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时间:2019-05-13 00:58: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第一篇: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效率

一、研究背景

1、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批判地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遗产中最主要最大量的部分是用书面形式保存下来的文献资料,要利用这些文献资料,就必须克服语言文字的困难。文言阅读教学基本目的就是为了增进我们阅读古书的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使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2、《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负载和传承着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语文教育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提高辨别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

3、语文新课程凸现了文言文教学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文言教学基本任务。学好文言文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提高语文修养,于国于家于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在这种社会要求下,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更应该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4、当前文言文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很多,我们认为但归根结底是两条:一是教学目的定位不当,“为考试而学,为升学而学”成为文言文教学主要甚至唯一的目的,以至教学内容无限向艰深、琐碎、偏僻延伸;二是教学策略失准,串讲、串译被视为文言文教学的不二法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心理,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教得辛苦、教得无奈,学生更是学得艰难、学得疲惫,以至视文言文学习为畏途。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探索研究文言文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既适应新课程的标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现状

(一)选题意义

文言文是打开古代文化宝库的钥匙,是承载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培养人们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的工具。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文言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可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人文素质得到提高。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痛感语文教学不尽人意,强烈呼吁国家教委和有关部门加大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比重,提高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本课题的研究是针对语文学科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和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进行的。结合我校语文教学改革实际,主张通过“教学改革,培养能力,拓展深化,提高素养”的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在阅读文言文中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提高个人素养,吸取文言文的精华;同时提高现代汉语水平的发展价值和教育价值。

(二)研究现状

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呈现万马奔腾、欣欣向荣的景象,相对于“现代文”和“写作”等几块园地,关于文言文应如何进行教学改革的观点和论述还是比较零散的,缺乏具体、系统的阐述与论著。文言文教学的探究与改革还不够热烈与深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近期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而如何将文言文教学改革和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结合起来,研究者涉及却很少。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及主要观点

(一)基本思路

1、课题的界定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从大到小,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分三个层次来研究教育模式。本研究课题就是把教师课堂教学情况作为研究的重点,从微观的角度把握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与需求,探寻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模式。突破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恐惧心理,消除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隔阂感,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

2、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研究

(1)导入:通过与教材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2)诵读:通过积累文言语感,初识文言常用字,大致了解文言文诵读的基本技巧和规律。采用通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掌握句读、语气、停顿、重音、语速)与精读(字斟句酌、质疑释疑)相结合;美读(读出韵味、读出情感)与品读(听其言、入其境、品其味、动其情)相结合。

(3)理解: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有计划地识记和分辨文言常用词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理解相关的文言、文学和文化常识。品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丑,探究课文中蕴含的思想美和情感美。

(4)拓展: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下逐步增多自学的因素,以课文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著作拓展;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等。

(5)评价:通过试卷检测,朗读比赛,短剧表演赛,文言知识比赛等形式来建立学生“亲近文言文”成绩卡,记载学生各项成绩,参加活动次数和态度等。评估的工作主要由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组长负责,教师监督指导,并向家长通报。

3、提高学生文言能力的研究

通过构建文言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研究,改变条块分割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文言作品内容中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熏陶、感染学生,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理解、鉴赏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并使他们有意识、有目的、主动地通过课外阅读拓展深化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如:课堂学习某文言作品的片段,课外阅读整部作品,课堂学习某作者的某篇作品,进而课外阅读此作者的其他作品),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二)主要观点和目的

1、通过文言文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意志得到锻炼。

2、通过文言文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深刻涵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水平,促进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3、通过文言文的教学使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古人的文化底缊,传承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爱好,了解古文的“知、情、意、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品质和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道德情操。

4、通过文言文的教学弘扬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新的人文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达到“以先进的文化的教育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文化创新的目的。

5、通过文言文的教学,使古代的经典作品永恒的留在学生的思想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坚定的爱国热情,使中华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在东方大地上闪烁永久的绚丽光彩。

(三)研究的内容

1、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以及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相关理论文献。了解全国新课改情况,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为本课题的研究寻找更多的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通过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特点以及水平等。学习心理学发面的理论,研究了解初中学生身心特点,记忆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

2、以课堂为核心,以课改的新理念指导文言文教学,改变现有的教学状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文言的阅读理解能力。

①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改变原有的单纯教学手段。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丰富文言的教学内容,活化教学手段,使课堂声色结合,图文并茂,更直观更形象,触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巧妙借助问题,构建学生与文言读本的桥梁。教师可开拓创新,发展问的形式。改变原有的教学形式,发展提问的模式,变教师一人发问、一问到底,为教师提问与学生质疑提出问题相结合。以“本”为本,把语文教材、文章本身作为立足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挖掘文本的内涵,用问题敲开对文本探究的大门,学会思考学会做人,汲取精神的营养。

