:15: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一篇: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教育是每个人的生活准备,是走向未来的基础,分享前人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生活的前提。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事业。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对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统一实施的具有普及性、强制性、免费性的学校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实施义务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支持义务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那么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实施的效果如何呢?本文将就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 现状 问题 对策

目录

一、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一“小雨点”式的教育投入…………………………………………………………3

(二)“大规模”式的撤点并校………………………………………………………3

(三)“游击队”式的教师队伍………………………………………………………4

(四)“滑铁卢”式的辍学忧伤………………………………………………………4

二、农村义务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5

(一)加大财政投入,让“义务”不是空谈…………………………………………5

(二)控制“撤点”规模,让“教育”不再空窗………………………………………5

(三)推行激励机制,让“教师”不再空想…………………………………………5

(四)采取有效措施,让“教室”不再空桌…………………………………………5

三、结语………………………………………………………………………………6

四、参考文献…………………………………………………………………………6

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006-2007年我国开始实行城乡免费的义务教育,新的目标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由国家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各级教育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展并重视义务教育,在教育资金的投入、办学条件的提升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却仍旧面临着层出不穷的问题,笔者就此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如下分类:

一、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小雨点”式的教育投入

早在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就明确规定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强调“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在这样的政策要求下,农村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和改善,但与城市及乡镇的义务教育相比,在学习条件、办学条件上仍存在较大差距。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小雨点”式的教育投入,即远远不够的教育投入。

一是总量不足。由于各级财政存在严重的经济困难,政府难以全面投入教育经费,致使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金额无法满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需求。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量不断地增加,但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占的比重却有所下降,由此我们能够看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总量不足。

二是结构不合理。我国各地区的自然资源、文化、习俗等都有差异,加上教育内部利益的相互竞争等原因,导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内部投入结构失衡;二是城乡投入不平衡;三是区域间投入不合理。据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从2006年的1977.49亿元增至2013年的5745.34亿元,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从2006年的1303.28亿元增到2013年的3612.01亿元,整体呈增长趋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率由2007年的34.51%降至2013年的8.07%,低于2013年的非农村投入的增长率10.05%,这就说明更多的教育经费流向了非农村义务教育。总体而言,我国教育系统资金投入存在内部不均衡的状况。特别是我国东、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在每个学生的平均经费、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是制度不规范。首先是财权与事权的不规范,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权向上集中,事权逐渐下移。省级政府负责财政资金,县级政府负责经费投入,而农村税费改革导致县级财政十分困难,难以承受。其次是支付制度不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数量较少并且难以及时到位,由于县级财政实力存在差异,转移支付在一定程度上未起到教育均衡的作用。第三是监管制度不完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缺乏法律依据,未确定相应的政府拨款制度,容易在拨款过程中出现违规违法现象。环节有些混乱,政府暗箱操作,很难有效监督。四是法律制度不完善,相关责任不到位,执行的力度不够,工作人员法律意识不强。

(二)“大规模”式的撤点并校

2001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大规模、有计划、有步骤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俗称为“撤点并校”政策。这项政策产生的原因包括农村学龄人口减少,农村税费改革效应,以及不断演进的农村城镇化趋势。目的在于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是由分散办学向集中办学的转变:一是撤并村小、教学点等小规模学校,合并为规模较大的中心学校;二是中小学布局由农村向县城、城市集中,出现了学校层面的流动和集中,即所谓的“学校进城”的趋势。在国家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下,地方采取了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许多地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以“一刀切”和运动式的方式,过度撤并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追求教育规模和效益,并演变为一种“政绩工程”,违背了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

通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总体上看,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确实改善,学校的办学质量和规模效益有所提高;但是与此同时,撤并农村学校也出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例如学生上学路途变远,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农村学生的辍学率上升,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农村寄宿制学校质量差,城镇学校“大班化”等。

在农村大规模“撤点并校”后,农村学校的服务半径,由过去的平均5公里扩大到10余公里,最多的达到方圆20公里以上,这样的并校使得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也显著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撤点并校实际上是将改革的成本转嫁给了偏远村落的农民。

(三)“游击队”式的教师队伍

教师流失严重是农村中小学非常突出的问题。待遇是影响教师队伍稳定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较差,教师的生活水平仍然很低。教师的工资增长缓慢,各项福利、待遇和津贴补助难以落实。与其他行业相比,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显然要低得多,这样给农村教师带来了很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必然降低其工作热情,多数优秀教师义无反顾的选择调入效益较好的城市学校,加重了现有教师的流失现象和贫困地区学校优质教师的极其短缺问题。

