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的倍数
叩问疑点重锤节点 准拎课眼
以“3的倍数”教学为例谈大问题创设的基本思路
深圳市福强小学(518048)刘全祥
案例:北师大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 教学实录:
一.问询疑点,探询学生认识起点
师:同学们,这里有三张数字卡片,看看,是„„?(2,5,9,学生答略)谁能用这三个数字摆几个三位数,使它是2的倍数?
生:592.师: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生:952.师:摆2的倍数有什么诀窍?
生:只要把0、2、4、6、8放在个位就一定是2的倍数。
师:非常好!还是用这三个数字,谁能摆几个三位数,使它是5的倍数?(生尝试略)
师:5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生:个位数字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师:恩!下面增加一点难度。敢不敢挑战?(生:敢!)真的敢!好!咱们变换一下方式。请同学们把练习本打开。还是用这三个数字,请写出几个三位数,使它是3的倍数。
师:你写的是什么数? 生:我写的是259 或529
师:和他一样的请举手。你们怎么都把9放在个位? 生:我觉得个位数字是3、6、9的数就是3的倍数。
师:这是你的观点,同意这个观点的请举手,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板书:3的倍数:个位数字是3、6、9的数)。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老师,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这两个数不是3的倍数,并且用这三张数字卡片根本摆不出3的倍数。
师:肯定?OK,咱们来验证一下。老师这有一个计算器,谁上来操作一下。(生验算)怎么样?
生:确实不是3的倍数。
策略分析:任何一个儿童的思考与挫折都应被视为精彩的表现来加以接纳。用2、5、9三张数字卡片摆2、5、3的倍数,是对学生“已有经验”的一种唤醒,在这种唤醒的过程中,直面儿童的多样性,关注“后知后觉”儿童的困惑与沉默,某种程度上,就找到了大问题教学的立足点。
二.重锤节点,搭建教学脚手架 镜头1:用4颗算珠拨数
师:看来,个位数字是3、6、9的数不一定就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到底与什么有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齐读)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要借助一个学具——计数器。以前用过吗?谁能在计数器上拨一个数?
(一生举手尝试,拨出了13)师:他用了多少颗算珠? 生:4颗。
师:谁还能用4个算珠拨一个不同的数?(生尝试略)用4颗算珠可以拨多少个数?
生:很多个。
师:0K?今天我们就借助拨珠实验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怎样研究呢?请看屏幕
(CAI课件呈现:
1、拨珠实验一:用4颗算珠拨数;
(1)同桌合作:用4个珠子拨数,一人负责拨珠,一人负责判断拨出来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可以借助计算器)
(2)时间2分钟,看哪一个小组拨出来的数多。(3)填写实验报告单 师: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生:没有。
师:好,同桌商量,然后分工,分好了就可以开始做实验。(生活动,师巡视,生汇报)
师:(组织教学:好,现在很多组都完成了。好现在请把学具收好,我看一看,哪一个小组收拾学具快、齐、静!)哪个小组来汇报?
生:我们拨的数是13,22,31,1003.2002,„ 生:我们拨的数,4,40,301,400,„
(学生报数,教师将学生报的数汇总在实验报告单中)
师:等一等,等一等,拨的完吗?拨不完,那么你们观察老师汇总的实验报告单,有没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报的数都不是3的倍数。生:用4颗算珠拨不出3的倍数。
师:同意吗?OK!用4颗算珠拨不出3的倍数我们可以在结论这里简洁地写作“一个都拨不出”
策略分析:大问题背景下,教师的责任不仅仅只是“上好课”,更关键的,教师的责任在于: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在走进教室之前,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已经隐隐约约地知道了“3的倍数的特征”与“数的个位数字”无关,而是将所有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鉴于此,创设一个“陌生“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这样不仅将“3的倍数特征”与“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巧妙地联系了起来,同时陌生化的情境也保障了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先知先觉”的学生兴致盎然学习的兴趣。
镜头2:自选一个颗数拨数。
师:好!既然用4颗算珠拨不出3的倍数。那么是不是不管用多少颗算珠都拨不出3的倍数呢?
