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说明:
本文发表在教育部主管的国家级刊物《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7期)上 关键词:阅读教学 作文教学 比较鉴别 恰当分析 巧妙设计 教学实践 作文能力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密切相关的,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朱熹说:“古人作文,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该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读有韩文熟,便作出韩文的文字,读得苏文熟,便作出苏文的文字。”本文就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读中比较鉴别,文理自然明白。
所谓比较就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对比其异同或优劣,从而更好掌握事物的不同特点,揭示事物的不同特征。在语文教学中,我认真地把课文中出现的具有可比性的问题找出来,和学生一起进行比较,以达到使学生加深理解、明白文理、提高鉴赏水平和写作水平的教学效果。
比如《我的空中楼阁》、《我与地坛》、《花未眠》这三篇文章,就有很多可比之处。仅语言方面来看,《我的空中楼阁》文中就使用了许多清新优美的语言。或用整句,形式整齐,声韵和谐,气势贯通;或用散句,灵活多变,生动感人;或整散句交错运用则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更能使表意深刻、语意连贯、气韵流畅,增强语言的音乐美。《我与地坛》使用了充满哲理、绵密抒情的语言,体现了作者对死生的感悟和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认识。《花未眠》则体现了格调高雅,韵味深长的语言风格,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和审美的许多哲理的感悟理解。
通过比较,使学生既欣赏了优美的语言,又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思路;既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课后让学生以“绿草”或“松树”,或“妈妈的白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运用刚学过的语言知识练笔。
二、恰当分析课文,培养作文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明确了文章的基本要素,抓住了文章的线索,分清了层次段落,这些基本的课堂教学外,还应根据课文特点,细致地研究文章的开头、结尾,如何过渡、照应等问题,以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探讨文中的表达方式,同样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如记叙文中的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景物作具体细致的描绘。它可以使所写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所写事件曲折动人,有声有色;所绘景物诗意浓郁,情景交融。在教学时,通过对人物肖像、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其在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思想品质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及场面描写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其在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揭示主题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高尔基称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作家都是善于运用语言的巨匠;许多传世佳作都以精湛的语言著称。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内容的分析,体会语言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即作文能力,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中的语言就很美。1
其中有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句,轻缓舒徐的叠词,精当传神的动词。像“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等等句子中,有比喻、叠词、动词,分析之后让学生仿此写一段短文,既提高了鉴赏水平,又提高了写作能力。
三、巧妙设计问题,水到自然渠成。
从长期的教学实践得知,课堂提问是唤起学生求知欲的一条有效途径,而问题的设计则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语文课本中所选文章多是精品,也多出自名家之手,每一篇都具有各自的特色,那么设计问题,或激发学生与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或引导学生对中心表达的深刻思考,或激起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空间里自由翱翔,最终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在郁达夫写景抒情的散文中,《故都的秋》是很有特色的一篇。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信手拈来,情景浑然一体。鉴于此,设计了如下问题:①本文的文眼在哪里?②文章前两段是用什么手法来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③文章的后两段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④中间部分写了故都秋的哪些景象?将这些景象概括为哪五种画面?这五幅图构成的故都之秋的怎样的特点?如此提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对问题作深入地理解后,最后以“家乡的春(夏、秋、冬、雨、雪、、、、、、)”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学生很快就能写好。
哲学上说,任何事物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活起来。
第二篇: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课外阅读
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课外阅读
(2009年阜阳市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 所谓课外阅读,就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人的一生会阅读许多书,但记忆最深、对自己影响也最大的却往往是学生时代阅读的书籍,这些书籍给初涉人世的学生们洞开了一个又一个新鲜又奇妙的天地,可以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治情操,培育品德;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有很大的帮助。从高中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说,多读有益的课外书,可以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国家教育部总督学柳斌说过:“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文化内涵浅薄的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只重视应试的学校是呆板沉滞的令人窒息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可是,时下,电影、电视、网络等深受大众喜爱的传媒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学生们中间,迷恋电视节目的有之,迷恋电脑游戏的有之,迷恋上网聊天的有之,而真正喜欢课外阅读的却不多。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家长仍受着应试教育的影响,急功近利,认为课外书是“闲书”,不主张或不允许孩子阅读,只支持孩子读“作文选”“参考题解”、“辅导材料”等单一的辅助教学用书,让孩子一味地钻在书本里,一旦发现孩子在看课外书,或埋怨责骂,或把书没收,或把书撕毁,竭力反对孩子阅读。这些都造成了现在许多学生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阅读的书籍少,二是阅读的东西营养不够。我在一中东校教学期间,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作了一个简要的研究。
