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识字激活教研(霞珍)
识 字 激 活 教 研
一年级语文教研组
吴霞珍
费翔在歌中唱道:“我的热情好象一把火燃烧了整个沙漠”。而识字教学就象一把火燃烧着我们教研组的热情。本学期我们组的教研课题是:识字趣为先。我们将课题与课堂紧密结合,脚踏实地地耕耘,既分工又合作,是卓有成效的。具体做法是:
一、滚雪球
重细节
求实效
本学期我们组内听课275节,9个人共开课20节。其中鲍丹丹老师在省小语低段教学观摩会上上了1节,送教下乡2节,校级公开课14节,组内2节,其中有19节为识字课。我们要求老师在备每节课前都充分考虑教研组主题,并在课上有所体现。重点体现在本学期开展的滚雪球活动中。在4月21日开始的第一轮滚雪球课题是《夏夜多美》。我们三次集体备课,第一轮是王琦老师上的,课后老师们觉得低段味还不浓。特别是识字教研主题体现的不够充分。老师们毫无保留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大家针对如何将识字形式加以趣味化,充分地展开讨论,最后确定结合课文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让小蜻蜓背着小蚂蚁飞到一朵花上,花开了,生字就出来了,这个设计修改后,让程锐老师在第二环课堂上呈现时,学生对识字兴趣高了,我们的趣味识字也得以体现。象这样的细节,我们的两轮滚雪球课中数不胜数。白校长说:“细节之中见精神”。我想这一处处细节折射的是组内老师不断探索的足迹。
二、齐协力
推骨干
壮新苗
说到本组的识字教学,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她就是我们组的骨干教师鲍丹丹老师,大家都知道,4月20日她的《识字6》从实小上到了省城,并赢得了低段教学观摩会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相当成功。她在我们组的识字主题小结中写道:“为识字服务,在情境中快乐识字。”在这儿,我想到了我们组里那些甘为人梯、默默奉献的老师们。在鲍老师的近10次的试教中,老师们总是认真的坐在后面聆听,虽然是同一个课题,但她们每次都听得有滋有味。在这里,我们特别感谢教研院的老师们和校领导我还清晰地记得:那天鲍老师在一(3)班试教,白校长也来了,在评课时,白老师提出:在孩子们说到在沙滩上玩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孩子们站起来,让他们快活地在沙滩上踩上一串串脚印,这样既落实了教学又体现了低段教学的趣味性,真是一举两得。那一刻,我们领略到了学者型校长的风采。教研员潘老师、曹老师认真钻研的精神深深地感动并影响着全组老师,在评课中潘老师提出让孩子们看看铜号的实物,这样他们会有更直观的记忆。我们感到此刻领导和专家对组里其他老师的引领是无痕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是幸运的。
说到新苗,在这学期开课的登记表上,可以看到我们组的年轻老师无一例外上了两节公开课,闫琳、程锐老师主动要求开课,粗略一算,一周两节教研活动时间,我们组根本不够用。好几次,我只好通知大家放学后四点十分再集中来进行评课,老师们总是欣然接受。还记得王琦老师第一轮的识字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老师们建议她一个人在组内自己备一课,在不同的班级滚着上一课,这样上虽然很辛苦,但她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在第二轮《乌鸦喝水》的教学中,她巧妙地讲生字做成小石子的样子,然后让学生读一个,读准的就掉进瓶子里,这个课件难度很大,但她却知难而上,识字教学的趣味性比第一节课大有改观。这也说明了“众人拾柴火焰高”。当然老师们的这种钻研精神与实小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是分不开的。学术节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学术节上我们组的吴霞珍老师和周萍萍老师被评为教学新星,三篇论文在评比中获奖,大大鼓舞了老师们的教研热情。
三、多动脑
敢创新
勤反思
本学期针对识字量大,学生回生率高的特点,我们组设计了“识字趣为先”的配套卡片,让学生回家可以和家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陈校长说:“要在行动中反思。”在学术节中我们组向江明教授提出了如何提高教研效率的困惑,今后我们要做到像江明教授所说的那样,时时处处是教研,注重教研的计划性和前瞻性。
总之,本学期我们紧紧围绕关教研主题,将它贯彻于整册书的教学中,以课堂为载体,倾情投入,使识字的趣味性实实在在得以体现。
除了教研主题,我们组在低段学生的课堂常规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很多高年级的老师来上课都不约而同地说低段的课没想到会这么好上,这与老师们平常细致入微的管理工作是分不开的,如班干部岗位轮流制、评选每周一次甚至每天一次的学习之星活动等等。这些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让学生们在学们里有序地生活,有效地学习,怀孕的周萍萍老师一如既往地投入工作,家有毕业生的李雨老师把更多的爱倾注在学生身上,还有孩子还小的郑婷婷、李天育老师经常吃过晚饭才回家去,这些看起来平常而又平凡的小事,让我们看到了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本学期最大型的活动莫过于童话剧的表演了。一年级的孩子好动,排课本剧的难度可想而知,但老师迎难而上。我们组9个班的老师从一开始就倾注了很高的热情,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组的最佳表演奖是全校最多的,一年级学生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其他组老师的一致好评。
一位著名主持人说:生活着痛并快乐着。我们的快乐就是看到孩子的成长,我们是一群为教育而执着生活的人!
