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语文阅读教学文档

时间:2019-05-13 00:50: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语文阅读教学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语文阅读教学文档》。

第一篇:浅谈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语文阅读教学文档

浅谈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今的教育工作者面临着的不容回避的课题。在新形势下,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一直在教学实践中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和理论创新进行着有益的尝试,积累了很多经验,但大多局限于以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来补充课本教学的不足,或有时因为我们把握教材能力有限,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为技术而用技术的现象。在阅读教学这种自由度高、灵活性强、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发展空间很大的教学实践上,更是没有系统深入的理论探讨。

本文尝试从信息技术优势条件下阅读教学的组织开展入手,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我觉得如何使信息技术真正有效地助推语文教学还要在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考虑使用。教学中,要么不用,要用就一定要用到实处。

一、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阅读教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无论现代信息技术多么发达,对于教学而言,它始终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教学模式创新和改革的第一目的便在于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真正地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和学是始终统一的整体。

无论是一、二步的课外网络自学,还是三、四步的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要主动参与到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中去。语文教师不能片面认为阅读教学的学生课外自学就是放任自流网上遨游、就是学生简简单单地浏览一下课文,然后在课内学习时教师一语道破学习的宗旨和意义。教学相伴在优化模式下的进行前提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大量运用,如教师在网上发布启发性问题、学生通过网络资源的搜集、整合来弥补课本知识的不足等等。

2、信息技术不能“喧宾夺主”。

技术永远只是技术,它对于阅读教学而言,最大的作用就是将其辅助功能最大化,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信息技术并不能取代学生对文字本身的阅读和感悟,语文能力的核心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图像、视频和音频都不可替代学生对文字的阅读和感悟的需要。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是丰富了学习内容的多样性、理解方式的多角度,它对于学生降低文字的阅读难度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中学师生可以时时运用信息技术,但不能时时依赖信息技术,不能让人成为技术的工具,更不能因为一堂课的学习全是音视频资料的堆砌,从而影响到阅读教学的理想效果。

二、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新课改下,阅读教学的认知目标强调创造性思维、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强调主动学习、探究。在信息技术的优势条件下,阅读教学能更好的实现了新课程改革下语文阅读教学的认知目标。笔者尝试以《孔雀东南飞》阅读教学为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转变为一种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从而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

1、提出问题、进入情境。

这是课外网络学习阶段。教师提前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在专用网络上提供给学生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选段《哭坟》,要求学生配乐整体感知课文,记录下阅读过程中自己的第一感受。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能帮助学生进入情境,激发情感共鸣。

同时,教师在班级网络上提供阅读探究题,为学生在课外的探究性学习提供第一起点:①故事中各个人物的性格有什么特点;②你认为文章所要反映的思想内容和现实意义是什么;③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女子的地位和婚姻状况。

在这一个体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提倡学生上网搜索有关参考资料,更提倡在阅读过程中敢于质疑,提出新问题。广阔的网络空间扩大了知识来源的渠道,从多角度、多侧面的呈现出知识及对知识的理解,能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相互作用,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师固有的知识框架和课本、教参上的相关知识,而是通过自由、自主的网络阅读,搜索信息、筛选信息、提取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他们自己对所获得的知识的构建。这一过程本身上又是一个个新的阅读积累的过程,是一种扩大了的,优化的教学方式,丰富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

2、启发思考、自主探究。

这也是课外学习阶段。在《孔雀东南飞》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了大量信息,后,他们会主动地整理相关资料,寻求问题的最佳答案,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这时,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学生以网络小组(如QQ群、Email等)为单位,开展网上交流和讨论,利用集体的智慧,丰富、完善对问题的认识。组内可以达成共识,组员也可坚持自己的观点。组长汇集、记录本组意见和组员提出的疑难或新问题,以便在全班讨论。教师也可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平等的加入到小组讨论中,适时地启发、暗示学生思考。如:当学生在谴责焦母的蛮横、刘兄的霸道,仲卿的软弱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导致这个悲剧的真正凶手”;当学生为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爱情所惋惜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可不可能有更完美的结局?”等更深层次的问题。教师的参与,是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和认识情况,确保学习顺利完成任务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我们有效的改变了传统阅读教学中学习主体的单一性,通过多样的网络平台,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课堂以外的,更为方便自主的交流空间。学生自己在网络上获取的素材,再通过网络交流,实现了资源的延展性,将一个学生的知识延展成更多学生的知识,将一个知识内容延展为更多的内容。另外,课堂教学一般强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写作能力的培养相对欠缺,网络交流,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实现了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的互补。利用网络开展讨论,其自由度高、时间随意、内容广泛都是课堂教学难以比拟的,进一步优化了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3、跟踪指导、协作学习。

