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古诗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时间:2019-05-13 00:3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低年级古诗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低年级古诗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第一篇:浅谈低年级古诗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浅谈低年级古诗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古诗是汉语言文学里的一朵奇葩,其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韵律优美,形象生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文学历史长河一颗耀眼的明珠。如何让低年级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领会古诗所蕴含的意境美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古诗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情境的创设。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情境创设:

一、故事引入,拉近距离,让学生感同身受

古诗所描绘的年代离学生比较遥远,要让年纪尚幼、缺少经历的低年级学生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教师就要利用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引起情感的共鸣。

1.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通过对诗人生平的介绍,挖掘古诗的时代背景,讲述诗人的故事,把学生的视野拉到诗人生活的年代,听诗人所听,看诗人所看,闻诗人所闻,想诗人所想。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情感得到自然的生发。如在教《赠汪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李白和汪伦之间“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的故事,使学生对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友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下面体会“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种深厚的友情起了很好的感情铺垫。

2.学生改编故事。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古诗拓展相关的故事,展开想象,对古诗所描绘的内容进行扩散性思维,填补诗中的空白,丰富诗人所要表现的画面,从而闻其声,临其境,悟其情。《所见》就是一首生动形象、富有童趣的诗歌。教学时,可以在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之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诗歌中的一些画面进行加工再造,再用自己的语言做细致的描述,改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都调动起来了,不但理解了古诗的内容,还真切地领悟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同时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音乐渲染,烘托气氛,让学生情感迸发

诗即是歌,歌即是诗。古诗本身讲究平仄押韵,读起来富有韵律,朗朗上口。在教学古诗时,可以把音乐融入其中,通过音乐的渲染,把学生带进诗歌的意境中,去感受美,领悟情。

1.利用音乐品味诗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有时,古诗中的诗句所要表达的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只凭老师枯燥的讲解,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显得太过抽象。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声、光、色等多种形式,将抽象、概括的语言转化为直观、形象的视听画面,这将更有利于学生领略古诗用语的妙处。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庐山瀑布的气势磅礴,我先请学生观看多媒体画面,让学生感受瀑布跌入谷底的壮观,紧接着播放经典古筝伴奏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在这样的音乐渲染之下,学生对庐山瀑布有了切身感受,朗读时不用多讲气势自来。

2.利用音乐吟唱古诗,体验古诗的情感美

音乐的感染力是无限的,我们在古诗教学中借鉴一些表现力很强的音乐作为伴奏,让学生轻松自然地走进古诗的意境中,反复吟诵,字字入心,声声有情,最后让学生把古诗唱出来。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古诗新唱”的视频,可以在学生们学完古诗后播放,让学生们跟着唱一唱,跳一跳,学生学习古诗就显得轻松愉快,记忆古诗也就轻而易举。

三、绘画结合,诗情画意,让学生身临其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中一山一水,一鸟一木,都极具画面感。画家作画,文人配诗,诗画结合,意味幽远。低年级学生天性也喜欢涂涂画画,在教学中,将绘画结合其中必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简笔勾勒,再现古诗的意境美

诗人要表达情感,往往要借助一些象征性的景物而抒发内心的情怀。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手里的那根粉笔,随着课文的教学,或描或画,轻轻几笔,把古诗的意境再现在学生的面前。如教学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一句一景,对仗工整,写法精妙,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组成一幅绚丽的图景。老师在教学中可在黑板上进行版画,翠柳依依,黄鹂鸣叫,碧空如洗,白鹭冲天,这样的画面将很快把学生带入了明媚的春色之中。这样的古诗教学,天然无雕琢,学生也由景生情,水到渠成。

2.给诗配画,实现学生与古诗文本的对话

古诗言简意丰,富有内涵,时空跌宕,意象跳跃,这就需要学生发挥想象,通过给诗配画,再现诗境,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深刻领悟古诗深邃的内涵。如《宿新市徐公店》,在引导学生理解“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这句时,怎样在画面上表现出“无处寻”的蝴蝶呢?我让学生开动脑筋,展开想象,通过自己的画笔绘出脑中想象的画面。学生有的画了一只黄碟隐约于金黄的油菜花丛中,有的干脆就不画,说是淡黄的蝴蝶和金黄的油菜花已经混在一起了,分辨不出哪是蝶,哪是花了。可见,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思维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发挥,而古诗所要表达的意蕴也如春风化雨般无形地浸润学生的心田。学生那稚嫩纯真的心灵就在给诗配画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了与诗词文本的对话。

