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英语语篇结构标注研究综述
摘要:语篇结构标注起步较晚,但以修辞结构理论(RST)为指导的篇章修辞结构标注最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已经建成并公布的篇章结构标注语料库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的一个课题小组完成的,由385篇文章组成,是一个大规模、高质量、高一致性的带多层语言学标注信息的参照篇章语料库。语料库建设的主要成就为:确立了如何将语篇切分为基本语篇单位的理论,扩展了修辞关系集,为RST理论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文综述该语料库建设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修辞结构理论 篇章结构 标注
0.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语料为机器可读成为语料库建设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要达到语料机读化这一目的,关键在于语料的标注。所谓标注,就是对语料库中的原始语料进行加工,把各种表示语言特征的附码标注在相应的语言成分上,以便计算机的识读。
语料标注的类型主要包括语篇背景信息、词性、词形、句法分析、语义、语篇结构等。从当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虽然语篇结构标注起步较晚,但以修辞结构理论(RST)为指导的篇章修辞结构标注最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已经建成并已公布的篇章结构标注语料库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的一个课题小组完成的,由385篇文章组成,是一个大规模、高质量、高一致性的带多层语言学标注信息的参照篇章语料库。在这基础上研究小组还进行了自动篇章标注算法、自动文摘、机器翻译等具体应用工程方面的研究。
该参照篇章语料库的建成不但为篇章结构标注建立了理论体系,而且为语篇结构的应用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将综述该参照篇章语料库建设的研究成果。
1.理论支撑的建立
根据Carlson(2001)的介绍,用于话语分析的理论有很多,如Groz和Sidner(1986)Mann和Thompson(1987)等都提出了自己的篇章分析理论,但这些理论主要用于单个的文本分析,往往着眼于语篇的某一个方面,如指代关系、语篇的风格、语篇的多维性以及某一理论在语篇中的体现等,很少被用于大规模的语料分析或语料标注。在建立参照语料库时,Carlson(2001)等研究者将Mann和 Thompson(1987)提出的修辞结构理论(RST)用于大批量的语篇标注和语篇分析。他们认为用修辞结构理论(RST)对语篇进行标注有三点优势:可以同时捕捉到特定文本的交际意图、语义信息和文本本身的特征;先前的研究表明该理论可以使不同的标注者在标注不同的文本时达到一定的统一;用该理论标注的语篇树形图对构建自然语篇生成系统、自动文摘系统、文本测评系统起着关键的作用,也可以用来增强机器翻译的自然性。参照篇章语料库的建成确立了篇章结构标注的理论基础。
2.基本语篇单位的确定
语篇结构标注的另一成就是确定了英语基本语篇单位。在确定基本语篇单位时,不同的研究者往往运用不同的理论。Givon(1983)认为从句应该成为语篇的基本单位,Sacks(1974)认为谈话的话轮应该成为语篇的基本单位,Polanyi(1988)坚持语篇应该以自然句为切分单位,Grosz 和Sindner(1986)认为语篇的基本单位应该从语篇的上下文中获取,它是由一定的符号所反映的信息载体,能反映事物的单个状态或部分状态,最有影响的修辞结构理论认为从句应该是语篇的基本单位,不管从句有没有语法标记或词汇标记。
然而,在具体标注时,Marcu等研究者对基本语篇单位有了新的规定:所有有词汇或句法标记的起状语作用的从句都属于基本语篇单位,包括起状语作用的非谓语动词词组;充当主语、宾语、补语的从句不属于基本语篇单位;定语从句、后置的名词修饰短语或将其他基本语篇单位割裂开的从句或非谓语动词短语为内置语篇单位;除此而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有明显语篇标记的短语作为基本语篇单位,如 由in spite of(尽管),according to(根据)等引导的短语。
Marcu的切分方法综合了Grosz和Sindner(1986)和Mann(1987)和Thompson(1987)的理论,在确定基本语篇单位时考虑到词汇、句法、语义和在句中的位置等因素。
