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音乐活动中渗透常规教育

时间:2019-05-13 00:36: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在音乐活动中渗透常规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在音乐活动中渗透常规教育》。

第一篇:如何在音乐活动中渗透常规教育

如何在音乐活动中渗透常规教育

身为幼儿园的一线老师,几乎都碰见过类似这样的情景:你在认真的组织孩子的活动,可偏偏有些孩子的注意力却不在你那里,有的在发呆、有的在与旁边的小朋友偷偷嬉戏、甚至有的离开自己的座位去喝水------结果越来越多的幼儿也跟着坐立不安,导致你都无法将教学内容按计划完成。这时候你的感觉是什么?如果你觉得那是因为小孩子年龄小、不懂事,以后大点自然会好转的,那无疑是错的;又或者你认为那是教师自己的威性树立的还不够造成的,要对孩子加强教育,我想也未必就是对的。那么问题到底在什么地方呢,不得不让我为之进行了思考。小学生相对与幼儿园的小朋友而言,上课的自控能力已经很强了,能够根据老师的要求来完成教学活动,但是小朋友却不是的,他们非常感性,很难用所谓的纪律来约束他们,即使能遵守也可能只是一小会的时间。可众所周知,良好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所以,作为教师应建立合理地课堂教学常规,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也就成为我三十年来势在必行的研究工作。可幼儿园的音乐常规训练与其它的

学科相比,即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不同点在于音乐常规训练即要对幼儿进行站、立、坐、排队以及进出活动室的训练,又要把这些训练放在音乐活动中进行,让幼儿在浓浓的的音乐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完成活动。通过实践,我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我切身感受到要搞好音乐活动的常规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工作:

一、“童化”自己,引起感情共鸣。

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对那些抽象、平板的讲述很难产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就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进行教授。通过灵活的眼神、夸张的语气、有趣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以此来拉进我与孩子的距离。教学活动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与幼儿之间配合得是否默契。想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让幼儿能积极地、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如果你能“童化”自己,让孩子对你逐渐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喜欢和你交流,愿意表达自己感受,那么他们对你的这种情感也会迁移到你所教授的音乐活动中来,逐渐也会对音乐产生兴趣,并有强烈的学习愿望,良好的课堂常规也就不在话下了。人们常说:“亲其师而信其道”。我想其中的意义也就在此。

二、做好每个细节,让幼儿感受音乐氛围。音乐属于艺术范畴,因此非常注重一个“美”字。活动中站姿、坐姿,每一个动作、眼神都要求是美的。以前,只要一上音乐活动,我就会要求幼儿坐的时候头要正、肩要平、背要挺、面带笑容。虽然要求看上去很简单,可幼儿总是做不好。于是我便改变方法,让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坐下后听音乐拍手做律动,听上行至下行的音阶停止动作,用简单的歌声进行师生问好活动,对于个别没有准备好的幼儿可以通过个别问好来进行吸引其注意力等。这样的游戏化训练,把幼儿进入音乐教室的所有活动都放在了音乐中进行,即有了良好的活动常规,又使孩子无时无刻不感受到音乐的美妙。

三、不断创新,让幼儿愉快地进行训练。无论什么学科的常规训练,内容也都是大同小异,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很有可能会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这时就要靠我们教师不断地从小的方面变换内容。如歌唱教学前的发声练习,传统的发声教学单调、枯燥,幼儿容易失去兴趣。但他们思想单纯,幼稚的心灵富有爱心,他们对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尤其对小猫、小狗之类的小动物更是关怀备至。根据这个心理特点,可以设计一

些富有趣味性的发声练习曲:2/4 12 34 | 5— |33 3 |55 5 | 33 22 | 1— || 小猫 怎么| 叫 ?| 喵喵 喵| 喵喵 喵| 喵喵 喵喵| 喵!||。再如,一直很难教学的节奏练习,如果告诉幼儿: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唱一拍、唱两拍,对幼儿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使节奏练习形象化、趣味化。如:学习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可以用人物走、跑来代替单纯的“da da”练习。**

