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动态监测和教育管理机制
十里坪镇白鲁础九年制学校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动态监测和教育管理机制
根据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陕教基一〔2011〕15号),为了进一步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现就建立我校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教育动态监测机制如下:
一、切实履行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责任
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管护、教育和管理,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公共管理面临的新课题,需要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动态监测机制,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是各级中小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切实履行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未来,关系到众多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校从2012年秋季开学起,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教育动态监测机制,认真实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五项机制”,切实落实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五项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动态监测和教育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建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认真实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五项机制 l.建立留守儿童少年档案登记管理机制。每个学期都要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认真调查和登记,建立包括每个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地址及其法定监护人详细地址和电话等内容的专门档案,并对留守儿童的成长进程及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2.建立留守儿童少年监护人联系机制。每学期都要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加强教育和管理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都要对每位留守儿童进行家访,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建立在外家长联系档案,确保留守儿童有特殊情况时在第一时间和家长联系,并让留守儿童定期和其家长进行通信和通电话,增进他们的亲情联系,进一步强化教育效果。
3.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机制。学校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结对帮扶等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情感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上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帮助,4.建立留守儿童寄宿管理机制。为要求住校的留守儿童提供寄宿条件。对住校的留守儿童,学校由翁田德主席负责管理他们的生活起居,辅导学习,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感受到温暖,学会与人相处,关心照顾他人;学会自强自立,促进健康成长。
5.建立安全教育和监管机制。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预防意外伤害等方面加强指导,强化安全意识,提高他们防范风险、识别风险、自我救险的能力。要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留守儿童在校期间如遇突发事件,要依法迅速采取适当的救助处理措施,并立即告知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和在外务工的家长,同时按规定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三、切实落实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五项措施
1.大力加强学校的教育管理。一是加强班主任工作。班主任要强化工作责任感,多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在课程教学中灵活多样地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二是要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培训健康教育教师,定期开展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说说心理话”的座谈会,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2.突出家庭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学校指导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利用节假日返乡期间对留守儿童监护人和父母进行集中培训,帮助他们更新家教观念,学习掌握家教知识和方法,提高监护能力和教育水平。
3.实施特别关爱工程。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搭建关爱平台,对留守儿童实施特殊关爱。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照顾和关心,对学习困难的留守儿童可进行个别教学和课后辅导。在实施“两免一补”、春蕾计划、希望工程等扶助工程时,要重点向贫困农村留守儿童倾斜。
4.高度重视社会教育。利用少先队、共青团、工会等群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要与社区组织协调配合,逐步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对留守儿童共同教育监管的网络。也可以动员一些退养在家的教师、退休干部和社会热心人士,发挥他们的热情,组织他们深入留守儿童家庭,对留守儿童开展帮扶教育,开展留守儿童的跟踪教育服务,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关怀。
5.开展“自律自强”教育。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礼仪习惯。要通过开展留守儿童生日班队会、主题班队会、师生交流会、以及形式多样的等主题活动,引导留守儿童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
第二篇:浅谈如何教育农村留守儿童
浅谈如何教育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得不到父母近距离的教育和关爱,学习、性格、道德、心理等诸多的表现都让老师感到很担心。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
1.进行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
留守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年龄小,好奇心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自制力较弱,对危险缺少预见性,易受到广播电视及社会不良音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导致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事故频频发生。学校开展一定层面的法制教育,可使儿童知道自己享有哪些合法权益,自己的那些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从而大大减少各种违法行为甚至是犯罪事故的发生。
2.经常进行心理教育,引导正确的努力方向
