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的开题报告(推荐)

时间:2019-05-13 00:0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的开题报告(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的开题报告(推荐)》。

第一篇:《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的开题报告(推荐)

2015《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旬阳县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小课题

旬阳县吕河中学 陈正刚 时间:2015-04-30 10:41:55

一、课题提出

目前各中学英语导学案的编制研究尚处在摸索阶段,一是操作流程不够完善,导致顾此失彼。二是模式不固定难于养成学生的学习定势。三是导学案的操作要求不到位,缺少可操作性。四是导学案使用缺少有效性的保障,导致有其形而无其实。五是自主、开放的程度不够,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六是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缺少对学生内动力的激活。《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结合我校学情,教情和导学案的编制水平,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就是成为了英语教师工作的重点,它对课程改革有做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微观上讲,通过导学案的编制研究解决学生不能动的问题,解决学习被动的问题。从宏观上讲,通过导学案的编制研究,解决英语课的教学模式问题,从而优化我们的教学结构,避免随意性,增强英语学科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从发展上讲,英语导学案的成熟必将影响其他学科教师的观念的转变,甚至对我校其他学科的改革,并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所以,我们确立了《初中英语导学案实验研究》课题。

二、课题界定

导学案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方案。所谓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是教师依据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立足学情,编制导学案,就是让教师们做自己该做的事,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那就是添加火箭备料分发学案,检查运行系统-小组活动,反馈运作状况,以学定教。然后进行课堂教学实验,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

三、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思想。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观,置学生于教学主体地位,教师于学生共同分担学习责任,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咨询者的角色;教师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科学合理地提供学习的资料,接受学生间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任务,并确保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从而激活学生的内动力。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的经验建构的结果,学习是根据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对客体或事件解释的过程,是一种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还记得刚走上教学岗位,为了让学生学好英语,曾经一个英文句子教过150遍,其结果是零,别提我有多伤心,多很我的学生不用心。十几年过去了,我才明白,这和用心不用心没有关系,有关系的只是那样的教学,是我为主体,学生又怎么可能得到主动的发展,所以近十几年,我不会教学生读单词、读短语、读课文,只会给学生一个示范,一个model,甚至不检查一次单词短语,结果教学效果却意外的好,因为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

3、内外因辨证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起决完作用,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作为外因的教师,如果不能提供内因变化的条件,()不能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时间、空间等,内因又如何起到质的变化呢?所以优秀的教师都能够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适合的导学案、适合的发展空间,适合的发展机会,适合的成长条件。

四、研究假说 明确课标要求,使教师知道如何有效地落实课标理念;明确教材编排的目的与意义,使教师懂得如何有效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从而科学、合理地设计导学案;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统一,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实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五、研究目标

1、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重构教与学关系的和谐统一。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由单一的传授教学方式向“学教合一”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改变常规的备课制度,现实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探索适合初中英语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形成英语导学案的教学策略。

通过导学案的编制研究使教师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使学生成为学习中的自然人;通过研究使教学目标具体化,使教学目标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用过程再现目标,用教学效果验证目标的实现;通过研究使活动过程程序化,形成有效的导学案模式;通过研究使教学行为习惯化,克服教与学的随意性;通过研究使导学案最大限度地体现课改的要求,呈现新课标的理念,通过研究使学生发展的同时,成就教师。

六、主要内容

根据研究目标我们确定了如下研究内容:

1、英语导学案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研究。导学案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使学生学有兴趣。导学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尤其要注重学生成就感的培养,形成乐学和善学。教学内容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使不同学生有超常发挥,超长进步。

2、英语导学案教学关键行为研究。研究课标,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教师应能依据课程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有效复习,降低新知门槛;艺术地呈现新知,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解读文本,有效进行新知示范;遵循学习规律,切实落实新知学习与拓展;及时检测,有效反馈,以学定教;及时总结、科学指导、全面评价。

3、导学案教学资源和内容可操作性研究。通过可行的操作方案确保学生切实完成目标任务,并得到认可和激励。分层要求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搜集英语导学案的相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梳理、分析、了解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写的历史、现状以及最新研究成果,探索初中英语导学案的编写模式及实施策略。

2、调查法:运用问卷、咨询、访谈、评价交流等方式了解本校英语导学案编写和使用情况,及时调控初中英语导学案研究策略与行动。

3、行动研究法:导学案编写及使用更多的是采用行动研究法。其操作方法是:

1、个人拟定导学案(容许有个人特色)。

2、小组评价交流(流程设计理由,流程设计的科学性,形成共识),3、课堂实践(检验流程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效果)。

4、教学反思(从显性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将问题引入对导学案的思考)。

5、修正导学案(构建有效导学案模式)。

6、课堂再实践(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他们的能力发展)。

7、再教学反思(从隐性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在将问题引入对导学案的思考)。

8、再次修正导学案(构建高效导学案模式)经过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研究过程,不断改进导学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经验总结法:具体操作方法是总结成功的经验,包括保留有效的个人特色,统一认识,形成基本的导学案模式,在实验班实施导学案教学,然后测量出学生在实验期间发生的变化(正面和负面),控制和优化无关变量(包括小组建设、组长培养、小组竞争、汇报交流的程序、课堂评价和习惯的养成等),观察因变量(包括分层要求,创意活动等)最后优化导学案的编制,形成论文。