3.修辞关系的扩展
当初,Mann和Thompson(1987)提出修辞结构理论时只给出20多种修辞关系,但他们明确指出这是一个开放关系集,既然是开放性的,就意味着读者在给定话语的内部可以定义出其他的关系类型。Marcu(2000)根据标注的语料库总结出53种单层核心关系和25种多层核心关系,78种定义关系又分成16个组别,每组都具有相同的修辞功能。
就如同当初的定义关系集一样,这些关系覆盖了基本语篇单位、语段乃至整个语篇。通过这些关系,不同层级的语言片段被连接起来,构成一定的抽象形式。
4.标注标准和方法的制定
为了建立高质量的前后一致的标注标准和方法,Carlson(2001)等研究者采用人工标注的方法。他们所选用的标注者都是有过标注经历的、从事语篇分析和新闻报道的专业人员。在正式标注之前,他们都接受专门的语篇结构标注培训,培训包括3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向标注者介绍修辞结构理论和语篇分析工具。在培训的第二阶段,标注者开始探索语篇结构的特征。在培训的最后一个阶段,标注小组谋求在构建语篇总结构图时保持一致,尽量减少分歧。
最终,标注小组研制出两个基本策略用于文献分析并建立相关的语篇结构图。策略之一是对文本的直接分析,可以在页边空白处标出记号,也可以将文献切分成一定的语段并标出记号,根据这些标注建立语篇结构图。以这种方式建立树型结构图,标注者必须预测到随后的语篇结构。然而,其后语段的修辞关系,尤其是较大的语段,可能不是太明显,这就是为什么这一标注策略更适用于短篇文献的标注。
另一策略是将文本分析与建立语篇结构两项任务同时进行,很可能是成块地标注而不是循序渐进地一步一步地增加。以这种策略进行标注,标注者一次可以切分很多语篇单位,并为每个自然句建立结构图,然后将相邻的自然句连接起来,构成较大的语段结构树。最终的语篇结构树是通过连接语篇结构中主要语块而建成的。
5.标注质量的检验
标注质量的控制是通过标注者对标注结果的反复修改和局部随机的自动交叉核实来实现的。为了确保标注语料库的质量,研究小组采取了很多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即检验语篇结构树的效度和保持标注者内部的一致性。
5.1 效度检验
效度检验从两个方面进行,即句法和语义。句法检验确保每棵树只有一个根结,并将树与文献进行对比以防句子或语段被遗漏。语义检验主要是关系到核心语段的指派、修辞关系的选择以及语篇结构树的层次。为了保证检验质量,研究小组研制出语篇分析器以及图形扫描仪。所谓图形扫描仪,就是指,在图形环境下,自左而右渐进地为各个篇章单元给出一种最有可能的修辞关系和篇章结构地位。分析器和图形扫描仪经常可以确认出人工检验无法觉察的错误,都可以成功地作用于所有语篇结构树。
5.2 标注一致性
在整个语料库的建设过程中,研究者一直设法保证标注者之间内部的一致性。首先,他们研制出一种算法,该算法可以计算出语篇层级结构的Kappa数据。(Kappa算法曾被广泛地运用于语篇实证研究中,该算法可以测算出研究者在作出分类决策、预测可能性方面的一致性。)如果Kappa数据大于0.8,就意味着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如果数据值在0.6和0.8之间,就意味着较好的一致性。
6.标注语料库的挖掘
借助于以RST理论为支撑的语篇标注语料库,研究者可以对语篇进行三个层次的分析,即语篇标记词功能的分析、不同类型的语篇结构图的描述和比较、语篇中从句间修辞关系的描述和比较。
6.1 篇章连词的研究
篇章连词功能研究一直是理论语言学和计算机语言学研究的主题,而且网络语料库方便了研究者对关联词语的研究,但利用丰富的标注语料库资源进行分析的研究不多。语篇结构标注语料库可以使研究者在多种语境中对关联词进行元语言分析,使人们能了解到它们在语篇中出现的频数、在句中的位置、所发挥的篇章修辞作用、核心性、辅助性等方面信息。
例如,研究小组总结了since 和 as在语篇中的功能。经研究发现,就这两个词在语篇中出现的频率而言,在语篇中起连接两个基本语篇单位修辞作用的情况只有1/3,因为它们往往在命题层面上发挥作用而不是在语篇层面上。就它们在语篇中发挥的修辞作用而言,as涉及到的关系类型远远地多于since,但两者所引导的语篇单位往往都处于辅助位置而非核心位置。
6.2 语篇结构图的描述和比较
除了Lancaster大学的OBC语料库(Garside等,1987;Biber等,1998,转自Carlson,2001)提供的语体或语域研究,以及TDT语料库(Wayne,2000,转自Carlson,2001)提供的话题确认研究之外,能帮助研究者对语篇进行全面分析的语言资源不多。然而,以RST理论为支撑的语篇结构标注语料库,勾画出每一份文献的多层次的语篇修辞结构图,据此可以对结构树的各个层次进行分析。例如,结构树的抽象层面,对修辞关系和文献的内容进行非词汇化的概括,为研究交际意图带来很多方便。