根据专家调查显示,我国有三分之一的留守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心理障碍,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引导和帮助,这些孩子的性格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对其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通常是半个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有的外出父母甚至一年回家一次,造成了家庭教育的中断,致使这部分孩子性格多内向、孤僻、多疑、自卑、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人际关系薄弱;或自私、任性、冷漠、脾气暴躁,冲动,叛逆、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懒惰等。适时对这类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进行心理矫正,给与这些孩子特殊的关照,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这些儿童健康和谐地发,使之充满自信,学会理解,关心别人,与周围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相适应,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发挥优秀生的作用,帮助留守学困生
留守儿童往往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性格失常和行为失范,主要表现在脾气暴躁、任性、打架斗殴、打骂同学,甚至是长辈,学习成绩也差。所以很多表现良好的学生看不起他们,不愿意和他们一起玩耍,更不愿和他们交朋友,老师、家长也不很重视,使得这些孩子比较孤立,破罐子破摔,更加难以教育。所以,老师必须改变观念,充分发挥班里优秀生的作用,让他们与学习上有困难、思想行为上存在一些不良习惯的“留守”儿童谈心,交朋友,结对子,相互帮助,共同进步,逐步改变他们“差生”“后进生”的面貌,从而带动全班同学,团结友爱,共同协助,维护班规、校纪,充分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4.家校联系,加强与留守儿童监护人沟通
绝大部分代监护人注重关注“留守”儿童的吃、住、安全,忽视情感交流沟通,使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出现学习不认真,做作业粗心,玩就随心所欲学习思想随波逐流,跟好的同学就学好,跟不好的同学就学坏等问题。对此,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特别注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学校要通过一些活动有针对性的转变监护人家教理念和方法,帮助监护人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提高代监护人的素质,增强代监护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其明了家庭也要重视“留守”孩子的情商教育,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注重全面的教育培养,养成良好的习惯、性格、品质,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对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学生,;也可以邀请有外出打工经历的父母参与班会,通过他们打工经历的讲述,和打工者与学生间的直接交流,使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如及时召开家长会,及时做好留守儿童的家访工作,开展亲子活动等。
总之,保护和教育留守儿童是一项艰辛又长期的工作,只有从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各方面去抓紧抓好,才会让社会放心、让家长满意。
文章来源:http:///lunwenfanyi/
第三篇:霍邱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霍邱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切实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进一步促进中小学办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为教育主管部门抓教育教学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的原则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力求科学规范、公平公正、便于操作、兼顾全面、具有可比性等原则,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二、监测范围
1、监测范围。在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中选择一个年级进行监测。
2、监测内容。按教育部颁布的各学科《课程计划》,重点监测国家课程教学目标落实情况。
三、监测次数及命题原则
1、监测次数。通常情况下每学期只对一个年级进行一次监测。必要时可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次数。
2、命题原则。严格按《课程标准》命题。命题范围以本学期已完成的教学内容为主,必要时兼顾上学期教学内容。小学按80分钟命题,初中按90分钟命题。
四、监测样本点的确定方法
1、各乡镇中心学校要分别在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对本乡镇所有年级各班级进行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教育局。
2、根据监测工作实际需要及“位次对等”原则,从每个乡镇抽取一个教学质量位次相当的班级作为监测样本点。
五、监测的组织实施
1、实施监测时,监测人员将被选定为样本点的班级学生随机平分为两部分,分别采用两种不同内容的试卷同时监测。
2、每次监测后,执行监测任务的相关人员将根据监测样本点学生答卷时的表现、学校对监测工作的配合程度及评卷记录对样本点进行“满意度”评价,得出相应的“满意系数”(满意系数用字母s表示,0
六、监测数据处理与结果运用
1.监测后,抽调骨干教师对监测试卷进行评阅和数据分析。2.根据各乡镇办学条件差异和教育质量现状,将全县32个乡镇的中、小学按教学质量分为三个层次。层次A、层次B均为10个乡镇,层次C为12个乡镇,分层监测。每次监测后,根据监测结果对全县各乡镇的教学质量层次进行动态调整,调整原则如下:将层次A中位于后四位的乡镇调整到层次B中;将层次B中位于后二位的乡镇调整到层次C中,同时将原来分别位于层次B中的前四位和层次C中前二位的乡镇调整到上一层次中去。
3、在同一的各次监测中,中、小学教学质量均位于层次A中的前六位或上升一个层次的乡镇,授予“教学质量监测优胜奖”奖牌一块。
4、每次监测位于所在层次中最后一位的乡镇,要写出书面分析材料,在教育局领导班子会议上进行原因分析。连续3年监测中,均位于C层次中倒数后两位的乡镇,中心校校级领导班子集体引咎辞职。
七、保密原则和纪律要求
1、为确保监测的公平公正性,每次监测所用试卷,监测样本点确定方法及监测年级、学科、监测时间等均为保密信息,任何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
2、实施质量监测仅是教育主管部门调研和监控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各乡镇学校均不得直接运用县教育主管部门的监测结果或数据作为奖惩教师的依据。
3、各乡镇中心学校必须按教育局要求及时准确上报数据,不得拖拉或弄虚作假。如果中心学校未按要求及时上报数据,或虽然上报了数据,但在监测时被选定的样本点被撤或因其它原因导致监测工作无法实施的,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4、监测工作人员及相关学校如果存在违纪违规行为,将按有关纪律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八、其他说明
1、中、小学教学质量不同层次的乡镇之间所使用的监测试卷、监测科目、样本点的选取方法及监测时机等,均随机确定。
2、监测之后进行数据处理时,中小学均以建籍人数作为监测基数,并按如下原则进行数据转化:根据各乡镇在监测前提供的现有各班学生数,按比例扩大(或缩小)分解到各班。当监测时实际学生数超过该班上报的人数时,则以实际人数作为上报人数分解建籍数。
3、完职中的初中部单独作为一个层次进行监测。
第四篇:浅谈如何抓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第十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浅谈如何抓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王小燕
电话:*** 李勇
***
论文类别: 潼南县四方小学校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日趋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刻不容缓。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性情孤僻、胆小,容易出现偏执、冷漠、自私等不良人格特征。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成了摆在当前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管理正在积极的探索总结之中。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切实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建立起“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办法措施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必须优先抓好儿童的教育。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现在就必须切实抓好儿童教育,为祖国的明天培养德志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接班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外出的队伍日趋庞大,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将近6千万,占全国儿童的五分之一强。由此可见,抓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字眼在网上的点击率愈来愈高,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话题、报道也更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已广泛引起国家、社会的高度重视,不少专家、学者、有识之士都正致力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探索之中。所谓“农村留守儿童” 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我们潼南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民工外出达到了惊人的80%以上,“农村留守儿童”的比重也就可想而知。四方小学,地处潼南县城5公里外,属于典型的农村小学,所招生源中百分之七八十属于“农村留守儿童”。众所周知,“留守
