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与教师职业倦怠的比较分析论文
摘要:在高职院校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易引起职业倦怠,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中也同样存在职业倦怠。本文列出了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职业倦怠的普遍表现,重点对两者引起职业倦怠的成因作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职业倦怠;高职教育;教务管理;教师;成因;比较分析
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衰竭的状态,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教师、医护人员和警察等人群成为高发群体。近20年来,高职院校发展迅速,面对改革发展中带来的种种挑战和困难,据笔者调查发现不仅教师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而且教务管理作为院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其管理人员作为院校一支重要的完整的队伍体系,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的职业倦怠,而且两者的职业倦怠表现有趋同性,其成因有差异性。
一、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和与教师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
高等职业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起步,为适应社会发展,主动接受挑战,努力推进改革。在艰难探索中,高等职业教育全体教职员工面对变化了的教育对象、教育任务和教育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产生了职业倦怠。对于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来说,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带有趋同性,主要有:
(一)工作热情丧失。这是职业倦怠最核心特征----情绪衰竭的具体表现。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常常表现为厌倦工作,对工作热情减少,满意度降低,对外界和未来过度担心忧虑,对前途悲观失望;在生理上往往表现出极度疲劳、精力不济,甚至产生压抑、忧郁、猜疑、自责等消极情绪,整个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对部分教师来说还表现为经常不写教案,不认真批改作业;教学内容、教学进度随意更改;平时不重视学习,不注意自身知识的更新和积累,机械重复多年来的教学内容等等。
(二)人际关系紧张。对待学生、同事甚至家人态度冷漠,在教学中随意贬损学生;疏远学生,逃避与同事交往或拒绝合作;对他人行为容忍度降低,常持消极、否定态度;易怒,好发脾气,人际磨擦增多,对学校环境和学校管理牢骚多。
(三)成就感降低。认为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只是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繁琐事务;对工作无成就感,对事业追求逐渐失去信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从而对工作投入减少,缺乏创新,甚至要求调离岗位。
二、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与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比较
教务管理人员与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主要是社会外部环境、学校内部环境和个人自身引起的,但是对于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来说,这些成因既有相同性又有差异性,对引起两者职业倦怠的主要成因以及部分成因所起的作用程度是有差异的。
(一)相同性
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环境和作为一个社会人自身的成长规律带来同样的职业倦怠。
1、高职教育迅速发展和应用性人才培养特点带来同样的职业倦怠。高职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而全体教职员工肩负着学校发展的责任。并且高等职业教育是随着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类型,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更是高职教育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高职教育只有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急需的质量过硬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才能保证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往往围绕人才市场需求办学,并更加注重当前市场的需求,也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就必须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进行调整,设置新的专业。与此相对应,高职院校对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在不同时期、在专业及整个院校发展的战略调整中会提出不同的阶段性要求。对教务管理人员来说,必须结合各自学校的特色特点,及时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创新,形成针对性富有特色的教务管理特点。对教师来说,专业调整和创办新专业的结果是原有老师要么去学习新的专业知识,要么转换工作岗位去担任行政或者学生管理工作。而无论哪一种结果,对于一个具有多年专业学习的高职院校教师来说,意味着要重新学习一个新的领域。因此,两者长期处于挑战性工作状态下容易引起职业倦怠。
2、对高职教育过低的社会评价带来同样的职业倦怠。教师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已为世界所公认,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教师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也不例外,如教师节的确立、教师法的颁布。但对于我国高职教育来说,良好的外部生存环境还没有形成。我国的高职教育经过近20年的艰难探索,现正步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新阶段,可以说,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大幅度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而实现的,高职教育实实在在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尚未得到社会(尤其是广大考生和家长)的认可,在许多人的观念中,高职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的“
二、三流”教育,不能与普通高校相提并论,加上在高职教育收费、招生、升学、就业等方面还存在政策上的许多不公平现象,也增强了社会对高职院校的偏见。因此,社会评价过低是引起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外部因素,而且是自身所无法克服的,是两者职业倦怠形成的同样的硬伤。
