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延边州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监测方案
延边州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监测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范课程设置,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实现评价内容、形式、方法的多元化,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科评价建议。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
二.检测内容:
小学初中根据<延边州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必学内容与考核内容>规定的各年级的教学考核内容。
1.学生的体能:在每个年级规定的体能项目中抽测一个跑的项目和两个力 量素质项目。
2.学生运动技能:在每个年级规定的运动技能项目中抽测2个项目。学生的体能与学生运动技能测试标准见附件。
小学一年级:
体能:30米快速跑 立定跳远 小沙包掷远 跳短绳
技能:徒手操或队列队形 纵叉 原地运球(小篮球)爬越60-80厘米高物
小学二年级:
体能:30米快速跑 跳短绳 小沙包掷远
技能:正面屈腿跳高 徒手操或队列队形 横叉 前滚翻 连续前滚翻 爬越80-100厘米高物 直线运球(小篮球)
小学三年级:
体能:50米跑 蹲踞式跳远 原地投掷沙包 技能:爬越110厘米高物 后滚翻 跳上成蹲撑---起立向前挺身跳下(支撑跳跃)单挂膝悬垂摆动(低单杠)运球(小篮球)脚内侧传接球(小足球)
小学四年级:
体能:50米跑 400米跑 跨越式跳高 上步投掷沙包 一分钟跳短绳
技能:跪跳起或侧手翻 跳上成跪撑—跪跳下(支撑跳跃)跳上成正撑前翻下(低单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足球脚外侧运球
小学五年级:
体能:50米跑 400米跑 蹲踞式跳远或挺身式跳远 助跑投掷沙包或垒球 一分秒跳短绳
技能:肩肘倒立 山羊分腿腾跃 一足蹬地翻身上 篮球双手胸前投篮 排球双手垫球
小学六年级:
体能:400米跑 跨越式跳高 助跑投掷沙包或垒球 一分钟跳短绳
技能:肩肘倒立 山羊分腿腾跃 单挂膝摆动上(低单杠)篮球双手胸前投
篮 排球双手垫球
七年级:
体能:50米跑 800米(女生)1000米(男生)跳远或跳高一分钟跳短绳 引体向上(男生)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生)双手向前掷实心球 立定跳远 运动技能:短跑(接力跑)、耐久跑、跳高或跳远 技巧: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后滚翻—挺身跳; 支撑跳跃:分腿腾越 低单杠:骑撑后倒挂膝摆动上 球类:篮球:变向运球;足球:运球;排球:正面下手发球;
八年级:
体能:50米跑 800米(女生)1000米(男生)跳远或跳高 一分钟跳短绳 引体向上(男生)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生)双手向前掷实心球 立定跳远 运动技能:短跑(接力跑)、耐久跑、跳高或跳远 技巧:鱼跃前滚翻(男生)肩肘倒立(女生)支撑跳跃:屈腿腾越 低单杠:一足或双足蹬地翻身上(男)支撑后摆转体90°下(女)球类:篮球:单手肩上投篮;足球:运球、传球、射门中选一;排球:垫球或传球;
九年级:
体能:50米跑 800米(女生)1000米(男生)跳远或跳高 一分钟跳短绳 引体向上(男生)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生)双手向前掷实心球 立定跳远 运动技能:短跑(接力跑)、耐久跑、跳高或跳远技巧:头手倒立接前滚翻(男)单肩后滚翻成跪撑平衡(女)支撑跳跃:侧腾越 球类:篮球:运球或投篮;足球:运球、传球、射门中选一;排球:垫球或传球
三、检测办法:
采用抽签决定检测学校、年级与班级。每班抽10名男生与10名女生。
第二篇:新课标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的原则
1.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
2.坚持《课程标准》是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文件的思想 3.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实验稿)》
二、对《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关内容修订的说明
(3)除对四个方面的内容作进一步充实之外,在“内容标准”的呈现方式方面也作了较大调整:一是取消按学习内容进行分类陈述,改为按水平学段进行分类描述;二是在每一个具体的内容目标之后,都提出了相应的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和评价。
(4)在对“体能”的评价中,特别注意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衔接。
(5)考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身体健康”部分适当地增加了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一部分 前 言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
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
(四)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内容标准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三)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
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具体的、可观察的学习目标。特别注意将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的学习目标设置成为便于观测的行为表征,帮助教师更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和评价,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心理品质和社会行为。
(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
(五)根据发展性要求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 2培养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和锻炼; 3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 4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5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二、课程分目标
(一)运动参与
运动参与是学生习得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本课程强调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多样的方法,在小学阶段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功,在初中阶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1.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2.体验成功与运动乐趣。
(二)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反映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基本特征,是本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其他学习方面课程分目标的主要途径。在小学阶段,要注重各种基本动作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在初中阶段,要注重不同项目运动技术的学习和应用,逐步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安全从事运动的能力以及对体育运动的理解。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在初中阶段,都要重视选择武术等民族民间体育项目。
