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时间:2019-05-13 00:1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络环境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研究》课题中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络环境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第一篇:《网络环境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网络环境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研究

阶段性报告

众兴实验小学

赵青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育的同步跟进: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师培训制度和校本教研制度,保障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和推进。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从学校角度落实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解决当前学校对教师培训的实际问题,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朝深层次发展,促进本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推动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实现教师、学生、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校本教研以其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降低培训成本、具有针对性等优势,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和参与,发挥着应有的作用。而网络教研中学习时空的空前自由,主体交互的灵活开放,有利于解决校本教研中同伴互助低水平重复、同校教师不合作等问题,有利于校本教研由校本向校外的发展,促进校本教研的内涵化、实效化。

一、研究目标

通过两年的研究,实现以下目标: 1.推进网络教研,提升教研成效

改变研教分离的状态,促进教研的知行结合。使教研活动从缺乏系统目标,难以持续跟进的“蛙跳式”活动成为基于网络的长流水不断线的与教学同步进行的活动,成为能及时回应和解决问题,进行追根寻底思考的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从少数人的教研到全员参与、人人受益的教研;改变以往教学研究的粗疏性,使教研成为真正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活动;从重视教师理解课程到同时重视学生经验的课程。建立学校博客部落,丰富学校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质量,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2.创新教师成长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通过基于网络的继续教育培训,使45周岁以下的教师人人都达到计算机中级水平,其余教师个个学会计算机的简单操作。提高教师获取教育信息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处理和利用教育信息的能力,逐步养成上网查找教育资料的习惯。引导教师把自己的思想观点交汇在这个可以畅所欲言、无所不谈的平台上,或是通过网络空间实名学习从而使教师养成善于交流的习惯,进一步转变其教育观念。引导教师把已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有意识地应用到教学之中,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改善网络教研环境,构建校本教研新模式

在校本培训中我们以技术培训为突破口,以教学业务培训为核心,以实践锻炼为载体,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认为网络环境下教师校本培训应注重“两条线”和“两个点”。“两条线”:一是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是校本培训的方法;二是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是校本培训的目的。这两条线贯穿校本培训活动的始终。“两个点”:一是落在教师个体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超越上;二是落在教师群体学习化组织的构建上。“个体的自我超越”和“群体的学习化组织”的构建将有益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由于教师年龄、学科、信息技术等存在差异,我们根据教师不同情况采用集中式培训和自主式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分别进行了全员培训、骨干培训、青年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教研组长培训,形成了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校本培训的模式。

二、研究内容

1.探讨网络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

(1)建设网络教研平台,建立学校博客群,打造网络校本环境,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2)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模式。

重点探讨网络环境建设、资源与课程建设、网络教研方式、网络教研管理等问题,寻找理论支撑,提供实践经验。

三、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2013年3月,学校科研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站在时代发展、世纪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的高度进行选题,认识到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校本教研的研究现状,总结分析学校多年来开展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结合我校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及学校硬件、软件、理论、师资等条件,初步提出《网络环境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研究》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2013年12月,县教科室予以开题。课题研究周期为两年半,至2015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在准备阶段、研究实施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阶段:2013年3月—2013年6月,为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本阶段的中心工作是做好课题开题工作。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课题主持人召集课题组成员讨论拟定课题研究方案,大家详细分析了我校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实

际情况,明确了课题组成员的任务分工,确立了校长室、教导处、语文、数学、电教、英语、艺体、综合等教研组为课题的主要研究单位,部门负责人均为课题的主研人员。校长室、教导处主要开展理论研究、负责课题研究的牵头组织及协调工作,承担对教研组的课题指导工作;电教组负责网络环境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学科教研组围绕课题组的总任务,结合各自学科特点,积极探索实现网络环境校本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途径。课题组确定了研究措施和步骤,分三个阶段拟定了研究计划。还进一步健全课题管理制度,筹措研究经费,编制了经费预算方案。

2.组织开题论证。2013年12月,在县教科室王通主任指导下,学校课题组召开了课题开题论证会,课题主持人赵青做了开题报告,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开题会。专家们在充分肯定本课题的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和研究价值的同时,也对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内容等提出了一些质疑,对课题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课题组同志认真听取了专家的意见。会后,课题组成员对专家意见进行了认真充分的讨论,根据论证结果、专家的建议,再次调整研究设计,修改完善研究方案与计划,将研究内容三“网络环境下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形式研究。”增加资源库建设优化、网络教研平台构建、视频教室系统应用、网络校本培训技术保障研究等。

3.做好文献研究。课题组认真做好了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分析背景,进一步界定课题,寻找理论支撑。文献研究表明,近年来,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学校教研氛围越来越浓厚,校本教研成果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对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工作的研究与反思也开始重视,其中重点集中在对网络环境校本教研的意义、形式的研究。有关著作与论文很多,大多是中小学校长、教师在开展网络校本教研工作中,对自身遇到的实际问题的研究。这说明,由于 4

网络校本教研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不够规范、不够系统等问题,因此,不断改进和创新网络校本教研工作,已经成为理论研究人员与基层实践人员的共识。

第二阶段:2013年12月—2015年4月,为课题的具体实施阶段。

1.组织现状调查。课题组通过设计专门的问卷,全面调查了解我校教师对网络知识(博客、邮箱、QQ等)的掌握情况,了解教师们网络使用情况(如方式、用途);通过组织座谈会了解各教研组、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认识、操作情况以及建议;通过教师专业成长专题会议,了解教师专业规划设想和专业成长需要学校提供的帮助。在多渠道、全方位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发现:我校教师非常重视自身的专业发展,对网络知识有一定的基础,80%的教师使用不同的网络形式进行交流,也迫切要求学校优化网络环境,开展系统网络知识培训;各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积极,在交流、分享方面有一定的特色,但缺少网络教研经验,更缺乏专家的引领与丰富的资源库,乐意进行网络校本教研的尝试与探究。

2.组织教师培训。为了进一步规范网络校本教研,推进课题研究的科学实施,课题组以学校名义组织了多种形式的以网络校本研究为主题的教师培训活动,电教组教师还将培训讲座制成课件挂在学校网站、资源平台上,将培训、示范视频上传到县局资源中心网站。一是开展课题研究培训。2013年9月,课题核心成员李前安参加了lnter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返校后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培训,让大家了解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最新趋势,提高对课题性质、地位、作用的认识,了解课题管理部门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掌握课题研究的操作方法,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2013年11月,组织了课题研究培训,陈月梅主讲了《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课题组成员朱银梅主讲了《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为课题组成员甚 5