第二篇:激活识字教学
激
活识字教学法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城关二小
赵芳
5538165)
小学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识字的总目标是:认识3000个左右常用汉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众所周知,识字、写字是学生学习文化的开始,是形成读写能力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认识并学会一定数量的字词,才能理解书面材料,才能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识字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的效率。同时,识字对儿童发展起重要作用,并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柳斌同志在“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会上”谈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人生识字聪明始,成人识字率的民族才可能是也一定是高
素质的民族。“
长期以来,识字教学忽视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一味强调识字的工具性作用,因此,识字教学常常与单调、枯燥联系在一起,结果却是高耗低效。其表现主要为字音教学时教师先把生字的拼音直接板书出来让学生读,读准字音后出示字形,让学生联系拼音和汉字进行认读,然后把拼音擦掉,让学生单看字形读准字音;字形教学时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和综合汉字的组成部分,熟悉字的笔画、笔顺和偏旁部首,最后达到掌握字形的目的;字义教学比较复杂,一般都是把生字和其他字连成词语来解释,再造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它的意思。之后再让学生进行抄写、默写等多方面的练习以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所以许多老师上公开课都避开生字不讲,觉得乏味,单调,没有意义,达不到公开课想要的那种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给识字教学注人了新的血液,它要求教师既重视以识字技能为重点的认知目标,又要关注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学习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那么如何让学生一开始接触汉字,就喜欢上汉字,爱上汉字,从而主动识字呢?我的体会是不宜依靠简单重复,机械乏味的认读和大量的抄写来完成,而是有的放矢地加强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采用相应的教法以提高识字效率。其教法主要体现为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学龄初期儿童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阶段,他们通过感性认识而获得表象,运用表象进行直觉的“形象思维”,情境教学正是从感受形象开始,以情激情,符合儿童思维的特点。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有情有趣,尤其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教师更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把枯燥的识字变得形象,有趣了,加以声音的画面吸引孩子,诱发学生学习生字的饱满热情。如教学“采“字时,借助多媒体,显示色彩鲜艳的画面:一棵树上有一些果子,一只手灵活地采摘树上的果子。辅以字理解说:树上“采”果子。教学“风”字,显示不同季节的风的画面,让“风”字发生颜色的变化,一次次刺激学生的视觉感观,并配以风声,让学生入情入境,认识并认读“风”字。又如教学《识字4》一课时,师指着黑板上美丽的贴图(图上有茂密的树林,鲜艳的花丛,碧绿的田野,四五个孩子有的手拿放大镜在地上蹲着,有的拿着蝴蝶网兜在田野里跑着``````)对大家说:“让我们也跟着这些小朋友一起到树林里转一转,到花丛中钻一钻,到田野里跑一跑,好吗?”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老师指着贴图(蝴蝶躲在花丛里,螳螂掩映在树叶上,蚂蚁暗藏在落叶上)对大家说:“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瞪大了眼睛,仔细看着。一会儿,有的学生像发现了新大陆,激动不已:“我看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停在花朵上。”“那片树叶上躲着一只螳螂。”“两只蟋蟀在落叶上做游戏。”“一只知了正在唱着动听的歌。”老师顺势抓住挈机,表扬学生:“小朋友眼睛真尖,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昆虫,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随即把“螳螂、天牛、蝴蝶”等词语贴到了相应的昆虫图旁,图文对照,让学生练读词语。这样的认读汉字活动多么富有情趣!孩子们一个个指指点点,读得摇头晃脑,浑然忘我。
2、游戏识字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绚丽多姿的游戏、玩耍的世界中踏入校门,他们活泼好动,充满童趣,但持续集中注意力时间短,课堂教学中穿插运用游戏能很好地克服这一弊端。因为他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激发了他们的童趣,诱使他们主体参与、自主学习。如果在他们稚嫩的心灵上过早地压上死记硬背的沉重负担,不但达不到识字教学的目的,而且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因此尽可能通过游戏、表演、实验、操作、动手模拟等活动,让他们的眼、耳、脑、手、口等一齐“动”起来,以“动”激活识字教学。比如开展“我与生字交朋友”活动:
(1)叫朋友“名字”。学生用两种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画出会学、会认的生字,通读课文时强调别叫错朋友的“名字”(读音),这样可不是好朋友,这样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因此他们读起书来,认起字来特别用心。
(2)记朋友“相貌”。认错人是件很不好意思的事。既然与生字交朋友了,当然要记住这些朋友的“相貌”(字形),如果连朋友都认错了,那可不是好朋友,可能连朋友们都没得做了。于是学生就想方设法记住生字字形。一个个抽象的书面符号在学生面前活起来,一一进入学生的知识仓库,学生对这些生字产生了感情,像老朋友一样待他们,不仅记得住,而且画得准(书写准确)。
(3)看朋友“做事”。一个个生字孤立地看,只不过是一个个抽象的书面符号,而融入课文这个“大家庭”,就充满生命和活力,其作用也就显现出来了。看朋友“做事”,就是看看生字在“家”中的作用,即表达了什么意思。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自觉地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同桌讨论等方法去挖掘生字的含义。如教学《识字4》,当学生了解了整篇韵文后,让他们戴上与昆虫有关的图或词的卡片,伴着“找朋友”的音乐自由游戏,找到一个伙伴;接着再找另一个伙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将枯燥的复习寓于快乐而又紧张的比赛中,再次让学生将所学词语与相应事物联系起来,并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后来我又设计“小组合作做贺卡”的活动,请同学把刚才游戏的卡片取下来,贴在已经准备好的贺卡上,还可以画上其它东西装饰一下,要把图和词贴准确,学生兴趣盎然地动手贴、动手画、动手剪,大家快乐地游戏,快乐地学习,通过活动,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审美情趣得到了培养。
