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智慧

时间:2019-05-13 00:4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教学的智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教学的智慧》。

第一篇:语文教学的智慧

语文教学的智慧

薛瑞萍说: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短短的一句诗意的语言透露出她身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多少自信,多少豪迈。在偌大的小学语文教师群体中,还有多少人敢像薛瑞萍一样如此大胆地将自己定义为“语文”。“百炼成钢。”在语文世界游走多年的她,如今能够像一只蹁跹的蝶,尽情地在语文教学天地里释放其生命的丰富与灿烂,成就她美丽的语文教学人生。从她的身上,我们不难发现,语文教学应当是一项智慧的事业。唯其拥有成熟圆融的智慧,语文教学才会精彩,才会熠熠生辉。

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智慧呢?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则故事: 张老师是位年轻的男教师,学识渊博,口若悬河。他教五年级语文,平常很少备课,教案总是寥寥数语;也很少改作业,改得最多的是学生的作文与练笔;更很少给学生背书,偶尔会叫个别差生在课余的时候到他面前背背课文。他在办公室,很多时候是看看闲书,上上网,时不时地与同事讲几句笑话。同事们私下 议论:这男老师教小学没有一点耐性,做事毛毛糙糙,教学怎么能抓得扎实?期末考试,看他怎么交差?

另一位李老师,是比张老师年长很多的老教师。她工作非常敬业。每天一走进办公室,便忙个不停:催促学生背诵课文.让学生默写生字,批改学生的语文练习、作文、日记,等等。她留给办公室同事的总是一个忙碌的背影。看到她如此辛苦地劳作,同事们大发感叹:嘿,老教师还是老教师,这教学效果应该没得 话说。

一个学期很快过去,全县进行调研考试。当成绩公布出来后,全办公室的老师不禁大跌眼镜:李老师的班学生平均成绩比张老师的班整整差了五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老师们百思不得其解。

张老师笑着解开了谜底。他说:你们别看我平常在办公室做的事很少,但其实我所做的事情并没有比大家少,有时反而更多。我十分注重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要求他们坚持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对于学生所写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我都认真批阅,并将阅读所得与学生分享与交流。学生很感兴趣,阅读激情也不断高涨。我平常上电脑、看闲书,并不是在消遣,而是在给自己充电。我通过电脑和书籍来弥补自己人文素养和学科知识的不足。有了日常积累,我在课堂上经常给学生引经据典,学生听得兴致盎然,于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语文,自然考试也就不成问题了。

张老师和李老师的教学故事颇值得我们深思。同是从事语文教学,为什么李老师事倍功半,而张老师却事半功倍?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和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一样,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有一句话说得好:愚蠢的人会将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而聪明的人却将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当然,我们不能说李老师的做法一定很愚蠢,只是语文教学如同任何问题的解决一样,是需要策略与智慧的,一味地苦干、蛮干,往往取不到更好的效果。

仔细品味张老师的话,想想他所谈到的经验,我们不难发现,张老师是一位在语文教学上极具智慧的人。他的语文教学智慧集中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简简单单教语文

语文教学有时候应该像郑板桥诗中所

描绘的,做一做“删繁就简”的艺术。

简约、精致是一种美。世界上最美的事物往往是大道至简的。如哈佛大学的校训:“向苏格拉底学习,向柏拉图学习,向亚里士多德学习。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短短的两句话,代表了一代又一代哈佛人在真理的道路上执著的探索与追求。再如意大利悉尼歌剧院的外形是一页页白色的风帆,其流畅简约的造型成为建筑界的经典,引起中外游客的交口称赞。

求简成为一种风格与智慧,语文教学也应该讲究求简的智慧。如何达成这种智慧呢?

(1)教学目标简明扼要

对课堂上非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师一定要胸有成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清楚。以《威尼斯的小艇》为例:从课堂教学要达到扎实有效的角度出发,上述《威尼斯的小艇》的教学目标应该俭省,综合表述为:A.理解课文里“操纵自如…基督”等重点词语的含义,了解威尼斯的特点。B.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威尼斯的喜爱。C.背诵课文。如此简明扼要,教师在教学中就会稳打稳扎,一步一步落实目标。(2)教学内容简单精致

语文是做加法还是做减法?这是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备受语文教师争议的话题。加法与减法,孰是孰非,我们不能简单地评判。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两者各有各的精妙。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学生一个学期要学习几十篇课文,如果每篇课文都做加法,肯定是不现实的。首先,教师本人没这个精力去将每篇课 文挖深挖透,让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全部呈现出来;其次,即使教师有精力和能力堂堂课做加法,学生也会不堪重负,毕竟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精力是有限的;再则,教师堂堂课做加法,其教学任务能不能完成,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