至全体教师提供了课题研究方法的指导。2013年12月,由杨波校长组织教师学习《网络校本教研的几种模式》、《网络校本教研活动操作流程》。二是组织教师专业成长培训。2014年3月,学校组织了校本研究专题培训,由陈月梅主讲了《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组成员杨波校长主讲了《校本培训实施研究》,提高了教师们对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认识,增强了参与意识。2014年3月,分教研组组织了《怎样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培训。2014年7月,由刘亚老师组织教师学习《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博客》、《教育博客与教师的专业成长》。2014年5月,组织了网络技术培训,由课题组主研人员李前安、樊正清老师对教师们进行博客、QQ群的申请、使用培训和学校网站、放飞希望博客群的应用指导。2014年8月,组织教师学习网络硬盘、新浪播客的使用。通过网络技术培训,使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能在网络中自由查找相关资料、通过网络上传文件、进入论坛发言等。课题组还先后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如万家喜、樊正清、朱银梅参加省教育科研培训,李前安主任参加省网络技术培训。

3.举行专题研讨活动。课题成果是在不断的研讨、反思、总结中生成的。课题组围绕不同阶段的研究任务,组织了多次专题研讨活动,从而落实研究内容,明确工作重点。每学期定期开展网络校本教研课题研讨会,课题组成员就课题管理、网络校本研究交流经验和思想,形成共识。专题研究活动人员不多,范围较小,以课题组成员为主,适当吸收骨干教师参与。每次研讨活动,围绕一个主题(如何营造网络教研氛围,如何培养,增强教师的网络教研能力和意识,如何开发建设网络教研平台,如何通过网络实现校本培训,如何通过网络实现集体备课、专家引领、集体互助、个人反思)尽可能解决一个问题,针对性强,有一定的实效性,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水平。

4.开发建设网络校本教研平台。借助教育均衡示范县创建的机会,学校新建了电脑室,更新了电教室的投影设备,升级了教师办公电脑和上网宽带,添置了高档次的照相机。由课题组组织、电教组操作、全体教师参与,积极开发、建设网络校本教研平台。一是整体设计,系统构建。在完善“学校网”(http://www.syzxsx.net)的基础上,构建了“众兴实验小学综合实验平台”(http://221.181.191.43/pt/)下含“学校教师专业成长平台”(专用于教师培训)、各学科教研博客群(专用于学科教研)以及班级学生博客群(专用于师生交流);建立了学校网络硬盘,用于集体备课、教学资源库、网络办公;建立了学校播客,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教研以及教师培训的视频、音频资源,展示师生活动。二是鼓励个性,注重多元。指导、鼓励教师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学科教研研讨需求,建设多元、个性的网络平台,如公共邮箱、教师QQ群、网络相册等,以便多形式、多途径的教研活动的开展。

5.探究网络校本教研形式

⑴ 网络培训。课题组坚持在博客群、播客、网络硬盘上提供教育理论、新课程、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现代教育技术等各类培训资料,如后现代教育观、多元智能理论、体罚学生谈、《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义务教育法》解读,新时期怎样当班主任、构建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体系,走进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数学教育观念与数学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评价、注重教学细节成就精彩课堂,这些丰富的主题,有文本、灯片,也有视频、音频;有专家引领,也有教师交流。

⑵ 个人反思。从2012年12月开始,要求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主页,积极撰写成长日志,随时记下自己的学习体会、教学故事、教学教研反思文章,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展示自己的爱好特长。将成长博客作为专业成长阶梯,坚持为习惯,体验价值,感悟教育人生。

⑶ 同伴互助。课题组积极指导各教研组开展网络教研,实现同伴互助。一是教研网络管理。每学期初进行教研活动方案征集,由学科组内教师参与设计,在网上记录、评价每次教研活动情况,期末在网上总结学期教研工作,接受大家的点评;二是网络集体备课。学期初,各年级学科备课组组织教师制定计划,分配任务,按学校“集体研讨、网络共享、个性完善”的要求,利用网络硬盘的资源集体备课,存盘共享,下载后根据班情、学情修改完善,授课之后补上教学后记再上传回网络硬盘共享。三是网络交流。在网上开展了“细节决定成败”、“扁平化管理”等教师读书活动,在网上交流读后感,还开展智言慧语搜集展示活动,在博客上推荐交流名言警句,发表感悟;四是网络研讨。各教研组在教研组博客群每月确定主题,教师登陆博客自由发表观点。如名师课堂大家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情商”大讨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等教学研讨活动,大家积极留言、点评,发表意见与建议,产生撞击与共鸣;老师们碰到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时,也可随时在网上求助于的同伴,有了网络交流,问题很快就解决了,这让大家感到很舒心。五是网络成长展示。如在风采赛台组织一课多上竞赛、教学案例评比、教师“三我故事”网上评比、教师论文评比、智言慧语等活动,引导教师在网络上展示自我,提升自己。六是网络师徒结对。我们把师徒结对活动搬上了网络,师徒在网上通过QQ、邮箱、网络硬盘十分方便地实现了教案论文的修改、问题的即时请教与指导、观点的交流,并在教研组博客群进行结对成果(课例、论文、结对感受)的展示,提高了师徒结对的实效。

⑷ 专家引领。以前一些教育专家和特级教师的教学风采只能在杂志上看到,要聆听他们的观摩课和讲座,必须要走很远的路,来去匆匆,花费很大,很多教师没有这样的学习机会。网络教研让每一位教师、每一个角落的学校都能全天候地与专家、教研员对话,与同行交流。专家答疑、评课和各项指导活动在网络条件下,从一对一变成 8

一对多。我校课题组教师通过发送电子邮件向省教科院、规划办、电教馆专家请教课题研究问题,获得专业指导;语文教师通过QQ与市教科院成世铁老师进行即时交流;通过链接网络教育频道的“空中课堂”,感悟名师的教学风采;通过论坛BBS上的“名师专栏”主动向名师寻助,进行互动交流;点击窦桂梅、李镇西、魏书生等个人博客和特级教师家园等名博,聆听名家,品读名家。这些途径都很好地实现了教育专家对年青教师的专业引领。

⑸积极营造网络教研氛围。一是修订学校教研管理与评价制度制度,对案例反思、调研视导、网上论坛、做课、集体备课、专家引领等方面做了规定。将网络校本教研开展、参与情况逐一评价,作为优秀教研组、优秀教师的评比指标。二是开展网络校本教研评价反思活动,学校领导每月利用一次教师例会,推介、学习教师个人或教研组发表在网上的教研成果,每学年学校编辑成册。期末还根据每位教师在博客、论坛、网络硬盘上发表的文章、资源多少和点击率、留言率来了解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对优秀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初步成果