**| *

*| **

** |* — | 跑跑

跑跑

跑跑

跑跑

走。

四、让幼儿充分参与常规的建立。

按照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孩子对日常规则的执行和遵守方式的第一阶段是单纯的个人运动规则段,孩子此时按个人的意愿和行为行事。因此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定,体验成功的乐趣,更能让幼儿感到规则是他的内在需要,而不是外界强加的;在规则的执行中,幼儿会更加乐意接受甚至主动地成为监督者,使常规教育更能顺利实施。打击乐活动在音乐活动中的常规一直是个难题,孩子只要一接触这些叮叮当当的乐器,总是会兴奋得都去抢着拿自己喜欢的那种乐器,或者是他们认为新的好的乐器,可活动结束时让他们放回

乐器摆放的位置时,又都随意乱扔。每次我都在边上一遍又一遍地叮嘱他们;“轻轻地拿,轻轻地放”,“把小铃排好对放在一起”,“沙球一对一对的放”,可孩子听了就忘记,下次活动时照样会出现这样糟糕的情况。最后,我认真反思:为什么总是我告诉孩子们怎样做,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自己来建立常规呢?答案补充于是,我利用一次打击乐活动后进行了谈话,让幼儿自主讨论如何取拿和使用打击乐器才能玩得开心又有秩序?幼儿马上开始了讨论,然后由组长介绍他们所定的规则,最后再由各个幼儿进行提问修正。对某些问题老师也可以提出来让孩子们想出解决的方法。就这样一套由幼儿自己建立的打击乐器活动常规成立了。在以后的活动中,幼儿不仅自己自觉地遵守常规,而且还互相监督,使常规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通过这件事,后来有很多规则我也让幼儿参与制定,收到的效果同样也非常好。

另外,在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在活动中出现不好的常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公开活动时,我们老师都会针对出现的问题,而对孩子提出这个那个的要求,叫孩子们照做就对了。其实有时候完全可以换个角度去看问题。虽然孩子年龄小,其实对于这些常规上的是非观已经很清楚的。有的时候出现点问题也是很正常 的,重点在于你怎么去看这点问题,是批评孩子呢?还是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不好呢?如果你一味地指责孩子做得不好,要求他们怎样怎样,那么也许他们暂时会有点效果,可并不能持久。但如果能让孩子理解问题的原因,能够知道怎样做才是最好,并且给予他鼓励,那么他们肯定会在以后不断要求自己越做越好。

第二篇:浅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

浅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被动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江总书记这段语重心长的话,说明了艺术教育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说明了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明的双翼,艺术的功能不仅仅是教化和审美,还在于形象思维的开发以及创造思维的培养,与科学的抽象思维相结合,构成完整而健全的思维能力,才能以一个个新的创造使人类文明不断地向新的高峰推进。而根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要求从小学始便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包括音乐、美术、劳作等)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国家与全人类社会的繁荣进步发展作出贡献。这是因为:

一、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美育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们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它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艺术教育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人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科学思维)和形象思维(艺术思维)两大类,二者不可分割。如果只重视其中的一种,就是不健全、不全面的思维,它可制约一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在一切教育中,艺术教育的根本优势在于发展人的形象思维。因为审美的过程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审美过程需要想象和创造。想象和创造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是对思维的解放。“应试教育”恰恰对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种很大的束缚。钱学森说:只注意逻辑思维,埋头于细节,易犯机械的、片面的毛病,缺乏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认识。正因为受到了艺术方面的熏陶,才使他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一个人必须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形成高质量、高素质的健全的思维。小时候有想象力,思维得到了健全的发展,以后才能够有更好的创作。玩沙子、捏泥人、看蚂蚁搬家,对孩子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必要的营养素。离开了这些,没有童心,没有童趣,缺乏想象力,就很难培养出健全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知和领会美”,感知和领会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是审美素质的核心。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生活美是无处不在的,关键是要有好的教师诱导。