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过去死记硬背、枯燥讲解的方法,而要通过多种手段营造一种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氛围。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训练,心灵受到了经典文化美的熏陶,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第二篇:低年级如何创设情境初体验

※※※※※※※※※※※※※※※※※※※ ※ 辽宁省教育学会2007交流论文 ※ ※※※※※※※※※※※※※※※※※※※

低年级如何创设情境初体验

董晶晶

兴城市东辛庄小学

2007年12月

低年级如何创设情境初体验

董晶晶

摘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机会,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关键词:参与 数学 情境

学生要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体验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身参与.获得体验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积极的意义在于这是一种生命的历程,是生活的体验.课堂教学正是实现这一体验的载体.因此交换司在课堂中应注意创设情境,使学生至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并以精练实效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的去参与,去体验,最终达到理解和掌握。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如何设计情境才让能孩子们一上课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呢。

一、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

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比较爱听故事,将数学知识溶入趣味性的故事之中,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采用这种方式,学生的情感最投入,积极性也容易被调动起来。

例如,在教学“上、下”这一课时是这样创设故事情境的: 创设情境,导出上、下的位置关系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听过《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

老师给同学们简单讲述《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后,问:你们知道为什么乌鸦嘴里的肉会掉到狐狸的嘴里呢?(因为乌鸦在上面,狐狸在下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上下》这一课。

这里充分利用这一问题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从编故事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而不是单纯的依赖老师的讲解去获得,充分培养了学生地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创设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

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打开思维的闸门,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有价值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是贯穿人类发展进步的主线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精心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能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积极思考研究的竞争欲。

(1)在教学“高矮”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

上课开始便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准备和大家比一比高矮,那一位小朋友自告奋勇先上来?”创设了一个教师与学生比比高矮的教学情境,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比高矮,并自由站起来发表意见,再引导观察老师和这位同学所站的地板(是平的),最后渗透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问:“再过10年后老师还一定比同学高吗?”使学生理解比高矮也是相对的。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巧妙地变书上的观察插图学知识为现实的问题情境,使教学内容更具问题性、趣味性、开放性、差异性和实践性。

三、创设游戏化的活动情境

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这有利于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度也是十分有利的。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和学习活动类型期的转化过程。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让孩子们在游戏的学习情境中,发现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渗透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 在教学“物体分类”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创设活动情境: 摸一摸,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出示袋子(内装铅笔、书、杯子、球和魔方),神秘地说:“老师这儿有一个百宝囊,想知道里面装的什么吗?不打开看看知道吗?学生先是好奇,然后非常高兴,有的已经大声喊起来,“摸一摸就可以了!”

师:是吗?谁来摸一摸?然后告诉大家出你摸的是什么。

第一学生叫到:“我来,我能摸出是什么!”他摸到了一个魔方,一下子就说出了名字,相当准确。

师:你向大家说一说,你怎么一下子就知道是魔方呢? 生:因为我觉得它方方正正的,放在手上还可以转动。

其它学生都觉得很好玩,争先恐后地想摸一摸,先后有几个孩子都准确地摸出了物品的名字。

师:我发现这几位同学都是通过摸物体的形状来知道它是什么,看来认识物体形状很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物体的形状。

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引入,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对物体的形状及作用有初步的感知,把注意力集中到手中物体的形状上,为进一步的分类、认识立体图形特征等学习“摸”准合适的教学起点。

四、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情境的创设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教师要将教材上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以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以此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把数学与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把“学习情境”生活化,就是把“学习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亲自体验学习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逐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创设想象情境,可以变学生的“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创设生活情境,变“乏味练习”为“趣味探索”;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总之,数学课的情境创设必须讲究实效,一个短小的故事、几个有思考性的问题、一次操作、一次实践活动等都会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激活他们的思维。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课堂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林梅清,小学数学教育[J]辽宁教育出小版社,2005。

第三篇:漫谈古诗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漫谈古诗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一直以来,古诗教学就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特例。古诗所具有的严谨的格律,精炼的语言以及独特的意境,深邃的思想,是一般的现代文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的。