八、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5年12月——2015年1月)

工作内容:完成课题设计、申报、立项,交流等工作,由陈正刚老师具体负责。

第二阶段(2015年3月——2015年6月)

研究一:3月理论文献资料学习和收集。通过查阅关于导学案制作的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理论书籍,逐步掌握了一些关于英语导学案制作的最新动态和理论知识,并进行有效筛选,为研究做好了准备,并召集组员进行交流和讨论,统一我校英语导学案编制的基本思路。记载交流的效果,形成可行性报告,此项工作由祁彬娟老师具体负责。

研究二:4月进行导学案编制实践及编制研究。通过个人编写和小组交流,写出我校英语导学案的调查报告(基本形式,优点和问题),探讨具体的改善方案,统一认识,并落实到导学案的编制行动中,并反馈实施的具体情况,形成我校英语导学案模式的雏形,此项工作由魏龙娥老师具体负责。

研究三:5月,深入实际观摩课堂,观察学生使用导学案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在使用导学案学习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研讨,解决导学案编制中的显性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善计划,形成调查报告,构建我校英语导学案编制的有效模式,此项工作由张丹老师具体负责。

研究四:6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组内交流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感悟、教学心得并,在交流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我校的英语导学案结构,解决导学案编制中的隐性问题,构建我校英语导学案高效模式。此项工作由陈正刚老师具体负责。

第三阶段(2015年9-10月)

收集、整理研究资料、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做好结题准备工作,通过再实践的过程,进一步检验其科学性和实用性,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我校英语导学案教学的有效性,并将成果在全校推广。

九、经费概算

1、课题立、结项评审费及论文评审费约100元(自我支付)

2、纸张印刷费约100元(学校支付)

十、课题指导

李华(旬阳县教研室,英语教研员,教研主任)

汪玉桂(旬阳县教研室,英语教研员)

胡任金(旬阳县城关二中,英语教师,省级教学能手)

十一、人员分工

课题组人员分工表

姓名

职务

任教实验班级

课题研究具体分工

栗时平

校长 英语组

组长:策划、组织、落实 肖询

教务主任

英语组

副组长:协调、指导 陈正刚

教研组长

英语组

小组长:协调、指导 魏龙娥

教师

九(2)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张丹

教师

九(1)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祁彬娟

教师

九(4)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篇二:《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的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李春峰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的研究》开题报告

景星镇小学 李春峰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要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育要以学生探索性地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以教师创造性地教为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成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学案”就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发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模式。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科学、合理的“导学案”是先决条件,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抓手。要保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学会,学生必须有一条学习的主线,必须有一个“教辅”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而这个“教辅”不应该是知识的堆砌,不应该是“题海”,更不该使学生“增负”,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主线,学法的阶梯,因此研究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制模式具有研究的价值及现实意义。

(二)研究意义

导学案的编制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探索,由学生直接参与并主动求知的学习活动方案。站在学生的角度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案的基础上,利用学案作为导航,使学生在课前对新课内容预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带着未能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课后,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自主整理、归纳、复习知识,形成能力,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构建的教学方式。

通过导学案与课堂教学反馈调控关系的研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调控者,应根据教学目标,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习对象,灵活运用,优化组合各种调控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适时动态调控。有效地使用课堂调控技巧,能使课堂教学收到异想不到的效果,最终达到课堂教学优化的目的。

信息反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进行分析,从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调控教学;及时捕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反馈信息,了解情况,迅速调整教学。教师只有善于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因势利导,及时调控,把教与学有机地统一在一个最佳的程序之中,才能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三)、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 “导学案”的模式,形成以学案为操作材料,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导学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目标的教学策略体系。探索与实践适合数学教学内容与各种课型特征的学案设计与课堂基本操作,构建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2、通过课题研究,转变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借助学案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探索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得到教学过程结构的保证,最大程度的优化数学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学内容组合、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评价贴近学生生活,研究增强学生主体意识、优化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策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主动发展。

4、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教师从新的理论角度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内容,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促使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行为,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1、探求以导学案为载体的高效数学课堂教与学关系的研究。①.导学案与教案、教科书关系的研究。

②.学案与课堂教学反馈调控关系的研究。

2、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反馈调控策略。

①.以导学案为载体的教学目标对数学课堂的调控。

②.导学案对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调控的研究。

③.以学案为载体的信息反馈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对数学课堂的调控策略。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一方面主要调查学生对教师讲课、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参与、兴趣等方面进行一些情况了解,为后续“导学案”设计模式、确定原则等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实施研究中不断调查了解,进行分析,调整“导学案”样式中的一些条款。

行动研究法:主要对小学数学“导学案”样式进行不断的实践、调整、修改,再实践、调整、修改,逐步完善。

经验总结法:针对研究过程中的情况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

(五)、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4年4月——2014年8月

1、问卷调查分析;

2、制定研究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2

1、小学数学“导学案”实施研究;