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整体上专业化水平不高。农村大部分教师都是在是出民办教师转正而来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他们脑中根深蒂固,他们一般都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过分强调知识体系和结构,忽视学生心理情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培养。并且相当一部分老师还需要同时教授不同的几门学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可想而知。还有部分教师对于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很薄弱,不懂得教育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可以说农村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直接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和提高。

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老龄化问题突出。由于现在农村教育环境艰苦,待遇低下,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外流,而大多数的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也不愿意再回农村任教,义务教育阶段的老教师又一般都是由民办教师转正为公办的教师,所以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这些老教师观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起来比较困难,只能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在与现代教育手段对接时也无法很好的操作与实施,教师的老龄化间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意中影响到了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滑铁卢”式的辍学忧伤

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推广,是中国政府重视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意在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但在义务教育推行十几年后的今天,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现象在许多地方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初中阶段学生的辍学情况最为严重。综合来看,学生在农村义务教育中辍学原因有:一是教学资源贫乏,农村中小学的课堂设置不够丰富,因为师资力量的不足,美术、体育等课程都是有其他科目老师兼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教育教学质量差,工资低下无法养家,无法将精力全部集中在教学上,导致课堂的乏味,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产生厌学情绪;三是部分教师缺少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这导致多数教师不能很好的接触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课堂缺乏吸引力;四 是来自于社会和家长的不良影响,读书无用论风行,一部分农村家长认为如果在义务教育下不能考上大学反而是一种浪费时间的做法,不如趁早出去打工,还能解决家庭的经济问题。

二、农村义务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财政投入,让“义务”不是空谈

一是制定和完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补贴力度,加强科技、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执行力度,保证县财政对义务教育投入的畅通,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制度。二是加大各级政府投入力度,中央政府要增加对教育财政支出的数量,地方各级政府要全力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数量,不断调整各地中高等教育和农村义务教育的比重。三是开拓多渠道投入体制,鼓励社会、民间力量办学和倡导社会捐赠,发行教育彩票和教育公债等形式来进行筹资。

(二)控制“撤点”规模,让“教育”不再空窗

许多地区因为大规模的撤点并校,产生出诸多问题,值得全社会深思。

我们呼吁政府方面要做好定期撤点总体规划。撤点并校的提出有其合理性,由于学龄儿童数量的减少,有些小学在校生人数不多,单独设立一个班,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师资源的浪费,合班教学,又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合并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在政府方面首先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调研,在充分研究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经济、地理、文化等多种因素,合并学校。另外,政府要适时调控。对于闲置的学校,政府也应做好合理规划,寻找它们的发展方向,而不应将其空闲,以致浪费教育资源。

我们呼吁有关学校努力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撤点合并后的农村学校,对于教学资源,学校应努力为学生提供辅助设施,真正实现小班化教学,缩小班额容量。并且应该及时的完善住宿、教学设施的配备工作,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并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学校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要把宿舍和食堂卫生安全监管放在首位。对于学校食堂要严把食品入口关,从源头上杜绝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撤点并校后保留下来的学校规模大、人员多,学校若不加强管理,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推行激励机制,让“教师”不再空想

推行农村教师特殊津贴机制。国家各级财政特别是县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以补贴山区和贫困地去教师,用以提高这些地区学校教师的待遇,从而鼓励教师扎根农村。另,在职称评定方面,应在相同条件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农村教师的职称晋级。各级财政部门应确保教育经费在政府预算,最大程度的缩小城乡教师工资收入水平的差距,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教师基本工资按时按额发放。

推行教育资源共享管理机制。各教育部门应建立详细完善的教育资源共享制度。药努力为致力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和进修机会,要让农村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教师,让他们能有学习最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机会。并建立教师交流制度,各地教育部门应组织城镇的优秀教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去送优质课、示范课,真正的做到把 最先进的教育资源送到农村义务的最前沿。

推行农村教师激励竞争机制。在农村义务教育中,通过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增加农村教师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的动力,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良性竞争。另外,在农村教师的流动中,也同样要引入竞争机制,同时要给所有教师发展机会,普遍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要为所有基础扎实和有发展潜质的教师提供发展机会。

(四)采取有效措施,让“教室”不再空桌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推行,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却有所抬头,大量还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 生过早的进入到了社会。辍学的青少年群体因为缺少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社会的一大隐患。防止青少年辍学和控制青少年辍学,成为了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大事件。

依法防“辍”。建立依法保障农村是义务教育机制。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形式,着重宣传《义务教育法》,要让义务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家喻户晓,要让家长树立必须依法送子女入学的观念。全社会都要明确接受义务教育是一种有法律规范的手法行为,从思想上解决青少年辍学的问题。

学籍管“辍。各级教育部门加强应落实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籍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学籍管理的报表制和辍学学生情况报告制度,学校每年在规定时间办理入学、转学、休学、复学等手续,防止学生辍学。建立小学升初中交接制度。避免小学升初中过程中出现学生辍学现象,保证初中的入学率。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学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学籍管理的严肃性。