首先,从思想上来说,许多同学包括家长并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因而也没有明确的阅读计划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上《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我曾在班里作过一个统计,结果显示,只有十分之一的同学看过《红楼梦》,二分之一的同学觉得《红楼梦》很重要,打算在将来阅读。在这一点上,城里的学生要比农村来的学生要好一些,可能跟农村在初级教育阶段不是特别强调课外阅读有关系。由此可看,要改变这一现状,农村学校的语文老师任务要更重。
其次,读书带来的综合素养的提升见效比较慢,因而学生们愿意花在阅读上的时间较少。对于高中生们来说,由于有着繁重的学业负担和巨大的考试压力,他们主要的时间都花在了看起来在短时间内较能得分的数理化及英语上,留给语文科目的学习时间很少,更别说是与语文相关的课外阅读了。许多希望能多读一些课外书的同学在每天从早到晚高考科目的轮番轰炸下,就算是想多读书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在假期偶尔也会接到一些家长的电话,希望能给孩子推荐一些阅读书目,可他们往往会附加上一个要求,那就是书不能太厚,这样就使课外阅读有了很多限制,可阅读的东西也就少了许多。
第三,社会可提供的阅读资源太少。诚然,我们有着几千年世界文化留下来的各种经典著作,较之以前,读书也有了更多的途径,比方说“听书”、上网阅读或者利用电子书来阅读,但是,社会的整体价值观相对以前浮躁了许多,学生们爱看的报纸、杂志、尤其是流行书籍内容良莠不齐,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们价值观和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我曾经看过许多学生们之间争相传阅的书籍杂志,如郭敬明的《小时代》、《最小说》等杂志,冷荷风的《笨蛋是怎样炼成的》等小说,与传统的文学作品相比,这些文章语言另类时尚,行文不拘一格,对90后的孩子们吸引力更强,影响巨大。当然,这些作品中有一些比较优秀的部分,但是 1
在文字中大多都充斥着对金钱名利的渴望、对社会责任的逃避以及在社会压力和困难面前表现出的对生命的厌倦以及对人世情感的消极态度。这就使得许多沉迷其中的学生们觉得炫富、自私、早恋、校园暴力等就是青春期正常的生活状态。在语文写作中,则表现为没有文体意识,语言贫乏且逻辑性差,个性创意层出不穷但没有正确的思想来充实文章内容。除此以外,受利益的驱使,一些非法出版物和不健康的书刊屡禁不止,在校园中也经常能见到这些书的影子。别林斯基曾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有些青少年正是读了各种各样淫秽的坏书而走上邪路的。因此,这样的书籍还不如不读。
由此可以看出,青少年的课外阅读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几方面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但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指导学生正确阅读书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改变现在的状况:
首先,发挥课堂引导作用。在名目繁多的书海中,我们要不断教育他们有选择地读书,不光要多读书,更重要的是多读好书。我有很多学生喜欢看80后作家韩寒的散文和小说,觉得他的语言幽默而犀利,思想见解超越传统因而显得很独特,我就和他们一起去读这些作品,然后去探讨:《三重门》里面有很浓重的《围城》的影子,而新出版的《可爱的洪水猛兽》则有典型的鲁迅的风格。于是学生们就得到了一种认同:既然经典作品中有远远优秀于流行作品的东西,那么为什么不去多阅读经典呢?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在给一个文学青年的信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宁可去读拜伦的一行诗,也不要去读现在的一百多种文学杂志。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垃圾读物上,应该多读些经典的作品。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温暖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美好而又人道的感知世界,激发他们心中善良的、温柔的一面。
其次,尊重学生们的喜好。以前我在看到学生们阅读一些整体不太积极向上的书籍时,往往很恼火,忍不住要挖苦讽刺几句,但是后来我发现,这样就算老师说的正确,学生们也容易觉得老师曲高和寡,不通人情。于是我开始改变做法,主动去阅读学生中间的流行书籍,并在课堂上适当的时候去和他们探讨,这些畅销书中间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如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文笔细腻,心理描写真实,人物形象生动,这些都是它的优点,可是作品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甚至残忍,主人公消极的思想以及自杀的逃避方式,都是对人健康的心理塑造产生负面效果的东西。那么我们就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再去和经典作品比较,让学生们知道,外面还有一个更广阔、更精彩的阅读天空等着他们去探索。学生们对这些都很感兴趣,交流起来更方便,老师的观点也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尊重他们的阅读需求,适应他们的时尚需求,同时,对语文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提高。
第三,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课内教学的时候,多补充课外知识,吸引学生的兴趣。新课改后的语文书在编订上很有规律,就拿诗歌来说,必修一到必修四分别选学了先秦魏晋到唐宋的诗词,包括不同作家不同风格、不同作家相同风格、同一作家不同风格的作品等等,从方方面面介绍了诗歌在各个阶段的整体风貌。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多介绍相关作家作品,吸引学生主动阅读。从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的傲骨,苏轼“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洒脱,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到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 的赤子之心„„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在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学生在自己阅读课外书时,读懂其生动有趣的情节,心中再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最后,语文教师可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做一些宣传解释工作,传授教学方法,使家长们真正认识课外阅读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切实帮助家长转变观念,为孩子们提供宽松的课外阅读环境,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让孩子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阅读小天地;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
