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朗读中的三个问题
如何处理好朗读中的三个问题?
语文课堂上老师都很注重学生的读,特别是在优质课上,如果有学生能动情的朗读,总能感染大家,为课堂增色。但我在教学中发现,虽然课堂上让学生读的时间多了,也有个别学生读得极为精彩,而学生读的整体水平并没有多大提高。
治病要先找病因,通过自己的教学和平常听课,我发现学生的朗读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1、缺乏节奏。朗读是有一定节奏的,就像唱歌、弹琴,都需要把握节奏,可学生普遍存在节奏不稳的问题,表现为:朗读时添字、漏字或唱读,一字一顿,速度过慢或速度过快,无法品味。
2、缺乏音准。朗读中的平舌翘舌、鼻音边音、轻声儿化、前后鼻韵等总是把握不好,也许正是我们教学上的疏忽,学生朗读中基本上都存在音准的问题,另外就是读句末词时很多孩子的调值都是不准的。比如“花”是阴平调,可放在句末学生往往读成阳平调。
3、缺乏情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朗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侯传达出来。”这告诉我们朗读要美,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可我们的多数学生朗读起来往往是干巴巴、平淡淡。
如何改变学生目前朗读存在的这些问题呢?我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这些不足做了些尝试:
1、帮助学生把握朗读节奏。我重视朗读早自习、上语文课、语文活动课等只要是我的教学时间,我都会强调朗读,我还经常给学生范读,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开始对朗读产生了兴趣。缺乏节奏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会停顿,我就教学生停顿的规律。
2、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学生字音不标准主要是我们平时要求不严所造成的。我就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把自己拿不准的音查字典解决,上课时首先检查朗读,一般采取学生个别读的形式,学生边读我边纠正字音,只要是读错了的音一律注上拼音。对于一些难读的句子,先老师范读,然后老师教读正音,老师教一句,学生注意仔细听每个字的读音,然后跟读一遍。如,“我的手带着深情抚摸银桦的光润的细皮,或者松树的粗糙的凸凹不平的硬皮。”这句话看似简单,但中间的“桦”学生很容易读成一声,“松树”一个平舌一个翘舌连在一块需要舌头快速的反应,“粗糙”、“凹凸”也不容易读准,为了教学生读好这句话,我把难读的每一个字单独提出来读,然后再连起来读,一遍读不好,再读第二遍,直到读好为止。有时候一节课可能训练不了几句话,我们不能心急,因为字音的训练关键是要落实。另外,还要强调学生读书时一定要把口腔打开,这样才能有利于把音发到位。
第二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中三个问题的意见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中三个问题的意见
赵紫阳
中国网 china.com.cn时间: 2011-04-12发表评论>>
(一九八四年九月九日)
耀邦、小平、先念、陈云同志:
去年八月六日,我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出了十个需要调查研究的题目。向政治局常委报告后,常委各同志都有指示,肯定了进行调查研究的必要,也肯定了提出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向。
按照小平同志批示“希望如期实行”的精神,一年来,各专门小组和有关部委就上述十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也议过多次。除电子工业发展纲要尚待进一步组织讨论外,其他九题都已理出一些头绪。
具体的进展情况是:(1)引进人才工作正在逐步开展。(2)建筑建材业和食品饲料业的发展纲要,已有一些初步设想,拟通过编制“七五”规划,进一步研究并加以落实。(3)在讨论提高企业素质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了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十条规定,已于今年五月公布实施。(4)利改税,去年已实行第一步,第二步也有了实施方案,待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后,即可在今年第四季度全面推行。(5)计划工作改革(第一步),价格改革(今明两年),外贸体制改革,劳动工资改革已有初步设想;机关工资改革正在草拟具体方案。(6)除了以上十个问题以外,在此期间,还讨论了建筑行业体制改革、机械行业体制改革和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等问题,分别形成了一些文件,正在付诸实施。
一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是从提高企业活力这个中心环节出发的。以利改税作为整个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有利于解决国家和国营企业的关系,使国营企业逐步做到自负盈亏,也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得以稳定增长。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可能避免大的社会震荡,较为平稳地顺利推开。
