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语用”为核心的阅读教学新视野
以“语用”为核心的阅读教学新视野
“构建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的语文课程”是在当前语文课程核心功能失当,语文教学效率低下,语文教师无所适从的情形下,我校语文教研组自下而上,经过反复论证而确定的语文教研主题,意在恢复语文课程熟练“运用”口头与书面语言的核心功能,倾向于表达能力培养,坚持从言语教育的立场出发开展语文教学。语文知识、语文方法、语文技能是语文教学的本体内容,引导学生将本体性教学内容从认知、实践到迁移、运用,最终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才是理想的语文课程。
一、理解“语用”
何为“语用”?特级教师刘仁增讲,这里所研究的“语用”,并不是真正语言学意义上的“语用”,它不是研究语言现象和语言问题的一种语言学中的专业学科。而是学生学习语文后的“语用”,即: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合理、妥贴地进行表达,并将已学过的字、词、句、篇等内容,根据语境的需要加以规范、恰当、个性的运用。主要包括词汇、书面语、口语、篇章结构、文章体裁等方面的内容。
经过一个阶段的摸索,语文课堂中或多或少都有“语用”的成分在其中,课堂结构也大体相同,具体说来,第一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初读,透过文字去整体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对文本所描述的事物获得初步的感受,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第二环节,就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语言魅力,学习写作知识。第三环节,以写话为手 段,运用阅读时学到的知识训练写话的能力,同时使读的效果得到巩固。第四环节,可以让学生紧扣读写结合点,拓展到课外的阅读和表达中,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在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又加深理解,使学生两种能力相辅相承地得到发展。这一个环节的训练,使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这样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在备课时目标指向很明确,没有将语言训练作为教学过程的装饰和点缀,教师从筛选教学内容,确立教学目标入手:一是以落实“语用”能力培养为大目标,视文本特点、学段目标和具体学情而定,从“可教”的内容选出“应教”的内容;二是教学目标简练、集中,做到一课一得。体现了我们的课堂从课文讲读为中心转为向学生言语实践为主的转变,这是语文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让学生从“讲读”课堂中被动的接受变为“语用”课堂中主动的输出,使学生成为学习语文过程的主体,使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本体回归。这样的教学过程不是一种创新而是一种回归,是我们长久以来总结出的相对成熟的教学模式,二、分享几种实施“语用”教学的常用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本无非是个例子。”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他们词汇贫乏,掌握的句式也有限,对于他们来说,扩大词汇量,熟悉各种各样的句式,也就是积累语言材料,是学习语文的首要任务。教师要凭借课本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听说读写等基本功的训练,才是教学的本质。要让学生在学习“例子”时掌握语言文字 的有关知识,领悟,理解运用语言的规律和方法。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的资源,“语用”的指导方法也很多,现列举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1.模仿练习。从学生的语言习得规律而言,学生对于语言的习得是从模仿开始的。因此教师要敏锐地从文本中开掘出值得学生探究和模仿的语言句式,积极引导学生从文本的内容出发,感知这一句式的表达效果,并借助句式的骨架结构,让学生在感知模仿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仿句式。句子是文章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应从最基本的句子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
(2)仿顺序。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时要注意表达的顺序,如事情发展顺序、时间先后顺序、空间顺序等,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范例,如三年级《东北大森林》的时间顺序和四年级的《颐和园》的游览顺序等,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训练。
(3)仿结构。结构的仿写可以是段落结构仿写,也可以是文章结构仿写。小学阶段接触较多的结构是总分式、总分总式、并列式等。我们可以相机引导学生进行结构仿写。有一位老师在《蝴蝶的家》一文中做了这样有益的尝试。第一自然段一共有3句话,第一句话用疑问句提出“下大雨时蝴蝶躲在哪”的问题,第二句话是一个环境描写的长句子,描述了下大雨时无处躲避的困境;第三句话用反问句强化问题,与第一句首尾呼应。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仿照课例,前后使用 用问句对一个心理活动进行总分总结构式描写。这个范例也许并不典型,但是体现出了叶老所说的“文章就是个例子”,学生就是在学习这样一个特殊的例子,结果学生有章可循,仿写得像模像样。2.拓展练习。在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掌握了一定的描写方法后,就可以进行拓展与补白练习。这样的训练可以通过学生语言的再现,加深内容理解和情感体验,从而达到言意兼得的理想教学境界。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救助黄包车夫一段中,作者的语言重记叙,轻描写,语言简洁,其中“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这一句带给学生震撼,也容易产生许多想象的空间。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这是一张怎样的脸?”进行合理的补白扩写。