因此,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是以做减法为主的。这减法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一堂好的语文课并不是教学内容愈多愈好的。梳理课文的主线,抓住课文的重点,简单精致地呈现教学内容,将之讲深讲透,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这样,既能够让学生迅速理解课文,又能够让学生学得轻松。

“要而不繁”是语文课堂的根本。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只有抓住这个根本,其语文教学才会省时高效。

(3)教学过程简约清晰

那些在课堂上“满堂问”的教师,其教学过程一般都是模糊的,找不到一条清晰可见的主线。教学就像驾驶一艘无底的船,驾到哪儿算哪儿。还有些教师过于注重细枝末节,将一堂课的重点全部聚焦于一些重点词句的理解上,繁琐的分析与讨论往往使 教学过程变得支离破碎,无从凸现主题。

教师设计教学过程,要如同砌房子,围绕目标,从基础开始,层层递进,直击目标。且看有位教师执教《让生命开花》一文,其设计的教学程序为:读一读,了解课文说了什么——画一画,画出课文反应“生命可以开花”的句段——议一议,谈谈“生命为什么可以开花”——说一说,你身边“让生命开花”的事例。四个步骤。始终围绕“生命可以开花”的主题,一步一步逐层展开。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目标清晰可见,过程实实在在。教师教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自如。

(4)教学方法简略实用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方法日趋繁多,并且日渐翻新。最明显的改变就是计算机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课件几乎成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法宝,一堂课要吸引学生,好似非得使用课件不可。有的教师上公开课,甚至完全依赖课件,没有了课件,便不知怎么教学,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某大学一位知名的教育学教授,被另外一所大学邀请前去演讲。

该教授将演讲内容做成了精致的课件,以为演讲一定会有声有色。谁知,她上台开讲不过三分钟,课件运转突然出了问题。经反复调斌,课件内容仍是显现不出来。没有了课件,该教授的脑海一片空白,不知自己接下来要讲什么,结果在台上子乎者也讲了不过半个小时,便匆匆离台,惹得台下听讲座的专家及学生 一片嘘唏。该教授当场急得眼泪双流,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赢得的名声竟然败在一个小小的课件上。

这个事例说明的是课件教学带来的弊端。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好方法,但不是包治百病的灵药。对于日常教学而言,教师要节节课做课件进课堂,是不可能的。没有哪个教师能腾出那么多时间来做课件。

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采用的方法一定要简略实用。传统的“一支粉笔打天下”的方式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未尝就失去了价值。教师如果能凭自己的讲述吸引学生,讲述法同样精彩。薛瑞萍老师执教《詹天佑》,在课堂上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讲述了“詹天佑”的求学历程,南京大屠杀的悲剧等,大段大段的讲述不但没有使课堂失去活力,反而激发了学生蓬勃的学习热情。

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小组合作掌习等诸多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都要以“简略实用”为原则。如情境教学,倘若花了很多的精力创设一个情境,却是为了弄明白一个简单的问题,就大可不必;再如游戏教学,倘若课堂上组织起来比较麻烦,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可尝试运用其他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更要讲究实用,小组分工明确,学生容易操作。

(5)教学语言简洁明快

语言表达简洁明快,能做到字字入耳,声声人心,其效果便非同凡响。

法国作家雨果向出版社询问《悲惨世界》一书可否出版,给 出版社写信时,其一个标点符号:“?”。而出版社的回答同样让人惊叹,也只一个简单的标点符号:“!”这则故事应该成为“行文简洁”的经典。

我们来比较一下下面这两段关于《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导人语,你更喜欢哪一个:

A.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个地方在我国黑龙江省的东部,那儿一年四季树木常青,被人誉为“林海”;那儿盛产木耳、山药、枸杞等多种名贵的药物;那儿还有伐木加工厂,为祖国的天江南北输

送了很多木材。这个地方是哪儿呢?那就是美丽的小兴安岭。B.同学们,我们中华大地,美景美不肚收,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就是——小兴安岭。

显然,第二个导入简洁明快,迅速引领学生进入主题;第一个导入,虽然教师用了优美的语句来描绘,但开篇便说了一段这么长的文字,不兔让学生感觉有些累赘,而且教师将课文内容早早说出,也破坏了学生的学习兴致。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论导人,还是过渡、总结、提问等,都应当简洁明快。