下一步,是要具体落实“扩权十条”和其他业已提出的各项改革措施。由于经济体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看来,有以下三个原则问题需要进一步确定,以便在统一的方向下,使各项改革配起套来,互相协调,尽量做到同步进行。
第一个问题:计划体制问题
各项改革都牵涉到计划体制,这是经济体制的核心。关于这个问题,《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已有原则规定,现在需要进一步加以具体化。根据多年和这一段的实践,反复考虑,建议把我国的计划体制概括为以下四层意思:
(一)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不是市场经济。
(二)自发地盲目地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的生产和交换,只限于小商品、三类农副产品和服务修理行业,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辅助作用。
(三)计划经济不等于指令性计划为主。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
我国幅员辽阔,现代化手段不发达,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编制包罗万象的指令性计划,不
仅不可能,而且有害。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方针应该是逐步缩小指令性计
划,扩大指导性计划。
(四)指导性计划主要用经济手段调节,指令性计划也必须考虑经济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要通过价值规律来实现,要运用价值规律为计划服务。“计划第一,价值规律第二”这一表述并不确切,今后不宜继
续沿用。应该如实地把两者统一起来,而不要把它们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
看来,明确以上四条,可以把中国的经济体制既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相区别,又不与
旧的模式雷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旧的模式清规戒律太盛,把企业捆得死死的,使
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企业失去了活力。中国应该走自己的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应该是企业有活力的社会主义。中国式的计划经济,应该是自觉依据并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
经济。
第二个问题:价格改革问题
这个问题,必须同计划体制改革配合起来考察。放,决不是撒手不管。价格是最重要的经济
调节手段,比计划指标灵得多,这已为多年来的实践所反复证明。价格不合理,必然给人们
以错误的信息,引导企业走上错误的方向,过去“一放就乱”的症结正在于此。今后要做到
活而不乱,关键是要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因此,计划体制改革的步子到底迈多大,也不能以
主观愿望为转移,而应取决于价格改革的进程。
现在价格体系极不合理。有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同类商品内部,质量有优有劣,差价没
有拉开。这个问题对社会效益影响极大,但不难解决。完全可以在稳定该类商品总的价格水
平的前提下,积极拉开档次。第二个层次是不同商品之间比价不合理,特别是煤炭、生铁、木材等初级产品(同时也是短线产品)与加工产品的比价不合理。第三个层次是同类商品的购销价格倒挂,主要是粮食和油料。第四个层次是房租等公用设施收费过低,使这些本应成为经济支柱的产业无法发展,甚至趋于萎缩。后三类问题比较复杂,但都必须解决,也有办
法解决。现在正在进行论证,年底以前有可能提出改革的方案和大体的步骤。
除了调整价格体系以外,还有一个改革价格管理体制的问题。现在小商品的价格已经放开。
粮棉除了集市贸易价格以外,计划收购价格和超购加价已合并为一种价格(比例价格)。燃
料和原材料过去是一种价格,现在已出现多种价格(国家规定的价格和企业超产自销的价
格)。将来的趋势很可能是:(1)国家定价的范围逐步缩小,放开的比重逐步扩大;(2)国
家规定的价格,通过调整,逐步向市场价格靠拢。这种趋势,大体上将同计划体制的改革相
适应。
有一点需要说明:我们调整价格,主要是由于商品的比价不合理,而不是由于财政性发行,因此,它是结构性的调整物价,而不是通货贬值。在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的条件下,国民党
时代那种恶性货币膨胀的现象是完全有可能防止的。当然,在调整物价时,一定要积极慎重,采取负责态度,把工作做细,把生活指数算准,以便同时对工资、社会救济金、储蓄利率等
进行相应的调整,务必使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不仅不降低,而且尽可能有所提
高。
理顺经济的主要标志是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价格改革难度最大,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一条是计划体制改革,一条是价格改革,这两条奏了效,对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将是
又一次大解放,很可能要引起一次飞跃。近几年来,国外许多不同学派的经济专家,都建议