儿童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如何抓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促进其健康成长,就成了摆在我们四方小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神圣的任务。在实践中,我们也有过迷茫,有过困惑,有过灰心,有过失望,但我们决不放弃,因为我们心中有着对“农村留守儿童”浓烈的爱和强烈的责任心。几经风雨,几经探索,我们四方教育者的辛勤和智慧终于浇开了成功的花朵。近几年来,我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全体同学德知体美全面发展。学校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教育形象。特别是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我们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认识。下面,我就结合我校近几年的工作实际,就如何抓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浅谈四点刍荛之见。
一、加强教师教育,统一思想,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人是靠思想活着的”,同样,教育也需要靠思想而活。思想决定行动,人只有思想意识达到了一定境界,才会对自己的行为不计较任何个人得失,而全心的付出。所以学校工作首先必须抓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和重庆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加强教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认识。使全体教师深刻认识到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素质,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抓好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也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让教师在思想上树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意识,从而主动为留守儿童承担更多的责任,倾注更多的爱,给予更多的关怀。
二、清醒认识农村留守儿童,正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1、“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令人担忧
农村村民大量外出务工,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只好依附于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这些 “隔代抚养”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祖辈年龄偏大、身体欠佳、文化偏低,对儿童的抚养、教育往往力不从心,多限于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甚至纵容溺爱,对孩子的文化知识又不能起到较好的辅导作用,孩子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在家里得不到有效解决,造成学习成绩较差。相当部分“留守
儿童”在学校反映出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吃苦精神,厌学情绪日趋严重。严重者发展到经常旷课、逃学。
2、“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根据认知发展规律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均不成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这时候的“留守儿童”一旦失去或脱离家长适当的约束与科学引导,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与影响,很多少年儿童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误入歧途。同时他们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救能力差,伤亡事故极易发生,甚至成为不法分子的侵犯对象,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突出
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令人担忧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父母关爱缺乏,难以感受家庭温暖,造成心理健康失衡。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性情孤僻、胆小、偏执、冷漠、自私等不良人格特征,容易出现一些过激行为。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遇到不当的行为表现得不到有效制止,极大地影响了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致使不少“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自闭、逆反心理严重,孤僻敏感,爱发脾气,情绪异常,难于沟通。对老师同学甚至家人产生隔阂,不同程度上形成了人格扭曲隐患。如我校今年六(1)班学生曾强同学,人很聪明,成绩优秀,但性格孤僻。到了临近毕业时,一向表现良好的他经常逃课,不做作业,行为表现异常。后经班主任老师多次家访,谈心,才了解到他是因为十分想念母亲,希望母亲能在自己小学毕业时陪在自己身边,给自己鼓励。而又他没有办法让母亲回家,就只好用自己过激的行为引起母亲的注意,好让母亲回家。学校在一次活动中让同学们写出自己的心里话,有位同学写到:我最渴望的是生重病,那样我就能见到爸爸妈妈了。强烈的思念,孤寂的情感,一定需要我们老师正确的疏导和细心的抚慰。
4、“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品质令人担忧
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留守儿童远离父母,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与帮助,在情感上也得不到关心,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偏离主流的道德价值观,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一部分留守儿童缺乏基本的礼貌常识,不尊敬长辈,自制力较弱。一部分留守儿童染有不良行为习惯,逃学成为留守儿童
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抽烟在小学生中也时有发生。“任性、自私、固执倔强、我行我素、不尊敬长辈、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行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都有不同程度表现。
三、深入调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数。
1、调查摸底,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学校每学期要组织班主任教师进村入户,进行家访,对留守儿童情况摸底调查,做到清楚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清楚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清楚留守儿童病史状况;清楚留守儿童父母的务工地点和联系方式;清楚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通过摸底调查,准确掌握学生详细情况,认真填写《“留守儿童”登记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2、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