培优防“辍”。在辍学的青少年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和成绩跟不上班而离开学校,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我们应该坚持社会和学校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学校应坚持对学生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尽快提高成绩,恢复信心和重新产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根据这类学生的数量,制定有实际意义的措施,配备专门的教师进行思想和学生上的跟踪辅导,真正的做到不让教室空桌。

奖励控“辍”。建立控制辍学奖惩机制。凡是农村初中辍学率超过规定范围的,教育工作评先选优时将实行一票否决。由于政府行为不到位,产生大面积辍学的,要追究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由于学校管理混乱,导致辍学率明显上升的,要追究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学校主要领导的责任;由于歧视、侮辱、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辍学的,要追究学校领导和当事教师的责任。

三、结语

中国农村义务的推行,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巨大突破,为此,国家教育及财政部分在这十几年中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往无前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出现的诸多问题是《义务教育法》推行过程中的阵痛,是必然的过程。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努力下,农村义务教育将拥有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杨东平《近十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2014 [2]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有关情况介绍》2008 [3] 王磊《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教育与经济,2002 [4]卫广玲《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安徽农业科学,2007

第二篇: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针对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相关问题的研究

【内容摘要】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农村义务教育承担着对亿万农村孩子施行基础教育的重任,这关系到我国义务教育的总体质量,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亿万农村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以及决定广大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的关键。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关键所在。关注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相关问题。探索农村未来义务教育的发展前景,无疑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义务教育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科教兴国

目 录

一、义务教育的起始和渊源............................................3

二、我国义务教育的现状..............................................4

三、我国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4

(一)义务教育财政经费的投入总量不足,不少学校公用经费依然存在缺口..4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应试教育没有得到良好改善......4

(三)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甚至还有扩大趋势....................................................4

(四)有些义务教育学校乱收费现象严重,学生家长经济负担沉重..........5 四:为使义务教育更好更快发展,针对前期义务教育出现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得出如下建议:........................................................5(一)加大财政投入数量,合理调节财政投入结构,完善和规范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制度体系......................................................5

(二)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5 绩不再成为学生进入高等学校的唯一衡量标准。..........................5

(三)合理利用教育资源,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6

(四)制定统一收费标准,加强监督力度,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从根本上解决学校乱收费现象........................................................6

五、结语............................................................7

六、参考文献........................................................7

针对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相关问题的研究

2003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6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并从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温家宝总理也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由此可见,农村义务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也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农村义务教育倍受社会各界关注,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更是难点。现阶段,农村受教育人数比例不断增长,由此可以看出农村义务教育较之过去已经有了不小进步。这种进步一方面得益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和民众对农村教育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不过,当我们细致地审视农村的义务教育时就会发现,在取得成就的光环背后,依然存在一些危机,有凸显的,更有潜在的。这就需要我们勇于正视、思考、剖析,直至最后解决问题。

一、义务教育的起始和渊源

“义务教育”一词最早起源于德国的马丁·路德。在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新教国家为了推行宗教教育,而提倡广设教育。到了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公布的学校法令中有详细规定,每对父母都应当送其6~12岁的子女入学,否则政府要强迫其履行义务。这便是义务教育的开端。后来,资本主义国家例如英、法、美等,大多在19世纪70年代后才开始实行义务教育。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全世界已有将近60个国家实施了义务教育法。而各个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长短,一般都是由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教育程度决定的。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是指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一项国民教育。义务教育为现代生产发展和生活所必需,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其实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当时的临时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及后来正式颁行的国家宪法中,都有明确规定,任何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所以说,义务教育是国家根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一项国民教育。实质就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施行的拥有一定年限的强迫性教育制度。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教育年限为九年(小学六年,初中三年;有些省市为小学五年,初中四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十分恰当。

二、我国义务教育的现状

自从国家在1986年出台了义务教育法,中国农村基层的教育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2000年,国家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2002年,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分别达到了98.6%和90%。由此,农村义务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我国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义务教育财政经费的投入总量不足,不少学校公用经费依然存在缺口

我国的义务教育计划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制度,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许多地方政府在承担支出的同时,并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2005年,河南省小学的平均教育经费为744.46元,初中则为908.05元。农村预算内的教育经费则更是少的可怜。一些农村家庭交不起学杂费,不得不在一个孩子上学的同时,让另外一个孩子辍学回家;有些地方农村中小学经费不足,不仅没有专门的实验室,甚至连做演示实验的条件都没有;由于农村学校基层财政困难,学校校长为了保证学校正常运转,不得不四处筹钱,被形象地称为“化缘校长”;甚至还有一些学校存在危房和欠债的情况,一些地方教师工资还不能按时足额地发放。这些都从根本上禁锢了“义务教育”的践行与发展。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应试教育没有得到良好改善