3、个体背景因素带来同样的职业倦怠。这些个体背景因素包括工龄(教龄)、年龄、婚姻状况、学历等。一般来说,工作时间十年左右的教职员工最容易产生职业冷漠感,处于这一阶段的教职员工对工作的新鲜感慢慢失去,面临着更多来自于工作、人际和家庭的压力,再加上太有规律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同一篇文章、同一份工作重复了无数遍,很容易熄灭一个人的激情。对生活富有激情的内心追求与客观情况的差异,往往会引起一个人的矛盾心理,使之产生对职业的反抗情绪;已婚教职员工相对于未婚教职员工来说,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处理家庭事务,面对更多的家庭压力,如果协调不善,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学历越高的教职员工自我期望及社会期望越高,当期望与现实冲突时,会产生较大压力和消极情绪。这些个体背景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缺乏对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即使面对来自职称评定、岗位竞争及行政命令等外在压力,部分也只是被动地对专业发展进行大致的思考,往往预期水平低、发展不高。对教务管理人员来说,目前还普遍存在进入门槛过低的现象,决定了这支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也决定了这支队伍自我发展意识的普遍低下。
4、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两者相互影响带来职业倦怠。教学在学校各项工作占中心地位,决定着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竞争力和地位,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但要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成效,必须要有科学的教学管理水平。在日常工作中,教务管理人员在教学计划制订、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涉及具体教学活动的工作,如果不征求教师意见和建议,往往会脱离实际,挫伤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而在成绩管理、学籍管理、考试组织、教学评估等一系列教务管理工作中,教师们不主动配合、不按要求落实责任,则会严重影响教务管理效率,影响整个院校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作为密切的伙伴关系,会因为对方管理手段不科学、实际工作不积极配合等因素,造成双方消极对待、敷衍塞责,长期以往,带来职业倦怠。
(二)差异性
1、引起职业倦怠的主要成因不同。学校内部环境影响导致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成就感降低是引起两者职业倦怠的最重要因素,但导致成就感降低的原因是有明显差异的。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问题是教师成就感降低引起其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高校扩招后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存在生源不足的问题,为了能够继续生存和提高办学效益,他们根本无暇考虑生源的质量,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来说更加偏低和参差不齐,导致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只好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大部分教师很难体会到教学的乐趣和个人的成就感;不少高职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学习动力不足,对教师而言,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远比其它工作更易让他感觉到疲倦;高职学生中较之普通高校容易出现的不良行为、厌学情绪、学生矛盾以及对教师的不良态度,加大了对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也容易挫伤高职教师的积极性。教育对象的种种问题是高职院校教师个人成就感降低从而引起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
管理机制不完善是教务管理人员成就感降低引起其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高职教育还处于成长期,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专业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务管理人员处于从属地位,有的甚至越来越被边缘化。不少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引进大量的高学历人才,而这些引进的高学历人才的家属通常被安排在教务和其他行政管理岗位,不仅大多数教务管理人员对自己的评价偏低,而且整个学校对此也缺乏价值认同。
在职称评定上,高校一般都是向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倾斜,教务管理人员的大多数精力都花在日常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具体事务上,本身在科研方面处于相对的弱势,因此他们的职称、职务晋升空间很小;在奖金分配、进修机会等方面也没有优势,日常工作琐碎而繁杂,而工作成效却不显著,工作量之大与价值体现之低形成强烈反差,这些使教务管理人员深感前途渺茫和倍感压抑。为此,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教务管理人员期望和现实之间的不和谐,自我实现的需要无法满足,是教务管理人员成就感降低引起职业倦怠而有别于教师的主要因素。
2、引起职业倦怠的成因之一─角色冲突有差异性。很多研究都指出,职业角色混乱、角色冲突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所谓职业角色混乱、冲突,是指个体不能满足多种角色要求或期待而造成的内心或情感的矛盾和冲突。对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来说都存在着角色混乱和冲突,而且带有自身岗位工作的特点。
对教师来说,我国高职教育既要承担普通高等教育─学历教育的任务,又必须承担职业教育─技术和技能教育的任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即“双师”型人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的。这对于当前大多由中专学校改制而成的高职院校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跨越式的挑战。为此,高职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把握时代脉博,着眼于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立足于最新的技术成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高职教师面对社会期待的既要管人又要管事而且又要管好事的良师、益友、家长角色要求,会感觉压力重重,如果处理不好,长此以往,教师便会产生职业倦怠。对教务管理人员来说,一切以教学为中心,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处于学校的从属地位。其既是教学计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又是教学工作的管理者与服务者.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服务。还是上级和下级沟通联络的桥梁;他们还是各个学院之间教学工作的协调者,学校教学资源的分配者。同时要考核教师教学业绩、管理学生成绩和学籍、核算教师工作量等。因此,教务管理人员扮演着与教师不同的多种角色,当角色转化超过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之时,就会产生职业倦怠。
3、引起职业倦怠的成因之二─个体心理环境有差异性。
对教师来说,高职院校较大的经济压力和生存发展需要,不少院校出现了想尽办法留住学生的指导思想,面对高职院校学生较之普通高校容易出现的不良行为、对教师的不良态度,教师们无能为力,管理难度增加,但是,教师主要面对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封闭的空间完成教学工作,无论从心理上还是行为上占有相对主动和优势的地位,可以“以我为主”。