2、意见反馈及调整。

第三阶段:2015年1月——2015年4月

1、归纳总结;

2、撰写实践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本组推出至少一节研究课。

2、每位成员至少撰写一篇论文。

3、每位成员每学期至少整理两篇课例或反思。篇三:优化设计初中历史导学案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榆林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编号: wyx14134 课题名称:优化设计初中历史导学案的实践研究 主 持 人:李亚峰(18966958706)所在单位:榆林市苏州中学 填表日期:2014年4月9日

榆林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

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制

《优化设计初中历史导学案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类型:微型课题

立项号: wyx14134

负责人:李亚峰所在单位:榆林市苏州中学

课题鉴定和解读:

本次课题研究主要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问题而设计,重点是如何优化设计导学案,通过反复的调查和研究,编写出优质导学案,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研究背景与必要性

背景:1.新一轮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已如火如荼地在我市展开,而导学案的使用在新课堂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制作历史导学案,以及将历史导学案的各组成部分优化设计,使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就成了摆在各位历史老师面前非常现实的问题。

2.由于我校在教育教研方面比较迟滞,历史导学案的编写对好多历史老师来说,是陌生的,比较困难。鉴于以上两方面的主要原因,历史导学案的优化设计成为我校历史老师日常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且迫在眉睫。

必要性:历史导学案的制作和其他科目的导学案一样也有一个逐步摸索的过程,既要符合校情,还要符合学情,值得探究。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历史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师生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符合本校学情和校情的导学案,并将其推而广之,并形成有明显特色的导学读物,对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讲课大有裨益。

选题意义

导学案的使用是打造高校课堂的重要手段,新课改将以导学案为依托,全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导学案的设计、编写是先决条件,他是师生信息交流的桥梁与纽带。而如何优化设计导学案,则更值得研究。

1.能促进学生发展。利用优质的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后检测,使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终身受益。2.能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在导学案反复的修改设计中,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将会更深刻,对学生的学情将会更了解,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因此能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3.能打造高效课堂。通过对异地示范学校的考察,可获知优质历史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确实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4.有利于历史校本教材的研发。不断积累并优化适合本校使用的历史导学案,再装订整理成册,并推广使用,可丰富校本教材资源,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不断优化设计初中历史导学案.并紧随课堂实践操

作,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2.通过研究,服务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将老师的满堂灌转变为学生的群英荟萃,融洽师生关系,创设和谐课堂,打造高效课堂。3.通过研究,提升学生自学的能力,使学生利用导学案的引导爱学、乐学,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研究对象与内容

对象:我校七八年级学生(苏州中学)。

内容:初中七八年级历史导学案的编写与优化设计。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微型课题时间的限制,所以只选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下册的内容作为研究范围。

主要研究方法

1.比较法。通过外出考察,对比了解各兄弟学校历史导学案的编写,取长补短,不断借鉴。

2.调查法.采用问卷、交流沟通等办法调查已编导学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3.归类总结法.将存在问题归类整理,并不断总结,进行修改,形成优质导学案。

研究过程

共利用一学期的时间完成此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试编并使用阶段.本阶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紧跟教材编写出七八年级的导学案并在课堂教学中随册使用,同时和七八年级师生收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或谈话或问卷调查,撰写

调查报告《初中历史导学案编写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七八年级)》,作者:李亚峰

第二阶段:优化并使用阶段。本阶段首先改进第一阶段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使用师生甚至家长的建议,不断改进直至适合使用,师生满意,并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阶段将撰写论文《初中历史导学案编写的几点建议》,作者:李亚峰。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汇编小册子《初中历史导学案(七八年级下)》,作者:李亚峰。

预期成果

第一阶段:2014.2——5.试编并使用阶段。这一阶段:要不断发现导学案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收集归类整理,撰写论文。

第二阶段:2014.6——8.进一步改进导学案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形成优质导学案,并撰写论文。

第三阶段:2014.9——10.结题,将所有导学案整理装订成册。

第二篇:《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旬阳县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4小课题

旬阳县吕河中学 陈正刚 时间:2014-04-30 10:41:5

5一、课题提出

目前各中学英语导学案的编制研究尚处在摸索阶段,一是操作流程不够完善,导致顾此失彼。二是模式不固定难于养成学生的学习定势。三是导学案的操作要求不到位,缺少可操作性。四是导学案使用缺少有效性的保障,导致有其形而无其实。五是自主、开放的程度不够,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六是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缺少对学生内动力的激活。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结合我校学情,教情和导学案的编制水平,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就是成为了英语教师工作的重点,它对课程改革有做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微观上讲,通过导学案的编制研究解决学生不能动的问题,解决学习被动的问题。从宏观上讲,通过导学案的编制研究,解决英语课的教学模式问题,从而优化我们的教学结构,避免随意性,增强英语学科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从发展上讲,英语导学案的成熟必将影响其他学科教师的观念的转变,甚至对我校其他学科的改革,并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所以,我们确立了《初中英语导学案实验研究》课题。