“小呀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这一句中国的传统民谣,哼唱出了孩子们背着书包轻松愉悦的心情。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各种辅导材料、练习题、测试题纷纷涌向了学校,钻进了学生的书包;各类令人眼花缭乱学科的辅导班、提升班、补习班接踵而至。书包越来越沉重,学生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眼睛近视了,肩膀压垮了,同时,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公式、定理、古文诗词已经成为了每个学生的噩梦。从学校到社会,应试教育已经成为摆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面前的绊脚石,为了考个好点的高中和大学,各种各样的辅导、家教剥夺了学生所有的自由时间,连周六周日、各种节假日他们也被牢牢地拴在教室里、书桌旁。没有假期,没有节日,有的只是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作业。这真的成为了老师为“应试而教”,学生为“应试而学”。于是学习就成了苦海,孩子已失去了童真和欢乐,除了书本,再无其它。

(三)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甚至还有扩大趋势

我国各地区、城镇与农村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并不合理。这既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又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因为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多变,人口众多,所以造成了城镇与农村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经济发展不平衡又造成了教育资源、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根据2005年中国教育年鉴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是预算内教育经费数额最高的城市,小学平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为7940.77元,初中为8421.50元。而最低的河南省的小学仅为744.46元,初中为908.05元,约与上海市相差10倍。2010年中国教育年鉴统计数据显示,农村的小学义务教育经费为3041.97亿元,农村初中义务教育经费为1842.18亿元,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总额为4884.15亿元;城市小学义务教育经费为4642.60亿元,城市初中义务教育经费为3152.37亿元,城市义务教育经费总额为7794.97亿元,城市义务教育经费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数的1.6倍。由于地区、城市与农村之间教育经费的分配不均,从而造成教师工资分配的不合理,许多有知识有才学的教师纷纷涌向发达地区,涌向城市,这也造成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力量越来越薄弱。

(四)有些义务教育学校乱收费现象严重,学生家长经济负担沉重

“明明是义务教育,为什么钱却越交越多?”这是当前义务教育藏在家长们心中的一个疑问,但在经历短暂的不解和困惑后,面对孩子们的前途,绝大多数的家长只能二话不说,接受现实,乖乖的把钱财奉上。许多学校就是利用这一点让收费由“违法”变成了“合法”,美其名曰:使孩子学习得更好。

为什么会出现义务教育乱收费的现象?从总体上来讲,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教育的投入远远赶不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这种情况在我国长期存在。从具体上来讲,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的原因在于:(1)一些地方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教育经费难以维持学校正常运转。所以一些地方政府就想到了通过向学生收取额外费用来缓解教育经费困难的问题;(2)政府对乱收费的查处力度不够、惩处不严,使一些地方和学校乱收费行为屡禁不止;(3)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供需矛盾大,难以满足广大群众迫切想接受较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致使一些地方和学校借机高收费、乱收费。“门槛费”也越来越高;(4)一些基层政府有关部门或单位通过学校向学生高额收取搭车费、伙食费、住宿费等等额外费用,以谋取不法利益。(5)一些学校高额收取补习费用。种种原因导致了学校乱收费现象越来越严重。以上几个原因导致学校胡乱收费现象越演越烈。从而脱离了义务教育的初衷。而学生家长在质疑义务教育的同时,亦制约着其健康发展。

四:为使义务教育更好更快发展,针对前期义务教育出现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得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数量,合理调节财政投入结构,完善和规范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制度体系

作为义务教育的主体单位,政府在其中必须发挥自身积极的价值与意义。(1)加大各级政府教育财政的投入力度,中央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教育财政支出的力度,努力提高其占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尽全力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总额,不断调整各地中、高等教育和农村义务教育的比重。(2)合理使用教师人力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强化编制管理,培养出一批批具有良好素质、具有真才实学的精英教师队伍。(3)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义务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鼓励民间力量创办私立学校。(4)实现财权与事权相统一,教育部门依据其经费的供需,充分发挥编制经费预算的作用,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将其纳入国家预算体系,做好资金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监督、管理工作,从而保障教育资金科学合理的运用。(5)健全法律制度,制定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法律化进程。

(二)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素质教育的呼声始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正式把它提高到事关国家大计的重要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中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素质教育的明确定义。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应当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进一步完善的德育教育工作体系,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把德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加强教学管理,做到各负其责、各行其职,责、权、利统一;横抓各要素,做到通过提高教学水平来向课间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教育部门应当对各种辅导材料、练习题、测试题进行严格的把关,对辅导班、提升班、补习班进行严格的监控。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教育部门要尽快改革升学考,使考试成绩不再成为学生进入高等学校的唯一衡量标准。