对教务管理人员来说,他既是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教务工作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务管理工作的好坏,是否出现差错,安排是否科学合理等很容易通过教师、学生的具体教学活动检验出来,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成效时刻快速而明显的显示出来,他们在承担繁重的日常事务管理的同时,一直感觉处于被监督的状态。而且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比较程序化和规则化,缺乏自我创造的动力和空间,与专业教师和学生等日常交往对象丰富多彩的教学、学习相比,他们的工作内容更显枯燥乏味。同时,教务管理人员主要面对的是领导和同事,相对处于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空间,不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面对学生处于可控的环境中,因此,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教务管理人员比教师处于更加紧张、复杂的心理环境下,更容易感到压抑、孤独,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三、克服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职业教育地位
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应受到社会更为广泛的关注。这种关注需要从教育体制、教育政策法规、教育评价、教师的素质培养到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的组织,到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就业等等各个方面来体现。目前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很多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较简陋,教学软硬件设施严重不足,专业和学科建设不够,教师队伍的能力素养还需进一步提高,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大力支持和投入。
(二)提高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要让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社会必须将“尊师重教”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让教师切身感觉到,无论在哪里做教师都很有吸引力,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从根本上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并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自豪感和使命感。国家要加大财政投入确保高职院校教职员工收入水平处于各行业领先,要避免高职院校走自我发展、自我盈亏的道路,更要避免教职员工收入与招生人数等直接挂钩的现象。同时,要保障教职员工作为普通公民所具有的一般权力,还要优先保障教职员工这个特殊职业所赋予的专业权力,就是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等职业方面的自由和自主权,获得相应的职称,享受工资报酬、福利待遇、使用有关的教育资源,自由发表科研成果,争取业务进修机会,参与学校管理,享受弹性工作制和寒暑假期等的权力,特别是要重点解决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职称评审难和科研成果难发表的问题。
(三)在高职院校改革发展中注重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作用发挥
要通过改革推动高职教育发展,推动高职院校自身建设。但是改革推进中对教职员工现有状况改变,部分利益的触动和提出的系列新要求给教职员工带来压力,而且不少改革不注意方式方法,致使教职员工疲于应付,没有思考和选择的余地,严重挫伤了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工作热情,有的甚至遭到教职员工强烈抵触。因此,教育改革应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增加教职员工的参与权,特别是要请包括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在内的各个方面提出建议,参与策划,并为教职员工提供足够的改革信息等,使教职员工既作为改革对象又作为改革者主动积极地投身改革,充分发挥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在内的广大教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避免教职员工面对改革被动接受、疲于应付,与教师相比在这方面更要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参与地位。
(四)增加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发展机会
高职院校要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尽可能采取多种公开、公平、公正的绩效评价模式和方法,把重点放在教职员工的贡献上,如在职称等方面的评比中,按照“科研型”、“教学型”与“管理型”等类型,使教务管理人员与教师从不同方向去努力,充分调动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积极性,减轻压力和挫折感。应关注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关注其职业生涯发展,不能使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仍然是招生、就业、生存、升格、合并等问题。一方面通过人员培训,促使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及时更新信息,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注重多给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交流的机会,强化各自的职业意识、价值意识和成就感,有利于促进个人自身职业规划、清晰发展目标、增强成就感。
(五)加强个人自我调节
学校要努力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充分重视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价值,最大限度的尊重、关心他们,并依靠、理解他们,适时关注他们的个人生活,及时解决可能遇到的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困难。营造人人关心、理解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组织氛围,才能使他们及时缓冲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同时,每一位教职员工必须进行自我调适,首先要确立合理的抱负,提高自身适应力实现自我激励,充分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多元化,主动与自身消极因素作斗争,激发工作积极性。其次,要有乐观精神。当面临困境时,要冷静应对各种变化,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随时调控自己的情绪,以积极心态、丰富的生活方式理智面对,化逆境为顺境、变挫折为动力、化不和为友情,为自己创造一个积极、有序、宽松和谐的生存环境。第三提升人格魅力。尤其是对高职院校教师来说作为学生的人生引路人,其对学生的影响,人格的力量远远大于知识的力量,因此要加强道德修养,具备高尚的师德。
参考文献:
[1]邵雅利.新手-熟手-专家教师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3:5.[2]贾素萍.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的意义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6(4):24.[3]蔡晓军.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分析与解决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6,(20):78.[4]刑金萍.教师职业倦怠的背后—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1):161-163.[5]刘祥亚.《职业倦怠的自治手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6]陈玉焕.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6).