二、课题界定

导学案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方案。所谓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是教师依据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立足学情,编制导学案,就是让教师们做自己该做的事,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那就是添加火箭备料分发学案,检查运行系统-小组活动,反馈运作状况,以学定教。然后进行课堂教学实验,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

三、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思想。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观,置学生于教学主体地位,教师于学生共同分担学习责任,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咨询者的角色;教师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科学合理地提供学习的资料,接受学生间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任务,并确保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从而激活学生的内动力。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的经验建构的结果,学习是根据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对客体或事件解释的过程,是一种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还记得刚走上教学岗位,为了让学生学好英语,曾经一个英文句子教过150遍,其结果是零,别提我有多伤心,多很我的学生不用心。十几年过去了,我才明白,这和用心不用心没有关系,有关系的只是那样的教学,是我为主体,学生又怎么可能得到主动的发展,所以近十几年,我不会教学生读单词、读短语、读课文,只会给学生一个示范,一个model,甚至不检查一次单词短语,结果教学效果却意外的好,因为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

3、内外因辨证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起决完作用,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作为外因的教师,如果不能提供内因变化的条件,不能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时间、空间等,内因又如何起到质的变化呢?所以优秀的教师都能够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适合的导学案、适合的发展空间,适合的发展机会,适合的成长条件。

四、研究假说

明确课标要求,使教师知道如何有效地落实课标理念;明确教材编排的目的与意义,使教师懂得如何有效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从而科学、合理地设计导学案;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统一,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实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五、研究目标

1、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重构教与学关系的和谐统一。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由单一的传授教学方式向“学教合一”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改变常规的备课制度,现实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探索适合初中英语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形成英语导学案的教学策略。

通过导学案的编制研究使教师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使学生成为学习中的自然人;通过研究使教学目标具体化,使教学目标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用过程再现目标,用教学效果验证目标的实现;通过研究使活动过程程序化,形成有效的导学案模式;通过研究使教学行为习惯化,克服教与学的随意性;通过研究使导学案最大限度地体现课改的要求,呈现新课标的理念,通过研究使学生发展的同时,成就教师。

六、主要内容

根据研究目标我们确定了如下研究内容:

1、英语导学案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研究。导学案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使学生学有兴趣。导学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尤其要注重学生成就感的培养,形成乐学和善学。教学内容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使不同学生有超常发挥,超长进步。

2、英语导学案教学关键行为研究。研究课标,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教师应能依据课程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有效复习,降低新知门槛;艺术地呈现新知,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解读文本,有效进行新知示范;遵循学习规律,切实落实新知学习与拓展;及时检测,有效反馈,以学定教;及时总结、科学指导、全面评价。

3、导学案教学资源和内容可操作性研究。通过可行的操作方案确保学生切实完成目标任务,并得到认可和激励。分层要求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搜集英语导学案的相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梳理、分析、了解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写的历史、现状以及最新研究成果,探索初中英语导学案的编写模式及实施策略。

2、调查法:运用问卷、咨询、访谈、评价交流等方式了解本校英语导学案编写和使用情况,及时调控初中英语导学案研究策略与行动。

3、行动研究法:导学案编写及使用更多的是采用行动研究法。其操作方法是:

1、个人拟定导学案(容许有个人特色)。

2、小组评价交流(流程设计理由,流程设计的科学性,形成共识),3、课堂实践(检验流程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效果)。

4、教学反思(从显性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将问题引入对导学案的思考)。

5、修正导学案(构建有效导学案模式)。

6、课堂再实践(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他们的能力发展)。

7、再教学反思(从隐性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在将问题引入对导学案的思考)。

8、再次修正导学案(构建高效导学案模式)经过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研究过程,不断改进导学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经验总结法:具体操作方法是总结成功的经验,包括保留有效的个人特色,统一认识,形成基本的导学案模式,在实验班实施导学案教学,然后测量出学生在实验期间发生的变化(正面和负面),控制和优化无关变量(包括小组建设、组长培养、小组竞争、汇报交流的程序、课堂评价和习惯的养成等),观察因变量(包括分层要求,创意活动等)最后优化导学案的编制,形成论文。

八、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1月)

工作内容:完成课题设计、申报、立项,交流等工作,由陈正刚老师具体负责。

第二阶段(2014年3月——2014年6月)

研究一:3月理论文献资料学习和收集。通过查阅关于导学案制作的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理论书籍,逐步掌握了一些关于英语导学案制作的最新动态和理论知识,并进行有效筛选,为研究做好了准备,并召集组员进行交流和讨论,统一我校英语导学案编制的基本思路。记载交流的效果,形成可行性报告,此项工作由祁彬娟老师具体负责。

研究二:4月进行导学案编制实践及编制研究。通过个人编写和小组交流,写出我校英语导学案的调查报告(基本形式,优点和问题),探讨具体的改善方案,统一认识,并落实到导学案的编制行动中,并反馈实施的具体情况,形成我校英语导学案模式的雏形,此项工作由魏龙娥老师具体负责。

研究三:5月,深入实际观摩课堂,观察学生使用导学案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在使用导学案学习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研讨,解决导学案编制中的显性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善计划,形成调查报告,构建我校英语导学案编制的有效模式,此项工作由张丹老师具体负责。

