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三策略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三策略
影响小学作文学习的一个核心因素是教学策略。策略佳,就是说我们的授课方式符合学习需求。新课程观念下的作文教学新策略是对传统教学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根本目的,在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的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作文教学走进生活,关注现实,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求学生能自由地表达真情实感。通过有效的习作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多元指导新策略
新课程下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有三大基本特征:
一是自主。不要过于讲究文体形式,提倡自由表达。
二是开放。作文的实质是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用语言文字创造性地表述出来。作文教学必须改变为作文而作文的观念,作文教学要走开放的道路。既作文内容、作文形式、作文过程、作文方法、作文途径、作文评价的开放。要构建多元的作文教学体系。
三是创新。学生写作文要经历一个语言的加工和再创造的过程,由于积累、经历、体验、感受不同,所表达的内容和语言形式也不同的,所以不应拘于规则和限制。允许语言内容的创新(不是不符语法要求的创新),允许思维价值的创新,允许写虚构的事物(但不是胡思乱想)。鼓励写想象中事物
第二篇: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在听课中、作业检查中学生的作文、学生的作文竞赛的作文、测试试卷的作文中,我们发现一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有悖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现结合听课中、作业检查学生的作文和学生的作文竞赛的作文、测试试卷的作文分析,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略作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与老师们共勉。
现状之一:作文教学缺乏研究
语文教学最薄弱的环节是作文教学,表现在作文教学研究不深入,教学效率低。我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发现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么过于束缚学生思维,从开头到结尾,从写作内容到中心思想,从列定提纲到详略的取舍,无所不包,而且还有字数的规定,学生自由表达欲望和能力被抑制,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读起来味同嚼蜡;要么老师在指导作文时放任不管,美其名曰:“放开让学生自由表达”。由于平时没有科学系统的训练,知识积累不够,学生习作时又感到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致使学生感到作文越来越难,逐渐失去了写作兴趣。再加上批改、讲评不得法:如平时的作文,教师批改时重批轻评,讲评时多数念学生一、二篇好的范文给全班学生听,简单评一评写得好在哪里就了事。
策略一: 加强学习,提高教师作文教学水平
学校制定制度,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文化学习,以作文教学为研
究专题,每个学期制定出研究计划,期末进行总结,撰写成论文,然后在校内举行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经验交流;经常组织教师参加作文教学教研活动,“走出去,请进来”,举办作文教学观摩课,请专家来讲课,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
策略二:作文批改讲评要得法
批改讲评作文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作文批改可采取详批细改和简单批改相结合,也可以采用面批和师生一起评改习作相结合等。讲评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要抓住作文中带有共性的问题,联系学过的有关写作知识,有针对地进行讲评。每次讲评既要总结作文中的优点,又要指出存在问题。我觉得师生一起评改习作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收益较大。即在学生的习作中由教师选出有代表性或典型的习作,出示在黑板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评价,尽量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指出习作中的优缺点,然后由作者本人提出修改意见,老师加以评改归纳小结,再让学生对原作和修改后的习作对照比较,谈谈原作与修改的习作有什么不同,那些地方值得学习。由于批改和讲评得法,平时学生在作文中好犯的毛病再也没有出现,学生能吃透写作意图,按作文要求写出比较好的文章。
现状之二:学生不善于作文,习作缺乏个性。
如在作业检查中学生的作文、测试试卷的作文中,多数学生写的作文,要么中心不突出,主次不分明,内容简单,错别字多缺乏真情实感;要么真假难辨。往往是老师在布置了作文以后,学生不是去思考应该怎样去选内容写作文,而是去翻作文选,看看上面是否有类似的文章,如果有,则一抄了事,或者略作改动。所以现在小学生作文假话、空话、套话满篇:一写做好事就是“拾金不昧”、“帮助残疾人”、“刮风下雨关学校门窗”;一写老师就是“自己生病了,老师到医院看望,病好了老师给自己补课,”“老师带病为我们上课”、“老师生病了还在为我们备课、批改作业”„„如此等等,此类没有个性特色,没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在小学生作文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策略一 :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前提,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作文兴趣至关重要。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兴趣
教师可组织学生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六一”联欢、“国庆歌咏比赛”、“故事会”、“主题班会”、“优秀作业展”、“手抄报比赛”等,并要求学生作文,这样学生便觉得有话可写,写出来的文章真实、具体。通过这样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大大提高了。如本学期班里举行“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为主题的中队活动。我布置学生课前准备自己最拿手的小手工,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手工制作比赛,最后进行作品交流,口述制作过程,课后要求学生把活动过程写下来,结果大多数学生都写得有中心,条理清楚,内容比较具体。