通过课外网络自学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组织课堂学习, 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重、难点,围绕学生在自学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探究。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教师在可课堂内充分发挥教学课件优势,提供《中国古代女子地位及婚姻状况》、越剧《孔雀东南飞》选段等音、视频资料,呈现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乐府的基本知识等文字资料,帮助学生归纳、整合自学阶段所获得的大量信息。引导学生积极发表个人观点,展开集体讨论,逐步启发学生探讨分析:①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关系;②在特定时代背景的人物生存状态和命运的不可测;③导致这个悲剧的真正凶手等问题。这一过程也可以以演讲、辩论的形式展开。学生将自已的观点置于集体的智慧成果中去比较、思考,从而形成更新更深层的认识和理解。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适时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过去的传承型转变为新型的探究型。

网络学习毕竟存在有一定的随意性,繁多的学习资料,众多的观点,多样的图片音乐另一方面也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整合归纳,突破重难点。这一过程,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将音、视频资料,文字、图片以灵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比用传统的口头教授更节省时间,更有效果。这样,既发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角色的最大化作用,又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将个体网络学习、网络小组学习、班级学习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每一个学生时时都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大胆创新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学会在合作探究中竞争与发展。这就达到了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

4、激励为主、内省升华。

在语文阅读的“认读——理解——鉴赏——评价——内省”能力培养过程中,其核心在于评价后的内省。教学过程的艰难之处往往正是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学生所“有”,这也是检验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的最后一阶段,教师通过再次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选段《哭坟》或《孔雀东南飞》戏剧,营造出讨论思考的氛围,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核心问题进行有现实意义的思考:悲剧的根源在哪里?从悲剧到喜剧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对于今天,如何珍惜这种条件?这一讨论和升华的过程也可以借助班级主页,论坛,班级QQ群等网络平台,从课内延伸到课后,继续进行探究并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小组的探究成果写成小论文,在“班级网络文坛”上发表,供大家学习和阅读。鼓励学生给出评价。在这一阅读教学的总结阶段,教师还要注意肯定性的评价学生的自我学习成果,让学生有着自我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成就感,这将有助于学生良好情感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打破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时空限制,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比课堂更加互动、轻松、随意的交流环境。课堂教学与课外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更好的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深刻思考和感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加入到集体讨论中,给予引导和评价,也就是教师对其情感教育的内化过程。这种内化的成功,实际上就是课文中心思想在学生头脑中的升华,并可以达到优化阅读教学内涵,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思想深度的效果和目的。

三、信息技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渗透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呈现两个趋势:一是网络化,一是多媒体化。信息化理解方式具有以下的鲜明特征:(1)对高密度信息的宏观性了解和对典型信息的微观性掌握;(2)对知识的信息化呈现方式的习惯适应;(3)对多向信息传输的主动性把握。信息技术能够培养学生全方位立体性的信息化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适应高密度信息、多媒体呈现方式,不断渗透入语文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物质层面上,数字化学习环境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学生的阅读领域从课本延伸到生活,从课堂延伸到社会。从内容上看,原来以教材的阅读为主,而现在学生接触更多的是社会文化领域内的各种媒体信息,更具综合性和开放性。从呈现形式上看,原来以书籍、报刊呈现的纸质阅读材料为主,现在网络、电子出版物等多媒体手段的融入带来了更加多样化的阅读渠道。从组织结构上看,原来以线性结构排列的阅读材料为主,现在更多的非线性排列、交互性更强的超文本形式则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从层次上看,原来严格划分的语文知识层次已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模糊知识的层次性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精神层面上,借助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共同搭建的信息平台,一方面,学生从仅能读到边读边写,即实时地参与互动交流,这本身就是中学生阅读的深化,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当学生身处这么一个充满链接、没有约束的社会化的网状阅读空间里,所具备的阅读素养存在许多与物质技术环境不协调发展的地方。

