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教学指导方案
附件1 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 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教学指导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求,以提高学习者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习者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习者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根据我国物流行业的客观需求及劳动力市场的特点,考虑不同地区经济、技术、社会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着力提高学习者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服务能力,本领域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 1.以提高全面素质为基础,以增强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科学的劳动观与技术观为指导,帮助学习者正确理解技术发展、劳动生产组织变革和劳动活动的关系,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学习者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紧缺人才的培养要把提高学习者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使学习者成为企业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2.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 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全力提高教育与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要紧跟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施性教育与培训方案。相关行业、企业要深入地参与职业学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要在确定市场需求、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等各方面发挥主导作用。3.适应行业技术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要根据我国物流行业的最新技术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弊端。4.以学习者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要根据各地经济技术的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1
经验及兴趣,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习者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组织模式,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式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企业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紧缺人才培养的课程和教学项目,不仅要适应职业学校的学历教育,而且要适应在职人员更新知识和技能的需要。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专业名称:物流 基本学制:三年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及以上学力者 专业方向:运输业务、仓储与配送、物流营销、物流信息处理。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行业变化的需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了解物流运营过程,具有相应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初、中级物流作业专门人员。
物流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应突出以下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形成: 1.具有物流从业人员的精神和气质以及较强的服务意识,爱岗敬业。2.了解物流企业的基本活动过程并具有初步的工作经验。3.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能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发布。4.能够解决本专业的简单技术问题,制定初步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和评估。5.具有熟练的安全作业和环保、消防能力。6.具有较强的商务交流、人际沟通和合作协调能力。7.取得本专业1—2个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及相关的技能证书。各专业方向的基本能力要求: 1.运输业务方向(1)掌握运输企业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基本技能,并具有初步的经验。(2)具有一定的组织运输作业的能力。(3)能确定运输线路和审核运价,了解运输保险、理赔的程序。2
(4)具有安排和监管现场货物装卸搬运和执行特殊货物装卸搬运与运输的能力。(5)具有填制、识读、制作和修改运输单证的能力。(6)根据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的组织形式进行操作。(7)正确进行货物代理作业。2.仓储与配送方向(1)了解仓储与配送的基本流程,形成对仓储与配送作业的整体认识,掌握物流中心功能区域的相关知识。(2)掌握仓储与配送所使用的存储、搬运、运输等工具的相关知识,具有合理选择存储设备以及配送设备的能力。(3)具有仓储货品进、出、存相关作业流程的计划及实施能力;(4)具有仓库安全、返品处理和流通加工等相关作业能力;(5)能使用装卸搬运设备,计量设备,保管设备,养护检验设备,消防设备,监控设备。(6)具有根据配送计划进行分拣作业、配载作业、送货作业的能力。(7)具有一般的仓储设备的维护能力。3.物流营销方向(1)了解物流营销的基本过程并具有初步的经验。(2)能用物流营销中的常用方法,制定初步的物流营销计划。(3)能用主要的调研方法和技术进行初步的物流市场调查。(4)掌握一定的物流推销技巧,熟悉业态分布和管理规律,具有初步的市场拓展能力。(5)熟悉国内物流政策、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具备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和习惯。(6)具有理财常识,能进行初步的成本和盈亏核算。
4.物流信息处理方向(1)熟知物流信息系统的架构和功能,具有仓储、配送、运输、货代、订货等物流软件的操作和运用能力。(2)初步具备使用条形码技术、POS系统、RF技术、EDI技术等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3)能进行局域网的简单维护,能熟练操作相关网络软件。(4)具有计算机维护与操作能力、外部设备的操作和简易维护能力。3
(5)运用常用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库物流信息编码。就业范围与机会:本专业毕业生可在运输企业从事物流运输业务工作;配送中心从事物流配送业务工作;仓储工作的装卸、检验、保管、捡取、流通加工等一线操作人员;可在企业中担任业务咨询、业务洽谈与揽货、市场调研、营销计划、客户服务、信息管理等工作:可在企业中从事国内外物流信息采集、处理等相关业务工作。
三、教学与训练项目(课题)表1 物流专业教学与训练项目 建议教学与训教学建议教学与训练项目(课题)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练学时数 与说明 教学要点: 物流活动的本质、内容、功能及作用,现代物流系统,供应链运营与管理、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联系,第三方物流、物流基本建议以供
A1 业务及管理、物流与电子商应链运作现 务、现代物流管理基本知识与管理在代 和基本技能,现代物流技术物流企业72(含4学时物 和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的体现为参观)题到企业流 通过学习,学习者应该能参观,并说出物流的概念,陈述物流基 进行分组的基本内容,说明物流活动础 讨论。要素作用;能区分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说明物流标准化的内容和作用;说明第三方物流的特点和作用,结合本地经济情况举例说明供应链。