“辞情兼胜”、“意在言先”是诗的妙境,在古诗教学中,相对而言,“读”胜过“析”,“感性”胜过“理性”,阐释的多样性、模糊性胜过单一性、通透性。这样,“情”的教学自然成了课堂教学中相对的重点,以往的如:初读感知——次读释义——再读悟情的几近固定的教学模式固然能让学生熟诵熟释,却很难让学生达到深悟文情的目的。

在古诗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显得格外重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径直感悟到诗文的思想魅力,不失为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

首先,情境创设能使学生迅速摆脱对诗的隐晦、深奥的文言语言的理解障碍。当教师总觉得学生对诗的意思理解得不够的时候,一个疑问就产生了:对已经脱离了小学生所身处的现代语言环境的古诗句意的重点理解,其必要性我不敢妄度,但究竟对他们有多大的帮助呢?至少当他们不再需要写出象模象样的、完全意义上的古诗文时,在字词上的过多纠缠不仅耗时耗力,更重要的是削弱了整体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设一个情境会使学生将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对诗的内在思想的感悟的同时,反过来又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诗的外在字词句意的理解。

其次,情境创设需要学生身心的双重投入,需要各种感官的共同参与,需要学生间的相互协作,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全面的能力锻炼。创设情境离不开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离不开相关的生活体验,离不开丰富的想像力,离不开目的性强的讨论和交流,一句话,学生在这个学习阶段会充分被激发和调动自身的潜能,体验到一种新奇的创造的快乐和刺激,其学习成效和能力的增长是不言而喻的。

再者,情境创设能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这种“美”,既包括诗歌外在的言词内容之美,更包括内在的情感、思想之美。在教学中,学生对这种美不是被动的接受,在情境创设中,以及在创设的情境的表演、感受等的过程中,学生会真正地融入到诗的境界里,这样的切身感悟效果,就算是老师再精心的教学设计、课堂分析也无法达到。也许,那是诗人与学生在进行着超越时空的交流。学生虽然是幼稚的,但是那种逐渐积累起来的似乎是无法用言语来说明的情感体验却是一笔再宝贵不了的学习财富。

需要指出的是,对师生而言,情境创设只是一个再明确不了的概念,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因诗而异,因人而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把握它,好好地利用它,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

情境创设例谈之一

《游园不值》

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后三句明白如话,但首句“应怜屐齿印苍苔”由于字的古今义的不同,特别是学生并不能很容易理解作者为何要这样猜想的原因,因而造成了本诗

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一般认为,这首诗的重点是后二句,但首句中所折射出来的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精神意韵却十分传神,无疑,学生对其中的领悟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人热爱春天,热爱美好大自然时心中产生的喜悦,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美育熏陶。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这样为学生创设情境,在学生举出“柴门久不开”的几种可能之后,重点突破“主人在家,也听见了敲门声,为什么不开门”这一疑问。

创设1

“同学们,我们的班级就是一个小花园,大家衣着各异,色彩鲜明,而且各具形态,不正是花园中的一枝枝争奇斗艳的花朵吗?想一想,如果你是诗人,进入到花园中,你会怎样做呢?”

——随着问题的提出,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大家议论纷纷,并跃跃欲试,在表演的过程中,几位学生的表演极具感染力:到这个那个同学的头上闻闻,并不时点头微笑,更有调皮的,扯住一个同学的手臂轻旋一下两下,意思不言自明,令其他同学也忍俊不禁。

创设2 “主人平时会在园中干什么呢?”

——此时,学生的情绪更加高涨了。一个学生在课桌间的过道里大大咧咧地向两边作锄土、施肥状,其他同学马上说不像不像,点到其中叫得最响的同学表演时,手势倒相差不大,但他的脚步却显得极度小心,同学们顿时发出会心的微笑,——主人何止爱花,地上的青草、苍苔也十分珍惜,因为这也是他劳动的成果,它的充满生机的绿色看似不起眼,却也是春天的象征啊!

创设3 “主人看到刚才游人在他的花园里的所作所为会怎样呢?”

——此时,学生的表演一步到位,无须点出学生,几乎班上所有同学同时露出不满及怜惜之色。

创设4 “如果有游人慕名而来,主人会怎样做呢?”