生:不是。
师:口说无凭!我们再来做一次实验。(CAI 课件显示:(1)任意选择一个颗数。(2)用你选择的那个颗数拨数
(3)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报告单(二)。师:任意选择一个颗数什么意思? 师:好。现在同桌合作,做实验
(学生做实验的时候教师请一些小组把实验数据输入表格)师:这是部分小组的实验数据。观察这个表格,你有什么发现?(独立思考后,四人小组交流,教师组织学生汇报)生:我发现珠子的颗数等于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 师:具体说说
生:比如说345,3+4+5=12,摆这个数就要用12颗算珠。师:那摆1025需要多少颗算珠? 生:1+2+5=8颗。
师:很好。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老师把它写下来。(板书:算珠的颗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生:我发现珠子的颗数是3、6、9的拨出来的都是3的倍数。
师:有没有谁有补充?,除了3、6、9,当颗数是哪些数时,拨出来的也是3的倍数?
生:
12、15.生:只要珠子的颗数是3的倍数,拨出的就一定是3的倍数。师:还可以怎样说?(生沉默不语)
师:同学们设想一下,要是根据这个规律去判断,那同学们每天岂不是都要背着一个计数器?在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前,先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数一数?联系刚才的发现想一想?谁能不借助计算器也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生: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师:具体说说你怎么想的
生:刚才说了,算珠的颗数就等于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所以算珠的颗数是3的倍数,说明这个数各个数位的数字和和也是3的倍数。
师:同意吗?OK。那谁上来把这个发现改一改。同学们觉得这个猜想怎样? 师:老师也赞同你的猜想。不过!猜想毕竟只是猜想,要想知道猜想正不正确,我们还要验证。怎样验证?有没有好的建议?
策略分析:实施合作学习,教师持有的最大焦虑是合作学习“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进度。解决的有效策略之一是设计大活动,提大问题,高水准地设定合作学习的课题。让学生每个小组“任选一个颗数拨数”,每个小组只选择一种颗数,这既有利于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同时由于各小组选择的颗数不尽相同,因此这也为各小组交流、观察、碰撞、发现作了铺垫与孕伏。
镜头3:自由报(或拨)数,验证规律
师:老师有一个建议,想不想听听。(CAI课件出示活动三)1)一个同学报数,计算自己报的数的数字和,判断是不是3的倍数。2)另一个同学用计算器验证同桌的判断。
3)如果你找到一个数,它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但这个数却不是3的倍数;或者它的数字和不是3的倍数,这个数却是3的倍数,请把它记下来。
师:看的明白吗?谁来解释解释?
生:我任意报一个数,比如说708,数字和是15,我觉得它应该是3的倍数。物品同桌用计算器验算,它的确除以3没有余数。
师:会了吗?这样一个人负责报数、判断是不是3的倍数,另外一个人负责用计算器验证。看有没有一个组找到一个数,它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但这个数却不是3的倍数的数,或者找到一个数,它的数字和不是3的倍数,这个数却是3的倍数的。
(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策略分析:学习,智力的冲刺与挑战。一位同学报数,判断后另一位学生用计算器验算。这本身就充盈着竞争,充盈着挑战。而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教授指出,挑战学习的儿童是灵动的、高雅的、美丽的。
三.以问导学,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小组合作,明白了3的倍数的特征。学到这,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的?
生:我不明白,3的倍数的特征为什么和所有数位上的数都有关,而2、5的倍数特征只和个位数字有关呢? „„ „„
师:这个同学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其实,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和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判断方法实质是一样的,等同学们到了高中或者大学就会明白了。今天的课上到这里。下课!
