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学相长缓解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00:14: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教学相长缓解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教学相长缓解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

第一篇:用教学相长缓解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

用教学相长缓解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

摘 要:本文针对高等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用教学相长的办法,帮助青年教师研究好专业教学,树立起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开发自身潜能,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从而解决职业倦怠问题。

关键词:青年教师 职业倦怠 教学相长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成因

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较为普遍,特别在青年教师群体中尤为突出。青年教师刚进入高校时,对职业持有新鲜感,一般都会有很高的热情。但他们经过3~5年的工作,常因各种原因,对教师职业产生倦怠感。有职业倦怠的教师对自己的工作热情降低,往往会影响教育教学水平,降低教学的质量。

导致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很多,其中职业收入低、职业交际圈狭窄、行政干预过多、社会不良风气等影响,都被认为是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但从根本上分析,这些都是职业倦怠产生的浅层原因,解决这些问题仅仅是“治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满足了低层次需求后便需要进一步满足上一层需求,否则便会产生不满和倦怠感。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其职业的最终追求就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当前社会拜金主义风靡一时,一些青年教师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识出现了偏差,错误地将教师的职业兴趣从教书育人转移到了经济利益上,职业目标停留在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上,个人的职业追求在三者中循环往复,考虑工作轻松、薪水更高多了,谋划教书育人、提高教学质量少了,久而久之,教学工作所带来的满足感逐渐降低,边际效益递减,致使职业倦怠产生。所以解决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应该着眼于如何将教师的职业追求上升为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这才是“治本”。

二、用教学相长解决青年教师职业倦怠

《礼记?学记》中提到: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不会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不会知道它的奥妙。因此,通过学习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通过教学知道自己有困惑不解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足,才能够督促自己进一步学习;知道自己的困惑,然后才能够自我奋发进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相长的道理。

当代社会,对教学相长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遵循《礼记》最早的观点,说明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而教导他人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正是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第二种是将教与学看作两个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相互促进,各有长进。两种解释均有其道理。教师通过“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在“教”的过程中“学”,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开发智慧、提高专业水平,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提升授课技术,使自己和学生共同成长起来。

但值得注意的是,要想使教学相长的作用发挥得更好,需要青年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开发。如果教师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这种“相长”的作用,其最终效果非常有限。所以笔者认为,青年教师应做以下几件事来促进教学相长。

1.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从之前的分析可以看出,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对教师职业的错误认识,所以如果要想通过教学相长的方式破除职业倦怠,首先应让教师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青年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教师的本质是传承人类知识和文化,塑造人类灵魂。《荀子?大略》中提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对教师职业的重视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后汉书?孔僖传》更是将“师”与“道”放在同一级别进行论述:“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可见教师职业有着无法替代的神圣性。

在当前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下,青年教师很容易被金钱与物质引诱,背离教师职业“传承者”与“塑造者”的神圣本质,转而将注意力集中在获取经济利益上,这实际上是对教师职业一种的玷污。青年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身职业的神圣,对教师职业抱有敬畏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自己的职业认同感,并且通过这种敬畏之力去影响学生。

2.开发自身智慧

智慧是学习并且驾驭一切知识的基础,想要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进而消除职业倦怠,广博的智慧是不可缺少的。中国汉字具有“一字一太极”的特点,每个字都蕴含各自独特的意义,“智慧”也需要从这个层面来进行解释。所谓“智”,是指人天生所具有的智力;而“慧”,是指人与自然界沟通,通过自然万物汲取知识的能力。一个有“智慧”有“知识”的人,可以通过自身智慧驾驭知识,从而成大器;一个有“知识”无“智慧”的人,因为没有足够的智慧驾驭所学知识,所以学得越多越会沦为知识的奴隶;一个有“智慧”无“知识”的人,虽然短时间无法成才,但因为其拥有从万物汲取知识的能力,所以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成长,最终成器。可见,一个人可以无知识,但绝对不能无智慧。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如果没有智慧,首先无法驾驭所传承和讲授的知识,不能将知识活学活用,最终误人子弟;其次,因为没有智慧,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无法获得新的感悟,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也没办法获得启迪,导致“教学相长”成为空谈;最后,因为没有智慧,无法在所教学的领域产生有益的突破,导致自我价值无法体现,从而产生职业倦怠。所以,教师能否有意识、有效地开发自身智慧促成教学相长,是消除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

