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吴定时讲座体会
从备课讲课入手 促教师专业发展
学习体会
茅箭区火车站小学 龚举伟
今天听了市教科院吴定时主任的从备课讲课入手,促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感受颇深,以下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个教师要从事科学研究,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了解教育动态,掌握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教师更应强调自主学习。教师要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唤醒自主学习和成长意愿,克服等待和依赖的惰性的想法与习性,在日常教育教学的同时,依据自身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研修,促进专业的自我发展和成长,持续提高自身的教科研水平。
首先,给自己制定出学习计划,每周学习一篇教育理论文章,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并作学习笔记;多看教育报刊杂志,及时掌握学校教育科研的新动向、新思路和热门话题,.多了解各种专门性的科研信息,为日后进行科研选题积累资料。在学习时要注意方法,以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作为衡量标准,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进行梳理,确定问题,形成学习专题,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循序渐进地学习、实践;同时,用适当的和理解的方式,对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做积累性的记录,把这些记录整理成学习文件夹,这样不仅可以作为自我学习的评价,还能帮助自己认识学习的实力、缺点、倾向、习惯以及下一步的学习需求;此外,还可以有意识地从批判的角度去阅读,学会与书本对话,养成在书的边缘空白处写下评语、随感等的阅读习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在借鉴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及理念的同时,建构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以此来审视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研究,以优化教学。
“一次充电,永远放电”的时代已经过去,教师应当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师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弄潮儿。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
所以,让我们彼此共勉:在研究中发展,在改变中进步吧!
第二篇:讲座体会
听北辰东堤头中学教师讲座的一点感想 在听了辰东堤头中学教师班级文化的报告后深有启发,本身也是一个新的老师,也正在努力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为此首先要学习的是要对班级文化有个深刻了解,东堤头老师的讲座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户供我们学习思考。
1、建立一支有创新精神、团结互助的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和带头人。要形成一个好的文化氛围,并形成管理上的面,必须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为了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我是这样给他们打比方的。班长就好比是总经理,其他班干部就好比是部门经理,总经理能够高屋建瓴,统筹规划,不能是事务型的,因为事必躬亲,时间长了就会觉得很累,有点力不从心,而要做管理型的,把各项事务都布置下去,自己检查督促,其实班主任也要做管理型的,如果事事到场,也是很累。其他班干部也要提高工作的效率,如生活委员,每天同学们走后再留下来把一个个窗户关好,把灯、风扇、电源等关好,然后再锁门,这需要很长时间,能够坚持一个学期,这样的班干部确实工作认真负责,值得表扬,但我不提倡这种做法,因为他完全可以提高效率,安排靠窗的同学关好窗,自己检查督促,自己不会那么累,也有利于加强同学们的集体意识。
2、创建和谐的教室文化
教室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展班级活动的主阵地。积极和谐的教室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个性发展具有积极的暗示作用。窗明几净的教室环境,发人深思的名人名言,丰富多彩的学习园地,都是教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班主任都会注意这些方面。在学生第一次进入教室前,可以在前后墙贴好了标语,前面是团结、自信、务实、奋进,后面是苦读三年,幸福一生,左右贴上四幅名言,学生第一天走进教室就进可以感觉到一种学习的氛围。接着还有一个学习园地,让学生写了一幅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为边框,中间有时贴上学习方法,或学生的奋斗目标。“让每一个班级成员用班级的每一寸地方来表现自己。”这是我创建教室文化的宗旨。一个教育专家说过,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让教室成为一个能够耕耘出春天的“村庄”。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我会留一块空着让学生每天在上面写一些东西,如温馨提示,今日天冷,注意加衣,天气炎热,注意保持教室卫生。还有名人名言,凡人凡言,表扬等,同学们都乐意去写。
3、创建健康高雅的班级精神文化
一个班级有一个班级的精神,开展健康的活动文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如学生干部在班上组织同学们写班级口号,全民参与,然后收集起来,输入电脑,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让同学们举手表决,选出班级口号。
4、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新颖别致的主题班会。
班主任跟学生几乎天天打交道,一谓地进行空洞的说教,只会让学生觉得烦燥,助长他们的逆反心理。所以上每周都进行一次主题班会,大多数时候做成课件,图文并茂,还有动听的音乐。基本上让学生自己主持,我则坐在教室后面观看整个过程,有时作个总结。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主持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也积极互动参与。寓教于乐,学生在开心中接受了教育。