策略分析:下课铃的敲响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结束,相反,它应成为许多新的问题的开始。
2、5的倍数特征为什么只和个位上的数有关,而3的倍数的特征却和所有数位上的数都有关?这一问题的抛出,不仅意味着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同时也为学生从2、3、5倍数特征孤立、割裂、甚至是相互对立的表象中跳离出来提供了可能。课结束而曲不终!余音绕梁中,这一疑问会一直激荡在学生心头,促使学生不懈地去探究。
反思:一切教学法,均源自于学习内容自身的规定性和儿童内在的心理需求。解读教材、分析学情的意义正在于此!备《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在正式确定教学思路之前,我始终努力思考如下几个问题:首先,在“2、3、5、7、9„„的倍数的特征”这一知识序列中,“3”的倍数究竟处于怎样的特殊位置,它具有怎样的承先启后的作用?其次,对于一个只初步接触“
2、5倍数的特征”的四年级学生而言,“3的倍数的认识”对其构成怎样的认识难度和思维挑战:仅仅凭借原有的认识结构即可实现对新知的同化?还是需要借助知识结构的顺应,在重构中完成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应该说,正是在对上述问题的思量中,我们确定了本次课堂教学重构的框架,同理也厘清了大问题提出的基本思路,具体地说:
一,问诊疑点,探询学生知识的盲点。众所周知,在接触“3的倍数的特征”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
2、5的倍数的特征”。看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只需看这个数的个位。个位是0、2、4、6、8的数就是2的倍数,个位是0、5的数就是5的倍数。而3的倍数的特征则不然,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不能只看个位,而要看它所有数位上的数字的和。为什么会这样?越是“课前自学的”、“校外培训的”、“爸爸妈妈先教的”学生就越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某种程度上,这既彰显了知识前后“不一致”、“相互矛盾”的地方,同时也彰显了学生认识上的盲区:即在某种程度上,位置制是研究数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从位置制的角度讲一个数能否被2、3、5乃至被其它数整除,要看这个数数位上的数被某数除,所得的余数的和能够被某数整除,如果能被某数整数,那么这个数也一定能被某数整除。反之,则不能。这是知识的节点,也是问题的关键点。虽然,小学生由于知识和思维特点的限制,还不可能从这样的高度去建构与理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可以作相应的渗透。事实上,这正是本次教学重构响鼓重锤的地方。二,重锤节点,为学生同化、顺应新知搭建脚手架。学生的学习应像呼吸一样自然!如何让学生“自然”而非“人为”地想到“所有数位的数字和”呢?特别地,在学生已有的经历与体验中,有没有学生耳熟能详的、可资利用的经历与活动能让学生自然地实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自然地相加呢”?在反复斟酌的基础上,我们想到了用计数器作为学生同化、顺应新知的脚手架。理由有三:一,计数器“所拨的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等于一共使用的“算珠的颗数”,而4颗算珠拨不出3的倍数,6、9、12„„颗算珠拨出来的都是3的倍数,这样不仅将学生思维的关注点从“个位上的算珠”顺利地转移到“一共使用的算珠的颗数”,同时也在对上述问题的考量中,“自然”而非“人为”地感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与“算珠的颗数”甚至与“3的倍数的特征”的关系;二,活动是儿童的天性!用计算器拨数,不仅能让抽象的“数字和”具体化,而且“3的倍数的特征”与“所有数位上的数字都有关”这一直观的印象必将留在学生脑海中,为学生高中乃至大学从数论的角度研究所有数的倍数的特征作一个铺垫与孕伏;三,也是最重要的,正如前文所说,在走进课堂之前,部分学生已经“先知先觉”了“3的倍数的特征”,如何让这部分学生同其他学生一样也对教师即将讲授的内容保持浓厚的兴趣?“陌生化”无疑是一种好的策略。事实证明,让学生用计数器拨数,把所有学生置于一个“将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 看似无关的陌生的情境,既为学生洞察现象背后的本质提供了契机,同时也保障了每一位学生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
三,围绕课眼,设计大活动,为学生深度思考预留空间和时间。正如文有 “文眼”,课也应该有“课眼”。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认为,“课眼”可以是学生的学习疑点,可以是教材的盲点,可以是知识的连接点,也可以是数学思想的聚焦点,课眼常常都是钻研教材的着力点。品读教材,分析学情,我们认为“3的倍数的特征”虽然重点是让学生明确“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但“位置制”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基础,是课眼。围绕这一课眼,由浅入深地设计了三个活动:(1)用4颗算珠拨数;(2)任选一个颗数拨数;(3)自由报(或拨)数,验证规律。这三个活动层层递进,互为补充。具体地说,用4颗算珠拨数,学生拨不出3的倍数,自然想到用多少颗算珠才能拨出3的倍数?学生任意选择一颗算珠,交流后发现,只要算珠的颗数是3的倍数拨出来的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否则就不是。这一猜想是否正确,自由报数,同桌验证既是对上一猜想的验证,同时也是对猜想发现的规律的巩固与运用。而学生也就在这层层递进、互为补充的活动中拾级而上,隐隐约约触摸到了3的倍数的特征的实质。
为教之道在于导!为学之道在于悟!学会思考是送给学生的最好礼物!然而,“没有长期思考型训练的人,是不会深刻思考问题的„„无论怎样训练即时性思考,也不会掌握智慧深度。”(日本数学家广中平佑语)“数学是自己思考的产物,首先要能够自己思考起来,用自己的见解与别人的见解进行交换„„但是思考数学问题需要很长时间„„”(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语)这就要求我们摒繁琐之气,兴磅礴之风。设计大活动,提大问题,我们期待着!