1、信息技术能力得到提升。21世纪的教育步入了信息时代,这也要求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断提高,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由于教师年龄、学科不同,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差异,传统培训模式造成一些教师“吃不了”,一些教师“不够吃”。而利用网络资源的开放性,培训模式的灵活性,教师结合已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有目的的选择学习内容,教师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件制作能力都得到提高。课题研究前,我校教师计算机等级C级占5.8%、D级占17.3%、未过级占76.9%;课题实验后,教师计算机等级C级占24%、D级占41.4%、未过级占34.6%。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积极性得到提高,比如冒康国老师在学习Powerpoint制作中,不知道如何将声音插入到幻灯片中,便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寻求帮助,不仅学会了插入声音的方法,还学会 9

了如何将声音在多张幻灯片连续播放。不仅如此,他还利用网络将学习心得与其它教师进行交流,使得其它教师更快捷、更有效地获得知识,极大提高了教师校本培训的效果。目前,全体教师能够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能够上网查找资料。学校有80%的教师能够熟练运用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60%的教师能够运用软件制作教学课件,40%的教师能够制作简单动画。

2.建立了校本教研网络环境。网络环境是具有极大开发潜能的课程资源,它与教师、学生、文本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如何更大限度地利用、开发这一资源,让它在校本教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一个颇具实践研究价值的问题。近两年来,我们注重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建设。在成长博客上申请了自己的空间,建立学校博客群,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网络教研平台。学校博客建设实现了学科教研博客群、教师个人博客、学生班级博客的整体构建,其中建博教师达90%,发表博文1000多篇,点击30多万次;共享的网络硬盘上存贮了15G的教学图片、视频、音频、教案、电子读物等丰富的资源,为教师的集体备课提供了资源保障;学校播客收藏、上传视频100多个,促进了网络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开展。

3.撰写了一批网络校本教研的的论文、案例。课题组成员李前安撰写的论文《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引领教师幸福成长》、《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策略初探》、刘亚老师撰写的论文《依托网络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育博客,打造班级管理新品位》分别获县一等奖,朱银梅老师撰写的《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研初探》获市一等奖。赵青教师的《充实“我的空间”》网络课堂县获一等奖。

4.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一是教师的职业意识得到增强。通过网上品读名家,展示自我,教师收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快乐,体验到越来越深的职业价值,分享了越来越多的网络乐趣,更爱教育,更爱网络教研,更注重专业的发展;二是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提升。10

随着网络校本教研的实施,一系列的网上自学、集体学习、培训交流带来了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对新课程理念认识更深刻,对教育理论的掌握更宽泛。陈月梅担任县新课程培训与全县新一轮继续教育辅导教师,朱银梅老师为乡下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三是教师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学校在网上搜集先进教育动态进行链接,供全校教师浏览;制作课件,全校共享。根据教师个人能力特长,分工不同,将教师组成“互补式”网络学习小组,让他们在网络学习活动中分别承担不同角色任务,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共同提高素养;四是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提升。在严格的课题管理下,老师们认真实践,对课题研究产生深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习教育理论,钻研教育科研方法,捕捉展示机遇,参与展示过程,以专题研讨、各项竞赛、评比交流、撰写论著等课题展示为舞台实现自我价值,科研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五是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高。网络环境的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的设计更优化,学法的指导更到位,三维目标得到较好落实,学科与信息技术实现有效整合。郑丽群、钟琼、杨华、李东、邓艳、左小阁、王身良等老师在全国、省、市教学比武和说课比赛中获一等奖。

5.构建了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模式

(1)个体自主发展模式:个人反思+自主学习

一是倡导利用成长博客促进个人反思。学校完善制度,引导、指导教师建设好个人成长博客,撰写成长日志、随笔、教学反思、教学后记,反思教育教学实践,在反思中进步。二是倡导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自修。通过网络硬盘、播客、博客群向教师提供学习资源,或给教师链接优秀的教育网站网址,提高搜索效率,教师网上自主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了解教育家的事迹,课程改革的理念,典型课例等,发布学习体会,撰写学习笔记,不断提升自我。

(2)群体共同发展模式:同伴互助+资源共享

①网络硬盘,集体备课。为了让教师们有更多的钻研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我们在网络硬盘上实行“主备课人上传个人备课案例,组内同学科评议切磋,做到“三统一”,即统一单元“主体”,统一重难点,统一进度,最后,形成电子个案共享”的备课方法。教师们在友好、合作、交流与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备课、研课能力和教学水平,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②网络平台,多向研讨。利用博客群、论坛、网站、QQ群等网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多向互动教研活动,如专题研讨,学校和教研组确定主题,教师围绕主题发帖探讨;如网络论坛,从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话题,自由跟贴点评;如观点分享,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感受上传到学校网站,让教师和同行进行评价指点;又如成果展示,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论文、案例。

③网络资源,共享共建。学校积极引导教师在网上推广教育、教学、教研成果,要求教师每月上传一定数量的文章,要积极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全体教师回帖参与;组织教师们参与网络硬盘资源与播客资源建设,搜集、制作、上传有价值的资源,共建共享。两年来,除了根据学校、个人发展的需要开展灵活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开发播客资源和网络硬盘资源外,还在“如何发挥校际间教师资源的作用”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学校积极参加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申请注册为会员单位,用好资源,又开发资源,实现了本校资源、外校资源,外出培训资源等全方位共享。

我们开展的“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教学大行动,构建了“案例学课——自主教学——组内互动——相互观摩———案例评课”五环节校本研究模式,最能体现群体共同发展。各备课组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进行集体备课。先推荐一名青年教师通过网络学习相关的教学案例,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备课,将教学设想发布在博客中,其他成员随时进行评价,在博客群或论坛中发表意见,主备教师根据评论反复修改、12

试教,小组成功后再在教研组展示,教研组成员在网络教研论坛中再次发表评论,并合理评价等级。每一堂课都体现了教师集体的智慧,每一个教学细节都成为教育案例的场景素材,赛课的目的不再是比出谁的素质高,谁的能力强,而是促进全体老师在研讨、反思中实现专业成长。实践证明,这种网络环境下的群体性反思研讨,让教师有“参与感”和“成就感”,真正实现了在交流中升华理念,在分享中实现创新,在反思中提升超越。

(3)专家引领发展模式:专家引领+网络互动

发挥网络优势,打破时空局限,寻求各层次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如教材、刊物的编辑、教研员、特级教师、学科权威,他们或指点技巧,或讲授观点,或提出修改建议,或指出问题,或推荐相关文章,或组织相关的研讨。教师要主动参与,积极与专家网络互动,与专家对话,与专家共鸣,实现专业发展。