A2 教学要点: 72(含24学时建议到仓 4
物 物流保管、物流拣取、物流实训)储企业现配送、物流运输与装卸、流场参观货流 通加工、物流集成、物流设物保管和技 施与装备、物流信息、物流货物拣术 系统要素及其集成等技术。取,并进实 行模拟练通过学习,学习者能够知道务习物流企业各环节的技术构成及物流技术发展方向,初步学会应用装、卸、拣等常用物流技术,为以后学习专业方向课程打下基础。教学要点: 物流客户服务基础知识、物建议在电流客户服务战略联盟建立、子商务企物流客户关系管理具体业 A3 业参观基务运作、电子商务中的物流物 础上,与客户服务、物流客户信息的流 C6课程实72(含12学时收集与整理、物流客户服务验结合,客 实训)人员实务等。以物流客户 通过学习,学习者应该能够户服务为服 描述物流客户基础知识,具例进行电务 有物流客户服务战略、物流子商务项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知识,目教学 能在企业物流活动过程中提供客户服务。教学要点:
A4 物流信息管理、条形码应用物 72(BAR—CODING)、IC卡设备流 选用、无线射频(RFID)技信 术应用、POS系统设备选用、5
息 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选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 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电子术 数据交换(EDI)技术的应用。通过学习,学习者能够描述物流信息的基本处理流程;会应用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射频(RF)、智能标签(RFID)、条形码(BAR-CODING)、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操作、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物流信息技术。教学要点: 可以采用项目教学物流企业管理的概念和内 A5 法,如以容,物流企业管理的原则和物 建立现代标准,物流企业制度,物流流 企业制度企业基本业务的运作与现企 为题,在代管理的方法。54(含6学时组织参观业 通过学习,学习者能够陈述实训)物流企业管 物流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基础上,理 说明物流企业管理的过程,选择一企分析物流企业管理的策略,实 业作为案举例说明物流企业管理的务 例,设计过程。改革方案
A6 教学要点: 36(含12学时可采用案实训)物 国内外有关物流的常用法例分析、6
流 律法规,包括涉外综合法模拟庭审规、专业法规、集装箱、铁等形式;法 路、公路、水路、港口、船建议重点律 舶、航运等法规。放在民法法 部分的合通过学习,学习者应该能够规 同法中保熟悉国内外物流业务政策、管、储存法律、法规,具有自觉遵守和运输分法律法规的意识;依法从事则;涉及物流业务活动。地方性法规的由学校自定 教学要点: 商业企业中的百货店、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场、专卖店、建议采用 B1 网络商店、连锁商店等各种企业参观商 经营形态的历史沿革、性和案例教业 质、业态选择、经营策略等。学相结合36(含4学时业 的方式;通过学习,学习者应该能够参观)可以调查态 描述目前商业的各种业态报告作为形式以及经营方式,区分不知 考核方同物流业态业务特点,熟悉识 式。不同业态的物流业务管理方法,会鉴别各类商业业态。B2 教学要点: 建议进行运 五种运输方式简介及特点、项目教72学时(含30运输单据的填制、运费的计输 学,可在学时的实训)算、运输计划的制定、运输参观不同作 调度组织、运输过程的监运输公司业 7
实 控,特殊货物的运输要求;业务流程运输保险合同的签订。的基础务 上,制定通过学习,学习者能够叙述并组织运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能制输作业过定运输计划,组织运输作业程;建议过程;熟练填制、识读、制采用运输作和修改运输单证,组织特软件进行殊货物的运输;掌握运输业运输调度务的操作流程。和运输单据填制教学。教学要点: 我国地形的特点,国际、国内大宗物资的产地、流向和 B3 运输方式;国际、国内水运、建议结合物 铁路、公路、航运、管道运各地区的流 输网络。具体运输36学时 网络进行地 通过学习,学习者能够叙述教学。国际、国内水运、铁路、公理 路、航运、管道运输网络的状况;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货物运输方案。教学要点: 建议在参
B4 集装箱运输的特点、分类、观铁路集集 54学时(含12规格、标志;集装箱运输的装箱处理装 学时参观、实作业程序;集装箱运输和其站、公路箱 训)他运输组织形式的区别与集装箱中运 联系;国际多式联运的操作转站和集输 程序。装箱码头 8
与 通过学习,学习者能够根据的基础集装箱类型、功能和特点,上,采用多 选择集装箱的拼箱作业方项目教学式 案;填制集装箱多式联运业法,制作联 务单据;熟悉集装箱发送交多式联运运 接的操作。或单证流程;建议结合考证进行教学。教学要点: 建议B4国内货运代理业务中铁路、相结合,公路、快递业务的货运代理以集装箱的流程、单据和费用的处 B5 货物货运理;国际海洋货运、航空货货 108学时(含代理为运代理。运 54学时的实例,分托通过学习,学习者能够填制训)运人、货代 各类货运代理单据,并计算代和承运理 相关费用;掌握货运代理接人等不同收、发送作业操作方法;熟角色进行悉国际航空货运代理进出项目教学 港的业务程序和订舱业务。教学要点: 建议进行 B6 常用搬运装卸机械的功用、现场教学搬 使用和保养。(包括参运 54学时(含10 观码头、通过学习,学习者能够阐述装 学时的实训)仓库、配常用搬运装卸机械的功用卸 送中心及特点,熟悉常用的搬运装机 等);取得卸操作程序;能操作常用的械 叉车认搬运装卸机械并能简单维 9
护装卸机械设备。证。教学要点: 入库、分拣、配货、配装、出库、退货作业的操作;配采用项目 B7 送信息的处理;配送单据的教学法和配 周转;配送路线的选择;配配送软送 送车辆的调度的作业流程。件、参观72学时(含实作 企业配送训36学时)通过学习,学习者应该会进业 等方式相行入库、分拣、配货、配装、实 结合进行出库、退货作业的操作;会务 教学。进行配送信息处理;熟悉配送单据的周转过程;合理选择配送路线。教学要点: 接运、入库、验收、上架、堆码、保管、移库、盘点、补货、复检、出库以及仓库使用专业 B8 安全等作业的操作。教室,采仓 用模拟教通过学习,学习者应能熟悉储 72学时 学法。建仓储作业流程;能合理安排作(含实训36学议组织参仓位;根据各环节的操作规时)业 观物流中范,能实际操作仓储设备,实 心。取得会填写提货单、理货单、仓务 保管员证 单、费用结算单等单证;能处理一般异常情况;具有初步应用仓储管理软件的能力。教学要点: 建议采用 B9 54学时 项目教学各类功能仓库的作用、仓储仓(含参观2个物法,如在计划、货物ABC分类管理方 10
储 法的应用、货品安全、设备流中心)组织参观安全、库房安全、人员安全、仓库和存管 异常处理以及绩效管理。储企业的理 基础上,通过学习,学习者可以描述选择一企仓储功能、种类、作业构成业作为案及岗位职责,能合理选择仓例,设计储设备,制定和实施仓储设仓储管理备保养计划,可以协助部门方案。主管制定仓库管理方案。教学要点: 物流服务产品市场调查、分析;物流服务产品市场定位;物流服务产品销售操作建议项目教学法,流程;物流服务产品促销推
B10(最好与广设计;物流营销常用报表物 企业合填写;物流推销技术。流 72(含36学时作)设计通过学习,学习者能够组织营 实训)某一物流物流企业服务产品市场调销 服务的营查活动,能对调查结果进行实 销方案并分析;会用物流企业服务产务 实施、评品客户分析方法,进行物流估。企业与产品形象设计;熟悉物流营销组织规范化运作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填写各种物流营销常用文案。教学要点 建议到超 B11 市和专业商品质量、商品质量管理与商 72(含18学时市场观摩质量监督、商品标准与标准实训)品 教学;建化、商品分类与编码、商品知 议采用项检验、商品包装、商品的储
识 运与养护等。目教学法,以某通过学习,学习者应该能够一商品为分析区域典型商品的性质、例,设计性能、用途,基本要求、商鉴别、包品标准等;具有商品鉴别、装、储存、包装、储存、养护等实际操养护等方作能力。案并进行实际操作。教学要点: 建议采用采购需求预测、采购计划编项目教学制、采购认证、订单准备、法,以某
B12 货源搜寻、供应商选择、合一货物为采 同签订、合同实施跟踪、物72(含36学时例,设计购 料验收、采购成本估算和货实训)采购方案款支付、供应评估、采购信实 并进行整息管理。务 个过程的通过学习,学习者熟悉采购模拟操流程,会进行采购各作业环作。节的操作。教学要点: 建议采用 B13 物流网络环境组建、项目教学物 Internet应用、windows的法,完成流 网络应用、Linux网络应用、局域网组72(含36学时网 网络安全与维护、网络多媒建的全过实训)体应用(与制作)。程并解决络 网络维护通过学习,学习者能够维护技 中的典型局域网,会应用Linux网络术 问题。技术,会网络多媒体操作。12
教学要点: 物流信息系统的架构和功能,物流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技术,包括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物料需求计划系统(MRP)、制造资源计划