第二篇: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摘要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事务杂而繁琐、头绪多、涉及范围广、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从学校宏观的发展规划到管理中的琐碎小事,无一不与教务管理有关,教务管理部门是高职院校中不可或缺的部门。本文通过分析教务管理工作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教务管理人员要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素质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主要担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教学课表、管理学生学籍、制定教学管理制度与考试管理等职责和任务,他们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本人根据5年来做教学秘书的工作实践的回顾和总结,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对教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一些看法和切身的体会。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
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的核心工作,它是学校、老师、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务管理工作涉及内容杂、范围广、环节多、责任重。它具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特点,即服务性、计划性、规范性、整体性、科学性、动态性。
首先,教学管理工作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为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服务,要热情为教师服务,深入教师当中,及时了解和反映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难题,要竭诚为学生服务,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疾苦;其次,教学管理要按照学校的工作布置和要求,每个学期制定工作计划和进程,按照计划来开展工作。第三,教务工作必须依据学校的教务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和文件执行,不能违反原则。能够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整体和个别之间的关系,树立整体意识。最后,教务工作要不断转换管理观念,不断创新,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施教务管理,不断完善。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2.1 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
管理人员肩负着“管理育人”的神圣职责,因此要求他们要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严肃的法制观念,这个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保证和前提。教务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工作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正确的政治思想指导自己的本职工作,保证工作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第三篇: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比较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试图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和普通高校进行比较研究,找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主要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比较研究问题和方法
一、绪论。
任何形式教育的培养目标都是通过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得以实现的,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类别特征、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区别,都集中反映在其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之中。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就是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发展,这是当代中国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和关键,也是中国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之所在。高职体育教育也不例外,无论是高职体育教育定位,还是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只有通过体育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才能实现。作为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应该具有高职教育的特色。
二、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一)针对高职院校职业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以职业岗位和市场需求为核心组织教学,积极培养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具有相应职业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的人才。体育课程设置应该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突出“能力本位”,构筑“大体育”。形成运动技能与职业能力并重的体育教学新模式,实施“平台+专门化”的创新教学模式,将体育教学与利用体育手段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结合起来[1]。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体育教学应体现鲜明的职业特性,突出对职业体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核心是构建体育项目自主锻炼体系,基础理念是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教育方针。是“能力本位、行动导向、职业技能”等教学思想的内在统一。高职体育课程目标定位为:强健体魄、满足兴趣、发展体能、提升素养、服务专业。
(二)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是秉承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遵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结合到体育教学中,其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2]。
普通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模式,它受到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强调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主导的“技术教育”的思想。在体育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竞技能力、提高运动技术的竞技项目教学为中心,注重系统的运动技能传授,是一种以系统教学的理论,按照运动技能掌握的规律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模式[3]。
三、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特点的比较。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变化必然导致其体育教学特点的不同。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强健体魄、满足兴趣、发展体能、提升素养、服务专业。针对这一教学目标,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
高职院校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体育课教学采取学生双自主,即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自主选择教师。学校将体育课按体育项目分类,并将授课教师及其基本情况公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4]。在课程内容上以一个项目为主线,系统传授该项目的发展史、基本技战术,基本规则和裁判法,并以该体育项目为平台发展学生的职业体能、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淡化学生动作技术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同时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对职业能力的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高职院校体育作为必修课开课时间少,所以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是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另一个特色。高职院校在体育课外组织了大量的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开展大量的体育竞赛活动,这种课外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是对体育课课时较少的有力补充,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最好平台。
