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初中数学课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随着我国新的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大,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了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初中数学课历来是学生们学习的一个重点课程,也是难点课程,由于过去传统保守的教学理念影响,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学生们学习兴趣不浓,已经不适应教育领域改革的需要。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其中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教学模式。
我国分层教学模式最早是在上海出现的,分层教学的模式是基于学生们的个体差异基础上而提出的。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基础、理解能力等不同,因此导致学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接受能力不同,学生的成绩呈现出多层次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单纯笼统地讲述知识点,忽略了学生个体的接受知识的差异,造成教学效率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分层教学模式就应运而生。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
1.1 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来源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的“学习金字塔理论”。由于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导致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呈现金字塔般的分层模式,一些学生仅仅靠个人的努力和被动地学习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这就需要发挥团队学习和参与性学习的力量,来达到整体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1.2 分层教学的原则
1.2.1 因材施教原则。教师要改变以往课堂上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要注重每??学生个体的特点,要对班级的学生认真了解,了解他们每个人的独有的特点,从而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发挥出他们的潜能,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能力。
1.2.2 循序渐进原则。“水滴石穿”,学生并不能一下就掌握初中数学的知识点,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由简到易,循序渐进,从而引导学生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好数学的基础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真正掌握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难免要遇到各种问题,这时教师要主动地解决学生们的问题,鼓励学生们认真思考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创新策略
2.1 根据学生的综合水平不同进行分层
教师应该主动地了解班级的每一名学生,了解他们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成绩等,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平时的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基础知识掌握好;B层次的学生接受能力一般,基础知识掌握中等,思维较活跃;C层次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思维一般。当然每个层次的学生不是固定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考核和测试,从而重新调整学生的层次。这样可以使A层次的学生产生自豪感,学习积极性更高,而B、C两个层次的学生会以A层次的学生为榜样,激发起超越本层次的学习信心,同样会激发起学习积极性,这样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当然这种对学生的分层,教师一定要多方面做好家长的工作,让他们意识到分层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们学习成绩的重要作用,从而消除分到C组的学生家长的顾虑,赢得家长的支持,更有利于开展分层教学法的教学创新工作。
2.2 根据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对教学的目标进行分层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们的认知能力,将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设成合格、良好、优秀,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的“倍角公式”知识点时,可以要求A层面的学生会根据教学内容推导出公式,以培养今后解决复杂题型的能力;对于B层面的学生则要求学生们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推导的过程中加深对倍角公式的理解;而对于C层面的学生则要求牢记住公式,从而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当然这种分层方式对教师的组织教学的能力和专业水平要求更高,但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2.3 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师的教学方案进行分层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从而因材施教。对于A层面的学生,教师选择一些难度高的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的能力,并让学生们总结习题的规律,从而举一反三;对于B层面的学生,要让学生们掌握基础知识,同时提高思维能力方面的锻炼;而对于C层面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做大量的基础练习题,教师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解决,从而帮助他们建立信心,使一部分学生向B层面转变。例如对于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的反比例函数的练习中,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题,“一个一次函数与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相交于点P(-2,1)和点Q(1,m)上,求:
1、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什么?
2、点Q的坐标是什么?