又如,语篇研究结果表明在文本的总体框架上新闻类语篇不同于故事类,因为新闻类语篇的结构多呈倒三角形,但这些研究很难解释产生差异的根本性原因。语篇结构树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这些树使研究者清楚地看到在实现作者的交际意图时、在体现篇章的互文性时,同样的句式在不同的文本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有的文献中起核心作用,而在有的文献中起辅助作用。事实上,这些结构树很清楚地反映出,即使是同一类型的语篇,随着语境的改变、主题的变化,文本的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6.3 语篇内修辞关系的研究
通过对标注语料库的分析和挖掘,研究者发现从句间的修辞关系在文本中发挥作用的频率是很不一样的。例如,研究者发现“详述-补充”修辞关系使用的频率最高,因为作者在表达过程中往往要借助于前面的背景,通过对前面的背景补充说明来阐发新的观点。与此类似的还有列举关系和解析关系。修辞关系的元语言分析使人们能了解到它们在语篇中出现的频数、在句中的位置、核心性、辅助性等方面信息。除此之外,语篇结构树还勾画了修辞关系如何发挥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功能。例如,研究者通过对篇章标注语料库的分析发现,“列举”关系不但起到举例的作用,而且在连接平行语篇单位、平行语段和平行语篇时发挥巨大的作用。事实上,这一研究结果验证了Halliday 和Hasan(1976)的观点,即平行结构是一种语篇衔接手段。
6.4 应用性研究
语篇结构标注语料库为文献检索、自动剖析、自动文摘、自动翻译等提供相关数据,例如,研究小组所设计的在线文件剪接系统。借助于篇章结构标注语料库,研究者发现并非所有的句子都是基本语篇单位,也不是所有的语篇单位都具有相同的作用,有的属于核心的,有的属于辅助的,有的在实现作者的交际意图时、在体现篇章的互文性时发挥关键作用,有的并没有。以此类推,篇章中的词汇、短语也有核心与辅助之别。篇章结构标注语料库可以帮助创建一个以篇章结构为指导、以词汇短语有界和无界合并为手段的文件剪接系统。同时,篇章结构标注语料库帮助创建了一个以篇章结构为指导、以机械文摘为基本手段、再配合消除冗余、可读性加工的综合自动文摘系统。
7.结论
2001年,由Daniel Marcu博士主持的研究小组以RST理论为支撑创立了语篇标注语料库。研究小组所标注的385篇华尔街报文章皆取自宾州树库,篇幅长度不等,从31个词到2,124个词,总词数达到176,000,平均每篇文章458个词。文章的内容涉及到各种话题,如财政报道、商业新闻、文化点评、编者按、读者来信等。语料库建设的主要成就为:确立了如何将语篇切分为基本语篇单位的理论、扩展了修辞关系集、为RST理论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ZK(#]Carlson,L.,Marcu.D.& Okurowski M.Building a Discourse_tagged Corpus in the Framework of 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North American Chapter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Seattle,WA,2001:9-17.[2] Grosz,B.& Sidner,C.Attentions,Intentions,and the Structure of Discourse[J].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12(3):175-204.Talmy Givon,1983/1986.[3] Halliday,M.A.K.& R.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4] Mann.W.& S.Thompson.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A Theory of Text Organization.USC Information Science Institute.Technical Report I(SI/ RS-87-190),1987.[5] Marcu,D.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iscourse Parsing and Summarization[M].Cambridge,Massachusetts:MIT Press,2000.
