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小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小策略
酒泉市北关小学 周燕玲
语文教学的练习应该是和谐共生,相互交融,让阅读的过程成为训练的有益载体,让训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练习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应构建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获得乐趣,提高能力,发展自己。《成吉思汗》教学片段一
师:我们了解了鹰一次又一次地打翻成吉思汗的杯子,而成吉思汗的心情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让我们走进课文,再来读一读这些句子,你还能发现什么?(课件出示句子)„„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鹰的动作一次比一次猛烈。
师:你能不能把这些词语读一读,读出你的这种感受。生1读词语:打掉 俯冲 撞掉 撞翻 飞扑 扑掉
师:它的动作为什么一次比一次猛烈呢?同学们,如果你此时就是那只鹰,你想象一下它会是怎样想的?
生2:如果我是那只鹰,我心里想:“主人,那水有毒,不能喝!” 生3:如果我就是那只鹰,当看到主人第二次接水时,我心里想:“主人哪,你为什么不听呢?那水不能喝,快倒了”。我读一下这一句:这只鹰又俯冲下来,把他手中的杯子撞掉了。
生4:如果此时我就是那只鹰,我看到主人第四次接水时,我心里会想:“主人呀,你难道真的不要命了,那水真的有毒。”
生5:主人啊!只要能救下你,我愿意你拧断我的脖子
生6:主人,我一定要救下你,以后遇到事情一定要多想一想 师:说得好,谁来读一读这句。
生7读:他还没说完,鹰就飞扑下来,扑掉了他手里的杯子。师: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体会到了这是一只怎样的鹰呢? 生8:忠诚。
生9:忠心耿耿。
师:那怎么读这四句呢?请同学们先自渎。生自读。指名读。
师:你读出了鹰的动作一次比一次猛烈,心情一次比一次着急。我们也来像他一样读。生齐读。
(评析:读中练思。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苍鹰的心情时,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描写鹰碰掉杯子的语句,此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合理想象,让学生站在鹰的角度去想去体验鹰的动作一次比一次猛烈,学生兴趣盎然,从而想象出鹰的心理活动,体会到鹰的忠诚和成吉思汗的冲动,为后面成吉思汗的懊悔不已作了厚重的铺垫。这样在读中练思,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师成为学生的指导者、点拨者:点在难点处,导在疑点处,解在错误处,使学生豁然开朗,学生真正成了课
堂的主人,主体地位也得到了真正落实。《成吉思汗和鹰》教学片段二
师:当他发现了鹰撞翻水杯的秘密时,成吉思汗犯意识到自己犯了不能挽回的错误时,联系上下文说说他失去了什么? 生1:他失去了一个亲密的伙伴。生2:他失去了一个勇士。生3:他失去了一个向导。
师:此时成吉思汗也认识到了自己杀死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而是杀了一只什么样的鹰呢?(联系全文)生1:救了自己命的鹰 生2:能干的鹰
生3:训练有素的鹰 生4:本领高强的鹰 生5:忠心的鹰 „„
师:如果把鹰看作是自己的朋友,那么成吉思汗杀了自己怎样的朋友? 生1:亲密的朋友 生2:宠爱的朋友 生3:忠实的朋友
生4:宁肯为自己去死的朋友......(评析:读中练说。教学中我让学生说说当成吉思汗知道自己犯下了无可挽回的错误时,引导学生说出他失去了什么?他杀去的仅仅是一只宠鹰吗?他杀去了什么样的朋友?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深读课文,从阅读实践中不仅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而且对作品中的内涵进行分析、揣摩,体察他们的蕴涵,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把课本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还说出了许多个性化的感悟,探究的活力充盈着整个课堂。)《成吉思汗》教学片段三
师过渡:盛怒之下的成吉思汗把忠诚的鹰杀了,当他明白真相后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最后两段,勾画出表示成吉思汗神态、动作、语言、心情的词句。生默读勾画。
师:你勾了那些表示成吉思汗神态、动作、语言、心情的词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勾画了“愣住”、“呆呆”。我体会出成吉思汗很后悔,很难过。生2:我勾了“懊悔不已”,我体会出成吉思汗杀死了宠鹰,自恨不该这么做。生3:我勾了“小心翼翼”,我体会出它进一步表现出成吉思汗的懊悔不已。师:你们体会得真好,谁来两段连起来读读一读,要读出成吉思汗懊悔不已的心情。指名读。
师:你读得真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懊悔不已的成吉思汗。我们也来学习他读一读。生齐读。
(评析:读中练情。在进行最后两段的教学时,我让学生先默读勾画表现成吉思汗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再谈自己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去体验成吉思汗心情的变化,此基础上读出成吉思汗懊悔不已的心情。这样更有利于深入地
理解课文内容,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和文中人角色对话。让学生的情感与成吉思汗的情感融为一体,就能更真切地感受到成吉思汗懊悔不已的心情,)
第二篇:语文教学小策略
识字教学小策略