3.变式练习。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教师可采用变式练习来达到此项目标。变式练习主要是指续写、改写、缩写、扩写等练习。如《蟋蟀的住宅》学习了作者以第三人称对蟋蟀住宅进行描写,可以指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文中的蟋蟀,以第一人称来介绍“自己”的住宅。
在新课程的视角下探寻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才是对语文教学本质在认识上的深化和实践的落实。
作者姓名:赵雅晖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五一路小学
第二篇:以“语用”为核心的阅读教学新视野
以“语用”为核心的阅读教学新视野
福建省连江县实验小学 特级教师 刘仁增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不是语形教学、语法教学和语义教学,而是语用教学。语用教学着眼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讲求以语言带动内容,在丰富多彩的言语实践中,实现言意兼得。语用是阅读教学的必然选择,凸显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有利于个体生命的发展之需。为此,阅读教学必须以“语用”为核心,从聚焦语言因素,把握语文核心价值;凭借文本语言,以语言学习带动内容理解;着力言语应用,促进言语的有效“增值”;重视语用检测,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等四个方面建构语文教学新框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用
一、“语用”教学的基本观点
我们所说的“语用”,并不是真正语言学意义上的“语用”,而是学生学习语文后的“语用”,即: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合理、妥贴地进行表达,并将已学过的字、词、句、篇等内容,根据语境的需要加以规范、恰当、个性的运用。主要包括词汇、书面语、口语、篇章结构、文章体裁等方面的内容。这是基于小学阶段学生语文学习特点决定的。以此为核心内容的阅读教学,我们称之为“语用”教学。其基本观点是:
1.语用教学的价值指向在于培养学生的母语情感,促进基本言语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语文即言语,语文课就是言语课,已成共识。因此,着眼于言语活动的“语用型”教学,实际是对传统的语言分析、语言赏读甚至语言研究的路子的改变与重建,它以语言运用为学习语言的起点与终点,让学生在学习语言运用中运用语言,从而形成言语能力。
2.语用教学讲求“以语言带动内容”。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理解语言文字和理解内容相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构成的:第一阶段是借助语言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第二阶段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内容的语言表达特点和规律。上述过程的出发点是语言,落脚点仍是语言。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以语言应用为主线,带动对课文内容、情节和思想的理解,即教师强化学生对语言的表达特点及语言对思想内容的表现力的认识,引导他们学习语言表达的方式。这种“以语言带动内容”的总体策略是“语用型”教学区别于以内容学习为主的教学的显著特点。
3.语用教学是通过言语实践让学生“亲历”和“历练”。主要突出两个环节:一个是感受的实践,即借助文本,通过感悟、欣赏言语现象,感受语言使用的精妙和特点;二个是旨在将所感受的言语现象转化为语用的实践,即教师创设具体的语用情境,迁移从文本感受到的言语现象,提高言语表达能力。这一过程,必须强调“两历”:一是亲历,二是历练,因此,“语用型”教学的每堂课都力求将说、写(特别是动笔写)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收稿日期:2009--04--27;修回日期:2009--06--作者简介:刘仁增(1963—),男,福建连江人,福建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4.语用型教学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语用型”远远不是以往的为语言而语言的纯技术性的语言训练,而是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言”“意”互转、“言”“意”融合的过程。这是因为,思想不是在词中表达出来,而是在词中实现出来的。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是同时成就的。每个人总是会选择合适的言语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说,人文精神不仅表现在内容中,而且主要表现在形式中。所以,“语用型”教学虽然是以训练学生言语能力为重点,但是,学习文本语言的过程,其实也是人文熏陶的过程,会在说、写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融入言语表达过程中,从而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语用:阅读教学的必然选择
1.语用是阅读教学的现实诉求。有人通过对2006年全国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的33节参赛课进行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大部分课往往以讲、读、问答这些教学活动为主,33节课,动手(写字、写话、查字典、批注)平均1.63次/节,听、看(看图画、录像,听朗诵)平均1.1次/节。记忆、理解性问题占71%,学生的记忆、理解性回答占79%„„我们看到的是教师不断地讲解、提问,学生不断地机械回答。”[1]全国观摩课尚且如此,更别说日常课和常态课了。这样的教学,不是把教学着力点放在“怎么写”而是“写什么”上,即便关注了“怎么写”,也是重于感悟语言的特点,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修辞手法之类,而对于学习后的语言应用却等闲视之,似乎学习母语,语言应用方面可以无师自通似的。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能力怎能不低下呢?