3、当X取什么值时,一次函数的值要比反比例函数的值要大?”这三个问题的设计从难度上呈现除了递增的趋势,教师可以要求A层面的学生通过问题3总结其规律,灵活地运用了函数图像知识点,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更深入地理解;而对于B、C层面的学生要求其从掌握基础知识,通过问题1和问题2巩固了反函数的概念和特点,熟练记住,然后在根据情况进行提升,从而实现不同的层次的学生的转化。教师要着重给予B、C层次的学生予以指导和帮助,从而共同进步。
2.4 以学生为中心,对教学的过程进行分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分层施教。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以自学为主,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锻炼思维能力,并通过思考发现学习的规律;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要以讲解知识点为主,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们理解这种类型的题型,然后让学生们课后做类似的习题,从而掌握知识点;而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要予以重点关注,积极指导,教学时先由简单的知识点讲起,循序渐进,然后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点,这样逐步进步。通过这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从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初中数学9年级的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设计出三种题型进行讲解,第一种:5x2-4x=0,(2x+1)×(3x-2)=0;第二种题型:若(a+b)(a+b+2)=8,则a+b=?;第三种: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5x+m2-3m+2=0,则m=?,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这三种题型,根据难易程度对学生们分层方式教学,从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2.5 对学生们的评价考核分层
教师对学生们的评价考核要分不同的层次进行,从而使评价考核起到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要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告诫他们不骄不躁,争取在今后始终保持这种学习状态,做的更好;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进行表扬,同时让他们认识到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今后在学习中予以改正,争取向A层次方面努力;对于C层面的学生,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锲而不舍,从而有所进步和提高。总结
分层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掘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形成良性循环竞争,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教师要高度重视分层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研究,针对分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予以完善,从而带动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司马浦大布初级中学)
第二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学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学困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我组决定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我们设计的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活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活动能促进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活动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活动遵循理论联系教学实际的原则;遵循反馈评价、及时调整的原则;遵循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遵循实验手段可行性与操作流程协调的原则。活动有针对性,所设计的活动应吸收全体学生参加,而不仅是让能力和水平好的学生参加。因此,我们就必须把活动设计为若干种形式,这样就可以保证有效的分层次教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并完成一定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课堂中所学主要内容。并精心设计巩固练习,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维,让他们进行横向、类比、逆向联想。
一、构建数学课堂合理分层教学模式
1.学生分层
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不可能打破原来班级的格局,我们将三个年级二十四个班分为两类――一 类班和二类班,每个年级选择两个班作为一类班中的实验班,另选两个班作为二类班中的实验班,其他作为对比班。在实验班里,教师通过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各种测试手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把学生再分为A、B、C三组。A组为竞赛组,这组学生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B组为提高组,这组学生基础知识和智力水平一般,但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组为基础组,这组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智力水平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没有自觉性,成绩欠佳。
在同一个班里,实施合理的分层对课题的顺利开展十分重要。因此,要对影响学生的相关因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即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测试成绩、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兴趣、个性特点、能力水平、数学想象、数学思维等做出综合分析与评估。
在分组时,实验班的老师跟学生进行了不少的交流,主要是避免被分在C组的同学有想法,使他们认识到这是老师更关心他们,对他们今后学好数学更有好处等等。并明确指出各组之间不是不变的,每学期根据考试成绩滚动。
2.教学目标分层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首先,对一类班级的学生,侧重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重视培养自学能力和求知欲,重视培养思维品质。二类班级的学生,能理解课本例题,做一些简单的新题,能模仿课本例题,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重视夯实基础,培养学习热情。其次,对A组同学,要求注重公式的推导、来源及深化。对B组同学,要求掌握基本原理、概念及运算。对C组同学,要求熟记公式,并进行简单运算。
3.教学方法分层