第二篇:小学英语对话、语篇教学结构
一、小学英语对话、语篇教学模式的架构 I.复习热身(3’)
多样复习,激活旧知(学生活动)II.初学文本(15’)
A.明确任务,整体感知(师生活动)B.小步任务,多法自学(学生活动)C.小组合作, 互教互学(学生活动)D.聆听点拨,释疑解惑(教师活动)III.练习巩固(12’)
A.精学课文,掌握整体(学生活动)B.复述课文,表演展示(学生活动)IV.运用拓展(8’)
A.提炼话题,组内交流(学生活动)B.真实任务,全班展示(学生活动)V.总结评比(2’)
检查评比,小结作业(师生活动)
二、小学英语对话、语篇教学模式解读 I.复习热身(3’)多样复习,激活旧知
多元智能论认为,人类具有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肢体运动、音乐等多种智能,每个人的优势智能各不相同。我们在教学时,需要设计多样的智能活动,促进学生的优势智能进一步发展,并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弱势智能。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因此,要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充分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有效联系和构建。
II.初学文本(15’)A.明确任务,整体感知
任务型教学理论认为,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做什么,以及达到何种标准,这种心理定向有利于督促学生在课堂上努力达成相关任务目标。因此,建议 在开课阶段明确出示本节课的任务。
心理学认为,采用“总——分——总”的认知模式,有利于学习者在充分注意细节的同时,把握整体。所以,教学中宜“先见森林,再见树木”。B.小步任务,多法自学
此处的“小步任务”,主要是指自主学习在一开始要降低难度,要将自主学习分解成几个“台阶”,正如最“近发展区理论”所言,让学生比较容易地“跳一跳摘到桃子”。同时,当课文较长时,建议将课文可分成几个部分,由各小组分别自学,然后组际交流。
《英语课程标准(2011)》指出,学生存在“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学习风格,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教学中需要“因材施教”。因此,在自主学习学习环节,一定要提供多样的方法,让学生选择、运用,从而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策略。C.小组合作, 互教互学
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个体是在与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建构、改组自己的认知结构而进行学习的,学习涉及到学习者之间的相互效仿、协助和激发。因此,互教互学,比教师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宣讲式教学更为有效。D.聆听点拨,释疑解惑
教师的“一桶水”集中体现在释疑解惑阶段,此处要求教师在课前有充分的“预设”,在课堂上还要充分运用观察交流的方式,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生成”讲解材料。
III.练习巩固(12’)A.精学课文,掌握整体
通过朗读、练习、体会、思考等活动,进一步深入课文情景,体会课文作者与对话人物的情感,进一步弄清课文结构和脉络,深入挖掘重点词句的内涵,做到《英语课程标准(2011)》提倡的将语言知识“内化”成语言能力。B.复述课文,表演展示
充分利用学生喜欢挑战性任务的特点,通过原文填空,关键词提示等方式,制造信息差,组织、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在复述的基础上表演对话,或脱稿演讲。通过本环节,将课文文本进一步内化。IV.运用拓展(8’)
A.提炼话题,组内交流(学生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提炼文本的核心结构,该结构必须与学生的英语知识体系的构建相关,可以是某一句型结构,也可以是某一话题的基本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小组成员围绕核心结构,创设情境,创编对话、短文进行交流。B.真实任务,全班展示(学生活动)
在小组内交流的基础上,推选代表进行全班展示交流。展示既可以是学生自定的任务,也可以是教师给定的任务,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核心结构,形成语言运用能力。V.总结评比(2’)
检查评比,小结作业(师生活动)
公布本节课个小组的得分情况,让学生将加分情况记入课堂表现积累表中。布置家庭作业。
第三篇:小学英语语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培养语感》结题研究报告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庄头乡雷家洼中心小学:袁永、孙艳、杨苏娟
二年来,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围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展开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英语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取了预期的效果。
一、课题研究背景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实施与课程改革前相比,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我们的教学是否贯彻了课程改?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开发实践环节和拓宽学习渠道,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积极情感形成的统一。”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如何改变传统观念,化“教教材”为“用教材教”。通过深入学习、反思和研究,我们发现,以往的课堂教学太注重单词、句型的教学,忽视了让学生在具体的语篇中感悟语言,学生学到的语言是支离破碎的,那么教他们如何去运用呢?换而言之,这些现象与学生脱离语境学习语言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提出了《语感培养策略研究》 这一课题。
语感教学是指在具体语境中教学词和句,主张把词融入句子中教学,从整体入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语篇教学并非单纯的语篇知识的教学,它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的,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我们应以语篇教学为契机,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研究的意义
我们通过语篇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志在探索小学语文语感教学的有效方法,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培养语感,提高语文能力;同时使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丰富语篇教学经验。
三、研究目标
1、立足教材,训练学生语文语感和口头表达能力
语言的最高境界不是掌握语言形式,而是掌握语言形式以完成语言交流功能。”训练中,我们可以从情景会话板块入手,通过读、听、视、说多种形式的训练组合,营造轻松的口语学习气氛,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意识。我们要研究如何通过情境对话题进行表演、复述、转述、续写等的研究和实践。
2、立足课堂,积极探索适合学生语言发展能力提高的语感课堂模式