1.学习运动知识;
2.掌握运动技能;
3.增强安全意识。
(三)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与营养状况、行为习惯和体育锻炼密切相关。本课程强调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锻炼,全面发展体能,提高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形成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行为。小学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懂得营养和行为习惯、安全与避险等对身体发育及健康的影响,发展体能;初中阶段应要求学生了解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生殖健康等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初步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提高体能水平,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1.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2.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 3.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4.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本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及合作精神、公平竞争的意识,帮助学生掌握调节情绪和与人交往的方法。体育教师要结合运动技术的教学和体能练习,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小学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初中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交往,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
1.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2.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3.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4.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水平四
一、运动参与
1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学习目标:初步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表现出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如有简单的体育锻炼计划,并付诸实施。评价要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过去一周内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次数和时间,并进行自我评价。2体验成功与运动乐趣
学习目标: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体验运动乐趣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如认识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重要意义,对提高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上好体育课。评价要点: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意义及价值的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意义和价值,并相互评价上课和课外锻炼时的表现。
二、运动技能 1学习运动知识
学习目标1:简要分析体育运动中的现象与问题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简要分析现代体育与奥运会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与问题。如简要分析2008北京奥运会、兴奋剂、球场暴力、乒乓外交等事件与问题。
评价要点:对现代体育与奥运会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重要事件与问题的认识。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写出关于北京奥运会意义的小文章。学习目标2:提高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能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比较全面地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比较全面地掌握运动强度和密度、靶心率、运动处方、心率测定和运动量控制等基本知识和方法。评价要点:对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自我测定心率,并说出心率与运动强度和密度的关系。
△提高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与锻炼的能力。如根据体育学习或锻炼要求以及实际情况设置个人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等。
评价要点:发现和解决体育学习过程中有关问题的能力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找出自制的锻炼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出修改。2掌握运动技能
学习目标:掌握并运用运动技术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短跑、中长跑、定向越野、跨栏跑、接力跑、跳远、跳高、投实心球等项目的技术。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技术动作的准确性以及速度、远度或高度等。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掌握并运用定向越野技术的情况。
△基本掌握并运用球类运动的技术和简单战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毽球、珍珠球和三门球等球类项目的技术和简单战术。评价要点:完成所学技术和战术的规范性和运用的熟练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考核性排球比赛中发球、上手传球、垫球技术的运用以及场上站位补位的意识等。
△基本掌握并运用体操类运动的技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器械体操、技巧、健美操、街舞、啦啦操、校园集体舞、民族舞等项目的技术动作与组合动作等。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节奏感、协调性、柔韧性、力量、身体姿态和表现力等。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大众健美操、分腿腾跃、以单腿摆越成骑撑和后摆转体90度下为主的单杠组合动作、以分腿骑坐和支撑后摆挺身下为主的双杠组合动作等的质量。△基本掌握并运用游泳运动或冰雪类运动的技术。如在掌握蛙泳和滑冰、滑雪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其他泳姿或有一定难度的滑冰、滑雪技术等。
评价要点:对于所学不同泳姿或有一定难度的滑冰、滑雪技术的掌握程度。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所学自由泳或者滑冰技术动作的质量。