B14(MRPⅡ)、信息管理系统物(MIS)、仓储管理系统流(WMS)运输管理系统建议选用信(TMS)、货代管理系统、电若干信息72(含36学时息 子定货管理系统(EOS)和系统软件实训)电子资金转账(EFT)系统操作进行系 等主要物流信息系统。练习。统 通过学习,学习者能够正确应 选用物流信息系统;熟练仓用 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货代管理系统、电子定货管理系统(EOS)和电子资金转账(EFT)系统等主要物流信息系统。教学要点: B15 物流服务产品的成本分类建议以一物 与构成,成本的估算与控类物流企流 制,降低成本的措施。业(如运企 72(含36学时输企业)通过学习,学习者熟悉物流实训)业 为例,进服务产品的成本分类与构成 行企业成成;能计算盈亏平衡点;会本 本核算。进行仓储、运输、配送、营核 销等环节的成本核算。
算 说明:表中A为必修,B为专门化方向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题)。各校可根据具体情况选开课程,也可根据学习者自身情况、就业去向自选学习课程。专门化方向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题)建议组合方式:(1)运输方向 B2+B3+B4+B5+B6=324(2)仓储与配送方向
B6+B7+B8+B9+B11=324(3)物流营销方向 B1+B10+B11+B12+B15=324(4)物流信息处理方向 B1+B3+B11+B13+B15=288 14
四、专业实验实习设备条件参考标准 表2 物流专业实验实习设备条件参考标准
实训模块 设备名称 基本要求 数量 备注 AGV小车 可模拟真实货运 运输小车 可模拟运输调度 调度GPS模拟系统 含软、硬件 1套 系统 GIS模拟系统 计算机 若干套 服务器 1台 软件 1.业务操作管理中心(设备集装 业务员、零担业务员)运 2.调度中心(设置运力管理员、输 线路管理员、派车员)1套 管 运输3.车辆管理中心(设置车辆跟踪理 管理员)系 仿真4.车辆管理中心(设置价格及合统 系统 同管理员)5.运价管理中心(设置价格及合同管理员)6.计费中心(设置收费员、成本计算员、会计员)7.企业领导中心(设置总经理、部门主管)立体货架 4层5列(共40个仓位)2套 仓 宽巷托盘 各种形式托板,大小不一 100只 道立电动堆高机 带嵌入式系统 3架
储 体库 手动小车
3辆 立体货架 6层10列(共240个仓位)4套 与 窄巷全自动堆垛机 挂壁式 1架 道立半自动堆垛机 轨道式 1架 配 体库 出入货台 带平移功能 4套 15
送 输送链 辊道式输送链,带自动推杆3个1套
6m×0.47m×0.5m 管 流利式集货台 重力式流利链 3套平移输送辊 链条式 4套 理 电子标签系统 含计算机、电子标签显示器、软1套 件 仓储系 1套 自动分拣装置 自动 线 若干套 计算机 统 1台 服务器 软件
1.入库订单管理中心(设置订单1套 员、退货员)2.入库标准作业中心(设置卸货员、验货员、标签员、上架员)3.配送订单管理中心(设置订单员、退货员、配送价格员)4.配送标准作业中心(设置派车员、计划员、备货员、拣货员、配送装箱员、发货员、司机)管理5作业调度中心(设置作业安排仿真员、库位管理员)系统 6.加工及补货中心(设置补货员)7.仓库盘点及异常中心(设置盘点员、移货员)8.计费中心(设置费用设置员、合同管理员、费用结算员、报表管理员)9.企业领导中心(设置总经理、配送中心主任、各部门主管)货台堆栈 按一个堆栈可放四个托板为标准 4套 仓储带嵌入式系统 1-3辆 电动铲车 堆场 2辆 液压手动起重车 16
软件 1.入库管理中心(设置入库计划1套
员、入库理货员、单证元)2.出库管理中心(设置出库计划员、出库理货员、单证员)3.库内加工处理中心(设置加工计划员)仓储4.仓库盘点及异常处理中心(设管理置盘点计划员、盘点员)仿真5.运输业务中心(设置车辆调度系统 员、司机)6.保税、监管货物管理中心(设置报关员)7.计费、合同管理中心(设置费用管理员)8.企业领导中心(设置总经理、各部门主管)洽谈室 第三方物流模拟洽谈 1间 物流 若干套 硬件 计算机 营销 1台 服务器 管理如:EOS 订货 1套
电子商务 系统 软件
EFT 电子转账等 GPS系统(全球卫含基站及分站
1套 可模物 星定位系统)1.车载GPS货物跟踪 拟系
2.手持GPS导航 统 流 先进3.笔记本电脑用GPS导航 传感信 条码打印机 可打印一维条码(包括商品条码、3个
器件 物流条码等)、二维条码(PDF417息 等)
条码传感器 动态读入 8个 17
处 手持终端 可识别一维条码(包括商品条码、2个 物流条码等)、二维条码(PDF417理 等)无线射频系统(RF)射频标签制作 1套 系 POS系统 2台 电子标签 应符合货位要求 统 看板 各实验室环境一块1 M×0.6M 4块 GIS(地理信息系全国数字地图 统)计算机 台式 若干套
仓储管理软件
1套 配送管理软件 1套 管理运输管理软件 1套 软件 货代管理软件 1套 快递管理软件 1套 物流专业实训项目设备配备说明:(1)物流专业实训项目设备配备可满足1个教学班训练需用量。同时可进行物流行业中初级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实训中各实训项目可穿插进行,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利用率。(2)实训项目的主要任务是理解相应核心课程或训练项目的知识,锻炼学习者的实际动手能力。(3)实训项目所列的设备,充分考虑了先进性原则及实用性原则。(4)各学校可以根据专业方向、办学条件、实训系统的大小、实训容量,对实训设备进行适当组合和调整。
五、教学安排建议 1.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把握教学工作总体方向各职业学校应以行业为依托,聘请由物流企业和职业教育培训专家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应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和发展,通过分析、研究、研讨和咨询等活动,制订本专业领域具体的培养培训计划及实施性培养方案,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并对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指导。18
2.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教育部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将按照国家规划教材的管理原则,组织开发和编写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教材。各地和职业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开发地方和校本教材,丰富教材形态,建立具有明显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要打破传统的按照学科进行教材编写的模式,开发和推广与企业实际、技术应用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和案例性课程和教材。在综合性和案例性课程和教材的开发中,既可将原有若干科目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的课程,也可以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过程的新型教学项目。3.优化教学过程,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 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培训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行动导向”模式。各职业学校要努力创造能发挥学习者主动性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条件,努力实现个性化教学。学习者应有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根据需要选定具体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进度、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要努力为学习者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经历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的整个工作过程,增强学习者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4.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相结合,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机制 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培训采用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相结合,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沟通,使学习者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要通过实行“弹性学习制度”,把学习者获得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转换成相应的学分。在学历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都要为学习者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方便。在学历教育考核中,要建立对学习者综合能力进行科学和持续性评估的机制,让用人单位、学习者和学习者家长共同参与学习评价。要将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结合起来,注重学习者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5.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转变教师角色 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要建立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师聘用与管理机制。现有专业教师要定期到企业实习,地方和学校要为教师的企业实践创造必要的条件。要特别注意聘请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企业应通过举办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班、接收教师实践锻炼、提供技术资料等途径,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转变工作角色,努力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组织动员者和咨询者。19