第二,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教育不能够离开感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必须以感情作为桥梁,作为纽带,才能产生教育的效果。教育离不开感情,感情最能教育人,最能打动人,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艺术教育的特点不仅仅是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现今的社会独生子女太多,使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少了,疏远了,淡漠了。感情世界的贫乏,会给国民素质带来很严重的损失。所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丰富的感情世界,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

第三,艺术教育有助于加强德育工作,以美辅德。实施素质教育中,应当强调以德育人是根本,但思想教育不能干巴巴地说教,必须像春风那样“随风潜入夜”,通过渐进的方式进行。艺术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强迫的,而是通过艺术活动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感情,让你愉快地受到教育。通过艺术教育帮助学生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以“善”为美,以“有德”为美,以“爱科学”为美,以“爱国”为美,以“好学”为美。在这方面,是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其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其全面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提高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等全面素质的目的。

二、艺术教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当前,人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用专业艺术教育的眼光和要求来看待艺术教育,因而往往使艺术教育的发展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重视提高,忽视普及;重视比赛,忽视教学;重视艺术尖子人才,忽视面向全体学生;重视艺术比赛的结果和成绩,而忽视活动本身的育人要求;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等,这些都偏离了艺术教育的方向,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应该认识到,专业艺术教育是一种选拔尖子人才的教育,它所面对的是极少数具有较高造诣和较高条件的学生,采取沙里淘金的淘汰方式进行培养,而非国民素质 2 教育。因此在教育目的、内容、形式、手段、方式等方面都和艺术教育有着根本的区别。而艺术教育则是通过艺术手段达到教育的目的,即通过艺术课教学和艺术活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促进身心各方面和谐发展。而课堂中的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关键环节。我们要重视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以及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进一步合理化、科学化,逐步形成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各阶段内容相互衔接而又符合各自规律、特点和要求的学校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和教学评估体系

三、艺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经济的不断改善,也为学校艺术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国民对目前社会生活的最普遍需求,而精神生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提高。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从这个意义上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必然会对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产生更为强烈、更为深远的影响,成为学校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的推动力。

四、艺术教育对提高在校学生全面素质,包括活动能力、心理素质、性格情操等方面,有很重要的熏陶作用。

首先是艺术重在情感教育,有利于形象思维,促进创造能力的发展。学生接触的人多,见的世面多,与各种人、各方面打交道多,自然眼界宽广、思路开阔、办事灵活。艺术教育就会使学生开朗、自信、大方。艺术课程给予每一位学生平等的艺术教育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学习和享有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为生活增添色彩的艺术能力,即艺术学习要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在艺术教学过程中依靠共鸣的师生情感,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利用艺术的魅力吸引、感染学生,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并富有创造性地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艺术活动。

“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世界上不能没有音乐。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入心灵,是它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 3 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音乐以声音作用于人的感情,是最具情感的艺术。所以,我们应进一步明确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目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指导思想,深化艺术教育的教学改革,把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到一个更高的位置。

第三篇:在区域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区域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一、体现主题教学内容

区域活动的核心就是体现近期活动的目标,重视环境潜能的发挥,让幼儿通过直接接触玩具和各种材料,发展各种感觉器官和观察力,认识各种物体的特性和用途,体会事物相互之间的作用和因果关系,从而获得新知识。同时促进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二、主张变废为宝的材料

1、教师的精心准备,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材料不同,幼儿的操作方法不同,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取的知识经验也就不同。与集体教学活动相比,区域活动的材料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也将会变得更加聪明、自信、大胆。但在实际活动中,我们发现有的材料只具有观赏价值,而不能操作;有的材料比较死板,不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有的材料过于昂贵,不够实际。因此,在提倡环境教育的同时,多多利用废旧物品是有利无弊的。当然,在材料的投放及创设过程中,需要老师、幼儿、家长的共同合作,才能做得更好。