<语文教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为了既有利于提早阅读,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二年级教材仍遵循识、写分步,多认少写的原则。所以本学期的识字教学自然是重中之重,当然,要想让孩子在轻松自由中养成独立识字的好习惯,我认为,这就是对我们老师的一种挑战,老师就必须发挥创造性,必须设计出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于是呼,我斗胆尝试,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立足课堂,提高识字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和理解字义三方面来学习生字。首先,在孩子能熟练的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我放手让孩子组词,即扩词记忆法。留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至少五分钟),让他们独立完成扩词任务,每人至少三个以上的组词任务,包括一个四字词语,可以借助生字卡片,也可以借助字典,或是书本当中(课外阅读书中),都可以识记,在一定的时间内说一说、比一比,看谁说的多,说的好,及时奖励孩子一个笑脸,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孩子自主识字的习惯,提高了识记字词的能力!
其次,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
为了更好地理解识记字词,让孩子尝试在众多词组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来说句子,比一比,谁的句子说得通顺、完整、具体,甚至更加生动!给予及时鼓励(送一个笑脸)。这样训练后,孩子不仅能更好地记住这些字词,而且还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三,储存记忆效果。
为了孩子能牢固于心间,在课上,给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展示机会,交流的机会,可以采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熟字去偏旁”、“熟字换笔画”等方法。也可以广泛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字形,如“猜字谜”、“编故事”、“编顺口溜”、“编儿歌”等方法来识记本课的生字,最适合用哪种办法。孩子们都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一会儿,课堂气氛会掀起一个高潮。
最后,用游戏法,检查巩固课堂效果。
课堂上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创设有趣的识字情境,来检查学生课堂识记和巩固识字成果。如把生字卡做成果实状,把它们挂在“果树”上,用“摘苹果”的游戏吸引学生,开火车法,谁读对了,摘给谁,最后看哪列火车摘得多,即那组胜利。也常用“找朋友”等方式,或要求学生找正确读音,或要求学生找正确部件,或要求学生找出正确的组词,把字的音、形、义有机结合,来强化记忆效果。
如何指导把字写“正确、端正、整洁”,乃至美观,也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识字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堂上,教师注重加强指导示范,加强练习与评改,收效也很大。
在指导示范时,教师注意突出重点、难点,并加强示范引路。注意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并要求学生写字时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激发学生写好字的兴趣,重视写字的评改环节。除当堂进行作业评改,经常组织开展写字竞赛、评展活动,学生练习写字的热情很高,有的学生还象模象样的练起了书法。
(二)、联系生活,拓展识字渠道
1.无处不在有字识,无时无刻不在识字中。
首先在班级中创设一定的识字氛围,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校园内的标语、宣传栏、黑板报或自己的学习用品、书刊杂志,从中寻找熟字朋友;还有在班级的专栏中设计了“汉字百花园”等等,浓厚的识字氛围萦绕学生的学校生活,激发了学生的识字热情,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时时在识字,处处在学习。
2.识字大行动,开展于学校、家庭、社会实践中。
利用家长会,大力宣传识字教学方法,动员家长密切配合,在家庭中创设识字氛围,帮助学生识字无处不在。比如说和孩子一起给家中的物品、摆设做标志牌,在指导认识生字后,和孩子一起做“找朋友”游戏,把认识事物与识字相结合;看电视、书报时有意识的让孩子读一段,不认识的字及时记下并给予热情指导和帮助,把识字和阅读紧密结合;带孩子走出家门,有意识的询问孩子认识哪些字,不认识哪些字,并鼓励学生记写生字,主动记忆,把识字和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观察周围事物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与帮助下,广泛搜集字谜、自创字谜、自创自编识字顺口溜,增强识字的趣味性,也在识字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可在课外阅读中,比赛谁在书中认识的字最多,谁读会的词语最多,记录下来并制成识字小报。
由此,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将识字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由书本渗透到社会生活,有效的提高了识字效率,为学生的读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小策略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小策略
在课堂上,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回答还没有完全结束,授课教师就会迫不及待地说:“OK, sit down please.”结果回答问题的学生只能奉命坐下,脸上却是一副“意犹未尽”的表情。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然受到打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呢?我采取的策略是“Give me the sign to end”.案例展示