——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这个看似的难题立即迎刃而解。学生回答,也许会再三叮嘱客人,也许干脆置之不理,因为他太爱惜自己花园里哪怕是地上的绿色的青苔。

“一个多么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人啊!”学生此时都会心里这样想。

这样的教学过程所花时间不过十分钟,可难点就这样不经意被攻破了,在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被激发了,而更重要的,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已经开始在学生的心灵孕育、萌发。

情境创设例谈之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如果说《游园不值》中的情境的分步创设有一点似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在走的话,那么在有些诗中,教师大可以将情境创设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想像,去发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属于此类。这一首诗的内涵是学生童稚的思想所无法完全领悟的,因而更显出了情境创设的重要性。而且,通过这首诗,更可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渗透,这在当今的社会,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深入学习这首诗之前,教师应清楚地向学生介绍它产生的时代背景,以消除理解上的障碍。在结合有感情的朗读,书中的注释以及对作者还有诗的时代背景的了解的基础上学生或独自或小组学生本诗,以达到初通诗意的目的。

1自由创设

或个人或小组根据对诗的理解自由编演情境,只要与本诗有关,场面、时间、内容等均不加以限制。

学生表演例举(1):一学生先作“侧耳倾听”样,转而作哭泣状,频频以袖拭眼表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之态。

学生表演例举(2):一学生为表现诗中人物之喜,先顾与之配合的两位学生(“妻子”),二人故显喜悦,随后该生边大笑边将手中的书本胡乱卷起向上抛,又表演边口哼旋律边作举杯饮酒以体现诗中“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放歌”,“纵酒”之意。

学生表演例举(3):三学生将外套脱下缠成包袱状,奔走作“还乡”样,随后表演小心翼翼登舟,在“舟”上,不时将各自身体或轻缓或剧烈摇摆。另有一学生在旁边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三行诗。

学生表演例举(4):两学生扮叛军,一学生扮诗人杜甫,三人联合表演“压解”前二人不断做出各种跋扈姿态,后一学生故显步履蹒跚,边走口中边诉说自己及老百姓所爱战乱之苦。这样的表演显然受到了关于战乱初期杜甫曾为叛军所掳的介绍的启发。

一段段的情境表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是例举(4)中学生的表演显然突破了诗的内容的限制,属于发散性的思维,的确难能可贵。应当说,这首诗的诗意对学生而言有它理解上的难度,但学生通过自己的一出出的情境创设表演或多或少消解了这一种难度。

2集体创设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情感产生及变化历程,使之更具有一种连贯的整体感,可指导学生集体创设一个情境。

⑴确定几个出场人物; ⑵确定几个故事片断; ⑶写好一段解说词。

——这样的情境创设,需要的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它倾全班或几个大组之力,使得整个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气象,一首诗的教学,既锻炼了个体的听、说、想、观、读、写,又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能力。可以说,它对学生是一种全面的能力挑战。

情境创设例谈之三

《泊船瓜洲》

宋代大家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千古传诵,其情其境令人意往神思,读它,脑中活脱脱

出现了一幅淡墨山水画。作为小学生,自然不具备这样的情境想像力,如何让学生也不禁沉浸其中,领略并感受这种诗中有画,诗画双绝的意境和韵味呢?创设一个情境,对学生学好这首诗大有裨益,要达到这个目的,Flash课件为首选。

镜头1:诗人立在江边岩石上,脚下是浩淼的江水,岸边停着几艘船,随从、艄公可见,诗人面部特写后,镜头拉起,展现全景,直往对岸而去„„

(画外音:京口瓜洲一水间)

镜头2:对岸树影葱茏,几间茅舍点缀其间,随即,沿着江岸,镜头移动速度加快,一团团模糊的山、树等影子间或闪过,最后骤然定格,屏幕上出现繁华的都市景象„„

(画外音:钟山只隔数重山)

镜头3:诗人仍立于江边,胡须、衣裳、冠翅等随风轻扬,镜头拉起,以展现一片绿色,随后,镜头呈现出对岸远景,茫茫然一派绿意,天空中一排鸟儿掠过„„

(画外音:春风又绿江南岸)

镜头4:诗人仍立于江际,画面渐暗,一轮子圆月高悬,有顾月影,月人相吊„„(画外音: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在让学生了解了诗人及写作背景,初读诗文后,为学生创设出上述情境,首先对学生的视觉是一种冲击,简洁而色彩鲜明的动漫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其次,它能指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样情境后的朗读,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它将诗意故事化了,诗意不析自明,使学生更能将注意力直指诗的情感中心,而且这种情感也是十分明了的,那么学生最主要的学习任务当然就是“悟”了。这样的情境创设看似减少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任务,有一点让学生偷懒之嫌,不过,古诗的学习重在积累,重在感悟,重在用它自身的形神韵意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从中渐渐受益。