第二篇: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学前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60100)
编制人:学前教育组
* **
修订日期:2017-5-8
安顺城市服务职业学校
审核人:审批人: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收初中毕业生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学生,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文化科学素养、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学前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扎实的保教能力,能够在幼儿园、托儿所等学前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及管理、在社区从事学前教育及社会服务,勇于创新,身心健康的幼儿教师和其他学前教育工作者。
三、就业岗位群
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够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幼儿园保育工作、幼儿管理工作、家庭保育员工作、早教中心教学工作、托儿所保育工作、话务员、文员等多种工作。
四、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必须达到以下标准:
(一)必备的知识结构;
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儿童文学、幼儿游戏、幼儿卫生保健学等核心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包括:简笔画、手工、琴法、视唱练耳、声乐、乐理、舞蹈等技能性知识熟。
(二)必备的能力结构;
具有幼儿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熟悉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能运用理论于实践,具备根据工作环境的实际情况和现实条件创造性地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具有实施幼儿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追求新知的热情与习惯,有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性;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动手能力;有一定的社会调查能力,掌握从事学前教育科研工作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能力,计算机水平达到规定要求,适应现代社会的交往沟通和开放交流的需要。
(三)必备的素质结构
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热爱幼教事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儿童,无私奉献;热爱集体,团结协作,遵纪守法,有较强的自我教育意识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
五、证书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除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外,还必须获得以下证书,方可授予毕业证: a、普通话二级乙等及以上证书; b、保育员证书;
本专业优秀毕业生需要获得以下证书: a、普通话二级甲等及以上证书; b、幼儿教师资格证书证书;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安排 见附表
七、编写说明
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此方案制定三年制教学实施方案,课程开设顺序与周课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本方案公共基础课程中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基础按新颁发的课程标准执行。本方案为学校制定专业教学实施方案留下了拓展空间,设立的其他课程可由学校根据办学指导思想、内涵特色和企业岗位需求自主开发和选择。
第三篇:中等职业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一、指导思想
1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
2.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
3.适应企业技术发展方向,体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4.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专业名称:模具设计与制造
修业年限:3年
培养对象: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培养目标:具有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较强的工作能力,熟悉本专业的生产与管理,取得相应等级(中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
重点体现特色:为模具制造行业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应特别注重以下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专业知识:
(1)能掌握冷冲模、型腔模(注塑模、压铸模等)结构和工作原理。
(2)能合理选择一般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具有较高的质量和经济意识。具有质量检测和产品销售方面的基本能力和相关知识。
(3)了解模具技术的发展方向,具备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化的能力。
(4)具有一般模具的结构设计能力。
(5)能借助词典或相关软件阅读一般的专业英文技术资料。
·1·
职业道德:
(1)具有健康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
(2)具有良好的质量意识、。
(3)热爱工作,吃苦耐劳,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
专业技能:
(1)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具备机械制造的工艺分析与实施能力,具备各种普通机械加工设备(特别是铣床、磨床)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能力。
(2)具有熟练的计算机绘图能力,能利用AutoCAD、CAXA等绘图软件进行模具零件的二维绘图,具有应用CAD/CAM软件(MasterCAM、CIMATRON、Pro/E、UG、Solidworks等)进行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能力。
(3)掌握各种数控机床(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等)及各种特种加工机床(电火花、线切割等)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
(4)具有对模具加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及基本加工方法的实施能力;具有简单模具的装配能力。
(5)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基本能力.