二、课内课外三七开

也许有老师要问:倘若语文课堂教学过于简单,学生的收获岂不是十分有限?语文的世界本来博大精深,教师的教学只是简单地就教材教教材,学生又从何而来对语文的热爱与兴趣呢?这就涉及语文教学中课内与课外关系的处理了。众所周知,语文确 实是一门以深厚的积累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平常积累越多,语文的综合素养便越高。

薛瑞萍老师给学生上语文课,很多功夫是花在课外的。一个学期的语文课,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她在带孩子们读课外书;每天课余或放学后,她总是和孩子们一起在走廊、教室交流读书。得;晚上回家或双休日,她又通过网络交流的形式与家长、孩子交流读书体会。这种师生共读的语文教学方式在学生和家长之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她的学生不仅喜爱语文课,还非常酷爱阅读与写作,就连大部分家长也跟着她一块读读写写,其乐融融。当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习效果也就不用操心了。她教的一年级孩子一个学期结束后,人人会背《365夜儿歌》。试想:一个会背一整本儿歌的孩子,她的语文学习成绩怎么会差呢?因此,薛瑞萍每每自豪地说:只要孩子爱上了阅读,就不愁孩子们学不好语文。

不言而喻,好的语文教学总是依赖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之功的。吕淑湘先生曾经就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做过形象的划分:课内课外三七开。意即语文教学的效果,只有三分来自于课内,另外七分来自于课外。如今更有教师提倡课内课外二八开。“三七开也好”,“二八开也好”,或许语文教学中,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不一定如此界限分明,但这些说法无一例外地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语文教学是离不开学生的课外阅读的。

三、换个想法更精彩 有的语文教师习惯于在固定的模式,陈旧的方法,没有波澜的教学,是不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的。课堂教学只有常教常新,才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

1.找教学切入点,换个想法

教学切人点是指语文课堂教学中导人课文、贯穿全文并引领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中心点。这个中心点也可以称之为“文眼”。课堂教学只要抓住了文眼,紧紧围绕文眼组织教学,便会重点突出,有条不紊。

课文的切入点一般有很多种,它们或者是词,或者是句,或者是段。如《狼和鹿的故事》可以以“生态灾难”这个词作为切人点,《捞月亮》一文可以以“糟啦!糟啦!月亮掉在井里啦!”作为切人点,《月光曲》一文可以以“断断续续”和“纯熟”这一组相反的词作为切人点,《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可以以课文的最后一段“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又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宝库。”作为切人点。

既然一篇课文有多个切入点,那么在教学时,就存在如何选择切入点的问题。在多个切人点并存的情况下,教师要比较比较各切人点的优劣,选择最新颖最独特的视角作为课文的切入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应当思考一篇课文应以什么作为切人点。如果该切入点已被别人实验过,自然无吸引人之处。那么,教师应当改弦易辙,换个与众不同的想法。

《落花生》一课,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作者通过描写花 生的特点来赞扬生活中那些朴实无华的人。大多数教师执教此文,一般都以“花生”为切入点,以与学生聊花生导人课题。但特级教师张树林老师研究文章的作者许地山的笔名“落华生”作为课文的切入点。上课时,他先询问几个学生叫什么名字,为什么父母给他们取这个名字;接着介绍《落花生》一文的作者许地山有个笔名叫“落华生”,向学生抛出问题:为什么作者要给自己取名叫“落华生”呢?再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讨论“落华生”的来历。张老师以“落华生”这个名字作为解读《落花生》一文的切人点,新颖独特,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设计教学过程,换个想法

教学过程一般与教学的切人点相对应。选择不同的切人点,便需设计不同的教学过程,但相同的切人点也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过程。如同前文所述,语文课 堂的教学过程最忌从头教到尾,教学程序僵化。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经常变着法儿设计与众不同的教学程序,给学生一种意外的惊喜。让学生不是从课堂一开始,便知道教师会在何处结束,一路的教学风景早早地一览无余。

一篇课文,如果老师们喜欢从头讲起,那么,我们就可以换个想法,考虑考虑是不是可以从最后一段讲起。如《生命生命》一文,大多教师沿着“瓜蔓破土 —飞蛾扑火—心脏律动”的课文叙述思路进行教学,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从体会“植物生命的顽强到动物生命的顽强再到人类生命的顽强”,感受生命的宝贵。既 然大家采用的都是这种顺叙的教学思路,为了给学生学习课文的新鲜感,我们可以尝试将教学思路转换过来,逆着课文的叙述顺序进行教学,即“心脏律动——飞蛾扑火——瓜蔓破土”,从人类生命的顽强到动物生命的顽强再到植物生命的顽强,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叹:原来不仅仅只有人类的生命是顽强的,动物、植物的生命也是顽强的,继而在人、动物、植物的生命比较中懂得,植物、动物都拥有蓬勃的生命欲望,作为一个人,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