情境创设例谈之四

《游子吟》

古诗意境之远妙,意会为上境,似乎不可言传。学生如能深悟其境,教师再说一句便是多余。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应属此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学生而言,精妙的语言,再所谓准确的解释都只会冲淡其中感人至深的情味。在此时,感悟是第一位的。情境创设1:“游子即将远行,前夜,儿子仍在苦读诗书,苍老的母亲在油灯下为他缝补衣裳,她缝得是那样细密,为什么呢?——‘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大家闭上眼睛细细想像一下。”

——在学生反复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后,教师要学生闭上双眼,想像诗中的那一幅情境,随后,教师刻意让教室里安静一段时间,之后再让学生诵读该诗若干遍,玩味其情其境。

情境创设2:“游子的母亲是那样关心即将远行的游子,那么,同学们自己的母亲呢?你们的母亲又是怎样关心你们的呢?大家再闭上眼睛,看,母亲就出现在你的面前了,回忆一下母亲关心你自己的历历情境,边回忆,边对母亲吟咏这首诗。”

——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再次闭上眼睛时,神情顿时变得专注。不难看出,虽然想像

力有高下之别,但对母亲的回忆使学生都沉浸在了一种亲情弥漫的境界中。我想,当学生从这种氛围中回味过来后,心中自觉或不自觉产生一些来自母亲关怀的温暖,一些报偿母亲恩情的愿望,一些因自己逆从而惹恼母亲后的歉疚„„从而让学生进入到想像的无限空间,将诗中的情景覆加在自己身上,使内心纯真的情感得到一次洗礼与升华。当教师再一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此诗时,变化不仅仅表现在声音上,一股浓浓的情意相伴其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意旨已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应当说,这样的情境是纯思维性的,它完全依赖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加上想像力在头脑中构建起来的。况且思维具有不可抑制的流动性、创新性,因而对学生是一种新奇的尝试。在这样的情境中,感性是最重要的,它基于生活体验的真实性,所产生的情感趋向也更加鲜明浓厚。

一段课堂“无厘头”,教师问学生闭上眼睛看到了自己的母亲没有时,在齐搭搭的一片“看见了”声中夹杂着一声脆生生的“没有看见”。一时全班哗然。教师正色道:“人们经常说人打一个喷嚏,说明有人想他了。我想,这时候,肯定有许多同学的母亲刚刚打了一个喷嚏,他们的母亲是幸福的,他们的儿女时时都在想着她,一刻也不会忘了她。如果此时,你的母亲没有出现在你的面前,只能说,你对母亲给予你的关怀感受得还不真切,认为那是应当的。同学们,这时候,你就应该当心了。”话音刚落,全班顿时肃然,唯教师心中窃笑不已。

第四篇:英语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英语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摘 要 创设情境是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老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心理需求,努力创设、恰当真实且生动有趣的语言情境,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而交际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情境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作为我国教育的第一外语,大多数学生至少有9年的学习时间,但真正能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缺少语言习得和使用环境,是中国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景,运用活泼多样的操作形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学会正确应用这些知识。

1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要让一堂使人感兴趣的英语课,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从每堂课的Warming-up重要环节入手。而对于学生来讲,一堂课内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持久,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中笔者体会到:以一些适合绝大多数学生认知水平的故事为切入口,常常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诱发学习动机。

2创设对话情景,指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2.1运用实物创设对话情景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实物是最常见的直观教具,它能创造生动形象的情景,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比如:在课文7A Module 2 Unit 2 Seasonal changes中,为了让学生能在视觉上直接识别sleeve,ribbon,trousers,blazer,shorts,skirt,socks,shirt和blouse等单词,笔者在课前准备了男、女生的不同校服,课上一一向学生展示的同时教师问:What’s this?学生答:A pair of trousers.在直观的实物前,在教师的提问下开展师生间对话,尤其讲到shirt和blouse的区别时,学生很快明白了这两个单词的差异。等学生熟练之后,再引导他们进行生生间的操练,进一步巩固新知识。