就业范围与机会:
(1)从事各类型模具的装配调试维修工作。
(2)从事模具非标零件的工艺分析与工艺实施工作。
(3)从事模具的计算机绘图工作和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4)从事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工作。
(5)从事机械加工与电加工设备的操作工作。
(6)从事模具质量检测、销售和相关的技术服务工作。
·2· 三、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
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1.工程制图基础知识、CAD绘图技术、力学基本知识、模具钳工技能训练、机械传动基础知识、工程材料的选择与热处理知识、机械制造工艺知识。
2.通过钳工技能训练掌握划线、锯、锉、钻铰孔、攻丝、套丝以及模具的研磨、抛光和模具的装配、调试技术,并达到中级工具钳工水平。
3.通过车、铣、磨等技能训练,掌握车、铣、磨在模具制造中应用(模具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的全面认识,达到相应工种的初级工水平。
教学建议与说明:
1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体化教学方法或项目教学方法。
2以课题为主的现场实训的教学方法。课题一定要以装配和调试一套模具为训练目标。
3通过每一个技能训练项目必须通过考核评定,取得相应的学分或成绩。
4技能训练项目的成绩,通过权重后进行综合评定。
CAD/CAM软件应用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1.模具的结构知识。
2.AutoCAD、CAXA等 CAD软件的应用基础,2D、3D的模具绘图与设计技术。达到中级绘图员水平。
3.MasterCAM、UG、Pro/E、Solidworks等CAM软件的2D、3D的模具绘图与设计技术,数据转换与自动编程与加工技术。(至少掌握MasterCAM加工软件和一个3D造型软件的使用)。教学建议与说明:
1.采用AutoCAD或CAXA进行绘图和设计方面的教学。教学内容除了一般典型机械零件以外,还必须以模具零件的绘图与设计为主。
2.采用MasterCAM、Pro/E、UG等中的一个软件进行教学。教学内容除了一般典型机械零件以外,还必须以模具零件的2D、3D建模、工艺分析、编程与后置处理为主。
·3·
3.技能训练项目的成绩,通过权重后进行综合评定。
数控机床与特种加工机床的编程与操控技术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1.数控机床(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等)的结构与工作过程与编程知识,操作规程。
2.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刀具选用,误差与质量分析,手工与自动编程。
3.数控铣(车)的编程训练,能应用模拟软件进行编程、程序修改、校正训练,具有编制中等复杂程度模具零件数控铣(车)的编程与加工,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4.数控铣(车)、加工中心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保养与维护。
5.数控线切割机床的基本结构、工作过程、编程知识、编程方法与操作方法和保养维护。
6.数控电火花机床的基本结构、工作过程、编程知识、编程方法与操作方法和保养维护。
7.其他特种加工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教学建议与说明:
1.教学软件除了选用国内使用较广泛的经济型数控系统以外,还必须选择如FANUC、SIEMENS等国际通用的数控系统,实施以一个系统为主的多系统教学。
2.以数控线切割机床和数控电火花机床为主实施教学。
3.采用先感性认识后理性认识再到知识应用的教学方法,采用“机床认知—工艺分析—编程原理--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编程模拟—程序修改—程序输入—机床操控—独立作业”的教学程序进行教学。
4.实训项目以模具零件(凸模、型孔、型腔以及其他非标准模具零件)的数控加工和特种加工工艺分析、编程、加工为主。
5.技能训练成绩通过权重后进行综合评定。
企业管理及质量控制技术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1.质量概念,检测技术基础,影响模具加工与装配质量的主要因素,质量与效益、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技术基础。
·4· 2.通过精密测量技术的训练,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通用量具和精密量具对模具零件的检测方法,提高质量意识和检测技术,通过现场生产质量管理,了解企业生产组织和质量管理的一般方法,树立质量管理和效益的辩证关系观念,全面提高职业素质。
教学建议与说明:
1.培训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体化教学方法或项目教学方法。
2.精密测量的技训项目根据模具类型、学校的设备情况自行灵活确定。也可以到条件较好的企业中去实习。
3.成绩通过权重后进行综合评定。
综合技能训练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将学生分成组,运用前面所学的所有的技术知识和积累的技能能力,自己设计或测绘冲压或注塑模具各一套,自己开模,组织安排生产,利用学校或实习企业中现有的机械加工和特种加工设备加工该套模具的所有非标零件,然后再将所有的零件进行装配和调整组合成一套具有完整工作性能的模具,从而熟悉模具设计和制造的整个流程。通过考评,获得中国模具工业协会颁发的模具行业从业人员岗位证书。
教学建议与说明:
1.由教师根据目前常用的模具类型,指导学生自行设计(高职)或测绘(中职)一套冲压模具和一套 塑胶模具,由学生去安排模具生产的标准件购置,非标准件的加工制造,然后进行装配、调试、试模、校验。
2.该项目的成绩评定涵盖整个模具的设计或测绘、工艺分析设计、工艺实施、加工制造、装配调试整个流程的分项成绩,评定合格后颁发证书。
四、教学安排建议
1.建立专门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把握教学的工作方向
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应以行业为依托,聘请企业模具方面的技术专家以及职业教育专家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企业需求和技术的发展变化情况,通过调查分析研讨等活动,帮助学校制定教学方案,参与教学的监控和评估,并对毕业生的就业安置进行指导。
2.建立和编制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应打破传统的按照学科进行教材编写的模式,开发与生产实际、技术发展及应用密切结合的综合性
·5· 的、案例式的课程和教材。这样可以将若干科目的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的课程体系;形成紧密围绕市场和企业需求的并符合技术发展的新的教材体系和教学项目。
3.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
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行动式”教学模式,把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结合生产实际的认知与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加强数控仿真软件、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设备的开发和应用,结合本地区模具行业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好本校和本地区的教学资源,实行个性化教育,努力创造能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条件,确立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努力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增强学生适应企业和解决综合技术问题的能力。
4.实行教育与证书培训相结合,建立高效合理的学科和技能训练的评估机制
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训与考评工作,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学生必须在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基础上才颁发给学历资格证书,将综合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5.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学习与应用
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法来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要特别注重聘请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生产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去参加生产实践的机制,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提高教师的执业能力。
6.依托行业协会和企业,加强校企合作