信息文化物质技术层面的极大发展与丰富,信息传媒这种集影、音、图、文于一身的整合传播,为开展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自主阅读带来了可能。学生的阅读目的更加倾向于欣赏,而不是写作,数字化阅读资源更加全面,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还可以及时求助,网络平台对阅读和交流过程的全面记录更有利于自我反思。与使用传统的文字阅读资源相比,数字化阅读资源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虚拟仿真、远程共享特性。数字化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不同,学习者的阅读不依赖于课本与教师的讲授,而是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并通过对资源的利用,以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阅读。

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得阅读目的、阅读内容与阅读教学实施方式发生改变,且引发了师生关系的转变。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运用,教师占有资料、支配学习过程的垄断地位被打破,由于资源获取渠道的多元化,学生与教师平等甚至是多于教师占有的学习资源。对学习资源占有关系的改变给师生关系带来了影响。

第二篇:借助“班班通”优化语文教学

借助“班班通”平台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贵州省余庆县龙溪小学:田维花

摘要:课堂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当前推行教学改革,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克服效率低,适应新课改的新要求?如何才能把新的教育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我们可借助“班班通”平台,利用电教媒体优化语文教学的环境,更好地进行创新教育。因为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可发挥巨大的作用,可丰富表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启迪思维,引导学生奇思妙想。

关键词:“班班通”、优化、语文教学

正文:

“班班通”是将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信息内容通到每个班级,并系统、有效地应用于备课、课堂教学、学习以及其他教育业务之中。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传统的语文教学现象已逐渐被取代、淘汰。课堂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当前推行教学改革,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克服效率低,适应新课改的新要求?如何才能把新的教育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我们可以借助“班班通”平台,优化语文教学的环境,更好地进行创新教育。因为利用“班班通”进行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切实提高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教师充分运用“班班通”电教媒体,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的欲望。如,我在教学《翠鸟》这课时,先通过网络搜索一段关于翠鸟的录像请学生欣赏:波光粼粼的湖水,成群的小鱼在水中相互追逐,水边有一大片芦苇,在一根苍劲有力的苇秆上停着一只美丽的翠鸟。翠鸟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一条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观赏过后,我问学生:“你喜欢翠鸟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你们发现翠鸟有什么特点吗?”有的学生说:“翠鸟很美丽。”有的学生说:“翠鸟动作很敏捷。”“你们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的吗?那就自己读读课文吧!”学生迅速地、认认真真地读课文。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愉快地主动地学习。

二、巧用“班班通”,突破难点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电教手段逐渐走入课堂,而“班班通”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有效教学的平台。“班班通”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小学生善长于形象思维,课文中一些抽象的知识就成了教学的难点,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难为易。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由于学生平时观察不够仔细,对于小蝌蚪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过程不清楚。这时不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我先用课件出示几幅小蝌蚪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知。同时再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演示小蝌蚪变成小青蛙的生长过程: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接着尾巴变短了→最后尾巴不见了。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不用老师枯燥的讲解,学生便能清楚明白了。

三、启迪思维,奇思妙想

教师在课堂上借助“班班通”平台,巧用教学课件,将与作文主题有关的声音、图形、图像或动画展示给学生,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引导学生奇思妙想。

如第五册第七单元习作是指导学生编写童话故事,上课伊始,我先用课件播放了童话故事《狐狸和乌鸦》的动画片,当学生兴趣盎然地看完后,教师很自然地用一句过渡句:“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不信你们瞧!”,屏幕上显示出20多种小动物。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学生面对这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欢呼雀跃:“呀!怎么有这么多小动物?”“有趣!”教师紧接着问:“想不想给大家编一个这些动物之间发生的童话故事?”“想!”学生的表现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我再因势利导:“请同学们读一读习作要求:请你任选几种动物作为主人公,编一个故事。先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然后写下来。写好后读给大家听,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鲜明生动、声情并茂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学生想说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同桌对说,小组讨论,大家交流,学生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个个说得开心,这也为习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长期以来,“教师、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统天下,学生对此已习以为常,借助“班班通”平台,将电教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无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课堂注入了勃勃生机。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电教媒体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农村中小学班班通应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杨永双 著

2、《小学语文教学》。

第三篇: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语文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语文教学