2.2多媒体展示创设对话情景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普遍的教学方法,在英语课上适当地使用PPT进行授课,经常会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因为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为教师组织情景教学提供了彩色的画面、生动的语言、场景的设置,学生在视觉、听觉的影响下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在7A Module 3 Unit 2 Windy weather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台风的危害性,我安排播放一段关于台风来袭的录像,让学生观看并仔细观察画面,聆听录像中的声响,身临其境的感受台风的到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把课外的自然情景延续到课内,使学生有了最直接的感受,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3创设真实情景,培养学生交流语言的能力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是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现实生活交流的能力,我们完全可利用在新教材中的大量贴近生活实际的题材、词汇,如问候、问路、购物、打电话等设置情景对话。

根据选择的会话材料,由教师进行适当的组织和指导,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真实情景对话中帮助学生迅速掌握所学的句型和词汇,达到用以致用的目的。

2.4创设任务情景,激发学生巩固运用知识

在英语教材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教学内容感觉不够深入,如果能有所延伸,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延伸教学内容中创设任务情景,也是笔者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课本中有一个听力的训练,只要求学生看八张图片,在听有关的材料后为图片编顺序,这对我??的学生来说太简单了。所以在备课时,我把听力内容打印出来,去掉了一部分动词、名词、副词等单词。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边听边填充。学生既训练了听力又达到了词汇和语法训练的目的。在最后发挥学生想象力的环节中,前一天布置回家作业时让学生按自由结合组成小组,从网上、报纸、书籍等搜索资料,围绕课文内容加一个故事结尾的任务。学生对此项活动很积极。在课上我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讨论和汇总收集的资料,并确定故事叙述的形式。学生们根据收集资料开展了热烈讨论,等到表演时,三组学生进行了形式不同展示。A组是口述,B组以short play形式,C组是故事接龙形式,故事很精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气氛相当浓厚。教师在创设任务情景中,让学生融入课外知识,自导自演,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合作中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课堂教学评价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要有恰当的评价体系给以支撑,而评价作为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发展的工具,要贯穿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为了使评价能够有机地融入英语教学过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建立开放和宽松的评价氛围,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在情景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于每一个教学活动要给予及时的评价,可以是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自我等方面的评价。对于课堂上的教学活动的评价,基本出发点是寻找学生的优点并给以鼓励和表扬。可以从内容的恰当性、语言的规范与流利性、小组成员的配合程度、学生的创新意识等角度做出评价。当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活动,教师要善于捕捉语言信息,给予婉转的指出或提醒。总之,合适的评价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促进他们的发展。

4情景教学法的实践效果

情景教学法的使用,使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了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接受知识的能力出发,围绕教材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才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的课堂行为与知识、情感、能力相互融合在一起,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明显提高。

总之,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是我们教学保持活力的源泉。在我们英语教学中的情景设计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激活课堂;要关注每一位的学习动态,培养学生创新、合作和实践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第五篇:古诗教学中创设情境 以美激智初探

古诗教学中创设情境 以美激智初探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材中蕴含的美的因素,能够激发孩子身上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自由思考,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有效手段。

下面结合《古诗三首》的教学,谈谈在古诗教学中创设情境,以美激智的尝试。

一、音乐渲染,营造美的氛围

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诗歌的内容,创造美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在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选择古筝曲配乐吟诵,教师随着明快的乐曲声吟诵,学生从中感受有山、有水、有彩云、有猿声、有小船的美的景象,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以美的氛围,为学习这首诗作好情感铺垫。接着,老师介绍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深入学习这首诗,有利于学生对诗的理解。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配乐让学生练习吟诵这首诗,更能激发起学生吟诵诗的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借助图画,再现美的情境

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在逐字逐句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用简笔画再现情境,用粉笔勾勒彩云、山、水、小船,学生边讲,教师边画,画面从无到有,处于变化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通过画面,感受诗中两岸悬崖峭壁,猿声啼叫,一叶轻舟在湍急的江水中飞流直下的景象,画面静中有动,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活跃学生的思维,更好地理解诗句。又如学习杜甫的《绝句》,在学生明确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把想象中的画面画出来,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学生边画边想象,给画配上颜色,引导学生进入诗的优美意境。再如学习《小池》一诗,诗中初夏秀美的小荷花池,充满生机,引导学生自学,自读几遍,展开想象,画一画,可以结合生活实践用自己的经验去丰富形象,表现诗中优美的意境和活力,这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自学能力得到培养,真正实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三、运用语言,领悟美的境界

