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等待——数学课堂更精彩 陈剑英(定稿)

时间:2019-05-13 00:56: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静心等待——数学课堂更精彩 陈剑英(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静心等待——数学课堂更精彩 陈剑英(定稿)》。

第一篇:静心等待——数学课堂更精彩 陈剑英(定稿)

报送:小学数学专委会

静心等待——数学课堂更精彩

万州区汶罗小学:秦昆

在这样一个高歌猛进的年代去说“等待”的话题,仿佛不合时宜。教学的列车隆隆的往前赶,“高效”的警钟长鸣,身为教师,总希望引领学生走捷径,经常会发生的是:分析解题步骤,搞好教学支架,把可能发生的错误消灭在摇篮里;追求课堂上流畅的回答,对一些漫无边际的回答置之不理,蜻蜓点水,稍放即收,生怕学生思维跑题,怕浪费了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往往是刚让学生自主探索,就又赶紧引导学生回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上来,舍不得花时间孩子去自己探索。„„这些都是自己曾经做过的事,现在回头看看,觉得那时真有些误人子弟。《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因此,自从实施《数学课程标准》以来,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会静心等待,等待学生的激情、发现、错误、评价和感悟。让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个性得以张扬。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一、等待——让学生情绪高昂去学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助、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把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机会,引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当中才能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先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以后,再让学生想办法测量

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片的周长。经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与动手操作,得出了以下三种测量方法:①滚动法;②化曲为直法;③把纸片对折、对折再对折,再测量圆弧的长,乘以8。这时,教师在肯定了学生的方法后,然后拿出一根绳子,上面系着一个小石子,甩动绳子,形成了一个圆,然后提问:“这个圆的周长你有办法测量吗?”面对这个问题,学生一时之间陷入了迷茫,从而产生了认知的冲突,学习的激情空前高涨,这时,让全班同学去研究圆的周长应该如何去计算,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当中。

上述教学片断,我巧妙地抓住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中(测量圆形图纸片周长)产生了学习的自信,而在解决实际问题(计算甩动的圆的周长)时产生了困惑,认识到原先的测量方法存在着局限性。从而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激情,这时引导全体同学探究圆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效果最佳。

二、等待——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出最优的方法

任何艺术形式都很讲究留白,这是给欣赏者自我发挥的空间。优秀作品中,留给欣赏者最为深刻印象的往往不是作品本身所描述出来的东西,而是作品中留给欣赏者自我发挥,思想中自我创造的空间。数学的学习和数学的课堂也是这样才能更精彩。

数学学习是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我、有意义的建构。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无疑需要充足的时间。因此,我采取适当的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去实验、去验证。比如,采取“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方式,让学生有机会去尝试、去探索。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静心等待让学生真正去自主探索。

例如:教学“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例1,让学生探索计算除法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过去的教学是教师讲解15分钟,把计算方法灌输给学生。新课程理念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我就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运用经验和方法去尝试,让每个学生用富有个性化的方法去解决新问题,创造出各不相同的算法。我把教学的时间调整为自主探索25-30分钟,拓展运用10分钟。即使学生的算法有时比较繁杂,我也没有加以否定。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在组织交流讨论,静心、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和看法,引导学生对各种算法有所体验,从而感知用口诀求商是最简便的计算方法。

上述教学片断,教师提供给学生用富有个性化的方法去解决新问题,创造出各不相同的算法。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在组织交流讨论,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和看法,学生的发现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关键是教师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并提供比较充足的

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进行主动探究,最终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等待——让学生自我否定错误,回到正确的认知