(三)合理利用教育资源,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

((1)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开拓多渠道投入体制,切实提高义务教育资金效益。对城镇过密的不合理的学校布局进行调整甚至撤并;而对于人口分散的边远农村地区,学校的设置应当遵循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方便学生入学的基本原则。(2)平衡城乡间财政的投入,重视城乡之间的教育经费分配比例,可根据教育花费来进行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补贴力度。(3)让“支教”这个词走进更多人的耳中、鼓励更多优秀人才、优秀大学生到教育落后的地方支教。(4)提高农村教师的薪资待遇,让农村学校留得住人,这样也能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职。(5)打破地方教育壁垒,提倡教育公平公正。(5)重视“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让每个孩子都能读得起书、上得起学。

(四)制定统一收费标准,加强监督力度,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从根本上解决学校乱收费现象

(1)要把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把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及时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保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有逐步的增长。

(2)教育部门应当积极推动调研工作,加快工作步骤,组织地方政府做好各项准备,尽早实现全国所有城镇学校义务教育收费标准统一化的目标。

(3)针对义务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择校热”等新问题,教育部门要严格要求学校“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一旦出现这种乱收费的情况学校主管人员要受到重罚。

(4)各级教育部门要建立健全预决算制度,建立区县级教育会计核算中心等设备。一是要检查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情况,主要检查学校义务教育经费是否按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按时、足额到位,教师合理收入是否得到依法保障。二是义务教育经费的管理、使用情况,主要检查经费管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政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规定,学校按规定收取费用有无纳入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学校公用经费使用是否规范等。三是教育收费情况,主要检查教育收费行为是否规范,有无乱收费情况存在。

(5)学生、家长、社会应当对学校收费现象进行有力的监管,一旦出现学校乱收费的现象,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也应该通过张贴宣传栏等方式让学校财政收支透明化。

五、结语

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论述20年内中国发展战略的重点时强调:“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1992年,他再次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召开全国科技大会,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并且江泽民在大会上阐明:“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重申“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你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21世纪的今天,经济的发展要靠知识、靠人才。政策上的失误易纠正过来,而知识不是立即就能得到的,人才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所以要抓教育,而且要从娃娃抓起。“教育要成娃娃抓起”,国家必须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享受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我国必须把义务教育永远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时刻关注着义务教育出现的问题,最后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由此规避在义务教育实行中出现的多种多样的问题。

六、参考文献

1、于海波编著:《求是》2009年

2、佟平编著:《关于中国教育改革的思考——兼谈消除中国教育不平等现状》2006年

3、纪晗编著:《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财会月刊2005年10期

4、周济编著:《农村教师队伍问题制约义务教育发展》2006年

5、人民日报

9、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

第三篇: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背景:甘肃省陇南市属于教育落后的地区,由于自然状况,历史影响等原因一直属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一直令人担忧,大批的农民常年外出打工,对子女的教育缺乏积极性。很多孩子没完成义务教育就跟着父母或者其他人外出打工。在大量调查基础上,撰写此文。

意义:教育是一个民族千秋万代的大事,教育事业的质量不仅影响着一个国家的人才素质,而且直接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农村教育的质量显得更加重要,它决定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决定一个国家是否能兴旺发达。全社会都应贡献自己的力量,来关心农村的教育事业。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得农村地区的文盲率迅速降低,人均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但是,在当今的经济转型期,农村的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城乡的教育差距依然比较大,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率比较高,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投入不够,这些都是农村义务教育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农村义务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和依然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旨在分析农村义务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和依然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2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文献法

3、调查法

4、统计法

5、比较法

6、分析法

3论文提纲(研究路径/论文(设计)框架)

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

(一)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与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差,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三)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经费吃紧,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二、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滞后性

(二)学生辍学较多,读书无用论出现回潮

(三)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三、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是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二)农村教育目标错位,升学教育、离农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

(三)财政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造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不足

(四)社会、家庭、家长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四、对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关键

(二)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要建立部分城市教育资源为农村服务的体制

(四)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执法主体地位,预防辍学率的上升

4论文写作计划(进度安排)

写作进度:

09年11月11日—11月20日,论文指导教师和毕业生师生“双选”,初步确定论文选题。查阅、搜集文献资料,收集资料,再通过与老师电话、邮件、面谈等方式进行指导交流,在不断修正中形成较为具体的研究方法。