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和场景资源,校企合作,进行学生的技能训练和教师的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到企业中去参与相关的生产、技术革新、技术服务等活动。学校同时也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
·6·
第四篇: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方案范文
中等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掌握企业应用的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知识和技能,深入企业进行生产岗位的锻炼、了解和掌握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经考核获取模具设计师技术资格证书。完成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成为具有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善于创新研究、能自行开发课程、有精湛专业技能的“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和专业学科建设的带头人。
二、培训模式及要求:
1、集中面授:进行专业教学模式研讨和实践,着重强化本专业高新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通过实训项目的学习方式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经考核获取高级技术资格或技师资格证书。
2、下企业锻炼:在企业技术人员、高级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指导下,相对独立和完整地完成3-6项生产任务,并完成相应的项目设计任务书,亲身体验企业对生产一线技能型人才的知识及技能的实际要求,重点学习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先进技术,并通过锻炼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生产实践的能力;聘请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作人才需求及要求的报告,考取模具设计师证书。
3、外出考察和课题研究:要求学员在提供参考的考察研究课题目录中,结合本人的教学和所在学校的实际,选择一至两个有明确的要求课题(或经认可的自拟课题)进行研究,我校师资基地指定专人对学员的课题研究进行跟踪指导,了解他们课题研究的情况,并及时提供帮助。确保研究课题的质量。我基地将学员的研究成果编辑成册,作为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成果之一,还要将质量高的课题成果论文推荐到相关专业杂志社发表。
4、课外补习:对相关专业基础不足的学员,将利用部分晚上或周末的时间,开设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补习;利用晚上时间开放实验室,让培训的学员有更多的时间练习,我们派专人辅导。
三、培训考核及获取证书
培训考核有面授课程成绩、企业生产实践锻炼成绩、专业课程改革论文成绩和教案及试教成绩。
1、对培训考核成绩合格的学员发给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合格证书;
2、对技术资格考核合格的学员发给高级技术资格或技师资格证书;
3、对企业实践考核合格的学员发给模具设计师资格证书;
4、培训学时记入学员的教师继续教育证。
四、培训时间
第一期:2008年8月10日——2008年10月10日(27人)第二期:2008年10月13日——2008年12月13日(27人)
五、培训课程安排(及学时、教师配置)
教学内容分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职业教学理论与方法,企业实践三个部分,培训2个月,每周培训5.5天,每天6-8学时,培训日程安排如下表:
(一)教学理论与方法(70学时)
注:整个过程以大项目形式进行,把项目内容贯穿到以上各模块的教学和实训中,按模具制造的基本流程从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和模具加工等环节按小组形式开展项目教学。
(三)企业实践(120学时)
六、授课教师:
我校师资基地专业授课的教师都具有中级和高级教师职称,还都具有工程师、技师的技术职称和技术资格。还从高校和企业聘请了一批在本专业领域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授、高级工程师、技师担任我师资基地的兼职教师。
我校教师辅导的学生参加2003年全省中职学生数控车技能竞赛获得第一名,2006年,我校三名教师及三名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广东省组对选拔赛中获得3个第一名、在广东省中职学生组入选全国大赛的3名学生选手中,我校就占了2名。在全国数控大赛中,我校获得了个人第三名和个人第十名的好成绩。
任课教师一览表
七、模具专业培训设施与设备
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重点是实践技能的提升,因此,我们配备了充足实训设备与设施(见下表)。
八、学员必须完成的作业及要求
1.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和方法设计一个不少于4课时的专业教学项目教案;编写一份不少于一个课时的多媒体教案并试讲。做到重点突出、难易适中、条理清晰、表达流畅、文理、符号规范。
2.针对学员自己学校实际,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专业课程改革论文,要求内容充实,有独到的见解,具有一定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可操作性。
3.认真参加企业实践,完成1000字以上企业实践报告。
4.申报技师的学员,必须上交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专业技术论文。
九、培训管理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我们将采取以下教学管理措施: 1.成立有本校领导参加的骨干教师培训领导小组,其任务是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协调培训工作的相关事宜;
2.设置专职班主任,其任务是组织和协调各项具体的班务管理工作,时时与学员保持联系,了解学员对培训课程及生活的要求,及时反馈学员需要,合理调整课程进度,保证学员住宿、伙食的质量。管理学员出勤、请假。
3.选派实践能力强而且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担任培训教学任务,确保教学质量;
4.建立课程考核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考核要求;
5.为学员提供不限时的上机、上网以方便学员完成学习任务; 6.晚上派专人开放实验室,以便学员按时、按量、按质完成学习任务。
十、住宿及伙食安排:
住宿标准:双人套间,配有空调、电视、热水器和互联网数据接口; 伙食安排:学校食堂每餐提供多种菜式供学员选择。
十一、联系人及联系办法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梁老师、霍老师0757—22661062、22661063、22234863传真:0757—2266121
3短信联系方式:***、*** 学校网址:http//
第五篇: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师资培养培训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师资培养培训方案(1788字)
一、工作目标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XX〕35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XX〕13号)的精神,“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以下简称职教师资基地)等有关机构,开展职教师资培训项目建设,开发80个重点专业的师资培养培训方案、课程和教材,形成一系列具有应用价值和示范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包、校长培训包和公共基础研究成果,促进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提升职教师资基地的培养培训能力,完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
二、项目承担单位和人员
本项目由符合条件的职教师资基地牵头承担,吸收其他符合项目开发要求的单位共同参与。项目牵头单位须为相关学科、专业和师资优势明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经验丰富、成绩显著的本科高等学校,具有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具备课程与教学法研究力量的单位优先考虑。项目开发人员由职教师资基地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法研究人员,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和校长,企业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等组成。项目负责人应由具有较高的专业造诣,熟悉职业教育,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学者担任。
三、项目申报与立项