(二)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每个学生的作文能力不同,若用同一尺度来评分,那么中下层学生每次作文都及格或不及格,学生看到每次作文都没有进步,久而久之会影响其写作兴趣。因此,我在批改作文时采用分阶层打分数的方法,即把班里学生作文水平分为上、中、下三个阶层,各个阶层有各阶层的要求,特别对作文有进步的中、下层学生要及时表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有了进步,使之增强了自信心,提高写作兴趣。如班里的小汶同学,学期初第一篇作文内容简单,语句有些不通顺,整篇只有180字。但我发现他造句通顺,回答问题有条理,只是对写作文没兴趣。我采用分阶层评分,第一次大作文发下去,他看了分数(70分)之后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我就找他坐谈,指出他作文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并鼓励他多写多练。我尽量挤出时间辅导他写作文。通过一学期的训练,现在他的作文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写作兴趣也提高了。策略二: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一)读写结合,归类比较,从中学习写作方法 读与写密切相关,只有读得好,才能写得好,在教学中我们要坚持采用读写结合法,以组文的读写训练重点作为结合点,做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如学习《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我着重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反复朗读重点段,接着进行品词品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复述重点段,再指导背诵;学习全文之后,总结课文的写作方法:课文用一事表人,通过人
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进行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指导学生学习该课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熟悉的人,结果学生的作文能用一事表人,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细致描写,写出来的人物形象鲜明。我还引导学生对学过的各类体裁的文章归类比较,如记事的文章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写人的文章要选择人物的典型材料,抓住特点,如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以及心理活动进行描写,用一事或几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从中学到了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方法。
(二)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灵活运用
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基本功差,视野窄,思路单一。写起作文来生搬硬套,胡编乱造,有的东摘西抄,改头换面。如写《我的妈妈》,大多数写妈妈是一位教师,她非常关心学生等;又如写《欢乐的一天》,有一位学生写去登山,描写“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显然运用《记金华双龙洞》中的句子,但我们这里山上没有映山红。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学生平时没有细致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灵活运用。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能力,教会学生的观察方法,要求学生把观察的事物以日记形式记下来;同时养成摘录好词、好句、好片断的习惯,丰富词汇:(1)引导学生进行随文积累。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是积累语言的典范。因此,读文后一定要安排学生对课文中的优美语言进行记诵、摘抄。如读了《泉
水》一文,可让学生找一找“火红的杜鹃花”、“尽情地歌唱”之类的短语,背一背,抄一抄。在高年级的教学中,可让学生就熟记的词语、短句分类整理与摘抄,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2)指导学生加强课外积累。如春天到来之际,可让学生分别找一找描写春天景物的词句;教师出示一些描写小动物外形的优美语句,然后让学生去找一找,记一记;接触到谚语、歇后语、对联之后,让学生搜集身边的谚语、歇后语和对联,定期交流,看谁找得多,背得多。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中心突出,主次分明,语言形象生动,内容真实具体,表达真情实感。总之,提高小学作文的教学质量,关键是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重视作文教学的研究,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迈出困境,出现新的局面。
第三篇:探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优化策略
探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优化策略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我体会到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优化策略
古诗的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邃,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的多种形式:歌江山美,吟边塞情;或纤柔卑弱,或明快清新;有悲凉慷慨,亦缠绵宛转;有诗仙李白的豁达,更有诗圣杜甫的沉郁。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我认为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语言,探析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汲取古诗的营养,探索古诗的真谛,使学生充实、灵秀起来。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认识和尝试: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看一看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走进课堂,作为教师,要借助这些媒体向学生传递教育内容,可以使声、形、色融为一体,为课堂教学创造立体化环境,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宽信息传递的渠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古诗教学中,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学生理解诗文内容、再现诗文画面、感受诗的意境、感悟诗情,都有着莫大的帮助,从而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之意境。