要求语言课堂教学从设计到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围绕语篇来进行,始终以“语言即语篇”的语言观来指导语言教学。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首先要以“语篇即语言”的语言观为指导来设计一个语篇大纲,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共同组织和建构语篇。并且以语篇教学为契机,探索出语感教学中的实际方法,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3、立足学生,积极研究实施语感教学,提高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始终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要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教学材料。教师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和主要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学生方面:将五年级的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基本的课题研究框架,待取得一定的成果后,再关注并延伸到一、二、三、四、等年级的学生。
教材方面:主要关注人教版语篇的教学,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有效性教学的研究。
教法方面: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依托,探索一些更利于学生掌握理解语篇有效的教学方法
2、主要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积累法等。通过调查与研究,了解小学生在课堂上思维状态、问题与困难,总结经验,分析原因,形成相应的研究对策与措施。通过总结积累,把握当前小学教学发展状况,学习、借鉴、改进先进经验,进而对整体性教学深入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及时进行个案分析和研究总结,为后续研究作指导。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1、理论学习,提高认识
我们搜集国内外有关语感有效教学理论的资料,了解语感有效教学研究状况,并认真做好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教师进行专业理论培训,主要形式有:观摩名师理论专题讲座、个人自学、外出学习等,并要求教师认真做好记录,写出感受,从而帮助教师转变观念,真正在专业理论上有所提升。
2、开展调研,制定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开展从学生入手,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堂教学,帮助教师查找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从而制定本课题研究目标。
3、分解目标,有序实验
我们成立了课题组,召开课题启动会,认真解读了有效教学的意义、目标和任务,拟订了课题研究组织机构和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明确了总负责人和各科负责人,将任务落实到人。课题组每月至少一次专题研讨,中期进行一次阶段总结,并做了认真而详实的记录。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讨论和研究下,我们按照“有效备课——有效指导——有效互动——有效课堂管理——有效练习——有效探究策略——有效教学评价”的步骤开展实验。
①有效备课的研究和实施:通过教师独立备课、课后反思与二次备课(活页式、粘贴式)相结合的方式,备透教材、备准学生、备活教法,并组织课题组成员研读教材,通过集体备课、师徒互助、教学沙龙、教师论坛等方式合作备好教学实验课;
②有效指导的研究和实施:通过“有效讲授”、“有效提问”、“有效倾听”,把“对话教学”、“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整体感知”等新的教学理念引入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围绕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障学生的学习进程及目标的达成;
③有效互动的研究和实施:我们要求教师重点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以及课堂的动态生成,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其中,师生互动建立在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基础上,生生互动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开展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包括操前演讲比赛、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竞赛等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利用校园板报、墙报等营造语文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语文思维方式的形成。
④有效课堂管理的研究与实施:采用“诱导型管理”和“监督型管理”。“诱导型管理”主要方式有:展现亲切热情的课堂语言;创设富有情趣的环境;现代化媒体刺激注意。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监督型管理”的主要方式有:暗示;冷处理(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纪律问题,只要不对周围的学生造成大的干扰,则可视而不见,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安排有趣的活动,如观察挂图、模型,或讲一段有趣的实例,用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以吸引这些学生注意);行为替换(教师提供一种合乎需要的行为来替换学生的不良行为,或奖励与不良行为相反的行为,使其在不良行为和替换行为中做出选择,并从替换行为中得到心理满足);教育与惩罚相结合。此外,我们优化课堂练习,注重家庭作业管理。
⑤有效探究策略的研究和实施: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体现有效,教学内容的创造性使用,有效练习设计,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对课堂教学资源(生成)的有效利用,教学媒体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等。
⑥有效教学评价的研究和实施:我们在全校师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评价,如:教师自评和互评,学生自评和互评,家长评教和学生评教等,做到 “评价目标层次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时间过程化、评价方法多样化”。
4、研讨展示,合作交流
每学期初期召开课题实验工作研讨会,课题组教师每人每期上语篇有效教学研究课。在通过集体备课、师徒互助、教学沙龙、教师论坛等方式合作备好教学实验课的基础上,先后开展 “同课异构”、对家长开课、校级研讨课、教学开放日等形式多样的实验课活动,并及时进行说课、评课,做好反馈和总结,组织教师二次上课。
5、不断学习,勤于反思