2.语用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何为语文?语文为何?目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也许“语文就是语文”是一个最为简洁,最为深刻,也是最为确切的回答。其实,“语文就是语文”的实质,就是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他是这样说的:“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这种技术的训练,他科教学是
[2]不负责任的,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
(9)
“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分内的责任。”[2]
(5)
所谓“独当之任”,就是特殊之任,就是“唯我之任”,显然,它具有排他性。如果不突出“运用”的特殊重要性,就不能突出语文内在的质的规定性;抓住了“运用”,也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语文教学的奥秘,几乎全在“运用”二字。
3.语用是语言发展的重要途径。语文学习有自己的规律,学生从最初在书本上接触知识到最终完全内化、变成自己的技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从表面上看是:知识—技能。其实这根线还只是一根粗线索,这根线索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知识—感知—体验—练习—技能。从这根较为具体的线索中,我们不难看出,要把书本中的知识变成学生的技能,中间的历程是异常复杂的。过去语文教学仅把眼光集中在这一过程的两极上,没有看到其间的中介环节,所以在教学中往往采用简单的方法,试图将技能一下子“倒给”学生,结果遭到规律的惩罚。语文教改要真正有所突破,就要在中介环节上做文章,设法优化语文学习的中间过程。即在不断的言语“历练”中,变静态的言语为活生生的言语,从而使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语用能力,正可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4.语用是个体生命的“发展之需”。作为一名普通的社会人,学习语文干啥呢?叶圣陶先生早在60多年前就做出明确的回答:“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2](8)
这是因为,“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
(7)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就是现代公民生活上的缺陷;吃亏的不只是个人,同时也影响到社会。”[2]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2]
(5)
“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
由此可见,学习语文这一“生活上的一种必要工具”,决不是用来追求仕途功名的,而是用来增进知识,用来表情达意的,总之是用来更好地应对日常的生活,满足情感表达需求,从而更好地做一个健全的公民的。因此,倘若不学好语言运用这一基本技能,恐怕连与人交往都有障碍,更遑论胜任工作,抒发情感,享受生活了。
5.语用是母语教育的“国际惯例”。在一些发达国家,鉴于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是早期学校学习的最重要的能力,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技能,为此规定:小学语文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儿童发展使用语言的能力。这一理念使得许多国家的母语课程并非是以“阅读”为中心展开的。曾看见过一节英语课教学案例,案例中用于课文阅读的时间仅三分之一,而三分之二的时间都用于学生的词汇、句子的学习和侧重于口头、书面表达的实践活动,从中可能非常强烈地感受到美国英语课堂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综合训练的倾向;德国小语课为了使所用儿童都能最大限度地获得语言训练机会,教学采用了分小组进行的方式,即把大班教学形式分为“小组说话课”“小组阅读课”“小组写作课”等。儿童在“小组说话课”里进行讲述,对话、讨论、表演等说话练习;在“小组阅读课”里,先独立对课文进行阅读分析,然后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再由小组代表在班级里发言交流;在“小组写作课”里,讨论交流写作方案;苏联(包括俄罗斯)把训练学生运用口语和书面语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作为俄语课的教学目标。
三、以“语用”为核心,构建语文教学新框架
“语用型”教学涉及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形成了以言语发展为核心的开放、完整、灵动、全方位的整体框架。
(一)聚焦语言因素,把握语文核心价值
一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往往是很丰富的,但是,课堂是一个常量,我们既不能文本有什么教学价值就教什么,也不能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更不能什么好教就教什么。因此,文本解读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必须根据教学的整体需要以及该课文在整个教材价值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从诸多的教学价值中选择适当的核心价值点进行教学目标定位。如此,就能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一篇课文的语文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具有语文特色的,而不是其他学科的。即关于语文的知识、语文技能,或者说只有通过语文课才能学到的知识;(2)能够代表某一种类型文本的特点,而且可以起到“举一反三”作用的。(3)通过学习和积累,有助于学生形成学生对语文现象的进一步理解、解释和迁移的,用于理解同一类文章、同一言语现象的。[3] 以《北京的春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一课为例。本文的语言教学价值点至少有以下几个:(1)学习按时间(腊八——除夕——初一——元宵)的顺序来写的写作手法;(2)民间风味的散文如何锤炼语言;(3)比喻手法的运用;(4)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的运用;(5)如何围绕中心句把话写具体;(6)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7)联系背景,紧扣文眼,“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8)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练笔;(9)利用课后的两篇小短文进行对比读,感受表达方法。如此多的教学价值怎么可能(也无必要)在两节课时间里全部完成呢?当然得来一番比较、分析、整合,选取本课的核心教学价值。
从课后思考练习、本课编排意图以及学段目标要求来审视,我们不难发现,上述价值点的(1)和(4)是高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写作方法,且在以前的学习中较少接触和训练过;(2)的难度较大,小学生难以把握,可和(6)合并,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句感受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和魅力;(8)和(9)是课后要求的训练项目,必须落实;至于(3)(5)和(7),在以往的教学中已做重点训练,应予舍弃。这样一样,《北京的春节》核心教学价值点有三:一是在课文阅读及与附文的对比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二是品读重点语句,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感受老舍笔下的北京年俗和语言风格;三是学习详略得当的方法进行课堂小练笔。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带给我们的是语言训练的扎实深入,课堂教学的省时高效。
(二)凭借文本语言,以语言学习带动内容理解
阅读教学应以语言应用为主线,带动对课文内容、情节和思想的理解,即教师强化学生对语言的表达特点及语言对思想内容的表现力的认识,引导他们学习文本语言表达的方式,为学生的言语表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主要的特征可表示为:语言感知——内容理解——语言感悟——语言应用。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语文版五年级上册)有这样一个语段:“这时候,邱少云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我趴在他附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我闪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以内容理解为指向的阅读教学只是让学生单纯地理解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是如何忍受着被烈火焚烧的巨痛的高大形象和伟大品质,获得的只能是故事般的情节和抽象般的思想。如果以“语用”为核心进行教学,就会抓住这段话中有多种关系复句这一语言现象来进行:抓“只要„„就„„”“只要„„也能„„”理解当时有扑灭烈火、逃离危险的条件;抓“但是”和“(如果)这样一来„„就„„”“就会„„都会„„就全部„„”理解当时如果邱少云一动,就会引起严重的后果;抓三个“为了”进一步体会邱少云在生死关头严守纪律的思想基础,感受到他对整个胜利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这样分层次理解句与句、句群与句群之间的关系,能让学生把握句子、句群表达的语言规律,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表达的中心思想,进而让人物的伟大壮举和高大形象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心田中。这种复杂的语言关系为学生理解、掌握后,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就会潜在地发挥有效的迁移作用。[4]
(三)着力言语应用,促进言语的有效“增值”
如果把文本的语言比作原始资本的话,那么言语的应用就是为了使言语“增值”。那么,如何使言语应用能够化消极语言为积极语言,化文本语言为个性言语,使学生在言语内容、言语形式和言语智慧上得以提高,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言语质量的目的呢?