2、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五、初步的研究结论

1.网络环境的交互性、开放性为校本教研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校本教研,得益于网络研究环境的明显优势:信息资源永远开放的;传播媒介多向交流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手段和形式是多样化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是:开放性与全球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这恰恰应合了人本主义和素质教育的倡导和体现的特点。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促进校本教研的发展。

2.合理地运用网络进行校本教研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网络环境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使教师受到情感的熏陶;网络环境又长于资源丰富,使教师能够得到专业知识的指引。这样,教师在网络环境的正确培育下得以健康成长。

(1)网络环境使教师受到积极氛围的感染。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互动交流的多向性,网络教研的开放性,会让教师受到更多熏陶和影响,对教师的促进是常规教研无法比拟的。2014年下学期开展的“三我”故事(我的教育故事、我的教学故事、我身边的故事)、教学片断网上评比活动,从教师撰写到大众评论,无不营造着一种积极向上、团结拼搏的氛围,有教师这样评论这次活动:“成长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是人生亮丽的定格,蕴涵着生活的精彩。作为普通教育者的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快乐着:因为给予——我们快乐,因为执着——我们快乐,因为满足——我们快乐。这就是我在拜读了同仁们的故事后发出的感慨”。在远程听取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激情与思想》学术报告讲座之后,全体教师皆被窦老师的真情告白所熏陶,有教师们如是评论:“常常对着蓝天发呆,觉得自己越来越橡皮化了……感觉迟钝,积极进取的心被云彩围绕,听了窦桂梅的《激情与思想》的真情告白,又有了奋进的责任感了。希望教研组多组织这样的学习活动,‘开发’广大教师的成长潜能”。

(2)网络环境使教师获得专业水平的提升。网络教研,资源更多,互助更多,引领更多。如针对说课专题研究,我们首先是专题引领,组织教师集体在线观看了专家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说课》幻灯讲解,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说课方法和技巧有了实质性的了解和把握,对当前流行的以说课为展示能力的教研活动有了深刻的理解,对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的融合、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均有了深切的感知;再组织同伴互动共进,在网上呈现学校教师在市说课竞赛中获一等奖的说课案例,大家学习后针对如何说课发表观点,积极质疑,共同探究;再在网上提供几个说课案例,让老师们留言点评;最后每个年级确定主题,让老师们设计说课稿,并在网上展示评比。像说课专题研究这样的网络教研活动,带来的是教师教育理论水平、教学实践能力、信息技术素养、教研品质的全方位专业提升。

(3)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要突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要素。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要素,所以,网络环境校本教研也要围绕“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要素设计活动。要利用网络,让教师的自我反思成为参与教研活动中的前提和基础。让教师在自我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审视和分析;要利用网络,让同伴互助成为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让教师集体共同参与,形成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经验分享、合作互助、共同成长,构建起教师间一种新型有效的互动关系,展现一种多元开放、多向互动、多方支撑的网上教研新格局;要利用网络,让专业引领成为校本教研的先导。让教师向专家学习、请教,同专家交流、对话。

(4)网络环境校本教研的实施要注重策略

一要做好网络环境校本教研的活动准备,注重硬件、软件、潜件建设。要配建适用的计算机和网络,提供硬件保障;要建立完善的网络教研平台(学校网站、博客、播客、网络硬盘等);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培训,为教师参与教研活动解决技能上的问题;要制定有利于网络教研开展的管理制度,加强网络环境校本教研的宣传,构建激励机制,营造教研氛围。二要加强网络校本教研的组织和管理。要做到活动设计全员参与,通过“网络征集——网络调查——制定方案——意见反馈——修改定稿”五步骤确定教研主题,体现教师的主体性;要做到教研过程全程监控,教研资源上传在网上,教研过程呈现在网上,教研成果展示在网上,教研组开展活动与教师个人参与活动情况在网上一目了然,保证了校本教研过程的扎实和活动的实效;要重视教研结果全面评价。要完善网络环境校本教研制度,注重评价手段多元和评价的及时性、开放性。

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很好地处理好网络教研与常规工作的协调问题。在加强网络教研的同时,常规工作非但不能削弱,而且要利用网络环境去促进常规工作更上一层楼。但由于网络教研要求更高等因素,导致花费的时间要比传统教研的时间多而影响到常规工作,这就要求以后要注意二者的协调。

2.组织者与参与者双向准备配合问题。在开展的一些活动中,还存在着双向准备不一致的现象,导致教研活动的延迟,这是不足之处。

3.培训资源设计有待进一步提高。依托网络环境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毕竟我们还处于摸索阶段,完善阶段。学习资源是其实体,在分离状态下,学习资源是学习者开展学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在培训资源的选择和设计方面,缺乏应用相关策略进行学习资源的选择。

4.在突出“教研”二字要加强。论坛中有时会出现脱离学术专业,走上闲聊、诉苦的的现象,所以,要注意优化网络教研的空气,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培训者缺乏激励控制措施,与受训者之间缺少有效的情感沟通,学习作为一种充满情感体验的活动,如果缺少情感交流必将导致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枯燥,影响学习效果。

我们的研究工作扎实有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还很多,恳请专家、领导精心指导。我校将再接再厉,充分调动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加强校本教研网站的完善工作及资料整理工作,夯实校本教研的基本层次,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顺利完成研究任务,确保研究目标的实现。

第二篇: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探讨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探讨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日益成熟,正成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不断地渗入人们的生活, 其影响亦辐射到了教学之中。网络在教学中的介入必定对传统教学带来冲击并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以便教师和学生能更有效地将网络运用于教学之中。关键词:网络环境 教学 教学模式 引言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已经成为现实。本文拟从网络教学出发,分别探讨了网络教学的主要特征,网络教学对学生和教师的新要求,从而转入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1.网络教学

1.1 网络教学的主要特征

1.1.1 多媒体运用于教学的主要特征

多媒体教学基于教室里的多媒体局域网, 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许多相同之处。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对学生进行授课,在这个教学模式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把准备的多媒体CA I课件放入服务器,以便上课调用,这些课件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信息处理系统是对教、学信息的处理,使教学双方随时能得到反馈的信息。1.1.2 互联网运用于教学中的主要特征

互联网教学作为远程教学的一种新的模式, 具有很多新的特征, 主要表现为: 教与学可以不受课程时间表的安排限制,不受空间的约束,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必为学习而加入各个学习群体;教学可以面向各个阶层的人们,为学习者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等。这主要体现了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共享、协作的精神和由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互联网教学的主要优点体现在:高度的互动性,资源的共享性,服务的及时性,教学方式的多元性,总体社会资源的节约性等。