(二)普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在突出竞技体育的发展上形成的,所以它的教学目标是以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术为主。
国家对体育教学进行统一管理,采用相同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在这种固定的模式下进行教学,突出的是对学生竞技体育项目的培养和提高[5]。教学方法上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首先讲解技术动作的要领和要求,使学生在脑中形成一定的动作概念,而后通过学生反复的练习,以达到掌握技术动作以及熟练完成。课程中就是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
教学程序上,它是学生以自然班为单位进行排课列入课表,每周在固定的时间由固定的教师进行授课,每位教师的教学内容相同,都是按照统一的大纲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以“三段式”为标准,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教学过程的中心是技术、技能的传授,动作技术的教授成为体育课教学的核心[6]。
通过归纳和分析,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的主要特点是统一规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以教授动作技术为核心,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四、高职体育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一)高职体育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职教育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都逐渐走向规范。体育课程教学也一样正在逐步规范中。但是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值得去研究和改革。
1、师资力量是制约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的瓶颈。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队伍大部分是原来普通高校调入或转型过来的,他们熟悉的教学模式都是普通高校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虽有一些形式上的改变,但从本质上来讲基本上还是沿用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而且对整个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的特点改革方向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统一的认识。
2、现有的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教材的内容不能完全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充分体现高职体育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3、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体育课程教学严重缺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社会服务体系。高职体育课程目标定位为:强健体魄、满足兴趣、发展体能、提升素养、服务专业。要想达到上述体育课程目标,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
4、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严重滞后,不能适应高职体育教学的需要。现有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基本上还是沿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只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动作技术进行评价,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评价,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二)解决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主要问题的对策。
1、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
特别是加强现有师资的思想转变,加强理论培训学习和改革研究,使得他们从思想上和理论上认识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特点,明确要求,改变以往普通高校的那种体育课教学模式。
2、加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及体育课教材的编写。
包括教学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体系等整个课程体系的改革,使之能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高职体育教材的编写应跳出普通高校体育教材的范围,把发展学生职业体能、职业综合素质等综合职业能力作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评价内容。
3、加强校企合作,建设一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场地,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会服务体系。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体育课教学要服从于高职教育的目标要求,就需要建立一批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基地,如素质拓展基地。也需要建立一个社会服务体系,把他们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如为社区或企业组织、举办各种体育竞赛,担任体育比赛的裁判工作和一些社区体育锻炼的指导工作等。从而让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第四篇:高职院校二级教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的论文
【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也在日益扩大,教务管理作为院校管理的核心工作,亦日趋繁杂,院校中的二级教学部门的正常运作直接关系到院校一级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因此,结合二级教学部门的实际情况,如何提高二级教务管理效能显得日益重要。
【关键词】二级教学部门 教务管理 人本思想 教务管理信息平台
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的推动下,以及人们对于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得到了空前扩大,各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日益增长。教学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教务管理,俨然成为了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教务管理贯穿于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之中, 其基本职能是通过学校规章制度监控教学过程, 维护教学秩序, 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环节。
教学运行管理是学校组织实施教学计划最重要的管理,它包括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行政管理两方面,由院校一级教务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全院(校)的教学工作,并代表学校对各教学系(部)、实习基地等部门的工作进行统筹、指导、协调和检查。相比较一级教务管理部门,各教学系(部)等二级教学部门与第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接触更为密切,其教务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是学校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实施基本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根本保证。二级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
1.1 科学性
教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既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也要遵循管理工作规律,以寻求管理质量的最优化[1]。