课堂永远是个未知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或是一个错误,或是一段困惑。我刚做教师那会儿常常会觉得束手无策,甚至想简单地、“跳跃式”地绕过这块“绊脚石”。后来常常听到同行们这样说:“没有错误的课堂是失败的”,也听经常赛课的老师说:“学生出错之时,就是老师出彩之时”。的确,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真正感受到了“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成功的开始!”。作为教师的我用“欣赏”的眼光面对学生的错误,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及时而机智地捕捉形形色色的动态生成“错误”并进行开发和利用,等待学生自我否定错误。从错误中领略成功,实现学生由“失败者”向“成功者”的转变。让它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让其闪现创新的火花,发挥应有的价值,为数学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也给课堂教学带来蓬勃生机与活力,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如三年级的数学作业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1只猫吃1条鱼要1分钟,5只猫同时吃5条鱼需要多少分钟?大多数学生都认为1只猫吃1条鱼要1分钟,所以5只猫同时吃5条鱼就要5分钟。显然学生的这样回答是不正确的。这时,我让学生自己来分析这一答案正确与否。有的学生认为1×5=5(分),所以5只猫同时吃5 条鱼要5分钟;有的学生认为5÷1=5(分),因此5只猫吃5条鱼要5分钟。而此时我也不急着下结论,而是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这时有学生想到 5÷5=1(分)这表示的是5只猫平均吃5条鱼要1分钟,有了一个学生的带头,接下来学生的思维就开始活跃了。有的说因为同时吃,所以每一只猫都吃到了一条鱼,就是花了1分钟,有的说不管有多少只猫,只要是同时吃,就是花1分钟时间……学生在心情放松、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精神振奋、思维活跃,他们在纠错改错、评错赏错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上述教学片断,我本着一颗真诚的心让学生进行交流,并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被老师重视和尊重。在这种安全的心理环境下,学生身心愉悦地学习,并实行优势互补,达到共同促进和提高的目的。而教师却用真挚的爱去欣赏着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点点滴滴,真诚地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即使是原先错误的学生,也能在与同伴的交流和对话中,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原因,从而进行自我否定,掌握正确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真正为所有学生创造了“成功”的机会,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能得到和谐的发展。

四、等待——让学生自我评价、反思掌握知识更牢固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应该让“预设”与“生成”和谐共生。就课堂教学

而言,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有一个统筹的、理性的安排。但教学的预设应当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为前提,所以这种教学预设应是弹性的、留有空白的,应该随着教学的展开而不断地生成。在生成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不吝赞许和鼓励,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善于找出自身的长处和问题;在生成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留予机会和空间,静心等待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反思学习的成败得失;在生成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验自我评价的乐趣,以不断地体验成功、超越自我。不仅能绽放生成教学的美丽,更能展示自我评价的魅力。课堂就出现一片精彩。

[案例3]教学片段“对一道判断题的争论”。

师:请同学们来看一道判断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它的二分之一。(学生中有认为“正确”的,也有认为“错误”的。)

师:请分别代表双方意见的同学上来各3个,进行辩论,可以提出各种假设和问题,把对方问得哑口无言。生1:„„ 生2:„„

生1:(把一张纸对折,再沿折痕撕开)你们看这其中的一份不是它的二分之一吗? 生2:(把一张纸随便一撕)(针锋相对地说)你们看难道这就是你们所说的二分之一吗? 生2一方得意洋洋地望着哑口无言挠着头皮的另一方。师:(面对辩论的双方)现在双方都还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1方:(与胜方握手)表示祝贺;我们刚才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应该平均分。生2方:(与败方握手)表示感谢,正因为你们大胆的发言和我们的争论才给我们全班同学带来了有价值的讨论。

上述案例中,对于教师而言可以作出简单判断的两种不同意见,我并没有轻易的作出结论,而是通过随课堂动态生成了一场精彩的辩论会,静心等待让矛盾的双方在争辩中不断地认识对方、认识自我,当矛盾真正激化时,双方动手演示也就产生了真理!最后再让学生就知识和辩论会的本身让学生作出自我评价,体验辩论的价值,欣赏矛盾的美丽,欣赏课堂的精彩。

五、等待——让学生个性张扬获得更好的发展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理念,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的学习数学过程应该是主动构建,自主探究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

学习要非常重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个性化的理解,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有共性的,也就是知识本身的特征。但是,也却不应该是每个学生认为都“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而应该要有学生个人对知识的理解,从这一点上说知识应该是立体、丰满的,带有学生个人色彩的感悟。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乘法的简便运算》时,有这么一道时:24×25,教师在巡视时,发现了学生的解题方法非常多,经过汇报,有以下几种:

①24×25=24×5×5=120×5=600

②24×25×=25×4×6=100×6=600 ③24×25=25×8×3=200×3=600

④24×25=25×2×12=50×12=600 ⑤24×25=4×6×5×5=(4×5)×(5×6)=20×30=600 ⑥24×25用列竖式计算得600

面对如此多的方法,我静心地等待学生对上述方法的感悟,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和对比,一致认为:两位数乘两位数(非整十数)如果要直接计算,只有进行列竖式,但是比较麻烦(如方法⑥)。要么把其中一个两位数先拆成两个一位数的积,再分别和这个两位数相乘,方法比较简便(如方法①②③④),也可以把两个两位数都拆两个两位数进行计算,也比较简便(如方法⑤)。这时,老师不慌不忙地提问:“那为什么方法①—⑤都会简便呢?引导学生进行仔细地观察,学生最终明白这几种方法都先算出整十数或整百数,从而比较简便。并对①—⑤进行比较,最终明白方法②先算出100,方法最简便”。

上述教学案例,我让学生自己在比较中发现问题所在,并且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感悟到简便运算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学会解答问题,还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作为学生的学习背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地体验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做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当学生学习成功时,教师要学会静心等待,和学生一起分享经过自己的艰苦探索最终掌握知识的成功喜悦,激励他们加倍努力,从而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功。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时,教师更要以百倍的耐心、静心去等待学生的发现,适时、有效地帮助引导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学生永远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习,要有“过尽千帆尽不是”的耐心,静心去等待学生在课堂上的每

一次精彩表现。相信等待一定会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第二篇:数学课堂“活”得更精彩

数学课堂“活”得更精彩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示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真正活起来呢?笔者认为:

一、合理创设情境,使学生乐学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点搬家”时,充分利用“农远”资源,将“小数点搬家”这个艰涩枯燥的数学概念,制作成卡通动画课件,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来的1/10;移动两位,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移动三位,就缩小到原来1/1000;„„一直这样下去,无止无尽。反之,就是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移动两位,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移动三位,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同学们学得轻松,领会得深刻,掌握得就牢固。

二、让课堂活动成为思维起飞的乐园。

数学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强,对于小学生,整天对着一些数字、运算,显得单调、粗糙。然而,数学本身蕴含着特殊的美,只不过没有被一些老师重视而未被发掘,数学实践活动能使原本单调的内容置于情境之中。来自生活的情境生动有趣,美妙无穷,必然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思维的共鸣。例如在教学几何形体体积的复习与整理一课时,我出示两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问:“这两个鱼缸是什么形状?如果想给小鱼找一个宽敞的家,大家准备选哪个做它们的家?我们给小鱼搬家前,需要先往鱼缸里倒水,倒多少合适呢?”同学们开始往鱼缸里倒水。接着我又问:“大家估测一下,现在鱼缸里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学生通过动手量,得出水缸里水的长宽高的数据,进而算出体积。那么“让小鱼住进一个正方体的空间里该怎么倒水呢?”由此复习了正方体体积。最后,出示圆柱体、圆锥体形状的鱼缸,老师往里倒水,问:“这时鱼缸里的水是什么形状?要计算水的体积,需要测量什么数据?”这些实践活动,不仅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看到了四种形状的容器所盛水的形状的变化,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取得必要数据进行计算,既达到了整理复习的目的,又使同学们直接感受到几何形体相互之间的联系。这当中老师提出问题:“这些计算公式看起来各不相同,但他们有没有内在联系?”从而得出,要计算体

积,当两个底面相同时,可以用底面积×高而得出。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很快掌握了每一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以及相互可以“转化”的思想。学生参与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将知识发展的过程观察得直接具体、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可见数学实践活动已经成为学生探索知识、思维起飞的乐园。

所以,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转换教师的角色地位,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密切合作,营造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气氛,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煽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养成他们良好地学习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能力,开发其智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三篇:让学生动起来,数学课堂更精彩(范文)

让学生动起来,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牡丹江市景福小学吕云杰

翻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给人最显著的感觉就是图文并茂,版式多样,色彩明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的这些特点为我们更好地进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两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求问题,去发现问题,使学生真有所获,确有所得。为了更好的用活数学新教材,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保持“童贞”,发挥“童心”,吸引“童趣”,开发“童智”的原则下,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课堂活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贴近生活,感悟数学就在身边。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例如教学“确定位置”时,我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座位卡,说:“今天老师要给你们重新排座位,好吗?”学生一听,很兴奋。我话锋一转:“不过这个座位要你自己根据老师发的座位卡来找,你们有信心吗?”学生们个个跃 1