二、融情于境
古诗语言精练,意境却十分深远,它往往包含了非常丰富的语言、意义。在古诗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会古诗的意境,加深理解。如贺知章《咏柳》中的千古佳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学中,我们启发学生想象:“春风看不见,摸不着,作者为什么把它比做剪刀呢?”学生说:“春风轻轻地吹过柳条,柳叶响,仿佛春风正在修剪柳叶。”等等。这样再造想象,按照作者的描述进行表象组合,能使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各种物象所构成的和谐的艺术整体形象。我们进一步启发学生想象:“是谁在握着这把剪刀呢?”学生的想象进一步被激活了,是“春姑娘”“春天的使者”,还是“风婆婆”“春天的力量”“大自然”„„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创造的活力,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诗的情韵徐徐展开,让人思接千载。
三、引导感受文字魅力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是开启古诗大门的金钥匙。对于音韵和谐、形神兼美的古诗来说,要想把握它们的节奏、韵律、意境、内涵之美,第一要领就是反复诵读。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读诗训练,通过读顺句子、读准字音、反复吟诵来体会古诗的语言魅力和情感真谛。定好基调,体会情感。这样才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去读。一般来说,情感明快的,读起来语调轻松,语速较快,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感情悲愤的,读起来语调低沉,语速较慢,如《示儿》。二是把握节奏,体会韵律。古诗的语言富有节奏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和谐悦耳。读诗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读法指导,引导学生把握好重音、语气和语调、音长等,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古诗的韵律美。三是注意变音,把握不同。由于古今语音的差异,一些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要指导学生按古音去读,这样才不至于影响古诗的声律。例如“斜”这个字,古音读“xiá”,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乌衣巷口夕阳斜”。还有“见”这个字,有时读“xiàn”,这是一个通假字,表示“出现”的意思,如“风吹草低见牛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四、保持课堂学习兴趣
在学习的开始阶段激发学生兴趣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课堂学习不是几分钟而是四十分钟,怎样在这四十分钟内保持学生的兴趣,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重要考验。
为了坚持不懈地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就要在诗歌的内容或者诗歌营造的情境上做文章。
比如在学习孟郊的《慈母吟》时,我首先让学生集体朗读诗歌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诗歌的大意,当然这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由题目入手学生对于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就有了总体把握,即对于母亲慈爱的一种歌颂。然后根据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诗歌内涵,我提问学生在自己的诗歌积累中还有没有类似歌颂亲情的作品。学生想起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背诵这首诗歌。
针对这个诗歌中心,我提到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让学生体会诗人对家中亲人的思念和牵挂。然后让学生对这首诗和《慈母吟》进行背诵记忆。
学者余秋雨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显著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于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由此看来在古诗学习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对现实永远保持一种新鲜活泼的情感体验,内在地推动儿童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对生命意义创造性的感悟,才能使中华古诗词博大精深的魅力永远绽放,使祖国的未来成为知书识理,有君子之风的中华少年。
第四篇: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
首先,我主观上认为识字是一个长期需要不断巩固的过程,刚开始不熟悉没有关系,像我们读书的时候,也会觉得识字很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原来觉得很难的字,不是也掌握了吗?反复的强化的记忆是可以在短的时间内提高字词听写的质量,但如果因此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的丧失,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这种主观上的认识必然导致客观上对于识字教学的松懈。
其次,小学阶段,中年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低年级是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中年级的教学重点要逐步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因此,三年级的教材不再有集中识字的内容,但三年级上学期要求会写的字是300个,和二年级相比并没有减少。也就是说,重点转移了,但识字任务并没有减轻。课堂上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用来指导学生读书,感悟,拓展,识字被迫挤到了课堂非常不起眼的一角,而写字基本上只能在课外进行,这样就造成学生实际识记能力与课堂训练严重脱节的现象。没有扎扎实实的训练,哪有学生良好的表现?另外,现在的三年级学生刚从二年级升入,在认知能力,语文水平等方面跟二年级没有特别明显提高,加上三年级的作文起步的艰难,教学难点多,头绪复杂,实在难以兼顾!