1.2 网络教学对学生的新要求

网络教学中学生对学习过程产生了许多新的要求, 这些要求主要表现在:学生希望能与教师、其他学生之间获得更多的交流;网络教学中学习者对辅导量的需求不是比传统面对面授课所要求的辅导量少而是增加;网络中巨大的资源有助于给学生形成一种很有潜力的丰富的学习环境, 但同时也要求教师能提供学生寻求获取有用资源的方法;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必将会通过电子邮件等手段在网上交作业,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作出综合的和迅速的反馈。(张新明,2001)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眼光局限于教材。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在许多方面支配着整个教学过程,对整个教学过程负责。现在,进步主义教育者提出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进行自我组织、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 能控制整个学习过程, 并能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这两种方式都不完全适合网络的学与教。在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将这两种模式有机结合, 并向协同化教学模式发展。教学不能仅仅是一般的讲解,而是要通过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特点, 这样就必须有师生间的广泛交流和对话。对话方式主要有:讨论式:教师与学生必须有一致的学习目标,使他们能接受对方的概念并能相互反馈。适应式:教师应当按照自己形成的概念与学生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来适时地修改谈话的话题。交互式:学生必须参加对话活动以达到他们的学习目标。教师则必须提供反馈给学生,为学生解惑,学生亦必须提供反馈给教师, 以使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标。思考型: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将他们的活动反馈, 与每一个层次的主题目标联系起来。1.3 网络教学对教师的新要求

教师为了适应网络教学中学生对学习过程产生的上述新的要求,必须在提高自身素质和改变教学模式上下功夫。网络教学既有实时性又有非实时性的特点, 教师授课可以按着自己喜欢的时间安排,学生学习亦可按着自己的时间安排。但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效果,同样要求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能及时给予解答、及时反馈,因此传统教学中一人对一个群体的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尽管网络教学的特点是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但是教师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可以通过主持各种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网上教学的对象是不同层次、不同社会背景、不同职业、不同地位的学生,他们同在一个网上, 在一个虚拟的学习社区之中, 比一般的学校教学更为复杂,因此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有全能型的教学素质,而这恐怕是一个教师难以独立完成的, 这就需要多个教师在网上协作工作和协同教学,以弥补相互之间的不足,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2.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网络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比如,如何处理多媒 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如何在没有教师的监督 下保证学生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适合网络教育的教 学模式,使网络教学朝着开放、高效方向发展从建构主义者的观点来看,学生必须能够从他们个人经验中找到新的观点,因为含有新观点的经验对个人的理解、运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建构主义者认为: 教师不应该只关注包含在绩效目标中的行动计划的传递,相反,他应该关注和开发学习者的技能,这样的话,他们才能针对情景要求和机会,构筑自己的行动计划。这就要求让新的学习处于真实的环境经历中。向学生示范如何得出所学内容的合理解释是重要的,这样,他们才会在形成自己的目标替代最初的学习计划时获得合适的方式。2.1 多媒体教学网的教学模式 2.1.1 支持互动式教学

教学中教师在需要时,可将教师机的屏幕(图像、动画、文字)语音(音乐等)实时广播给任意指定的个别、部分或全体学生,也可对学生机实现个别、部分或全体的轮流监看、监听。随时与学生机共用键盘和鼠标,进行对话和可视化辅导,实现交互式教学需要时可指定学生机为教学实例。2.1.2 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能够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式,使有创造性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更为出色。把教师的教学与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上的难点。2.1.3 有利于大班教学

传统的大班教学的效果一般可能不如小班。但如何上好大班课,这是很值得我们考虑的因素,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大班教学成了事实。多媒体网络的教学平台为教师上好大班的课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环境。随着教学班规模的增大, 了解学生个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由于可以实现互动的教学活动,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做到的在这里都可做得更好。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 教师再也不需要扩大自己的嗓音和加强手势及脸部表情, 或者书写大字以使坐在后面的学生看得清,因为大屏幕的投影机及网络的广播功能,教师再不需忧虑传统的大班教学的烦恼, 可专心致志地把更多的精力放 在自己的教学设计。2.1.4 充分整合教学资源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水平,选择或编制CA I课件,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收集各种多媒体素材(这些素材可能来自其他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自己的工作总结,甚至是学生的习作等)。在提出某个课件的需求时,既注意课件的科学性,又注意它的教育性和艺术性。最后在计算机专家、教育心理学家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制作出M CA I课件精品,并将这些M CA I的精品放在网络上,供师生们共享。2.1.5 提供科学的教学测量手段

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 教师可利用系统提供课堂教学信 息系统,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科学的测试和评 定, 以提供确切的学生学习数据供教师教学决策作为依据。(陈琦,1994)例如,学习过程的测试,包括课堂上实时反馈的 学生信息,学生对问题的态度、反应和回答问题的用时等,以 及使用网上标准题库测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然而对学生建构性、创造性学习的测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2 互联网教学模式 2.2.1 个别学习模式

个别学习者可以通过W W W 查询和阅读在线数据库中的信息;调用在网络上教学软件,由教学软件模拟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也可以通过E-m ail或InternetPhone向教师提问,还可以在网上BBS站(电子公告)上提出疑问,征求解答。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可以24小时进行,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在网上下载学习的内容或向教师请教,从问题的不同时间、角度来学习,这正是建构主义提倡的随机访问学习方法。(黄清云,2000)这种模式有助于学习者掌握非良构领域知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其缺点是缺乏实时的交互性。2.2.2 “ 一对一”学习模式

远距离教学中的一对一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和学生之间的一对一关系。在师生一对一的学习模式中,师生之间进行实时的多媒体交互。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了对课程的具体指导,学习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成效。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学习属于协同型学习, 即两个学生对一些共同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网络共用写字板、画笔或某些应用程序(课件注释系统)相互交流讨论,协同学习。通过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促进学生自己的学习、总结和自述,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协作精神。2.2.3 “ 一对多” 学习模式

在一对多的学习模式中,一位教师同时向多个学生授课,除独立操作外, 学生只能和教师进行交互或者通过教师的控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互。这种模式的交互学习不仅仅是学生观看屏幕上远地教师的授课, 而且是在学生决定的上课时间和上课地点,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才得以实现的教学,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结语网络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运用于教学中必然会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调整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因此对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有其实践意义。只有通过实践和探讨才能使网络与教学结合的道路走得更宽更广。参考文献: [1]陈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J].北京师大学 报,1994,第5期.[2]高金岭.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M ].广西:关系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9.[3]黄清云.国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M ].上海:上海 教育出版社,2000.[4]张新明.远程教学系统设计研发[J].中国远程教育, 2001,1:17-18.