(作者系深圳市黄爱华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成员)
第二篇:倍数教案
倍数
教学目标
1、会求一个数的倍数;知道一个整数倍数有无限个。
2、理解掌握倍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正确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教学过程: 认识倍数
(一)计算下面两组题。
1.12÷3=
40÷8=
315÷15= 2.11÷3=
13÷8=
637÷18=
(二)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第一组都没有余数,第二组都有余数。
(三)倍数的概念。
1.12 除以 3,没有余数,我们就说 12 是3 的倍数。
2.40 是 8 的倍数吗?为什么?(是)315 是 15 的倍数吗?为什么?(是
是 3 的倍数吗?为什么?(不是)3.你能再举例说明吗?举例说明。让学生说出更多的例子。
如15÷3=5
15是3(5)的倍数,4.下面哪道题的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
(1)出示算式:
90÷18
156÷39
92÷27
351÷27(2)学生计算各题。
(3)回馈结果,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二、找一个数的倍数
(一)请写出 6 的倍数,你能写多少?
1.学生独立找出 6 的倍数。
2.说一说你所写的 6 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3.6 的最小倍数是多少?
通过讨论,使全体学生懂得: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二)请写出 50 以内 4 的所有倍数。
1.学生独立写 4 的倍数。、2.汇报结果。
3.说一说你是怎样找的,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三、巩固练习
一、教材分析。
倍数一课是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中第七单元第二节的内容。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分阶段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十进制记数法,同时也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主要是要使学生初步认识倍数的意义,学会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和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的方法。这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以后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和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理解倍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4、重点:理解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正确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三、教学设计
(一)认识倍数
认识倍数和因数时,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得到乘积相同的不同乘法算式,并进一步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倍数和因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说某数倍数或因数,这一点学生往往搞不清,为了使学生明白倍数和因数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举了生活中的兄弟关系,母女关系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
(二)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从例1中得出:12是3的倍数,又把学生举的一个3的倍数的例子有目的地写在黑板上结合起来看,引导学生说出3的倍数还有哪些。学生在举例子时说出来的数是无序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有条理地找出3的倍数,促使学生去关注思想方法,并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感受有序的思想方法。
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比赛的形式要求学生有序地写出2、5的倍数,然后在整体观察2、3、5倍数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讨论,一个数倍数的特点。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念的能力。
(三)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从例中看出4、3、6、2、12、1都是12的因数,那我们可以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呢?先让学生独自找36的因数,再指名几个学生说说是怎么找的,通过几位学生找的方法的比较得出较合理的方法。接着又找了15、16的因数,归纳出一个数因数的特点。分页标题#e#
(四)全课小结
(五)巩固练习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我又补充了两个练习:
1、判断题目的是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出示几张数字卡片。从中选择只有倍数和因数关系,比谁选择得多。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概括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加深对自然数特征的认识,感受教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分析、比较、归纳或猜想、检验等方法,并进一步学会与同学交流。