△基本掌握并运用武术类运动的技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8-10个动作组成的武术套路和防身术等。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武术套路的连贯性、力量及其运用能力等。
评价方法举例:由教师或者体育骨干作为进攻方,观察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防身术的情况。△基本掌握并运用较复杂的其他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的技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跳竹竿、抖空竹、花样跳绳、踢花毽等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技术,以及各种有一定难度的具有锻炼价值的民族民间体育游戏等。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正确性、协调性、数量及运用情况。评价方法举例:学生相互评价经常运用踢花毽技术进行课外锻炼的情况。3增强安全意识
学习目标1:提高安全运动的能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提高安全运动的意识。如比较全面地掌握安全运动要领、保护他人和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常见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法等。
评价要点: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安全以及帮助他人安全运动的行为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互相保护和帮助他人处理运动损伤的表现。学习目标2:将安全运动的意识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安全行动的意识和能力。如在日常生活中走路、骑车以及特殊气候等条件下注意安全,懂得自然灾害(如地震等)发生时主动规避危险的知识和方法等。评价要点: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的行为表现。
三、身体健康
1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
学习目标:了解良好的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意义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合理饮食和体育锻炼对控制体重的作用。如知道合理饮食、正常体重和超重的概念,合理饮食与控制体重的关系,体育锻炼与控制体重的关系等。评价要点:对合理饮食和体育锻炼有助于控制体重知识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情况说明合理饮食与控制体重、体育锻炼与控制体重的关系。
△了解合理安排作息对身体健康的益处。如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以及了解合理作息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等。
评价要点:对有关生活作息与身体健康关系的了解程度。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分析自己的作息习惯并提出改进意见。
△了解生活恶习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并自觉抵制。如认识网络成瘾、吸烟、酗酒和吸毒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并劝告他人坚决抵制生活恶习的诱惑。评价要点:对有关生活恶习影响身体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举例说明吸烟、酗酒和吸毒等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了解常见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如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结核病、病毒性肝炎、伤寒与菌痢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等。评价要点:对常见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的了解程度。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或写出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了解艾滋病和血吸虫病对人体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如了解艾滋病和血吸虫病的病理、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等。
评价要点:对艾滋病和血吸虫病知识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写出有关艾滋病和血吸虫病对人体的危害、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的学习心得。
2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
学习目标:在运动项目练习中提高灵敏性、力量、速度和心肺耐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多种运动项目练习中提高灵敏性。如在球类运动中提高灵敏性等。评价要点:运动项目练习中的灵敏性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篮球运球突破时的灵敏性。
△在多种运动项目练习中提高力量水平。如在体操类运动中提高力量水平等。评价要点:运动项目练习中的力量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完成单杠或双杠动作过程中所表现的力量水平。
△在多种运动项目练习中提高速度水平。如在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中提高速度水平等。评价要点:运动项目练习中的速度水平。
30秒快速跳绳的次数。
△在多种运动项目练习中提高心肺耐力。如在田径类运动中提高心肺耐力等。评价要点:运动项目练习中的心肺耐力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测试学生800米(女)、1000米(男)跑的成绩。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1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学习目标:具有坚决果断的决策能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并果断做出决策。如在篮球比赛中,根据场上的形势变化果断做出决策行为等。
评价要点:在体育活动中果断做出决策行为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举出自己在体育活动中果断决策的事例。2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学习目标:积极应对挫折和失败并保持稳定情绪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分析体育学习和锻炼中挫折和失败的原因,并保持稳定和积极的情绪。如正确认识挫折的原因,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评价要点:应对挫折或失败的情绪和行为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举例分析自己在乒乓球比赛失利时的情绪变化和调控情绪的方法。3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学习目标:树立集体荣誉感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共同努力实现目标。如在比赛中为了集体的最终胜利,愿意为同伴创造更好的进攻时机等。