1、教师的精心渗透了环保意识

准备在材料投放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生活经历、知识经验及能力提供足够并适合幼儿发展的活动区材料。并进行定期更换,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操作,使幼儿了解废旧物品的价值,从而渗透环保意识,激发创造欲望。

2、幼儿的主动参与,激发了环保意识

环境功能的发挥程度最终取决于幼儿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状况。有了幼儿的共同参与,才能使幼儿对环境产生亲和感及参与欲望,在整个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在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从周围的一些感兴趣的物品入手,收集一些家中的废旧物品共同商量讨论:这些东西可做成什么?怎么玩?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

例如:幼儿带来的可乐罐、酸奶瓶、泡沫塑料、一次性纸杯、糖果盒、衬衫盒等,经过集体商量讨论,小朋友们经过分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装饰,使原来的废旧物品全部派上了用场:可乐罐包上漂亮的皱纹纸作为体育活动材料;将衬衫盒做成故事背景盒投放到语言区,就成了幼儿创编故事的百变工具;糖果盒经过加工,就变成了数字区里的分类盒,既美观又实用,而泡沫塑料的用处最大,它可以变成游戏区里的糖果、糕点、电脑,又可以变成数字区里的工具等等。“美工区”小朋友用干花、干草制作了贺卡,用吸管做成了项链,用开心果、贝壳粘成一幅装饰画;“自然角”里小朋友把可乐瓶中间剪开一部分,种了含羞草;在方便面盒里种上了葱、大蒜,把树叶做成了书签。“娃娃家”里的娃娃穿上了小朋友小时候穿过的衣服,更可爱了,小巧灵珑的桌子和小床铺了漂亮的台布,感觉很温馨

三、利用家长、社区的资源

家长是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我们开展区域活动的同时,也积极鼓励家长的配合。旨在通过家长的参与,让他们知道废旧物品有再使用价值,并能积极帮助幼儿园收集材料,教育孩子做个有心人,关心集体,保护环境。同时还增强了家园的密切联系。为丰富区域角,提倡家长和幼儿齐努力,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小制作”

四、注重器具的整理、活动的评价

在每次区域活动结束时,都进行整理、分类及摆放。评价是一种导向,教师的正确评价导向将直接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

1、整理收拾,分类摆放

2、保持桌、地面整洁

3、手的干净、节约用水

在区域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

1、预定目标,选择、设计科学教育内容

在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要注意:①以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内容要为实现目标服务;②内容要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贴近幼儿生活,丰富多彩、新颖有趣,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③各阶段内容循序渐进,呈层次性,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④活动内容要体现时代特征,适当安排现代科技的有关内容,让幼儿初步认识现代科技,知道科技是在不断发展的,它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方便。

2、开设区角,给幼儿的自由探索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科常区为幼儿安排各种科学小实验。如:“会转动的纸棒”,为幼儿提供电池、纸棒、圆珠笔,让幼儿自己来动手操作、探索,从而来发现塑料圆珠笔在头发上摩擦后会产生静电,静电会吸引纸棒顺笔杆牵引方向转动。引发幼儿对静电产生兴趣。在劳作区我们为幼儿安排了各种科学小制作。如:“蛋壳不倒翁”,为幼儿提供蛋壳、牙膏、彩笔、剪刀等,让幼儿试着做一做、画一画、玩一玩,从而来体验其中的乐趣,了解由于牙膏挤进蛋壳底部后,蛋壳的重心下移,呈上轻下重的状态,所以就不会倒了的科学原理。

幼儿在活动中可以自由进入,独立或合作地进行观察、操作、尝试、实验,自由自主地探究。教师不直接介入,不随意评价,微笑等待,尊重和关注幼儿的个性活动方式,发现和肯定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观察分析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在孩子求助时给予适宜的启发与合作。让幼儿感到学科学、做科学是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事。