3、自主探索,增强识字能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独立地掌握他们。”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与学生互换角色,给学生留有自由识字的空间,经常引导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你还有更好的记忆方法吗?”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潜在的创造能量。如教学《认一认3》中的“日、月、光、雨”时,发给各组生字卡,以小组为单位,用读拼音、看图或其它方法自己来认识。人人可以争当小老师,挑自己学会的,喜欢的字介绍给其他小朋友,通过小组合作,争当小老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究的能力,在主动探究中认识了汉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崭新的学生观,相信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生命体,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在教学中没有过多的包办代替,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汉字,自主探究汉字,在自主感悟中发现一些汉字的规律,培养识字能力。如《识字4》中,小朋友认识了昆虫,初步认识了有关昆虫及本课的词语后,就进入了学韵文,识写汉字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让小朋友小组合作,认真朗读韵文,仔细观察汉字,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学生认真读韵文后,纷纷举手: 生1:我发现“蜻蜓”两个字,只要在“青”和“延”旁加上一个“虫”字旁就成了“蜻蜓”,大家跟我读“蜻蜓”。生2:我发现蚂蚁两个字,也只要在“马”和“义”旁加上一个“虫”字旁就成了“蚂蚁”,大家跟我读“蚂蚁”。生3:老师,我发现大部分昆虫的名称都有“虫”字旁!生4:我爸爸在昆山工作,“昆虫”的“昆”就是“昆山”的“昆”,我早就认识了。这是教学的瞬间,看似简单,却很精彩!他们自己开动小脑筋,观察字形,研究字形,展开联想,组织语言,说出了那么多答案,真是了不起的“伟大发现”。
4、及时巩固,提高识字效益
遗忘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记忆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衰退的,所以在学生经过正确识字后,还得进行间隔性的再现。从复现的形式看,应力求丰富多样,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这样的变式训练形式。
(1)卡片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先自己拼读,后小组学。
(2)多种形式比赛读。利用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经常开展比一比、赛一赛的活动,寓复习巩固于比赛之中。如小组“开火车”比赛,看谁认得快;生字默写比赛,看谁默写得对。开展这些比赛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好处,又能检查教学效果。
(3)找字卡,做游戏。上好一课或一个单元后,把所学的生字写在卡片上,一个学生读,其他学生找出字卡展示,或两个小朋友,我读一个你找,你读一个我找。学生反复认读,看的次数多了,也自然地认清了所学生字的字形,读准了字音。这样比反复抄写汉字的方法,来得既灵活又省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分一分,合一合。把合体字分解成几个部件,写在卡片上,如:口 +十=叶,王+元=玩等让学生以找朋友的形式,把相关的字联系起来,这样从分到合,又从合到分,从整体到部分,又从部分到整体,既有趣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反复认读,对容易混淆的字也就区分开了。
(5)减一减。与找朋友的方法类似,不同点是从一个熟字中去掉某一部件。如学“中”字,学生从“中”字得到启示,说“中”字去掉一竖就是“口”字。学习“李”字,学生说“季”字去掉一撇就是“李”。
(6)换一换。依据形声字的特点,通过换熟字的部首来变成生字,如“清”换三点水为“日”就成“晴”;换三点水为“目”就为“睛”等。而且我让学生把这些字串成串,利用韵文识字: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池上蜻蜓眨眼睛,它们一同捉害虫,请出专家评一评。庄稼丰收好心情。
(7)说一说。如《乌鸦喝水》一课中有“喝、渴”两字,学生容易混淆。老师请学生自己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分辩清楚。有个学生是这样记的:“喝水要用嘴,‘喝’是口字旁。口渴要喝水,‘渴’是三点水。”这样一说,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8)填一填。如在学生学了“有,又,右,友”几个音近字以后,我让学生做了这样一道填空题:我()()了一个新朋(),每天我的()手拉着她的左手一起上学,回家。
(9)做一做。如我在教学了“足”字旁后,让学生联系生活,想想哪些生字有这个偏旁,并给这些生字配上身体动作,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而且也巩固了我们已学的生字。
5、开发资源,培养识字意识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段话告诉我们,在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性课程资源、社会性课程资源、人文性课程资源,语文教育应直根于现实生活,面向未来,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教课书上要求的音、形、义都会的生字外,还要巧妙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培养自主识字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据此,我们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开辟多种识字途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增强识字量,为他们今后的读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利用校园文化识字。进入校园扑面而来的校名、校训、小学生守则和学校里的文化设施;进入班级,班级名、黑板报、班级制度、伙伴名字``````都是学生识字的素材。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经常引导学生认认这些字,日子一久,学生就由无意识到有意识把熟悉环境与识字认字结合起来。记得一年级第一次发作业本时,老师就提出小助手的“任命标准”,认识本组同学姓名的可以当组长,认识本排同学姓名的可以当排长,全班同学姓名都认齐就有当课代表的资格。学生们都想成为老师的小助手,于是一下课就对着座位表上的姓名认真识记。没几天功夫,许多学生便能顺利地帮老师发本子了,由于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全班学生姓名中近100多个汉字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记住了。
(2)在环境接触中识字。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喝饮料时,饮料名跃入眼帘;买物品时,物品的名称、说明罗列其上;上街时,路旁的各色广告、招牌仿佛在向他们招手;看电视时,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如新闻联播、儿童故事片、动画片等,他们通过耳听标准的发音,眼看屏幕上的字句``````这些都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识字环境。这样在大语文环境下识字、认字,增加了刺激记忆的机会,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生字词的强化和巩固。