1.言语形式的仿写。教材中的选文基本上是一些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是学生语言学习的范本。对课文中作家个性化言语的品味,除了结合语境细细揣摩之外,就是进行形式仿写。大量的形式仿写构成意义集合,有利于学生把握言语运用的本质和规律。例如,教学《秋天的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一句,当学生感悟语言内涵、发现语言范式后,就引导学生借助本段内容模仿这一句式写话,结果学生写得精彩纷呈:“秋天把金黄色给了稻田,金黄色的稻谷像一串串珠宝,摇啊摇啊,摇来了丰收的喜悦。” “秋天把橘红色了橘子,金黄的橘子像一盏盏灯笼,照啊照啊,映出了农民的笑脸。” „„这一语言训练匠心独运,它以典型句式为依托,说话的内容材料源于课文,这就为学生打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就会忘却自我的存在,从而产生各种情感体验,积累的语言材料便从他们的言语仓库里被捡索出来,为他表情达意所用。
2.言语材料的仿用。就是将课文情境中的某些言语材料提取出来,用来表现其他生活情境。这种言语“移植”对学生语言学习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移植”过程是两种情境叠加状态下,对言语材料的理解与判别;二是“移植”过程也是两种情境比较状态下,对言语材料的调适与重组。这是学生对课文言语的内化过程、建构过程,其积累意义远大于传统的读读、背背。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特殊的葬礼》一课,安排了角色体验练习:如果你是总统,在这个葬礼上,对着巴西人民发表演说,你会怎么说?请用上书上的语言。一学生这样说:“先生们,女士们,今天在这里为大瀑布举行一场葬礼,它曾是我们巴西人民的骄傲,那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那巨大的水帘,那如雷的咆哮曾让全世界为之陶醉。我们常常自豪地站在它的脚下,望着腾起的水雾,感受它的年轻和活力。如今,它再也不年轻了,它静静地躺着,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它沙哑的话语还在耳畔,它抚过的脊背还依然温暖。你看到那顺着崖壁淌下的浊水了吗?那是它的泪,救救它吧!它活着是我最大的心愿。”很显然,虽然这段话中的许多语言来源于课文,但并不生搬硬套,而是经过小作者的精心选择、组合和改造,并巧妙地将其融入自己的话语情境中去了,从而流淌出这样精炼概括、感人肺腑的言语,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沉重心情和真切呼吁,给人以浑然一体之感。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既加深了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是课文语言的仿用训练,促进了对课文中那些准确精当的词语的积累和内化。
3.文本内容的创生。课文内容的创生,是学生根据自身对课文的理解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对课文进行加工、改造,以丰富感受,深化理解,满足内心表现欲望的一种说写训练形式。文本内容的创生有填补空白、补充扩展、延伸拓展等三种最主要也最常见的方式。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我们读后从中明显地感受到身处逆境中的儿子阿曼达也同样有着坚定的信念,他的确和他的父亲一样了不起。教师可利用这段文字以《逆境中的儿子》为题指导学生写课堂练笔,要求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展开想象,来描写阿曼达在逆境中的坚强,以照应课文后的“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这样的说写安排,既是一种对文本的拓展,又反哺了对文本的感悟。这在拓展阅读的理论上,是一种具有原创意义的概括,拓的是文本深藏着的意蕴,展的是文本包裹着的内涵。
4.写作方法的迁移。选入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应该说在布局谋篇、表达顺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且大都具有示范性,阅读教学理应引领学生感知、揣摩并在习作实践中应用。因为写作方法似乎是一种表达方法,而实质却体现为一种思维方法。操作时,应特别强调读对写的指导作用。在阅读中理清层次,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通过潜心会文在头脑中“建模”。只有建立了“模型”,练笔时才不至于走样,方法迁移才能成功。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燕子》有多处典范性的状物片段值得借鉴,像第一自然段描写燕子的外形特点时,语言清新明快、准确生动,从整体到部分,从前部到后部,条理非常清晰,把小燕子的活泼机灵展现在读者面前。教学可分两步,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读、悟,了解本段的写作顺序和表达特点,完成“建模”;接着模仿迁移这一写法,学写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
(四)重视语用检测,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我们认为,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在现实生活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交际过程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也就是说,语文是在应用的过程中长大的,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在真实的应用过程中逐渐获取的。因此,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注意选取“应用”层面的内容,检测学生语用水平,从而发挥考试的杠杆和指挥棒的作用,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如:“东东很想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向来民主的爸爸妈妈并不反对,只是要求东东说出买电脑的充足理由,你能帮东东想出理由,使他如愿以偿吗?把想法写下来。”这道题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不少学生都遇到过的现实问题,它自然就道出了学生的心里话,学生在这样充满生活化的真实场景中,怎不思维活跃,灵感迸发?写出的答案当然就精彩纷呈、各显奇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在这里得到真实的应用,语文的价值也由此得到了充分而生动的展现,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原来语文可以与人进行思想沟通,帮助自己实现梦想,解决自己的生活难题,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学语文真是一件快乐的事!