3.研究专业教学领域

对于知识传承者的教师来说,有坚实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是必需的。青年教师经常发现,在第一、第二轮的备课中,通过“教”而“学”的效果是明显的,教学相长的作用非常显著。但在几轮课后,因为熟悉了课程内容,自己的教学过程往往变成了简单重复,日积月累导致自己对所教的课程产生厌倦感,无法从教学中学到知识。

其实任何学术领域所蕴含的知识都是无穷的,青年教师通过前几轮的授课,熟悉了所教的课程,仅仅只是摸到了该领域的皮毛,其中所包含的更深层面往往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获得。譬如在国学领域,老子所著的道家经典《道德经》,仅仅五千余字,背下来是容易的,但真正想获得其中的真谛,可能需要花费一生的时间,并且能在探索中获得无穷的乐趣。教学也是如此,熟悉一门课程很容易,但要将这门课程吃透,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而这种“耗费”往往能够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快乐。即便教师的这门课程已小有所成,但是与该课程相关的领域仍然有待开发,通过相关领域的研究,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往往能发现更多研究价值。通过探索真理所获得的快乐,是任何其他快乐所无法替代的,而这种快乐恰恰就是治疗职业倦怠的一剂良药。

4.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孔子一直提倡“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也是教学相长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高发,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有非常大的关系。很多青年教师在高职院校执教一段时间之后都有类似的感慨,自己所讲授的内容无法被学生理解,很多问题无法激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和学生没有办法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导致学生听不懂也不愿学,老师教不动也不愿教,久而久之学生厌学,老师倦怠。

为什么高职院校的学生和老师无法产生共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师没有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教师应该意识到,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兴趣点与普通高校的学生是有区别的,高职学生对于理论型知识往往难以理解,而对实践型知识却有较高的兴趣和理解水平。然而青年教师因为没有对学生进行分析,简单地套用普通高校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没有办法理解所授知识。青年教师应该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合其特点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5.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教材的编写应该符合这一特点。然而目前的一些高职教材并不符合这一要求。以管理学教材为例,目前高职院校通用的管理学教材大部分还是参照国外史蒂芬?P?罗宾斯、哈罗德?孔茨的经典教材,借鉴国内普通高等院校教材编写的、保留理论知识的部分,删减案例部分,对管理实践能力和管理思想的培养较少。这样的教材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高职院校教师用此类教材上课,学生很难提起兴趣,更无法获得实践能力。

教材编写需要时间,在尚未有一本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教材之前,教师授课时应考虑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通过自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合理地、有选择地讲授理论知识,增加案例、实操环节,从而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生硬地对教材进行讲解。

6.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传统课堂“老师讲,学生听”的经典授课形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但近年来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发现,如果能够在经典授课方式的基础上增加多元化的授课方式,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理解。所以青年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中增加课程讨论、课后观影、案例分析等全新的教学环节,并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教学支持,将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教学相长。

当然,促进教学相长的方式还有很多,在此仅仅谈了其中几种,更重要的是,笔者希望能够开启一种新的思路,通过教学相长,帮助青年教师找到职业认同感,体现自我价值,从根本上解决职业倦怠的问题。从教师自身来讲,如果能够处理好倦怠问题,振奋精神,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职业生涯将会增添活力和动力,最终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从学校层面来讲,引导青年教师克服职业倦怠,最终可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省开放大学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教师职业倦怠与缓解

教师职业倦怠与缓解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和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教师在工作中的投入也将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教育。然而,随着教育和科研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了焦虑、身心疲惫。他们抱怨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学校管理体制不合理等等。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大不如从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职业倦怠。现谈谈本人对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和缓解策略。