漳州华安实验小学 李秀霞

摘要:把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优化了语文教学,提高了学生素质。在信息技术参与下课前预习,教学目标达成快而有效,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主要把握以下三个最佳时机:新课伊始,激趣导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加强学生情感朗读和思维训练,课后,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延伸让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使学生达到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

关键字:信息技术 课前预习优化课堂 拓展延伸

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电脑。这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针对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和信息技术渗透语文教学的优越性,最大限度的开发课程资源,最大限度的挖掘教学潜力,把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优化了语文教学,提高了学生素质。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的一些做法。

一、信息技术参与下的课前预习

预习作为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获取语文知识的起点。充分的预习能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学习的主动权,从而减低课堂学习的难度,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学生能根据预习文本的需要,把现代信息技术恰如其分地融合到语文预习中,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源并进行选择、整合处理,提高文本预习的效率。

比如说预习中,布置学生预先去感知课文,丰富的网络资源就可以有效地利用。了解课文的写作时代背景和一些与文本有关联的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去感知课文。等待课堂上老师告诉他们,一者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能全面详细;另者,孩子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兴趣不如自己寻找的更加浓厚;再说,这种自主学习的的能力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可以说也是一种生活动的本能。

当然,课前我会告诉学生,需要他们上网查找了解,还要教给学生收集信息并筛选信息的方法,再梳理材料以便第二天课堂上交流。这样也使学生有机会在全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获得成就感,从而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甚至有一些是要求学生与家长配合,在家长的协助下较好地完成。

朗读文本也是预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主要环节。网络平台上有配套的课文朗读录音,声情并茂的朗读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随着录音跟读品味。在信息技术的有效参与下,比起传统的预习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自然,学习效率也得到提升!

到了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自学能力,预习还可多采用合作预习,让学生把自己的预习成果传送到网络平台上来共享,还可以交流预习方法和体会,养成自主预习的兴趣和习惯,让预习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必然要求,让预习真正成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表明,经过课前充分预习准备的,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师生双边活动热烈,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学目标达成快而有效,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近年来,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过程中,批评甚多,反思后我们也得承认,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大量的视听素材弱化或代替了语文基础能力的训练;边缘知识喧宾夺主,忽视了语文知识;课件制作费时费力,走过场没实效„„但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我们不能把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带来的优点一概抹杀。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呢?在平常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主要把握以下三个最佳时机:

1、新课伊始,激趣导入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课堂引入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之火,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所说的:“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开始的情境创设得好,就会引人入胜,燃起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导入新课,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了。

比如,最近指导学生学习《月球之谜》(人教版第六册)一课,我采用媒体技术,一边展示了几幅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美丽图片,一边用优美且富有激情的语言引入新课程:夜幕降临了,你看,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看到这幅场景,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到了哪些有关古诗、故事、或者想提一些什么问题呢?在我的诱导下,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我想到中秋之夜,表姐远离家乡到外地求学,此时是否在月光下想念家乡呢?我想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我想起了背过的李白写的古诗《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看着孩子们充满联想的双眼,我接着说:同学们也被这皎洁的月光勾起了无限的遐想,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那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我又相机出示了宇航员首次登月的图片。继续解说到:直到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月球之谜。自然而然地揭示了课题,更主要的是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已被我牢牢地吸引住了。我知道,我已经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激发起他们探索月球之谜的欲望了。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重点、难点往往需要反复强调和讲解,既费时又费力,有的学生还是不得要领。这时,根据教学需要有机融合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使语言文字兼备了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轻松活泼,重点、难点变得直观、形象,化难为易。更好地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还以《月球之谜》一文教学为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月球是个怎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而难点是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于是在教学中,为了突出本的教学重点,搜集了一些关于月亮的图片、传说,以及月球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和了解。为了让学生在视觉上对“环形山、月球的荒漠”有形象直观的体验,采用图片与解说相结合的的方式。为了突破难点,充分应用信息技能,收集了描写月亮的诗句和人类对未来月球的探索计划,分类型分版块的制作成页面漂亮的幻灯片,幽静的月色图还配着舒缓的《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片断,播放宇航员在月球上探秘的实况录像,让学生跨越时空,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情感朗读,思维训练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统教学的法宝,也是我国几千年传统的语文学习的方法。而语文本身就是一门情感教学的科目,而朗读是表达情感的途径,情感的表达是朗读的前提,两者密不可分。科学的朗读指导,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是教师牵学生进入语言文字艺术殿堂的捷径之一,是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特别是到了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化的今天,教学中根据需要适时适当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情感朗读教学增色。