我们也可以尝试从一篇课文的中间开始教学,掐头去尾。从中间开始教学的课文,一般中间段落是课文的核心与重点。所谓的掐头去尾,也不是说不要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只是将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淡化,蜻蜓点水地一笔带过。如一位教师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其教学过程就以地震中父与子的对话而展开,不像其他老师一样,考虑到叙事课文的完整性,一定要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讲得一清二楚。这位老师抓住父与子的对话,引导学生充分挖掘人物的心理活动,层层假设,层层铺垫,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对课文的主题有了深刻的理解。

3.创设情境,换个想法

很多名师都很注重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于永正老师上作文课,在《红花献给谁》中,他将自己打扮成一位猎人走上讲台;在《学写留言条》中,他把办公室的林老师适时请进教室,传达通知。于漪老师上语文课,课堂教学中每出现一个新词,于老师 就会在下课与孩子们交流时,特意创设交流的话题,在话题中运用这个新词,以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词语。窦桂梅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当时的皇帝、大臣、老百姓,会怎么说,怎么想?学生在角色模拟中,体会到了表达的快乐。

情境创设需要常常更新的。一个人人皆知的情境或一种长期运用的情境形式,都不能给学生的感官造成强烈的冲击,因而很难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情境创设最大的特点是逼真性与生动性。好的情境能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身临其境地参与感受与体验。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当认真思考,创设一种与众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只有一个地球》,开课之前,设计了这样的情境:

师:听说你们都很聪明,我想考你们一个问题,回答时思路要尽量开阔一点:我们现在在哪里?

生:学校的礼堂里。师:(摇头)思路不够开阔。生:在深圳。生:在中国。生:在地球上。

师:是呀,我们在深圳、在中国,也在地球上。请全体起立,跺一跺脚,我们的脚下是什么? 生:地球。

师:(板书:地球)我们一起叫一声“地球”。生:(齐)地球——

师:地球听到了没有呀,怎么没有反应?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呼唤:“地球,你好!”假如地球听到了.她会热烈地鼓掌的。开始!

生:(一起,深情地)“地球——你好——”

师:地球听到了我们的呼唤。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看似很简单的情境设计,却反映出王老师的匠心独运。短短的情境体验,迅速拉近了学生对地球的亲近感,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所以,情境创设一定要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中心,多想办法。

3.确定教学方法,换个想法

“教无定法。”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使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内容与题材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主题内容相同的课文也要尽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才会变得丰富多彩,充满灵气。

教师潜心钻研教材的深度不同,对教材的理解也会有别,所想到的教学方法自然会有所不同。同是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王崧舟老师采用的是从学生的心理体验出发,把“听、说、读、感、悟、思、情”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和心理体验过程结合在一起感悟语言的做法。而孙双金老师却采用的是紧扣词句、层层设 问,观看录像,体会人物内心,将文本静态的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以有声语言的形式形象化、动态化、情感化的做法。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敢于尝试,让学生反弹琵琶。李镇西老师在他的博客上记载了他听一位语文老师上课的经历。该语文老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分别汇报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她将全班同学分为了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围绕学习主题选择一种汇报形式进行商量讨论,商量讨论后,教师再安排每个小组轮流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汇报的形式各不一样:有的小组是集体朗读,有的小组是表演,有的小组是唱歌,有的小组是边读边评。整个课堂教学,教师只在其中穿针引线,学生完完全全唱起了主角,学习气氛相当活跃,教学效果自然水到渠成。

换个想法,是为了丰富语文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更具魅力,使语文教学优质高效。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换个想法,一定要注意,不要忘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何想法都是为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服务的。那种一味地标新立异,凭借一些小点子、小技巧、小方法,增强课堂的热闹和噱头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也是要坚决杜绝的。

第二篇:语文的智慧教学

语文的智慧教学

最高尚的教育理念就是智慧教育。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有觉悟的教师都承认,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堂中的语文永远滞后于生活中的活生的,日新月异甚至是“时新月异”的语文,特别是网络时代到来之后。可我们不要悲观,正因为生活语文的丰富、活跃、瞬息万变,才需要我们来学习最基本的,最核心的,最基础的,最根本的语文,好好地教学生学习语言,学习文学,学习文化,把语文课堂创建成培育智慧的殿堂,让懵懂无知的顽童走进这座殿堂,受“语文”及其他学科的濡染,经过老师的引导和同学的相互促进,然后走 去,成为智慧,富有善性,人格高尚的“智慧人”。如果说,语文教育最大的,就是培育智慧的话,那么语文教育最根本的准则也不过要“智慧地教”。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追求的也是语文教学的智慧境界。那怎样的“教”才是智慧地教呢?