在讲“where is it”句型时,我设计了一个活动。先让学生看一个flash,然后回答问题。有一只小狗Tobi藏在了一个盒子里,而这个盒子被盖在了“rug”的下面,flash中出现的正确答案是“It’s under the rug”(这也是我预设的答案)。但当我叫起一个手举得非常高的学生回答时,他的答案是“It’s in the box.”当时我有些失望,为了照顾他的情绪,我还是微笑着冲他点点头让他坐下了。我又接着提问,直到得到了满意的答案,这个问题才算解决完毕。课下,那个说“It’s in the box”的学生对我说:“老师,刚才我还没说完您就让我坐下了。其实我后面就要说‘And it’s under the rug.”听了他的话,我婉转地反问道:“那你当时为什么不提醒我?这样吧,如果以后你回答完了问题就做一个‘OK’的手势给我,这样我就知道你回答完毕了。”没想到就是随口说的一句话,在我日后的教学中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个手势,不仅可以让我安下心来倾听学生的回答,也给了我尊重学生以及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实践反思
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教师首先应带头倾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教师都不能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轻易打断他们的发言。这样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进程,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这不仅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尊重,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课内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树立了榜样。(徐海燕)
手指演出
小策略
在故事教学中,教师普遍采取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们分角色朗读故事,即让学生扮演故事中不同的角色。这种方法虽然很好,但是经常使用,学生多少会产生一些厌倦情绪。这个时候,我采用的小策略是“手指演出”。“手指演出”,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指进行角色扮演的策略,这种游戏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一经运用他们会很感兴趣。
案例展示
在讲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故事时,我带着学生整体感知了全篇故事的大意,对个别重、难点单词进行了处理,又采用一般的教学方法,带着学生听录音跟读故事,小组合作读故事等。然后,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我给学生示范用自己的手指来讲故事:首先,要确定每个手指的角色,我用左手大拇指来代表Bobby,左手食指代表贪婪的Wolf,左手中指和无名指代表两只小兔子,右手食指代表Ken,右手小指代表Ann。角色分配完毕,那么现在让我将手指活动起来给大家讲这个故事,轮到哪个角色说话的时候,相应的手指就要动一动,说明它们在说话。好,现在手指角色扮演开始!我先示范了一遍,用我的手指给学生们讲了一遍故事,他们都饶有兴趣地看着。之后我鼓励学生也动动自己的手指,用自己的手指演戏、讲故事。教室里立刻活跃了起来,学生们开始兴奋地掰着他们的手指,为自己的手指分配着角色,然后听自己的手指讲故事,又给其他同学讲故事。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表演得也非常投入,观看的学生也看得很认真。
实践反思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活动的设计要尽量做到多样性和创新性。学生对于全班齐读、角色扮演这些活动已经很熟悉了,多少会觉得乏味。本着创新的原则,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指来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这样不仅满足了他们的求新、求异心理,而且让学生运用多个身体部位参与到活动中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冷处理
在我们的课堂上,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做出意外的言行,扰乱正常的课堂秩序。该怎么处理呢?我采取的小策略是“冷处理”,针对原因,对症下药。“冷处理”,就是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教师有时不要急于处理,避免师生冲突,课下查访,了解背后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案例展示
在我任教的班中,有一个叫小虎的男孩,他在课堂上有时会故意出怪声或答非所问,引得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常常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一次英语课上,他又故技重演,我这次没有像以往那样批评他,而是课后把他请到办公室与他做了一次谈话。因为我平时也常向班主任老师和其他老师了解学生们的情况,对小虎的课堂表观也略知一二,并知道他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于是,我温和地对他说:“老师其实了解你的心思,你那么做就是想让同学和老师关注你,想让大家关心你,是吗?”令我没想到的是,他听完这句话竟然流下了眼泪,哭了起来。我接着说:“你爸爸一个人抚养你不容易,你看你的衣服这么脏了,你可以脱下来自己洗洗呀,穿的干净些,同学们就会更愿意接近你。另外,上课好好遵守纪律,你会的时候就积极举手,我会叫你的,大家看你变聪明了,就会更喜欢你的。以往你那么做,他们只是在笑话你,明白吗?”他一直没有说什么,只是边哭边点头„„从此以后,他在我课上的表现有了明显改观。