(3)在课外阅读中识字。学生学过了拼音,认识了一部分汉字,最让他们高兴的莫过于能自己阅读书报了。此时,教师可提供与学生识字量相当的阅读物,利用每周开设的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进行“我会读”展示性阅读活动。这样既巩固了熟字,又学到了生字,达到多识字、早阅读的目的。而在阅读时体会到识字成就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更能激发他们识更多的字,看更多的书的愿望,使识字和阅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日常生活中识字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拓宽识字面,不仅可以增加识字量,更重要的是把识字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之中,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生活活动融为一体,这样的学习活动有利于陶冶生活情操,培养生活才干和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习惯。为了激发孩子们这一方面的兴趣,我还开展了学生办字报,读字报,进行字报展评活动。学生识字兴趣高昂,效果良好。具体做法如下
(一)看报—剪字—贴字报 语文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会写的字,学生掌握的很好。但只认不写的字,学生往往如“过眼云烟”,印象不深。有些字甚至重复出现多次,学生还是记不住,要想解决这一困惑,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于是,我便尝试着让学生办字报。要求学生从爸爸妈妈读过的报纸中,将自己学过的字剪下来,或从用过包装盒上,剪下认识的字,或从广告牌上,商店名中记下自己认识的字贴在备用纸上,一份份简单的,稚嫩的字贴报便诞生了。课堂上,抽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一读自己的字极。读者,兴致勃勃;听者,羡慕三分。读完后,将字报张贴在“成果栏”中,其他学生也可看“报”识字。这样一来,不仅养成了学生识字贴报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的精神和读书读报的习惯。学生的识字量增加了,巩固率提高了。
(二)组词、连句子
刚开始几份字报,字体、字号各不相同,字与字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完全是字与字的累加。后来,我对办报提高了要求:“如果能将剪下来的字组成词语粘贴,那就更好了。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试着组成简短的句子。”小学生的心,是把燃烧着的火。每个同学都不甘落后,都想成为老师和同学心目中“有能力”的同学。于是,学生将“大”与“小”贴在了一起,将“雨”与“中”、“明”与“月”、“文”与“学”„„贴在了一起。学生组成的词语太丰富了。课堂上交流时,小学生毫不吝啬地鼓起掌来,真正地达到了合作交流,成果共享的目的。更可喜的是“我是小学生”“老师辛苦了”、“妈妈我爱你”等简短的句子,出现在学生的字贴报上。凡是小学生感兴趣的词语或句子。小学生总是想方设法去找字剪贴组合。字贴报的效果远远超越了预料中的设想,成为学生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一方阵地。
(三)归类贴字 为了渗透逻辑归类思想,我布置了阶段性作业,将认识的字与事物联系起来记忆。如:按水果类、蔬菜类、交通工具、动物类、用具类等分类贴字,这需要学生长期坚持、将所学的字词,归类各界积累,加以整理。这样一来,学生的课余时间,自主性很强。有些学生家长也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帮助孩子剪剪贴贴,并不时地给予褒奖。
创办字报,缓解了学生识字难的问题,同时培养了孩子动手动脑,自主学习的习惯,达到了合作交流,成果共享的目的。面对一份份五彩纷呈、透视着稚嫩的创新思维的字贴报,我更加坚定了从兴趣入手,以兴趣促学习的识字方法。
总之,识字是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孤立地教学生识字是不可取的,采用单调机械的方式亦是不可取的,教师应该遵循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主体,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才能让识字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第三篇:创新教研形式,激活校本教研
创新教研形式,激活校本教研 夏邑县实验中学
摘要:
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夏邑县实验中学依托现有资源,创造性地把原来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教研三大块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开展了“备—研—听—评”的“三合一”的新型教研活动形式。整个活动每一个环节都是紧扣的,都是扎实的,使我们的教研活动根植于教师中间,围绕课堂教学,围绕课标解决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的实际问题,接“地气”。这种形式使各个版块不再割裂开,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一个整体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水平的提升,这样的校本教研才真正有意义,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这样的活动形式最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教师备课要认真准备,说课要积极参与,讲课要认真听,总结要踏实写。围绕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开发了一系列的活动:“名师评选”之“说课大赛”和“优质课大赛”;课标学习及测试;学生“评教”及“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评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着我校教师教学水平,业务能力的整体提升,引领着我校教师逐渐成长为“名师”。
正文:
我们先来看一份教研组活动记录——
八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说“屏”》
活动时间:周一上午
活动地点:三楼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八年级语文组全体成员
责任领导:徐伟利
活动过程:
备课组长说明本次活动内容及程序,开始活动。
第一阶段:说课。
全体老师把各自准备好的《说“屏”》一课的教案交由备课组长检查并签字,然后在徐主任的监督下,抽出两位老师说课。结果高志伟、李朵两位老师幸运当选。
高志伟老师说课(课件展示)。(略)
李朵老师说课(课件展示)。(略)
第二阶段:磨课。
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全体成员就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展开研讨:
胡芝侠:我想重点说一下本课的导入。两位老师分别采用诗歌导入法和欣赏图片激趣导入法都能有效的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对我的启发很大,尤其是高老师的欣赏图片既直观又有趣,我想加以借用。
刘青:我认为本课已有了前面几课说明文的学习,不必把说明文的几个方面都在本文中加以展现,可以加以取舍。我在设计本课时便是重点抓了语言,尤其是第一段的语言,很能体现科学小品文的特征,我把这个作为了一个教学重点。
张志明: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这样安排,但如果基础不太好的话,还是应该点一点的,像文中的分类别,做引用都很典型。同时,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所以提取本文的主要信息应作为一个教学重点,高老师这一点设计的比较好!