那么,有没有一种解决矛盾的办法?在“重点转移”的过程中,在不压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字词教学的质
量呢?通过学习与反思,我对今后的教学有如下思考:
一、寻找关联,在整合中求效率
音、形、义是生字教学的三个基本要义,教学中把握生字的音、形、义三者之间的关联性,适时、适度、整体地开掘有关生字的教学资源,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这要求老师上课前扎扎实实地把生字词教学设计好,最大限度地开掘好音、形、义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课堂上生动形象地将生字的音、形、义植根在学生的感同身受之中,把字词教学与认识事物,与探究语言规律,与情感体验紧密结合起来,整体地建构生字的音、形、义间的认知组块。
另外,字词教学的内涵与外延是很丰富的,它与文本的解读息息相连。在文本的解读中,它既可以穿针引线、上连下缀,又可以释放内涵、充实解读。在阅读教学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住能够产生辐射性解读的词语。抓住这样的关键词语,以此作为文本解读的切入点,不仅仅解读该词语的语表之意,还要深入开掘该词语与文本中的句段篇之间的内在联,开掘该词语在文本解读中所留下的想象空间。充分地解读好这样的关键词语,一段文本乃至于整篇文本的解读都将会被激活,使得文本的解读变得饱胀起来。
二、增添情趣,在感悟中要质量
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它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进程的奠基石。阅读教学若是不基于字词理解之上,则是舍本逐木、空中楼阁字。词教学从形式到内容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情境再现、唤起体验……字词是抽象的符号系统,因而字词教学离不开理性化的诠释,但这并不意味着字词教学就一定要排斥感性的体验。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对字词的理解上,要突现“感性化”这一解词理念。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不知不觉走进词语的意境之中,调动学生的感性体验,激活印象。当词语带着音、形、义的印象与意味融进了学生的脑海中,一定会有更多的情趣。
阅读教学中的字词教学要因字而异、因词而异、因文而异,在字词的音、形、义上各有侧重点,不能平均用力,要走出正音、记形、释义这种单一的平面推移式的僵化模式。尝试以词义的感悟为核心,融字音、句段、体验、情境、课文内容于一体,让字词教学变成了一张纵横交错的立体网。这其中既有文字的理性解释,也伴有画面与情感的感性体验。这种立体感悟式的字词教学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地交流对新词的解读,也是为了广泛地调动学生学习字词的积极性,让字词教学落实在学生兴趣盎然的参与中。
字词教学本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重视字词教学的基础性作用,开掘字词教学的新天地,必须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寻求到更佳的落脚点,让字词教学成为融入阅读教学的一股“智慧的琼浆”,来滋养学生的阅读历程。
第五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学校和教师不懈地追求。认真反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有效性策略
简约 体验 主体性
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由于某些实施者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的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我们发现:许多课堂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放任与浮躁,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性”。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传授、情感交流、智慧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就自己在教学中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的初步探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从需要点出发。