研究四:6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组内交流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感悟、教学心得并,在交流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我校的英语导学案结构,解决导学案编制中的隐性问题,构建我校英语导学案高效模式。此项工作由陈正刚老师具体负责。

第三阶段(2014年9-10月)

收集、整理研究资料、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做好结题准备工作,通过再实践的过程,进一步检验其科学性和实用性,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我校英语导学案教学的有效性,并将成果在全校推广。

九、经费概算

1、课题立、结项评审费及论文评审费约100元(自我支付)

2、纸张印刷费约100元(学校支付)

十、课题指导

李华(旬阳县教研室,英语教研员,教研主任)

汪玉桂(旬阳县教研室,英语教研员)

胡任金(旬阳县城关二中,英语教师,省级教学能手)

十一、人员分工

课题组人员分工表

姓名

职务

任教实验班级

课题研究具体分工

栗时平

校长

英语组

组长:策划、组织、落实

肖询

教务主任

英语组

副组长:协调、指导

陈正刚

教研组长

英语组

小组长:协调、指导

魏龙娥

教师

九(2)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张丹

教师

九(1)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祁彬娟

教师

九(4)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第三篇:导学案开题报告

导学案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我校理化教研组拟定《导学案教学模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作为我组2014—2015学年的课题研究, 以下为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及成因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正处人类个体生命过程中极为特殊的阶段,除了生理发育十分迅速,身高、体重快速增加以外,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也随之增加。但是,他们急于成熟、独立的特征,影响了他们在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还十分幼稚,还不稳定。由此,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学生的 成绩忽上忽下,或者努力了,成绩还是很低,事半功倍。究其原因,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问题的之一——学习不得法。想学,又不会学,走弯路。为此我们为学生设计了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目前,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因为新课程的实施而得到根本解决。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具有超常的稳定性,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并提供了比较明确的可操作程序,教师只要有教材和教参,就能依样操作,传统教学模式因此扎根于大多数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其结果是,由于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一般都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知识以外的素质的培养,教师根据教案教学时,学生接受过程是被动的,致使在教学中“教师只管讲,任由学生听”,“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教学状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从目前教学的实际看,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阵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参与课堂研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思想品德素养,应是新课程中课堂教学改革达到的目标。初中 教学必须进一步完善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思想品德导学案立足学情,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和自主

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课改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前沿意识和探索价值。所以,我们确立了《导学案教学模式在思品学科中的应用研究》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导学案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方案。所谓初中导学案应用研究是教师依据 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立足学情,编制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实验,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导学案作为课堂学生自主学、教师导学的主要凭借,在改变传统教学结构,面向全体学生,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导学案”这种教学模式能否真正发挥其作用,应遵循如下的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教师就要讲民主,变讲堂为学堂与讲堂的结合;变只传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创新能力的结合;让学生有较充足的想象、探究与创造的时间。

创新性原则。在教学方面,教师就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竞赛式、辩论式、调研式等优化教法,不仅传授知识,交给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精神方面就是要形成一种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气氛。

指导性原则。

重视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在导学案编写中,把学法指导贯穿始终,如导学案中的导学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随着知识网络的形成,学法指导也构成科学完整的体系,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导学案的设计尽量为学生创设出有效教学环境,把课堂交给

学生,也就是把问的权利放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寻求知识,获得知识的习惯。

2、通过它的实施,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它的实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调动学生的思维,在设计和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征询师生的意见,吸收学生参与“导学案”设计,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全过程的快乐。

3、通过它的实施,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性格学生存在着一定的智力和学习基础的差异,设计相应的“导学案”,使“导学案”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落实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导学案”的作用不仅要成为沟通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在引导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和巩固过程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近年来有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对自主性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也有了很好的理论依托。这是我们设计“导学案”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5、“导学案”,从教学模式来看,它触动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导学案”也可以有学生参与,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编写完成。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先学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先学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及任务

本课题研究坚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把握“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主题策略,以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转变教师角色为突破口,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实现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为目的,以校本教研为推力,着力构建“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重建课堂文化,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可持续性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本课题研究从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计划用一年半时间完成。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3年9月)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调查我校 教学现状,查阅“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现状,为项目实施提供理论支撑与经验指导,并邀请相关人员或本校各学科组的骨干教师指导、论证,拟订实验项目实施方案。

2、课题研究是需要理论指导的。在理论指导下的课题研究才会有生命力和高度。因此理化组组成员首先抽出一定的教学空余时间 认真学习有关 的文献,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5月)

1、采用收集法:将理化组各科的导学案进行收集整理。(由任课教师结合日常教学根据实际教学进度收集整理)

2、采用对比、归纳法:将自己在教学时所用的导学案的方法与 其他老师的方法加以比较,选择效果好的;将自己在导学案实验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理清自己的问题,探寻有效的 实施策略。

3、利用实验法:在分析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将探寻到的实施策略进行新的导学案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以便及时改进策略,提高课堂有效性。(即实验研究编写导学案集、案例集)。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结题阶段(2014年5月—2014年6月)