③寻求文言教学的探究点,建立文言文教学的模式。改变固有的文言文教学的先导入,后字词,再作者介绍,然后朗读逐句翻译等模式,可创见性的将教学模式的五要素即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组合、操作程序等五个因素互相联系,有机的组合。以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体现自主创新合作的理念,以探究点为突破,拔出萝卜带出泥,牵一发而动全身,点面结合的教学模式。

④不断尝试各种学习形式,开展各种活动。依据新课标精神,可以把文言文教学与活动实践课相结合,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如开展讲文言故事、文化常识竞赛、课本剧表演、古诗文吟诵、文言课本剧创作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达到自主积累记诵文言文的目的。

(四)研究的方法

在课题的研究上我们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本课题将参考国内文言文教学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演绎归纳分析。

2、问卷调查法。用问卷的方法,调查分析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学生厌学的原因。研究原因,探讨改变现状的有效途径。

3、个案研究法。借助课堂实录和教师的日志资料进行个案研究,了解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教学效果。

4、行动研究法: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及时调整研究策略,改进研究方法,创新探索文言文教学新方法新模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5、经验总结法:通过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研究,寻找出符合新课改理念与精神的的有效的文言文微观教学模式。

四、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内容,八年级为实验年级。

五、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吕耀峰(一级语文教师)

1、负责课题的整体研究动向,组员分工及与相关部门的协调。

2、定期召开课题组教研会,总结前期研究成果,布置下一阶段研究工作

3、撰写研究报告

课题组成员:

张瑜:负责资料统计分析、实验年级各阶段的问卷调查及知识掌握情况和技能的测试;

郭娜:负责资料统计分析、资料收集整理及实验年级的教学;

曹艳斌:负责参考资料的收集及实验年级的教学、解决现代信息技术。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本课题自2015年02月——2016年03月结题。

2、本课题采取整体设计、分段实施的办法,每学期结束前检测实施效果,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下一阶段的实施研究的侧重点。

3、本课题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03――2015.05①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实验年级;②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③培训实验教师,学习相关理论。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5.06――2016.01①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检测,了解学生状况,建立前期档案;②做好实验课例、课件、论文等研究资料的积累和整理;③定期研讨、交流;④撰写实验报告、总结等。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6.01――2015.03 ①对研究过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②总结成果,申报结题。

七、实验预期成果

(一)成果形式:

1、实验研究报告、论文等;

2、教学设计方案、课件课例等;

3、学生作品、展示课等

(二)结果预测:优化教学方法,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取得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第二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初中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紫荆学校

陈爱彬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再加上中考的现实压力,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在传统的教学课型中,学生容易养成对教师头头是道的分析的依赖性,往往自动放弃了自己的话语权,他们的思想、知识与能力也就成为一种克隆物。也就是,教师划定了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的轨迹,这轨迹被设计得严严实实,而学生只要沿着它走,不要出轨就行,如果熟练到“闭着眼睛走”也不会出轨的话,那就是教师最大的愿望。虽然在大力提倡运用启发式、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当今教育新观念的鼓动下,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素质的道路上做了艰难的摸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毕竟它还是借助于黑板、粉笔、统一教材。中学生正处于情绪多变的年龄阶段,很容易受外来事物的影响,教师要做到运用情境教学实现师生互动,做到创新教育。对于在教学中存在的固定的“填鸭子” 式的生硬的模式,我们将努力探索运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取代,充分运用情境教学,在课堂上过多的实现师生互动,不枯燥,不单调,让学生乐于学习思想品德,在课堂上易于接受知识,与教学内容达到共鸣,实现“三维目标”。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情境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教学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随着新课改进入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在景中扩大,优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在思想品德课中恰当地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其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教学中一旦出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 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好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改革教学方法,将情境教学融于思想品德的教学中,让学习成为主观上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素质,对于低段的学生我们也要向学生渗透情境教学来辅助学习的意识,并逐步培养学生的乐学和自学能力。情境的运用,给思想品德课堂带来了生气,带来了欢乐,改变了以往的“注入式” 教学那种闭门读书、单一的“听分析”、运用复现式的记忆学习语言所造成的学生负担重、效率低的被动学习的状况。它针对学生思维的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形” 为手段,以“美” 为突破口,以“情” 为纽带,以“周围世界” 为智慧的源泉,促使学生合理地使用大脑,且又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探究的乐趣、审美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自我需求的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审美兴趣、认识兴趣,乃至向往丰富精神世界的兴趣,也在其间培养起来。这样的情境教学为学生将来成长为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打下了知识的、能力的、智力的、情感意志的坚实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初中思想品德课鲜活的事例很多,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非常庞杂; 思想品德课要与时代相结合,更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按照新课程理念,及对课改精神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现状,本课题从切实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构建学生主体地位出发,探讨了课堂情境教学,优化课堂导入、教学过程、课堂小结,以此提高教学效率,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素质。把典型的教学素材引用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积极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改变和控制学生形成的消极的心理定势,让学生在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探究学习,调动其好奇感和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变被动接受为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索、主动获取、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主体性教学。