比如把音乐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选用适合的乐曲来配音,展示相关画面,调动学生的听视觉器官,使他们如临其境,这样的配乐朗读,学生能迅速进入情境之中,都乐于展示他们的读书才能,使课堂始终保持着那朗读的热情与渴望!同时,把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

再以《月球之谜》一课为例,教学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感受月球的无限魅力,展示月夜的美丽图片的同时,结合文字“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和着优美的音乐引导多次朗读下,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心里去,醉其音,醉其情„„余兴未尽,情绪达到了最佳状态。此时,我因势利导,以境引情,激境引思,“人们都会有哪些遐想呢?”随后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遐想的时空,给学生展示语言表达能力机会。这些训练,其实也就是学生要达到的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

三、课后,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延伸

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课后拓展是课堂知识学习的延续,是学生扩大学习效果,拓展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语文课不能缺少的环节,我们要让知识始于课堂,而不止于课堂。借助信息教育技术的特点,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的内容,恰到好处的拓展延伸能让语文课堂更开放!

一篇课文学好后,学生或感到意犹未尽,或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引导他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利用网络查阅相关资料,解决问题,或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的学习行为向课外延伸去阅读相关课外书籍,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让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

比如前面一再提到的《月球之谜》一课,课后可以布置学生登录网站搜集材料(诸如月球的起源、地质构造、月貌、月相、月食、潮汐、人类登月等)办月球奥秘小报,或把目光投向浩瀚的宇宙,办木星之谜、火星之谜、宇宙之谜的小报,将课堂学习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也可以分小组收集整理有关月球的知识资料,制成幻灯片在班内交流欣赏,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遐想20年后的月球探险会做些什么?还可以搜集各种资料(关于月亮的美称、神话传说、诗赋、对联、谜语、音乐、绘画,与月亮有关的民风民俗等),班上开一个交流会等。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给语文教学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教学效率的良好途径之一。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的趋势和需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定能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

第四篇:借助班班通平台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借助“班班通”平台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贵州省余庆县龙溪小学:田维花

摘要:课堂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当前推行教学改革,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克服效率低,适应新课改的新要求?如何才能把新的教育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我们可借助“班班通”平台,利用电教媒体优化语文教学的环境,更好地进行创新教育。因为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可发挥巨大的作用: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巧妙运用,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可丰富表象,激发学生的情感;可启迪思维,引导学生奇思妙想。

关键词:“班班通”、优化、语文教学

正文:

“班班通”是将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信息内容通到每个班级,并系统、有效地应用于备课、课堂教学、学习以及其他教育业务之中。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传统的语文教学现象已逐渐被取代、淘汰。课堂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当前推行教学改革,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克服效率低,适应新课改的新要求?如何才能把新的教育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我们可以借助“班班通”平台,优化语文教学的环境,更好地进行创新教育。因为利用“班班通”进行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切实提高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质量。现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 “班班通”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教师充分运用“班班通”电教媒体,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的欲望。如,我在教学《翠鸟》这课时,先通过网络搜索一段关于翠鸟的录像请学生欣赏:波光粼粼的湖水,成群的小鱼在水中相互追逐,水边有一大片芦苇,在一根苍劲有力的苇秆上停着一只美丽的翠鸟。翠鸟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一条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观赏过后,我问学生:“你喜欢翠鸟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你们发现翠鸟有什么特点吗?”我问。有的学生说:“翠鸟很美丽。”有的学生说:“翠鸟动作很敏捷。”“你们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的吗?那就自己读读课文吧!”学生迅速地、认认真真地读课文。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愉快地主动地学习。

二、巧用“班班通”,突破难点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电教手段逐渐走入课堂,而“班班通”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有效教学的平台。“班班通”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利用多媒体有助于突破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小学生善长于形象思维,课文中一些抽象的知识就成了教学的难点,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难为易。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时,由于学生平时观察不够仔细,对于爬山虎的脚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理解很模糊。这时不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我先用课件出示几幅爬山虎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知爬山虎脚的特点。同时再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课件演示,再加上一段辅助解说,学生会一下子被吸引,从而形象地看到:爬山虎的脚是怎样附着墙一步一步往上爬的。不用老师枯燥的讲解,学生便能心领神会了。