09年11月27日—2010年1月3日,定题,对相关材料收集和整理,形成开题报告。

10年1月4日-2010年3月19日,拟完成论文写作提纲的撰写,提交指导教师审阅指导。

10年3月20日-4月4日,拟完成论文初稿

10年4月5日-4月18日,听取指导教师意见,修改完成论文。

10年4月19日-5月18日,提交论文终稿,申请参加答辩。

5主要参考文献 [1]《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与公正──教育部出台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石油教育 2005年03期,第94页。

[2]张军凤、王银飞,《平等配置义务教育经费──兼谈“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基础教育参考 2005年01期第33~34页。

[3]纪晗,《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财会月刊 2005年10期第31~32页。

[4]杨华祥、张玉,《武汉市农村教育问题分析》,《武汉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武汉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382页至394页。

互联网资料: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杨华祥 杨华君 文章标题: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完整网址年代:2008年11月17日

第四篇: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毕 业 论 文

题目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名:刘凯

号:***39

业:行政管理

入学时间:2015.09

指导教师:程老师

教 学 点:古交

目录

内容摘要、关键词 „„„„„„„„„„„„„„„„„„„„„„„„„1 大纲„„„„„„„„„„„„„„„„„„„„„„„„„„„„„„„2

一、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 „„„„„„„„„„„„„„„„„„3

(一)农村义务教育程度普及程度高 „„„„„„„„„„„„„„„„„3

(二)建立了相应的教师培养体制 „„„„„„„„„„„„„„„„„„3

(三)形成了完善的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4

(四)加强了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4

二、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问题 „„„„„„„„„„„„„„„„„„4

(一)财政投入仍然不足 „„„„„„„„„„„„„„„„„„„„„„4

(二)农村义务教育目标错位 „„„„„„„„„„„„„„„„„„„„4

(三)教师引入渠道狭窄,师资结构不合理 „„„„„„„„„„„„„„5

(四)社会、家庭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5

1、应试教育的缺陷,加大了学生的厌学心理„„„„„„„„„„„„„5

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6

3、经济压力大,促使学生辍学„„„„„„„„„„„„„„„„„„„6

三、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对策 „„„„„„„„„„„„„„„„„„6

(一)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资力度 „„„„„„„„„„„„„„„„„„6

(二)正确引导义务教育发展方向 „„„„„„„„„„„„„„„„„„6

(三)健全教师培养机制,完善师资结构 „„„„„„„„„„„„„„„7

(四)改变观念,提高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7 总结: „„„„„„„„„„„„„„„„„„„„„„„„„„„„„„8 参考文献: „„„„„„„„„„„„„„„„„„„„„„„„„„„„9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行与不断深入,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我国教育事业也进入一个新的改革和发展时期,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以发达的教育事业为前提。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国家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制定相应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大力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立足于国家目前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剖析相关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教育经费体制;师资队伍;教育发展机制。

提纲

我国是拥有9亿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对农村人口的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往的实行义务教育都不是真正完全免费的全民义务教育。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将实现免收学杂费,这一项举措被人们誉为政府的最大政绩。但这项工作在实施中肯定会出现许多问题,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调整政策。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正确认识和研究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农村未来教育的发展前景,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一、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

(一)农村义务教育程度普及程度高

(二)建立了相应的教师培养体制

(三)形成了完善的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四)加强了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二、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问题

(一)财政投入仍然不足

(二)农村义务教育目标错位

(三)教师引入渠道狭窄,师资结构不合理

(四)社会、家庭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三、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对策

(一)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资力度

(二)正确引导义务教育发展方向

(三)健全教师培养机制,完善师资结构

(四)改变观念,提高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正文:

一、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

自1986年国家出台义务教育法以来,中国农村的教育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2006年国家重新修订了《义务教育法》,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从根本上扭转了农村教育落后的情况。

(一)农村义务教育程度普及程度高

国家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出台以来,农村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很严峻。2000年,国家宣布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2002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8.6%和90%。全国有2598个县实现了“两基”目标,占总县数的90%。2004年,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调查课题组”先后奔赴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调查。发现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辍学率出现了较大反弹,并不是2002年统计所说的小学和中学入学率分别达到了98.6%和90%,辍学率远远高于普九所规定的3%,在很多地方达到了6%以上,一些农村学校不惜采取造假的办法来完成“普九”任务,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2007年国家实行对农村公办中小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极大的缓解了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降低了学生辍学率。

(二)建立了相应的教师培养体制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5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会议决定,该办法经进一步修改后公布实施。2009年8月国务院公布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等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要求免费师范生一般要回到生源所在省份的中小学任教10年以上。免费师范生可享受在校四年期间免学费、免住宿费、领取生活补助费;在师范生毕业以后,国家保证,只要他们到中小学工作就有编有岗,由省级政府统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方面具体落实;在任教农村服务的两年期间,可选择就读在职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国家通过提供免费培养教师人才的途径,增强农村师资力量的队伍