职教师资基地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养培训项目专业目录》及有关要求,申报拟承担的相关专业的开发项目。教育部、财政部组织专家对各申报单位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评审结果经两部审核后批准立项。
四、工作步骤
项目实施分为准备、研发、验收和成果汇总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是制订项目开发计划、组织研究队伍、培训研究人员、开展前期调研、完成开题答辩等,时间截止到20XX年12月。项目开题时间由项目负责人提出,项目牵头单位审核后,报项目开发管理办公室。开题答辩由教育部、财政部组织专家分批进行,对未通过答辩的要限期进行复评,复评仍未通过的取消项目承担资格,另行遴选项目承担单位。研发阶段主要工作是开展深入调研、进行项目研究开发、形成阶段性成果、进行试验论证等,时间截止到20XX年6月。项目研发过程中,教育部、财政部委托专门机构对项目进程进行监控,并组织专家进行中期检查。
验收阶段主要工作是项目牵头单位完成项目结题报告并对研究成果进行自评,教育部和财政部组织专家进行结题验收,时间截止到20XX年12月。
成果汇总阶段主要工作是项目牵头单位根据验收意见进一步组织修改完善成果,并交教育部、财政部统一组织出版,时间截止到20XX年6月。
五、项目成果要求 根据不同的工作任务,本项目的成果形式分为教师培训包、校长培训包和公共基础研究成果三种类型。
教师培训包内容包括五个部分:一是该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标准;二是一套包括该专业教师上岗培训、提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的培训方案;三是至少一部该专业教师培训的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四是一部该专业的专业教学法教材;五是该专业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校长培训包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是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的岗位职责和能力标准;二是面向校长资格培训、提高培训和高级研修的培训方案;三是面向不同层次校长培训的系列教材;四是校长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公共基础研究项目的成果形式,应结合各自的特点和任务,形成相应的课程、教材、制度研究和设计成果、信息服务平台等。
六、项目经费
本项目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等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七、组织管理
教育部、财政部对项目进行宏观管理和领导,负责项目评审立项、经费审核安排、项目检查和验收等;成立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在两部领导下开展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研究咨询、信息采集与绩效监控等工作;委托专门机构成立项目开发管理办公室,负责项目实施的日常管理工作。
项目牵头单位负责所承担项目的管理,确定项目负责人,为项目开发提供人财物保证,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监督经费使用,并做好项目的协调工作,确保各阶段项目任务的完成。项目参与单位要积极支持项目研究人员的工作,提供相应的条件和保障。
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项目开发工作,制订项目开发方案,组织研究队伍,按照有关规定安排经费使用,确保所牵头项目的完成质量。如因项目开发需要变更项目负责人,项目牵头单位须向教育部、财政部提交书面报告,由两部组织专家指导委员会仲裁和批复。篇二:中等职业教育省级教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2747字)
为帮助新入职教师尽快适应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岗位,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新入职教师实际情况及专业成长要求,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一、培训项目类别、代码及名称 E-1 中职校新教师入职培训
二、培训目标
1.深入学习领会我国职业教育现行政策,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了解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与方法,熟悉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与实务,掌握教学基本规范,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了解职教科研基本方法,提升学生管理能力和水平;
3.熟悉相关企业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制度与文化、岗位用人需求和规范等; 4.增强新教师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明晰中职教师成长的基本路径,能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书。
三、培训对象及时间
培训对象:江苏省中职学校近年来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培训时间:每期培训天数10天;每期学时数76学时; 第一期培训日期:20XX年7月20日~7月29日; 第二期培训日期:20XX年7月31日~8月9日; 第三期培训日期:20XX年8月11日~8月20日。
四、培训内容
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为引领,采取模块化培训方式,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围绕各培训模块主题,采取学员实践、展示与专家点评、讲座相结合的形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和“以需定培”。具体培训模块与主要任务包括: 1.职教政策模块(1.5天)
(1)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0.5天)(2)中职教师专业标准及人才培养解读;(0.5天)(3)中德职业教育与双元制本土化。(0.5天)2.课程教学模块(3.5天)(1)课程改革与开发的基本理论和实务;(1天)(2)教学设计规范及操作;(0.5天)(3)教学示范课观摩、研讨;(0.5天)(4)信息化教学理念与方法;(0.5天)(5)校企合作课程开发;(0.5天)(6)校企合作单位调研参观。(0.5天)3.职教科研模块(1天)
(1)课题研究及教科研论文写作;(0.5天)(2)课题研究观摩、研讨。(0.5天)4.德育工作模块(1天)
(1)中职生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策略;(0.5天)(2)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0.5天)5.成长规划模块(1.5天)
(1)中职教师成长路径指导;(0.5天)(2)中职名师话成长;(0.5天)
(3)新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展示与交流。(0.5天)6.团队训练模块(1天)
(1)启动会:建立学习团队,共识学习规则和学习目标(0.5天)(2)凯旋坊:团队汇报、培训总结、考核(0.5天)
五、培训专家组成
序号 姓名 职称/职务 工作单 培训所承担任务 徐国庆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东师范大学 中等职业教育 发展现状及趋势 马成荣 研究员/校长 南通职业大学 中职教师专业标准及 人才培养解读 周新源 副研究员/校长/江苏省中职课程开发研究中心组组长 太仓中等专业学校 中德职业教育与 双元制本土化 陈向阳 博士/副教授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课程改革与开发基本理论和实务 5 岳煜群 高级讲师/教研组长 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教学设计、教学示范课 6 张义兵 博士/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 信息化教学理念与方法 7 张振中 总经理/校长 舍弗勒集团大中华区培训中心、舍弗勒大中华地区培训学校 校企合作课程开发 张宏杰 AHK-上海机电专业能力建设小组组长、德国机电资格考试委员会主席/副教授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校企合作课程开发 陈智强 研究员/副院长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10 方建华 教授/博士/《江苏教育研究》编辑部主任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课题研究及教科研论文写作 徐金河 副教授/科研处处长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研究观摩、研讨 王文 高级讲师/科研处处长 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中职生心理发展特点 与教育策略 13 苏志英 高级讲师/教务主任 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 14 方向群 高级讲师/教研组长 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 15 夏英 博士/助理研究员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职教师成长路径指导 李建红 高级讲师/科研处处长/国示范项目办主任 吴中中等专业学校 中职名师话成长 17 濮海慧 副教授/科研处处长 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教学示范课、新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展示与交流 18 王隽 研究员/人事处处长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新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展示与交流 19 高飞 团队 团队训练讲师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团队训练