1.2 时效性
主要内容按时间顺序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1)学期初教学准备工作(依次包括学生入学与注册、开学教学工作材料准备;选课与安排;补考和重修安排);2)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期中考试安排及教学座谈会组织和总结);3)新学期工作准备(教材征订的安排和实施、课程表制定和开课计划、教学任务书的制订);4)期末工作安排(包括毕业生数据工作及论文、期末考试安排,试卷管理,成绩保存和公布。除此之外还包括其他工作:如学籍管理、日常行政管理等零散工作[2]。
1.3 繁杂性
除了阶段性教学检查工作外,教师教学任务安排、学生选课指导、学生的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考卷管理、课程考试、成绩登记、学籍管理、毕业资格审核、学位授予审核、教学资料的归档等是日常事务性工作。此外,还要处理突发性事件,及时解决教学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这些工作时间性强,责任重,头绪多,工作量大。
1.4 服务性
服务是教务管理职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必须树立服务意识,为教学做好服务工作,深入教学第一线,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1.5 信息性
由于教学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发展过程, 教学管理系统是一个多变的复杂的系统, 因此,要求建立强有力的指挥系统, 不断获取教学过程的瞬时信息,根据回馈原理及时调节各方面的工作关系,使各个管理环节保持平衡,使整个系统协调地运转,以求最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与场地,提高管理效能[3]。提高二级教务管理工作效能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务管理工作内涵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全国各高职院(校)一级教务管理系统已逐渐实现信息化,现代化,并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全校教学信息进行了有效管理。而作为直接面对一线教师和学生而工作的系(部)等二级教学管理部门,如何实现教学信息的及时收集与更新,如何迅速执行上级下达的教学任务,如何高效完成教学文件的整理与归档,成为了二级教务管理工作中的关键问题。
2.1 树立人本思想,注重沟通与协调,提高服务意识
教师是办学的主力军,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办学的主要依靠对象。对教师的管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根据教师劳动特点与心理特点与其进行沟通与交流,交友谈心的方式比较容易使教务人员与教师形成融洽的合作气氛从而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因此教务管理人员需要学会沟通协调。沟通协调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有效管理沟通占40%的时间,沟通顺畅事情就好办。教务管理人员在沟通协调过程中既要讲究艺术和策略, 又要讲究我们的个人人格魅力,要把沟通协调看作是一门学科来认真对待。只有沟通协调好了,管理工作才得已顺利开展[3]。教务管理人员在教与学之间的调度活动中,应始终树立融服务、管理、育人为一体的理念,加强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教育质量提高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的意识。教务管理除排课、成绩、学籍、注册等常规的、被动的教学事务管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管理,维护稳定正常教学秩序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师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以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的管理服务于师生[4]。
2.2 细化系(部)教务管理制度,明确教研室主任职责
教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应包括教学计划管理制度、教学运行的管理制度、学生学籍管理、教师的教学组织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教材建设规章制度等多个方面。在一级教务管理部门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教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二级教学部门应进一步在日常教学运行上制定管理细则,以时间为主线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以及责任分配。细则的制定除了为教务管理者提供依据外,还能为教师们提供清晰的工作指引,如在期初教学检查中,需对教师的授课计划,教案,多媒体课件,教材等教学文件的准备情况进行详细检查,以保证新学期教学的正常开展,细则可对上述检查项的完成时间,检查时间,检查方式等作出说明,教师在细则的指引下将能更有效,更便捷的配合教务管理者的工作,从而提高管理效能,并使其成为一项经常化、制度化的工作。
明确教研室主任管理职责。对于教师队伍比较庞大,下设多个教研室或课程组的系(部),应充分发挥教研室主任或课程组长的作用,明确其管理职责,可建立系(部)、教研室(课程组)到教师的三级管理系统,建立起教师教学质量自我监控体系,使教学工作的质量不断提高。
2.3 建立部门教务管理信息化平台
教务管理除了对人进行管理以外,另外一个管理重点就是对大量的教学信息和教学文件的管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建立系(部)教学文件管理共享平台,可有效实现教学文件及教学信息的高速传输和网络化管理。
近年来,各个高校纷纷投资兴建校园网,建立信息中心,信息现代化成为高等院校一个新的发展与竞争热点,也成为影响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给教务管理工作带来崭新的局面。作为系(部)二级教学部门,也应当考虑利用拥有的计算机网络条件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管理效能[5]。
我们在教务管理实践工作中,实施了系部、教研室、教师三级管理制度的同时,并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了系部教务管理共享平台,每个学期为各教研室及每位教师建立一个网络共享目录,目录中明确了整个学期的工作项目及要点,并要求其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有关教学文件及资料的撰写与整理。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实现了我系部教学文件管理的高效运作,教学信息资源的长期共享,以及教学运行工作的实时监控。教务管理制度需要引入激励机制
教育在不断发展,教学管理也需要在教学发展的洪流中不断的进行改革与创新,其经验化管理模式应向制度化管理,科学化管理,信息化管理转变,并且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推动下不断前进。
管理功能的精髓在于知人善任、激励优秀人才。人的因素是实现管理目标的先决条件。我们应在教务管理制度的制定中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注重鼓励教务创新,建立健全工作质量考核评价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奖惩聘任挂钩,对业务水平高,工作业绩突出的人员进行奖励晋升。这些制度有利于调动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开创性开展工作、实现学校教学工作的有效协调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姚芳.浅析高校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1):189-191.[2] 张楚珊.浅谈如何提高独立学院系部教务管理能力.教育长廊,2009(4):76.[3] 秦杰.论高校教务工作管理创新.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71-74.[4] 傅学丽,陈建岚.对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考.中国电力教育,2009(3):180-181.[5] 李颖慧.高校教务管理的创新与发展.黑龙江教育,2006(5):69-71.
第五篇:析中美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之比较及启示论文
论文摘要:社区学院是美国职业教育的主力军,本文就我国高职院校与美国社区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探讨了两者在评价主体、对象、内容、方法以及评价结果利用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得到启发借鉴。