言,进行评说、欣赏;组织开展名人读书故事会以及有关读书的演讲会、辩论会,不仅要晓之以理,还要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读书对于做人、学习、生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进而在思想上产生“我要读书”的强烈愿望。要求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做笔记、写感想、留批注,做到 “不动笔墨不读书”,把思想和感受转化为文字,长远地保留下来。从传统语文教学观到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观是一个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化过程。它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是以学会学习,促进人格与个性全面发展为重点。通过大力推动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在这个充满喧嚣,充满浮躁的时代,我们不会担心自己的时间会空下来,只要愿意,人们可以每天都过的忙忙碌碌,热热闹闹。可是,在缺少书籍的世界里,人的精神必定是空虚的,世界必定是狭小的,对学生们来说就更是如此。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大量阅读,才能接触到自己向往的世界,才能穿越时空与伟人、英雄交流,才能博古通今,才能成为一个书香学生。让我们手捧诗书,抛开喧嚣与浮躁,享受心灵的宁静吧!
第三篇: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众所周知,阅读是课内外语文学习的主渠道,阅读是伴随人一生最主要的获取知识的重要认识活动,而
1、激活文字,创设形象。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2、架设桥梁,领略内涵。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如教《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教师问学生: 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3、放飞思绪,彰显个性。“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如教师教《石钟山记》一文时,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像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
二、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重视语言基础知识,逐渐深厚学生的语言表现功底。教学中教师准确指导学生掌握汉字与词语的音、形、义,尽可能丰富学生的写作词汇,写作中力求消灭病句和语句不通顺的问题,让学生在写作中无想象能力活动的语言工具性的障碍。
2、教师要引导学生关心生活,热爱生活,捕捉生活中的“亮点”,随时“记录”生活。学生要善于学习生活中各阶层人物的语言,学会用典型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活动与内心世界。一位学生习作中写道:“闪电是天公画在天幕上的一个符号,他怕人们看不懂,便用雷鸣的吼声警醒世人。”想象奇特,出语惊人。
3、引导学生善于向高手,尤其向作家学习语言。同学中、朋友中有高手,他们的文章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范本;语文课文都是名家的名篇,高考题、高考模拟题中的阅读文大都出自作家或科学家或某一领域的专家之手,这些文章也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写作的学习范本,同时古今文学名著更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它们对个人的写过程中想象能力培养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
第四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初探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初探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同志指出:“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而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以及该学科本身的性质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从中有了点滴体会,愿请教于同仁。
一、教师要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素养,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条件
教师创新教育理论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我认为教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其一: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素养。首先要有全面、系统的理论素养。如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基本理论,文章学、阅读学等专业理论。这些不仅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肥沃的土壤”,而且还可以为我们打开“崭新的视野”。其次,要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现代高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教育媒体的巨大变化,教育改革引入了新的工具,可以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知器官,如投影教学、广播录音教学、多媒体教学,教师就应该善于从理论中获取新知,补充能量,并且通过内部消化,运用到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去。最后,还应不断摸索合乎校情、学情、教情的理论,这样才能做到因校择教、因材施教、因人用教。有了这些理论素养,我们可以明确创新教育的指导方针,可以运用创新教育的教学方式,可以高屋建瓴,居高临下,应用科学原理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知、意,实现学生思维的创新和能力的发展。在创新教育的形势下,我认为,教师应用钻研的精神去掌握理论,用务实的精神去应用理论,用科学的精神去发展、创造理论。
其二:具有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同志在纪念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讲话中也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的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这一重要论述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今后的任务和方向。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努力寻求教学过程中一切有创新价值的因素,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上力求新的突破。古希腊哲人普鲁塔戈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而教师作为点燃学生头脑这一火把的人,应当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摆正教师、学生在课堂中的位置,给学生以最大的思维空间,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个性,引导学生的思维创新,使学生“自奋其力”,达到“自致其知”,使其乐学。
二、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突出学生主体性,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主观环境