一、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

最早提出“职业倦怠”的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他于1974年在一本名为《职业心理学》的杂志上提到:职业倦怠是工作强度太大且忽视自己所需而带来的疲惫不堪的状态。他认为职业倦怠在各个行业的工作者身上均有体现,由于他们常年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久而久之对工作的热情大不如从前,逐渐导致职业倦怠。国外对职业倦怠的研究起步较早,Freudenberger认为职业倦怠的情况在那些对工作乐于奉献、工作量大、持续时间长的人群当中最常见。Maslach和Pines提出了职业倦怠的三个特征: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以及低个人成就感。C.Cherniss认为许多人对自己工作的期望和现实不符合,最终导致他们的付出与所得不一致。此时容易产生幻想破灭和职业倦怠。耶鲁大学Sarason的研究强调,当社会条件不能提供帮助建立与人联系的情境时,要保持服务工作的投入是很难的。

国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基本是引用国外的相关资料。关于职业倦怠的概念刘维良、杨秀玉分别在其作品《教师心理卫生》和《教师职业倦怠解析》当中提到过。刘维良指出:职业倦怠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过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杨秀玉提出:职业倦怠是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付工作中的挫折所经历的身心疲惫的状态。徐富明、吉峰和钞秋玲等提出了三个职业倦怠因素:情绪疲惫、少成就感和去个性化。曾玲娟提出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呈显著正相关。刘晓明的研究表明:教学效能感在职业压力和倦怠之间具有调节作用,高教学效能感可以降低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的程度。连榕的研究告诉我们当前教师存在一系列问题:压力大、焦虑、疲倦和无助。在职业承诺和职业倦怠之间,继续承诺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呈正相关,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之间呈负相关。

从国外和国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职业倦怠问题对教育和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对教师群体还是学生,职业倦怠都有着消极的负面影响,同时还会给社会增加负担。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方面的不足,寻找有效的策略来缓解教师的压力。

二、影响本人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1.自身因素

教师的工作地点一般不是在讲台就是办公室,缺少一定的户外运动来增强体质。再加上平时教学任务多、科研压力大,很容易产生烦躁厌倦的心理,时间一长既影响自己的身体也影响工作,最终形成职业倦怠。此外,教师的工作中也有很多的挑战和竞争,遇到失败,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教师会否定自己的能力,严重缺少自信心,降低自身成就感而导致职业倦怠。还有一部分教师在刚参加工作时带着美好的憧憬,认为教师这一职业工作稳定、轻松、压力小,还有长假。当从事工作多年才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的想象相差甚远,收入低、工作压力大、科研负担重。这种差距让他们有很大的失落感,从而逐渐产生职业倦怠。

2.学校的影响

学校在管理制度方面不健全,有时甚至缺乏公平公正,致使很多教师由于得不到公平的待遇而对工作产生抵触心理。此外,学校为了提高本校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不断给教师施加压力,比如提高班级的成绩、规定学生的升学率或过关率等。学校不断地要求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却提供不了应有的辅助设备,这使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得心应手地工作从而心存抱怨。缺少对待工作的热情,只是将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充实课堂内容。这种单一重复的工作最终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

3.社会的影响

从古至今,教师一直被当作是为人师表的典范。他们是“蜡烛”,要点燃自己照亮别人。因此,社会将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赋予给了教师。教师不仅要传授课本知识,还要交给学生做人的道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更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高校,教师在上课之余,还需要总结教学经验,发表相关论文。这种过度的压力使教师身心俱惫。此外,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不理想也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工资待遇低、住房困难等等都是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三、本人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策略

1.教师调整自身的状态

(1)加强体育锻炼,调整自己的情绪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适度地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益,而且可以减少压力带来的不良情绪。如教师可以去操场跑跑步、打打球,课余时间多参加学校工会组织的教师之间的运动比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2)正确地认识自己,建立合理的职业目标

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估量,既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因为现实与自己理想的差距而悲观失望。当出现职业倦怠时,要积极地寻求解决的办法。比如找身边的朋友、同事以及家人聊天。将心事向周围的人倾诉,可以将内心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这样做可以慢慢地缓解职业倦怠。