评价要点: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表现。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举例谈谈个人目标服从集体目标的重要性。4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并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体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如表现出公平、诚实、友爱、礼貌、尊重等行为。
评价要点:平时在体育活动中的道德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讨论和分析体育学习与锻炼中发生的较典型的不道德行为,并相互评价体育活动中的道德表现。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附录四:名词解释
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国家课程标准是指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对个体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学习方面的要求。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仅仅是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规定。
学习目标:本标准提出“学习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过程。学习目标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其设立或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设立并力求达成的预期学习结果。
健康:指个体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身体健康:指个体处于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标准》要求学生主要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能力。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标准》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信,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人际交往、合作、友情、尊重和被尊重、名誉及取得成就的愿望和需要,所有这些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同时,它们又能促进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包括一系列自主的适应性行为,通常表现为自制、同化、遵从、服从等具体的顺应方式。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其社会适应能力较强。《标准》要求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和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运动参与: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学生经常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对运动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锻炼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要求学生形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应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技术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协调工作的能力。《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人的健康发展所需要的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性、反应时等。《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多种体育游戏和身体活动方法,发展体能,获得强健的体魄。
第三篇: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自查报告
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自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按照《汕头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方案(试行)》及《汕头市普通中小学常规管理若干意见》等文件的有关要求进行了认真地自查,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树立教育质量观
教学管理首先是教学思想的管理,重塑教学质量观,学校为教师减负,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教学和教研上,经常性地举行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常规管理办法,形成了全面发展的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质量观。有了这一教学质量观,教学管理无论在理念上还是操作层面上,我们始终没有偏离这个价值取向。
二、创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评价各班教学成绩的多个方面,包括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生人数、优生率、巩固率等全方位的考核体系,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考核方案,加大了教师的紧迫感,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
三、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向过程要质量
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全程各个环节的规范性具体要求,它包括教学管理常规、教师施教常规、学生学习常规。要建井然规范的教学秩序,向过程要质量,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1、明确教师教学管理要求。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开学初召开教 学管理工作研讨会,讨论、制定我校本学年教学工作思路,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和教学质量奖惩制度等。教师人手一份教学常规管理办法,领导、教师清楚明白,工作起来思路清晰准确。
2、严肃教学常规的检查考核课程计划的落实。认真落实课程计划,是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最起码的条件。教学环节的考核管理。教导处组织教研组对教师的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试进行评价,对优秀的教师给予表扬,对做差的教师给予帮助、指导。在对教学环节的管理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大面提高教学质量应切实做到“功夫在课前,着力在课内,弥补在课外”。