参考文献(略)
本文发表于《课程·教材·教法》
第三篇:基于“语用”为核心的阅读教学A
基于“语用”为核心的阅读教学
沙坪坝区回龙坝镇小学 教师 杨波
内容摘要:2011版课标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即“语用”。诚然,语用教学着眼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讲求以语言带动内容,在丰富多彩的言语实践中,实现言意兼得。语用是阅读教学的必然选择,凸显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有利于个体生命的发展之需。为此,阅读教学必须以“语用”为核心,从聚焦语言因素,把握语文核心价值;凭借文本语言,以语言学习带动内容理解;着力言语应用训练,从而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落实。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用
长久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重于分析,重于理解,重于人文内涵的挖掘,却唯独缺少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这样教学造成的结果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低下,表现为说话和写作能力的低下——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语病多多,词不达意,言不成文。而且,这是普遍现象。而阅读教学效率低效的主要原因就是着力方向搞错了——重分析、重理解,轻积累、轻运用,忽视了语用训练。要改变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困境,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阅读教学中切实落实语用训练。
一、何为“语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简称“语用”。这里所指的“语用”,并不是真正语言学意义上的“语用”,而是学生学习语文后的“语用”,即: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合理、妥帖地进行表达,并将已学过的字、词、句、篇等内容,根据语境的需要加以规范、恰当、个性的运用。主要包括词汇、书面语、口语、篇章结构、文章体裁等方面的内容。阅读教学中“语用”,既是阅读内化的语言、写法的模仿、迁移和创造,也是阅读中激活的生活记忆、熔炼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认识的抒发与倾吐,还是借“说”“写”叩问文本,进入语境和文本对话,概括提炼文本主题、激活想象的过程。
价值取向:促进言语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着眼于言语活动的“语用型”教学,实际是对传统的语言分析、语言赏读甚至语言研究的路子的改变与重建,它以语言运用为学习语言的起点与终点,让学生在学习语言运用中运用语言,从而形成言语能力。
二“语用”是阅读教学的必须,是阅读教学的核心。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修订,80%是在语序、文字的表达上的改动,20%指向的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从而更加清楚地明确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理性审视我们的课堂:
“语用”的当前缺位。“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实际已经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这实际上是语文忽视工具性导致学生语言能力不足的表现。”——曹文轩教授
读着曹教授的教诲看我们的课堂:教师依然以讲解、提问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学着力点依然放在“写什么” 上,全然忽视“怎么写”,即便关注了“怎么写”,也是重于感悟语言的特点,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修辞手法之类,而对于学习后的语言应用却等闲视之。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能力怎能不低下呢?语文教学怎能不低效甚至无效呢? “语用”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所谓“独当之任”,就是特殊之任,就是“唯我之任”,显然,它具有排他性。如果不突出“运用”的特殊重要性,就不能突出语文内在的质的规定性;抓住了“运用”,也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语文教学的奥秘,几乎全在“运用”二字。叶圣陶先生也这样说:“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这种技术的训练,他科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
“语用”是语言发展的重要途径。语文学习有自己的规律,如果细分为一根具体的线,可分为:知识—感知—体验—练习—技能。从这根较为具体的线索中,我们不难看出,要把书本中的知识变成学生的技能,中间的历程是异常复杂的。过去语文教学仅把眼光集中在这一过程的两极上,没有看到其间的中介环节,所以在教
学中往往采用简单的方法,试图将技能一下子“倒给”学生,结果遭到规律的惩罚。语文教改要真正有所突破,就要在中介环节上做文章,设法优化语文 学习的中间过程。
“语用”是学习个体的“人生之需”。作为一名普通的社会人,学习语文干啥呢?叶圣陶先生早在60多年前就做出明确的回答:“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这是因为,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因此,倘若不学好语言运用这一基本技能,恐怕连与人交往都有障碍,更遑论胜任工作,享受生活了。
当下阅读教学目标大部分指向课文内容理解和情感体会,缺乏语言文字运用目标,一节课下来,究竟在听说读写方面哪里能够得到提升,是不清晰的。
正确认识语文的本质。语言发展是语文教学的真义所在。评价一节语文课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发展如何。因此,“语用”是阅读教学的必须,而且应该以“语用”为核心。
三、以“语用”为核心,开展语文阅读教学训练
(一)、要有训练意识
针对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困境,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在在第七次全国阅读教学研讨会上发出了“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的呼声。他强调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他说:“阅读教学要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和人文内涵上深挖洞的做法,把教学重点坚决地铆定在理解品味语言,特别是运用语言上。”
教育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在“课程设计思路”中也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故此,语文教师心中应时刻有语用训练的意识,并以此指导我们的阅读教学工作,以落实“课标”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二)、捕捉训练点
要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就必须善于寻找和确定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所谓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课标”对不同年级的具体要求,结合课文的内在训练因素,按照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所确定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单位或部位。语言文字训练点确定得好,语言文字训练才会卓有成效。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即是要练成“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技巧”)语文教材既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又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凭借,教材中精当的用词、多变的句式、丰富的修辞、生动的描述、严密的说理、巧妙的构思„„这些语文因素都是训练的素材。
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课程年段目标、单元目标、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从字词句段篇和语修逻文等方面去捕捉和挖掘文章蕴含的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且各年段的训练重点应有所侧重。
怎样确立语言文字训练点呢?