实践反思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和思想。人都是有感情、有理想的,人的言行都是由心思支配的,要想改善一个人的言行,就要先了解他的心思。教师真正了解了学生,对学生的教育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齐卫红)
求同存异
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每位学生都积极踊跃地举手,都想回答问题展示自己,但是课上时间毕竟有限,如何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呢?我采取的小策略是“求同存异”。“求同存异”,就是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不急于让某个学生先来回答,而是让全班学生起立,老师请一个学生先来回答,然后告诉全班学生,如果你的答案和这位同学一致请坐下,不同意见的继续站着,这样老师就知道了哪些学生的答案不同,然后再找学生继续回答这个问题,直到所有的学生都坐下。
案例展示
在一次英语课上,我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当学完“animals”这一话题词汇时,我问学生:“What kind of animals do you like?”学生们积极踊跃地举手,都想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这时我就有些为难了:如果叫一部分学生回答,那另外一部分学生就会很失望,刚刚激起的兴趣可能就会烟消云散;如果给每个人一次发言的机会,势必会出现很多重复的回答,学生的注意力也会随之分散,同时也会导致时间不够,影响后面教学环节的进行。这时我看到很多学生急切地想回答问题,都已经站了起来,我受到了启发,于是我发出了指令:“All the students stand up, please.”我指了其中一名学生来回答,他说:“I like dogs.”回答完毕后,我示意他坐下。这时我对全班同学说:“If you like dogs too, please say it again and then sit
down.OK? ”之后,有不同意见的学生继续站着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样的效果很好,因为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这个活动中,每个人都受到了老师的关注。同时,有不同答案的学生也得到了展示的机会。
实践反思
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欲望,课堂上,得到机会的同学在被认可的同时自信心也会增强,而那些失去机会的同学就会很失望,进而挫伤他们的学习兴趣,直接对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类似情况时,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做到关注每一位渴望回答问题的学生,充分地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王楠)
将错就错
在高年级的英语考试和测验中,有时会发现个别学生考试作弊。这些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到了考试的时候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用抄来的分数蒙蔽老师和家长。针对这种现象,我采取的小策略是“将错就错”。“将错就错”的做法,就是老师不拆穿这些作弊的学生,而是用积极的态度去激励和鼓舞他们,维护他们的自尊。通过正面的引导,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自发地去改正。
案例展示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肯定是抄的!”“老师,他作弊!”学生李××听到同学们的议论把头埋得低低的,一言不发。这时我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不能总把目光停留在别人的过去,老师相信,只要经过努力,每个人都会进步的。更何况老师并不是看不起作弊的学生,最起码这说明他还有上进心,人只要有上进心,就有希望!”我又对李××说:“让大家看看你的实力,向大家证明一下你自己完全有能力得100分!过两天等老师有空了,你再找我重新考一遍,好吗?”李××点点头。课下,他找到我,把奖状还给我说:“老师,等我重新考了100分您再给我吧。”我没有接他的奖状,而是对他说:“我相信你一定行,奖状你可以先收好,等再考了100分你再贴到墙上吧。”后来,他果然以自己真实的100分向全班同学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慢慢地从一名学困生跃居为班上英语学习的佼佼者。实践反思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这则案例中,教师虽然知道李某的成绩是不真实的,但却在全班学生面前维护了他的自尊,肯定了他的上进心,并让他知道老师相信他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名学生都会努力去学习从而挽回自己的面子,而最终的结果也正是老师所期待的。因此,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的错误并不可怕,有时甚至可以转化为教育他们的好时机,既要看到今天学生身上的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更要看到明天他们不可限量的发展,切不可求全责备。在对待学生的错误时,重要的是如何促成学生的进步与不断完善,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与自尊。(乔利芬)
在生活中寻找单词
小策略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就知识学习而学习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采用的小策略是“在生活中寻找单词”。“在生活中寻找单词”,就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看看自己的周围,自己的身边有没有这些单词。