论文关键词:中国 美国 高职院校 教师教学 质量评价 比较启示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正式起步,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168所,占普通高校数的61%,在校生近880万人,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数的47%,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学院对教师的要求也随之变得更加严格。如聘用“双师型”教师、技术型教师、科研型教师、兼职教师等。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就会缺乏科学性、公平性。作为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教师评价,它的顺利实施对于促进教师的成长以及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据美国教育部2008年统计,实施高职教育的社区学院已发展到1045所,几乎遍布美国各个城市,在校人数占全美大学生总数的46%。我国的高职院校与美国的社区学院,无论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国社区学院优秀经验及成功做法,可促使我国高职院校在教学质量改革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中美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评价的差异
(一)评价的组织机构和评价主体
美国社区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是政直接进行调控的,国家及各州政府具有依法管理社区学院的权力和利用拨款调动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性的权力,同时对社区学院办教育、授学位也有审批权。联邦政府可根据各社区学院的办学质量和专业完善性,对其进行资金投人。因此,美国的各社区学院都力争提高办学质量,求得生存;各院校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估或考核非常重视,并设立教师评估制度,理人员。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也都提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主体多元化设想,并积极开展实践。评价主要以教学管理者、专家、同行、教师、学生,间或校企合作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按照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对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教学等方面进行评价,然后根据一定的权重,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归纳分析,最后对所有被测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分出等级。实际上,大多数高职教会,完全处于被评价、被解释和被规定的被动地位。教师评价主体的缺位,使教师丧失了解自身教育教学状况的机会,剥夺了教师发表自己对于评价结果的看法、意见和进行申辩的权利,极易挫伤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评价体系中也缺乏以校企合作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为主体的社会各界对教学进行的建议性评价,缺乏用人企业或单位的生产一线部门对学生在教学中所接受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的比较性评价。
(二)评价对象
高职教师评价对象是高职院校的教师。从广义上说,所有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的人员都在其列,包括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双肩挑”的行政人员—既从事行政工作,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外聘教师、学生辅导员、心理健康咨询人员、就业指导人员等。美国社区学院教师分专职与兼职两种。为了促进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社区学院建立教师(包括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在教学人员结构上,我国高职和国外的高职院校有着一个共同点:兼职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各社区学院兼职教师所占比例从50%到70%不等。为保证社区学院的质量标准,社区学院设置董事会制度,通过多元化主体的评价,形成多元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保证对兼职教师评价的客观准确性,从而保证社区学院的教学标准不降低。
目前,我国有些高职院校虽设有督导机构,但主要是针对专任教师,而对于兼职教师、外聘教师、学生辅导员、心理健康咨询人员、就业指导人员等教学人员,督导机构失去了它的另一半功能,致使这些教学人员的管理处于“放任”状态。即便这部分人员参加评教,所用的评价标准也是一致的,这必然导致高职教师评价对象的泛化。因为这些人员虽然都肩负着一定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的职责,但是其工作的主要任务、职责范围和岗位要求都存在着较大差异,若用同一评价标准去衡量其工作的优与劣,显然是不科学的。
(三)评价内容
相对于其他高等院校,美国社区学院教师更加重视教学活动。据2003年全美中学后教育机构教师时间分配的调查数据显示,专职教师85.1%的时间用于教学,7.6%的时间用于学院管理上,花在科研上的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兼职教师比专职教师用于教学的时间要多,为94.1,但他们用于学院日常事务的管理时间却非常少,仅占0.4%。可见,在美国社区学院不论是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他们的主要活动都是教学。因而,社区学院的教师评价内容实质上就是教师的教学评价。另外,社区学院针对职业技术教育中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一般院校实践课达全部学时的40%一60%,学生还必须利用假期在社区的相应部门实习。由此,教学评价的内容不仅涉及教师的课程提纲、课堂教学观察和教学测评,还包括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评价。
我国高职现行的教师评价基本上是教学评价,且主要停留在对理论教学的评价上。虽然有很多关于实验室评估的指标,但是对于实验实践教学的评价却很少有人研究和关注。对于从事高职占总课时约50%的实践课程教学的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还未引起重视。
(四)评价方法
美国学校行政人员协会出版的《教育人员的评价》一书,介绍了美国几种主要的教师评价方法:一是目标管理法,这种评价方法把可观测的行为目标作为评价和改进工作的依据;二是临床督导,指评价人员对教师的评价行为现场观察、录、反馈、讨论改进教学的措施;三是自我评价;四是同事评价;五是学生评价;六是阶段性评价。美国社区学院在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时,深知仅凭管理人员对教师的评价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况且单独使用一种评价方法也难以全面了解一名教师并对其作出价值判断。因此,在评价中社区学院往往会使用多种评价方法并将它们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作出的评价更加客观、全面,也更容易使人信服。
在我国,高职院校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没有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主要局限于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一般采用学生评教、听课、学生成绩检查等方式,缺乏科学可行的、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质量评价标准和体系,因此,教学质量监控主要局限于常规性的监督检查,而对影响教学质量的众多相关因素及其作用方式很少关注。具体说来,教师的评价方法过于单
一、在很多情况下仅凭评价人员一时的喜好来决定,至于教师的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以及同事评价则经常流于形式,几乎对教师的评价难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五)评价目的、评价结果的利用
尽管美国各个社区学院都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决定本院的教师评价目的,但在设计教师评价目的时,应考虑以下方面:一是对教师的专业和教学水平进行评估;二是为了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三是作为对教师继续聘用、晋升、终身职、休假年、授予优秀服务奖、终止聘用、纪律处分和除名等的依据。
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都已认识到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建立了较具体的教学评价标准,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并且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让上级领导、教师及学生们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然而部分院校却为评而评,走走程序、完成任务而已;只重视对教学评价指标和评价内容的研究,而对教学评价过程和结果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重终结性业绩评价、轻过程性业绩评价的做法,势必造成评价目的不清、效果不佳,自然也做不到及时推广好的、先进的教学经验而那些有所创新却有待改进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得到及时的修正。
二、启示