三、丰富表象,以景激情

“班班通”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

《香港,璀璨的明珠》一文,从香港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和夜景具体介绍了香港的繁华和美丽。学习目标要求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然而,我们的学生来自农村,香港这样繁华的景象根本没见过,任凭教师妙语连珠,学生对香港也只是“雾里看花”。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都是描写大自然、歌颂伟大祖国的语言优美的文章。教学这两篇课文时,我利用“班班通”下载课件资源,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景物之中。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我用课件播放了西沙群岛的海水;海底各种各样的珊瑚、海参、大龙虾以及成群结队的鱼;海岛上的各种鸟等,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孩子们一边看大屏幕一边读课文,并勾画出与画面相对应的句子,教学效果良好。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我通过投影展现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拓宽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课文所描绘的美景,使学生幼小心灵迸发出热爱大自然、热爱伟大祖国的激情。

四、启迪思维,奇思妙想

教师在课堂上借助“班班通”平台,巧用教学课件,将与作文主题有关的声音、图形、图像或动画展示给学生,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引导学生奇思妙想。

如第五册第七单元习作是指导学生编写童话故事,上课伊始,我先用课件播放了童话故事《狐狸和乌鸦》的动画片,当学生兴趣盎然地看完后,教师很自然地用一句过渡句:“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不信你们瞧!”,屏幕上显示出20多种小动物。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学生面对这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欢呼雀跃:“呀!怎么有这么多小动物?”“有趣!”教师紧接着问:“想不想给大家编一个这些动物之间发生的童话故事?”“想!”学生的表现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请同学们读一读习作要求:请你任选几种动物作为主人公,编一个故事。先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然后写下来。写好后读给大家听,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鲜明生动、声情并茂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学生想说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同桌对说,小组讨论,大家交流,学生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个个说得开心,这也为习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长期以来,“教师、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统天下,学生对此已习以为常,借助“班班通”平台,将电教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无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课堂注入了勃勃生机。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电教媒体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农村中小学班班通应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杨永双 著

2、《小学语文教学》。

第五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活化思想品德教学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活化思想品德教学

辽源市第十七中学 姜波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由开始时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表演”,正式向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迈进。

在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倡导新理念、新思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冲破传统的教学框架,改变了思想品德课上始终演泽着语言说教的教学模式,把道德行为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化成一幅幅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生动画面展现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兴趣、思维。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偏重灌输,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被动地学习,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迅猛发展的挑战。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更新教育观念,就要借助信息技术平台,活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现自主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从而真正达到思品内化的目的,确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的优势

1、生动激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为主动。现代信息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集于一体,有助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景,有助于

提高教学效率。

2、调动多种感官,发挥主体作用。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即光听讲没有实感。由于学生处世甚浅,其思想品德的可塑性,模仿性较强,所以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把无声的文字情境,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情境,化虚为实,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如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种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知识,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改变了传统教学结构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满堂灌”的状况,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巧设问题练习,减轻精神负担。

传统教学中的问题练习和教学评价的形式比较单一。要么是师生之间一对一的问答,要么是教师分析难题,学生听讲。学生回答问题时难免紧张,担心遇到答错题的尴尬。引入信息技术后,课堂就有了生命的活力。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课件中制作带有动画效果的习题,例如插入一些声音。当学生答对时就给予表扬“你真行”、“真棒”;当学生答错时就给以鼓励“继续努力吧”,通过人机对话,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快乐地获取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文本、漫画或简单动画,请学生出金点子。对于学生来说,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要比把这个困难假设在自己身上更易于接受,而事实上帮别人就等于帮自己,但是帮别人会让他们产生一

种成就感,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千方百计地想办法,为学生的“标新立异”提供了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扩充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综合各种媒体的功能,传递大容量的信息,为教师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丰富教学的内涵和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现实的条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只靠课本的内容的讲解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必须作适当的补充,现代教学技术就能速度快,效率高的完成这一任务。