第三篇:英语倍数
英语倍数表示法
资料一
关于英语倍数表示法的文章很多,而且列举了一大堆的句型,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在仔细地分析了各种句式后,实际上,英语倍数最大的特点是:先说“倍数”,再说“是谁的……”,“比谁的……”等。概括起来,英语倍数表示主要就三种句式。
1、倍数+比较级...(1)倍数 as...as(意思是“A是B的几倍”。)I am twice as old as he.我的年纪是他的两倍。
He earns twice as much as he used to.他比往常多赚二倍的钱。
An ordinary subway train, approaching the station, can be twice as loud as the loudest jet.发出的声音可能是喷射机的两倍。
She studies three times as hard as I.她用功的程度是我的三倍。
This line is four times as long as that one.这条线是那条线的四倍长。
We've produced twice as much cotton this year as ten years ago.今年的棉花比十年前多了一倍。
He has got three times as many books as his sister.他拥有的书的数量是他妹妹的三 倍。
在比较级前,还可以用over,more thant 等表示“比……倍还要多”。例如: He is more than three times as rich as I.他的财富是我的三倍还不止。I am more than twice as old as he.我的年龄是他的两倍还不止。
He studies more than three times as hard as I.他用功的程度是我的三倍还不止。He has collected more than three times as many stamps as I.他搜集的邮票是我的三倍还不止。
(2)倍数+比较级(意思是:A是B的几倍)Line A is four times the length of line B.线条 A 是线条 B 的四倍长。I have five times the number of Tom’s books.我有五倍于汤姆的书。He has three times my money.他的钱是我的三倍。
The river is ten times the length of the Tamsui River.这条河的长度是淡水河的十倍。This street is four times shorter than that one.这条街道比那条短四倍。
The mother elephant is one hundred times heavier than the baby elephant.这只母象比小象重一百倍。
It is ten times louder than another.它比另外一个的声音大十倍。
This street is three times wider than that one.这条街比那条街宽三倍。I am twice older than he.我的年纪比他大两倍。使用more...than 比较级的例句:
He earns five times more money than he did ten years ago.他现在挣的钱比十年前挣的多 5 倍。
There are twice more students in our class than in theirs.我们班的学生人数比他们班多两倍。
比较级也可使用分数、小数等数字。例如:
The box is one-third bigger than that one.这个盒子比那个盒子大三分之一。Last year the output value of industry was 59 percent higher than that of 1976.去年工业产值比 1976 年增长了 59 %。My command of English is not half so good as yours.我英语掌握得还不及你的一半儿好。
在比较级前,还可以用over,more thant 等表示“比……倍还要多”。例如:
It was over twice the distance of the earth from the sun.那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两倍多。
He has more than three times my money.他的钱是我的三倍还不止。
2、倍数+the 度量词 of...The earth is 49 times the size of the moon.地球的体积是月球的 49 倍。This river is three times the depth of that one.这条河深度是那条河的三倍。下边也可看作是这种句式的变化:
The length of the road is four times what it was three years ago.这条路的长度是三年前的 4 倍。
The price of the meat is twice what it was last year.肉价是去年的两倍。
The size of the sun is a million times over that of the earth.太阳的体积比地球的体积大一百万倍。
He is three times up on your age.他的年龄是你的 4 倍(或:比你的年龄大 3 倍)In this workshop the output of July was 3.5 times that of January.七月份的产量是元月份的 3.5 倍
3、其它表示法
(1)英语中有些词表示特定的倍数,例如: again(一倍), twice, double(两倍), triple(三倍), fourfold(四倍)等数。
My Aunt is as old again as I am.我姑姑的年龄比我大一倍。
The top-brand clothes are often sold as double the normal price here.售价经常比正常的售价高一倍。
The new work procedure tripled the output.新工艺使产量增加两倍。The output of grain increased fourfold.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倍。(2)使用by, compared with 等