(3)善于发现工作中的乐趣,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

很多人认为教师的工作太过单

一、重复,没有新颖性。个别专业的教师好多年使用的都是同一本教材,甚至对教材上的内容倒背如流,上课可以不带课本进行教学。我们应该学会在工作中发现乐趣,激发工作的动力。比如可以在网上查找一些与课本相关的最新信息,结合生活当中的热点话题和学生进行讨论,在课堂中多组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和游戏。可以把学生当作朋友,和他们讨论教学内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教学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乐趣。

2.对学校管理制度的建议

(1)健全学校的管理制度

首先,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决策。很多研究表明,适度地放宽教师的自主性,使其树立起自信心,有利于缓解职业倦怠所产生的压力。教师拥有了更大的空间,对于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学校也可以设定一些奖励机制来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多为教师创造一些进修的机会,去别的学校交流学习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最后,学校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对教师进行考核。不能单单从班级的成绩来判断教师水平的高低。多鼓励教师丰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定期更新教辅设备,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国外研究表明,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因此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与时俱进。学校应当满足教师在教学、科研以及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及时地提供或优化教学条件,改善教学环境,努力去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以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3)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好多班级都是大班授课,这样的授课方式不利于教师很好地了解每位学生,另一方面,大班授课课堂纪律差,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还需维持课堂秩序,使教师容易产生疲惫感,教学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学校可以尝试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其次,学校应当尽可能地配备充足的人力资源,降低教师的工作负荷。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创新,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避免教师总是带同一年级。

3.呼吁社会提高教师自身的成就感

(1)社会要认可教师所做的贡献

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因素对职业倦怠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呼吁社会各界,包括学生、家长、同事和领导对教师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理解,从而达到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目的。

首先,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就要重视树立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为教师创造宽松的人文环境。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尊重知识和人才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我们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师重教的氛围,提高教师的自我期望。此外,不能把眼光放在过去的教育体制上,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教师,重视教师未来的发展,促进教师自身水平的不断提高。

其次,要给予教师充分的社会信任。社会信任对个体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社会信任氛围,教育管理部门要呼吁和引导公众及媒体,使公众对教育和教师有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教师也会信心十足地投入到教育工作当中,展示出高度的自尊感和满足感。此外,教师也应当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比如多与家长开一些座谈会,和家长沟通以获取最大的社会支持。

最后,社会要对教师持有合理的期望。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的个人能力有限,社会不能把教育的责任一股脑地推给教师,要对教师建立合理的期望。社会还应当努力改善教育环境,尽量减轻教师职业带来的压力。同时,社会要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使教师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教育工作当中。

(2)采取激励机制,增加教师的成就感

研究表明,使用诸如赞扬、奖励、奖金和晋职等等激励机制能对缓解教师职业倦怠起到良好的效果。物质上的奖励可以大大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政府和学校应当重视提高教师的待遇,还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教师的工资待遇。教育工作者的待遇得到了提高,他们就不必为生计操心而影响到工作。此外,要改革学校内部的分配体制,争取达到公平合理。同时,社会和学校还应当关心教师的情感、期望值等需求,并尽量采取措施来满足他们,从而提高教师的成就感。

(3)实行教育改革必须考虑教师的需求

教育部实行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改革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给教师造成一些压力。英国的特拉弗斯指出,教育改革要让教师参与进来,提供建议并参与策划,要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改革,使教师了解相关的改革信息并满足他们的需求。然而我国在对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中,忽略了教师是否能够自如地应对新课程、新教材,也没去了解教师该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去运用新教材,不少中小学教师只能盲目应付,因此产生职业倦怠。教育改革一定要重视此类问题,真正做到关心教师并防止职业倦怠的产生。

总之,教师职业的倦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教师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长期积累下来的。教师要学会运用各种方法来进行适当的调节,才能愉悦地工作。如果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也不必过度担心和焦虑,可以尝试相关的缓解策略进行自我调节,从而努力消除职业倦怠对工作带来的影响。

第三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面临成长困惑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面临成长困惑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青年教师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建设思想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队伍,直接关系着高职院校的兴衰与可持续发展。然而,一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成长与素质提升却面临着不少困惑。