案例展示
我在教授小学英语“Shapes”这一课时,通过不同方法呈现了新词“circle,rectangle,square,star,triangle”之后,学生基本掌握了这些关于形状的单词,在进行巩固操练的环节中,我让学生先观察一下周围,寻找一下本节课学过的表示形状的单词,这个时候,学生们各显其能,在自己的周围找到了很多:有的学生说,我的铅笔切面的形状是“circle,”教室的门的形状是“rectangle”,书本、文具盒的形状是“rectangle”;有的学生说,路边的交通指示牌有的形状就是“triangle”,我家的镜子的形状是“square”;还有的学生说,国旗上面有“star”,我们班××同学的衣服上也有“star”。当时还有几位老师和领导也在班上听课,有一名学生还走到了领导面前,说:“张校长,您衣服上的扣子是circle, circle , this is a circle.”受到他的启发,接连有几位学生都走过去和其他老师及领导讨论并一起寻找单词,很多奇思妙想应运而生,学生们在寻找和介绍的过程中,复习巩固了这节课的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实践反思
利用联想的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学过的单词,可以让他们的思维充分活跃起来,不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让句子踏上节奏的快车
小策略
小学英语低、中年级段,在操练每个单元的主体句型时,总有一小部分学生不能做到脱口而出,特别是稍微长点的句子,难度就更大了。对此,我采取的小策略是“让句子踏上节奏的快车”。“让句子踏上节奏的快车”,就是把一个句子配上节奏用手拍出来,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句型。
案例展示
有一次,我在教句型“What’s his name?”和“What’s her name?”时,部分学生老是读不好,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听音猜人的游戏,让一个学生站到教室前面,背对大家,班里的一名学生变换声调用英语跟他(她)说一句话,然后全班同学一起拍手问:“What’s his name?(升调)What’s his name?(降调)”学生们对这种操练方式非常感兴趣,这样猜了两组之后,几乎全班都能对这两个句型脱口而出。由此,我发现了利用节拍学习句型的妙处。每当学习稍微有点难度的句型时,我就将句型创编一下,使之能够合着拍子说出来。例如:我还创编了“Who’s this , Who’s this , Who is this?”来操练句型和巩固“Who’s = Who is”的缩略和完全形式。配合拍手打节奏学句型,学生参与热情高,很快由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实践反思
反复诵读富有节奏、韵律的句子,可以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言语能力和肢体动作,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的多种感官最大限度的参与进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在玩唱中快乐地学习语言,最终实现有效地输出语言的目标。(齐光珠)
我是小演员
小策略
学生在学习故事课文时,教师往往会利用反复跟读的方法进行操练巩固,但是单一的跟
读设计会使课堂枯燥乏味,没有生气,学生自然不能很主动地融入课堂。对此,我采取的小策略是“我是小演员”。“我是小演员”,就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用表演来对所学课文进行操练巩固。
案例展示
在教学故事过程中,我经常是让学生通过跟读对故事进行巩固,但是跟读几遍之后学生就厌烦了,不愿再读了。这时我让学生体验角色,将故事分角色来“演一演”。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请学生分别担任不同角色进行表演,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好说、好动、记忆和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能有效延长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缩短课堂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的距离。角色扮演能使所学的语言材料更加真实,对话更接近生活实际,使扮演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语音、语调、表情、手势和身势会更加自然。同时也是极好的组织学生进行听说练习、操练巩固的方法,能将学生引向一个妙趣横生的英语世界。角色表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具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如参与角色表演,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师生关系也会更加融洽。我们还可以通过角色表演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让他们了解和熟悉西方社会文化。
实践反思
操练巩固任务型教学应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体验角色的操练巩固任务设计,能使学生有新鲜感,能更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整个课堂更加生动,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自然被激发,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知识的操练与巩固。(齐卫红)
第四篇:探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优化策略