开设各类区角要注意:①提供的内容、材料要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容易理解和感知的,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太容易,不能激发幼儿操作的积极性;太难,幼儿不能理解,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师要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发动幼儿一起收集、准备活动内容与材料,一物多用,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促进幼儿的有效发展;②材料要便于幼儿操作,简便、卫生、安全,并易于准备。如用各类塑料杯、塑料管、洗衣粉、清洁精、洗手液等来制作吹泡液;用玻璃杯、可乐瓶、小筷子,提供方糖、盐、味精、小沙子、回形针等进行各种溶解实验等。简便的材料和内容还有利于幼儿回家后的再探索,使科学活动得以延伸。③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幼儿的情绪体验,对爱动脑筋、认真探索的孩子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增强自信;能力强的孩子适当提高难度,使其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能力较差的幼儿给予适当帮助和提示,教师可高兴地与其合作,保持幼儿探究科学的积极性;④活动的内容、材料要根据孩子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更换、补充,保持内容和材料的吸引力,促进幼儿活动的兴趣不断被激发,不断有新问题产生,从而持久地保持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积极性。

3、抓住契机,把科学教育渗透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幼儿一日生活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容着许许多多的科学。如幼儿在走平衡木时,引导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使自己走得更稳?在午餐吃蛋时,启发幼儿思考,怎样让鸡蛋立在桌子上?在结构游戏《建高楼》中,鼓励幼儿多尝试,寻求用什么办法使楼建得又高又稳等等。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挖掘一日生活中的科学素材,因势利导,适时教育,让幼儿体验科学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她就在我们的身边,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许多帮助,科学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离不开科学等等,这些科学的意识与情感对幼儿是终身受益的。

三、实施科学教育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情感和探究科学的能力。教师对幼儿实施科学教育不能只看结果,而要注重幼儿探究科学的过程。即要丰富幼儿粗浅的科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探求科学的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培养幼儿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敢于挑战的科学品质。

2、要重视幼儿的表达与交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差,决定着他们思维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感知科学的乐趣,还要引导幼儿把科学实践过程和获取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把实践的经验化为语言存在于意识之中,促进幼儿智力的提升。当幼儿对一个问题作了深入探究、思考、尝试,有了深入了解和深刻体验以后,都会产生一种表达和交流的欲望,幼儿把探究过程和发现经过思维的梳理和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增加了对事物的认识,又体验了成功的喜悦。由于幼儿有了与同伴的语言交流,就会有分享、有启发,在别人的肯定、质疑、讨论、争议中,幼儿的思维不断梳理,明析,逐步向正确的认知靠近。因此,教师在实施科学教育中要给足幼儿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促动幼儿表达与交流,这是科学教育的重要一环。

3、要尊重个性,因材施教。不同的幼儿其原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以及个体活动方式等都会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实施科学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师可多采取小组或个别活动的形式,让幼儿既有个体自主活动,又有小

组交流合作,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需要。对不同水平,不同个性的幼儿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幼儿都能在科学活动中获得快乐的成长。

4、要充分发挥幼儿情感、意志、个性作用。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的情感、意志、个性表现很明显。某些平时好动的幼儿对某一科学活动兴致十足,能长时间认真观察、操作,用意志克服了好动的缺点;有的能力强的孩子面对完全可以战胜的困难却轻易放弃了成功的机会„„科学的成功需要有一个稳定而持久的情绪情感、活泼自信的性格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我们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加以引导和激励,培养幼儿稳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活泼开朗、敢于挑战的个性品质,充分发挥情感、意志、个性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的动力作用。

在区域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

在区域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是一种新的模式。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环境,提供的材料,相互交往的机会,引发婴幼儿的学习,婴幼儿与环境、材料、伙伴、教师的相互作用,促进婴幼儿语言的学习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语言教育的目标: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因此,教师要培养婴幼儿的语言能力。