情境教学中的重难点:

1、思想品德课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研究

2、情境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研究

3、情境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与巩固 这些同时也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突破的地方,主要研究内容有:

1、理论学习、资料汇编。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情境教学设计理论,写出学习心得或论文; 通过网络、期刊查阅作相关的文章和范例,整理 相关资料。

2、调查平时教师的教学方法。设计问卷进行调查,汇总调查结果;课题组成员对任教班级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个别谈心,汇总谈话结果,形成初步结论。

3、建立背景资料库。在网络、报刊杂志上收集媒体信息、前沿理论等资料,按照教学时序建立背景资料库。

4、汇总资料、总结提炼。汇总课题研究成果,写出课题总结报告,汇编出论文集,总结出新课程背景下情境教学的策略和操作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措施

(一)研究方法:

1、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从中了解学生对于教师情境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思想品德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困惑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策略。

2、文献研究法: 通过上网,阅读理论书籍等方式查阅有关文献,学习相关理论,为本课题研究提过理论基础,并借鉴理论去指导实践。

3、行动研究法: 通过课堂教学有计划地实施实验,对每一项、每一个阶段实验情况进行观察、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实验措施。

4、案例研究法: 总结教学实践中成功的情境教学案例。进行个案研究,积累资料,总结经验。

(二)研究措施:

1、利用课堂创设情境内容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多媒体课件、教师的课前激情引入等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利用教研: 通过观摩学习,促进教师情境教学水平的提高,指定教师上观摩课、示范课,然后通过上课老师的说课,听课老师的评课,来达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提高教师们的情境教学水平。

3、教师及时反思、总结: 老师要一边教学一边针对学生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改进教法,提高思想品德情境教学质量。收集好情境教学的相关资料及教学实录,写出教学反思文字、相关论文。

四、研究阶段及目标

(一)研究准备阶段: 2017 年 4 月——2017 年 8 月

1、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课题,确立研究方向,确定课题名称。

2、搜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及理论文献。

3、组织学习相关理论文献。

(二)研究实施阶段: 2017 年 9 月——2017 年 12 月

3、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课题研究,搜集课题研究记录,撰写教学反思。

4、按时上传课题研究资料,交流分享研究心得。

5、撰写课题研究初期报告,上报研究情况,寻求指导教师的指导帮助。2018年 2 月——2018 年 5 月

6、制定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数据分析,填写调查问卷分析表。

7、按时参加课题研究培训学习,及时获得专家引领,记录笔记,取得研究方法和理论支持。

8、课题研究与其他研究人员和谐互助,取长补短。

2017年 9 月——2018 年 1 月

9、搜集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相关论文,教学设计,教学随笔,课堂实录等。

10、调整研究方法,师生互动,比对研究效果。

(三)课题总结、验收阶段:

2018 年 2 月——2018年 6 月

11、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反复修改完善,直至定稿。

12、完成课题研究资料收集,装订课题研究档案袋。

13、汲取他人优秀研究成果,完善自我,以备今后的教学研究。

六、课题研究条件分析

1、本课题符合新课程改革改革的方向,理论依据充分、科学,具有现实针对性。

2、课题组成员都具有本科学历,有多年的教学经验,都接受过新课程理论的培训,知识结构合理,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3、都将加强理论学习和具体操作的培训。

4、将聘请领导及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科学论证,对课题进行理论指导和运用指导; 同时,选派课题研究教师外出参观访问、培训学习,推动课题研究的进程 研究经费来源: 本课题研究工作所需经费由学校教科研资金开资,学校将为课题研究中订阅资料、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等所需要的所有经费,将按照需要及时投入足量资金,保证课题研究能顺利开展和圆满结题。学校还设立了课题研究奖励资金,鼓励参研个人选择专题,发表论文。课题组研究工作经费本着精打细算,按需开支的原则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

七、预期成果: 成果形式:

案例集、论文集、课件集、视频资料 课题组计划在两年的时间完成论文、调查报告、个案分析、教学反 思、视频图片资料整理等,预期有以下几个点的收获:

1、形成情境教学的新理念: 有效的情境教学为教师积累了 丰富的教学经验,引导学生参加知识的建构过程,真正使学生通过情境教学提炼升华,课后拓展,发展能力。

2、引领了 学校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我们通过设置各种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建议向全校思想品德教师推广。