1.自身方面的困惑。

由学生向教师角色转换的问题。刚从高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具有知识面广博、理论水平较高、观念较新、创新意识较强等优点,但由于走上工作岗位时间较短,对教育教学实践缺乏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经验,教学技能相对缺乏,亟待提高教学效果。

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换的问题。青年教师多为普通高校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研究生阶段接受的都是普通教育,一些青年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认识不清,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理解,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了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致力的方向可能不是学生的技术、技能,而是学生的学历、学位,不自觉地以自身学习经历为参照,重学科体系、轻动手实践,追求“精、专、深”。

由掌握理论向实践动手转换的问题。一是教学方面如何从理论型教学向行动导向型教学转换的问题,做到强调教学以实验室与实训基地为中心,注重在实践教学中渗透理论;深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尝试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模式;以技术、技能操作作为考试标准,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其具备“零距离”上岗素质。二是科研方面,如何从纯学术研究向应用技术服务与开发方面转换的问题。

2.学校方面的因素。

机制不全。许多高职院校由中专、中职升格或成人高校改制而来,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青年教师培养规划与机制,对青年教师成长与素质提升,采取的是自然适应、自然发展过程,使得青年教师自我成长与素质提升动力不足,甚至产生职业倦怠现象。

引导不够。第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且面临由学生向教师角色转换、职业规划定位尚不明晰等问题,需要学校的帮助和引导。第二,青年教师教龄不长,经验有限,教学方式与技能需要得到学校的帮助和引导。第三,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青年教师要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换、由纯理论型教学向行动导向型教学转换,需要学校的帮助与引导。然而,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许多高职院校在这些方面意识不强、工作有限、力度不够。

“成长场”尚在形成。在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学校这一成长环境中弥漫着一种场态物质,即青年教师的“成长场”。依据“场思维”整体观,场态物质如环境、氛围、文化等,能对人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效果,都直接影响到青年教师的成长。高职院校组建的时间都不长,校风、学风、教风等都在形成过程中,和谐校园还需要努力构建,教师绩效考核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对青年教师成长与素质提升,不可避免地有一些负性影响。

3.社会方面的因素。

社会偏见对高职青年教师职业声望的负性影响。高职教育虽然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但社会对高职院校及其教师的认可度并不高,容易使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缺乏职业自豪感、使命感。

教师评价制度滞后对高职青年教师的负性影响。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评价制度特别是在职称评定上与本科院校无异,评职称需审查教案、论文,不太符合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应用技术服务与开发方面的特性,影响青年教师开展这两方面工作的积极性。

面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与素质提升存在的困惑,如何在保证青年教师完成教学、实训、科研任务的同时,不断激发青年教师内在潜力,使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这不仅关系到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利益,同样也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这是一个需要青年教师、学校、社会共同思考的话题。

第四篇:浅谈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浅谈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禤福英

摘要: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出发,阐述青年教师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必须明确影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清楚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了解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制定好各阶段的奋斗目标;找出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分析了要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高职教师,一个富有魅力的职业,它的美丽光环吸引了许多年轻人,他们有的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有的是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成为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里人数最多的群体。可我们发现,有很多年轻人来到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后却不知所措,面对着社会、学校、领导、学生的各项要求及评价倍感压力的巨大,从而有的青年教师对前途有畏惧感,怀疑自己能否在这个舞台上有所成就,有的产生职业倦怠,有的是干脆得过且过,走一步算一步。可以说这个群体的生存状况及成长水平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学院的发展及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作为学院不得不关注他们的发展,作为青年教师,不得不好好的思考——我在高职这片土地上如何走出一条成功之路?这就需要青年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认真细致的规划。

一、青年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的重要性: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教师个人根据自身的现实条件与发展潜力、外部机遇与制约因素,确立自己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具体行动方案等。青年教师有无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

(一)从对青年教师自身来说:

1.可以少一些迷茫和悲观,多一些信心和动力。

当我们不知道前进的方向,不知道自己离成功有多远时就很容易迷茫和悲观。而当我们有了前进的方向,而且一个个的目标被我们实现后,我们就会更加的有信心和动力去走完没有走过的路程。所以,对于踏入这个充满竞争、充满挑战的但又有很多机会的舞台的年轻人来说,必须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让自己从这个规划中获得一份宁静和一股前行的力量。