Compared with last year,our coal output has increased by three times.与去年相比,我们的煤产量增长了 3 倍。(使用by...)His speed is faster than mine by four times.他的速度比我的快 4 倍。
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has increased four times compared with 1980.我们学校的学生人数比 1980 年增加了 3 倍。(使用 compared with)The production of integrated circuits has been increased to three times as compared with last year.集成电路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两倍。
The principal advantage of the products is a two-fold reduction in weight.这些产品的主要优点是重量减轻了1/2。
I’ve paid five times the usual price for the stamp.我出了5倍于往常的价格买这枚邮票。
The average income of the staff has been increased by 50 percent compared with last year.职工的收入增加了50%.The price of TVs are twofold down over these years.近几年来,电视机的价格下降了两倍。She spent half as much money as you.她花掉的钱只有你花掉的一半。[练一练] 1.Americans eat ________ vegetables per person today as they did in 1910.A.more than twice B.as twice as many C.twice as many as D.more than twice as many 2.Paper produced every year is _______ the world's production of vehicles.A.the three weight of B.three times the weight of C.as three times heavy as D.three times as heavier as 3.With the help of the German experts,the factory produced ______ cars in 1993 as the year before.A.as twice many B.as many twice C.twice as many D.twice many as 4.This ship measures ________ that one.A.as twice as long B.as twice long as C.twice long as D.twice as long as 5.After the new technique was introduced, the factory produced _______ tractors in 1988 as the year before.A.as twice many B.as many as C.as twice as many D.twice as many
资料二
1.A是B的N倍大/长…(或者A比B大/长…N-1倍)一般有以下两种英语表达方法;(1)A is N times as large/long(形容词/副词原形)as B.Eg: Asia is four times as large as Europe.(2)A is N times larger/longer(形容词/副词比较级)than B.Eg: Asia is four times larger than Europe.(3)A is N times the size/length(形容词/副词的名词形式)of B.Eg: Asia is four times the size of Europe.以上三句例句的中文翻译均为:亚洲是欧洲的四倍大,或者亚洲比欧洲大三倍。
PS:全国的老师都欺骗了我们啊!说实话,看到Asia is four times larger than Europe.第一个反应是亚洲比欧洲大四倍,有木有?可这个翻译是错的!来自五湖四海的英语小编们个个跳出来指认,从小到大,老师都是这么教的,考试也是这么考的,怎么会错呢?于是,遍查资料后发现,全国的老师好像都错了......还是不死心,这要是错了,简直是推翻了我们从小到大的人生观啊。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请教了外教,于是,人生观无情地被颠覆了。所以,全国的同学们,请大家从此牢记:A is N times larger/longer than B的这个用法就是“A是B的N倍大/长,A比B大/长N-1倍”!切记,切记啊!2.by 和to(1)动词+ by + 倍数/百分数/数词
Eg: The production of grain has been increased by four times this year.今年粮食产量增加了四倍。(2)动词+ to + 数词
Eg: Last year profits rose to $201 million.去年利润增长到2亿零100万美元。3.by a factor of 词组by a factor of 在《朗文双解》中的解释为“if something increases or decreases by a factor of N, it increases or decreases by N times.”以N倍的系数增加或减少。这个解释表达不是很明确,现在把它分成以下两种情况来分析:(1)表示增加含义时
Increase/grow…by a factor of N times 增加到N倍,或者增加了N-1倍
Eg: The output of diesel oil for farm use has been increased by a factor of five times these years.这些年来,用于农业生产的柴油产量增加了四倍。(2)表示减少含义时
Decrease/fall…by a factor of N times 减少到1/N,或者减少了(N-1)/N。Eg: The production has decreased by a factor of three times as against 1977.总产量减少到1977年的三分之一。
结语:倍数翻译的陷阱很多吧,而且每个陷阱都是绵里藏针,针针见血,见血封喉!要想在倍数翻译上不出错,除了基本的语法过关外,还要仔细检查,认真思考,一点点小小的差异都有可能造成误译、错译。所以,让我们一起认真学习钻研数字翻译、倍数翻译的方法,攻克重重堡垒,到达胜利彼岸!