3、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观。情境教学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富有趣味的一部分,提高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重要性的认识,他们有意识地参加各项教学活动,每个人的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都在原有基础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他们乐于观察体验、实践探索。

第三篇: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方案

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方案

一、研究背景

1、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而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用书面形式保存下来的文献资料,要利用这些资料,就必须克服语言文字的困难。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增进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使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2、《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负载和传承着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语文教育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提高辨别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

4、当前文言文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两条:一是教学目的定位不当,“为考试而学,为升学而学”成为文言文教学主要甚至唯一的目的,以至教学内容无限向艰深、琐碎、偏僻延伸;二是教学策略失准,串讲、串译被视为文言文教学的不二法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心理,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教得辛苦、教得无奈,学生更是学得艰难、学得疲惫,以至视文言文学习为畏途。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探索研究文言文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既适应新课程的标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现状(一)选题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是针对语文学科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和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进行的。结合我校语文教学改革实际,主张通过“教学改革,培养能力,拓展深化,提高素养”的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在阅读文言文中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提高个人素养,吸取文言文的精华;同时提高现代汉语水平的发展价值和教育价值。

(二)研究现状

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相对于“现代文”和“写作”等几块园地,关于文言文应如何进行教学改革的观点和论述还是比较零散的,缺乏具体、系统的阐述与论著。文言文教学改革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近期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而如何将文言文教学改革和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结合起来,却很少有研究者涉及。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及主要观点(一)基本思路

1、课题的界定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从大到小,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分三个层次来研究教育模式。本研究课题就是把教师课堂教学情况作为研究的重点,从微观的角度把握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与需求,探寻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模式。突破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恐惧心理,消除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隔阂感,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

2、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研究

(1)导入:通过与教材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2)诵读:通过积累文言语感,初识文言常用字,大致了解文言文诵读的基本技巧和规律。采用通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掌握句读、语气、停顿、重音、语速)与精读(字斟句酌、质疑释疑)相结合;美读(读出韵味、读出情感)与品读(听其言、入其境、品其味、动其情)相结合。

(3)理解: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有计划地识记和分辨文言常用词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理解相关的文言、文学和文化常识。品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丑,探究课文中蕴含的思想美和情感美。

(4)拓展: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下逐步增多自学的因素,以课文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著作拓展;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等。

(5)评价:通过试卷检测,朗读比赛,短剧表演赛,文言知识比赛等形式来建立学生“亲近文言文”成绩卡,记载学生各项成绩,参加活动次数和态度等。评估的工作主要由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组长负责,教师监督指导,并向家长通报。

3、提高学生文言能力的研究

通过构建文言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研究,改变条块分割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文言作品内容中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熏陶、感染学生,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理解、鉴赏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并使他们有意识、有目的、主动地通过课外阅读拓展深化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如:课堂学习某文言作品的片段,课外阅读整部作品,课堂学习某作者的某篇作品,进而课外阅读此作者的其他作品),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二)主要观点和目的

1、通过文言文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意志得到锻炼。

2、通过文言文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深刻涵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水平,促进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3、通过文言文的教学使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古人的文化底缊,传承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爱好,了解古文的“知、情、意、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品质和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道德情操。

4、通过文言文的教学弘扬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新的人文教育,达到“以先进的文化的教育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文化创新的目的。

5、通过文言文的教学,使古文化的经典作品永恒的留在学生的思想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坚定的爱国热情,使中华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在东方大地上闪烁永久的绚丽光彩。

(三)研究的内容

1、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以及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相关理论文献。了解全国新课改情况,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为本课题的研究寻找更多的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通过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特点以及水平等。学习心理学发面的理论,研究了解初中学生身心特点,记忆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

2、以课堂为核心,以课改的新理念指导文言文教学,改变现有的教学状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文言的阅读理解能力。

①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改变原有的单纯教学手段。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丰富文言的教学内容,活化教学手段,使课堂声色结合,图文并茂,更直观更形象,触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巧妙借助问题,构建学生与文言读本的桥梁。教师可开拓创新,发展问的形式。改变原有的教学形式,发展提问的模式,变教师一人发问、一问到底,为教师提问与学生质疑提出问题相结合。以“本”为本,把语文教材、文章本身作为立足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挖掘文本的内涵,用问题敲开对文本探究的大门,学会思考学会做人,汲取精神的营养。

③寻求文言教学的探究点,建立文言文教学的模式。改变固有的文言文教学的先导入,后字词,再作者介绍,然后朗读逐句翻译等模式,可创见性的将教学模式的五要素即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组合、操作程序等五个因素互相联系,有机的组合。以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体现自主创新合作的理念,以探究点为突破,拔出萝卜带出泥,牵一发而动全身,点面结合的教学模式。