我们在适当时候进行价格改革。他们认为,改革价格最好选在经济发展较顺利、人民生活水
平提高较快的时候。现在中国有此条件,正处在改革价格的黄金时代。这个论点值得重视。
第三个问题:国家领导经济的职能问题
这也是一个大问题。计划体制的改革,价值规律的运用,都要求国家的经济职能产生相应的变化。在这方面,近期改革的主要内容应是政企分开。各级政府主管经济的部门,都要逐步
简政放权,逐步减少对企业正常经济活动的干预,学会运用经济手段来进行宏观控制。这也
需要一个过程。准备从外贸商业系统和机械行业开始。实行利改税,加上政企分开,发展经
济上的横向联系,条块分割等一系列的老大难问题是有可能解决的。
与此联系的一个问题是公司的体制。这几年成立了许多公司。有的办得好,有的办得不好。
经验是两条:(1)公司必须是企业性的,不应是行政性的。(2)全国性的公司也不应垄断;
而且一般不宜过“实”,不应把所属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权收上来。主要的经济实体应
是大企业,应以大企业为基础,以城市为中心,在互有需要的基础上发展企业之间的横向联
系,进行改组联合,可以是紧密的联合,也可以是松散的联合。不符合这两条的,要进一步
改革。
以上三个问题,都涉及方向、原则,对今后改革关系较大。现将一些看法报告如上,当否,请指示!
关于党政分开
赵紫阳
来源:人民网
(一九八七年十月十四日)
这里,我想着重谈一下党政分开的问题。因为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关键。
这次全会审议的文件中,《十三大报告》有这个内容,《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也有这个内容。政治体制改革,首先是领导体制改革。党政不分、以党代政这个问题不解决,整个政治体制改革都无从展开。在全会讨论两个文件之前,我想作几点说明。
现在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讲政治体制改革。所有搞政治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又无例外地都提出要克服党政不分的弊端,要充分发挥政权机关的作用。看来,在社会 主义各国,党政分开是个大的潮流。这项改革,非搞不可,或迟或早,总得进行。还需要指出一点,就是在党政不分的程度上,在社会 主义国家中,我们是搞得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撇开中央一级、地方各级的情况不说,至少在基层,在企业事业单位中,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多少年来一直是搞行政首长负责制,企事业单位的党委则同我们的机关党委差不多,行使保证监督的职能。而我们,除了在解放初期,在东北和其他某些地区,曾经在很短暂的时间内实行过一段厂长负责制以外,从五十年代后期起,一直是强调党委对企事业单位的一元化领导,甚至把是否承认这种体制作为拥护还是反对党的领导的标志之一。每搞一次运动,这种体制就强化一次,以致使党委包揽了许多行政事务,并且相应地建立了
相当庞大的办事机构,配备了许多脱产干部。所以,对我们的同志来说,从一元化领导到党政分开,这个弯是拐得相当大的。对此,必须有足够的估计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现在提出党政分开,这是我们党的领导体制的一大改革。党政分开,有中央、地方、基层等几个层次的内容。(1)党中央,要对各方面工作实行政治领导,即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内政、外交、经济、国防等重大决策方面实行领导,并向中央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2)省、市、县各级地方党委,应在执行党中央统一路线和国家统一政令的前提下,在本地区实行政治领导,具体规定了五条职责。〔1〕(3)乡镇一级的党政分开,打算有意识地推到县一级关系理顺后再加考虑。(4)企业党委,一律起监督保证作用;事业单位的党委,随着行政首长负责制的执行,逐步转变职能,起监督保证作用。看来,中央一级,困难不大。现在党中央并没有什么与政府对口的工业部、财贸部、文教部等,今后要做的,是把政府各部的党组逐步撤销,国务院提请政治局或政治局常委决策的议题不再经过中央书记处“过滤”,同时注意改进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地方各级,过去设立了一些与政府对口的机构,而且,还配了一些工业书记、农业书记、财贸常委、文教常委等等,包揽政府的工作比中央多,实行党政分开的工作量就比中央大。但是,既然中央一级可以实行党政分开,地方上就不应该有什么党政分不开的理由。问题在于基层,过去配了那么多的专职党务干部,包揽了那么多的行政事务,要转过来,就得有很坚决的态度,做很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转变过去那种党委包揽一切的***惯、老传统。在步骤上,企业党委应该坚决地、主动地转到执行保证监督的职能方面来,以配合经济体制改革,保证厂长负责制和经理负责制的顺利推行,不能犹犹豫豫,动动摇摇;学校、研究所党委的职能转变,步子应该稳妥,但方向也必须明确。
我们许多同志在党政分开问题上之所以存有某些顾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党政分开的好处没有多少体会。好处讲多了,顾虑就会减少。希望大家在全会上多议一议党政分开的好处。我在这里也着重讲一下党政分开的好处。我想至少可以讲四条:
第一,党政不分不是提高或加强了党的领导,而是降低、削弱了党的领导,党政分开才能真正提高并加强党的领导,才能真正提高党的政治领导的水平。领导者直接包揽被领导者的事情,是把自己降低到被领导者的地位。党委包揽政府事务,就把自己变成了政府;包揽企业事务,就把自己变成了企业。党是政治领导者,应当做政治领导的工作。分钱,分物,定项目,批条子,这些都应该是政府部门的日常事务,党委直接出面干预,不仅不能发挥政府的作用,而且也使自己放弃了自己应起的作用。领导,一定要很冷静,高瞻远瞩,深思熟虑,不能陷到事务堆里。成天陷在琐细的事务之中,不可能真正成为好的领导。这里有个放心不放心的问题。有人认为把工作交给政府不放心,怕抓不好,这也不符合实际情况。我们许多同志今天当书记,明天当市长,不是照样抓了工作?如果书记不管具体事务,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倒是有更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屁股坐在具体事务堆上,看问题就有局限性。
第二,党政不分使党顾不上抓党的建设,党政分开才能真正做到“党要管党”。要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党委就应该把自身的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就必须善于摆脱各种繁杂事务的干扰。别的方面的工作,有政府,有人大,有各种社会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在做,应当把他们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但是,党的工作、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党委责无旁贷,其他各种组织无法替代。在执政的条件下,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如何使我们党胜任愉快地担负起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任务,如何使我们党经得起执政的考验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如何使党在群众中具有崇高的威望和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这是一个崭新的重大课题。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党的群众工作,必须由各级党委亲自抓,而且必须认真抓好,千万不能“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第三,党政不分使党委处于行政工作第一线,甚至成为矛盾的一个方面,党政分开,可以使党处在超脱的、驾驭矛盾和总揽全局的地位,从而发挥“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社会主义社会内部,不是“铁板一块”,各种社会成员当然具有共同的利益,但决不能无视它们的特殊利益。有矛盾,就要协调。政府固然要协调各种利益、各种矛盾;党委更要善于做协调工作。地方党委的五条职责中,就有一条叫做“协调本地区各种组织的活动”。党委自己包办了政府的工作,又包办了各种经济文化组织的工作,什么都是党委自己决定、自己执行,就使党委变成了当事人的一方,毫无回旋余地,实际上使自己丧失了本来应该具有的协调矛盾的资格。
第四,党政不分使党委自己成了执行者,党政分开才能使党委真正具有监督的职能。为了提高效率,必须强化行政系统,但也唯其如此,必须加强监督。自己不能监督自己。你自己包揽了行政工作,就失掉了监督行政的资格。在我们各级领导机关的工作中,克服官僚主义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党委包办行政工作,自己就会成为滋长官僚主义的温床;相反,党政分开以后,党委不管日常行政工作,就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同官僚主义作斗争的力量。
我就讲这四条道理。这四条道理,都说明了一点:党政分开的方向必须明确。为了不降低党的领导作用,为了使党委具有协调各方和监督行政的作用,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都必须实行党政职能分开。至于具体的形式、方法,那是技术性的问题,应该在实际中探索。干部配备,那是根据党政工作的具体特点如何适当调整的问题,也不应该成为党政不分的理由。如果从上到下,大家都认识到党政必须分开的道理,都认真地自觉地朝着这个方向转变,党政分开是可以较为顺利而又平稳地付诸实施的。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其他各项措施也就能够较为顺利而又平稳地逐步展开。这个问题关系重大,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
当然,对党政不分这种状况,要作历史的分析,不能简单化。过去采用这种体制,有过去的历史条件、历史背景。这种体制,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是在频繁的政治运动中强化的,是与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相适应的。现在情况不同了。现代化建设需要发挥各种组织和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需要把各种组织的正常秩序建立起来。战争年代的体制不能适应和平时期的需要,群众运动的体制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度集中的体制适应不了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形势、任务起了变化,领导体制就不能固守原来的那种方式,这是历史条件决定的,不是哪一个人的责任。实行党政分开,也要讲清这方面的道理,千万不要把做党的工作的同志搞得灰溜溜的,好象犯了什么“错误”。千万不能这样。相反,要使大家认识到,所以必须实行党政分开,是因为形势发展了,党的事业发展了,对党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自觉地、积极地、高高兴兴地投入这场改革,实现这一历史性的转变。