胡艳秋:文中引用的这几句古诗词是一个重点吧,课后练习设计中有这个内容。但对于它们的意思,学生不大能懂的,要讲一讲吧,像李老师课件中设计的那样,做一个小的知识点的补充,我认为很有必要。
…………
研讨后,各位老师对备课进行修改和补充。然后在徐主任的监督下,进行第二次的抽签以确定接下来讲课的老师。刘青老师光荣当选。
第三阶段:听课。
根据磨课所达成的共识,刘青老师在八(14)班做课。八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参与听课以检验磨课成果的具体落实情况和发现尚存在的问题。
刘青老师讲课。(略)
第四阶段:评课。
听课结束后,全体老师进行了简短的评课:
高志伟:较好地落实了本课预设的重难点,教材处理得当,特别是对本文语言的赏析比较细腻,较好的做到了“一课一得”。如果对《桥之美》的拓展能进行完就更好了。
徐伟利:如果选取《桥之美》中的一段进行拓展阅读,这样就比较容易操作了。胡芝侠:学生活动比较积极,小组合作运用的很成功。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
备课组长进行小结,并撰写活动记录上交。活动结束。
这份记录所展现的就是我校正在进行的“备—研—听—评”一体化创新教研形式。它是我校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提出的一种新型教研形式,是我校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成立于2010年7月,教师大多来自农村,整体学历水平并不高,教师之间水平差异也较大,可以说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提出“打造名师队伍,创办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坚持“求真、务实、创新”的教研作风。力争通过校本教研减小教师之间差距,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培养一批市县级名师。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在教研活动中有机整合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教研三大块,创造性地开展了“备—研—听—评”的“三合一”的新型教研活动形式。关注教师的发展和成长,以立体多元的教学实践场景和多彩平台,让校本教研文化无声地流动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滋润着教师的教学心灵和智慧。下面是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创新教研形式 着眼教师发展
校本教研的生命在于它的实效性。因此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教学实践能力,最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取得长足进步,这是教研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良好的运作形式,健全的管理能够很好地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师教学方式,使教研活动扎实有效。我们“备—研—听—评”的教研活动如下:
1.备: 教研活动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各学科组长提前一周布置集体备课的内容,各位教师在课外精心准备自己的教案。
教案通常又叫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的一种具体设计。但是过去写教案往往成了很多教师不堪承受的重负,写教案完全是为了应付检查,有些教案还是上完课之后补写,根本没有实用性,更谈不上备出精品教案。杜威说“在人类所有的冲动中,以希望成为最重要的人物的欲望最为强烈”,老师也同样希望得到领导的重视和同事的认可。因此我校规定在教研活动时组长要检查教案并签字,再抽签确定说课教师。为了能使自己在教研活动时能有好的表现,教师都是认真准备教案,甚至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备课。教案形成过程需要教师吃透教材、把握课标、了解学生,不仅仅要求解决“教什么”还要解决“为什么教”和“怎样教”的问题,这就逼着教师做更深的思考。这样的教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背课”,代表着教师最高的水平,这一过程本身对教师就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2.研: 各学科组每周集中教研活动时,第一二节课进行集体备课,本组全体教师都要把准备好的教案带到活动办公室,组长和分包领导签字确认。组长先领着学习本部分课程标准,然后再抽签确定2—3名教师进行说课,说课后其他教师进行补充、点评、提建议,即“磨课”。
教研活动不是为了装点门面,更不是为了走形式,教研活动的目的是改进课堂教学,使其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研活动就是为课堂教学服务,而改革课堂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师自身的教法能符合当前教学的实际,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已经成为当前改革课堂教学,开展教研活动的主题;我校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设计,进行落实课标的有益探索,进行有助于教师整体水平提升的“磨课”活动。可能有的人会看不上眼说这样做太过于肤浅,不够深入。但作为刚刚起步的我们学校来说,落实好每一节课,把每一节课都备成精品课,这一件事做好做细做实就已经不易,更难能可贵的是围绕这一条主线磨课时会有课标的解读,会有课堂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等更高层次教研的落实。由于事先每位教师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抽到讲课的签,在活动的时候都很认真,参与也很积极。在活动时遇到问题大家各抒己见,有助于问题的明朗,促进了每位教师水平的提高。很多时候教师的争论也是各不相让,谁来仲裁呢?我们就搬出“课程标准”这位法官来评判。直到每位教师对这一节课都有了清晰的认识,对如何去落实学习目标都了然于胸。当然可能也有一部分教师心存疑虑,如果有时间就接着讨论,没有时间就当作下一次活动要重点讨论的问题留下思考。可能有的人认为你们讨论的太没有价值了,都是一些小问题,我们认为在还不能解决大问题的时候解决小问题,日积月累也是一种进步。
3.听: 说课结束后,在分包领导的监督下进行第二次抽签确定一名讲课教师讲课,其他教师第三节听课。
陈大伟先生把“听课”称之为“观课”,他强调以观课议课的方式来讨论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以观课议课的角度来分析研究讨论,解决我们日常教学中的问题,目的在于促进一线教师的发展和成长,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他指出观课要对教师“教”的行为进行观察。要认真观察课堂行为和课堂现象。在听课的时候,由于每位教师都参与了本节课的设计,他们想看到的是自己的设想在课堂上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还能不能进行更好的改进;我还有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看别人是怎样处理的对我有什么启发;我的课堂还能进行哪些改进等等。每位教师都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去听课,并且各人的问题可能并不相同,看课堂的观察点并不同,难道不是很好地落实了陈大伟先生的“观课”了吗?