(一)确定目标,选择、设计语言教育内容

目标是实施语言教育的导向,我们在实施语言教育前,可先根据本班婴幼儿语言发展目标和实际水平,确定各阶段的分目标,明确在这一阶段要干什么,达到什么水平,培养哪些能力等。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选择和设计语言教育的内容,有条不紊地开展语言教育。在语言教育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要注意:一是以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内容要为实现目标服务;二是内容要符合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贴近婴幼儿生活,丰富多彩、新颖有趣,有利于激发婴幼儿的语言兴趣和求知欲;三是各阶段内容循序渐进,呈层次性,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开设区域活动,给婴幼儿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婴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为婴幼儿的语言活动准备充足的物质条件,随时满足婴幼儿求知欲的需要。

在美工区“给气球穿新衣”的活动中,我为婴幼儿讲了一个故事《猫咪分气球》,目的是让婴幼儿知道气球有许多种颜色,婴幼儿涂的时候能够选择颜色。故事讲完后,我简单地说了一下要求,小朋友就迫不及待地涂了起来。他们选择的颜色还真不少,有红的、绿的、黄的、蓝的、橙色的等等。大家涂得很认真,有的告诉老师涂的是什么,还有的自言自语涂的是什么,如“我涂得气球像苹果、”“我涂得气球像鸭

梨、”“我涂得气球像橘子、”“我涂得气球像红心、”“我涂得气球像茄子”等。因此,在美术活动中,婴幼儿既学到了涂色技能,又发展了语言。

在区域语言游戏《小动物的食品》中,我给幼儿准备了图片,小猫、小狗、小羊、小鸭、小鸡、小猴子、长颈鹿、熊猫、小朋友等,还有相应的食物图片,小鱼、肉骨头、青草、小老鼠、小虫子、米粒、桃子、树叶、竹子、饼干、面包、糖果等。先请小朋

友认真看,并能说出动物的名称,然后再找出它爱吃的食物,最后说一句话:小猫爱吃小鱼;小猫爱吃小老鼠;小狗爱吃肉骨头;小羊爱吃青草;小鸭爱吃小鱼;小鸡爱吃小虫子;小鸡爱吃米粒;长颈鹿爱吃树叶;熊猫爱吃竹子;小猴子爱吃桃子;小朋友爱吃饼干;还爱吃面包;也爱吃糖果。小朋友把图片上的内容全部都说了出来,还说了一些图片上没有的,小鸡吃沙子;熊猫吃肉;小猫吃猫咪爱;小狗爱吃狗粮等。由于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语言也在发生着变化,婴幼儿的语言在不断发展。

第四篇: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渑池县城关镇xx学校

xxx 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德育内涵。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特点是: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既有内容广泛的政治、地理、历史、民俗等知识的传授,又有严格的节奏、听音、视唱、发声、演奏等技能技巧的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最佳途径。正如列宁指出:“音乐是对人民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

一、在教学准备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的准备关键在对教材的分析,教师应当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在我们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有的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如:《我们多么幸福》、《国旗国旗我爱你》、《爱我中华》等。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作好教具、课件等其他的教学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红旗颂》欣赏教学中,我就准备了一面五星红旗放在新课的引入阶段进行展示,此外我还查找了三代领导人近十张关于开国大典的照片,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学生边欣赏音乐边看照片,同学们既有听觉又有视觉的感受,对他们更深切理解歌曲的情绪给予很好的帮助。

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一节优质课中,教学过程是精粹,在此环节中体现德育教育最忌空洞说教,应该注重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指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德育工作生命力的重要体现。”作为教师就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说教,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把情感做为主线来贯穿整节课。同时音乐教师还应该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音乐学习习惯。

三、在音乐感受中渗透德育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音乐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

四、在学习评价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以往音乐课的学习评价中,教师往往让几个学生组成一组选唱一首歌曲,打上一个等级草草了事。这样不仅没有起到综合评价作用,更重要的是严重淡化了学习评价对学生的教育功能。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音乐的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探究音乐的态度与创编能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等。都是我们评价应包含的内容或要素,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对美的追求。例如:我在一次期末考核中,加入了父母评价一栏,让学生把《自己的事自己做》回家唱给父母听,还可以根据自己家的实际情况创编歌词,表演给家长看,家长给出简要的评价。第二天看到家长们的评价时,让我大感意外。“她长大了,懂事了!”“我的宝贝儿子也会做事了!”一句句真挚的话语,不正是我们德育教育的最好结果吗?