资料三
倍数词
1.倍数词表示倍数关系。
double(两倍), half(一半), three times(三倍)等。It is double the size of my room.有我房间的两倍大。
Your desk is treble(triple)as big as mine.你的书桌至少是我的三倍大。
Your watermelon is three times bigger than mine.你的西瓜比我的大三倍。
And I bought this melon at half the price.而且我是用半价买了这个西瓜。
More than half(of)the watermelon is not ripe.大半个西瓜没有熟。
2.倍数词作名词用时可在句中作主语、宾语。Two halves make a whole.两个一半成为一个整体。two halves作主语。Cut the apple in half.把苹果对半切开。
half作介系词in的宾语。
3.倍数词作形容词时可在句中作修饰语、补语。He got double pay at the end of the year.他在年底获得了双薪。double修饰pay。
Your room is double the size of my room.你的房间有我的两倍大。double作主语补语。
4.倍数词作动词时可在句中作述语动词。The output of rice has more than doubled.稻米的产量增加了一倍多。double作动词用。
表示倍数减少的翻译方法
英语中表示倍数减少的表达方法
(一)a is n times as small(light,slow,…)as b.a is n times smaller(lighter,slower,…)than b.以上两句均应译为:a的大小(重量,速度,……)是b的1/n[或a比b小(轻,慢,……)(n-1)/n].e.g.The hydrogen atom is near1y l6 times as light as the oxygen atom.氢原子的重量约为氧原子的1/16(即比氧原子约轻15/16)。
e.g.This sort of membrane is twice thinner than ordinary paper.这种薄膜比普通纸张要薄一半(即是普通纸厚度的1/2)。
注:当相比的对象b很明显时,than/as b常被省去。
(二)decrease n times/n——fold
decrease by n times
decrease by a factor of n
以上三式均译为:减少到1/n[或:减少(n-1)/n].decrease常被reduce,shorten,go/slow down等词替代。
e.g.Switching time of the new-type transistor is shortened 3 times.新型晶体管的开关时间缩短了1/3(即缩短到2/3)。
e.g.When the voltage is stepped up by ten times,the strength of the current is stepped down by ten times.电压升高9倍,电流强度便降低9/10(即90%)。
e.g.The equipment reduced the error probability by a factor of 5.该设备误差概率降低了4/5.(三)there is a n-fold decrease/reduction… 应译为:减至1/n [或:减少(n一1)/n].这个句型还有其它一些形式,e.g.A rapid decrease by a factor of 7 was observed.发现迅速减少到1/7.e.g.The principal advantage of the products is a two-fold reduction in weight.这些产品的主要优点是重量减轻了1/2.英语在表述或比较倍数时,无论使用什么句型(除了不含倍数词的again句型外)都包括基础倍数在内,因此都不是净增或净减n倍,而是净增或净减n-1倍。
第四篇:倍数和因数
倍数和因数
【教学内容】第70-72页的例题和相应的试一试,想想做做1-3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提高性目标】
2.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教学重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一)教学内容:教学倍数的意义,找一个数的倍数
(二)教学目标:目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数?(学生自由发言)刚才有的同学谈到我们学习了自然数,你能举例说一说哪些数是自然数吗?(指名回答)对,o、l、2、3、4……都是自然数。这个单元我们将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对除了0之外的自然数进行研究,研究这些数的特征和相互关系,这个单元的题目就是倍数和因数。(板书课题)
二、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1.那么什么是倍数和因数呢?我们还要从最熟悉的事只有一个自然数是两个自然数的乘积的时候,才能谈上它们之间具有倍数和因数的关系。
2.做“想想做做”第1题。(1)指名读题。
(2)指名口答,共同评议。
3.板书:24÷4=6。谈话:我能说24是4和6的倍数,4和6都是24的因数吗?(学生自由发言,可能引起争论,最后统一到根据24÷4=6,可以得到4×6=24,实际上24是6和4的乘积,所以24是4和6的倍数,4和6都是24的因数)
三、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
1.谈话:下面我们研究如何找一个数的倍数。请大家找3的倍数。想想用什么办法找,能找多少个?在小组内讨论找的方法,然后动手找。2.谈话:谁来说一下你是怎样找3的倍数的?你找到了多少个? 学生发言时教师板书:3×1=3 3×2=6 3×3=9 3的倍数有3、6、9、12、15、18…… 提问:能写完吗?为什么? 3.提问:谁能总结一下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分别与1、2、3……相乘)4.谈话:你能不列式计算直接写出2的倍数和5的倍数吗? 学生独立书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的倍数有2、4、6、8、10、12…… 5的倍数有5、10、15、20、25、30……
5.提问:观察上面的三个例子,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内讨论。指名汇报,相机出示以下结论: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设计意图】
找一个数的倍数相对比较容易,在比较中让学生感受有顺序的找可以避免重复遗漏,强化数学思维有序性的培养。为下面找一个数的因数打下比较好的伏笔。板块二:
(一)教学内容:教学找一个数的因数
(二)教学目标:目标1、2
(三)教学过程:
1.谈话:下面我们研究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36的所有因数吗?边想边写出来。
指名说出自己找的结果,学生很可能找不全.或顺序很乱。
2.谈话:刚才同学们找到了36的一些因数,感觉到往往找不全,而且小一个大一个地没有规律。那么怎样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我们一起研究。
先这样想,根据因数的意义,我们知道()×()=36,括号内的数就是36的因数。
如果第一个括号里填1,那么怎样算出第二个括号里的数(指名回答,板书:36÷1=36)这样一次找到了36的几个因数?是哪两个?