首先,语文教育必须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合作互助,分享交流。在相对而于当下的中国语文教育而言,我们更需要关注这样的语文教育法则。1古今相通

语文教育应该有经典感,也要有现代感。语文课本里的语文,规范,纯洁,文雅,经典得多;而生活中的语文复杂,丰富,鲜活,更有时代感。所以,语文教学需要古今贯通,文雅结合,从中选择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的最基本的东西。否则,语文教学会在时代的浪潮中失去方向,失去传统,失去根本。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学习现代的文学作品时,还要提倡让学生多接触古典的文学作品。

2情理相融

当下的语文课堂有热烈的对话,激烈的辩论,生气勃勃的“小组活动”,叽叽喳喳的课堂讨论。但是,我们发现,学生的言说缺乏“语文”,学生的思想缺乏深度和广度,学生的人格缺少提升。所以语文教育要有理性的思辨,有正确的批判,语文课堂中除了琅琅书声,还应有爽朗的笑声,喜怒哀乐的真实表露,更是情感与智慧的相融。3读写相生

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写听说”的实践活动中学会 “读写听说”。这是真理。在日常生活中,人从诞生那一刻就开始在“听”了,从咿咿呀呀开始就在“说”了。所以说,语文教学最基本任务是教学生“读”和“写”。“听”“说”中介随“读”和“写”能力 的形成和提高逐渐加强。但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似乎是因为把“听说读写”等量齐观,淡化了“读”与“写”。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将“读”和“写”作为核心任务,基本任务,要因“读”悟“写”,要以“写”促“读”。

我崇尚的教育理念就是智慧教育。我要以激情,知识来构建语文教育,既然做出了选择,就应该有一点精神:择善而从!

第三篇:回归语文教学智慧

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伟大事业,不能只关注知识教育,更应关注人的心灵,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的核心就是唤醒和激活,语文教学就是要唤醒学生生命中的灵性,激活其内在的潜能,激发爱心和求知欲。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要普敬学生,平等看待师生,对每个学生都暗含期待,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天才,只是反应快慢、思维急迟不同而已。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要,让阅读充满乐趣。真诚地赏识每个学生,唤醒他们的自信;鼓励他们大胆尝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对个别的学生,教师要善于点化,期盼早日转心。

一、关注需要——充满乐趣

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发展,更多地相信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心理支持。无数事实证明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最有亲和力,就像粉丝崇拜明星,学生最爱上他的课,教学成绩自然也好。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的秘密和交往艺术,在于满足学生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研究、探寻者。”中学生的内心世界中,这种需要尤为强烈,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随顺所需,满足他们的需要,加以适当的正确引导,学生就能够充满自信,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有一种成就感,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习、阅读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二、重在赏识——唤醒心灵

教师应该以真诚的爱心更多地赏识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普敬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优点,并真诚地赞美和赏识他们,让学生感到你喜欢他,他在老师心里是重要的,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因为人总是喜欢看重别人的感受,为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乐而忧。赞美和赏识意味着优点被发现,成绩被肯定,个性被张扬。学生受到老师期待和赏识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和谐的气氛中,心灵得到了舒展,唤醒了沉睡的心灵,使得心灵清新明净,思维活跃,学生的灵感泉涌,激活了先天的潜能。同时学生也开始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气,在其他方面着力表现自己,以便期待获得老师赞美和赏识。可以这样讲:赏识——唤醒好学生,抱怨——逼出坏孩子。因此教育就是心灵感受心灵、心灵理解心灵、心灵耕耘心灵、心灵创造心灵。