2.可以少经历一些弯路和挫折,更好的抓住机会和走向成功。

很多青年教师由于没有制定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什么时候我该实现什么目标,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没有好好的思考过,所以就很被动的去工作和学习,因此就出现该去努力的时候没有去努力,该去争取的时候没有去争取,当时间一年一年的溜走而自己还一无所获时,才知道自己又浪费了许多时间和机会。因此年轻的教师们了为了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更绚丽的色彩,为了让曾经使自己热血沸腾的梦想尽快的实现,有必要花一点时间对自己的人生好好的规划,让自己成为时间和机会的主人。

(二)从对所在学校来说:

1.可以更好的出人才。青年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大大提高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快更好地成为优秀教师、名师。这可以让学院拥有更多值得骄傲的人才。

2.可以更好的出成果。青年教师做好了职业生涯规划,知道自己每阶段该实现的目标,可以促使教师无论在教学上还是科研上努力的去奋斗,当教师每一目标实现之时,也是学院成果丰收之时。

(三)从对社会来说:

1.可以得到更好的劳动者。青年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除了可以促进自己成才外,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劳动者。

2.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服务。在高职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中肯定少不了了科研这一目标,当我们教师能把自己的科研方向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在一起时,教师在收获自己的成果的同时社会也会从中受益。以上所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对学院、对社会都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作为学院发展的基础和未来的中坚力量的年轻群体,必须重视和认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真正为学生、为学院和自己的生命负责!

二、青年教师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一)明确影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

1.自身层面的因素——我能成为一名什么样的老师。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分析自身层面的因素,即对自己的知识状况、能力状况、个性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才能根据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规划好各个阶段要解决的问题,要实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时间的长短。

2.学院层面的因素——我要成为一名什么样的老师。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必须了解学院对教师的水平发展要求和方向发展要求是什么,清楚学院能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有什么样的政策和制度,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符合学院要求的规划并在规划中用好用尽学院能提供的条件和政策,这样就能使自己在前进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3.社会层面的因素——我应成为一名什么样的老师。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必须了解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个时代对我们的职业和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提供了什么样的有利条件?带来了什么机遇?学校所在地区的政府对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有什么措施?等等。了解了这些问题,既让我们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使自己成为一个社会需要从而得到社会认可的教师,也可让自己从社会制度、政策的支持中得到信心。

(二)清楚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同样是教师,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学校的教师在知识、能力等要求上是有所不同的,所以高职院校教师在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时必须弄清楚:高职院校的教师应是什么样的教师?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课程结构——以掌握职业技术为目标,实践性课程占相当大比重;规格层次——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等这些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具有以下特征:

1.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有。即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是既懂理论、会教学,又熟悉生产一线,会应用的教师。

2.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并行。即高职院校教师不应只是个教书匠,高职教师必须在注重教学的同进注重研究,通过做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功底、教学技艺及发挥对社会生产的指导。

(三)了解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很长的,这就决定了一个人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达到事业的顶峰,为了避免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出现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的情况,青年教师必须了解教师职业生涯一般要经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1.准备期——新任教师。一般是指进入教师队伍的第一年,这个阶段主要是去摸索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当好一名教师,在摸索中可能会产生很多困惑,但只要虚心学习一般都能顺利度过。

2.适应期——合格教师。一般是进入教师队伍后5-7年。这是形成最基本、最起码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其他素质的阶段,经过几年时间的学习、实践应具备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3.发展期——骨干教师。一般是进入教师队伍后的7-15年。这一阶段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已趋成熟化、全面化、专业化。在工作中不仅能独挡一面,而且能影响他人,在教师队伍中已有一定的威望。

4.创造期——专家教师。一般是进入教师队伍15-20年之后。这一阶段教师已开始由固定的、常规的工作进入到探索和创新的时期。科研能力大大提高,教学风格已形成特色,工作得心应手,在理论功底、教学技能、科研水平上成为了同行的标杆和学习的榜样。