对一类班直接切人主题,放开了,向深广方向发展,课堂内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长些,而二类班注重复习引入,慢慢过渡到新课,侧重基础知识的讲和练。而在同一个班级,授课着眼于B层次学生,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A层次学生,实行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对C层次学生,放低起点,浅讲多练,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学得进,跟得上。例如,在进行全等三角形识别一节的教学时,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有四条,SSS,SAS,ASA,AAS。按原课程计划需八课时,教材的安排是给出一个,应用一个,我们对一类班,四个识别只用了一节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实践全部得出,并对为何SSA,AAA不能识别三角形全等加以研究。第二节课,我们精心编制了一组题,让学生对上述四个方法加以熟悉和深化理解,第三节课对书上的例题进行了简单的讲解。通过反馈说明,这样安排教学,三节课完全可以完成八节课的教学任务。通过如此处理教材,使得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有了较为全局的把握,有了更强的融会贯通的能力,对待综合题的处理更为从容。对二类班,我们采取了书上的安排,讲解一个,应用一个。例题讲解时,先分析,再口述,然后以填空的形式由学生完成证明,接着,让学生再做一道类似的题。
4.辅导分层
在分层辅导上我们采取了两条路,一是将全年级的尖子生(40人)组成竞赛组,由专人定时集中每星期辅导两次,另外对C层次同学每周利用两次三十分钟时间,集中处理他们作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第二条路是在实验班让学生之间互相辅导,具体做法是:老师辅导A层次同学,A层次同学辅导B层次同学,B层次同学辅导C层次同学,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辅导他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发展和提高。
5.作业分层
A层次同学除了完成课本上的一部分作业外,再给他们一些提高题和思考题,B层次同学的作业要掌握由浅入深的原则,除了完成课本上的所有题外,要注意同类型的题重复再练的过程;C层次同学只要完成课本上的A组题,并注意同类型的题进行反复训练,直至弄通弄懂。
在同一班级内采用相同的大纲与教材实行分层教学。在教学中设计梯度教学方案的评价层次,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减少学习困难,增强自信心和荣誉感,体验成功感和喜悦感。而且对能力较强的学生也能够充分施展他们的才华,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根据学生学习的可能性为每一层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它包括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把这三个层次的学生分为A组、B组、C组。教学目标分层符合学生的实际,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制定这样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可以使A 组学生理解教材最基本内容,从培养实际能力入手,达到大纲的基本要求,使 B、C 组学生进一步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培养。
课堂教学分层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顾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学习能力又要顾及到各层次学生掌握的程度,开展适应有差异的各层次学生的教学活动。其基本要求是:分合有致,动静结合,学生全员参与,各得其所。并通过不断学习逐步提高,再上一个新台阶。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不同的方法指导,促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课堂教学分层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顾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学习能力又要顾及到各层次学生掌握的程度,开展适应有差异的各层次学生的教学活动。其基本要求是:分合有致,动静结合,学生全员参与,各得其所。并通过不断学习逐步提高,再上一个新台阶。
注:该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探究与运用》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203。
第三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
开题报告
莱阳市沐浴店中心初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2011、11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如果按着中等的学生上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等生没有动力,而学困生最基本的知识也掌握不了,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和相关科目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智力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二、研究假设和理论依据 研究假设:
数学课堂教学是只面向少数优等生,还是面向全体学生,这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条分水岭。班级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找到一种让优等生得到提高、中等生得到优化、后进生得到一定的转化教学策略呢?
理论依据:
1、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布鲁姆认为,教学中应克服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曲线的偏见,即认为优中差学生各占班级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甚至认为优等生只能是少数,多数是中等生和差等生。他认为这种固定化的预想,是最浪费、最有破坏性的观念。它不仅遏制了教师为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努力与创造精神,而且也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导致老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尖子学生身上而不去注意后进生的现象。布鲁姆还认为: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上有一定差异,但是,我们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特别是能为中等生和后进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90%以上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变得十分相似。布鲁姆的理论使我们认识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没有学会与学不会的区别,只有学得比较快和比较慢的区别。只要有充足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时间,加上科学的指导,90%以上的学生都能对应学会的知识理解和掌握。
2、我国古代的教育教学理论为进行分层推进提供了传统经验。孔子教学各因其材。孔子之后的墨子也主张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这些宝贵的传统经验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因能归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三、研究目标
1、科研目标:
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如何在现行班级体制下实施分层教学,并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全体参加实验同学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2、育人目标:
通过课题的研究,把成绩和个性指标相近的学生分在一个层内,把教学目标分层化解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作业练习的布置,思想感情的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之中,学生们将在原有的程度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3、工作目标:
在原有分班体系不打乱的前提下分层备课,分层上课,分层作业和分层辅导,实施分层后的教学班级与不实施分层班的教学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比较。
四、研究对象、方法、手段