六、培训管理与考核
考核采用量化考核的形式,对参加培训并达到培训要求的学员颁发培训合格证书,所在学校承认其接受继续教育的经历,记入相关档案,并作为教师职务评聘的参考依据之一。基地评选培训成绩优异的学员为“优秀学员”并颁发“优秀学员证书”,优秀学员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培训总人数的10%。
1.研修培训参与情况(40%)
(1)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30%);
(2)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交流(10%)。2.完成培训作业情况(60%)(1)教案设计(12%);
(2)主题班会设计方案(12%);(3)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12%)(4)团队合作作品展示(12%)(5)学习体会与感悟(12%)
七、保障措施
1.建立培训项目领导组织
(1)建立由省教育厅师资处、省中职师培中心以及承训单位相关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2)领导小组下设中职新教师培训项目工作组,组员由承训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新教师培训的组织协调、日常管理以及后勤保障等工作。2.精心设计课程、聘请授课和指导教师
(1)根据新教师培训目标和特点,项目工作组将精心设计每个培训模块中各具体培训任务(培训课程)的实施方案,确保培训课程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根据培训课程实施需要,遴选和聘请相关专家和骨干教师担任授课指导教师,充分发挥一线优秀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3.加强培训期间日常管理工作
(1)由承训单位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培训的教学、实践指导、教学组织管理、生活服务等工作,同时设立专职班主任,全程负责学员的教学活动组织及生活安排。
(2)在培训中期召开培训工作座谈会,征求学员对教学及管理的意见,及时总结经验,调整计划安排,使培训工作有效进行。
(3)提供专门的食宿和研修场所(培训公寓、报告厅、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机房等),保证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
(4)建立新教师培训班QQ群,方便学员讨论;同时建设全省中职新教师培训专题网站,及时发布培训信息和学员培训成果。4.确保培训经费专款专用
八、培训地点及联系方式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科教新城健雄路1号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篇三:中职教师培训方案(1655字)为全面提升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素质,加快中职教育发展适应社会对中职人才的需要,加快中职教师队伍的培训,改革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课题。因此,加强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烹饪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坚持按需施教培训原则,突出培训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学研用相结合的培训理念,推行教研、培训、自修一体化,探索优质、高效、开放的培训模式,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一支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较高职业教育素养和专业化水平的职业教师队伍,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二、培训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骨干教师培训本着“立足课堂,聚焦实践”的宗旨,突出以参训教师为主体,以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为前提,以培养其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为目的,努力建设一支理念新、能力强、素质高的中职骨干教师队伍。烹饪学专业中等职业教师的在职培训,是面向21世纪中国烹饪学专业职业技术教育的需要,以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为重点,培训具有“双师型”素质的专业骨干教师。
重点学习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烹饪技术新工艺等内容。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手段、专业技术与技能、教育科研与实践等综合素质和能力,适应国家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训结束后,学员应达到以下培养目标:把握烹饪学专业的建设方向,理解烹饪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能结合培养方案指定专业教学计划;通过学习观摩,掌握主要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建设思路和教学方法;掌握主要实验、实训项目的开发思路和操作要求,能承担专业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任务;了解烹饪学专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及发展动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课件开发技术;能组织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工作,形成新的职教模式,并在全国的职业教育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三、培训对象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烹饪专业骨干教师
四、培训方式
烹饪学专业中职教师培训将引进先进理念和成熟模式,根据骨干教师培训目标,结合参训教师的实际情况,以集中学习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并在其指导下通过与广大中职教师的研讨和实训等形式,创造一个能体现先进职业教育特点,并与我省职业教育现状相适应的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通过对烹饪学专业所涉及的专业核心课与专业特色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进行深入学习和研讨,以项目设置培训内容,通过专题讲座、互动研讨、观摩教学、实验实训操作、现场参观等方式完成培训项目。
五、培训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综合讲座(64学时)培训内容 授课方式 教师 学时 教室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及其自我维护 讲授与讨论 4 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干预 4 烹饪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4 中职教育现代技术应用 4 学科发展前沿讲座 8 烹饪学概论 8 现代厨房管理 8 食品营养与卫生 8 餐饮服务与管理 8 中外饮食民俗 8 合计 64学时
(二)专业技能训练(56学时)序号 内容 授课方式 教师 学时 教室 1 中餐热菜制作 实训 4 专业实训室 2 食品雕刻 实训 4 专业实验室 3 艺术拼盘与凉菜制作 实训 4 专业实训室 4 烹饪基本功训练 实训 4 专业实验室 5 宴席制作 实训 4 专业实训室 6 名菜制作工艺 实训 4 专业实验室 7 中式面点基本功 实训 4 8 中式面点制作 实训 4 专业实训室 9 西式面点基本功 实训 4 10 西式面点制作 实训 4 专业实验室 11 综合技能训练 实训 4 专业实训室 12 实践研修 实践 12 企业考察学习合计 56学时
六、培训考核
1、学员培训结束后考核方式为等级制,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等级;
2、学员的成绩由以下二部分组成:(1)学员的出勤(30%):学员的出勤不得低于总考勤量的80%。(2)学员提交的报告(70%):专业实训报告一份;学员培训总结报告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