二、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其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中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的确立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关系到中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而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要求,能够更直接更现实地呈献情境,让学生能够看到实际发生的人和事,能更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空洞的政治说教为现身说法现实呈献为背景,这样学生能更好地去领悟去感受,对强化学生思想意识,提高认识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1、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因此,培养学生兴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特别是思想品德教学,激发兴趣可得事半功倍之效,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的只是图片和文字,如果在教学中把图片,音乐,动画结合起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说,教学《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这一框时,可以播放动物在野外自由生活的画面,唤起学生的注意,在课堂气氛活跃时,播放动物为大自然增添美丽颜色和无限生机的图画或影像,以及动物为人类带来益处的片断,学生的印象深刻,从心里认同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珍贵动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从而增进保护动物的情感。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理,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再如,学生对“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缺乏感性认识,我编辑了“汶川大地震后救援活动”的录像资料,展示广大军民的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风采,体现了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 “身边的诱惑”这一课的学习中,通过大屏幕展示一组漫画:某少年从看不健康书刊开始,发展为打架斗殴、持刀抢劫,最终落入法网。学生看后可以领悟其中蕴涵的道理:许多违法犯罪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青少年要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这样形象化、具体化把具体事例呈献在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

2、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关键,是要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两者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其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特有的形象逼真的画面,富有情感的声音,再加上教师适时的恰当讲解,能充分借助视听优势,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不断探求,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地球的叹息》时,我给学生搜集了许多资料图片和事例材料,让学生去了解、体会,学生在这种形式下通过了解和体会各种情景材料,质疑旧观点,提出新观点,使已有知识和新生知识逐步融会贯通,思维能力得到了增强。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3、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思想品德课理论性强,也比较抽象,单凭课堂上教师讲,很难达到教学效果。而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能够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易于学生接受;同时借助多媒体传递信息,可以节约教师讲解、板书、做图的时间,大大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有效信息量,使学生能在同样多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功效。

例如:在学习“小康家园”这一课时,单凭教师讲“这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这一理论观点,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以用图片,文字资料,数据等展示给学生,并做出前后对比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由间接变直接,由抽象变具体,由枯燥变有趣,有助于学生记忆,理解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增大课堂容量,从而提高教学功效。而传统的教学法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理解能力,从而节省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课外活动,有更多的时间去自由发挥,做他们自己 爱做的事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生动有趣的画面,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激活学生思维,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有没有遇到过那样的事情。如果遇到了这种事情应该如怎么办? 例如:讲《生命之源》这一部分时,围绕教学目的,创设情境,把画面放大.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在学生共同互动,共同分析问题的途中,让学生探究矛盾,寻觅新的解决途径,进而形成对知识吸收的过程变为一个充满理性思维的知识解决问题的高级学习过程。通过多媒体展示水在工农业、渔业、医疗事业、科技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展示生活中节约用水和浪费水的对比的小镜头,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水的作用之大,有的还联想到了家里断水后的诸多不便。因为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感触特深,思维特活跃。除了书本上讲到的节约用的方法外,学生能提出许多好的建议,有的说,今后再也不玩水了;有的说,可以利用淘米水浇花„„这样的教学真正做到了学生思维空间的开

放,增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以其显著的优势为素质教育拓宽了新的天地,它以声、形、色等表现形式刺激感官,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兴奋的优势中心,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为培养学生素质创造条件。同时,它通过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等多种表现手法,调动一切非智力因素参与教学,帮助学生更真实、生动、具体、形象地感知、理解教材,启迪学生的思维。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电教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将会更多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为常规教学开辟更广阔的前景,但如何实现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从而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有待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下载浅谈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语文阅读教学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语文阅读教学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论文之《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数学教学质量》数学吧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论文之《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数学教学质量》数学吧范文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论文之《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数学教学质量》数学网范文 最新论文: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

    巧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共五则)

    巧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当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聋校语文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聋校语文教学 1 运用信息技术 激发聋生的阅读兴趣聋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因此,课堂上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富于激发......

    借助网络优化作文讲评(精选合集)

    借助网络优化作文讲评 【摘要】 现代社会,网络以其特有的优势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在高中作文讲评教学的环节中,应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打破常规作文讲评模式,努力......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2014年参评电教论文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所在单位:梁园区白云办事处白云小学 姓 名: 许 彬 联系电话: *** - 1234 -......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摘要】本文通过利用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详实教学描述,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种主要观点,和......

    灵活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灵活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唐河县实验高级中学 黄书艳 摘要 ............................................................ 2 关键词 ...............................

    浅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摘要: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无论是在积极的导入还是在创设教学氛围、激情朗读的环节,它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