跃欲试,异口同声地回答:“有信心!”我笑着说:“老师相信你们,不过,在找座位前,你有什么问题吗?”细心的小朋友一看手中的卡片,其中有的小朋友就说:“怎么有第5组、第6组、第7组、第8组呢?(我们以前只分四大组)老师这组到底是怎么分的?”我趁机说:“是啊,谁知道老师这组到底是怎么分的?”学生们稍作思考,就有答案了。原来老师是把每一大组又分成了两个小组,所以现在一共有8个小组。明白了这一点,学生们纷纷开始找座位,当然有的找得快,有的找得慢,有的还要请别人帮忙。等学生坐定后,我让找得快的同学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很快找到座位的。同学们纷纷说:先看一看自己是第几组,然后再看一看是这一组的第几个。我趁机又问:“想一想,你们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现在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同桌相互说一说。”然后我让大家一起看,班长坐在哪里?体育委员坐在哪里?你的好朋友坐在哪里?……并板书:第()组第()个。通过这样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学生对“确定位置”已经有了一定的体会,下面的教学活动开展起来也不难了。数学只有与儿童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我把本来不容易掌握的“确定位置”用排座位引入,使这一内容生活化,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

二、主动探索,开发学生的创新个性。

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生存发展面向未来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要相信学生具有自

主学习的潜能,相信学生是能够进行探究的。我们应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和“点石成金”的技能。如教学“认识厘米”后,为了引出“米”这个长度单位,我让学生分组用学生尺去量教室和黑板的长度,学生们纷纷动手去量,有的量,有的数,有的记,干得还真是有模有样。不一会儿,任务就完成了。我问:“谁能告诉我,黑板有多长吗?”有的小组说:“黑板有19个直尺长。”有的小组说:“黑板有25个直尺长。”我故意生气地说:“怎么你们的答案不一样,一定量得不认真。”学生们很不服气,都说没有错,不过又不知是什么原因。后来,终于有同学发现,原来他们用的尺是不一样的,一个是20厘米,一个是15厘米。答案似乎找到了,我及时表扬了那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同学们松了一口气。可是我接着又提了一个问题:“那么,教室和黑板到底有多长呢?”能说成是“19个直尺长”或“25个直尺长”吗?有几个学生一听,开始埋头算了起来,可是,一时又拿不出答案来,因为,他们还没有学过超过一百的数。我又说:“要是老师让你们用学生尺去量操场的长,你们觉得怎样?”几个嘴快的学生说:“太麻烦了。”其他学生也纷纷说:“是啊,太麻烦了?”又有一个爱动脑筋的学生说:“老师,你有没有比厘米大一点的?”?我说:“有啊!是不是大一点的长度单位?我这儿有一个单位是“米”,(我出示了一把米尺),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现在你们想用什么来量黑板和教室的长。”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用米尺量。”我又请几位同学来用米尺量出了黑板的长度和教室的长度。至此,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了: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

用米作单位。这个知识不是我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孩子们有这样大的潜力,这是我预先没有想到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获得的知识、技能、经验是宝贵的,他们一生都忘不了。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是生动、活泼、有个性的创造过程。

三、巧妙安排,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

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兴趣活动,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教材中许多地方(特别是主题图、习题插图)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素材和活动情景,但是它们毕竟是静止的,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

例如:教学“连加、连减”时,我创设这样一种情景:老师与学生做“开汽车”游戏,教师做开汽车动作,后面跟4个学生,学生进入情景,画面动起来。汽车启动,教师问:“现在汽车上有几个同学”?(4个);教师模仿汽车到站,又上来3个学生,教师问:“上来了几个同学?现在车上一共有几个同学?”又到一站,下去2个同学,教师问现在车上有几个同学。游戏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刚才游戏的过程,最后抽象出算式4+3-2=5,这样比教师干巴巴地讲,更生动、学生更容易接受。除了用游戏这种方式外,还可以用童话、故事、多媒体课件、引入生活情景、帮小朋友解决问题等方式让课本静止的画面更形象,更生动,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来。