教师在拥有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后,就应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使学生自己主观上就想创新,也敢于创新,从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第一:以教材为例,培养学生创新人格。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注重培养其创 1 新人格。尤其在中学阶段,培养创新人格比训练创造技能更为重要。因为我们知道,高中学生还未进人直接创造的黄金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继承前人的创造成果,在继承学习中培养创造力和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格,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进取心、独立性、坚韧性、责任心、求异性等创新品格。一句话,即培养学生日后成为创造型人才所必备的博大的人文精神。中学语文课本中能培养学生上述品格的篇目很多,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渗透这些品格的教育,如《石钟山记》中苏东坡黑夜驾舟寻访石钟山,大胆否定前人假说,探访自己认为的石钟山命名原因;《装在套子里的人》文章所反映出的守旧必死,创新求活的观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各种高尚人格力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日后发挥创新能力、实现人生价值备下深厚的人格底蕴。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是以语文为载体的学生的人生导师。
第二: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学生形成了学习和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漏;学生做练习,紧扣教材观点,不敢越雷池半步。这就养成了叶圣陶所说的那种“不是习惯的习惯”。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莱格语)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首先,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环境。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敏感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课堂上始终保持“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的状态,既不太放任,也不过于严肃,形成积极、活泼、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自然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如,教学《项链》一课,要求学生自己课下阅读文章,画出“玛蒂尔德”的命运曲线,并说明为什么这么画,上课后,学生争先恐后到黑板上来画,相互修改,积极发言,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画出的曲线不仅符合教学要求,而且有许多的讲解让人惊喜。
其次,鼓励质疑,允许有错,培养学生不仅想创新,而且敢于创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与教材与教师与权威的不同见解。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思生于疑”。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是创造发明的起点。为了鼓励创新,让学生敢于创新,允许学生出现学习上的错误。在教学《药》时,为了领悟小说主题,在理出明暗线的双线结构后,我提问为什么要以华老栓买“药”为明线,夏瑜就义为暗线?有一位学生回答:为了更突出革命者的悲哀。这一看法不无道理,但更准确的应该是明写老栓买药突出了群众的愚昧,而且让人看到因群众的愚昧而带来革命者的悲哀,从而达到作者“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写作意图。当时我没有直接否定他的回答,而是和其他同学一起分析文章,让他在分析中认识错误。这样做,不仅使他从错误中学习,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后仍敢于发表见解。
最后,探索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培养每个学生创新意识。教学中可设立创新之星,创新能手,创新小组等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事实上,创新教育的开展并不是要求教师和学生每天都有独到的所想所做,而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以培 2 养创新能力。
三、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只有教学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给学生新的刺激、新的感受,才能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教学方法要多变。要因教材、因学生、因时间、因地点而灵活多变。或讲授法、或讨论法、或练习法、或点拨法,或读书笔记法。
其次,有效充分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如幻灯、录像、多媒体等。学习《智取生辰纲》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一节课完成了教学重点,而且学生耳听刘欢演唱的《好汉歌》,眼看杨志等人物的画面介绍,头脑中想象双方的矛盾冲突,兴趣盎然、思维灵活,不断创新。
此外,构建探索性合作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由激趣----质疑----讨论----合作----创新”五步构成。如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第一步:导语激趣引入情境。1898年夏季的一天,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在一所中学男职工宿舍发现了一具中年男尸。据查,死者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死因一直未明。一个世纪以后,2003年春,沙城中学高二153班学生组成专案组,对这一事件进行调查。第二步:质疑。自杀?他杀?-----别里科夫之死专案组调查报告。第三、四步:讨论、合作。6人一组,选定调查选题(共四个:案发背景、现场勘查、本人档案资料、有关人士采访。任选一个)。小组讨论,一人执笔,15分钟准备。第五步:创新。每组选 一人宣读调查报告内容。这一步最让教师欣喜,学生调查的不仅周密详尽,精妙独到,而且有些措词用语颇具刑侦专业水准。课堂上气氛热烈,思想活跃,频频创新。学习至此,小说的主题一目了然,人物形象跃然眼前,达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的效果。
四、作文教学中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运用灵活的作文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任务。语文的创新重在作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从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方面:进行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两个方面的创新思维训练。吉尔福特说:“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思维的最明显的标志。”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而变通是关键。只有一条思路,只会从一个方面看问题,其结果只能是流而不畅,独而不特。培养发散思维要抓住变通性这个关键,着重启发思路,引导思维换向。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经常进行“一题多做”的多角度思维训练,达到“一树梅花万首诗”的效果。逆向思维即“唱反调”,是从反面、对立面对一些常理进行审视,从而得出新的结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过分夸大了环境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则正是在看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变化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后提出的一种新的观点。又如“弄斧必到班门”“ “‘东施效颦’好”“祖传的未必就好”等均是进行逆向思维得出的结论,观点新颖,蹊径独辟,令人耳目一新。