1.常规训练。常规训练是指传统语文教学经常采用的、基础性的语言文字训练,我们应当根据学段目标、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和课后练习题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
第一,从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和学生的疑点处去确定训练点。
第二,从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的角度去确定训练点。如:⑴理解文意;⑵字词辨析;⑶分析重点句子(或句群);⑷段落层次划分;⑸概括节意、层意、段意;⑹归纳主要内容;⑺归纳中心思想;⑻典型的写作方法(首尾呼应、对比烘托、托物言志、细节描写等);⑼读写结合;⑽朗读、默读、复述、背诵;⑾听话、说话训练;⑿查字典;⒀加标点符号;⒁语速测试;⒂赏析能力;⒃想象能力;⒄课内外知识融汇;⒅新旧知识联系、比较等等。
第三,从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高度出发,注意语言文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克服随意性。
诚然,要找准每篇课文中语文知识和思维发展的结合点作为训练点有较大的难度,有时客观效果和主观认
识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就整个小学阶段来说,利用析形索义法让学生形象识记汉字,让学生品佳词赏好句,积累锦言妙语,熟读背诵精彩句段篇章,设法让学生内化、运用语言,这些应该是语言文字训练的重点。只要我们围绕这些重点来捕捉训练点,设计相应的练习形式,我们就能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减少“水分”,真正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其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这些常规训练有明确要求: 如,第二学段“阅读”目标: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第三学段“阅读”目标: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和写作能力都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为基础,作为常规训练项目的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等都是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只要方法得当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为了达到揣摩文章表达顺序、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的目标,必须重视并正确进行划分段落、概括段意等常规训练。
2.生成训练。课堂上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出现了精彩的发言或发言中暴露出语言缺陷,这些都是训练的良好时机,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三)、确定训练重点
受时间所限,一篇文章我们不能每词、每句、每段都练,全面开花(这不可能、也没必要)。若然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则收效甚微、印象淡薄,只有作重点训练,才能收到较快、较好的效果。那么如何确定训练重点呢?
1、词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学生没有学过或虽然接触过,但理解不正确、容易用错的词语;
(2)、表现课文中心的关键词语;
(3)、用得特别贴切、富于表现力的词语;
(4)、多义词、近义词、成语、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语;
2、而下面的五种句子应当作为重点学习和训练的句子:
(1)、含义深刻的句子。这种句子往往深沉含蓄,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2)、结构复杂的句子。一些单句附加成份较长,主干成份不易显现;一些复句特别是多重复句,学生也不易弄清楚。
(3)、生动形象的句子。这些句子常常是用词准确贴切,表达细致生动,有的还使用了某些修辞方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表现中心的句子。课文的中心句画龙点晴地揭示了课文中心,在思想内容起关键作用。
(5)、地位重要的句子。这些句子是指在文章结构层次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有几种类型:提纲挈领的提起句、收束全段的小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而段落、篇章方面,如总分、并列、顺承、因果、转折等典型段落,总起分述、首尾呼应、对比烘托、托物言志、细节描写等写作方法,以及朗读背诵、标点运用、复述大意、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仿说仿写、缩写扩写改写等的知识和能力也应是阅读教学训练的重点。
以上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抓住的训练重点。当然,每篇课文具体的训练重点,应根据课程年段目标、单元目标、教材特点、课后习题和学生实际去确定。
(四)、设计(生成)训练
语言文字训练要教师凭借自己的“语文功底”进行指导。也就是,训练点要凭借语言文字知识来发现;训练时机要凭借语言文字知识来捕捉;训练过程要凭借语言文字知识来调控;学生读、说、写的正误,要凭借语言文字知识来判断。
1.运用词汇知识指导词语训练。如:仿说词语,找近义词、反义词,词语归类„„
2.运用语汇、语法、修辞知识进行综合训练。如:用词造句,仿说句式,句式变换„„
3.运用篇章知识指导读写结合训练。如:仿说(写)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仿说(写)片段(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等的细节描写);仿说(写)典型段落(总分、并列、顺承、因果、转折等);仿习写作手法(总起分述、前后呼应、巧妙过渡、对比烘托、侧面描写、虚实结合、细节描写、托物言志等)„„
【例1】“字”的训练 于永正老师教学《翠鸟》片段
师:下面看于老师写课题。哎,这个“翠”字怎么写?提笔忘字,谁能提醒一下于老师?