本年级共有八个教学班,选择二年级二班班作为实验班,并把实验班里的学生分为A、B、C三组。A组(竞赛组),B组(提高组),C组(基础组)。教师的分组要根据一年多来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合理分。各组里的人员可根据每次大考情况滚动,以调动他们的竞争意识和积极性。
五、研究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分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每个环节做扎实了,才能最终实现课题的基本目标。
2、主体性原则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自我表现欲望。
3、对比性原则
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实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对照的形式,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六、研究内容
1、分层建组
首先给同学们讲清道理,说明分层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个别学生作好单独的思想工作,然后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结合学生报名的方法,把全班学生分为三个组:C组,基础知识相对较差的学生,15人左右;A组,智力因素较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较好的优秀学生,15人左右;B组是其余的属中游的较多数学生。并向学生说明,分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按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单元过关检测成绩定期调整,引入竞争机制。使每个学生都能舒心乐意地到相应的层次里。层次划定后,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边实践、边思考、边整改。具体做法如下:
(1)对A层生着重培养创造能力,侧重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引导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加深加宽,尽量做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些学生常常得到老师的重视,表扬,得到学生的尊敬,羡慕,心理承受力往往较差,受不了挫折和批评,易产生骄傲和反抗的心理,为了使优者更优,教师不仅要肯定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对于缺点和不足,更应及时给予批评帮助。
(2)对B层生着重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往A层方向努力,防止变成C层生,在课堂上多提供他们表现的机会,设计难度中等的问题让他们回答,指导他们学习数学的科学方法,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对C层生则应注重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提高班级成绩的及格率。对数学基础知识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应及时辅导帮助,补好基础;对于没有养成专心听课和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学习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教师应着重培养他们必要的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对于智力水平相对滞后的学生,教师讲新课时开始要慢一些,多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为C层生创造取得成绩的情境,如适当减少作业的难度,降低评分标准等,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2、分层备课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教师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认真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预测学生听课,练习可能产生的思维障碍,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A、B、C三组的同学提出不同的要求。对A组的同学,要求注重公式的推导、来源及深化,必须有适当的提高题和补充内容;对B组同学,要求掌握基本原理、概念及运算;对于C组同学,要求熟记公式,并进行简单运算。
3、分层授课
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主渠道,分层教学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信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同一个实验班级,如何对A、B、C组的同学授课,实现备课中的目标,这是我们感觉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准备在授课时按备课中的要求先达到以C组的目标(A、B当然要达到了),然后让C组同学练习巩固;再让B组同学达到B组目标(A组当然达到了),然后让B组同学练习巩固;最后再对A组同学提出更高的目标。
在同一个班级,授课着眼于B层次学生,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A层次学生, 实行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对C层次学生,放低起点,浅讲多练,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学得进,跟得上。
4、分层作业
对三个组的同学的作业要有所不同。
C组侧重必须的基础题,让他们做熟弄懂,还可要求完成难度较大的选做题; B组除了必须完成C组的题外,侧重中等难度题,有一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题,通过强化训练,以扎实基础;
A组同学对C组题可少做或不做,侧重中等题加一、二道综合知识运用题,注重做考察能力题,尤其在新课结束进入全面复习阶段。
七、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5—2011.7)成立课题实验组,进行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制定课题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1.8-2011.10)(1)课题组成员开展试验研究,积累实验的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评析。
(2)课题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课题现场研讨会,及时交流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3)进行课题实验中期总结。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阶段(2011.11-2011.12)(1)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对试验效果进行评价。
形成实验研究报告
八、保障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2、创设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课题实验,在管理、经费、条件等方面优先考虑。
3、优化教学过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积极探索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恰如其分的处理教学内容,加大学法指导的力度,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创新能力。
4、更新师生关系,树立民主意识。把“讲台” 搬到学生中去,变“教学”为“导学”,变老师“教”为学生“问”老师。
5、有计划地开展研讨活动,示范课、优质课、研究课的交流,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创新教育”的热潮。
6、积极争取区、校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
九、成果表现形式 课例、报告、论文。
十、课题组组成 主持人:姜诗昱
组员:李秀梅、宋占浩、张继芳、赵宁、董丽慧、董桂玲