第三篇: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关键词:网络教学 教学模式

摘要: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多媒体与网络教学代表了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所谓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指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多种媒体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共享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有助于师生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师生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适应21世纪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实施网络教学还将推动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建设。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是大家共同面对的一个课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现代教育所需,教师要面对现实,迎接挑战,转变观念,投身于网络教学中。

教育现代化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教育部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的核心是促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结构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把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以此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如何将网络技术有效地运用于教学中,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网络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诸多深层面赋予教学以新的含义,而这一切,都源于多媒体网络教学所具有的三个基本特性。

1、探究生成性。由于网络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学习信息资源,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获得的学习资源不仅是数量大,而且还是多视野、多层次、多形态的。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或几本教材和参考书为仅有的信息源相比,学生有了很大的、自由的选择创造空间,选择的自由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关键。自主学习,能独立思考,多向思维,探索新问题等。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不再被那点仅有的信息源(教师或教材)牵着走,他们可从网络广泛的信息源中选择他们所需的学习材料;学生有可能按照他们各自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安排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网络中学习还可以使信息的接受、表达和

传播相结合,学生通过他所表达和传播的对象,使自身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

2、友好互动性。传统教学,虽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在一个空间,但在教学中相互之间的交互却极为有限,教师没有办法去实施学生适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较多发生的是一种从教师向学生的单向广播式作用,学生很难有机会系统地向教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同班同学之间就学习问题进行的交流也是极少的,更不用说和外地的学生交流与协作;网络教学的设计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学中以一种互助友好的方式呈现信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来调整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和自己的任课老师进行相互交流,而且还可以向提供网络服务的专家请求指导,提出问题,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BBS等网络技术而实现,可以在网络上讨论任何问题,于是学生不仅从自己的思考过程中获取知识,还从别的学生的观点中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完全理解、消化和吸收;学生还可以根据网络电脑提供的反馈信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学习内容和进度,自由进退、自主构架。

3、自主创新性。传统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各种教学活动都是把学生置于共同的影响之下,让他们读相同的教材,听相同的讲授,参考相同的资料。教学的各种措施都是在同化人性,习惯于统一的内容和固定的方式来培养同一规格的人才,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需要不可能完全获得满足,教师只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即使是进行个别教学,也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为个别学生提供帮助。网络教学可以进行异步的交流与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安排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的人为现象。学生和教师之间通过网络交流,在学习的进行中就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及时地按要求调整学习,利用网络可在任何时间进行学习或参加讨论及获得在线帮助,从而实现真正的个别化教学。此外,网络中有大量的个性化教育资源,如专题网络、教育专家个人网页、专题新闻、专业化的电子杂志等,这些网上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余地。

二、计算机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1、教师的创造性。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师是凭借黑板、粉笔,书本给学生“讲”知识,因而教师创造性发挥的余地很小或无从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能使教师获得创造的自由,他可根据网上资源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时借助于多媒

体网络技术,老师的备课实质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创作过程。它需要教师对知识的再加工。需要融进教师的个性,思想,理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师作为一个有个性的思考者所具有的一切本领,经过这样一个准备过程及其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与进步,使教师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已的职责。

2、知识的整合性。传统教学以书本知识的静态传授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多媒体网络教学非常强调教学中知识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并且根据教学的要求,通过提供对现有多种资源进行再次利用的技术方式方法,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可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3、互动的合作性。这里的合作包括教师师生,学生之间的合作。从教师之间的合作来看,多媒体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个体性和封闭性,使教师利用技术建立更为便捷,有效的合作关系,而且实现经验,科研成果的共享,获得更广泛,更有力的教学支持。从师生合作来看,多媒体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结构关系,也改变了师生既有的角色地位,使二者易建立同学或共学关系,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教师后学于学生的情况。因而,向学生学习,把学生视为亲密的合作者,成为现代教师应具有的非常重要的观念。从学生之间合作关系来看。多媒体网络教学为学生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学生可以自主,自助从事学习活动,根据自我情况安排学习,而且可以通过交流商议,集体参与等实现合作学习,并在合作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通过贡献智慧,分享成果,进而学会合作。

三、网络教学的基本模式

根据教学实际,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在教学中相互结合,优势互补,灵活应用。

1、演示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网络向学生演示各种教学信息,它们可以是教师装载的CAI课件,也可以是来自校园网因特网上的教学信息。

由于网络能够传递和演示声音、图形、视频、动画、文字等多媒体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具有形象、生动和直观的特点,便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例如,我在教学“文字信息的处理”这章内容时,首先进行一系列的演示活动,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最后个别指导。除此之外,我还充分利用有关教学光盘、学习软件等进行演示操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在这种模式中,网上的教学信息一般可分为四类:最简单的一类就是将有关的板书内容、教学挂图、实物模型等通过电脑处理后传递给学生,相当于一台高效率的、可灵活控制的投影机;第二类是各种场面的模拟,如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历史面貌、重大事件、交际活动等,使学生在教室中就能体验到与实际情况相类似的情境;第三类是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如数学中的多面体的截面;第四类是在实验室不能或不易完成的,如科学课上植物的生长过程,生物的遗传规律,影响学生健康的实验,费用很高的实验,在实验室中无法看清的实验等。这种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直接延伸,但教学中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展示学生看,教师通过网络面向全体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的被动地位没有改变,网络的教学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但由于教学经费、教师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这种模式仍将是学校网络教学的主要模式。

2、创设情境模式: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了一种可用于探索与发现的教学与情境。在一个教学主题的开始阶段,教师要创设一个求知、探究的环境和氛围,激发起学生探求真知的愿望和热情,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设计真实、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环境,诱发、驱动学生在这种环境中的探索、思考与解决的活动。例如:在我给同学们上flash课前,先问他们喜欢不喜欢看动画片,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再提问:假如你是一个导演,让他们自己来做的话,打算做什么动画片?让他们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创意,让他们记录下自己的构思,再根据目前已掌握的知识,看看要完成自己的作品,还有哪些不能克服的困难,哪些是自己可以解决的,哪些又是自己不能解决的。然后我再针对他们的需要,分组讲解Flash使用中的一些技巧,这样,每个学生都是带着问题在听课,所以知识接受的也特别的快,这种学习既不是简单的激趣,也不是简单的好奇,他们正是一个个的“导演”,在编织着自己的梦,在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同学们在这种情境下,在一种争取最好的想法及好胜的心理愿望和热情下,认真的设计,并在设计中学到了本课应该学到的计算机操作。