本阶段主要是汇总、整理课题实验材料,加以科学地分析和提炼,形成形式丰富的具有较强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研究成果,申请结题鉴定。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文献法:组织实验教师积极参阅教育文献,了解最新教育动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力争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初中“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了解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

2、调查法:每个实施阶段都以问卷、座谈会等方式调查初中学科“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所呈现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3、行动研究法: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认真进行行动过程的研究,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共同探讨新课程理念下“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操作程序和操作策略,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往复循环,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4、经验总结法:组织教师撰写“导学案”模式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与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等,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

七 课题完成的条件和课题的组织管理

(一)课题完成的条件

1、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参加本次课题研究的共有9人,其中有 4个一级教师。有较好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责任心强,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

2、本课题得到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学校愿意并能提供课题研究所需的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保证。

(二)课题的组织管理

组长:许瑾

成员:理化作全体成员

八、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实验范围

课题研究的第一实施阶段在所有班级理化生学科进行实验,课题研究第二阶段在所有班级理化生学科进行实验。

第四篇:初中英语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开题报告

《初中英语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研究》的开题报告

辛店镇第二初级中学 曹艳梅

一、课题提出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地以“导学”名目出现的教学研究不断面世,如“导学案”、“讲学稿”、“目标导学”、“先学后导”等等。这些研究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老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在“导学”方面做了可贵的探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新生事物的产生、发展、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它在理论体系上还很不完善,在实践运用中还存在种种不足。比如导学案:编写随意性大,不够系统、科学;没有实现与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对接,对学生关注不够;偏重于学生的练习,引导不足;应付学校检查,使用没有“常态化”。这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解决加以完善。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初中英语导学案立足学情,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课改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前沿意识和探索价值。所以,我们确立了《初中英语导学案实验研究》课题。

二、课题界定

导学案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方案。所谓初中英语导学案实验研究是教师依据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立足学情,编制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实验,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

三、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思想。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观,置学生于教学主体地位,教师于学生共同分担学习责任,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咨询者的角色;教师提供学习的资料,鼓励学生对教师的经验和书本知识进行补充,更正和创新。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的经验建构的结果,学习是根据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对客体或事件解释的过程,是一种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3、内外因辨证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起决完作用,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四、研究假说

精心设计导学案,科学而又合理地使用导学案,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统一,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

实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五、研究目标

1、构建适合我校学情的课堂导学案模式。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学生认知过程。

3、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教学质。

4、引领师生共同走进新课程,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快速成长

六、主要内容

1、导学案的编写体例及编学原则的研究。

2、导学案编写内容的研究。

3、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研究。

4、导学案的不同课型的研究(新授课与复习课的课型)。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搜集英语导学案的相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梳理、分析、了解初中英语导学案教学的历史、现状以及最新研究成果,探索初中英语导学案的编写体例及使用策略。

2、调查法:运用问卷、咨询、访谈等方式了解本校英语导学案编写和使用情况,及时调控初中英语导学案研究策略与行动。

3、行动研究法:导学案编写及使用更多的是采用行动研究法。其操作方法:拟定导学案——初次授课——教学反思——修正导学案——再次授课——再教学反思。经过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研究过程,不断改进导学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实验法:在实验班教学中,实施导学案教学,然后测量出学生在实验期间发生的变化。其操作程序:实施实验因子——控制无关变量——观察因变量。

八、研究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一年。

1、第一阶段:前期准备——(2015年3月—5月)工作内容:理论学习——选题设计——开题论证——申报课题

2、第二阶段:课题实施——(2015年6月—2016年5月)研究一:导学案的编写体例及编写原则 研究二:七年级上、下册导学案编写及实验 研究三:导学案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研究四:八年级上、下册导学案编写及实验 研究五:导学案实验情况调查

研究六:九年级上、下册导学案编写及实验 研究七:复习课导学案编写及实验

3、第三阶段:课题总结——(2016年6月)工作内容:导学案汇编、结题报告、课题论文、总结推广

九、经费概算

1、课题立、结项评审费及论文评审费约1000元(自我支付)

2、纸张印刷费约3000元(学校支付)

十、课题指导

曹海峰(辛店镇第二初级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赵军伟(辛店镇第二初级中学教导主任、中学一级教师)英语教研组的各位老师

第五篇:高中语文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高中语文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高中语文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是大足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立项课题,课题批准号是2012---037。今天,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现状述评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学生被动接受,不愿学、不会学、听不懂、教学效益低的教学状况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目前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杜郎口的“10+35” 模式、兖州一中的“35+10循环” 模式、昌乐二中的“271”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辽宁盘锦实验中学的“六步教学法”、山东滨州清怡中学的“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等等。这些改革都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彻底改变了学校的面貌。成功无法复制,经验却可借鉴。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所用,改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成为我们首要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课程改革的理念虽已印在教师的头脑,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只注重了形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语文课总体上仍是:课堂上老师讲得多,学生动得少;学生活动多,能力提高少;作业形式多,落到实处少。从而导致课堂沉闷、枯燥,学生被动、无趣,他们的视野还是被限制在文本里和教室里。这严重脱离了教改的目标,违背了教改的初衷。