第四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阶段性总结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从本课题获准立项到现在已经一年有余,为了能真正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在实施中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用课改理念反思教学,用课改理念寻找策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边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使课题能稳步有序地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成效,我校召开课题研究汇报会,每周由各个课题组汇报课题研究进展并现场做课,盘点这一年来的探索,也享受到课改真谛带来的丰收与喜悦。
一、加强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学习
自从课题申报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学习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有效教学和谐课堂》等,提高课题成员的素质,澄清有效教学的概念,强化有效教学的意识,提高对有效教学的认识水平。
二、课题进展及实验成果
根据课题计划,我们采取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目前已经进行了前两个阶段的工作。
(一)准备阶段:在此阶段我们完成了课题方案的设计,并请专家论证可行性;制定了课题研究计划,申报、确定了课题;利用网络、非网络收集了各种实验资料,为课题研究做好前期工作。
(二)实施阶段
1、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
2、以课堂为切入点、生成点开展形式新颖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这些活动开展,取得下列成效: 学生方面:
1、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了。课堂上与教师大胆对话、提问质疑,学习中与同学热烈讨论,互相交流,课堂气氛活跃。
2、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思路开阔了,提高了合理运用知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直觉和想象力去体验、去猜测;掌握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寻求任何一个可能结果的策略;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
教师方面:
1、课堂教学方法发生明显变化,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平等对话,处处洋溢着课改的气息,灵动的课堂,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2、教师课后主动反思课堂教学,每个课题组成员都养成了写课后反思的良好教研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由于课题刚实施,加上教师缺乏经验,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如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时脱离等现象。
2、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有待提升,课题研究层次不够清晰。
3、课题组研究成员数量不足,有待增加。
四、下一阶段研究计划
1、继续收集资料,及时归类,及时反思。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理论水平。
2、从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入手,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课题注重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沐浴店中心初级中学
2011.11
第五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阶段性总结
《初中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本课题是为了,能真正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用课改理念反思教学,用课改理念寻找策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边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使课题能稳步有序地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成效,将课题研究进行如下阶段性的总结。
一、加强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学习
自从课题申报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学习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并对“作业、练习分层设计”进行进一步研究,为学生的学习数学知识建构提供有利巩固、深化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中乐、学中仿、学中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实施《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施研究》课题有利于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和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敢说、敢思考、敢想、敢做、敢写的良好学习习惯,轻松、愉快地提高学业成绩,克服数学学业失败的后遗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澄清有效教学的概念,强化有效教学的意识,提高对有效教学的认识水平。
二、课题进展及实验成果
根据课题计划,我们采取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目前已经进行了前一个阶段的工作。
(一)准备阶段:在此阶段我们完成了课题方案的设计,并请专家论证可行性;制定了课题研究计划,申报、确定了课题;利用网络、非网络收集了各种实验资料,为课题研究做好前期工作。
(二)实施阶段
1、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
2、建立一套适合学生数学作业、练习分层设计的作业模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三、研究的原则与目标
1.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顺应中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设计新型合页式分层作业,让作业回归教育的真实,回归生命发展的自然。
2.确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完成的贴近生活、新颖有趣、富于思考的开放的作业、练习,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3.通过研究,提炼经验,探索规律,提供更适合于各层次学生发展的作业与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提高师生教学合作效率,并为同行教师的数学作业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四、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研究,提高因材施教的水平,教师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建立的融洽师生关系,反思教学,提高师生合作效率,提供适合于学生的作业形式与内容,建立一套适合学生数学作业、练习分层设计的作业模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1、学生分层 ;
2、课内练习分层 ;
3、课外作业弹性布置;
4、辅导分层;
5、评价分层。
五、下一阶段研究计划
1、继续收集资料,及时归类,及时反思。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理论水平。
2、从如何改革数学作业单
一、枯燥的题海型作业,重新构建一种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生乐意接受,作业与练习。促使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全面能力素质的提高。