3、抓实校本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成就学校的关键是教师,成就教师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培训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又一重点。开学初制定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培训模式是“培训、实践、考核”。培训:本校优秀教师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经验交流。根据需要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教师培训。实践:教研组以课堂教学、教材教法为主的教学研究,通过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实例分析、问题会诊、专题研讨等形式,让教师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在实践与探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考核:考核评价是校本培训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培训要求、内容不同而考核的标准、方式不同。通过实施“培训、实践、考核”的培训模式,引导教师自觉学习教育理论、实践教育理论,提升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素质。
四、存在的问题:
1、家长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学生不重视读书,没有意识到读书能带来的长远利益。
2、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更多的扶持,师资不足是一大难题。
3、没有一批具有自身特色,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五、今后教学设想及对策
1、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学校要加强组织教师加强业务学习,继续转变教师观念,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把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作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岗位练兵,要求教师认真听课、深入评课,相互学习、总结经验。教导处加强随听堂课,使教师克服平时课堂中的随意性,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2、深入钻研教材,熟悉教学目标和重点
结合每学期教学计划和课程纲要交流,让全体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掌握本册教材的教学总目的要求,熟悉每单元教学要求,单元教学重难点,制定详细单元教学策略。鼓励教师边备课边在书中点批和眉批,注重标注哪部分是重点,哪个知识点怎样落实,采用哪种方法等。
3、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培养优生和辅导后进学生。
课堂教学中,作业批改中,练习设计中,课后辅导中,对两种类型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优生侧重挖掘潜力,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增强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欲望。后进生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 训练,语文方面字词要掌握、要求背诵的部分要牢记;数学方面计算能力一定要过关,计算题一定要会做。中间学生侧重鼓励,向优生看齐。学校教研组组织学生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各种潜力。
4、注意细节,培养习惯,提高质量。
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审题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格式规范的习惯。教育学生要有耐心和细心。
××小学 2017年12月8日
第四篇:霍邱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霍邱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切实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进一步促进中小学办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为教育主管部门抓教育教学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的原则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力求科学规范、公平公正、便于操作、兼顾全面、具有可比性等原则,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二、监测范围
1、监测范围。在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中选择一个年级进行监测。
2、监测内容。按教育部颁布的各学科《课程计划》,重点监测国家课程教学目标落实情况。
三、监测次数及命题原则
1、监测次数。通常情况下每学期只对一个年级进行一次监测。必要时可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次数。
2、命题原则。严格按《课程标准》命题。命题范围以本学期已完成的教学内容为主,必要时兼顾上学期教学内容。小学按80分钟命题,初中按90分钟命题。
四、监测样本点的确定方法
1、各乡镇中心学校要分别在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对本乡镇所有年级各班级进行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教育局。
2、根据监测工作实际需要及“位次对等”原则,从每个乡镇抽取一个教学质量位次相当的班级作为监测样本点。
五、监测的组织实施
1、实施监测时,监测人员将被选定为样本点的班级学生随机平分为两部分,分别采用两种不同内容的试卷同时监测。
2、每次监测后,执行监测任务的相关人员将根据监测样本点学生答卷时的表现、学校对监测工作的配合程度及评卷记录对样本点进行“满意度”评价,得出相应的“满意系数”(满意系数用字母s表示,0
六、监测数据处理与结果运用
1.监测后,抽调骨干教师对监测试卷进行评阅和数据分析。2.根据各乡镇办学条件差异和教育质量现状,将全县32个乡镇的中、小学按教学质量分为三个层次。层次A、层次B均为10个乡镇,层次C为12个乡镇,分层监测。每次监测后,根据监测结果对全县各乡镇的教学质量层次进行动态调整,调整原则如下:将层次A中位于后四位的乡镇调整到层次B中;将层次B中位于后二位的乡镇调整到层次C中,同时将原来分别位于层次B中的前四位和层次C中前二位的乡镇调整到上一层次中去。
3、在同一的各次监测中,中、小学教学质量均位于层次A中的前六位或上升一个层次的乡镇,授予“教学质量监测优胜奖”奖牌一块。
4、每次监测位于所在层次中最后一位的乡镇,要写出书面分析材料,在教育局领导班子会议上进行原因分析。连续3年监测中,均位于C层次中倒数后两位的乡镇,中心校校级领导班子集体引咎辞职。
七、保密原则和纪律要求
1、为确保监测的公平公正性,每次监测所用试卷,监测样本点确定方法及监测年级、学科、监测时间等均为保密信息,任何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
2、实施质量监测仅是教育主管部门调研和监控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各乡镇学校均不得直接运用县教育主管部门的监测结果或数据作为奖惩教师的依据。
3、各乡镇中心学校必须按教育局要求及时准确上报数据,不得拖拉或弄虚作假。如果中心学校未按要求及时上报数据,或虽然上报了数据,但在监测时被选定的样本点被撤或因其它原因导致监测工作无法实施的,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4、监测工作人员及相关学校如果存在违纪违规行为,将按有关纪律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八、其他说明
1、中、小学教学质量不同层次的乡镇之间所使用的监测试卷、监测科目、样本点的选取方法及监测时机等,均随机确定。
2、监测之后进行数据处理时,中小学均以建籍人数作为监测基数,并按如下原则进行数据转化:根据各乡镇在监测前提供的现有各班学生数,按比例扩大(或缩小)分解到各班。当监测时实际学生数超过该班上报的人数时,则以实际人数作为上报人数分解建籍数。
3、完职中的初中部单独作为一个层次进行监测。
第五篇:教学质量监测方案
教学质量监测方案