第三篇:讲座体会
听唐平老师的心得体会
李阳
听了唐平老师的讲座,使我知道了我们作为教师,我们生活的幸福指数的高低是由两个一级指标体系来检测的。所谓的两个一级指标就是身心愉悦的程度和精神充实的程度。
影响教师我们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的因素有:待遇、学校中的人际关系、教师的劳动强度、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的物质生活环境、学校的硬件建设、教师职业的稳定感和安全感、教师职业的社会声望、生源质素、对教师的评价、学校制度、学校的声誉、社会期望、教材质量、课程资源可开发和可利用的程度、教师的健康这17个因素。
影响我们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也可以概括为生活收入水平、个人健康状况、家庭生活和谐程度、社会人际关系、业余精神文化生活等五大指标。其中我们的个人健康状况、和谐的家庭生活、丰富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也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不过这些方面更多的是需要我们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做到的。
谁来提高我们教师的幸福指数?靠政府、靠社会、靠自己。我们的教师也要能够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与社会适当的融合,相信我们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一定会有更多的增长。
怎样理解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是打造优质教育所必需的。
我们的教师有幸福感吗?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调查结果显示,82.2%的教师感觉压力大,10个教师3个倦怠工作,近四成教师生存状况不佳。在我们本地区,也有权威数据:一项调查报告结果显示,65.1%的中学教师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职业病”。其中,腰背痛、咽炎、颈椎病、痔疮和胃炎或胃溃疡是排在前5位的疾病。近70%的教师感到心累、精神疲惫,48%的教师有焦躁、失眠等症状,36%的教师感到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些让我深深感到:要想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必须关注教师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和心境心态,让我们的每一位教师快乐而阳光地生活,从而带着学生走出苦旅般的学习生活,让“教”与“学”分别成为教师与学生的享受!
一、引领教师端正职业观,保持良好的职业心态。
全球金融危机的现在,有许多人在羡慕教师职业的纯洁稳定,但同时有许多教师反而羡慕墙外的丰富多彩,对自己年复一年的工作倍感枯燥、痛苦,甚至可怕到什么感觉都没有了,麻木了,出现了职业倦怠。
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端正一些教师的职业观念:首先要明确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责任。不能将之等同于一般的社会职业,其责任极为重大:每一个教师手中掌握者几十个孩子将来的命运,决定几十个家庭将来幸福程度,甚至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因此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至少做个合格的教师。其次,组织教师品读肖川教授《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等净化心灵的书籍。再者,组织教师学习灾难中的“大爱教师”感人事迹,认识:江西九江永修县黄岭村小太阳山教学点的邹有云同志,既是校长、管理员,又是教师、炊事员,在那里一干就是三十年,行程十万里;上海尚文中学黄静华同志,无怨无悔当了三十三年班主任!…… 让我们的教师来感受在他们身上强烈地折射出来的“热爱与公平”、“服务与奉献”、“理想与牺牲”这样崇高的教师职业观:他们把教师这门职业当作是自己终身的事业而不仅是在找个饭碗;把教师工作当作一种创造性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而不是一种负担;把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酸甜苦辣当作是幸福的快乐而感受着,从不为委屈、劳累、不被人理解而烦恼。在他们心里,工作着是美丽的,忙碌着是愉快的。这批人不是什么不平凡的人,他们仅仅是把教师当作最崇高的职业,而且为这个职业尽着本职的责任和义务。有了如此的职业观,克服工作困难中我们就会体验到奋斗的乐趣,工作的幸福。也只有这样的心态中,我们才能享受到学生成长给我们带来的幸福。
二、落实个人发展规划,享受自己成长的幸福。
每位教师制定好近三年的发展规划,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这样,我们教师在“新我”召唤下,不断产生工作的热情。当然,这需要学校提供有效地帮助,及时的督促。比如有学校提议三管齐下:一是在教职工中实行职级制,依据教师、职员素质表现从低往高依次设计了十个职级。每一级都有不同的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抵达自己的职位,而且职位与津贴挂钩。二是首席名师、骨干教师制度。通过教师自荐,学生评、家长评、同事评、领导评,并结合工作成绩量化,评出首席名师(班主任)、名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模范职员。三是对教师的多角度表彰,即对教师在工作、生活中的个性、优点与出色表现都予以鼓励。多一把衡量学生的尺子就会多出现一批好学生,同样,多一个观察教师的角度就会多发现教师的一些优点。这样一来,每一位教师都在为不断地升级而努力,并在持续升级中享受特殊的精神愉悦与相应的经济收入。
三、营造“仁者爱人”环境,创建幸福的温床。
1、关注教师健康,增强教师体质。现在都强调要把学生休息的时间还给学生,因为疲劳学习是一种对学生的摧残。同样,疲劳工作只能给教师带来倦怠感,而不是幸福感!所以我们要把教师休息的时间还给教师,平时严格执行作息制度,双休日不组织工作。其次提供锻炼身体的设备与时间:比如安排教师集体操、设置教工活动室,充实设备、定期开展教职工文体活动、每学年组织一次教师进行体检等等。