为了使“留守儿童”幸福快乐地生活、健康的成长,学校要求班主任教师对每个留守儿童要建立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以“反映学生进步,展示学生作品”为主,收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记载学生成长的过程和各自的特点,真实反映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让他们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成长记录袋装入:作业样本、阅读数目、学习日记、学习成绩、小组活动资料、艺术作品、音像资料、行为表现、操行评定、自我鉴定等。成长记录袋可以说是记录了“留守儿童”在一个时期一系列的成长“故事”,也是教师点点滴滴的汗水与心血的见证。点点爱,滴滴情,点点滴滴都包含了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都关系到学生的健康与成长。
四、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办法措施。
(一)、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1、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正面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们应教育孩子正视现实,理解父母背井离乡、亲情分离的无奈,放下心理包袱,不自卑、不气馁,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2、指导孩子慎重交友
古人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这是古人警示交友的名言。孩子明辨是
非能力差,加之这种特殊的监管环境,留守儿童容易感染一系列的不良社会陋习。所以,我们要引导他们慎重交友,以防孩子与有恶习和品德败坏的人交朋友,被引诱变坏。特别是现在的网络文化的泛滥,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要帮助引导孩子慎重交友,为了孩子,使之健康成长,我们要向孟母学习,把好“孟母择邻”这一关。
3、引导“留守儿童”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留守儿童”因特殊的环境,很大程度上,缺乏父爱、母爱,心理不完善、感情脆弱,再加上青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在爱好和兴趣方面各有所为。因此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健康的爱好和兴趣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沟通和培养感情的有利机会,并弥补“留守儿童”空虚心理,起到了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远大志向的效果。
(二)、开展相关法制安全讲座,减少儿童安全隐患
留守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年龄普遍较小,好奇心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自制力较弱,对危险缺少预见性,易受到广播电视及犯罪团伙的影响而产生一些不良行为。学校每期开展一定层面的法制教育,让儿童知道自己享有哪些合法权益,自己的那些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提高儿童的法律意识,增强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儿童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开设适当的心理教育课程,塑造孩子阳光心态
据公安部的一项统计显示,我国30.3%的留守儿童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问题,儿童专家提醒: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引导和帮助,这些孩子的性格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对其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通常是半个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有的外出父母甚至一年回家一次,造成了家庭教育的中断,致使这部分孩子性格多内向、孤僻、多疑、自卑、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人际关系薄弱;或自私、任性、冷漠、脾气暴躁,冲动,叛逆、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懒惰等。适时对这类儿童进行心理辅导,使之充满自信,学会理解,关心别人,与周围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相适应,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每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信箱)或关爱电话,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进行心理矫正,给与这些孩子特殊的关照,消除因亲子关
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引导儿童塑造阳光心态,帮助这些儿童健康和谐地发展。
(四)、转变教师角色,让教师当好留守儿童的“临时父母”。
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是情感孤寂问题。对于尚处在小学生阶段的留守儿童,依恋性情感还是他们基本的需要之一。留守儿童常年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关爱,在情感发展上缺少了支持,常表现为内向不合群,孤僻自卑,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教师要及时进行较色转换,不能只关心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换为关注和疏导他们学习、生活、情感、心里等问题的临时父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时时留心这些孩子思想的变化,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给与相应的关注,经常与其交流,给他们以精神上和知识上的解答。要求教师做到用“爱心倍加呵护、用亲情多予诱导、用宽容多帮助”,让孩子享受到家庭的温暖。
(五)、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指导
学校每期召开家长会,普及家教知识,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及其临时监护人切实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在留守儿童家长中广泛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家教实践活动,优化养育和监护行为。引导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切实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建立起“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体系,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国广大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大问题。作为当前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教育管理农村留守儿童的重任,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全面发展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第五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性格内向,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为了更好地让那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我们提出了建立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1、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以学校为单位,对全部‘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反映其进步与不足的成长记录档案,并实行动态跟踪及进归档、分类管理、信息共通的工作程序,根据档案记录情况有效的做好工作。
2、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热线,通过书信、电话、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主动沟通,经常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情况。
3、培训“留守儿增设一些课程内容和生活能力训练内容,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