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组织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基础。以学生为本,教师的教学活动,都应从学生出发,一旦离开学生这个主体因素,“那课就好比一个钻头发力于一个老是打滑的工作面,其实质作用不好乐观。”了解了学生学习上的需要和心理上的需要,课就会如磁石紧紧吸引住学生。怎样才能了解到学生的需要点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总的来说,需要教师先“钻进去”深入解读文本,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确定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
1.找准疑难点、空白点。教师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沉下去了解学生。学生已经具备了怎样的知识基础和情感起点?对今天的学习内容,学生感到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地方可能会在哪儿?哪些地方是学生最想了解、最需要老师引导的?作为教师,在组织教学之前,都应该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不会重复教学浪费教学时间,也不会因为知识链的隔断而让学生不得要领。比如在教学《会走路的树》时,课文中有一处这样写道:小鸟看见了驯鹿,好奇地问:“你能让我爬到你的身上坐一坐吗?”教师就可以抓住一个“爬”字,打开学生的思路。因为在此之前,“小鸟会飞”已经成为学生的思维定势即固有知识,但小鸟的“爬”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小鸟为什么不说“飞”而说“爬”?教师以此为教学线索,积极引导学生体会到这只羽翼未丰的小鸟的特点和心理,想象驯鹿天天不厌其烦让小鸟爬到它的身上去了很多地方的情景,从而体会到驯鹿美好的心灵和真挚的情意,并以此唤醒学生内心的美好情感。
2.尽可能找到一个 “兴奋点”。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找出能紧紧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兴奋点”,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能否有效,关键在于寻找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被教师设计的问题紧紧吸引,整个教学时段学生都处在一种“兴奋”状态之中,是一个优秀教师教学素质的真正体现,也是教师知识基础的真正体现。
3.敏捷地捕捉课堂上学生的生成点。在教学过程中,一个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无论教师在备课时准备得多么充分,考虑得多么周到,在课堂中也经常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说明,众多学生的思维比一个教师的思维要丰富得多,也深刻得多。在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双边参与的动态进程中,教师应敏捷地捕捉并判断、重组学生在课堂涌现出来的信息,适时调控,充分利用。因着学生的思路顺势而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顺势而学,那么整个教学气氛会非常融洽,学生也会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就能够出现精彩不曾预约的有效生成,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
二、抓住切入点。
“真实、朴实、扎实”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语文教学精神,崔峦老师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有效的语文课堂追求简单、快乐和实用。教简单快乐的语文,抓住教学切入点是关键。
1.教学目标简明具体。教学首先要确定合适的目标。目标要简明,如果目标过多,面面俱到,反而会心中无目标,一面都不到;目标制订不能空泛,要具体。如教学目标“学习作者是如何写景物的,领会作者在景物描绘中表达的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就比 “学习作者在景物描绘中表达的高尚的精神追求”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体现在两个方面:有利于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围绕目标达成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要达到什么目的?有利于教师的自我监控——目的达到了吗?没达到采取什么措施及时调控?