2、关注教师情感,让家校成一体。学校管理工作不能仅仅管理教师的工作,同样要重视教师的情感状态,因为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所以在平时管理者要摒弃领导的那种居高临下、以大压小的管理方式,而是应该以服务者角色出现在教师面前,认真听教师倾诉,细心为教师解开心结,及时帮教师调整好情感状态,以最佳的状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其次,创造性开展一些优化教师情感的活动。比如开展“三十岁青年教师同欢”、“同季生日聚会”、“教师家庭联欢会”等等。让教师感觉到我们的管理者是真心实意的服务者。
3、关注工作评价,让师由“圣”回归为“人”。
当下,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应从教师形象的现代重塑开始。应当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由崇尚圣贤人格的道德楷模成为具有师范人格的模范公民,应当实现由“圣贤”向“人”的回归和由“人”向“师”的提升。要知道,在转型社会中,教师所代表的主流文化,不再是唯一正确的代表,而成为价值丛林中的一员。那么,在更多理解、宽容和尊重的目光下,“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能成为教师的光荣和幸福,也才能消除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困惑。因此对我们学校管理者来说,教师有错误、或者失败应该是一种正常现象,不应一味采取惩罚措施,而应该让其在失败或错误中汲取教训。甚至可以鼓励其把错误或失败贡献出来,让大家在共享错误中成长,让所有人铭记教训,把失败经验升华为集体的知识和智慧。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需要学校和校长承担责任与风险的时候,校长一定要挺身而出。这样,分享错误才不至于形同虚设,无果而终。在这种“共享”错误与失败的学校文化氛围里,教师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贤”,而是追寻圣贤的普通公民,不再会因为某次错误与失败遭到学校与社会的通盘否定,而降低职业幸福感的指数。有了正确的职业观,我们工作中的阴霾就会一扫而光,处处是阳光灿烂。有了明确的发展规划,并不断践行,我们的工作就会充满激情。有了“仁者爱人”的工作环境,我们的幸福指数将会成几何基数方式增长。
第四篇:讲座体会
清华大学张学政教授讲座心得
“我这一辈子只和学生吵过一次架,党支部书记跟我谈了2个小时,从那一次,我明白一个道理:学生千不对,万不对,老师和学生吵架,就是老师不对,老师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从那次后,我再没和学生红过脸,一辈子用微笑面对学生„„”这是清华大学张学政教授来我县作主题为《让课堂充满激情、智慧和欢乐——谈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的讲座时说到的,也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几句话。2015年5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此次讲座。而张教授的讲座不仅在教学方法方面给了我深刻的启发,更让人感动的是张教授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教学艺术,深厚的人文素养,从讲座期间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我们能够看到老师们对张教授的敬仰和折服。张教授的讲座主要从六个方面开讲: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三是注意课堂语言艺术;四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五是热爱教学、为人师表;六是怎样做一个好教师。他的讲座对怎样身为一名教师做出了深刻生动的诠释。张教授的讲座让我感触颇多,现就其中的几个方面写出我聆听这次讲座的心得和体会,以期能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第一,上好第一节课。在讲座中,张教授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上好第一节课。要上好第一节课,首先要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将学生的心收拢到课堂上来。要抓住学生的心态,治理课堂上的突发状况;然后,用心去上好每一节课,用知识去征服学生的心,用教师为人师表的言行去感染学生;在课堂上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性,富有节奏性,力求形象性”“注意课堂语言表达艺术”;对教学手段的运用,必须把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坚持采用“课件+黑板+粉笔”“实物+模型+教具”的方式进行教学,课件一定要详略得当,最好图文并茂,忌讳长篇大论,教材搬家,做到“教师要有讲头,学生要有听头”;另外,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第二,热爱教学为人师表。张教授讲到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
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第五篇:吴大观体会
学习吴大观心得
作为航空发动机专家,吴大观被誉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他的先进事迹传遍了祖国的大街小巷,最令我感动的不仅仅是他把10万元作为最后一笔党费交给党,更多的是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了我,主要谈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注重学习。他每天坚持读《中国航空报》、《人民日报》和《求是》杂志,这样可以随时了解最新的国家政策、更新知识,节假日里,他不虚度时光,总能平静地一字一句读书,从而不断充实自己。
第二,艰苦朴素。他从来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家里用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旧家具,一件60年代的“常委”服穿了几十年,却连续46年每月多交党费,他最快乐的时刻就是收到党费收据。
第三,乐于奉献。从他的日记中,我了解到他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心系人民,一直坚持“人生的道路是舍与而不是索求”的做人原则,能够时刻检查、解剖自己是否有腐化、堕落的思想和行为。
以上三点是我在学习吴大观活动中感触最深的,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吴大观的高尚情操激励自己,敬业负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从而为易成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