探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优化策略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我体会到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优化策略
古诗的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邃,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的多种形式:歌江山美,吟边塞情;或纤柔卑弱,或明快清新;有悲凉慷慨,亦缠绵宛转;有诗仙李白的豁达,更有诗圣杜甫的沉郁。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我认为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语言,探析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汲取古诗的营养,探索古诗的真谛,使学生充实、灵秀起来。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认识和尝试: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看一看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走进课堂,作为教师,要借助这些媒体向学生传递教育内容,可以使声、形、色融为一体,为课堂教学创造立体化环境,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宽信息传递的渠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古诗教学中,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学生理解诗文内容、再现诗文画面、感受诗的意境、感悟诗情,都有着莫大的帮助,从而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之意境。
二、融情于境
古诗语言精练,意境却十分深远,它往往包含了非常丰富的语言、意义。在古诗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会古诗的意境,加深理解。如贺知章《咏柳》中的千古佳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学中,我们启发学生想象:“春风看不见,摸不着,作者为什么把它比做剪刀呢?”学生说:“春风轻轻地吹过柳条,柳叶响,仿佛春风正在修剪柳叶。”等等。这样再造想象,按照作者的描述进行表象组合,能使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各种物象所构成的和谐的艺术整体形象。我们进一步启发学生想象:“是谁在握着这把剪刀呢?”学生的想象进一步被激活了,是“春姑娘”“春天的使者”,还是“风婆婆”“春天的力量”“大自然”„„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创造的活力,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诗的情韵徐徐展开,让人思接千载。
三、引导感受文字魅力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是开启古诗大门的金钥匙。对于音韵和谐、形神兼美的古诗来说,要想把握它们的节奏、韵律、意境、内涵之美,第一要领就是反复诵读。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读诗训练,通过读顺句子、读准字音、反复吟诵来体会古诗的语言魅力和情感真谛。定好基调,体会情感。这样才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去读。一般来说,情感明快的,读起来语调轻松,语速较快,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感情悲愤的,读起来语调低沉,语速较慢,如《示儿》。二是把握节奏,体会韵律。古诗的语言富有节奏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和谐悦耳。读诗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读法指导,引导学生把握好重音、语气和语调、音长等,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古诗的韵律美。三是注意变音,把握不同。由于古今语音的差异,一些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要指导学生按古音去读,这样才不至于影响古诗的声律。例如“斜”这个字,古音读“xiá”,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乌衣巷口夕阳斜”。还有“见”这个字,有时读“xiàn”,这是一个通假字,表示“出现”的意思,如“风吹草低见牛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四、保持课堂学习兴趣
在学习的开始阶段激发学生兴趣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课堂学习不是几分钟而是四十分钟,怎样在这四十分钟内保持学生的兴趣,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重要考验。
为了坚持不懈地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就要在诗歌的内容或者诗歌营造的情境上做文章。
比如在学习孟郊的《慈母吟》时,我首先让学生集体朗读诗歌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诗歌的大意,当然这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由题目入手学生对于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就有了总体把握,即对于母亲慈爱的一种歌颂。然后根据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诗歌内涵,我提问学生在自己的诗歌积累中还有没有类似歌颂亲情的作品。学生想起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背诵这首诗歌。