3、课题注重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六、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一)教师主控,学生自主。1.学生自主留作业
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作业内容、数量以及形式的权利。大胆的进行了学生自留作业的尝试,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学生自主选作业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作业设计上教师可以提出
(二)作业、练习开放式
课堂要开发课程资源,实行开放式教学。同样作业也要开发作业资源,实行开放式的作业。
1.内容的开放性
作业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我们可以跳出课本局限,给学生一定的探究空间。
2.课前课后开放性
教师布置学生作业不应局限于课后,包括课中,还应考虑课前,而且注重开放性。探索性的课前预习作业,使得小小的课堂与大千世界紧密相连,极大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虽尽而意无穷。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逐年增多,部分学生数学学业成绩分化严重,学业评定唯分数论,作业、练习“一刀切”式标准,希望所有学生学业齐步走,师生在教育教学中疏远、分歧、冷漠、对抗和冲突,教师投入到作业设计上的精力和智慧往往微乎其微,学生望“业”生畏,苦不堪言,大大妨碍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特别是女同学学业测试得分低或者许多题空白。我们必须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作业、练习分层设计”为学生的学习数学知识建构提供有利巩固、深化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中乐、学中仿、学中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实施《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施研究》课题有利于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和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敢说、敢思考、敢想、敢做、敢写的良好学习习惯,轻松、愉快地提高学业成绩,克服数学学业失败的后遗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自己创造更高层次受教育的机会。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养创新能力;市、县教育局大力倡导教学改革;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学生作业的改革和评价在教学中越来越得到重视。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多年的建设,教育资源、教育环境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负责人及数学教研组成员均属从事教育教学多年的中学教师,属于学校的业务骨干。本课题得到学校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条件,制定了实施细则,相信课题一定能取得预期成果。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研究,提高因材施教的水平,教师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建立的融洽师生关系,反思教学,提高师生合作效率,提供适合于学生的作业形式与内容,建立一套适合农村学校初中数学作业、练习分层设计的作业模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1、学生分层 ;
2、课内练习分层 ;
3、课外作业弹性布置;
4、辅导分层;
5、评价分层。
四、研究的原则与目标
1.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顺应中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设计新型合页式分层作业,让作业回归教育的真实,回归生命发展的自然。
2.确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完成的贴近生活、新颖有趣、富于思考的开放的作业、练习,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3.通过研究,提炼经验,探索规律,提供更适合于各层次学生发展的作业与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提高师生教学合作效率,并为同行教师的数学作业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五、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改革数学作业单
一、枯燥的题海型作业,重新构建一种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生乐意接受,作业与练习。促使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全面能力素质的提高。具体地说,做好以下几点:
1、作业、练习内容精练化
首先应注意数学作业的“质”,作业应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尽量兼顾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作业的选编上既考虑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应有的效能。
其次还应科学地控制数学作业的量。课后布置20分钟左右的作业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练习,精心选择辅导教材,为学生布置高质量的,具有典型性的作业题。
2.作业形式多样化
在作业形式上要注意变化,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从多种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感觉到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进而培养数学兴趣。补充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这一类实践性的作业。
3.作业布置层次化
设计阶梯型题组。精选不同层次的题目,由易到难,按照不同能要求编成题组,有针对性地设置知识、方法、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的思维坡度循序渐进,恰到好处。让学生每解一题,都能亲自体会到其中蕴含的规律,领略到解题的意境和命题的构思。经过这几种方法对作业分层化处理,对于提高学生做好作业的积极性是切实有效的。
六、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逐年增多,部分学生数学学业成绩分化严重,学业评定唯分数论,作业、练习“一刀切”式标准,希望所有学生学业齐步走,师生在教育教学中疏远、分歧、冷漠、对抗和冲突,教师投入到作业设计上的精力和智慧往往微乎其微,学生望“业”生畏,苦不堪言,大大妨碍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特别是女同学学业测试得分低或者许多题空白。我们必须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作业、练习分层设计”为学生的学习数学知识建构提供有利巩固、深化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中乐、学中仿、学中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实施《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施研究》课题有利于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和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敢说、敢思考、敢想、敢做、敢写的良好学习习惯,轻松、愉快地提高学业成绩,克服数学学业失败的后遗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自己创造更高层次受教育的机会。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养创新能力;市、县教育局大力倡导教学改革;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学生作业的改革和评价在教学中越来越得到重视。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多年的建设,教育资源、教育环境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负责人及数学教研组成员均属从事教育教学多年的中学教师,属于学校的业务骨干。本课题得到学校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条件,制定了实施细则,相信课题一定能取得预期成果。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研究,提高因材施教的水平,教师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建立的融洽师生关系,反思教学,提高师生合作效率,提供适合于学生的作业形式与内容,建立一套适合农村学校初中数学作业、练习分层设计的作业模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1、学生分层 ;