四、多感官参与,使学生的口、手、脑都动起来。

小学生的特点是爱说、好动。他们的智力发展一般要经历“动作把握”、“语言把握”、和“符号把握”三个阶段。新教材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为学生安排许多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这些内容,让学生手、脑、口都动起来,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手、口、脑是不分家的。例如:学习2-10各数的组成时,都是按:“动手操作学具--看具体形象说一说--逐步抽象概括”的顺序来安排的。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时可把这些摆、看、说、听、记的内容全部放给学生,并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在摆、说、听、想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涨,思维特别活跃,真正动了起来。这样不但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知识,而且通过锻炼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手、脑、口并用,共同提高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合作交流,让学生活起来。

数学课程改革提倡小组学习,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学生在小组中学习没有心理负担,不会感到紧张和无所适从,这种“开放型”、“交往型”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景,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有机会发言,人人有机会操作学具,人人有机会参与竞赛,人人做学习的主人。新教材为学生小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讨论、交流。例如:在教学9+5时,教师就可以放给学生,让小组内的学生自己去探求算法。探究中有的学生会先把9凑成10;也有的喜欢先把5凑成10;还有的同学是数到9后,再一个一个往

上数…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学生能经历多种算法,并逐步了解各种算法的特点,不仅对每种算理都有所体会和收获,还促使他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算法,体现了个性化学习。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的今天,这门艺术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要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 切实发挥教材的优势,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充分交流的机会,给学生提供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乐学、会学,爱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中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第四篇:儿歌融入数学,让课堂更精彩

儿歌融入数学,让课堂更精彩

论文提纲:

一、巧用儿歌——充满童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巧用儿歌——突出重点,促进理解,使数学教学由繁变简。

三、巧用儿歌——分散难点,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四、巧用儿歌——总结方法,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儿歌融入数学,让课堂更精彩

【内容摘要】数学课是非常严谨的,同时在学生印象中也是枯燥、单调的,有的内容教师反复讲解,学生反复练习,也未必能掌握好。学生学的劳累,老师教的辛苦。儿歌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通俗易懂的内容,朗朗朗朗上口的韵律,在教学中深受学生及老师的喜爱。本文以儿歌融入数学课堂,巧妙的解决了这些教学难题。好的儿歌如心灵鸡汤般,滋润孩子的心田,陶冶孩子的情操,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把儿歌融入教学,孩子们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知识,这种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关键词】

巧用儿歌

数学课堂

更精彩

数学课是非常严谨的,同时在学生印象中也是枯燥、单调的,有的内容教师反复讲解,学生反复练习,也未必能掌握好。学生学的劳累,老师教的辛苦。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巧妙地利用儿歌教学,能够起解决这些教学难题。儿歌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通俗易懂的内容,朗朗上口的韵律,在教学中深受学生及老师的喜爱。因此,一些脍炙人口的数学儿歌,更成学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份智慧快餐。

一、巧用儿歌——充满童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若能合理利用儿歌,打开孩子们探索求知之门,运用充满童趣的儿歌增添数学的魅力,更能让孩子喜欢上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一年级的时候,学习数字1—10,书写和记忆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借助儿歌来帮助学生记忆: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买菜,6像哨子嘟嘟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圈,9像勺子来盛饭,10像火腿加鸡蛋。”

这样学生说起来朗朗上口,既形象又好记,有助于学生快乐地识记。

在教学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不管是凑十法还是破十法,10的分与合都非常重要,于是我用《小星星》儿歌的节奏教他们记忆:

“一九一九手拉手,二八二八好朋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牵手走,五五五五一双手。”

念熟了之后,看到1想到9,看到2想到8等,对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很有帮助。

二、巧用儿歌——突出重点,促进理解,使数学教学由繁变简。

教学实践表明,巧妙运用数学儿歌,能够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象抓实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年、月、日》这个内容时,我又请来儿歌帮忙:

“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总是大。四、六、九、十一月,30天永不差。

二月份,最特殊,二八、二九来变化。

闰年它就二十九,平年它就二十八。

4除年号有余平,整百年号划双0。

记时方法有两种,二十四时和普通。

时间单位排好队,最大单位是世纪。

1世纪,100年;1年等于多少天?平年365,闰年366。

1小时,60分,1分等于60秒。

年、月、日,时、分、秒,相邻进率要记好。”

这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囊括全课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又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国土面积》比较整数的大小时,我送给同学们这首儿歌:

“比较大小数数位,数位相同看首位。

依次类推比下去,排列顺序一定对。”