如果第一个括号里填2,那么怎样算出第二个括号里的数?(指名回答,板书:36÷2—18)这样又找到了36的哪两个因数? 你能接着写出几个这样的除法算式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6÷3=1236÷4=936÷6=6)从36÷6这道除法算式中找到了36的几个因数? 还要再写除法算式吗?为什么? 现在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36的所有因数了吗?指名到黑板前指着算式中的数说答案,教师板书: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3.谈话: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找一个数的因数。4.谈话:你能找出15的因数和16的因数吗?如果用除法找,算式可以写出来,也可以想在心里,不写出来。学生独立做题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15的因数有:l、3、5、15。16的因数有:1、2、4、8、16。
5.提问:观察上面的三个例子,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出示以下结论: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设计意图】
教学的开始主要是对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进行指导,无论是乘法还是除法算式都能找到一个数的两个因数。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引导象找倍数一样有顺序的去找一个数的因数,尽可能找全。教学的层次有坡度,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板块三:
(一)教学内容:巩固练习
(二)教学目标:目标2、3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2题。(1)让学生自己读题填表。(2)提问:表中的“应付元数”都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3题。(1)让学生自己读题填表。
(2)提问:题中的排数都是24的因数吗?每排人数呢?为什么排数和每排人数都是总人数的因数?(3)提问:通过以上两题的练习,你对倍数和斟数有什么新的认识?(倍数和因数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3.做“想想做做”第4题。(1)学生各自在书上填写。
(2)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全班共同校对、评议。(3)发现做错的学生,找出错误原因。
4.游戏每人发一张卡片,标有1—30的数。(正好30名同学)a.要求:全体活动起来:7的倍数站起来。30的因数站起来。1的倍数站起来。
得出:任何非0的自然数都是1的倍数,反过来1是任何非0的自然数的因数。
b.小组内说说数与数之间的倍数和因数关系。
c.这里要注意了,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都是指非0的自然数。
二、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你理解了哪些结论? 【设计意图】
这节课的容量比较大,所以后面的练习我没有选择都做,主要是后面的游戏需要花一定的时间。这个游戏的设计主要想通过几的倍数、几的因数站起来这样一个全体同学互动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渗透了任何非0的自然数都是1的倍数,1也是任何非0的自然数的因数。【课堂练习设计与布置】
【必做题】课本第72页“想想做做”第1题。【选做题】《补充习题》第53页 【板书设计】 倍数和因数
4*3=123*1=3()*()=36 2*6=123*2=636÷1=36 1*12=123*3=936÷2=18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6÷3=12 没有最大的倍数36÷4=9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36÷6=6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
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第五篇:因数和倍数
成功之举:
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动手操作,直观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从抽象到抽象,从数学到数学,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这样,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难度,效果较好。
败笔之处:
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找36的因数对于刚刚对倍数因数有个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
问题发现:
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整节课中,教师始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中自主获取知识。
教学机智:
练习的设计不仅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而且注意到了练习的层次性,趣味性。在游戏中,师生互动,激活了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起来,学生不仅参与率高,而且还较好地巩固了新知。
再教设计:
要注重自始至终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自信等情感因素的培养,并及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享受数学,感悟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