(四)制定好各阶段的奋斗目标

1.明确自己的目标应包括的种类:

A、教学水平目标:主要反映在学生满意度、同行评价等级、系部评价等级、参加教学比赛获奖等级上。

B、科研成果目标:主要是指撰写的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参与的课题研究的数量和质量。

C、学习、进修目标:包括学位进修目标、以增进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计划等。

D、技术职称目标:即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获取计划。

2.制定目标应符合以下原则:

A、具体。即目标必须是清晰的,可产生行为导向的。如“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与“五年内我要

获得讲师资格”两者相比,前者就不具体,后者就很具体,可产生行为导向。

B、可衡量。即目标可以用指标衡量的,如上面目标的“讲师资格”,就是教师职称体系中的第二个层次。

C、可达到。即目标在本人的能力范围内和规定的时间内是可实现的。制定的目标达不到的话会让人沮丧,因此要考虑它的科学合理性。

D、时间性。即目标必须确定完成的日期。精确到哪年哪月甚至有些目标要精确到哪日。

(五)找出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职业目标的实现,既需本人的努力,同行的帮助、又需学院的关心和社会的支持。但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努力。因此青年教师要善于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去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

1.学习。包括自学、参加培训和向同行学习。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必须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必须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要懂得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要抓住一切学习培训的机会,特别是到现场学习的机会,要不断去听有经验的教师讲课。

2.反思。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反思是成功教师成长的一个共性特征。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反思,深入反思,坚持反思,把反思当成自己提升品味的必由之路。反思的途径可以是通过写教学日记反思、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反思,通过与同事对话反思,通过参观考察与观摩反思。

3.研究。无论是知识的深化还是教学艺术、应用能力的提高、科研成果的获得等都需要青年教师有研究的精神。而且研究还必须是全面的研究,包括教育教学方法、理论的研究、学科专业知识的研究、科学技术的研究等。让自己在研究中得到锻炼,在研究中得到提升,在研究中获取成果。

4.实践。即青年教师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提高,需要教师不断的去实践,不能停留在学习、反思和研究上,因为这些都还只是思想和理论层面上的东西,要把它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需要我们不断的通过实践去强化。

三、青年教师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

美国的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斯曾经提出过一个成功的万能公式:成功=明确目标+详细计划+马上行动+检查修正+坚持到底。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光有目标和计划还不行,关键在于:

1.严格执行规划。规划是美的,也许我们在梦中想到它都会发出甜美的微笑,但光写在纸上不行,只有真真正正的按规划去实现每一阶段的目标,规划才体现它的价值。

2.不断修正和完善目标。即要时不时的回顾自己的规划的执行情况,看有哪些做得不够好的或没有完全实现的,及时把它完善,不能最后因问题越积越多而灰心丧气。

3.坚持到底。职业生涯几十年,其中的辛苦和坎坷可能不知无数,假如因碰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就放弃,那么我们的这座人生大厦就无法竣工。因此年轻的朋友们请记住“要在人前显贵,必须人后受罪”,只有我们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到达事业的顶峰!

参考文献:

[1]王建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探析[J].教育与现代化2008(2)

[2]吴冬梅.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特点与方法[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6(6)

[3]王元珑.高职院校教师的特征及其能力提升的途径[N].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网站.(原刊于《管理观察》2009年12月)

第五篇:如何进一步缓解教师职业倦怠

如何进一步缓解教师职业倦怠

厦坪中心小学

龙冬英

教师职业倦怠通常表现在:教师在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下精神疲惫,体力明显透支,丧失工作兴趣和热情,缺乏工作创新能力,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等等。这种状态下的教师感觉付出的多,收获的却与付出的成反,于是对事业的追求失去信心,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情绪焦躁不安,萎靡不振,对学生的情感疏离和冷漠。

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教师,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对工作的热情也会随之降低,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可见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

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是由多方因素长期积淀产生的,结合学前实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育理想的放弃,对教师角色的迷惘。