利用这首数学儿歌,突出教学重点,不仅把教学内容化繁为简,还增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巧用儿歌——分散难点,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教材上的难点,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些难点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分散和突破,就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实践证明,在数学学习中,对于一些难以记忆、容易出错的教学难点,如果用儿歌的形式,从最佳的角度切入难点,灵活运用并加以归纳总结,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识记更加牢固,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如教学多位数读写法时,借助读数儿歌:

“读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读几;

每级末尾如有零,不必读出记心里;

其他数位连续零,只读一个记仔细;

万级末尾加读‘万’,亿级末尾加读‘亿’,读数规则永牢记。”

写数儿歌:

“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

哪一位上无单位,用‘0’占位要牢记。”

又如教学植树、上楼、敲钟等间隔问题,关键在于弄清间距与棵数(层数、次数)的关系,而这一关键点正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为解决这个难点,可以巧用儿歌:

“小朋友,张开手,五只手指人人有,手指之间几个空,请你仔细瞅一瞅。”

再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测量活动》时,学生在单位换算容易出错,为帮助学生记忆,我运用如下儿歌:

“单位换算很重要,之间进率要记牢。

十、面百、质量千,时、分、秒向60翻。

大到小时乘进率,小到大时除当先。

一看二想三计算,三步程序记心间。”

这样的儿歌读来朗朗上口,而且充满智慧,因为学生已获得了感性知识,再用浅显易懂的儿歌进行总结,就能把他们已获得的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知识点的集中,简要,又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四、巧用儿歌——总结方法,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在教学中,某些知识点、学习方法、策略等,如果采用传统的“告诉式”教学方法,过于平铺直叙。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学习兴趣得不到提高,而短小精悍的儿歌能把较为繁琐的内容浓缩总结为几句话,一些重要的策略方法全部囊括其中,不仅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对知识的进一步消化与巩固,有助于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比如在四年级上册学习《除法》时,计算繁琐,试商麻烦,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如下儿歌:

“一二丢,八九收,当着整十来试商。

‘四舍’商大减去一,‘五入’商小加上一。

同头无除商八九,除数折半商四五。

除完不忘作比较,余数必小要记牢。”

这样,教师边吟诵边讲解,学生边吟诵边练习,很快抓住了本质,学得既轻松又实在。学生在练习时可以依据儿歌,做适当调整,不仅缩短计算时间,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

又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时,我设计了一道延伸练习,先让学生吟诵以下儿歌: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2声跳下水。

3只青蛙3只嘴,6只眼睛12条腿,扑通3声跳下水。

„„”

由于学生对这首儿歌很熟悉,能够不断地往下吟诵。这时,我又适时提出:“能不能结合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将这首儿歌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理、讨论、交流等探索活动,“创造”出一句“新儿歌”:

“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扑通n声跳下水。”

短短的一句话,高度概括了儿歌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将所学知识与儿歌巧妙融合在一起。不仅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对知识的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既好玩又有趣,使数学的课堂焕发了迷人的风采。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经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采用一些儿歌帮助教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而且能创造一个愉快轻松地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好的儿歌如心灵鸡汤般,滋润孩子的心田,陶冶孩子的情操,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把儿歌融入教学,孩子们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知识,这种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

邓廷益.巧用儿歌“活”课堂[J]新课程学习(上),2012,4 马晓露.巧用儿歌教学[J]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郭芬云.课的导入与结束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 耿连英.数学游戏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J].小学教学研究,2012,3

第五篇:让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更精彩

让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更精彩

姜莉

实例一:这是一节观摩课。课堂上,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讲得真好!表扬他!”其余学生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

实例二:课堂上教师在黑板上设计了小组得奖的统计表,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其所在的小组就能得到一朵小红花。一节课中,教师忙碌于粘贴小红花,忙碌于说“你真棒!大家鼓励他!” 学习好的学生忙于回答问题,忙于得到老师给的粘贴;而另一部分学习较差的学生抢不到回答问题的机会,只能观看。而在这种貌似激烈的状态下,教师却常常忙中出错,一会儿贴错了小组,一会儿又忘记了贴标志。课堂一片混乱„„

这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常见的评价。长期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着过度关注学习结果,评价形式过于单调、机械、而且同一形式的评价频率过高,脱离教学内容,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激励,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等不足。