④不断尝试各种学习形式,开展各种活动。依据新课标精神,可以把文言文教学与活动实践课相结合,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如开展讲文言故事、文化常识竞赛、课本剧表演、古诗文吟诵、文言课本剧创作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达到自主积累记诵文言文的目的。

(四)研究的方法

在课题的研究上我们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本课题将参考国内文言文教学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演绎归纳分析。

2、问卷调查法。用问卷的方法,调查分析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学生厌学的原因。研究原因,探讨改变现状的有效途径。

3、个案研究法。借助课堂实录和教师的日志资料进行个案研究,了解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教学效果。

4、行动研究法: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及时调整研究策略,改进研究方法,创新探索文言文教学新方法新模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5、经验总结法:通过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研究,寻找出符合新课改理念与精神的的有效的文言文微观教学模式。

四、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内容,七年级(1)、(2))班为实验班。

五、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白西婷

1、负责课题的整体研究动向,组员分工及与相关部门的协调。

2、定期召开课题组教研会,总结前期研究成果,布置下一阶段研究工作

3、撰写研究报告 课题组成员:

梁秋盈:负责资料统计分析、实验班各阶段的问卷调查及知识掌握情况和技能的测试;

赵孝杰:负责资料统计分析、资料收集整理及实验班的教学;

白丽婷:责参考资料的收集及实验班的教学、解决现代信息技术。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本课题自2013年03月——2013年12月结题。

2、本课题采取整体设计、分段实施的办法,每学期结束前检测实施效果,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下一阶段的实施研究的侧重点。

3、本课题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03――2013.04①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实验班;②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③培训实验教师,学习相关理论。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3.04――2013.11①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检测,了解学生状况,建立前期档案;②做好实验课例、课件、论文等研究资料的积累和整理;③定期研讨、交流;④撰写实验报告、总结等。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11――2013.12 ①对研究过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②总结成果,申报课题结题。

七、实验预期成果

(一)成果形式:

1、实验研究报告、论文等;

2、教学设计方案、课件课例等;

3、学生作品、展示课等

(二)结果预测:优化教学方法,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取得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第四篇: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新尝试

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新尝试

——文言文教学“五部曲”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刘厂中学 张汝聪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领域。如何让学生摆脱对文言文的厌学情绪,让文言文教学由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多思索、勤总结。在二十多年的文言文教学中,笔者总结了“读”“说”“析”“背”“写”五步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模式 “五部曲”

本人从事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有二十多年,在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令广大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一件事。尤其是对农村孩子来说,读文言文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不要说学习它了。但语文教师不能不教,学生也不能不学。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去反思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学生乐于学习文言文,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现阶段教师讲授文言文和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传承祖国文化、丰富现代汉语、提高国民人文素质、增强国民文化底蕴的需要,也是学生赢得考试的需要。在目前中学课堂教学中,还是以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灌输式的串讲。教师落实了八字方针即“字字落实,句句讲清”,一字一句的讲解翻译,将所有知识一股脑儿的灌输给学生。几乎每个老师的讲课方式都如出一辙,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文言常用句式;翻译课文等千篇一律的讲解方式,让学生完全失去对文言的兴趣。许多充满着情趣的文言被肢解成了字词的讲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

学生方面,在中考这个大的指挥棒下,学生学习文言文缺乏主体性和主动性、学习兴趣淡薄。中考这个无形的指挥棒禁锢着课堂学习,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早已成为一种习惯。有些同学觉得学习文言文就是为了中考,平时完全无用武之地,这就使得学生从客观上不愿意多接触文言文了。还有就是文言文学习起来费劲,读起来拗口,难于理解也是导致学生不愿学的原因。

二、进行文言文教学有效探索的必要性 这种现状,让我们教师探索文言文教学怎样教才科学?怎样教才能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怎样教才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

新课标指出:“文言文教学应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使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从而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近几年,听了语文界泰斗余映潮老师的课,还自学了他的一些著作,本人觉得余老师的板块式教学让课堂显现出鲜明的“分层推进”的特点,都显得步履扎实,思路清晰,我心想将这种板块式教学模式应用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会是个不错的尝试。

有了这个指导思想,在文言文教学中我边学习,边借鉴,边摸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这就是“读”“说”“析”“背”“写”文言文五步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五部曲”文言文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一)第一部曲“读”

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习文言文,读是非常重要环节。

1、读准字音。只有读准音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原意。如:《〈论语〉十则》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中的“说”,不读“shuō”而读“yuè”。《陈太丘与友期》中“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的“不”,不读“bù”而读“fǒu”。《出师表》中“陟罚藏否,不宜异同”的“否”,不读“fǒu”而读“pǐ”。这些容易误读的字需要老师范读或让学生多听课文录音。听读的目的,更主要在于能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在无形中培养文言语感,为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做好铺垫。