生甲:“翠”字上面是个“羽毛”的“羽”字。
生乙:不带钩的。
师:噢,明白了,谢谢大家的提醒。“羽毛”的“羽”字下面不带钩的。请同学们看于老师写,并且抬起手跟着于老师把课题写一写。
[一个“提笔忘字”的巧妙设计,不着痕迹地提醒了学生正确书写“翠”字。] 【例2】运用词汇知识指导词语训练(课堂生成的训练)
一位教师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学生问:“山上的积雪融化了”为什么不用“熔化”?教师利用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首先让学生查字典,查出了三个读音为rónɡhuà的词语:“溶化”“融化”“ 熔化”。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弄明白三个词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都有“化开”的意思,但化开的条件不同,分别是在液体中化开,受热化开,在火中化开。学生又问:“溶”和“熔”有“氵”和“火”字旁,表示与水、火有关,“融”字哪部分表示与“热”有关呢?教师告诉学生:“融”是形声字,“鬲”是形旁,“虫”是声旁,表示近似读音。“鬲”是新古代煮食物的器具,有三个粗大的腿,便于受热,因此以“鬲”为形旁的“融”字具有“热”和“温暖”的意思,其他包含“融”字得词语,如融和、融汇、消融、融洽、其乐融融等都与温暖有些关系。
[这样的词语训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积累,而且潜移默化地参透了语素、词义和汉字知识的教学。] 【例3】运用语汇知识指导词语训练
在人教版第六册课本《放风筝》一课中有四个形容词:橘红、墨绿、金黄、瓦蓝。它们都是由前面的名词性语素和后面的形容词性语素构成的合成词。教师凭借自己的语汇知识抓住了这个训练点,设计了如下训练: 先让学生把这些描写风筝和天空色彩的词语找出来,说说它们的意思;再让学生找一找这些词语形式上的共同点;接下来分别找出与这些词语结构相同的、表示色彩的词语,先口头回答,然后写出自己知道的这类词语全班交流。结果,学生找出了许多这样的词语,如,表示“红”的词语有:火红、粉红、枣红、血红;表示“绿”的词语有:翠绿、碧绿、草绿、葱绿、豆绿、鸭蛋绿;表示“黄”的词语有:杏黄、蜡黄、米黄、土黄;表示“白”的词语有:雪白、灰白、银白、乳白、鱼肚白等。
[这是一个根据汉语特点,运用语言文字知识指导训练的范例。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但丰富了词汇,而且从中领会了汉语构词方式的灵活多样和汉语词汇的丰富多样,在训练里参透了热爱祖国文字的教育。] 【例4】运用篇章知识指导读写结合训练
支玉恒老师在《太阳》一课的教学中问学生: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开头的“一句话”三个字在这儿起到了什么作用?有的学生说:“起到总结的作用”,有的学生说“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又问:在这个句子中,能起到这样作用的,还有哪些词?在教师的启发,学生陆续说出了“可以这样说”“总之”“总的来说”“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言蔽之”“概括来讲”“综上所述”等词语。接着,教师用学生找出的词语,逐一替换“一句话”进行引读,使学生体会到汉语表达方式的丰富多彩。
【例5】综合训练:体会与运用有机结合
一教师在教《再见了,亲人》第一段时设计了如下的训练:
1.初读课文第一段,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语言文字)
2.细读第一段,想想:哪些词语能概括这一段的段意?哪些词句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你是用什么方法体会这些词语的思想感情?(思想内容)
3.再读第一段,比较下列各组句子在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方面有什么不同,并选择带点的词语造句。(语言文字)
(1)是你带着全村的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来给我们吃的。这真使我们感动啊!
(2)是你带着全村的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来给我们吃的。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①您为我们失去了亲人。
②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①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②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以上的语言文字训练体现了如下的教学模式:
语言文字 → 思想内容 → 语言文字
↓ ↓ ↓
弄清字词句 → 通过词句体会 → 领悟言语的意思 作者思想感情 表达形式
↓ ↓ ↓
感知语言 → 理解语言 → 运用语言
掌握方法
这种教学模式,始终以语言训练为核心,突出语言训练程序的整体性,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崔峦《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 2.沈大安《阅读教学走向何方》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4.《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2012年)
第四篇: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并为广大教师所接受。然而,反思我们的教学反思,却不能否认,我们的教学反思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浅层化现象。这里面有态度上的原因,也有理念上的原因。那么,我们如何来避免教学反思的浅层化呢?囿于篇幅,本文仅从价值观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造成教学反思浅层化的原因简析
1.反思态度不够严肃。我们应该承认,部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态度不够严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教学反思只为应付领导检查,所以浅尝辄止,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其二,教学反思也搞预设,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公开课”、“研究课”,课还没上,教学反思就已经早早“精心设计”;其三,教学反思无病呻吟,明明不是这样想的,却要这样去说,只为哗众取宠,不实事求是;其四,缺乏主动寻求同伴帮助的合作意识。
2.反思理念不够科学。教学反思应该受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要反思和反思什么的问题,这需要科学的理念支撑。部分教师正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理念支撑,在教学反思的行动上就表现出以下几种情况:其一,教学反思思路不清晰,抓不住要领,看不透问题的本质;其二,即使看到了问题所在,但对问题的解决缺乏有针对性地探究,拿不出改进教学的方案;其三,教学反思甚至出现原则性错误。
二、对教学反思性质的理解
1.教学反思的任务性。所谓教学反思就是对教学过程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探索、再创造。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因而它是一种批判性思维活动。我对教学反思的任务性的理解是:教学反思应该是以有利于学生多元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实践后的反思,来查找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改进措施,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教学反思的任务性决定了教学反思应该具备的价值观。