五、在教学手段中渗透德育教育

将音乐与文化融合起来,把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音乐与历史、地理、体育的关系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来讲,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律动、歌表演,这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特别受中低年级同学的喜爱。

《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能够“当众、自信、有表情地歌唱和表现”。学生在自由表现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了自信与勇气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而新颖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养成群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六、在“三结合”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德育工作必须密切和家庭、社会的联系,积极推进“三结合”教育,广开渠道,努力营造“大德育”氛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经常把“学者型局长”———教育局高局长作词,曲家乾校长、崔雪作曲的享誉辽宁的《我爱我家》、《父母心声》、《受伤的小鸟》、《隔辈亲》等歌曲在音乐课中让学生学唱,进行感恩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为培养跨世纪的接班人,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需要树立教书育人的意识,在本职岗位上,落实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第五篇:在常规语文阅读中渗透经典诵读

在常规语文阅读中渗透经典诵读

东阳市歌山镇校语文课题组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现在,社会上到处都在呼吁教育要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弟子规》是最普及的蒙学读物,也是中国文化的符号,讲述了儒家文化的核心观念、古人的做人准则和治学态度。它基本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一些非常重要的概念、一些人生的态度、一些做学问的好习惯。

现在的孩子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这主要与社会与家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在精英式教育体制下,对于德育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他们需要一个思想的指南针,行为的标尺。《弟子规》历经百年仍经久不衰,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要导正社会人心、解决社会问题,必须从教育着手;而教育应该从哪里着手呢?从儿童扎根深化教育教学做起——所谓童蒙养正,在此我们首推《弟子规》,我们认为在儿童心性最清明的时候,应让他们接受最佳的启蒙教育,教材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易于背诵;在它的内容中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堪称是启蒙养正的最佳读物。

二、课题提出的意义

1、对孩子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语文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战场,人类几千年璀璨的文化在语文书中有了充分的体现。我们在常规语文阅读中渗透经典诵读,来促进现代文的学习。这二者的相辅相成,对孩子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2、被优秀民族文化所塑造,也能成为一个文化的塑造者

《弟子规》是民族精神的源头,人类文化的瑰宝,千古传承记录着民族基因中的最高智慧,是民族千年老人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所承载的是圣贤伟大的思想光辉。我们日日诵读浸润,人生的启迪、博大宽厚的思想人格逐渐养成,生命才能溶出深度和高度。学生通过学习,这里指自由阅读,自觉 学习,主动体验,了解并掌握已有的文化世界,就能较好地被民族文化所塑造。而经过优秀民族文化塑造的人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文化的塑造者。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帮助孩子开发右脑、提高记忆

《弟子规》的诵读具有激发潜能与智慧的作用。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

诵读《弟子规》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心、脑等多种感官并用。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语言正是在反复的实践中形成一种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经典诵读,对记忆力进行拓展和优化,达到开发右脑、启智的目的。

2、通过经典诵读,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

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经典与现代文的阅读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现代文阅读需声情并茂,在诵读经典的影响下可更到位地读出其中的思想感情。《弟子规》的诵读需恭恭敬敬,一心一意,不急不徐,字字清楚,轻松愉悦。我们每天坚持不懈,读圣哲之言,体圣哲之心,发圣哲之语,定在之中,慧在之中。熟读而后能悟,悟而后能用,用而后能生巧,巧而后出新。诵读,就是把书上的变成自己的,放在自家智慧库里,随用随取。用多了,自然心灵手巧,会有神来之笔、天造之功。

鲁迅,茅盾等老一辈文学大师他们青少年时期学习的也是文言文,为他们深厚的文学功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孩子每天读经典,耳濡目染被文化的韵味而感染,陶冶情操,丰富语汇,在作文中可以引经据典,增强了文章的文学底蕴。