2、加强指导。文言文的读并不是让学生把每个字念出来就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诵读方法。①读准节奏。这里的节奏指的是停顿、断句,是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能够正确断句。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十分重要。如《〈论语〉十则》中“吾/日/三省/吾身”、《幼时记趣》中“见/藐小之物/必/细究/其纹理”,这些难点就需要我们教师指点反复诵读,逐步形成语感。②读出语气和感情。情是古诗的魂,它渗透在字里行间,与事、景交融,诸如爱国情、山水情、朋友情、思乡情等。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尽情地读,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辨别,学生才能体会出作者的情,产生共鸣,展开联想和想象。

3、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朗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全员参与的集体读,小组为单位的小组读,自由分散的个别读,分角色的朗读,带有表演色彩的朗读,打擂台形式的比赛朗读等。可根据不同课文采用不同方式朗读,同一篇文章也可采用多种朗读方式结合。如我在教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就把教学重点落在朗读上:整体感知时,我设计了自由放声朗读、听读,有感情朗读、师生朗读比赛;在精读课文时,我设计了默读、重点句品读和声情并茂朗读;最后以学生背诵归结。整节课以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这节课学生学得乐在其中,我想主要是因为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营造了一个“书声课堂”,学生不但在朗读中快乐地走进了文本,而且很有深度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总之,“三分文章七分读”,语文课堂上,如果师生都能入神朗读,乃至成诵,把无声的文字读得有声有色有味,读出作者的心声,读出作品的情感,读出学生的独特个性,那么学生对文言文畏难情绪定必轻得多。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把朗读作为一个环节,而是要把朗读贯穿全文,贯穿课堂的始终。

(二)第二部曲:“说”

1、说内容。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这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现代文阅读如此,文言文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通常在一些浅显文言文的教学时,学生在通读文章后,我往往会设计一个问题:文章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或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虽然有时学生所讲与文章有所偏差,甚至闹出一些笑话,但这样一说,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既锻炼了口才,又训练了思维。

2、说翻译。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利用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让学生把文章每句话用现代文“七嘴八舌”地说出来,口头翻译课文,这样不仅了解了文意,还深入地了解相关的文言的一些基础知识,积累了丰富文言词汇,提高了文言阅读水平。当然,教师不是把所有事交给学生,啥都不做了,相反,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一些翻译文章的方法外,还应当在难点、疑点处及时地给予点拨。

3、说疑问。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上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当学生在阅读中遇到障碍时,我注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肯定他的善于思考。例如,在讲《桃花源记》时,其中有一句“夹岸数百步”中的“夹”究竟读什么音,学生提出了疑问,我马上鼓励他们自己去查《古汉语词典》,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读音,学生也觉得很有成就感。一旦被教师肯定,他们便会更愿意表现自己,更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4、说感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更应不拘一格,发挥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形成独特的感受体验。如《曹刿论战》一文中,鲁庄公这一人物形象,一般的看法,都认为他“鄙”“陋”,但有的学生却认为鲁庄公也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能够向“曹刿”这样的小人物请教,虚心听取他的意见,有善于“纳言”的性格特点。对此,教师应予以肯定。再如在学习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后,我提了个问题:“大家面对着在顺境中不浮不骄,在逆境中泰然自若的苏轼,面对着一生始终拥有一颗闲心领略江山风月的苏轼,你有什么感悟呢?”静思片时刻,学生即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说:“生活中也许有很多挫折,但是一定要乐观面对。”有说:“当上帝为我关闭一扇大门时,也为我开启了另一扇大门,那一定会是我另一份人生价值的体现。”也有说:“当挫折成为拌脚石时,退一步,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更广阔的天空!”

(三)第三部曲:“析”

这里的“析”是“讲析”。对“讲析”这一传统教学手段的一味排斥,也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一个误区。一些教师打着践行新理念的幌子同样拒绝讲析,一味强调学生的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结果是课堂气氛烈烈轰轰,学生课后脑袋空空。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课堂上鼓励学生讲,总得有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归纳、总结„„讲解、讲析不仅应当,而且必须,关键是讲多少、讲多深、哪里需要略讲,哪里需要详讲。在教学中,我一般在如下方面进行讲析:

1、讲析文章主题。如在讲授《马说》时,学生明确“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进一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我先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激活思维,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作者之所以会发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主要是因为作者韩愈长期不得志,屡遭贬谪,而且埋没人才、摧残人才是封建社会的一大弊端。所以作者产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再如教《伤仲永》时,学生在谈方仲永成为“常人”的原因时,只会迁怒于他的父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忽略了方仲永本人“不求上进”这一原因。这时教师不妨追问一句“方仲永变为常人,泯然众人,仅仅只是他父亲造成的吗?”仅此一问,常常能点醒学生更加深入地阅读和分析课文,对文章中心、作者的意图有更深刻的理解。