4.评: 听课结束后,各组先由讲课教师谈谈教学反思,其他教师进行评课,组长根据大家的意见总结本次活动成果,并提出今后改进的意见措施,形成一份书面材料上交教务处。
有人开出了教师成长的方法就是写教育随笔。成为专家固然是我们的追求,但专家毕竟只是少数,我们强调的是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效。在公开课后要求老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运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不断地检验自己。教学反思也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主动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强调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即“学会教学”,鼓励教师要多问“为什么”。各位教师根据听课情况多提问题,多提看法,重点要反思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学科组长根据大家的发言及时总结并提出有待于解决的问题留给大家思考。活动结束,组长要把本次活动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写入“活动总结”上交教务处,教务处再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分发到各个组进行校本课题研究。
这种活动形式,时间上能得到充分的保障,一周至少四节课,甚至还要把活动的时间拓展到课外、休息日;内容上紧紧围绕课堂做文章,大到课标的研究,课堂学习目标的落实,小到课堂微观问题的呈现、分析研究,可以说包罗很多,没有假、大、空,都是真实的具体的问题;从参与度上,这样的活动形式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备课要认真准备,说课要积极参与,讲课要认真听,总结要踏实写。整个活动每一个环节都是紧扣的,都是扎实的,使我们的教研活动根植于教师中间,围绕课堂教学,解决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的实际问题,接“地气”。尤为重要的是我们很好地整合了“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教研”三大块,使各个版块不再割裂开,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一个整体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水平的提升,这样的校本教研才真正有意义,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
这项活动的优点可以概括为“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研讨改进教学方法、课堂实践检验效果、反思总结提高水平、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二、完善规章制度 护航教育教研
领导的重视是活动开展好的保障,我校除领导组成员分包学科组并全程参与活动外,还针对学校实际,实施校长室、教务处、年级组和学科组的网络化管理。管理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校长对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负总责,学科组负责以校为本的课题研究活动,教务处指导并管理教研组的常规教研活动,分管年级领导组织并全程参与管理。
学校制定有《校本教研活动实施方案》和《教研活动考评细则》等相关制度,为学校教研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保驾护航。制度确立了活动的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指出了教师是学校教学研究的主体,强化了教师活动的责任意识;指出了校本教研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制度对活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一提前”,学科组长务必提前安排好备课讲课的内容。
2.“两抽签”:说课顺序要抽签;讲课人员要抽签。并有领导组成员监督落实。
3、“三不准”:不准走过场或唱独角戏;不准迟到早退无故缺席;不准无教案参加活动。
4、“四统一”:统一思想、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内容。
三、立足校本教研 推动纵深发展
随着教研活动的深入进行,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的主动参与是活动成败的关键。为调动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为巩固教研活动的成果,我们开展了“首届名师”评选一系列的活动:第一学期召开了全体教师参与的“说课大赛”;第二学期举行了“优质课大赛”。两次活动都对获奖教师进行了隆重的表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引导更多的教师钻研课标,使我们的教研活动有高度,少走弯路,我们开展了“课标知识大赛”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课标的学习。为了让教师在活动时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体现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在全体学生中间进行了“评教活动”和“我最尊敬的教师”的评选。许多教师都是流着泪到前台接受自己学生的颁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校本教研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立足学校实际,以追求实效为目标,坚持在实践中探求,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让我们的特色教研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实。
夏邑县实验中学
2013年12月
第四篇:识字 教研总结
选题理由: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阅读必须要有一定的识字量才可以进行;而习作又建立在阅读和写字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足,将严重制约读写能力的发展。识字教学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识字方面有所加强。仅一年上册课本就要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100个字;下册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的250个字。这样,一年级共认识950个常用字,会写350个字。就我们一年级识字状况来看,识字教学状况不容乐观,最大的问题是识字巩固率低 ,学过的生字大量回生。
课题成果:本学期的经大家共同努力识字教学有一定收获。全体一年级语文组教师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克服一切困难积极听课,真实实效共同评课。因态度端正,集思广益,所以收获了快乐——教学的提高。主要有以下几点。
[关键词]教学方法游戏合作探究
教研成果:授之以鱼——教方法
1.字音教学的方法。
字音教学是识字教学的第一步,除借拼音学字音以外,字音教学方法还可以尝试三种:
(1)形声字找声旁
在常用汉字中,形声字占85%左右。掌握了学习形声字的方法,就解决了学习绝大多数生字的问题。教学时,要利用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先读准作为声旁的独体字,再学形声字。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本法主要应用于形声字与声旁读音完全相同的字(同音字)或仅仅声调不同的字,对于例如之类的字虽然也是形声字,但不在此教学类型中。
(2)音近字比较辨析
有的音近字是形声字,如:“妈”、“蚂”、“骂”;有的是形近字,如:“巳”、“已”、“己”;有的字形完全不同,如:“身”、“深”。教学时要找出它们在字音上的差别,结合字形、字义分析,放到词语中多读多练,帮助记忆。
(3)多音字据词定音
多音字教学,要依靠字义作为分化字音的手段,把它们放到语言环境中,据词按义定音。如“几个茶几”,“还不还钱”等等。
2.字义教学的方法。
字义教学是识字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起点,对字形教学的影响很大,可以使学生减少机械识记,增强意义识记。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教师在字义教学中,要把抽象的文字符号代表的意义,用直观演示法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以便