三、重视尝试——体验成功

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的不断尝试学习材料,不断纠正错误、体验成功,不断强化自信的过程。尝试需要勇气,勇气是从自信中获得的。大胆尝试需要强化自信力,而人在困难面前总是认为“难”、“我不行”、“做不了”。人们被这些骨子里形成的认为“难”的观念阻碍着,就会主动放弃,不敢尝试。因此,想要有勇气大胆尝试就要摒弃骨子里形成的观念,树立“我能行”的观念,并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激励,这样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并能就此改变你的世界,使得成功与创新之魂永驻。反之学习主体缺乏乐观自信的积极情绪,抑郁自卑的消极思想占主导地位,学习就会缺乏主动性,尝试中出错率就高,就会不断往坏处想,再加之现代学生心理脆弱,学生会陷入痛苦,失去了自信,不愿尝试学习。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开心结、打开心路: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可怕,只是我们的信念,在失败中不断回忆过去失败的痛苦,使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伤害。因此不是境遇导致了你的失败与妥协,而是你的想法,你此时此刻就可以改变,无论做什么事只要选择尽管去做,与其不尝试而失败,不如尝试了再看结果,何况并不一定会失败。不要往坏处想,在当今世界上最具有传染力,最具有损害力的疾病不是癌症,不是心脏病,也不是艾滋病,而是消极妥协的念头,它就像癌细胞一样不断扩散全身,使自己身心疲惫,信心全无。因此,要用积极的信念战胜消极的心理而长此下去你会因向上的、进取的信念而取得成功,产生愉悦成功的心理体验,生命力无比的旺盛,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四、点化思想——激活灵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与诱导学生,在问题思而未得之时,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用举例、情境、语言、譬喻等方式打开学生的心扉,使其心开悟解,心领神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教师“导”的作用,因为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情感的交流与调解者、心灵的沟通与激活者。他不仅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而且指引学生丰富内心世界,明理启智,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适时地、艺术地启发、诱导,学生突然惑云消散,慧风吹抚,心灵豁然开朗,达到了激活灵感、开发心智的目的。

如果是贪玩、厌学者,教师不厌其烦为其创设情境,不失时机地启发、诱导,也许有一天,某个情境,某句话触击了其心灵,就会使其回心转意,突然转心。如李白受铁杵磨成针的启发突然发愤学习,成为诗仙。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兴致勃发,充满乐趣,教师就要走入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自觉自悟,让学生体会到阅读是生命的需要,生命不仅需要补充物质,而且更需要吸取精神食粮。

追忆

第四篇:让语文教学走向智慧

让语文教学走向智慧

课堂教学是一种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艺术,是人对人智慧的引导、激发和唤醒。语文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文化和文明的因子在学生身上积淀成人格。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反映在清晰的课堂教学节的呈现上。

一、用情感温润课堂

语文课上,学生阅读诗歌、童话、散文、寓言等体裁的文章,与文本对话,与老师对话,师生共同度过一段生命的旅程。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如果说,课堂上只有冷冰冰的面孔,没有任何温度的语言谈何有效?要让怎样的情愫弥漫课堂,浸润学生心灵呢?

如教《春》一文,首先让学生粗读课文,理清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然后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描写春天的五个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读前四幅图时可用轻柔、舒缓的语气,读出对春的喜爱之情;读第五幅图时,则要加重语气,读出春给人希望和力量。这样,学生以读入情,以读入境,以读会心,在多次有效的诵读中,感觉到江南春天的温柔,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

二、用智慧点亮课堂

情感是建构有效课堂的首要因素。课堂上,老师激情飞扬,以情激情,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兴奋中不知不觉地迈进语文学习的殿堂。然而,有效的语文课堂不仅仅需要教师激情投入,真情付出,它更需要教师用智慧去创造。

1、有效的情境。

情境创设怎样才会有效?一般来说,所创设的情境着力体现出真实性、问题性、开放性等,就是有效的。简单的说,创设情境能够进入作者写作要达到的“境界”,使儿童有着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在教学《曹刿论战》一文中,为了使学生对曹刿有更深刻的认识,对《曹 刿论战》一文产生更强列的感情,在教学此文的课始时,是这样安排:首先,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鄙”字。然后让学生再说说这个字的意思。当学生说出“鄙”的意思后,教师在黑板上重重写下“远谋”二字,让学生再说说什么是“远谋”?师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谁”字,然后分别用箭头指向“鄙”和“远谋”,并在箭头上打上问号。以此激起学生的悬念,产生好奇。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激趣导入环节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爬山虎的一根藤与学生一同欣赏,当现实生活中他们常见但却不注意的碧绿的爬山虎呈现在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孩子们渴求的眼神!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努力回想他们曾经见过的爬山虎,这就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有了主动探究爬山虎的兴趣,他们成了这节课的主人,这个时候我再适时的引出“我们今天一起跟随叶圣陶爷爷,去看一看他笔下的爬山虎和我们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了课文的佳境。

2、有效的训练

有效课堂,绝不能无视训练的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课有哪些“基本技能”需要训练,从而打下相应的语文“基础”呢?从《语文课程标准》中不难以现,它包括:汉语拼音技能,识字技能,写作技能,阅读技能,倾听表达与交流技能,使用语文工具书的基本技能等等。这些技能显然要通过一堂双一堂的课落实训练,(当然还有课外学习活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是十分宝贵的。因此,充分的利用课堂有效的时间,来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就要求训练要精当扎实。