课堂评价是目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好的课堂评价可以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可以使孩子重拾自信,也可以使课堂教学峰回路转,高潮迭起。总之,好的课堂评价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精彩。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课堂评价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三点:

一、采用丰富的评价语言

1、评价语言准确,有针对性

语言评价直接、快捷,是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评价方式。在课堂上,教师要有很强的听辨能力,并能根据学生的参与性学习表现,及时进行反馈,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

例如在一节数学课中,对知识丰富的学生,教师可评价:“连这些都知道,真不愧是班级小博士!”“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对积极思考,探索的学生,教师可评价:“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对成绩

差、缺乏自信心的孩子,针对他的学习情况,教师可评价说:“你今天进步真大!老师感到特别高兴!”“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这样的评价,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

2、诙谐的语言,营造和谐氛围

传统的数学课堂语言片面地强调要规范、简洁、科学、准确,于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就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变得枯燥乏味。要改变这个现状,让数学课堂更精彩,我认为可适当采用幽默、诙谐的评价语言,使整个数学课堂充盈着个性和生命力,营造和谐积极的氛围。如在一次公开课上,挂在钉子上的小黑板一下子掉了下来,随着小黑板掉地的声音,一些学生惊叫起来。这位教师立刻反应过来,及时的对他们说:“孩子们学得太认真了,小黑板也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同学们马上停止了尖叫,都笑了,并迅速回到了学习状态中,并且学得更认真。通过幽默化的评价语,不仅能使原来濒临“崩溃”的课堂“起死回生”,而且有时可能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3、巧用体态语言

课堂评价语言不止局限于有声语言,适当的无声语言更

具魅力。也许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下抚摸都会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感到亲切,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例如教师可以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眼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教师也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同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

二、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

课堂教学评价不是教师的绝对权力,而应该是师生、生生互评的过程。例如在新课结束后,教师可让学生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这样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既对整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也整理了自己的思路。小组或全班交流时,是开展生生互评的最好时机。让学生在倾听他人回答的基础上,说一说他人的想法好吗?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教师采用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评价教师等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评价中来,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评价时,应结合评价内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实现课堂评价的多样化。

三、把握恰当评价时机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经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教师假如能及时捕捉这些片断,并进行巧妙的评价,会有较好的效果。如课堂教学中,一位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正确后,教师可对他说:“你做得真好!通过你的努力,你也可以做得很好,不是吗?”当学生的回答很有创意时,教师会说:“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为你感到骄傲!”“你的回答太棒了!”通过这样的评价,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会更加积极认真的思考。总之,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小学生数学课堂评价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每位教师以艺术化的态度去关爱学生生命的发展,营造课堂教学评价的美学韵味,让课堂评价更精彩。

我要评

下载静心等待——数学课堂更精彩 陈剑英(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静心等待——数学课堂更精彩 陈剑英(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活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

    生活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 [摘要]小学数学教材的很多内容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熟悉的世界,在现实世界中寻找生活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

    巧设开场白 课堂更精彩

    巧设开场白 课堂更精彩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上好一节课, 开场白是关键。一个精彩的开场白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兴趣,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更能融洽课堂氛围,使课......

    多媒体让课堂更精彩

    多媒体让课堂更精彩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应用电教媒体,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就课堂而言,多媒体的......

    PPT让课堂更精彩

    PPT让课堂更精彩,学生兴趣更浓厚 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已经开始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使用,由于电化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深受师生的欢迎,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使用电化教......

    学生动起来,课堂更精彩[大全]

    学生动起来,课堂更精彩 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之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了......

    如何让课堂更精彩的探讨[本站推荐]

    如何让课堂更精彩 我们上课通常会依据教案规划,教学教案是一种预设,但人的活动性,还有特别是小学生天生的好动性、以及他们因人而异的个性,加之现在社会影响学生的因素与日俱增,......

    PPT让课堂更精彩(大全)

    PPT让课堂更精彩 我是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接触计算机已有十几个年头了,而且在学校刚刚建立计算机教室时由于缺乏计算机教师,我同时兼任了全校信息课的教学任务。这一段经历,也让我......

    如何让低段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合集五篇]

    如何让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更精彩 开化芹阳办事处中心小学程甜仙 摘要:因为原先一直在初中任教数学学科,所以对于现在的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来说,自己还是一个新手。这两年来,我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