建设。

(三)形成了完善的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在2006年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规定了农村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分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国务院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的范畴。该机制的确立,保障了农村教育经费的来源和统筹安排。

(四)加强了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2008年起国家针对农村教师的匮乏,实行“特岗教师”制度。特岗教师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该制度的建立,为广大农村学校提供了巨大的师资人才,提升了农村教师整体素质。

二、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问题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举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凸显出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投入仍然不足

在2006年召开的《义务教育法》修订会议中,提出要在2006年至2010年5年内,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累计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虽然国家增大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但作为一个拥有9亿人口的农民大国来讲,财政投入力度仍远远不足,许多偏远山区经济条件落后,学校的基础设施较差,很难在短时间之内获得大的提升。

(二)农村义务教育目标错位

农村教育的最大问题,是教育目标的错位。长期以来,农村教育按葫芦画圈的照搬城市普通教育的模式,这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在国家实行高

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下,由于在学校硬件、师资水平和资讯等方面的劣势,农村大学入学率,只有城市学生的十几分之一乃至几十分之一。绝大多数的农村学生,苦读九年(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只能回乡务农,因为缺乏生活技能,进城打工没门,搞二三产业无路,只好在家里闲着。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很快融入当地的经济活动,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

(三)教师引入渠道狭窄,师资结构不合理

首先,2007年5月我国推出了以北京师范大学为首的5所重点师范大学免费培养教师人才到农村任教,以缓解农村学校教师不足并提高农村学校教师整体素质。但面对中国9亿农村人口子女教育的需要,不管从数量上、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当代农村义务教育的需要。其次,从师资力量上来看,城市和乡村的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相差不大,但是城市的小学教师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要超过农村。在初中教师队伍中,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初中教师的学历平均合格率低于城市的初中教师学历平均合格率。城市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初中教师是农村的两倍。此外,在地区之间,师资力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东部地区的教学质量较好,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也比较高,基本上可以跟城市相比。但在西北地区一些极为偏僻的地方,由于经济及其落后,教师的月工资只有几百元。所以,学生只能聘请一些民办教师,这些教师常常身兼数职,同时教授多门课程,使得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此外,从教师负担学生的数量来看。城市和农村的小学专职教师负担学生的数量都呈下降趋势,这有利于老师更有针对性的教授课程,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在初中教育方面,农村的中学专职教师负担学生的数量要高于城市初中教师负担学生的数量,这不利于中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社会、家庭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近几年,农村学校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各个年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流失,尤其是初中阶段尤为严重,令一些学校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学校。社会,经济,家庭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居高不下。农村中小学生辍学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这几个原因相互交织,决定了这一社会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解决。

1、应试教育的缺陷,加大了学生的厌学心理

在课改数年后的今天,扔把应试教育作为升学,评价教师业绩,衡量学校质量管理的主要手段,使片面追求升学率成为学校工作轴心,成为广大中小学生的无形压力,造成许多学生心里失衡,目标迷茫。分数的竞争,家庭的压力

使部分升学无望的学生不堪胜任,对读书产生惧怕心理,学生经历了几次考试失败体验并逐渐积累,就会形成“我不行”的自卑心态。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证”很难得到教师的帮助。久而久之,他们无法承受考试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只有选择辍学。

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组织“城市中心”的倾向较为严重,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学校,尤其是贫困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无法帮助那些不能继续升学的学生适应农村生活。而且农村初中升学率低,约在30%——40%,大部分农村初中毕业生要走向农村或其他劳动岗位,而现行的农村教学内容仍围绕升学考试组织,根本不适应农村初中的实际情况。许多升学无望的学生感到学校里学的东西对他们无用,而有用的东西又不学,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3、经济压力大,促使学生辍学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最主要原因虽然不是经济问题,但其内在原因还是多与经济有关,比如:农村学生大学的入学率在不断降低,费用不断升高,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收入越来越不稳定,学生上学投入与预期收益比大大降低,使家长对子女辍学采取听之任之,甚至纵容的态度,而作为未成年人,中小学生还不能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也不太理解学习的意思,在学校遇到挫折很仍有产生退学的想法,这是若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很容易造成事实上的辍学。

三、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对策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剖析其产生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资力度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务的投入,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很多地区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还需要加大投入来改善农村学校教学环境;其次,增加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水平,增加老师工资收入,更好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事业做贡;再者,提高在校中、小学生的补助水平,让孩子们免除生活之忧。针对这些问题,都需要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才能更快、更全面的实现农村义务教育普及,让广大农民学子读好书、书读好;才能早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运用价值。