第二方面:写作文的方式要多样、作文的形式要创新。
首先,作文要常写,要打破每学期8 篇的限制。每周写二至三篇 写在周记本上,每二周给发四页稿纸,按正规的格式抄写好;练习本上的简单改,稿纸上的细致些。稍好的就张贴在教室后的学习园地上,再好的就装入信封寄出去 ;差的多鼓劲,能完成写的量也很不错。
其次,写和课文内容有联系的练笔。如学《祝福》,可让写《祥林嫂小传》或《“我”的日记》或写《祥林嫂死因调查报告》。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进行了多体裁的练笔。
再者,试用“各自写----集体改----各自改”的作文课模式。写一篇新作文时先让学生课下写,课上找一生读自己写的作文,大家从各方面帮助他一起修改,教师趁机讲授写作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每个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样针对性强,积极性高,思维活跃,效果良好。
最后,积极鼓励学生在作文形式上大胆创新。在作文教学中,引进大散文写作观,随想随写,不拘形式,不拘体裁,写真正的“随笔”,这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一些学生干脆写科幻小说,有的一直在写诗歌,也有的学生练习他们自称为“长篇小说连载”的“随笔小说”。作文形式的解放与内容的解放同步进行,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写作创新能力。
五、语文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深化学生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近年来,我在抓紧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课外活动,如征文、影评、演讲、辩论、读书活动、诗歌朗诵、学术报告等,并且创办了文学社刊物,为学生发表习作提供了一方乐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了社会,提高了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富有创新意识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所缺乏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语文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创新性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进行落实,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一代创新人才。
4第五篇: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 张晓红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具有不同寻常的作用,本文拟从丰富形象、掌握内涵、凸显个性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行一些探究。[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语文阅读;想象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正是因为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制约,突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出人意料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说,想象奠定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阅读教学中,本文拟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活化文字,丰富形象
语文呈现在学生面前只是文字。如果不展开联想想象,不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仅仅只有词语所具备的基本含义,却没有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努力想象,透过文字看到画面,透过语言看到生活,融入作品,从而获得人生感悟。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能使这段文字活起来呢?我设置了这几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 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呢?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经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学生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联想,却似乎想象到这样一幅画:秋天的清晨,主人公起来打开房门,惊讶并欢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落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惊讶并欢喜的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没有声音,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捧起一把,闻一闻,没有气味,如雪一样清爽;一阵风吹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凄凉迅速散开。通过想象,学生靠近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环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
二、创设大道,掌握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文化底蕴、人生阅历以及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阶段上,这其中的鸿沟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创设大道,让学生靠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掌握。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竟然当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茅草,公然跑进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想象,就会感到杜甫真幽默,描写出如此有趣的画面。若再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公然为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楚,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所震撼。
三、展开思维,凸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可以说是九牛一毛了。教育的大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古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展开思维,凸显个性,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象推测,这位学生认为:认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因此展开思维,凸显个性是必须的。