* 这是赵紫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预备会上讲话的一部分。
注释
〔1〕省、市、县地方党委的五条职责是:(1)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2)保证国务院和上级政府指示在本地区的实施;(3)对地方性的重大问题提出决策;(4)向地方政权机关推荐重要干部;(5)协调本地区各种组织的活动。(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向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
第三篇:注重诗歌朗读教学中三个环节的指导的
(注:已于2014年发表《新课程学习》
注重诗歌朗读中三个环节的指导
---------酉阳县黑水中学何兴亚
【内容摘要】朗读在诗歌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各学段诗歌教学目标是“有感情的朗读”。本文针对目前诗歌朗读教学中存在的两种不良现象,以及多数教师面对“有感情的朗读”的诗歌朗读教学的困惑,提出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关键在于注重诗歌朗读中三个环节的有效指导。【关 键 词】诗歌
朗读
学法
指导
朗读在诗歌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一个读而读,为读而讲,读得次数多,时间长,环节。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花样齐,诗歌的朗读课,成了教师流于形式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的作秀课。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这是以上这两种现象,其实质是当前诗歌朗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成了很多教师所面临的困惑。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
诗歌朗读教学,究竟如何指导学生“有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感情的朗读”呢?笔者认为,诗歌朗读教学做作的腔调”。诗歌教学中,朗读更是被视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时间读,按照理解的层次为重中之重,无读而不成教诗。要求读,注重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三个环节的然而,就笔者观察,不难发现许多教师指导。的诗歌朗读教学,普遍表现为两种现象:
一、认读
一种是泛泛的讲如何读诗,如何注重情
这是诗歌朗读教学的第一步,让学生认感,重音,节奏等,诗歌,将学生对诗歌的真读。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读”,变成对学生的“讲”。表现为:
1、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课前不做任何要求的读。有些老师一到早读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课,就让学生自由读,不作任何要求。一上久远不忘。读书如此,诗歌的朗读更应这样。正课就分析诗歌。教师自认为学生都在早自学生拿起一首诗,首先要认真读,借助工具习认真读了,学生早自习读了一节课,已经书,扫除文字障碍,读准字音,字正腔圆。读够了,读好了。殊不知,学生因不懂方法,也就是朱熹说的“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读不出韵味,所以也没兴趣真正用心读。
2、字”。可抽学生个别读,全班同学认真听,拿起一首诗,开篇一讲课,马上就要求学生并指正。只有这样认真的读,才能读的过程认真读,要读出情感,注意重音,把握节奏,中,自然而然地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初而学生一点不理解诗,怎么谈情感,如何把步形成对所读诗歌的感性认识。握节奏和重音。学生也只能是不知所云,为
二、析读 读而读。
3、教学一首诗,便作者背景,创
这是诗歌朗读教学关键的一步,引导学作背景,内容分析,主题探究,“一切就绪”,生用心读。学生对诗歌读到文丛字顺后,教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并且背诵,学生早已被师介绍诗人情况或诗的写作背景,(有条件“条缕分析”得索然无味,怎还会去读? 的也可叫学生当场查阅资料),并提出涉及
另一种是教学时“很注重读”,一会全诗歌内容的问题,学生自己思考,读出答案。班齐读,一会分小组读,一会个人读,形式例如教《黄河颂》时,提问:诗歌哪些地方多样,花样百出,以为读得又熟又透。这种在颂,颂了些什么内容。留出时间,让学生
自由分析。当学生分析出这个问题过后,教师自然引导学生读出颂的情感,水到渠成。例如“黄河滚滚奔向东南”自然要读得激昂有气势;“啊,黄河,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自然要读得深沉,舒缓;在读学习黄河的伟大坚强时,理应读得铿锵有力,自信满满。当然,就可采用全班齐读和分组赛读的形式,放声朗读。这正是朱熹的“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的诗歌“朗读”变成教师的诗歌“讲解”。
三、悟读