布置教师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并做好读书笔记,写好教学反思;组织教师观看名师示范课,并写出心得体会;不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和教学沙龙,帮助教师解决自己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学期末收集、整理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论文、教案及反思并编辑成册。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在课题实施的两年时间里,我们教师和大部分学生都从中获得了提高,也收获了比知识本身更为珍贵的东西,主要有以下的成绩: 学生方面:
1、学习兴趣浓厚,口头表达能力得以提高
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喜欢上了语文,感受到了他们自由表达的乐趣。课堂上,他们积极进行大胆的交流。课后,他们积极参加语文朗诵比赛。许多学生感觉课堂不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都积极参与到语文第二课堂的学习中来。本课题的研究对我校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
2、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
一方面,教师在语篇教学过程中会经常补充一些和文中某个单词意义相似或相反的词或与此相关的谚语、俗语的用法,国外文化知识的介绍等。另一方面,教师每次在教学不同语篇后适当扩展与其相关的一些语篇阅读材料,长此以往,学生的知识面、阅读了、理解了、运用力都能得到极大的发展。
3、学生在成功中不断向前迈进
我校举办了语文活动,如各年级语文诗词朗诵比赛,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同时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教师方面:
1、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了自身的理论素养
做一个教师,应该是个思考者。惟有思考,可以让一个教师的从教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有信心,尤其是沿途的风景才可以尽受眼底。我们课题组列了阅读书目,老师们到图书馆借阅,或上网阅读。不知不觉中,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得到了提高,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通过学习研讨,了解了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不断提高了自身的教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
2、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本课题组教师的科研意识、教改意识增强。课题实施以来,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我们课题组成员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课堂探究活动,在我校教师齐心协力的实践过程中,我校所有英语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课题组的所有成员在我校举行的多项英语考核中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3、在不断的反思与总结中,培养了自身的科研能力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勤于反思,善于总结,在实践探索与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每位教师平时勤于笔耕,撰写了一些跟课题有关的教学随笔或论文。值得一提的是,课题组在实验的同时,能通过各种形式对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和积极的推广。本课题的研究得到了广大教师与家长的认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取得了教师、家长的一致好评,使学校的素质教育与得以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七、总结反思
经过两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课题组成员学习了一些相关理论,做了探讨,并且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是由于我们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有限,我们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疑惑。本课题虽然已接近尾声,但是对于小学语篇教学的研究是不会终止的,而且必将继续进行下去,同时我们更期待专家和领导们的指导和帮助。
第四篇: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研究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研究
21世纪是大变革时期,世界呈现多极化、经济化、信息化以及多边国家发展交流的状态。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肩负着重大的时代使命。随着中国经济近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世界逐渐更加清楚的了解和认识了中国对世界发展的重要性。在这种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世界情况下,语言成为重要的沟通工具。然而作为使用极其广泛的英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政治、经济、科技及其文化交流的语言工具。
近些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全国各地区的城镇、乡村的小学也逐渐开设了英语课程,青少年的英语学习也成为了社会上普遍关注的对象。但是由于我们受母语影响,环境条件有限,不能随时随地的说讲英语,对英语教学有了很大的限制,于是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成为教授英语的重要前提。近期,我们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和经验总结。下面就谈谈我的想法: 一.语篇教学的概念
英语语篇教学是从理解整篇课文内容的整体出发,运用所学过的单词或语法知识捕捉出文章的主要的语言线索,从而找出分段(语篇)所讲述的中心思想,逐步猜测出陌生单词的含义,然后再把单词回归到课文,从而达到理解中心思想的目的。
语篇教学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创设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二.如何在课堂上运用语篇教学? 1.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前备课,深入研究教材。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图片、结合课文内容,巧妙创设情境,进行简单的句型或单词教学。(案例一)
Fun with English book 6 句型教学片段
T:(教师出示实物时钟,拨好时间)Look!What time is it ? Ss:It’s…(师生合作对话练习)T:(教师出示句型卡片)What time is it ?It’s… 2.从观看课文插图入手,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注意力不稳定,对周围的实物充满了好奇心,因此教师针对此阶段的学生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原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指导学生看懂图意,获取需要的信息。(案例二)