3、有效的拓展

立足文本,超越文本,这也成为许多教师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自觉行为。但是,有不少老师在拓展中,有些盲目和无序、泛滥。带着冲动的热情和时尚的追求。为了能有效的拓展,需要我们花气力反复的精心的研究教材,选准教材与拓展内容的最佳切入点。如: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之课堂拓展延伸口语训练:假如你是一个世纪老人,书面习作:联系生活,谈谈你所知道的其他关于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并给有关部门写封信,谈谈应该采取那些措施。

4、有效的探究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堂的有效探究应当充分考虑探究信息材料的可操作性,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好充分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抓住文章中需要探究、能够探究、合适探究的内容和契机,有形而探、有感而发,让学生在探究中走进文本、感觉文本、融入文本、升华文本。如在学习《变色龙》一文后,要求学生根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充分发挥想象,续写一个片段: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好小猎狗咬人事件的第二天,在街上碰到了将军的哥哥,你想他会说些什么。如一些名著的课文可以布置名著阅读竞赛等。

5、有效的课堂激励

激励语言犹如一束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我们的语文课堂。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所以,在教学中要以表扬激励为主,真正达到激励教学的目的,使学生保持学习的激情。激励语言又犹如催人奋进的号角,能鼓舞人心,增强自信。但过去,我们的教育多是批评的教育,使师生关系紧张,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而现在的教育是激励的教育。美国文学巨匠马克吐温说:“别人一句赞美的话都能让我开心了两个月。”对于一个大人来说,别人的一句赞美的话语都能让他欣喜许久,名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孩子呢?因此,为了使学生永保学习的激情和具有一定的信心,我们要遵循以下几个策略。①灵活创设激励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②要注重民主激励原则,蹲下来和学生沟通,使学生大胆参与学习。③灵活的运用激励,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感受到信心十足。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奋斗。如:你的想法真好,为大家开了一个好头、你朗读文章真有感情,假如再把声音放大一些会更好、很棒、你真行„„如在课前三分钟的古诗词诵读之后、在课堂朗读课文之后,我总是先让学生谈谈自己朗读的效果如何、优劣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进一步的评议,最后再由我做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舞台。四年级识字还是占有很重要的比例的,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时间里有效的掌握重要的生字生词呢,我在课堂上识字的这一环节中注意发挥学生的潜力,让他们自己发现在这些生字中有那些字容易写错,给其他同学提醒一下,学生们会根据自己的不足之处指出来,提出来的同学这个字一定不会错,听得同学肯定会比老师直接指出来掌握的要好得多。这样既让学生发挥了潜力,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现在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城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面对新课标,面对新教材,面对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我们就有必要重新学习,甘当一名小学生。在每一天的具体教学实践中,结合传统教学法,构建“在实践中尝试,在反思中研究”的教学新模式,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反思,从而得到不断的进步。所以及时反思、深刻反思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可以促进教师全面、和谐、健康、快速的发展,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经验+反思=成长”。今后,我将更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在行动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大浪淘沙,经常反思的我不再一味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是在今天的尝试中不断变化、不断改进。

总之,提高语文课堂的智慧性和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趣、理的挖掘,这将是一条艰巨的道路,但我想只要能立足课堂,立足学生,不断学习、实践反思,那么,语文课堂将会永远绽放智慧的光芒。

第五篇:走向智慧的语文教学

走向智慧的语文教学

(二)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 薛法根

教学,因生成而精彩

教学,其实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展开的心灵对话,因预设而有效,因生成而精彩!我们不应忽视精心的预设,也应该将生成作为一种自觉的追求。教学,理应充满智慧的挑战;课堂,应该充盈情感的力量。而教师与学生的智慧,是在教学细节中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是那般自然、随意而又让人惊喜。推敲、品味教育的细节,是我们发现、收获教育智慧的极好方式。

镜头一:一年级《做什么事最快乐》

师:每个小朋友可以把自己当作一个你喜欢的事物,想一想:当小青蛙问你“做什么事最快乐”的时候,你该怎样回答呢?(学生开始窃窃私语)师:你是谁? 生:我是大花猫,替主人捉老鼠最快乐。

生:我是蜻蜓,捉蚊子最快乐。

生:我是乌龟,游泳最快乐。

师:自由自在地生活也是快乐的。

生:我是太阳。

师:(惊奇地)哦?太阳最快乐的是什么? 生:我是太阳,照亮人们最快乐。(掌声)师:你有一颗伟大的心!生:我是花,我们用自己打扮美好的世界最快乐。(热烈的掌声)师:是啊!太阳、花草„„他们都有生命,他们都在尽自己的努力为别人做事,做有用的、有意义的事!生:我是一棵树,我吸进二氧化碳,放出新鲜的氧气最快乐,(掌声)师:呼出新鲜的氧气!空气就清新了!生:我是风,我让炎热的人们感到凉爽最快乐。师:带给人们凉爽!多么善良啊!