为了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过程、学生学习表现结果的监测和调控,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切实加强对我校教学质量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学校实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学质量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既重视教师的“教”,更重视学生的“学”,使教 学过程成为不断反馈、不断调节、不断改进的动态过程,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通过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监测,使教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质量观,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关注有效教学;推动学校加强管理,改进教学,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效益,切实减轻学生 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克服教学管理的简单化,形成全面的质量 观,过程化的质量观,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把质量评价与监测作为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管理针对性和科学性水平的有效机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要具有导向性,使教学质量监测成为促教师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措施。
2、科学性原则
监测的内容和方法必须符合教育规律,把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训练状况和形成程度作为监测的重点。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监测。
3、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质量监测过程中要重视监测对象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充分发挥监测对象的主观能动作用,使教师自觉地参与,将监测作为开展和推动教学改革的动力。
三、监控的内容
㈠教学过程的监测
1、备课:要高度重视和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努力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备课要成为教师对课 堂教学的深度思考和集体智慧,各教研组每周集体备课时
间不少于2小时。备课要成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要具有教学目标、教学重 难点、教学过程、作业设置以及课后反思等环节,在深化集体备课备课基础上,细化课堂教学质量预测,将全班学生每节课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及全班学生后 百分之二十的平均分和最低分做出恰当预测,作为学校质量监测的参考依据和评价标准。学校重视对备课的检查,特别是要使备课成为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过程,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杜绝造成教师弃教法研究、置学生研究而不顾的形式主义。查集体备课活动开展情况,审阅年级组集体形成的“共性教案”和教师通过增、删、改、补形成的“个性教案”;看教案是否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是否整合了三维目标、是否体现了创新发展,是否体现了教学改革,真正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 享、个性补改、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2、课堂教学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要高标准、严要求,要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使学生活泼高效地学习,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受益。学校成立课堂教学质量监测小组,进行随机听课,听后进行随堂测试,并检查教师的教学进度、教案或讲学稿 进行即时反馈,反馈要更多地发现教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帮助教师更快提高教学水平。
3、课后作业
作业要进行分层布置,并布置预习作业,并对错题及时矫正。教务处要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以指导教师的教学。
㈡教学效果的监控
1、日常教学质量的随堂抽测
根据各学科、各年级、各课节的具体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每节课的具体抽测内容,以信 息化条件下软件支持为载体,由学校教学质量监测机构的成员不定期到各班进行随堂听课,课后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抽测,并准确、合理的分析抽测结果,及时反 馈给教师,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出有效调控。
2、学校阶段性教学质检测
即在期中、期末通过对全校各学科进行检测,以各学科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学习情况和各学科、各班级教学质量的提高幅度为评价的内容开展相应评价。
四、监测方式
学校建立教师、教研组、教导处三级监测网络,教师以自我检测和随堂监控为主,随教学过程进行 而进行;教研组以抽查教案、作业、和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检测为主的检查方式,以及进行单项能力检测,发挥其导向作用;教导处侧重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 主要环节进行监测,随机进行随堂听课,课后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抽测,并准确合理地分析抽测结果,及时指导反馈,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出有效调控。重点进行 质量分析,质量反馈结果,对动态指数进行纵横向
分析比较,发挥其激励、改进功能,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行 为,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严格实行校长、教导主任、随机听课制度,从中把握课改的走向,感受课堂教学的变化,了解教师教学方式 的变化,倾听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积极发现教师的潜力和创造性。听课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指导功能,还要积极发掘教师的潜力和创造精神,进而把它变成驱 动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在力量,班级教学质量评价由班级教学质量横向综合评价值和班级教学质量纵向综合评价值两部分构成。计算方法参照学科教学质量评价方法,计算原始数据为学科总分。
五、评价程序
公布考试时间、范围——学校组织命题(或有教师进修学校下发)——学生考试——教师评卷统分——班级核对(班主任、科任教师)——数据分析——学生成绩统计分析评价表发给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分析、总结。
六、评价结果使用
1.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分析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策略参考。2.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教学绩效奖发放的依据。
3.每次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学期及考核中质量考核的依据。
恩育中学 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