当前,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要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探究的精神;要求教师转化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参与、合作、主导的角色;重视有意义的教学,即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教服务于学。为了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改革,改变当前新课程实施的肤浅状态,促进新课程的实施由“边缘”到“核心”转变,我们必须加强对课堂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改变现行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力构建自主、高效、优质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革命”。因此,我校按照区教委的适应新课标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要求,开展了“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它研究的是教案编写和课堂教学行为的问题,解决的是学生学习效率和能力培养的问题。

(二)课题的界定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他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就课堂来说,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区别于为教者好教而设计的师本教育。而我校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对生本教育课堂的一个探究。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或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模式、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这一模式主要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即:“学案(学生自学)、导学(教师指导、点拨)、探究(学生交流、合作)、巩固(练习、验证、评价、测试)”。

1.“学案”包括目标案(三维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情境导学、课前预习案(学习任务、自学小测、我的疑问)、课内探究案(回顾所学、探究文本、当堂检测)和课后训练案(延伸拓展、迁移训练)五个基本要素。教师设计学案时,首先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学习目标和学生活动内容,着力点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联想、对比、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能力等,要准确、具体,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通过有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的设计和学案情景的设计,使学生进入角色,产生兴趣,达到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目的。

2.“导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导”,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情感推动。二是“学”,其中包括扫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问题,也包括对教学内容要点的梳理和重难点目标的突破。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导”下有目的、有重点、有梯度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在导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导”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但教师的“导”只是促进学生的自主、交流,让他们通过自己或同学的帮助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当然,点拨并非代替,教师应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当点则点,当拨则拨,因势利导,致力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二、研究的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纪,更是一个学习的世纪、创新的世纪。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谁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谁就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而国力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竞争。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因此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是实现人才素质提高的根本举措。

长期以来,以凯洛夫为代表的“组、复、新、巩、布”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直统治着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记”的方式成为教与学的主要手段。教师主宰了课堂的一切,学生处于完全被动接收的地位,本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习主体,却成了教师表演的看客,学生的禀赋与潜能被扼杀殆尽。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一种新的教育方式——生本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及人才素质的培养,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要求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特别强调: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普通高中课程应: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目标,结合我校部分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满堂灌”、“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现状,在区进修学院的指导下,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契机,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改变以教代学、教师包办、学生被动接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体验、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享受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践的研究,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我校地处龙水,生源质量较差,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质量。我们希望通过本实验的实施,吸引教师钻研业务,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体现一中教师有尊严地做人这一目标。

三研究的设计

(一)研究的目的

1.通过本课题研究,找到一种符合新课程改理念的、以生为本的、优质高效的导学案编写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

2.通过本课题研究,带动其它学科研究,并把它推广到课堂教学实践。3.通过本课题研究,切实改变教师教学观念,构建科学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校的发展。

4.通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营造科研氛围,培养教师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研究的内容

1.学习新课程相关理论,高中语文新课标,生本教育理论,国内外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方法。2.调查我校师生的课堂教学现状,研究编写导学案和实施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与生本教育的关系,实施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3.设计导学案的理念、原则、内容、环节。

4.学案导学模式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三)研究的途径

1.加强理论学习。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研读有关学案导学相关知识。

2.以校为本,主要以我校高中学生和语文学科教学为研究对象,以教师自我反思和学生反馈为基础进行研究。

3.专家引领,邀请市区专家到校为全体教师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和方法指导。

4.加强和外校联系,特别是“九校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研究的技术路线: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查阅,提炼引用生本教育理论;其次通过调查访谈,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现状、语文学科实施课堂教学现状,比较分析这些现状与生本教育目标的差距;再通过阅读、分析课标、教材、教参等,研究语文学科学案导学模式的编写和课堂结构的设计;最后通过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探索总结语文实施学案导学的经验方法,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研究论文报告。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法等。

1.调查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访谈相关专家,掌握新课程相关理论,生本教育理论,以及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问卷调查教师和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现状。

2.行动研究法。通过边研究,边实践,边改进,边推广的方法,使学案导学模式成为适合我校师生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3.实验对照法。通过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学案导学法的教学效果,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学案及学案导学法的作用和价值的认识,探讨导学案使用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作用。

(五)研究的分工

1.刘尚秀负责课题组全面工作,并负责学习新课程相关理论及生本教育理论的学习,收集、整理各组员的研究资料;彭朝琼负责学习新课标,研究生本教育与学案导学的关系;张庆负责调查我校师生的课堂教学现状,研究实施学案导学模式的意义;周敏负责研究国内外先进课堂教学模式、重点研究导学案的设计理念、原则、内容、环节;许华容负责导学案课堂教学的方法研究;谭定才负责学习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导编写导学案、课堂结构的安排。

2.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各参研人员加强联系,建立定期研讨、总结、交流和汇报制度。每学期课题组和各参研人员至少汇报交流2次。

3.各参研人员做好课题研究的过程记载,课题组加强对参研人员研究过程的督查,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4.课题研究经费学校投入为主体,同时争取县科研室、县教委的支持,确保必要的研究经费投入。