2、讲析文章语言。例如在《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读一读,比较两个比喻句有什么不同,哪一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下如积水空明,竹柏影如水中水中藻、荇交横。

学生一读,就说改句少了个盖字。我就让他们闭上眼睛,再细读这两句,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学生再细读了几遍,有说:“多了个盖字,给人一种出乎意料的感觉。”还有说:“原句不仅写出了月色的澄清,更能让人产生一种错觉,通过盖字,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再如在教授《爱莲说》时,我由品析文章的语言入手,引导学生欣赏文中的形象美。然后请学生针对描写莲的句子议一议,可以看出、读出、悟出多少种“美”来。通过讨论点拨:看出画面美、形态美;读出语音美、情感美;悟出品格美、气质美、正直美„„最后,我水到渠成地归纳:写花就是写人,咏花就是咏志,作者通过对莲花外在姿态的赞美,其实是赋予莲一种高洁的品格。

3、讲析文章写作技法。如在讲析《小石潭记》的美点探寻时,我说:“本文美不胜收,妙点纷呈。我们从词语运用、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体会课文的特别之处,以使自己透彻地理解课文。”接着,我举了个例子:“‘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这12个字就为我们描绘了小石潭周围古树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的清淡之景,也隐隐透露出作者的幽幽喜悦。”然后我要求学生读第二段,须读出一个妙点,读出美。过了一会,有生举手,一个说:“妙在比喻修辞的运用,‘皆若空游无所依’。”一个说:“妙在动静结合的写法。‘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写出了游鱼的欢快,由此也感染了作者。”另一个说:“妙在侧面描写。以鱼写水,未着一‘水’字,却将水的清澄写到了极致,堪称妙绝!”

学生在老师的讲析中体会文章用词之巧、写法之妙、内容之美,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

(四)第四部曲:“背”

读的最高境界是背诵。张志公先生曾说:“学习文言文必须背诵,背诵起很大的作用。为什么?因为文言文那种语言材料和语言习惯,是我们从实际生活里学不到的。背熟了若干篇文章,就纯熟地积累起了若干有用的文言的语言材料,形成了某些基本的文言文的语言习惯,这样才能初步掌握文言„„所以要多背,背得越多越有效。”

1、还原法。将文言文译成片段美文,然后让学生尝试着还原成课文原句。这样几番下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很快便能熟记课文,又能更深一层掌握文意,还能从中领略到不同于现代文之美。如《爱莲说》一文中第一段,学生不易记诵,于是我就通过还原的方式,让学生翻译我还原成课文原句,然后我翻译学生还原,如是几番,很快学生便诵之如流水。

2、纲目线索法。如,背诵《桃花源记》按照文章的线索;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也就理清学生思路,对课文内容的详细记忆,这样沿着作者写作思路背诵,也自然能很快背下来了。

3、对比记忆法。有的文章或段落,其行文非常有特点。如果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行文的某些特点,对学生的记诵是非常有好处的。如《鱼我所欲也》的最后一段,对比的特点尤为明显。再比如《岳阳楼记》的第三、四段,文章运用悲喜、明暗对比,教师指导学生弄懂了这些段落中采用对比这一行文特点,学生的背诵和记忆就容易得多,也会有效得多。

需提出注意的是,学生在背诵完了后,老师的检查落实非常有必要。我设三道关卡确保背诵的顺利进行。一是小组长关。每四人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早晚读由小组长检查。二是课代表关,小组长检查完后,报给科代表,由科代表在“背诵”一览表上积分,进行公示,形成竞争。三是老师关。上课前五分钟,抽签检查两三个同学,当堂背诵,这既是督促,又是展示。对不合格的同学,督促其按时补上。这样就可保证背诵要求的落实,促使学生将文言内化为自己语言习惯的一个部分。

(五)第五部曲:“写” 作为初中学生,在写作方面如果能从文言文中汲取营养,不仅可以学到遣词造句法,还可以学到文章结构法,以及各种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最终目的还应落实到写作上来,“让学生通过有意识的模仿借鉴,逐步学会写作、创作,并最终有效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记录生活、再现生活,有效地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反映个性化的生活。”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与写作思路,让学生从多角度去分析、体验、挖掘,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1、改写。可以写一个片段。如教学《曹刿论战》,和学生探讨详略安排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描写一个片段,展现“齐人三鼓”之后,鲁军击鼓,鲁军怎样士气旺盛,齐军怎样士气衰竭的战斗情形的。这个写片段的练习,不仅使学生明白把握战机的重要性,而且使“齐师败绩”显得具体可感又真实可信。也可以改写整篇文章。如学了《狼》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该文改编成课本剧,不仅编,还演出来。学生改得兴致勃勃,演得也卖力。最后演得最好的那组,还在级部第二课堂展示上作了表演,取得大家的一致称赞。