Fun with English book 2 对话教学片段
(1.)教师让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从图片中获取相应的信息。
(2.)学生根据图片信息得到了,在光明小学的早上,一名女孩和一名男孩。(3.)教师再根据孩子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猜一猜他们在说什么?(4.)教师画出简笔画school,男孩Bob和一名小女孩,进行讲解。小女孩向Bob打招呼。Girl:Good morning, Bob.Bob:Moring!小女孩邀请Bob Let’s go to school.Bob:All right.(5.)教师指着简笔画讲解,用英文讲解,让学生从整体感知对话内容(6.)再从分解到合成教学,反复练习。(7.)创设环境,进行最后的对话练习。3.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单词储备量,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导入课文。(案例三)
Fun with English book 5 这是一篇关于英语复数的表示方法,课文里不能明确的看出鸟的数量,也不能明确的表明所要讲述的知识,所以可以通过提问题的方式进行组织教学。
(1.)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你在图片里看到了什么?(2.)How many birds can you see? 你看到了几只鸟? 4.联系生活实际,扩充话题知识。
在Fun with English 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开展,例如季节、购物、旅行等,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本话题的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并在小组间进行讨论,帮助同学理解话题的涉及的内容。(案例四)
Fun with English book 5 第一单元围绕的是每一天你都做什么?这样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时间表,安排自己每天的计划,然后再小组里交流讨论,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
(1)What do you do every day?(2)When do you get up?(3)What do you do after school? 经过学习讨论,学生能够清楚自己一天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情。
5.针对生词的处理上,如果生单词较少,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整体感知猜测生词的含义,如果生词较多,应该先处理生词,在进行语篇教学。三.存在问题
以上五点就是我在语篇教学研究中总结的经验,但是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谈谈存在的不足:
1.缺少听知觉练习,只重视说的练习。
近期在语篇训练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的听力水平有所下降,究其原因,发现自己知重视了说的训练,缺少了听知觉的训练。
其实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听标准的语音语调在小学阶段骑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重视说的教育会导致学生只会读,缺听不懂的现象。然而听知觉在小学高年阶段的学生学习中,特别是在阅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小学高段语篇教学中,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运用,帮助学生理解语境,训练学生思维,从而为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2.教材使用不太合理,课前导入方式单一化。
在新课的导入环节,设计的不够完美,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单词和句型复习,没有很好的联系新课所涉及的知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复习知识比较零散,整体性不强,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变淡。
3.存在一些传统思维教学方法,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做到整分结合,缺少语篇教学经验。
4.情境的设计不够巧妙。教学时有时会脱离所创设的情境,使语言难以恰当表达,难以发挥交际作用。5.问题设计的模式比较单一,问题设计没有过于简单,阻碍了学生思维发挥,阅读时进行的简单的单词翻译,脱离语境,难以让学生理解。6.语篇处理的方式简单,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四.针对不足,我制订了如下计划:
1.在语篇教学中,要坚持听说读写的相结合,着重培养孩子在语境中听,在语境中学的教学方式。在阅读课文上,坚持阅读为主,小组讨论为辅的方法。在上新课之前,让学生做好预习,了解一些话题背景。
2.合理使用教材,根据知识需要,可以恰当的重组板块顺序,以达到提高教学的效率。在重组设计上,词句的讲解围绕语篇的整体内容进行,不仅要重视语言形式,还要重视语言的功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知识网的整体性,而不是单一的单词与句型的教学。3.精心巧妙的设计语言情境。
设计语言情境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要体现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到做到与教学内容有实质联系,争取做到一切在语篇情境中教学,使课堂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在情境中从整体上感觉所要学到的新知识。4.不断研究教材,不断提到自身的业务水平。
在语篇教学中,对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求很高,如果在语篇教学中,教师连语言知识都不具备,就无法实施语篇教学,只能进行简单的教与学的直接输入,与直接输出的教学模式。在平日里我应该多积累经验,多观察生活,多学习,重要的是钻研教材,分析语篇,不能停留在只会读,不会拓展的教学上,这样会限制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的培养。
5.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在一个班级。老师要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可能一种方法对一名学生有做作用,但是换做另一名学生可能就不起作用了,因此教师要根据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通过以上的学习研究,我们知道了语篇教学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等多项语言学习获得的语言学习的一种方式,和相应的语言知识技能,已达到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的语言交际能力。在语篇教学中,就是打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在语境中从整体上感知新知识,是一种从整体出发,在教授单词和句型的新方式,课堂教学上可以采用实物、图片、以及肢体语言帮主学生理解新内容,这样可以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样不仅课堂气氛活跃,也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篇:基于语篇的高二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基于语篇的高二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要 对于高二学生来说,阅读是提高牛津高中英语综合技能的最关键的部分。在牛津英语教学中,阅读不仅是应用外语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几年,随着外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完善,语篇分析教学法已经引起了教师们的广泛关注,成为了目前最重要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语篇分析 高二英语 阅读教学 意义 应用