(二)正确引导义务教育发展方向

在当代的农村学校学生培养中,还是以一种比较传统的授课模式和认知观

念教育学生,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吸收一些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通常还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考试成绩作为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很少考虑到学生在其他方面的特长或潜力。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很多农村学校教师对于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没有形成一种推动学生前进的观念,以传统教学为主导,偏离了国家推行义务教育的本质含义。所以,在推行农村义务教育中,首先应做好义务教育的宣传工作,让广大人民正确认知义务教育本质,引导学校科学、理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培养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

(三)健全教师培养机制,完善师资结构

2007年以来,中国实行了以北京师范大学为首的六所重点师范大学免费培养师范生到基层农村服务工作;同时对外招聘大量特岗教师,但还没有举到实质性的效果。同时,就以六所师范大学培养免费师范生来说,不管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不足以满足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首先、国家应采用多种渠道、多形式的培养更多、更合格的教师人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队伍培养体质,增加教师队伍来源,满足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其次、对农村学校的在岗教师,要做好教师调查评级工作,对农村学校的在岗和代课的老师应积极引导再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知识,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对能力有限或资质不足的教师可采用提前退休或离职补助等相关政策予以辞退,提升在岗教师的授课质量。通过增加农村师资来源和优化在岗学校教师结构,才能更好的引导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四)改变观念,提高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世界上的很多发达国家都很重视教育的重要性,历史上美国对英国的经济超越,日本对美国的经济超越,亚洲四小龙对西欧的经济超越,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非常重视教育,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劳动、土地等物力资本相比,人力资本是一种更为重要,而且投资收益更大的资本。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竞争主要体现在人才的竞争方面,而人才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水平。可以说,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目前很多国家都实行了12年制的义务教育,我国如要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加快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尽快实施12年制义务教育。此外,教育部门应向农村地区认真的宣传《义务教育法》。尤其是对于经济落后地区,应尽可能防止学生辍学问题。

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行与不断深入,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我国教育事业也进入一个新的改革和发展时期。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国家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大力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努力认识到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剖析国家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情况,用发展的眼光思考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问题,适时提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我们国家不仅需要加强教育法的建设和有力的监督机构,还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对义务教育的充分认识。与时俱进,为国家经济繁荣建设做好人才培养,做好全国的农村义务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素质,为建设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光明日报,2OO6.O3.17。

[2]推进素质教育难在哪儿,中国教育报,2005.10.21。

[3]鲍传友: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政策审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3)。[4]唐景莉:人大代表支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国教育报,2006.3.14。[5]课题组:缩小差距一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3)。

[6]温红彦:国家助学贷款一好风送你上青云,光明日报,2006.03.29。[7]教育部等启动“特岗计划”,光明日报,2006.5.20。

[8]河北清县教师告别各自为战区域定教走活素质教育一盘棋,中国教育报,2005.1O.24。

[9]王想平、支爱玲.构建和谐社会和教育使命,中国教育学刊,2005(8)。[10]张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初中学生流失问题,中国教育学刊,2005(2)。

第五篇: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

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行与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很快,我国保障机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改革和发展的时期,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既面临机遇同时也接受着挑战,如果能够更好地解决农村的教育问题,就能更好地解决中国教育问题,农村义务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本文阐述了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阐明了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农村义务教育教育经费

教育改革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的保障力度,通过乡村教师工资上划,县级财政统发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过程、义务教育阶段免收书本费、学杂费等重大举措的实施,对稳定教师队伍、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确保农村中小学入学率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投入机制不完善、经费保障责任不明、财政体制不尽合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形势十分严峻,如何促使农村义务教育走出低谷,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各级、各部门乃至整个中华民族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

国家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出台以来,

下载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农村的义务教育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和看法。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摘 要:农村的义务教育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本文在切身感受的基础上对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提出了一系......

    浅谈我市计生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浅谈我市计生问题与对策 【内容摘要】2012年以来,陆丰市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创先争优”目标,以人口计生清理清查......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也是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基础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对国民实施基本普通文化知识的教......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5篇范文)

    浅析计划生育政策的现状与问题 摘要: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我国涉及面广,影响深入的重要政策之一,关系到人民生活的诸多方面。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该政策对我国的经济......

    浅谈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现状与对策

    当前计划生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人多力量大”等口号的鼓舞下, 我国人口增长一路飘红,曾创下8年增长一个亿的世界记录。迫于巨大的人口压力,1980年,中央发布......

    有关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农村落实现状的研究与说明

    作者简介:白亭亭(1987—),女,山东潍坊人,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在校本科生,法学系。 指导老师:陶信平有关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农村落实现状的研究与说明 作者:长安大学人文学院法学系110......

    我国农村法律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法律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农村法律服务的完善与否,关系到农村地区矛盾纠纷的解决以及农村社会的繁荣与稳定。现阶段,我国农村法律服务本身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