毋庸置疑,中美两国高职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确实存在较大的差别,发展高职教育所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比较两国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差异,对我国高职教育,尤其是对高职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一)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一个良好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应建立在广泛的支持和参与的基础之上,只有通过教学管理者、专家、同行、教师、学生,间或校企合作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内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对教学进行多角度考察和评估,才能保证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从美国社区学院经验看,高职教育教学评价机构都是以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为运作条件,离开政府的资助与支持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政府应以发展性评价的观念来指导评价,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评价目标,对高职教育进行宏观监控。政府应将评价机构提供的评价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并根据评价结果对高职院校进行资金投人。这样,就能促使各高职院校依照评价指标的要求,完善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发展。这既是对国家、学校、受教育者、家庭、地方政府及其他投资者负责,也利于社会对高职教育系统进行监督。
在高职院校内应健全学校教学管理与监督职能部门,发挥其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的常规主体作用;发挥专家、同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作用,高职院校可通过问卷调查、问卷评分对教师作出某些方面的评价或综合评价;确立与回归教师评价主体地位,将被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对于教师自身的总结性评价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引进用人单位与社会有关标准,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更具科学性。
(二)制定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客观地反映评价对象
良好的评价应当是各种评价因素多向度、多维度的综合。尽管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教师有共通之处,但是把岗位不同、职责要求不同、所教学生人数不同的所有教师,用同一评价标准笼统地混在一块不加区分地进行评价,显然是缺乏可比性和科学性的。因此,评价标准应根据具体情况,因人、因时、因课而异,不拘泥于统一模式和标准,这样才符合教学的实际。应尽可能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评价的对象,还应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的师生群体以及不同的教学环节分别制定相应的多样化评价标准。如对理论课教师,主要考察其理论水平、业务能力以及学生对其所教课程的理解程度;对于实践课教师,主要考察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鉴于美国社区学院的经验,对于占很大比例的兼职教师,应建立专门监督、评价机制,加强对兼职教师的教学监督,对他们的教学进度、教学效果等进行检查,把检查结果作为教师评优的重要指标,并坚决取缔不合格的兼职教师,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的环境。当然,还应建立相应激励机制,巧妙地运用激励机制,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充分结合起来。可以通过评选“优秀教师”的方法,树立兼职教师模范典型,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增强兼职教师的自豪感、荣誉感,让兼职教师感觉到他们的劳动得到尊重和认可,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拓展多元化评价内容,实现全面性的评价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不同,它培养的学生将来大多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一线操作性工作。这就要求课堂教学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需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尽管各高校教师结构及管理各有特色,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都应建立在教学各环节的评价上,主要包括以下处于并重关系的几个方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环节与课外教学环节;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与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教师教和学生学。尤其对于实验、实训、上机、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的评价,应提出严格的定量、定性的要求,规范实践教学评价标准,以指导教学实际。
评价内容既应考虑反映静态的、易于操作、便于量化的教学因素,又应包含各因素互动而生成的动态的、不易操作、难以量化的指标,静态因素可采用标准化指标,而动态因素则采用模糊性指标在定量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定性评语,习用定性与定量、评分与评语相结合方法这样才能较全面地反映每个教师教学合水平、质量和特点。另外,教师指导学互参加各项竞赛获奖,以教学内容和教马方法为主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发表或彩奖等各类围绕所从事教学和学生学习刃展的学术活动,也应列人教师教学评召的内容。当然,这些内容有待继续研究探索。
(四)运用符合高职教学特色的评铂方法与手段
传统教学评价经过不断完善和改进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高职啧校可采用教师自评、同行评教、专家(杖内、校外)评教、学生评教等多种方式,采集数据,设置相关权重对教师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权重应随高职院校的发展不晰改进。由于每种评价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伏势和不足,只有将它们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才能避免单独使用一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有失偏颇的情况发生。才能很好的调动各评价主体积极参与学校对教师的工作评价,使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结果能更全面反映教师的工作状况。
实践表明,面对复杂的数据,采用传统常规的人工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公正、公平、快捷、准确的测评是很难实现的。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上评教,以便捷、快速的网络环境为依托,有计划、高起点地实现教学质量测评的实时化、网络化、现代化,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当然,目前还没有发现一套能够涵盖各个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区分不同层次和类别,能按各项指标权重有效整合评价数据,适合校情,具有自身特色的比较科学的软件系统。先进、科学的评价理论和评价技术手段以及掌握这些理论和技术手段的相关人员是确保教师评价工作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些将是我们迫切需要攻克的又一难题。
(五)及时有效地进行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利用
有效的评价反馈信息应具有以下特征:及时、具激励性、浅显易懂、对改善目前的不理想表现有建设性、着眼长远发展。鉴于此,在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时,应努力做到:第一,在做好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基础上,还应加大评价反馈工作的力度,对评价结果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及利用。第二,使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的教学水平,对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修正或改进;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能力。第三,将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过程性业绩评价与终结性业绩评价结合起来,以过程性业绩评价为主,使教学质量评价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得到及时的监控和保障。第四,促进教学改革的深人。当前,各高校正在进行的优化课程体系、教师竞争上岗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为此,及时地公布评价结果,有利于教学改革工作的深人开展。第五,应根据教学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培训工作,迅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