针对这个诗歌中心,我提到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让学生体会诗人对家中亲人的思念和牵挂。然后让学生对这首诗和《慈母吟》进行背诵记忆。
学者余秋雨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显著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于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由此看来在古诗学习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对现实永远保持一种新鲜活泼的情感体验,内在地推动儿童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对生命意义创造性的感悟,才能使中华古诗词博大精深的魅力永远绽放,使祖国的未来成为知书识理,有君子之风的中华少年。
第五篇: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
首先,我主观上认为识字是一个长期需要不断巩固的过程,刚开始不熟悉没有关系,像我们读书的时候,也会觉得识字很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原来觉得很难的字,不是也掌握了吗?反复的强化的记忆是可以在短的时间内提高字词听写的质量,但如果因此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的丧失,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这种主观上的认识必然导致客观上对于识字教学的松懈。
其次,小学阶段,中年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低年级是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中年级的教学重点要逐步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因此,三年级的教材不再有集中识字的内容,但三年级上学期要求会写的字是300个,和二年级相比并没有减少。也就是说,重点转移了,但识字任务并没有减轻。课堂上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用来指导学生读书,感悟,拓展,识字被迫挤到了课堂非常不起眼的一角,而写字基本上只能在课外进行,这样就造成学生实际识记能力与课堂训练严重脱节的现象。没有扎扎实实的训练,哪有学生良好的表现?另外,现在的三年级学生刚从二年级升入,在认知能力,语文水平等方面跟二年级没有特别明显提高,加上三年级的作文起步的艰难,教学难点多,头绪复杂,实在难以兼顾!
那么,有没有一种解决矛盾的办法?在“重点转移”的过程中,在不压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字词教学的质
量呢?通过学习与反思,我对今后的教学有如下思考:
一、寻找关联,在整合中求效率
音、形、义是生字教学的三个基本要义,教学中把握生字的音、形、义三者之间的关联性,适时、适度、整体地开掘有关生字的教学资源,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这要求老师上课前扎扎实实地把生字词教学设计好,最大限度地开掘好音、形、义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课堂上生动形象地将生字的音、形、义植根在学生的感同身受之中,把字词教学与认识事物,与探究语言规律,与情感体验紧密结合起来,整体地建构生字的音、形、义间的认知组块。
另外,字词教学的内涵与外延是很丰富的,它与文本的解读息息相连。在文本的解读中,它既可以穿针引线、上连下缀,又可以释放内涵、充实解读。在阅读教学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住能够产生辐射性解读的词语。抓住这样的关键词语,以此作为文本解读的切入点,不仅仅解读该词语的语表之意,还要深入开掘该词语与文本中的句段篇之间的内在联,开掘该词语在文本解读中所留下的想象空间。充分地解读好这样的关键词语,一段文本乃至于整篇文本的解读都将会被激活,使得文本的解读变得饱胀起来。
二、增添情趣,在感悟中要质量
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它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进程的奠基石。阅读教学若是不基于字词理解之上,则是舍本逐木、空中楼阁字。词教学从形式到内容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情境再现、唤起体验……字词是抽象的符号系统,因而字词教学离不开理性化的诠释,但这并不意味着字词教学就一定要排斥感性的体验。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对字词的理解上,要突现“感性化”这一解词理念。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不知不觉走进词语的意境之中,调动学生的感性体验,激活印象。当词语带着音、形、义的印象与意味融进了学生的脑海中,一定会有更多的情趣。
阅读教学中的字词教学要因字而异、因词而异、因文而异,在字词的音、形、义上各有侧重点,不能平均用力,要走出正音、记形、释义这种单一的平面推移式的僵化模式。尝试以词义的感悟为核心,融字音、句段、体验、情境、课文内容于一体,让字词教学变成了一张纵横交错的立体网。这其中既有文字的理性解释,也伴有画面与情感的感性体验。这种立体感悟式的字词教学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地交流对新词的解读,也是为了广泛地调动学生学习字词的积极性,让字词教学落实在学生兴趣盎然的参与中。
字词教学本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重视字词教学的基础性作用,开掘字词教学的新天地,必须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寻求到更佳的落脚点,让字词教学成为融入阅读教学的一股“智慧的琼浆”,来滋养学生的阅读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