3、信息收集整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

导学生通过查询网络所提供的多样化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帮助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重新组织,结合学生自己的观点,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我在教“信息的获取”这部分内容时,为鼓励学生更好掌握“双基”,利用网络资源,要求学生在网上下载语文、数学、英语等资料,然后用电子邮件发送给老师。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上网下载资料的方法,同时也学会了发送电子邮件的方法,还利用网络资源学习了文化课程。进而要求学生利用下载的资料,结合教材中的的“结合实践课题”制作一张漂亮精致的校报时。通过实践,使同学们更加熟悉文字信息处理的有关操作,即培养了学生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审美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今后深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信息社会,知识量的急剧增长使得一个人不可能拥有全部的知识,大量信息的存储、检索极其方便,使得一个人知识的拥有量已显得不那么重要,相反,如何利用现有知识创造出新知识,如何利用、检索、分析、组织复杂的信息则更为重要。

此外,这种模式有利于跨文化的交际,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各国信息与文化的条件,促进了学生对外国文化与文明的了解,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很难提供外国文化环境的缺陷,使学生能将所学的语言与其所在的文化环境融合,从而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并有助于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

4、个别化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和兴趣爱好,利用电脑软件和网络上的虚拟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类似于聘请高水平的家庭教师,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加入“网校”学习是实现这种教学模式的较好途径,它使普通的学生可以得到名校优秀教师的指导,使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与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信息。这些网校对学生提供的教学服务一般包括各科学习材料、各科教学答疑、复习指导、考试测验、学习交流、学生心理辅导、学生论坛等内容。但目前的网校并未充分发挥电脑和网络的优势,许多只是传统教学在网络上的简单延伸,绝大部分都是为应付考试服务的,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随着教育的改革,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网校也将会更加符合当前的教育要求和形式。

新型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虽然现在具备网络教学条件的学校还不多,许多学校还未联网,甚至根本没有计算机,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硬件价格会越来越低,加之素质教育目标的确立,教育投资日益加大。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会日益推广和普及。硬件的到位是很容易的,目前很多学校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但关键问题是软件和人员的建设跟不上,教育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要实现素质教育,观念要先行。如果这种新型教学的硬件

条件已经具备,我们首先应在信息技术课上实验起来,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最终达到整体推动,各个学科逐渐融合,体现学科整合思想,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目前信息技术教育还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要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自己创设教学模式。

教学应有一定的模式,但绝没有定式,贵在得法。我们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深深体会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作为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主阵地,应在课堂教学中,以《纲要》精神为指导,以课改精神为依据,立足本校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探索各种合理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把信息技术教育落到实处,让我们的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 [2] 嘉格伦.《网络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3]《教育技术研究》2001年第二期

第四篇: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报告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报告模式

一、网络会计报告概述

二、网络会计报告的特征分析

三、网络会计报告的模式

四、网络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

五、网络会计报告怎样应对

1。基于事项理论进行会计数据采集

2。基于事件驱动进行会计数据处理

3.基于可扩展报告语言进行会计信息披露

4.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供给模式构建

六、网络会计报告的发展潜能

饶什

20093250541会计5班

第五篇: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 江苏省溧阳市竹箦中心小学

【摘要】《基础教育新课程纲要(试行)》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网络时代呼唤教学方式改变。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网络技术为手段,构建适合建立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是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关键词】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

学生主体

网络技术

《基础教育新课程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顺应社会的发展,就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而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为建立新型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提供了新思维、新方式,尤其为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提供了良好途径。为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探索网络时代下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本人对于利用多媒体校园局域网以及因特网资源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作了一些尝试。

一、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构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兴起与蓬勃发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WEI(Web—Based Instruction基于)]正在学校悄然兴起,WBI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诸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由此,教学设计主要围绕“教学内容”、“自主学习策略”两方面进行,课程表现形式是通过网页用超链接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教学表现。例如在教学《埃及的金子塔》这一课时,我利用Flash及 FrontPage制作的《埃及的金字塔》的主页,包括教学目标、思考问题、文本资料、图形资料、媒体播放、课后练习、BBS等,网页之间用超链接的方式链接。并设计大量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有:讨论论题、疑问及解答、课程辅助资源、测验试题、自主学习活动、相关链接等。学生可以利用BBS(论坛)、协作(交互性)、意义建构(知识网络),教学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生。因此,网络技术、超媒体的优势最适合建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

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网上协作→网上测试→归纳小结→反馈评讲。通过教师语言讲授,学生操作计算机,教师以教学答疑、主持讨论、个别辅导来组织整个教学过程。课前利用FrontPage制作的网站《埃及的金字塔》,已把教学中要利用的网上信息,通过超链接的形式与网页中有关文字内容相连,学生只需要通过鼠标点击该部分文字,就可以进入相关网页,并制作BBS和几个专题交流室;课上使用浏览器浏览全堂课的教学内容。

三、网络环境下教学的思考

(1)网络环境下教学不仅带来的是教育技术上的一场革命,更是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上的一场革命。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其优点:变微观为宏观(如模拟金字塔的构建的课件等)、化抽象成具体(如用多媒体技术制作金字塔模型等),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教学模式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仍然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网络的特点决定了WBI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协作”与“会话”的支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可以通过BBS进行。对于某些问题的研究,可以通过协作的方法展开。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使学习者更全面、更深入,多角度积极地学习。网上的背景资料也是多层次的,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与阅读习惯,更能促进认知主体知识的意义建构。

基于WBI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所选择的直接学习素材,是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课程资源有丰富的信息量,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探索发现空间;并有丰富的表现形态,涵盖媒体素材(音频、视频、动画、文本、图形)等多种形式,满足学习多样性的需求。当然教学资源要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避免与课程教学目标无关的资源,防止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且这些学习素材都附带一定的情景或背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对比,通过观察、类比、联想、交流、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由“教”转变为“导”;学生由 “被动”转变为“主动”;媒体由“教具”(知识的播放工具)转变为“学具”(创设学习环境、提供学习资源,既是感知的对象,又是认知手段),教学进程由“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研究建构知识的过程”;测试的过程由原先的被动转变为学生主动。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交流。

(2)网络环境下教学不能代替传统教学。网络教学是现代教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历史产物,虽然具有自主性、交互性和各性化等特点为传统教学所不及,但它决不是万能的,更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学。首先网络教学主要是人机交流,学生面对的是没有感情的电脑,教师的言传身教、人格力量被削弱了,在情感培养、人格的塑造方面,网络显然无能为力。其次,利用网络资源丰富,信息量大的优势,采用各种技术将课堂教学中欠缺的表现方式加入到网页中来,学生通过这些形象的、三维的图像加深对新知识的领悟,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但网络环境下教学,学生有丰富多彩的现实课堂学习方式变为单调的理性探求,且虚拟的情境不能创造真实的感受,这将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再者网络教学必须在网络教室上课,课程软件还比较缺乏,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很少,网页及课件制作量也很大。