2、课内练习分层 ;
3、课外作业弹性布置;
4、辅导分层;
5、评价分层。
四、研究的原则与目标
1.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顺应中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设计新型合页式分层作业,让作业回归教育的真实,回归生命发展的自然。
2.确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完成的贴近生活、新颖有趣、富于思考的开放的作业、练习,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3.通过研究,提炼经验,探索规律,提供更适合于各层次学生发展的作业与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提高师生教学合作效率,并为同行教师的数学作业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五、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改革数学作业单
一、枯燥的题海型作业,重新构建一种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生乐意接受,作业与练习。促使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全面能力素质的提高。具体地说,做好以下几点:
1、作业、练习内容精练化
首先应注意数学作业的“质”,作业应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尽量兼顾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作业的选编上既考虑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应有的效能。
其次还应科学地控制数学作业的量。课后布置20分钟左右的作业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练习,精心选择辅导教材,为学生布置高质量的,具有典型性的作业题。
2.作业形式多样化
在作业形式上要注意变化,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从多种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感觉到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进而培养数学兴趣。补充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这一类实践性的作业。
3.作业布置层次化
设计阶梯型题组。精选不同层次的题目,由易到难,按照不同能要求编成题组,有针对性地设置知识、方法、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的思维坡度循序渐进,恰到好处。让学生每解一题,都能亲自体
会到其中蕴含的规律,领略到解题的意境和命题的构思。经过这几种方法对作业分层化处理,对于提高学生做好作业的积极性是切实有效的。
六、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一)教师主控,学生自主。1.学生自主留作业
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作业内容、数量以及形式的权利。大胆的进行了学生自留作业的尝试,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学生自主选作业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作业设计上教师可以提出
(二)作业、练习开放式
课堂要开发课程资源,实行开放式教学。同样作业也要开发作业资源,实行开放式的作业。
1.内容的开放性
作业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我们可以跳出课本局限,给学生一定的探究空间。
2.课前课后开放性
教师布置学生作业不应局限于课后,包括课中,还应考虑课前,而且注重开放性。探索性的课前预习作业,使得小小的课堂与大千世
界紧密相连,极大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虽尽而意无穷。
(三)从统一标准转向差异对待
学习个性是客观存在的作业要求,一刀切齐步走,必然要给不同学生的作业学习带来困难和问题,而新课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学生作业设计应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于是我们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了“因材施教”教法。对于每节题,画出所有学生的必做题,把剩余的题目选择出一部分让中等学生做,难度教大让优等学生去探索、研究。若优等生在学习上还有宽余时间,再给补充一些锻炼思维的题目。有时穿插给他们一大部分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题目。
“弹性作业”改变老师强制式为学生自主选择式,作业设置多样化,在题量和难度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不做那些一看就会的题目,而选择难度较大的题。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可以避开那些啃不动的难题,而选择基础题和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题。在作业完成时间上也允许有弹性,有的学生可以在教师辅导以后再完成作业。
以上就是我们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作业布置改革的几个研究重点,作业改革还包括作业批改等,这都有待于随着我们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步实践和总结,最终会起到抛砖引玉并全面推广以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由于课题刚实施,加上教师缺乏经验,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如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时脱离等现象。
2、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有待提升,课题研究层次不够清晰。
3、课题组研究成员数量不足,有待增加。
2、以课堂为切入点、生成点开展形式新颖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这些活动开展,取得下列成效: 学生方面:
1、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了。课堂上与教师大胆对话、提问质疑,学习中与同学热烈讨论,互相交流,课堂气氛活跃。
2、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思路开阔了,提高了合理运用知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直觉和想象力去体验、去猜测;掌握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寻求任何一个可能结果的策略;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
教师方面:
1、课堂教学方法发生明显变化,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平等对话,处处洋溢着课改的气息,灵动的课堂,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2、教师课后主动反思课堂教学,每个课题组成员都养成了写课后反思的良好教研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