2、仿写。如学了《陋室铭》后,我让学生仿写该文。结果收上来的作业令我眼界大开:

一生写了《师徒铭》:师不在老,博学则名。徒不在敏,努力则灵。斯是教室,惟吾学兴。柳树映门绿,阳光入窗明。谈笑皆鸿儒,往来非白丁。可以弹钢琴,阅心经。无叮嘱之乱耳,无生计之劳形。出发上五中,留驻上职校。校长云:何差之有?

还有一生写了《学习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中游则灵。斯自习课,独我闲情。纸条传得快,手脚动得勤。琢磨玩花样,寻思看手机。无父母之唠叨,无师长之提醒。虽非篮球声,堪比台球厅。心里云:混张文凭。

3、写读后感。比如学习《幼时记趣》,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自己小时候的趣事,学生受启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玩泥巴”“捉迷藏”“烤番薯”“用竹叶、手指等吹曲”“捉蝇之趣”“钓鱼之趣”“玩玻璃弹子”„„儿时之趣尽集于课堂,学生着实来了一次甜蜜的回忆。既激发其学习兴趣,又提升其写作能力,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再如学了《伤仲永》后,我以《由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让学生写读后感,学生交来的作业可谓异彩纷呈,现摘录某段:“成功=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的名言告诉我们:勤奋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股这些故事流传数千年,家喻户晓。韩文公“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感召着我们:成功者不一定是聪明人,但成功者一定是勤奋的人。对待成功,我们不能因自己有天赋而坐等机遇,我们要谨记“勤能补拙”,用自己的勤奋砍断荆棘,劈裂顽石,架起桥梁,通向成功的目的地!

总之,文言文的教学,是为了考试而教,更是为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教。我的五步教学法,既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又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好学”“乐学”文言文起到了推动作用。“路漫漫其修远兮”,笔者愿与诸位同仁继续“上下求索”。

参考资料: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语文报出版社(2012、5)

3、《中学语文教学》(初中刊).语文报出版社(2012、10)

4、张羡昌:《文言文教学的“八”个一》,

第五篇:文言文教学模式

文言文教学模式

一、导入:

二、板题、示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解词,翻译课文。

3、能正确书写n个生字。

4、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主旨。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读准读顺)

1、了解文学常识:

2、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听清字音,听准停顿。(强调字音)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两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完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4、检测:谁有信心读好?指名朗读,学生更正。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1、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先弄懂关键词的意思,再试着翻译全文。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分钟后,我们比一比谁翻译得好。

2、学生自学,教师组织自学。

3、检测:(先提问词意)谁有信心翻译得好?指名翻译。学生评价、更正、补充。

4、强调词意或出示答案,学生齐读:

5、学生分成两组,课文、译文对照朗读。(换角色)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朗读课文,感悟主旨)

1、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抓住关键语句,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分钟后发言展示,看谁思维敏捷。

2、学生自学,教师组织自学。

3、检测:提问或板演,学生补充、更正、交流。教师引导。(鼓励话语)

六、第四次“先学后教”(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课文,然后背诵课文,看谁背得最快!背得最准确。

2、检测:谁有信心背得好?指名背诵,学生更正、评价。

七、总结:

八、以一带多:

九、布置作业 :

十、板书设计:

十一、教后记:

下载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研究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个人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精选五篇)

    音乐歌唱课中不同伴奏方式的效能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王洪波一、研究背景 有设立这一课题研究的想法源至2010年的一次在新海中学的省送培到市的学习活动上。一位讲课老师说在现......

    关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课题实施计划

    关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 创新研究课题实施计划 这学期进一步实施关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课题的工作。根据前一年的工作成果和问题制定了本学期的工作实......

    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新尝试5篇

    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新尝试 【摘 要】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学生摆脱对文言文的厌烦情绪,让文言文教学由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多......

    农村初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农村初中后进生转化策略的研究 课 题 方 案 河包镇初级中学学校 农村初中后进生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目的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向全体,尊......

    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方案5篇

    “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王集中学 单士华 一、课题的提出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研究方案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研究方案 我们现在的课堂存在的状况是:费时多而收效低。大部分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因为老师怕驾驭不了学生,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

    小学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实验学校 《小学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名称:小学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目......

    小学文言文教学模式

    小学文言文“五步”教学模式 孟庄镇洪常小学 高年级语文学科课题组 一、教学模式简介。 古典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她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审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