一、影响高二学生英语阅读水平提高的因素 1.语言因素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造成高二学生英语阅读障碍的语言因素。其中,语言知识主要是指学生对于词汇以及语法的掌握情况。而语言技巧指的是学生对于阅读技巧的掌握以及运用。当前,语言知识缺乏以及语言技能不能熟练掌握已经成为了高二学生阅读能力无法快速提升的最主要的因素。学生的词汇量少使得学生无法理解整段甚至是整篇阅读材料的含义。
2.非语言因素
如果学生的词汇量大,并且也具有一定的知识面,那么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也能够通过推断和已知的信息来正确的理解阅读材料的含义。但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却是影响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非语言因素。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如果心情舒畅,没有任何压力,那么其能够很快的获取相关的信息。而如果学生处于消极状态且非常的不自信,那么其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障碍。这表明不良的心理情绪也会阻碍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
3.阅读方法的障碍
阅读方法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调查发现,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存在一些不当的阅读方法。例如:学生主要以单词为单位来进行英语阅读,或者是对阅读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不能够直接去体会阅读内容。另外,在阅读过程中不能够集中注意力。这些不良的阅读方法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语篇分析对于高二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语篇分析法主要指的是从语篇的角度将文章作为一个篇章结构来进行分析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将理解不知停留在对于词和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于文章的结构、中学思想以及更深层次的理解。语篇教学方法能够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能够知道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文章信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逐句分析来理解文章内容,而语篇分析法主要使学生能够对阅读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掌握文章的结构模式和语言手段。这也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对语言的形式特点进行分析,还要能够分析段落所要表达的文章的主题思想。
三、语篇教学法在高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语篇分析教学阶段
语篇分析教学的第一阶段涉及到了对于课外背景知识以及体裁结构的教学。这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的形式和内容,为理解阅读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背景知识是学生理解阅读内容必须掌握的知识,包含了文章的创作背景、作者背景以及文化背景等。相比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对于学生的阅读水平更具有影响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刚开始就应当加强对于课外内容的背景知识的介绍。语篇通过有着一定的意念功能,具有一定的模式。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课外的文体和篇章模式来指导学生分析课外的结构,使学生能够掌握课外的写作体裁和组篇方式。体裁结构使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只有理解了课外的整体框架才能够在思路清晰的情况下理解整篇文章。在这之后,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分析课外的各个层次,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语篇分析的第二阶段是对于字词句、段落层次以及推理的教学和训练。这个阶段是要是学生能够寻找到课外中的信息逻辑关系以及句子与段落之间的链接方式。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外的内涵,真正的了解词汇、句子以及段落的作用和意义。
2.英语阅读教学语篇分析方法
第一,学生可以通过略读来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章的标题来提出一些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来略读文章。第二,学生要通过细细品读来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解文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疑问词how、when、what等来使学生进行分析和推理,通过问题得出结论,更进一步的了解文章。第三,教师需要对语篇进行重点分析,详细的讲解文章的结构和主题思想,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归纳以及段落大意的整理,列出课外的提纲。另外,学生们可以对主题句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课外的主题思想来进行思考,通过合理的分析来获得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牛津高二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语篇分析理论不仅能够达到外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实现外语教学的改革,还能够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语言功底,另一方面也要能够掌握其他领域方面的知识。这样可以通过有效提高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来保证高二英语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月华.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04)[2] 孙嘉雯.语篇分析方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3] 周敏.浅析加强语篇分析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