教育的作用在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与唤醒学生的需求。教师是崇尚真理、乐学善思、发展知识的知识分子,有社会良心并愿意承担社会使命、维护社会正义的育人者,是学生学习追捧、竞相效仿的生活楷模。老师应具有“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而教育理想的放弃、角色的迷惘必然导至操守的沦丧和事业的受阻。

2.社会和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不合理。教师的工作得不到认可,不但会造成教师之间的不合谐,而且会让教师感到紧张、压抑、烦躁、郁闷,从而诱发职业倦怠。

3.教师自身的心理因素。

教师由于整天忙于工作,无暇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在日复一日的作业中,无法排遣自己的烦恼,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职业倦怠。

如何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呢?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要正确引导社会对教师有合理的期望值。可以开些家长座谈会,让家长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评价老师,不断引导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适当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尊重教师的工作,让教师从工作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教书育人的意义。

2.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首先,改革学校不利于教师发展的机制,对教师的评价不唯成绩是论。因为学生是有差异的,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肢体动力能力、音乐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内省能力、自然探索能力、生存智慧这9种智能同等重要。教育的目的在于发现、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不能仅评价学生的语、数、外的成绩,应看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爱因斯坦、牛顿、爱迪生小时候也是成绩不好,但都有自己卓越的成就。我们应尊重每个学生,不管他是否成绩优秀。要创造一个“人人成才、人尽其才”的局面,自然对教师的评价也随之改变。

其次,要充分发挥学校工会的职能。学校工会要多关心教师、多同教师沟通交流,力所能及地为教师办实事,解决教师实际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多开展一些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及时化解教师的各种各种消极情绪。让学校成为一个有凝聚力的大家庭,每个教师都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作用,使教师之间团结友好、互相支持、互相肯定、共同提高。

3.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

不少教师出现倦怠是由于不适应当前的教育理念和学生发展的特点造成的。所以,教育部门要提供适当的学习机会和学习帮助,帮助教师为自己确立适当的奋斗目标,不断充电,不断地学习。这样教师才能更理性地分析自己所面对的各种压力,增强处理问题的自信心。

不断地充实自己,广泛培养自己的兴趣,多参加各种业余活动,适时放松自己,比如:唱歌、做运动、看书、写字、下棋、种花、聚会、旅游„„使自己能从中自得其乐,得到放松。当自己心情不好时,可以找同事、朋友沟通交流,及时倾诉、渲泄,给自己释压。学校也可以创设心理咨询室来帮助学生和教师排解心理困扰。

教师职业倦怠既是一种职业现象,也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影响着教师个体的工作和生活,制约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阻碍着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只有全社会都来关注教师,同时教育部门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加上教师自身的努力,自然就不会有教师的职业倦怠,学校就会成为学生和老师共同成才、快乐、幸福的乐园!

2015.4

下载用教学相长缓解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教学相长缓解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四课培训论文(合集)

    摘要: 本文认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应从“备课”,“听课”,“说课”,“磨课”四个方面进行培训,并对其含义,程序,注意事项做了论述。关键词: 青年教师;备课;听课;说课;磨课0......

    浅谈提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提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作者:范艳丽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8期 摘 要:近年来,在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所占的比例越......

    高职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

    高职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 摘要:本文以高职教师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工商系教师的调查问卷数据,对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倦怠的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提高护士自身素质缓解职业倦怠

    提高护士自身素质缓解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07-8329(2010)04-(0077)-(02)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因不能有效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心......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成长分析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成长分析 摘要:国家“十三五”规划指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想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教师是关键。当前一系列创新理念的提出,对高职院系教师教序提出......

    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与教师职业倦怠的比较分析论文

    摘要:在高职院校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易引起职业倦怠,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中也同样存在职业倦怠。本文列出了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职业倦怠的普遍表现,重点对两者引起职业......

    30所高职推荐院校

    30所高职推荐院校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北京艺术设计学院 天津职业大学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水利专科学校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辅导员(精选合集)

    高职如何实施学生辅导员工作 摘要:为解决学生人数多,专职辅导员少的矛盾,我院把有承担教学和行政职务的老师纳入辅导员队伍中,按1:200的师生比进行配置专兼辅导员,实施对学生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