2.教学反思的实践性。教学反思与备课有着本质的区别,备课更多的是预设,而教学反思则是直接针对教学实践的,所以它更具有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学反思必须特别强调实际操作,注重根据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对教学预设进行深入的剖析。具体地说,就是教师要反问自己:我预设的教学目标达成得如何?我预设的教学活动符合学生实际吗?我预设的教学活动效果如何?教学中出现了怎样的生成性(非预设)问题?我是如何解决的?我的问题在哪儿?我应该如何改进„„
三、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教学反思
笔者以一堂地理课的教学反思为例。来说明什么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教学反思。在我校举行的一次公开课活动中,有一位地理教师上了一堂课“我国的人,口”,大家听完课后,聚在一起评课。按照惯例,首先是由这位教师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然后谈谈自己的教学反思,最后是大家发表各自意见。在这堂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即把全班学生分成正方与反方两个组进行课堂辩论,正方观点是“人多好,人少不好”;反方观点是“人少好,人多不好”。授课教师在反思时针对这个活动设计进行了重点阐述,且看她为自己整理出的以下几点不足:
a教学时间把握得不太好,学生辩论的时间稍长,影响了后面?容的教学,课堂练习没有来得及做。
a我应该把正方、反方提出的论点写在黑板上,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本方和对方的观点。
a有一个学生话还没有说完我就打断了他,其实应该让他把话讲完。
a我的普通话还不够标准。
接着其他几位教师也纷纷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最后,轮到我发言了,我只说了这样一句话:“你认为这个辩论活动有必要吗?你设计这个辩论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其实,包括授课教师本人在内的所有教师的反思都没有谈到点子上,仅仅是浮于表面而已。诸如“我的普通话还不够标准”之类的话有必要说吗?其实,问题的根本在于这个辩论活动设计的本身,而不是在于活动的过程。严格地讲,这个辩论活动设计是一个教学失误。道理很简单,这堂课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即“人口发展应该与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我们怎么可以让学生就“人多好,人少不好”和“人少好,人多不好”这两个都是错误的观点进行辩论呢?这岂不是非但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反而阻碍了学生对正确人口观的构建吗?真正有价值的反思,应该是意识到一个问题,进而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反思:课堂活动的设计不能为活动而活动,而是要有利于学生的多元发展,切不可本末倒置。针对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思考我们应该设计怎样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该以“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为话题,来组织学生针对“人口过多会带来哪些问题?人口过少又会带来哪些问题?”列举实例,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教学反思才是有价值的教学反思,才能够真正改进我们的教学。
综上所述,若要避免教学反思的浅层化,首先就是要以“我们的教学是否具有价值”为教学反思的核心。只有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教学反思才能将教学反思引向深入,从而真正达到改进教学、服务学生的目的。
第五篇:设计“以学习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模版]
三、设计“以学习为核心的”教学设计
“自主、合作、探究”要通过合理的学习活动设计来实现
(一)学习方式与学习活动设计的关系
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的学习方式之下的具体活动,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不能停留在转变学习方式层面,而要深入到学习活动设计层面,才能真正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自主、合作、探究,不是具体的学习活动形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不是简单地放任学生自学、小组学、带着问题学。因为学校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面对的是大量的、系统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单靠学生自发地对教材的感知理解就想达到三维目标是不切实际的。
所谓“学会学习”,是学习的高级目标,而绝非已有前提,换句话说,学生绝不是本来就已经“会学习”了,更不是凭“自学”就能学会学习。只有在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循序渐进地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也就是说,“自主、合作、探究”要通过合理的学习活动设计来实现。
(二)什么是以学习为核心
以学习为核心也不同于以学定教,以学定教关注的是“学什么”。以学习为核心,关注的是每一个具体的内容“怎么学”,针对的是在当前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的认知心理过程的问题。
(三)什么是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设计,是以学习目标为核心,遵循学习心理学规律,对应具体学习内容,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和形式。学习活动设计总是要对应具体的学习内容,脱离具体内容的“抽象的学习”是不存在的。课程内容不同,学习活动的方法、形式就应不同。同样,具有共同特点的课程内容,学习形式上也可以一致。这是我们探索学习活动设计的价值所在。
学习活动设计本质上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设计,包括注意、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其重点是思维活动过程,如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另外,学生心理活动要有外部行为的支持,因此学习活动设计应体现出学生的外部行为,即与学习内容相互作用的具体方式。例如,朗读、发言、抄写、描述、举例、绘图、计算等等。学习活动设计,既包括对学生个体的活动设计,也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其他人之间交流活动的设计,如相互讨论、回答提问、轮流发言、分工合作、小组竞赛、调查访问等。通过学习活动设计,可以引导学生经历学习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从本质上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下面选取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形式,具体探讨学习活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