2.教学切入简约集中。有效课堂由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体现。要达到有效互动,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精心选好讲课的切入点,设计的问题能使重点突出,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握课文的主旨,更好地理解课文。
3.教学环节简洁自然。真正的好课主要教学环节往往只有几步,着重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读写说悟,实实在在地体会揣摩语言文字。如江苏省特级教师孙建峰老师执教《钓鱼的启示》,第一个环节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批注”,写下各自的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第二个环节交流“批注”;第三个环节自由选择“自助餐”式作业,可将文中某句话改造成自己的一句格言警句,可摘录文中优美词句,也可小组间开展写字或默写比赛,还可以独立为自己设计一项作业。简洁自然的教学环节,使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去主动思考,积极感悟。
三、创设体验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用到了“体验”一词,在阅读目标上强化感受性、体验性,注重情感体验。这意味着语文教学非常强调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情境出发去体验感悟,重视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累移到课文里,产生情感共鸣,同时在体验和交流体验中发展语言,形成能力。
学生自己对文本有一定的理解,但往往理解不会深入,教师需创设体验点,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去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情境和情感,体验点的创设比贴标签式的说教会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1.当课文意义生成在学生的原认知结构中找不到呼应时,引导学生移情体验。由于受知识和生活经历的局限,学生对课文中所蕴含的主题与情感往往缺少体验,经常产生陌生感与疏离感。因此,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特别要注重找到学生类似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教学效果。如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教学《长相思》,“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对小学生来说,理解上有难度。王老师请学生分别把自己设想成诗人的妻子、父母、朋友,在一声声问、一声声答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到了诗人的“重离别”,“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作长相思”,学生角色的转换,体验角色的所为所思所感,从而很好地体会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深切情怀。
2.引导学生对内容情境产生兴趣,从而激发体验的内需。情感体验是以兴趣为主要出发点的。对课文所体现的情感,学生由于缺少审美的需要,往往根据自己的性别、经历与情感偏好而加以取舍,对陌生的或者排斥的情感主题,经常容易忽视。在这时候,教师就必须根据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让学生主动去体验各种各样美好的情感。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游园不值》的教学中创设的体验点,给人印象很深刻。爱花、惜花的诗人没能进到园子里,却看见“一枝红杏出墙来”,窦老师请学生扮演那枝“红杏”,想象红杏会对园主人说些什么,会对诗人说什么?会对园子里不能出墙头的花花草草说什么?学生兴趣盎然,透过文本进入了诗境。
四、落实语言点。
语文的核心问题是语言,语言文字训练反映了语文学科的教学个性,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内化语言,最终发展自己的语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将语文教学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语言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落实语言,重点在落实语言的表现力。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所有文章的内容、主题、情感,都是难过语言进行表达的。落实语言,不单纯讲语言的优美,更重要的是落实语言的表现力。表现力越强,我们就能认为语言越好。相反,语言形式再优美,表达不能到位,这样的语言也是苍白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这一特点,使学生从一开始就从语言的表现力方面来学习、掌握语言。一教师在教学《再别康桥》时,着重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表现力。“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为体会这反复出现的“轻轻”,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吟咏,并启发想象:一个人在怎样的情况下会“轻轻”?大概会是几个人?你觉得他一个人这样轻轻地走,情绪会怎样?把人融进了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对“轻轻”的理解将是深刻和透彻的。“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请学生模仿一下,“招摇”是什么样子?推想一下,“招摇“会有几种可能?为什么甘心情愿做水草?原来诗人对康桥的深厚的依依惜别的感情,就是这样从诗人的用词中表现出来的,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表现力。只有这样落实语言,语言才有生命力。
2.落实语言,注重“读写结合”。学生学习语文的真正目的,是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而最终的落脚点是书面表达能力。不动笔墨不读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很好地融合了这一传统的读书方式,注重对文本学习的批注,注重把学生的感悟写下来,从而使语言的训练落到实处。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真正落实这一指导思想,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勤于用笔写出自己的学习感受,写出自己的观点与认识,达到真正的理想效果。
五、引发思维点。
有效的课堂,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还应该延伸到课外,实现教学的升华。尤其是语文学习,可以说生活处处是语文学习的课堂,受教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外的资源融通共享,才能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积极的思维引导非常重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消除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主动学习。
1.培养问题意识。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的学习品质,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入手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树立“学习源于问题”的意识,培养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勇于提出的良好的习惯。这也是创新品质形成的基础。
2.学会提出问题。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品质。在学生的提问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恰当的进行引导和训练,逐步训练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及时进行评价。激励会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与动机,运用评价手段,针对学生的提问给予恰当评价、引导,小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否有价值,要给提问者以激励。特别是课外反馈的问题,更要及时反馈、评价、激励,以加强勤思习惯的养成。
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常论常新的问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钟启泉
崔永
张华主编
2001年版
2.《学习策略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
刘电芝主编
2001年版 3.《有效教学论》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慎英 刘良华
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