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学生对“朝辞白帝彩云间”中“彩云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我便组织语言,利用儿童的联想、想象,启发学生领悟美的意境,把他们带入美的境界。我对同学们说:“早晨,红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射出万道金光,照在山顶的云朵上,云变成了金色、红色、桔黄色、紫色……环绕山顶,环绕着山顶上的白帝城。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通过老师的语言描绘,以及带着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真切的情意,激起学生的情绪,巧妙的把学生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又如教学杨万里的《小池》诗,在学习“树阴照水爱晴柔”时,组织语言启发学生想象:“让我们想象一下,清清的小池边,新长成的树叶连成片片树荫,树荫映照在水里,好像也非常喜爱这柔美的风光。”随着老师的描绘,学生眼前浮现出初夏小池柔美的景象,领悟初夏生机勃勃的意境。

四、充分地读,感悟美的韵律

古诗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古诗教学中,采取大声朗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吟诵中体味,更能感悟诗的韵律美。教学《绝句》时,老师提炼讲解内容,简化教学头绪,控制教师在课内的活动总量,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指导学生,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反复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使学生在读诗的同时,感悟诗的韵律美。教学《小池》可指导学生多读,在学生感受初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勃勃生机,进而介绍杨万里的另一首写荷花的诗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比较两首诗,分别写了不同季节的荷花小池,让学生充分地读,通过多读,感受诗的艺术感染力,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同时,感悟诗的和谐的韵律。积累消化,成为随时可提取的有用材料。

五、进入角色,体会美的情感

儿童的情感具有情景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能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美感。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学生结合简笔画画面说出彩云之间的白帝城,地势高、美,“千里”之遥,“一日”之短用夸张的手法点出穿行速度之快。两岸猿的叫声不间断,轻快的小船已穿过连绵不断地群山,这时,老师接着说:“在这样的画面中,假如你是坐在小船上的诗人,你会怎样来吟诵这首诗呢?”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跃跃欲试,这时老师播放诗人翘立船头,顺流而下的动画课件,再配上古筝曲的轻松明快的曲调,让学生感觉犹如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带着这种感受练习朗读。凭着这种如临其境的感受,吟诵时就会去体会诗人欢快的心情。课堂上,学生低唱慢吟地诵读,在读中品味。每当听一个学生读完,老师针对情况称赞:“真是入情入境了!”“真有些诗人的气质!”鼓励学生通过角色体验,体会美的情感。从而实现学生自主、自悟地学习。

下载浅谈低年级古诗教学中情境的创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低年级古诗教学中情境的创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精选五篇)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武宁县新宁五小 卢 陈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诗歌中蕴含的美,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

    古诗教学中要重视情境的创设1

    古诗教学中要重视情境的创设 绩溪县上庄中心小学俞国斌 古诗以简洁、凝炼的语言,将声、形、色、光跃然纸上,反映了自然之美,社会生活之美,乃至艺术之美。因此,在古诗的教学中,要重......

    古诗教学中创设情境 以美激智初探

    古诗教学中创设情境 以美激智 自然岭学校 肖红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材中蕴含的美的因素,能够激发孩子身上......

    古诗教学中创设情境 以美激智初探

    古诗教学中创设情境 以美激智初探 ----------------------------- - 古诗教学中创设情境 以美激智初探 冯伶萍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创设生动......

    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英语课堂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了对解决后进生的英语学习问题。提出了目前这些学生所面临的各种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的沉重的学习压力和他们较重的心理负担,在......

    浅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模版]

    “浅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十一五课题研究实验报告 滕志林 关键词:十一五、教学情境研究、课题管理、成果。 摘 要:本文介绍了学校开展十一五扬州市规划课题“浅谈如何创设教......

    多种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教学古诗(范文大全)

    多种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教学古诗 郭洪禄 《早春》是小语十二册讲读课文《古诗二首》中的一首。全诗描绘了唐朝京城长安早春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深挚的赞美之情。由于古诗具有......

    浅谈低年级情境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情境教学 摘要: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就是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小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英语的一种教学方法。低年级学生具有短时记忆力强,好奇心重,模仿力强、表现欲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