学生了解了诗人生平,个性,诗歌创作背景及诗歌内容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读出时代气息,任何优秀的诗歌,它都是不过时的,都有时代意义。例如《黄河颂》,在抗日战
争时期,在国破家亡的时代,在我们贫穷落后的时代,我们应学习她得“伟大坚强”,那在今天和平时代,经济较为繁荣时期,我们要学习黄河的什么精神呢?捍卫祖国领土完整?保卫黄河奔流不息?个人成长路上的勤勤恳恳?这就是悟读。
这正是朱熹的只有多读几遍,自然上口,久而不忘。这时,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读自己的情感,读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的诗歌朗读流于形式,变成教师的作秀课。
总之,朗读时诗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我们不能为了朗读而朗读,应选择恰当的时机,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读到自然处,自然处去读。
第四篇:《名人传》中三个外貌描写
贝多芬
外貌: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场黄色的阔脸庞......额头突起、宽大......双眼闪烁著一种神奇的力量,是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 性格:桀骜不驯、普通乖僻、不幸孤独、自强不息、坚忍不拔 米开朗琪罗
外貌: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悲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
性格:慈祥、博爱、善良、机智、聪明、多疑、懦弱、有毅力、身体力行,具有高超的雕刻技术屈服于教皇势力 托尔斯泰
外貌: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著,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著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 性格:博爱、敏锐、诚实、自我完善、倔强,具有虔诚的宗教观点
第五篇:谈小学作文教学中三个重要环节
谈小学作文教学中三个重要环节
作文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文教学的改革问题不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从教学实践出发,解放思想,不断总结经验,以探索作文教学的规律,才能使作文教学改革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发现法的创始者之一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我国古代《学记》总结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启发式教学原则与发现法的精神是一致的。作文教学不但要用启发式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创新。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风格,不应被老框框套住。面对改革,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多年作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重视作文的指导.批改和批评。”这说明了作文教学在命题之后有三个重要环节。
(一)指导
通常讲的“指导”是指教师除了题目之后所做的指导,又叫作前指导,作前指导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明确作文的要求,展开作文的思路,指导学生选择材料,组织材料。”
根据这一任务,作前指导一般采取四个步骤:其一,了解题意教师出题后,要把题目的中心思想和写作要求讲清楚。这个题目要解决什么问题?写作上有什么要求?是学生对写作意图有明确的印象。其二,选择材料围绕中心对要用的材料进行组织。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哪些要详写,哪些要略写?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打开学生的思路,利用学过的课文中可以吸收的精美词句和学生平时对事物的观察进行启发,激起他们的回忆和想象。此时教师最好针对所命的题目,作一篇短小精悍的即兴口述“范文”。以便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新意识。其三,安排结构哪些材料先写,哪些材料后写?哪些穿插写?怎样开头和结尾?怎样过渡?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想出的材料组织在一个提纲之下,把各段内容充实起来,完成初稿。检查整理初稿以后,要求学生检查一下,内容有没有空话和废话。语言是否通顺?结构上有无不衔接,重复,颠倒的地方?标点对不对?在草稿上加以修改。
当然,写作指导要根据年级的不同有所区别。低年级的作文,内容和材料最好全班统一,写作次序和词句,最好事先研究,这是正确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必经阶段。随着年级的升高,就必须减少对学生的帮助。(比如:减少教师的口述即兴范文)以便加强学生写作的独立性,如果教师指导过细,就会限制学生的创新思路,促使学生作文格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