于学生记忆。对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数量词等,可用实物、插图、板画、模型、投影等来直观说明;
对动词、形容词和方位词等可用手势、动作、表情来演示。例如,在教带有提手旁的生字时,教师随
手的几个简单动作,就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提手旁的生字均与手有关,这一造字规律。
(2)组词造句法
这是帮助低年级学生了解字义常用的简便方法。如教“认”的字义时,可让学生扩成词“认识”,再造成句子:“与人说话就算认识了。”像这种用字组词再造句进行字义教学的方法叫组词造句法。
(3)利用规律法
古人用“六书”造字,确为一大创举。我们可利用造字规律教学字义。如象形字要抓住字形与实
物相似的特点,用分析字形或展示实物图画的方法来揭示字义。如会意字要从分析字形各部分意义入
手理解字义。例“三人为众”,“三木为森”,“不正为歪”,“小土为尘”。如形声字,要抓住形
旁来理解字义。例“有水方说清,用言去邀请,日出天气晴,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更浓,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
(4)同义替换法
这是一种既能使学生认识同义词,又简便易行的好方法。如在学习29课《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一课时,有一句“他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十分”时,请学生用替换法,即换一个词语帮助理解,但不改变原意。学生用“特别”、“非常”等来替换。然后教师话锋一转,告诉同学们,我们的汉语词汇丰富,变化多样,是其它语言无法比拟的,从而又进行了热爱祖国语言
文字的思想教育。
3.字形教学的方法。
(1)笔画部件法
这是字形教学的最基本方法。笔画部件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基本要素。开始教简单的独体字,一般
用按笔顺分析笔画的方法识记字形。如九──丿乙,先教学生念笔顺,掌握了笔顺后再指导学生在课
本的田字格中描写、仿写。
教合体字或结构复杂的独体字,要用分析部件或分析笔画、部件相结合的方法来学习字形。
(2)儿歌字谜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汉字的构字规律编一些儿歌、字谜进行字形教学,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
性,学生喜闻乐见,识字效率高。
如“识字5”就是一篇典型的通过猜谜语来识字的课例。
在字形教学中,可以将形近易混字,通过以熟字带生字辨析比较,区别异同。如学区别“辛”、“幸”二字时,可以抓住“辛”、“幸”上半部分的不同,用“一点”和“十分”辨析字形;用“辛
苦”和“幸福”两词体现字义,并编成儿歌“辛苦一点,幸福十分”,沟通形、义联系。这样不仅让
学生清楚地区别了字形,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4)彩笔标注法
字形教学还可以根据知觉的选择性,利用人的视觉对鲜艳的色彩敏感、关注,给人印象深的特点,增加颜色对比,减少写错的可能。如教“鸟”字时,老师一边用彩笔突出这一点,一边讲解:这一点
是“鸟”的眼睛,如果“鸟”没有了眼睛可怎么生存呀。这样,学生一定会牢牢记住这个字的。
快乐游戏——常巩固
找朋友“,扑克牌游戏叫号游戏生字大搬家穿山洞摘星星等.找朋友
学生手上有拼音字母卡片,教师报一个音节,学生迅速找出这个音节中所含的声母和韵母.如:教师读
bà,学生马上找出声母b,以及韵母à,可以反复玩,可以是师生之间玩,也可以是生生之间玩,还可以回
家与父母玩.即能使学生掌握要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听的能力,观察能力和交往的能力.生字扑克牌
学生甲与学生乙各有一套扑克牌,学生甲的扑克牌上是偏旁,学生乙的扑克牌上则是独体字.每一次,两人同时出牌,由偏旁和独体字组成一个合体字,两人谁认得快算赢.送信
请本节课学得最认真的学生当邮递员,把生字卡片当成信一一送到同学的手中.其他小朋友一起拍手
唱儿歌:”叮铃铃,叮铃铃,邮递员来送信.送完信后,请拿到信的小朋友一个个上台来领读,并分析字
形.叫号游戏。教完生字后,可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每张生字卡片下面编上号,然后师问:
“1号1号什么字?”生答:“1号1号***。”这种叫号游戏可以是师生对问,也可以是生生对问。
生字大搬家。教完生字后,教师将生字卡片逐一发给学生,然后请拿到生字卡片的学生举着生字
卡片上台,随机排列,接着让台下的学生读生字。
穿山洞游戏。两名学生手拉手做拱形山洞状,一名学生手拿一叠生字卡片站在“山洞”后,其
余5——7名学生排队依次穿山洞。穿山洞的学生要读出卡片上的字才能顺利穿过,否则,就要被关
在“山洞”里。
摘星星游戏。教师事先将本课出现的词语写在卡片上做星星状,贴在黑板上。学生上来“星星”,采后用先读星星上的词语再用词语说一句话。教师也可鼓励学生采摘2个星星,说一句话,或做一个
没有生字的提问问题,这样的学生可给予奖励。
猜猜看老师或学生把生字写在手心或手背上,让他猜猜看。再有就是像幸运52一样,一个比
划一个猜。
开小火车游戏。教完生字后,教师将生字卡片拿在手中宣布开小火车,这时师生同说:“小火车,开起来。”(边说边做开火车动作。)然后师说:“开到哪里去?”(随即教师在一组学生面前站定。)
这组学生便说:“开到这里来!”接着这组学生就开火车读生字。开火车时大家经常使用的以其旧游
戏注入新活力。
合作学习——求发展
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生字学习方法后,大约五一之后,我们全面尝试推行小组合作学习。
识字教学识记字形是难点,教师先和学生一起学习,讲授学习方法,再慢慢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
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识记生字。学习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相互合作,相
互启发,相互促进。识记生字要科学安排,组织得当,训练到位,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们的具体做
法是:
1.学习小组内自主合作学习生字
(1)教师分配生字任务,讲清识字要求。根据班内学习小组和生字的个数将生字分配给各学习小组。
然后对学生讲清楚学习活动要求: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首先将自己预习的生字知识在本组内交流之后,小组全体成员再推选出一名代表到讲台上当“小老师”,面对全班同学在黑板上写和教,每次识字活动的“小老师”要更换,整个识字活动过程中,各学习小组的组长要负责本组的组织、“小老师”的推荐
和课堂纪律等相关事项。
(2)小组讨论学习生字。让学生分组进行识字方法的学习探究,能用较短的时间,使他们在讨论、争论中共同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其中,并且要保证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交流。
(3)举行小组展示。小组成员经过充分交流讨论之后,选派一名“小老师”上黑板书写,展示本小
组识字成果。“小老师”在黑板上写出生字、生字的汉语拼音和用生字组成的2—4个常用的词,以及
联想到的与这个生字有关的其它知识。(生字的拼音,词语可有不同的学生承担)教师可及时要求“小
老师”将生字写大些、规范些等等,词语中的生字可用“~”代替,没学过的字可用汉语拼音代替等。
一般限时3分钟,随后请本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和修改。
2.“小老师”展示合作识字成果,在展示中识字
讲字就是为了学字,教师讲不如学生自己讲。学生自己讲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语言能力和表达能
力,又是让学生真正动脑,展开思想的过程,还能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1)“小老师”自读音、字、词。
(2)“小老师”介绍识字方法(有几种说几种,尽可能有创意)。
(3)解释难理解的词。学生在讲解词义时,他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叙述、表演、造句、结合生活实际等等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表演叙述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同时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兴趣。
(4)给全班同学解疑。
(5)“小老师”领读。(教师要随时给予“小老师”在教态、语言等一些方面的相应指导)。
(7)及时评价,激发兴趣。在整个教学教程中,教师要细心观察,组织学生及时评价。