(3)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要结合实际。教育者仅仅考虑如何把交互网络引到教室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交互网络就像书本、电影、电视和计算机等教学媒体一样,它本身不能产生任何教育作用。只有当教师真正把交互网络同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组织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它才会发挥巨大的教育价值。教学媒体的改变必然要引起整个教学组织过程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内容的传递方式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体系等多方面。教师要依据这些变化,把网络的应用同学校目标、教学过程等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使用网络开展教学。

总之,网络环境下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切入口,也是当今教育的热点问题,这项工作的开展将丰富教育的技术手段,给现代教育思想的实现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伴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网络课件质量的不断提高,软件开发商们的不断成熟,网络教学这个崭新的教育理念,犹如含苞待放的鲜花,正簇拥着21世纪教育的绚丽前景向我们款款走来。

江苏省溧阳市竹箦中心小学

【摘要】《基础教育新课程纲要(试行)》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网络时代呼唤教学方式改变。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网络技术为手段,构建适合建立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是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关键词】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

学生主体

网络技术

《基础教育新课程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顺应社会的发展,就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而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为建立新型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提供了新思维、新方式,尤其为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提供了良好途径。为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探索网络时代下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本人对于利用多媒体校园局域网以及因特网资源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作了一些尝试。

一、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构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兴起与蓬勃发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WEI(Web—Based Instruction基于)]正在学校悄然兴起,WBI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诸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由此,教学设计主要围绕“教学内容”、“自主学习策略”两方面进行,课程表现形式是通过网页用超链接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教学表现。例如在教学《埃及的金子塔》这一课时,我利用Flash及 FrontPage制作的《埃及的金字塔》的主页,包括教学目标、思考问题、文本资料、图形资料、媒体播放、课后练习、BBS等,网页之间用超链接的方式链接。并设计大量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有:讨论论题、疑问及解答、课程辅助资源、测验试题、自主学习活动、相关链接等。学生可以利用BBS(论坛)、协作(交互性)、意义建构(知识网络),教学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生。因此,网络技术、超媒体的优势最适合建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

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网上协作→网上测试→归纳小结→反馈评讲。通过教师语言讲授,学生操作计算机,教师以教学答疑、主持讨论、个别辅导来组织整个教学过程。课前利用FrontPage制作的网站《埃及的金字塔》,已把教学中要利用的网上信息,通过超链接的形式与网页中有关文字内容相连,学生只需要通过鼠标点击该部分文字,就可以进入相关网页,并制作BBS和几个专题交流室;课上使用浏览器浏览全堂课的教学内容。

三、网络环境下教学的思考

(1)网络环境下教学不仅带来的是教育技术上的一场革命,更是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上的一场革命。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其优点:变微观为宏观(如模拟金字塔的构建的课件等)、化抽象成具体(如用多媒体技术制作金字塔模型等),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教学模式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仍然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网络的特点决定了WBI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协作”与“会话”的支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可以通过BBS进行。对于某些问题的研究,可以通过协作的方法展开。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使学习者更全面、更深入,多角度积极地学习。网上的背景资料也是多层次的,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与阅读习惯,更能促进认知主体知识的意义建构。

基于WBI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所选择的直接学习素材,是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课程资源有丰富的信息量,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探索发现空间;并有丰富的表现形态,涵盖媒体素材(音频、视频、动画、文本、图形)等多种形式,满足学习多样性的需求。当然教学资源要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避免与课程教学目标无关的资源,防止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且这些学习素材都附带一定的情景或背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对比,通过观察、类比、联想、交流、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由“教”转变为“导”;学生由 “被动”转变为“主动”;媒体由“教具”(知识的播放工具)转变为“学具”(创设学习环境、提供学习资源,既是感知的对象,又是认知手段),教学进程由“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研究建构知识的过程”;测试的过程由原先的被动转变为学生主动。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交流。

(2)网络环境下教学不能代替传统教学。网络教学是现代教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历史产物,虽然具有自主性、交互性和各性化等特点为传统教学所不及,但它决不是万能的,更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学。首先网络教学主要是人机交流,学生面对的是没有感情的电脑,教师的言传身教、人格力量被削弱了,在情感培养、人格的塑造方面,网络显然无能为力。其次,利用网络资源丰富,信息量大的优势,采用各种技术将课堂教学中欠缺的表现方式加入到网页中来,学生通过这些形象的、三维的图像加深对新知识的领悟,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但网络环境下教学,学生有丰富多彩的现实课堂学习方式变为单调的理性探求,且虚拟的情境不能创造真实的感受,这将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再者网络教学必须在网络教室上课,课程软件还比较缺乏,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很少,网页及课件制作量也很大。

(3)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要结合实际。教育者仅仅考虑如何把交互网络引到教室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交互网络就像书本、电影、电视和计算机等教学媒体一样,它本身不能产生任何教育作用。只有当教师真正把交互网络同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组织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它才会发挥巨大的教育价值。教学媒体的改变必然要引起整个教学组织过程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内容的传递方式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体系等多方面。教师要依据这些变化,把网络的应用同学校目标、教学过程等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使用网络开展教学。

总之,网络环境下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切入口,也是当今教育的热点问题,这项工作的开展将丰富教育的技术手段,给现代教育思想的实现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伴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网络课件质量的不断提高,软件开发商们的不断成熟,网络教学这个崭新的教育理念,犹如含苞待放的鲜花,正簇拥着21世纪教育的绚丽前景向我们款款走来。

下载《网络环境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研究》课题中期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络环境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研究》课题中期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环境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推荐)

    网络环境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初探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以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为代表的新的信息,带来了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和易用性,网络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教育界......

    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定稿]

    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对教师的素质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如何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中期报告[范文模版]

    黄麓镇中心学校课题组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由我校承担的《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系合肥市立项课题(编号为HJG11110),该课题2011年6月......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如何根据网络技术发展的实际,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趋势,已是摆......

    基于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报告范文

    基于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 (一)时代的需要 “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网络环境下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 张红 【摘要】在世纪之交的信息时代的今天,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

    定稿、学校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探究

    目 录 摘 要„„„„„„„„„„„„„„„„„„„„„„„„„„„„„„„„„„„„1 关键词„„„„„„„„„„„„„„„„„„„„„„„„„„„„„„„„„„......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模式初探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模式初探 南庄中学 骆坤勇 科技已在发展! 资源已可共享!学生需要自主!教学需要改革!近几年,学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巨变不仅体现在教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