(六)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起止时间为2012年5月-2014年5月,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时间是2012年5月至2012年9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新课程相关理论,高中语文新课标,生本教育理论,国内外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方法。调查了解学校课堂教学现状,了解教师教学观念、方法,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研究学案导学模式与生本教育的关系,实施学案导学模式的意义。撰写研究方案,开题报告,申请开题。

第二阶段为研究阶段,时间从2012年9月至2014年2月。分三个步骤实施研究:

第一步 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课题组成员研究导学案的编写方法、原则、内容、环节,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导学的方法、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流程,学习小组建设等,交学校讨论通过后,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宣传,组织语文组教师进行培训,并由课题组成员在个别班级上示范课。

第二步 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课题组在高一语文组推广学案导学模式,调查研究实施学案导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对比试验前后效果,改进完善模式;课题组成员研究学案导学模式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校本教研方式,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第三步 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在全校语文学科推广,进一步研究、改进、完善学案导学模式。

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4年5月,收集整理导学案,编辑校本教材;收集整理论文,编辑论文集;提炼模式理念,形成模式方案;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七)预期的成果

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高中语文学科各年级导学案集(校本教材),教师教学论文集、教学反思集;高中语文学科实施“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方案等。

四.研究的保障

1.师资保障:主研人员是学校学科教学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也是学校教科研骨干,基本上参与过学校市级课题、县级课题、或校级课题的研究,是我校教研杂志的主编或编委。

2.资源保障:学校在2006年创建为市级重点中学后,办学水平和条件大大提高,能充分保障课题研究的硬件和软件条件。

3.管理保障:机构管理正规化、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管理系统化。2009年,我们重新修订了教科研管理各项制度(包含课题研究制度),对研究组织管理、研究时间、研究经费、研究人员职责作了合理的规定。

4.经费保障:课题研究经费学校专款专用,确保课题顺利实施。5.时间保障:充分保证主研人员时间。五.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

2.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理念及课例

3.课程改革相关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课程设臵及实施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重庆市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4.高中新课程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5.《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刘电芝;《课堂教学设计与操作技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赵伶俐。

6.全国各地先进的教学模式集锦

(三)(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视角:研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正视高中教育现状,将生本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相融合,在语文学科教学实践中实施“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本课题研究要紧密结合高中课改和生本教育;通过本课题研究,既要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探究精神,又要转变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效率。

本课题通过全面收集关于生本教育和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资料后,开展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教师、学生的教与学在实施“学案导学”方面做一个比较全面的调查、统计和分析,二是对新课标、教材、教参作仔细的分析和研究,三是查阅优秀的值得借鉴的课堂教学模式,四是在课堂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理论并将理论用于实践。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途径

四、研究实施步骤

五、预期成果及形式

六、研究基础:

(一)已有相关成果 我校2003-2006年研究了市级课题“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各学科课程的关系研究”,主要研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方式,该课题顺利结题,并获重庆市第三届科研成果二等奖。

(二)主要参考文献

七、研究的保障条件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一)顾问小组、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

1.顾问小组

吴圣合 大足区教育委员会基教科科长

吴旭辉 大足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科研指导中心主任 刘兴才 大足区教师进修学校特级教师、研究员 陈世琼 大足区教师进修学校高中语文教研员 2.领导小组

组 长:徐其镁 重庆市大足第一中学校校长 副组长:陈景权 重庆市大足第一中学校副校长 成 员:杨焕勤 重庆市大足第一中学教科处主任

龙顺建 重庆市大足第一中学教科处副主任 3.研究小组

组 长:刘尚秀 重庆大足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成 员:许华容、谭定才、张庆、周敏、彭朝琼

(二)参加研究人员

重庆市大足一中语文教研组所有老师

(三)人员分工及经费保证

《高中语文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

二Ο一二年十月二十二日

下载《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的开题报告(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制研究》的开题报告(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导学案编制流程(汇编)

    导学案编写流程 一、导学案编写程序 (1)分配导学案编写章节给各位任课教师。 (2)导学案的编写前一定要熟读本节教材,教参和新课标考试大纲中对本节的要求,参阅相关教辅,研究知识......

    导学案作用及编制

    编写导学案的意义及原则 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方式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方式的研究》课题实验开题报告 二十三中英语课题组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

    导学案编制、使用和管理办法

    “导学案”的编制、使用和管理办法 在打造活力高效课堂,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过程中, “导学案” 是其中重要的关键。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

    导学案编制情况检查制度

    导学案编制情况检查制度 (试行版) 为了推进分层会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对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情况,定如下制度: (一)导学案的编制与审核要求 本条占50分,由年级负责,一个月检查一次......

    导学案编制与使用

    一、模板式导学案编制依据 高效课堂“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及评价 (一)、检查反馈 (二)、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要板书到黑板,形式不限,可以用小黑板,多媒体等。 (三)、“五步三......

    初中英语导学案的有效提问

    初中英语导学案的有效提问 [摘要] 导学案导学的根本途径是问题导学。加强导学案中的问题设置的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对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

    初中英语作文导学案实施计划

    初三作文导学案实施计划 一、问题提出背景: 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毕业时达到五级水平 1. 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 2. 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