3、通过经典诵读,进行审美教育与人文思想教育

站在“以人为本”的立场来观照教材,我们的教育便会指向人的终极关怀:披文入情,因情悟文,由文明理;让学生通过体验、理解的方法,感悟人生。常规语文教育的核心是将语文联系生活,对人进行思想教育。而经典诵读的核心也是以德育人。

通过诵读《弟子规》,使孩子们养成敬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涵养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同时,对家庭的和谐、社会风气的净化,产生莫大的益处。

四、课题的研究内容

1、重视《弟子规》的诵读。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老师的一句话有时胜过父母的千言万语。全校师生重视《弟子规》的诵读,并以开展学习活动为契机,鼓励老师带头学习《弟子规》,树立传承经典文化意识,维护教育工作者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培育好每一位学生。

2、开展多形式《弟子规》学习活动。利用早读、晨会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学习《弟子规》,同时学校通过广播、校刊、班刊、班会等形式开展学习弟子规活动。《弟子规》的学习也要和家长共同协作,争取家长的配合,有效做好家庭教育。通过系列学习活动,使学生懂得中华民族的礼、孝、信等传统美德,培养了同学们的文明礼仪风尚。

3、对《弟子规》学习活动常抓不懈。《弟子规》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系统的任务,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并且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才会取得最终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要践行弟子规,因为它不仅是文化内容,更是做人的行为准则,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更加重要。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和效果

1、研究对象及途径

研究对象为本学校四——六年级全体学生。

研究途径主要为利用课堂教学、家庭教育和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学习、讨论、交流。在每周安排一课时的学习,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指导,或对一些有针对性的时事新闻进行讨论交流。

2、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1年11月

布置学生准备《弟子规》阅读的文本。有计划地让学生去了解文本内容。第二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9月

1、建立符合需要的资源库,收集相关的一些文献资料、网络资料。

2、组织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全方位了解文本。

3、对学生在纯文本阅读时的感受和教学后的感受进行研究,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感想。

4、观察学生在家、在校、出外时,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等方面的表现,学生是否能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第三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1月: 整理资料,撰写论文,进行结题。

六、课题组成员:

1、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杜祥福 副组长:俞勤雅

2、课题研究小组

撰 写:周一飞(负责撰写课题方案、阶段性总结、撰写结题报告等工作)成 员:包向燕 刘金平(负责资料收集)

俞勤雅 刘晓燕(负责组织调查分析)申屠莹(负责学生阅读情况数据统计)

下载如何在音乐活动中渗透常规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在音乐活动中渗透常规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育》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育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以德育治教、渗透德育尤为重要。如,在音乐课本中经常会出现,教育学生尊敬师长、热爱集体、爱家乡、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

    德育在礼仪中渗透,政教在常规中升华

    德育在礼仪中渗透,政教在常规中升华 ——汤阴县职教中心政教工作总结 时间的流逝冲刷不了工作的热情,春秋的更迭改变不了常规的德育,光阴的荏苒累积了学生管理的经验,岁月的沧桑......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人类与自然是一种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人类在不断进步的同时,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略。在全球环境日趋严重的今天,我国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

    如何在数学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随阳山学校:周国素 摘要]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不但能在巩固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深度,而且可以体现法律与我们生活息......

    浅谈手指游戏在幼儿园常规活动中的渗透和应用(含五篇)

    浅谈手指游戏在幼儿园常规活动中的渗透和应用 焦作市修武县县直幼儿园 张芳 【内容摘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幼儿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手指游戏让孩子学会动手、勤于动手......

    浅谈如何将音乐活动渗透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浅谈如何将音乐活动渗透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阅读陈鹤琴先生的大量文章和他的教育思想,给我最大的启示是一切教育都植根于生活并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音乐元素......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渗透茶文化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渗透茶文化 【摘 要】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居我市著名的茶经营区域的五块石小学,将茶文化的学习引入教学,引导学生在“识茶、说茶、品茶、争......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包新华 二十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勇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而这些品质无一不与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