生:我是萤火虫,在黑夜里为人们照明最快乐。(热烈的掌声)在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我让每一个学生进入自己新的角色,激活已有的生活积累,发出属于自己的心声,产生自己的思想。尽管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知识积累、人生经历与生活经验的制约,他们对课文内容和生活的理解常常是表面的、大而化之的,带有个人经验色彩和想象性的,但这些理解却往往是充满灵性的、闪耀着创造光芒和智慧火花的。我以为,智慧的火花来自三个火种:独立的、生活的、深刻的。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理应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其次是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去进行言语实践,并在这样的言语实践中领悟生活的哲理与文学的浪漫,言语表达与人文素养兼得。答案不是唯一的,语文教学才是精彩的。

镜头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师:自由读课文一到四小节,要把它读好了。好的标准是把汤姆钓鱼的情景读出来,让人一听就感受到汤姆在钓鱼。(指名一生读第一自然段)师:他读得正确流利。看一下,汤姆和爸爸在什么时候钓鱼?(生:晚上。)我们中国人喜欢什么时候钓鱼?(生:早上。)师:外国人喜欢钓鱼,但却是在晚上,这叫浪漫。要把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汤姆和爸爸泛舟湖上的那种浪漫的情调读出来。你再来读一次,提醒你一下,“明月”“慢慢”这两个词特别注意一下。(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得很有感情,大有进步。)师:你读得真好,老师要奖励你,奖励你什么呢?奖励你再读一小节。(生笑逐颜开地读第二小节)师:看得出你是钓鱼的新手,谁再来读这一节。(又一生读,有明显进步。)师:现在你是钓鱼能手,什么是涟漪? 生:鱼饵抛下水面时,荡出的一圈圈波纹。(众惊叹)师:有一句话叫醉翁之意不在酒,渔翁之意不在鱼,这叫情趣,重在欣赏美景。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听得出你是钓鱼高手?(又一生读,读得更好了。)·

师:他是钓鱼高手,还不是钓鱼专家,不仅要看到银色的涟漪,而且要读到心里有涟漪。(又一生读,读得更好。)师:你读的时候心里一定有涟漪,才会读得这么好。心里有涟漪看不见,那叫情感的涟漪。谁还能“有涟漪”地往下读?(生读第三小节)你读着读着,我心里也有涟漪了。(众笑)教育智慧是在教育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生活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教育智慧不是教师或者学生刻意播种的,那种作秀式的表演教学,重复那些“噱头”以博得听众的笑声,并不是教育的智慧。教育智慧必定出自善良的心,出自教师对教育、对学生真诚的爱意!从教育的无数个细节中流露出来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机智,还有教师的教育品格!品格高雅,课堂自然充满清新、充满智慧、充满灵性。

下载语文教学的智慧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教学的智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的语文教学智慧

    1. 什么是学科知识?什么是教育知识?目前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应该强调哪些知识的重要性? 中学历史课是一门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

    走向智慧的语文教学

    走向智慧的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薛法根 (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江苏 215228) 摘要: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确立了四个走向的教学思想,即走向智慧、走向生活......

    语文智慧树

    莘莘学子 高考前一天,有家电视台做了一则各单位为考生提供良好的考试环境的报道。报道的标题是:“各地纷纷为莘莘学子参加高考提供便利。”其中,一名记者在报道结束时说:“祝......

    教学智慧 智慧教学

    教学智慧智慧教学 一一对绘本教学中教师教学智慧的思考 张惠珍 教学智慧在《教育大辞典》中被 定义为:“教师而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 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

    语文教学启迪学生的智慧

    语文教学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研究课题。根据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积淀了五句话: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

    我的语文教学智慧[五篇材料]

    我的语文教学智慧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有语文教学的各种方法与技能还需要拥有语文教学的智慧去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尤其是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

    回归语文教学智慧教育论文

    摘要: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唤醒和激活,唤醒学生生命中的灵性,激活其内在的潜能,激发爱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要,让阅读充满乐趣。真诚地赏识每个学生,唤醒他们的自信;......

    苏派语文的教学智慧 发言稿(模版)

    老师们:我是镇江江苏省大港中学 叶忠明 我发言的题目是 苏派语文教学智慧:以道驭术 道术合一 有人可能要问苏派语文教学智慧是什么,那么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教学智慧。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