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儿童识字的生态环境需要老师、家长、社会一起来营造,老师有意识地创设氛围引导学生识字,会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家庭这一块就显得很不平衡,家长的重视与否、家长的文化素养高低也影响
着孩子的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为孩子营造和谐有趣的识字环境。这一问题
还有待实践、探索。存在的问题是:总有一些学生对识字兴趣不是很大,存在被动识字现象,如何调动
他们的识字积极性,提高阅读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因为我们主要研究的课堂教学,所以实在不知道该怎样用资料展示,在这里只有林校长的随机听课,以及我们的听课笔记作为凭证了。
第五篇:识字教研总结
低年级识字教研组工作总结
人生聪明识字始,汉字教学与人的发展关系之重大。由此可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一、二年级主要的学习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在此学段明确提出识字目标:要求认识1600—1800个汉字,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使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认识的愿望。那么,如何有效、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提高识字效率,使每个汉字成为学生学习各种知识的有效“媒介”呢?经过一学期的研究,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总结出以下几种自以为比较切实有效的识字教学法。
下面我就我组识字教学的五步模式进行一下总结: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在识字教学的第一环节中,教师应结合文章的内容、特点等创设儿童乐于接受的教学情境。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小儿歌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自然地导入新课的目的。
在导入课文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上的感知,初步地从语境中识、读生字。具体的作法可以采取:
1.教师范读,学生通过听教师的范读识记生子的字音,感悟生字所在的语境。2.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的过程中感受生字的读音,可以采取标注拼音或查字典等方式。
3.在课堂上教师应对学生的读文有所反馈,具体的作法可以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在组内互读、纠正读音上的错误。
二、创设情境、自主识记
在学生对整篇课文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教师应将重点放在生字的识记上,具体步骤可参考:
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同学在读的过程中正音。强调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易混淆的复韵母的读音,纠正一些生活中口头语易读错的字音:如唠叨的唠、玫瑰的瑰等。读的形式应丰富有趣味性,如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同学互相打分比赛度等等。
2.在展示带有拼音的生字之后可将拼音小帽去掉,在没有拼音帮助的情况下考察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3.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展开想象结合多种识字方法探讨生字的识记规律。可以学生为主,如熟字加偏旁、熟字加熟字、换偏旁、去偏旁、生活识字等。教师可以对部分有特点的字予以指导,如借助一些字形的图片、字理识字引导学生对汉字产生过程的认知。在学生认字之后教师应对生字的识字方法进行归类、总结,帮助同学们梳理方法。
4.生字的识记应在理解其意思上进行,具体的做法可将生字展现在词语或词组中,在同学们读的过程中既可体会生字的意义又可进行语用的训练,还可以建立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5.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在学生识记生字之后安排一些识字游戏,如生字、拼音找朋友;生字迷宫等,多种形式的生字游戏可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回归课文、朗读记忆
识字的目的在于对生字的灵活运用,那么课文无疑是生字还原到语境之中的最佳地点。在识字教学的第三环节,应向学生展示课文,让学生在读准音、认识字、明白义的层面上再去体会课文的意义。此处可结合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情景再读课文、再用生字,如多媒体配乐读,配乐读的方法可帮助学生自觉地在读中就对生字读法的轻、重、缓、急加以运用,在课文的语境中同学们也能更好地体会生字的意思。
四、指导书写、强化记忆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写字同样有着重要的分量。说到写字就不得不提起写字的姿势以及执笔姿势,正确的双姿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教师在强调书写姿势的同时也可采用小儿歌的形式帮助孩子巩固书写姿势,“老大老二对对齐,手指之间留缝隙;老三老四来帮忙,老四老五往里藏”、“头要正、背要直、脚要平”这些都是朗朗上口的儿歌,同学们可以边说边做,效果较好。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遵循指导——临写——反馈——练写的步骤来进行。
1.在指导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观察、发现,一年级应以笔画教学为主;二年级从字的结构观察。在观察中应注重对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笔画应锻炼学生找准每个字重点笔画的能力,结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积累字的基本结构以及基本及字形。所有的注意点,教师在范写的时候还应再次加以强调。
2.经过学生的观察,应养成先临写再书写的习惯。学生可以在临写的过程中再次感知笔画的起笔、收笔,有助于学生下一个生字的书写。
3.学生书写之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书写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采用师评,也可采用学生互评等方式。
4.经过了反馈阶段,学生应在听取评价的基础上再次练写一个,并在练写的时候让学生明确写字的目的:一看二写三对照,一个要比一个号!力求写出的生字正确、美观。
五、展示作品、课后延伸
经过了写字过程,教师应及时展开写字展评,在评议的过程中鼓励表扬为主,但也应恳切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展评过程可以教师评也可利用小组合作同学互评。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为学生布置合理具有延展性的作业,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向课后延伸!
这种教学的模式,我感觉学生学习生字的效率是比较高的,孩子们兴趣也比较浓,我将继续摸索,继续完善。关于减负,我觉得学业负担是相对而言的,减负不等于不要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学生从心里愿意完成的事,快乐做着的事是不会给他带来烦恼和负担的。
识字教学是一项艰巨的教学工作,如果教者有方,学者得法,那么教学目的则易达,只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断地总结、积累和探索识字教学的方法,将识字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由书本渗透到社会生活,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识字,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学得活,学得有兴趣,记得牢,这样学生就一定会牢固地掌握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有效的提高了识字效率,为学生的读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